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电影流派的划分
电影流派,指电影根据独特风格而进行分类的派别。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形成,具有较大影响的电影流派大致有五种:
早期现代主义——欧洲先锋派电影;
苏联电影学派——诗电影与散文电影;
好莱坞商业电影——类型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法国新浪潮电影与近期现代主义流派等。
(1)河东豪森国际电影院扩展阅读:
世界电影流派的分类:
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此字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
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1919)即以运用这种手法而闻名。
之后德国表现主义的风格影响到默片时代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与1940年代的黑色电影,其它如希区柯克与奥森.威尔斯亦受表现主义的影响。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Formalism。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起源于1915年的俄国,因为莫斯科语言学圈及诗语言学会的成立,反对俄国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而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逐步影响到当时的各艺术领域。
在电影表现或分析上,形式主义强调不同形式的运用可以改变材料的内涵,剪接、绘画性构图与声画元素的安排都是形式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兴趣所在,如1920年代的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均是此种主义的支持者。
1930年代中期遭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俄罗斯的发展,但对后来的结构主义与符号学有很大影响。
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狄吕克团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冈斯、哲敏.杜拉克等与一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究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
但其努力没有得到制片们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道路。
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像派电影大都被认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t film。1920年兴起于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的、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人类潜意识的种种状态。
路易斯.布纽尔的《安达鲁之犬》可以算是早期超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作品。
而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兴起旨在反抗写实主义与传统艺术,领导人安德烈.布列东的一篇宣言中提到:「一种纯粹的心灵自动作用,在此作用之下,试著以语言、文字或其它任何方式,来表现思想真正的运作情形。」
后来超现实主义成为实验电影与地下电影的重要源头,如美国的玛雅.黛伦与肯尼斯.安格。商业电影中超现实主义并不是主要派别,只出现在个别导演的电影中,如伍迪.艾伦。
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Neorealism。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意大利兴起的一个电影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罗贝多.罗赛里尼、狄西嘉、鲁奇诺.维斯康堤等。
这类的电影大主题大都围绕在大战前后,意大利的本土问题,主张以冷静的写实手法呈现中下阶层的生活。
在形式上,大部份的新写实主义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与自然光,运用非职业演员表演与讲究自然的生活细节描写,相较于战前的封闭与伪装,新写实主义电影反而比较像纪录片,带有不加粉饰的真实感。
不过新写实主义电影在国外获得较多的注意,在意大利本土反而没有什么特别反应,1950年代后,国内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经济复苏已获抒解,加上主管当局的有意消弭,新写实主义的热潮于是慢慢消退。 《天堂电影院》是其代表影片。
法国新浪潮
法国新浪潮New Wave。原本是没有严格界定的新闻性用语,指1958与1959年间一批法国新导演所拍摄的格调清新,频频获奖的首部作品。后则被广泛运用,概括了法国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期的新电影制作与创作倾向。
这些新导演有很多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如高达、楚浮、夏布洛、侯麦、李维特等。他们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传统电影的高度自觉,并用其作品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是题材还是技法都与传统电影大相迳庭。
混合利用传统电影类型与好莱坞导演风格,来实验剪接与结构上的新形式。由于重视拍摄的自由度,往往只凭纲要性的脚本拍摄,喜欢即兴与自发的拍摄方式。而其主题上则带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如亚伦.雷奈的,《广岛之恋》与高达的《断了气》均是这类影片。
新浪潮这个词自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与法国结缘后,常被拿来形容其他国家新兴的电影制作活动和电影复兴现象。如捷克、匈牙利的新电影,1960年代的波兰与1970年代的德国新电影。
⑵ 国际短片电影展,都有哪些奖项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戛纳,威尼斯,柏林这些知名的电影节都有自己的短片,还有很多事专注于短片的展示与评比,例如澳大利亚闪光短片节,棕榈泉短片节,法国克莱蒙费朗短片节,加拿大道森国际短片节等。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不该错过各大短片展的优秀电影,我们来盘点一下各个短片电影展:
四、棕榈泉国际短片节
棕榈泉国际短片节创办于1995年,是北美最大的短片电影节。参加者主要是独立电影人或电影学院学生的作品,几乎无缘与观众见面。但随着媒体的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还有其他短片电影节,欢迎完善~
⑶ 哈利波特电影中斯内普的扮演着是谁
Alan Rickman斯内普的扮演者简介[转贴]原作者:zuizephyr
早期生活
Alan Sidney Patrick Rickman生于1946年2月21曰,于阿克顿 (伦敦附近的一城市名),英国。父母是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他是他们第二个孩子,有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而且由于他的朋友的关系,他对这样的家庭背景感到不舒服。故而他努力企图越过横梗于英国社会中的等级鸿沟。他的父亲在他八岁时就去世了,而他的母亲是位性格坚强的女性,这一切将自我奋斗的观点以及对女性和公正的尊重深植于年幼的Rickman心中。
在他小时候,聪慧和创造力就在小Alan Rickman身上显现出来.作为一个孩子,他图图画画,写一笔漂亮的字而且在水彩画上极有天分。1957年(11岁), Rickman获得Latymer Upper(抱歉,不会翻)奖学金,Hammersmith——该校曾培养过休格兰特以及Mel Smith。在这里Rickman开始严肃认真地深入研究表演,成为校戏剧俱乐部“镀金戏剧小组”的一名正式组员,在这个俱乐部里学生和老师公平竞争。Rickman的完美主义思想,他表演的可信度和他的声音都给他带来批评式的赞美——这使他对批评家产生了偏见(或者厌恶?)
