1. 国内上映外国电影怎么结算
差不多就是给外国人赚
你要再次知道一件事 就是阿凡达是刚刚上映的电影 DVD和蓝光是没有那么快就发行的 如果这么快就发行 那岂不是跟钱过不去(没人去影院看了)
至于于分成 普遍说法是 发行方拿到院方票房的40%左右 美国周边产品是非一般的强大(你太看小这个了) 多数电影利润就是靠这周边 其中DVD和蓝光贡献非常大
投资商要的不是票房 而是电影的后续利润 比如广告 专利 DVD等 所以他很赚
剩下的票房演员 导演 场记 跑龙套等去分 所以票房好的话 每人都赚
2. 一部电影获得多少利润
成本包括拍摄成本导演片酬和明星片酬
在国外的大片和我国的黄金甲里面导演片酬和明星片酬占投资的大部分一般是三成到五成,也有特别高的(十三罗汉,和史密斯夫妇光明星的片酬就已经占成本的70%.80%了)
利润有两种一是发行方买断发行权,(票房归发行房所有)
还有就是票房分帐,电影的投资方和放行房分票房所得,具体多少不好说
3. 电影是怎么赚钱的啊,利润是怎么分配的啊
电影是通过购买电影版权来盈利的,具体就是通过购买一部电影的版权,成为这部电影的投资人,等后期电影上映了再根据票房来计算收益,收益是完全透明化的,然后再加上其它网络版权收益如(爱奇艺、腾讯等)电视版权收益和海外版权收益,版权收益是按照你所持股的份额给你进行分红。
以下就是国内电影版权投资的票房分红细则:
4. 电影的盈利如何计算
片商收入:票房分成+DVD收入+国外版权(国产片这个形式多,好莱坞大片一般不卖版权)+电视台买播放权等
片商支出:拍片成本+宣传费用
5. 我们在电影院看外国的电影,都是从外国进口的,那么每看一部电影需要给外国多少钱
这个要看这些“大片”进驻中国的方式
目前主要方式有两种
分账
批片
分账是指福克斯,派拉蒙,华纳,迪士尼,环球,狮门等大型电影公司独资拍摄的电影,大部分由中影集团引进国内,按一定比例分得票房利润
批片是指由国内大型电影公司,一次性买断某电影的中国播放权
具体数值没办法统计,而且电影公司一般不公布。
6. 电影投资的利润是怎么计算的
首先一部影片,我们可以查询到它的总票房,我们要根据总票房的金额来计算出它的分账票房。
公式如下:
投资方的可分账票房(也就是投资方能赚到的钱)=总票房- 3.3%(国家税收)-5%(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50%~57%)院线分账。
所以一部电影投资方通过院线票房能够赚到的钱大概是这部电影总票房的30%~42%,根据不同的院线收费标准的不同,它也是有一个区间范围的。那么
个人投资成本
个人影视投资收益= ——————————%*可分账票房
影视项目总投资成本
这就是你个人参与影视投资能分到的钱的大概数额。
当然这只是个大概数额,还有好多细节产生的费用,比如说中影数字代理费等,在这里呢,我就不给大家做详细讲解了,如果感兴趣的可以留言给我,我再给大家介绍。
下面我们拿吴京投资的《流浪地球》举个例子,《流浪地球》总投资3.2亿,吴京投资6000万,占整个《流浪地球》项目总投资的18.75%。
而《流浪地球》的总票房是46亿
投资方的可分账票房大约为40%
可分账票房=46亿X40%=18.4亿
中影数字代理费大约为5000万
所以,吴京的影视投资收益大概为
18.75%*(18.4亿-5000万)≈3亿
投资6000万,赚取了3亿,5倍的投资回报率。
7. 制作出电影,利润怎么算的
电影院拿收入的50%,院线拿7%,制作方拿43%。进口片的话,制作方和发行方式分离的,发行方拿17%,制作方拿35%,院线和电影院拿48%。
8. 片酬,票房,分成,电影院收益。
电影票房分成以100元为例。
1.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专项基金----分5%=5元。
2.营业税----分3.3%=3.3元
以上2项支出后,剩余91.7元才由影院(院线)、制片(发行)瓜分。
3.影院(院线)----根据影片强弱势按57%~62%分成,如张冯陈导演或大片则按下限分57%=91.7*57%=52.27。其中院线明面上分成为7%,但院线为扩大市场份额和拉拢影院实际按2%~7%之间分,一般为5%=91.7*5%=4.59元。
以上即影院分47.68元,院线分4.59元,合计52.27元。
4制片(发行)----根据影片强弱势按38%~43%分成,如张冯陈导演或大片则按上限分43%=91.7*43%=39.44。其中发行一般分5%=91.7*5%=4.59元。
以上即制片分34.85元,发行分4.59元,合计39.44元(象华谊自己制片和发行则全拿这部分)。
9. 如何计算一部好莱坞电影的净利
大概成本得算上剧本 道具 场地演员,后期宣传,等等等等
收入不好算 除票房还得版权(比如爱奇艺买播放权)电影下映后的cd
那么怎样计算盈利呢
一般来说,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是很不愿意透露影片具体的制作成本的,就算透露了,也只是一个掺水的数字。因为一部电影的实际花销可能远远超过了被披露的数字,除了制作费外,往往还有推广和营销费用。
一部电影的推广费可能十分惊人。拿一部2000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来讲,其推广费甚至可能比影片本身的成本还要高。这是因为小成本电影的题材一般都是浪漫喜剧或儿童电影之类的,其本身不需要庞大的制作经费,但要是涉及到推广费用,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一部制作费为3500万至7500万美元的电影,其推广费就很可能达到制作费的一半。2010年在北美上映的3D动画电影《超级大坏蛋》(Megamind),全球票房3.2亿美元,其制作成本为1.45亿美元,而推广费就达到了6500万美元。要是电影是大制作的话,那推广费就更高了,因为电影公司为了收回成本,往往会大量投放广告。
但是,要是一部电影拍得太烂的话,电影公司也就不太愿意下血本推广宣传了。恶搞电影《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上映后IMBD评分仅4.7,被不少人诟病为“虎头蛇尾”。该片的制作费在1.3亿美元左右,但最后只拿下了2亿多一点的全球票房。当年电影的制片方20世纪福克斯可能早就预料到了《格列佛游记》不会太吸金,故而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不然按照最后的票房成绩来看,八成得赔。
有时候,制片公司的经费少的可怜,根本不可能烧钱拍大片,这时候发行方就会选择发行制片公司已经拍好的其他小成本电影,加上少量的推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 就算电影票房成绩不佳,制片公司也一样能够获利。
电影票房的分账比例是什么?
