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摩天大楼/High-rise》这部电影
导演很细致。
电视剧的镜头,但符合了电影的规格。
细节很凸出,清晰,精准,冷静。
抖森真的太有魅力了。Wilder也是。
开扯:
我第一次看时,没有字幕,我也听不懂台词。看起来搞不懂什么,但反正也没有什么事,坚持着看完,大概就懂了。过了两天重新看有字幕的,感觉差不多。
大概就是说,一个有资源有理想的人,想造一个小环境,做个试验,为了让人幸福。如何让人幸福,这是西方哲学的古风。试验实施了,但结果做得乱七八糟,人都疯了。他,还有其他一些人,都从这疯狂里想到了各自的什么。
这很像《蝇王》,但《蝇王》是用孩子做试验,而《摩天大楼》则是照搬社会人。在《摩天大楼》里,这群社会人取样很周全,最凸出的是英国人的某种“等级”。说实话我也拿不太准这一点,所以加上了引号。电影里“等级”的问题贯穿始终,而且牢不可破。我想看过的人都不会反对我这么总结。
于是,将这“等级”的各自特点和“等级”间的冲突细分并展开,内容情节上就表现为,人物一方面对自己的定位,和对其他“等级”之人的定位。人物角色表现出强烈的“阵营”意识,这在观影时多多少少令我有点不适。也许是囿于时长有限,无法将人物角色似乎反常的行为,进行合理化的铺垫解释,或者是出于其他某些考虑,我乐于接受电影的这种设定,不去细究。(是啊,假如太要求合理化,我们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于是我们爱上了“表演”。)
那么,我感觉最有意思的问题就是:
一 人,假如他自认高于某另他人,在他的价值体系里面,那么当他与此某另他人发生面对面的冲突时,为何竟然不掩饰这单方面的价值判断呢?这简直包办了文学作品中一半的戏剧冲突。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必要回答。假如我认为A是一条狗,那么我当然认为A是一条狗,我会对A说:狗。之所以我会提出这个问题,恰恰暴露了我自己的心理定位:我无法坚持“等级”观念。所以我才会不愿相信别人上演的这样的事情。从这一点上,我无法理解这个电影的这方面观点。
二 男人,战斗;女人,变通。
电影里面,无论是上层的女人还是下层的女人,最后都活了下来,而且心态平稳。男人则发疯、互屠、消沉、萎蔫、隐去。有一个镜头,当上层的男士们商议决定如何行事然后散去之后,给出了那几个女人无声地吸烟的特写,无疑在透露,女人们感觉到了:对于男人来讲,情势已然失控;该我们女人,不得不,做点什么了。这个镜头之精要,简直是哲学式的,我要给它画上一千个红圈。还有女人们在泳池边洗衣服d 镜头:女人默默维持着生活的基础运转。女人们隔离起孩子。女人们搜寻灾难的残余有价物。女人们接管了女人和孩子。而最激烈的一个镜头,就是女人们一起刺死了Wilder。Wilder用手枪杀死了建筑师,女人们则用刀杀死了Wilder。这是不是明显不合理?他手里的手枪呢?他为什么不反抗?他当时爆发了怎样的心理状态?之前我已经说过了,这个电影是比较抽象的,不必考察它的细节是否都合于常理。我想强调的是,女人们一起杀死Wilder,被表现为一种仪式,在这样一个仪式里,杀人的意义变了,不再含有我们习以为常的法制意识里的“犯罪”,而是原始的“除恶”:女人们当即决定除掉的这个“恶”,是相对于她们接管的这个小社会的利益而言的“恶”。女人们没有经过语言交流,出神式的拿起刀子聚拢到Wilder身前,一起将其刺死:这“未发声”之中,高超地展现了女人的精髓:我们是用情感做决定的,我们的集体意识是统一的,我们是女人,永远都将是女人,女人是人类的核心。
三 何以抖森安然无事?
抖森,在电影里,几乎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那好,我以为我抓到了他活下来的关键: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抖森这个角色,年轻,健康,漂亮,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格温顺,但又不会没有底线地退让,具备理性反思的能力,但也会时而受控于情感的冲击。抖森在社会地位上属于下层,在下层里他受到了女人们的青睐,在色的方面,他的肉体品质上乘,在情的方面,他充满细腻的体贴意愿,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理想的照顾者。而在电影的末尾,上层女人也接受了抖森的存在,因为正是平着这些个性,他对她们圈定的小社会无害且有利。
抖森能够活下来,只为告诉观者一件事情:爱女人,顺着女人,爱孩子,身材好,脸漂亮的男人,是女人的宠儿。
㈡ 带手套在大厦上爬的那部电影叫什么
碟中谍4!阿汤哥戴着手套在迪拜爬摩天大楼,结果一只手套没电了!
㈢ 如何评价抖森最新演的电影摩天大楼
电影《摩天大楼》由抖森主演,引发了观众们的期待,但实际观影后,影片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影片讲述的是一幢大楼内住户之间因停电引发的矛盾和混乱。影片中,大楼的秩序在停电的隐喻下,被揭露为表面的和谐,实质的危机。
影片中,熊孩子们攻占名流聚会的游泳池,超市商品被哄抢,甚至有人选择跳楼,而其他住户只是冷漠地围观。随着停电的延续,大楼内的混乱全面蔓延,垃圾成山,物资消耗,人们生活愈发艰难。同时,人们在酒精和香烟的迷醉与幻觉中,行尸走肉,放浪形骸。
导演通过停电这一隐喻,强调了现代文明的危机。当电灯亮起时,一种较为理性的社会秩序仍存在于大楼中,而当供电不稳,隐藏在人们心中的危机就被激发出来。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意味着不可见与不可控制,因此,暴乱开始发生。人们开始野蛮生存,如为了物资而打斗,破坏房屋和车辆以发泄愤怒。而上层住户则办着奢靡而淫乱的派对,披头散发,衣不蔽体,行尸走肉。
从全片看,《摩天大楼》的讽刺力度确实不小。在配乐上,大量出现的交响乐象征了中产阶级的所谓高雅趣味和附庸风雅,而他们的灵魂却依旧是蛮荒的。在干着龌龊、下流的勾当寻欢作乐时,音乐与画面形成了强烈反差,有力地嘲讽了“精英们”的道貌岸然。几乎一直没有停止举办的派对,则折射了现实生活中社交场合里的虚伪和逢场作戏,影片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其实质是用酒精换来精神麻醉,进而用肉体的堕落换取苟且的欢愉。资本主义世界的享乐至上追求,被导演推上了审判席。
然而,《摩天大楼》在呈现深刻主题的同时,导演的处理方式却显得过于生硬。影片中,大量符号化的事物占据了太大的篇幅,虽然这些物体具备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但出现几处则是点睛之笔,大量堆积则难免过于冗长,成了画蛇添足。导演运用的剪辑手法也令观众感到不适,大量的彼此不相关的场景一晃而过,交叉呈现,将平稳的线性叙事打乱了,造成了碎片化的剧情结构。这种手法似乎想要达到一种众生百态的效果,但却令人物心理变化和动机均不明,很难让观众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态度转变。
虽然《摩天大楼》没有达到预期的深度和成熟度,影片展现的大楼从秩序井然到末世崩坏的过程可看性依然十足。比如这个游泳池从休闲场所成为洗衣服的生存场所的镜头,令人扼腕叹息。当然,影片中抖森的表演依然美出新高度,眼神诱惑,制服诱惑,肉体诱惑,这些都是影片的亮点。然而,影片在表达主题上还有改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