从Latymer毕业后, Rickman面临是继续表演还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艰难选择.环境迫使他进入切尔西艺术学院进行了三年的艺术和设计课程学习.在这里他遇上了他的终生伴侣Rima Horton,他们一同加入了西伦敦业余艺术家表演团“绿溪表演者”。还是在那里,他被报纸发现了他表演的天分。然而在当时,他的家庭背景使他对他的表演事业持谨慎态度。
在1968年(22岁)他毕业之前,Rickman饰演了很多图解式的角色,同时他成立了一个公司,由一群朋友组成。然而,表演的本能并未消失。他仍继续演戏,同Rima Horton参加了“宫廷戏剧团”,表演一些温和的角色。之后,他25岁时,他向英国皇家艺术院戏剧部写了封信,要求面试。虽然正如他所认为的,这么做很蠢,但这一行为改变了他的一生。
稳固的进步
26岁时,Rickman对《查理三世》中一段台词的表演,使他在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得到了一个职位。他在家里完成了皇家戏剧艺术学院给的零星的工作。在那里他获得了许多荣誉,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威信,这一切部分是由于他自我的成熟。
28岁时,他离开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开始他每周在剧院固定时间表演的生涯。Rickman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他的沉静和不可思议的天分征服了所有与他合作过的人。没有他不能演的角色——愤怒的、滑稽的,做情人、做恶棍、做英雄...在这个时期,Rickman认识了Ruby Wax,在他的帮助下,她成功地由一名普通女演员转型为一名戏剧明星。
Rickman遍游英国,途中见闻了许多不同的人和事,他通过舞台将它们一一呈现给观众。就这样他的表演事业渐渐展开。1978年,Rickman加入“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虽然他拥有悲剧式的嗓音,但他在这个压抑的环境下并没有很好的发展;他对表演的看法与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灌输的思想有冲突。他的表演又一次受到批评。一年之后,他离开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回到剧院继续表演.
1979年,他接了第一个电视角色,当时他被写进BBC(英国广播公司)由Emile Zola撰写的长篇连载Therese Raquin里.从那以后,他常演BBC连续剧中的一些小角色。他仍旧做着他的戏剧工作,在一些戏剧里频频出现,还同他的朋友Peter Barnes一起做一些其他工作。他在BBC的“The Barchester Chronicles”中饰演的Obadiah Slope——一名粘粘糊糊、正儿巴经的人物——有了很大突破。他将Trollope的性格诠释为狡猾的女性杀手(我猜是女性的心灵杀手,人见人爱型哦),这一角色将Alan Rickman正式介绍给了观众。他们为他疯狂,写给他的信几乎要将他淹没。他也开始了对他银幕恶棍形象的长期斗争。
“Barchester Chronicles”之后, Rickman继续出现在戏剧和电视上,但他在“Les Liaisons Dangereuses”中饰演的贵族——Valmont子爵使对他表演的批评转而攻击他的演艺事业。该剧在大西洋两岸倍受欢迎,这使制作人Joel Silver邀请他在他即将开拍的耗资三千万美元的电影“Hand Gruber”出演一个聪明的盗贼。虽然这是Rickman的大突破,但他在1992年GQ杂志的采访上自嘲说 "我能在Die Hard上表演是因为我要价变低了。他们付给Willis七百万美元,所以他们得再找个不要钱的。”
如今
Alan Rickman的幸运隔段时间才会出现一次。他在一部名叫Dark Harbor (1999)的影片里扮演的主角在影片播映过程中就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但他的运气由两部广受欢迎的影片而转好。他在Kevin Smith的受争议的影片Dogma (1999)里演一个六翼天使——Metatron。因为六翼天使从字面上来说是“上帝代言人”的意思,所以很难想象还有谁更适合这个角色。有趣的是,这部片子摄于1997,但由于它潜在的反宗教内容直到2000年上半年才得以发行。(这部影片的确钻了圣经的空子:各位可能想象神圣的耶稣原来有很多个,而且里面还有黑人?他下凡的时候是直接从天上摔下来的,还没穿衣服?!无上的上帝竟然是个女的?但是,反宗教的部分毕竟还是少数。)
Galaxy Quest (1999) (星际来客)一部描述如何设置骗局的典型电影!无论你喜不喜欢科幻都应当看看这部片子,它非常热闹。虽然Rickman不是个科幻迷,但他被这个滑稽的剧本吸引了。Tim Allen以及Sigourney Weaver也加入了这部影片。Alan Rickman饰演星际来客——外星人Lazarus博士,一位在电视荧屏上出现有20年之久、形象已完全定型的的人物。
2000年,Alan Rickman出现在现代喜剧片Blow Dry里。同年,他与Anthony Minghella和Juliet Stevenson一同出演了play.