制片方和院线的分账比例并不像中国一样是固定的,而是取决于电影公司和院线达成的具体协议。当然这还要看电影公司本身有多强势,比如前几天迪士尼公司就狮子大开口,要影院把票房收入的65%都上交。
过去,电影公司相当强势,一部电影在首映周取得票房的90%都落进了他们的口袋,院线的收入则主要来自爆米花和饮料的售卖利润。但是随后几周,影院收入分成的比重会增加。一般而言,在电影上映第四周的时候,制片方的收入会逐步下降到50%左右,影院收入的分成比例将上升至48%。
但是随着21世纪初大批院线的破产倒闭,电影公司的霸王条款也继而被弃用。如今,对于一部好莱坞大片来讲,无论是电影放映的第几周,院线得到分成的比例都有标准可循,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电影公司都希望自家影片在首映周就能夺得头筹,以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于是他们大大增加排片量,使得更多的观众能够走进影院。一个典型的大制作,其首映周的排片一般会达到4000场,而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排片量只有区区几百场。
与中国制片方分账相对较少不同,一般而言,如果一部电影票房高的话,电影公司所分得利润的比例往往高于院线。比如说,一部票房3亿美元的电影,电影公司就可以分到高达60%的收入。但是对于一些票房成绩不佳的影片来说,院线也要保障自己的收益。比如说,一部票房仅1000万美元的电影,电影公司只能拿走45%的收入。虽说现在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很强势,但也不能过分压榨院线,否则要是遭到了院线的联合抵制,就没有那么好玩了。
总的来说,对于一部美国电影的本土电影票房来说,电影公司分得的比例大概是40~55%。
好莱坞电影的本土票房和海外票房哪个更重要?
如果一部片子在美国本土票房失利,而在全球大卖,这对于电影公司来讲,算是票房成功吗?实际上还是要视情况而定。但是一般来讲,好莱坞电影的本土市场相对还是比较重要,因为电影公司在本土票房取得的收入占比往往都更大。对于一部好莱坞电影来说,制片公司从海外票房上拿到的分成仅有40%左右,并且由于美元的汇率不断变化,使得收取海外票房分成变成了一件看似简单,实则困难的事情。同时,政府征收关税也会削减电影公司的分成。所以,比起海外票房收入,电影公司真正获得收益还是得靠国内票房。
但这并不是说海外票房就不值得关注了。尤其是当电影票房在本土失利的话,就格外需要仰仗海外票房了。另外,海外市场惊人的消费能力,也让电影公司不得不重视起来。2010年的《阿凡达》创造了惊人的27亿美元的票房神话,这一纪录至今没有电影能够超越,但是其本土票房只占到了总票房的27%,这足以说明海外票房的重要性了。还有就是,一些影星靠着出口大片在全球刷脸攒人气,比起那些仅在美国本土有名的影星来说,电影公司更需要这样的人来帮助其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电影公司从DVD、流媒体和视频点播中能赚取多少受益?
对于一部大制作来说,从DVD租赁、流媒体转播权和衍生品销售业务中获得的利润可以达到6000万至1亿美元。而且电影公司从DVD等数字媒体业务中得到的分成要远远多于从影院票房收益中得到的。这是因为数字影像和衍生品零售商们的话语权不像影院那么大,影院一方面运营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到底放映什么电影,最终的决定权还是院线自己的手中。另外,通过DVD和衍生品渠道销售毋需支付高额的推广费用,这也有利于电影公司增加营收。
近几年,DVD市场在流媒体的冲击下逐渐萎缩,但是通过DVD发行依然有利可图。一些特定题材的电影诸如恐怖片、独立纪录片、艺术片通过DVD销售时,表现相当抢眼。当然,要是一部电影恰好拥有强大的IP和可观的粉丝数量,那么销售预期就更加乐观了。2012年的《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在其蓝光DVD发行的第一周就拿下了380万张的销售量。因此,要是影片本身足够吸引人,电影公司仍然能够通过DVD发行赚上一笔。
10. 一部美国电影,比如复联,票房50亿,最终能拿多少净利润回美国
进口片和国内电影利润算法有些不一样
在1994年前 国内市场并没有过于明确的规则和套路 对美国电影采取了买断式播放的方式。
所以进口的好莱坞电影,国内以一定数额将影片进行买断,国内市场负责影片的盈亏,无论电影盈利还是亏损都和好莱坞无关。这种方法却引进不了真正优质的好莱坞电影。后来当时中影的经理吴梦辰提出了电影“分账”的方法,使得《亡命天涯》成了第一部“分账”受益者。当时好莱坞分账只能分到13%,对此他们并不满意。好莱坞在2012年与我国进行谈判并签订了《中美电影谅解备忘录》,好莱坞的进账也从原来了13%上涨到了25%。用此方式计算的话复联50亿的票房好莱坞大概能拿到12.5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