2001年,他完成了三部电影,分别是willows、The Search for John Gissing、Blow Dry/Never Better,一部电视剧We Know Where You Live。
02年,他只有一部Standing Room Only。
而Love Actually,各位应该知道,是他与休 格兰特、艾玛汤普森(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里演预言课老师特里劳妮,而导演则是即将要执导哈利波特第四部的...(忘掉名字了)
对那些喜爱他声音的fans,这里有个好消息:Alan Rickman在一部动画片"Help! I'm a Fish"(丹麦电影)里给一条鱼配音。(很不幸,我在市面上看到的只有韩语版。I'm so sad about that!)
2002年后半年和2003年上半年,Rickman一直在伦敦、纽约的剧场里表演话剧Private love。这部话剧使他获得了2002年托尼奖最佳男主角提名,但非常遗憾,没有获奖。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艾玛 汤普森在1995年的Sense and Sensibility,1997年The Winter Guest,1998年Juda's Kiss以及2003年Love Actually都有合作,他们都是非常杰出的演员。
曾出演的影片(电影):
Die Hard
The Search for John Gissing
January Man
Sense and Sensibility(理智与情感) 布兰登上校
Quigley Down Under、
Michael Collins、
Judas Kiss、
Galaxy Quest(银河访客)
Dogma(怒犯天条)上帝代言人
Dark Harbor、
Die Hard(虎胆龙威)
Closet Land、
Blow Dry、
An Awfully Big Adventure、
Mesmer(情圣)
Close My Eyes、
Truly, Madly, Deeply(一屋一鬼一情人)
Robin Hood、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罗宾汉:盗贼王子)诺丁汉郡郡长 乔治
Rasputin、
The Winter Guest 这是他导演的电影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斯内普教授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哈利波特与密室)斯内普教授
Love actually
Standing room only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斯内普教授
曾获荣誉:
2002 托尼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私生活)
2000 科幻、惊竦及幻想电影土星奖最佳USA(Galaxy Quest)
金球奖喜剧与音乐类最佳男配角提名(Dogma)
1999 捷克电影与电视学院捷克狮奖 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The Winter Guest)
1998 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 最受欢迎奖 (The Winter Guest)
1997 英国学院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Michael Collins)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The Winter Guest)
金球奖 电视剧类最佳男主角奖(Rasputin)
荧屏行会奖SAG 电视剧类杰出男演员奖(Rasputin)
威尼斯电影节 最具影院号召力奖(The Winter Guest)
奥斯卡: The Winter Guest
金狮奖提名: The Winter Guest
1996 英国学院奖最佳男配角提名(Sense and Sensibility)
艾玫奖 电视剧及专题片类最佳男主角(Rasputin)
1994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Mesmer)
1992 英国学院奖最佳男配角(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最佳男主角提名(Truly Madly Deeply)
MTV电影奖最佳恶棍奖提名(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1991 西雅图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男主角奖(Close My Eyes 以及 Truly, Madly
⑷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历史
1945 年的夏天,电影从德国人的生活中暂时消失了两个月,德国多数大城市成了一片废墟,柏林的建筑倒塌了四分之三,许多人躲到地下掩体过夜,更多的人露宿街头。盟军虽然占领了德国首都,还有更多的事要做,重建秩序,保障治安,捉拿纳粹余党,满足居民日用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文化场所都关门了,但衣食的匮乏也没能阻碍老百姓对娱乐生活的需求,那一年的秋天刚刚来临,歇业不久的电影院纷纷开张,奉献出两个小时的忘情投入和温馨空间,是电影给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人最后一点卑微的温暖,即令国破家亡,德国电影人也在努力工作。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诞生的第一年,政府就对资助电影极为热心,他们想到要搞一个大规模的国际电影节,就定在柏林,须知对于联邦德国来说,西柏林是嵌入民主德国的一块飞地,地理位置非常敏感。为什么一定是柏林?
从柏林电影节诞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压倒性的主题,至少电影艺术交流完全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个完全的冷战产物。
对柏林电影节的创办起到关键作用的其实是美国驻德的文化官员,他们一心要将电影节塑造成鼓吹西方文明制度,反对共产主义的文化桥头堡。柏林这个曾经的东欧文化枢纽,此刻成为西德民主复兴的象征。
1951年6月,西柏林举办了第一届电影节。因为预算不高,规模也不大,只有20个国家的来宾参加,这个被盟军炮弹摧毁的城市显然不是理想的旅游之地,所有人都对糟糕的天气和接待工作怨声载道。柏林的浓厚政治色彩从一开始就和戛纳、威尼斯等竞争对手注重商业性泾渭分明,其他欧洲电影节都十分依赖明星及围绕明星的狗仔队来获得关注,满街是兜售电影和计划书的片商。但柏林却依靠地缘政治的特殊位置,吸引了包括迈克尔·鲍威尔、罗伯托·罗西里尼和亨利-乔治·克鲁佐在内的一流电影人光临。参加电影节的国家和人数也逐年稳步上升,终于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接纳为国际A类电影节,加入了老资格的威尼斯和戛纳的行列。
第1届柏林电影节美国人赞助了大部分资金,美驻德官员OscarMartay参加完威尼斯电影节后对在柏林举办一个类似的活动十分支持,他还希望举行的时间不能跟在夏秋之交的威尼斯之后,不然对新生的柏林电影节来说,吸引好电影参加就更困难了。几乎就在柏林电影节创办风声刚传出,东边马上宣布要在每年夏天举办一个国际青年电影节。所以西柏林这边决定把会期放在6月,以示抗衡,而且要吸引东边的人来参加,并不限于青年人。每年6月举办的传统一直到1977年才改到2月。
光有政客,是办不起来电影节的。
所以如果从电影人的角度来看待政治挂帅的柏林电影节,就会发现,真相并非仅仅政治那么简单。
听说要举行国际电影节,德国的电影人开始摩拳擦掌,他们很希望有机会找到海外投资和发行的渠道。这种渴望在百废待兴的德国尤其强烈,所以柏林电影节的本地化特色从创办伊始就十分突出。
各方利益交汇,最后都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Bauer),他担任了前几届柏林电影节的组织者。二战中鲍尔在UFA工作,也担任了战后英国占领军的电影政策顾问。他想通过努力让柏林重新回到欧洲文化版图的中心位置,再度成为电影制片和发行的枢纽。
柏林的电影业内人士起初也是欢迎电影节的,既是继承了柏林作为德国电影中心的文化遗产,也能让制片厂有利可图。由于当时德国的分裂,西德电影人无法进入苏联控制下的巴贝尔斯堡制片厂(世界上最大、最悠久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和约翰尼斯塔制片厂。他们的饭碗大都不稳固,于是许多柏林的从业者都跑到慕尼黑、汉堡、杜塞尔多夫和威斯巴登去工作了。尤其是慕尼黑,本来在德国国内可以说是柏林文化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成了新的电影发行中心,巴伐利亚人开始宣称慕尼黑成了电影之都,这都让留守的柏林电影人心急如焚。西柏林电影工会向市长施加压力,说柏林的电影工业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制片厂,有的还想西迁中,已经没什么人把新电影的首映礼放到柏林,长此以往,电影工业将从柏林消失!
本来官方和电影业内人士一拍即合,你搞你的政治宣传,我推广我的电影,似乎可以在柏林电影节这个平台上相互依存。但很快电影人发现柏林电影节并非想象中那么有利。西柏林当时有200多万人口,七分之一失业,剩下有工作的收入也非常低。所以柏林电影节没法去和戛纳、威尼斯的豪华尊贵相提并论,他们不得已打出亲民、大众的牌,将上座率和普通影迷的参与度放到了重要地位,所以设置了露天电影、明星游行、签名大会的单元,特别是加上政治考虑,把露天放映场所设在东西柏林交界处,想吸引东柏林的人来看(柏林墙1961年才修建)。 电影节放映了HansAlbers主演的[NightsontheRoad],Albers在德国很出名,他对东西柏林的观众都具有极大号召力,最后果然唤起了观众们共同的情感。
柏林电影节与众不同的另一点是把奖项的决定权交给普通影迷,从1952年第二届到到1955年第五届,都没有专业评委会。观众投票来决定把大奖给谁,1956年改成国际评委和观众一起决定奖项归属,那届的主席是马塞尔·卡尔内,1957年后才全部改为评委投票制度,文化品位慢慢显现出来。
但一开始的大众政治路线就遭到了电影人的激烈反对,有人说盲目扩大放映规模在国际上没有先例,不是电影节的正道,因为加映了一些收不回钱的场次,片方更不高兴。发行人说,普通观众对较为艺术化的电影接纳程度并不高,此举毫无益处,我们是在办电影节,不是什么白酒展销会。但这一回合最终是政治赢了。
得不到本地电影人的支持,必然难以持久。德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声明拒绝参加电影节活动,协会发言人表面上将不参与归于德国制片人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弱化的地位,他们无力和美国、法国、意大利竞争。其实从深层次来说,不过是电影人对美国占领政策不满而产生的抵制,他们尤其讨厌美国人把持柏林电影节,制订的政策说到底主要是为美国人的政治宣传服务,然后为觊觎中欧市场已久的好莱坞商人大开方便之门,对德国电影的发展却没什么益处。
制片人协会还认为:因为盟军的电影政策,德国电影现处在一个很悲惨的境地。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美国极力将居于垄断地位的德国电影公司UFI(纳粹时期,由最大的制片厂UFA和其他公司合并而来的卡特尔组织)分解的政策,并限制德国电影公司同时涉足电影业中的多个分支,比如从事制片的不得同时经营发行或放映环节,这样的后果是出现了很多小公司,全都势单力薄。所以德国业内人士频频向有关机构游说,要求更合理的政策,比如允许垂直经营,扩充实力和好莱坞巨头展开竞争。
德国电影人在和电影节官方谈判是否参加的时候,提出为了拯救德国电影,除非政府提供减税优惠或者增加补贴。这个愿望落空了,为了表示安抚,组委会同意在第二届电影节设立一个特别单元,针对外国买片人和国际传媒,宣传30到40部德国战后几年中拍的好电影,帮助德国电影出口。鲍尔说电影节很愿意成为德国电影公司和国外买家之间的桥梁,向外推介国产片,他希望劝服德国电影人,柏林电影节不仅是外国影片的展台,一定也支持德国电影。 但事情并不顺利,鲍尔向德国经济部申请拨款被拒绝,计划中的单元搁浅,一些制片人只好自己出钱做了个小型展会,把最有商业价值的几部德国片推出去。因为缺乏政府的支持,效果好不到哪去,业内人的积极性被挫伤了,他们对电影节的坏印象并没有发生根本改观。所以在最初的四五届电影节上,德国电影的参与率还是很低。这种局面直到好些年后,德国电影恢复了生机和信心,商业电影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大幅上升后才好转。
面对电影界批评政府不扶持国产电影的批评,西德内政部举办了一个类似德国奥斯卡的奖项(bundesfilmpreis),由公众、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组成的评委会对全年德国电影进行评选,就是Deutscher Filmpreis(德国电影奖)的前身,这个奖代表政府,其实更类似中国的华表奖,1953年这个奖成为电影节的特别单元。而把奖项纳入电影节范畴,是对外推广的一招,有助于提高获奖影片的国际知名度。
但德国影人却指出这个奖的目标才不是为了复兴电影业,其中存在严重的政治倾向,内政部表彰的全是反共或倒向北约的电影。面对质疑,官方人士称这个奖是个礼物,我们想给谁,就给谁。
1956年,柏林电影节被接纳为A类电影节,但其声誉却被良莠不齐的竞赛单元所削弱,影评人抱怨柏林好片子太少,品种太单一。
这个批评实际上是个参赛权的问题,一比较戛纳和柏林的参赛国家名单,很容易发现戛纳的参赛资格面向所有国家,包括苏东阵营,法国外交部会向所有建交的国家发送邀请函,法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也积极向苏联和中国发出邀请。
1958年,戛纳将金棕榈颁给苏联电影雁南飞,德国记者强烈要求柏林电影节组委会邀请所有国家参赛,不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有记者认为:电影节作为展示窗口的年代过去了,作为正宗的国际A级电影节,虽然不意味着不问政治,但一定要向所有国家开放。在这点上,奥伯豪森电影节比柏林干得好。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来说,柏林电影节太过壁垒森严,直到 1969年才把金熊奖给了南斯拉夫电影《第一次工作》。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