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作经典 » 己故电影导演秦
扩展阅读
电脑电视可以下载看电影 2024-09-17 02:35:58

己故电影导演秦

发布时间: 2024-09-07 10:50:53

⑴ 这本香港电影谁知道啊

邵氏电影的光辉历史

对许多人而言,邵氏电影已是一个经典,在中文影史上,更是一个重要的光影标记。

提及邵氏兄弟电影公司最辉煌的年代,人们总会想起它当年的口号: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邵氏在最风光的时期,几乎是香港的电影王国,它的成功与声势,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这一切需要从头说起。

就从50年代中期说起,当年东南亚的电影事业还在萌芽时代,而香港电影已开始蓬勃,可说是手执东南亚电影业的牛耳。在50年代中,香港影坛其实有三大势力,就是邵氏、电懋(国泰)和左派的长城与凤凰公司。它们的特色就是以拍摄华语片为主流,拍片数量多且稳定,而且制作都比其他独立电影公司认真严谨。

以当时的情况而言,邵氏的实力与声望,起初都不及新马影业大亨陆运涛手创的电懋。当时电懋财雄势大,明星与导演阵容强大。单论明星,电懋就有林黛、尤敏、林翠、葛兰、叶枫、李湄、丁皓、王莱、苏凤。小生则有张扬、雷震、陈厚、乔宏、田青等。电懋的导演阵容则有岳枫、陶秦、唐煌、易文、王天林等。更有高级职员宋淇、秦亦孚,更有张爱玲编剧助阵。在钟启文的领导下,成就蒸蒸日上。

迎头赶上 与电懋一争长短

在50年代初期,尚是邵氏父子电影公司的邵氏,可说是处于电懋下风,明星阵容不及电懋强大,除了同样有当时两边走的林黛与林翠外,只有后来由长城转投入的乐蒂,而斯时尤敏则已跳槽电懋,生角只有赵雷较知名。在此时期,连李丽华、严俊、张仲文等,起初都是为电懋效力。

50年代中,邵氏改组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由新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主政。邵逸夫更由新加坡到香港主持电影拍片工作,与电懋一争长短。可以说,香港的电影事业,其实是由南洋帮新马大亨创立的。邵逸夫是商业奇才,在他的领导下,邵氏一洗颓风,迎头赶上,甚至后来居上,把电懋抛在身后。

早期的电懋电影和邵氏电影的主要分别,简单的说,电懋的电影时代气息较浓,它电影中的女主角,都是穿西式洋裙的。而邵氏的则多数都还穿着唐装衫裤。举个例子,电懋出名的《四千金》、《曼波女郎》、《玉女私情》、《青春儿女》、《空中小姐》,这些女主角们都是典型的香港50年代的新城市女性,她们都穿着摇曳生姿的西洋大伞裙。而邵氏同期的电影如《春光无限好》、《丹凤街》、《夜来香》、《窈窕淑女》、《黄花闺女》、《月落乌啼霜满天》等,女主角都还穿着当年大部份妇女所穿的唐装衫裤,有些更是民初装。

单从服装,就可以看出50年代早期,邵氏和电懋电影的不同风格。电懋较城市化,邵氏则着重乡土化与唐人街风味。

在邵逸夫入主邵氏主持大政后,就有明显的不同,首先他拉拢了当年最红的林黛与李丽华,成为邵氏基本演员。小生阵容也加强,除了原本当家的皇帝小生赵雷外,也拉拢了陈厚跳槽加入,之后关山也由左派阵营投入邵氏,钟情与张仲文较后也加入邵氏。

单是有大明星还不够,邵氏此时更下大资本拍大片,影片改成综艺体阔银幕外,更投下重资拍彩色片,观众趋之若鹜。《江山美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成了那一年香港最卖座的中文电影。有一个“笑话”说,就因为《江山美人》这部片,香港观众此时才知道除了任剑辉和芳艳芬外,还有一个明星叫林黛。有这个笑话产生也不出奇,当年香港的主流市场是粤语片,而华语片则是以新马南洋一带有主要市场,电影都是在“南洋”上映。

迎合口味 带起黄梅调热潮

邵氏电影票房后来胜过电懋电影,是因为邵氏更会做生意,邵逸夫知道南洋观众的口味。以前的电影观众以妇女为主,她们喜欢的除了先苦后甜的“家庭伦理文艺大悲剧”外,更喜欢歌唱片,歌愈多愈受欢迎。

在早期的《桃花江》、《曼波女郎》时期,邵氏在歌唱片输了脚步,但它更自傲的是,它带起了另一个更风靡观众,轰动期更长久的港式黄梅调电影热潮。在《江山美人》之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王昭君》、《杨贵妃》等彩色阔银幕大制作,更令邵氏真正擦亮了金字招牌,熠熠生光,相形之下,它的主要对手电懋已黯然失色。

在邵逸夫领导时,邵氏也拉拢了当年的大导演岳枫和陶秦加盟,如虎添翼,和原本的李翰祥等人,为邵氏开拍各类型大片。

岳枫除了可以拍《畸人艳妇》和《嬉春图》这类时装片,他也可以拍古装片《花木兰》、《宝莲灯》、《妲己》,甚至武侠片《盗剑》、《夺魂铃》,堪称多才多艺。陶秦虽不擅拍古装电影,但邵氏名作《不了情》、《晓风残月》就是他的作品。陶秦更属当年少数会拍歌舞片的导演,《千娇百媚》、《万花迎春》、《花团锦簇》、《欢乐青春》,都是他的作品。

邵氏公司的发展此时节节抢先在电懋之前,不仅因为走对了古装歌唱片的路线,也因为邵逸夫是人在香港直接主持业务,而电懋方面大事则都要向新加坡方面报告等候批准,步伐节奏就已经慢人一步。

邵氏还有一个成功要点,就是扩大业务,建立邵氏影城,拥有多个摄影棚,并搭立古装实景,方便拍片,省时省力也省钱。

它还有一个成功点,就是大量栽培新人,它设立了“南国演员训练班”,招考新人,然后签下有潜质的新人予以力捧,成为红星。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付出惊人的片酬拉拢天皇巨星加盟。胡燕妮、郑佩佩、何莉莉、李菁,就是邵氏一手捧红的大明星。甚至连早期拍福建片的小娟,也是由邵氏捧成红极一时的凌波。

写到这里想到,邵氏的演员训练班叫“南国”,它的官方宣传刊物则叫《南国电影》,它是暗示它的根源在南洋新马吗?

邵氏最高峰时期

邵氏在60年代中,成了香港雄霸一方的电影王国,也有两个外在原因,其一就是国泰大老板陆运涛在台湾参加亚洲影展时坠机身亡。陆运涛当时本已有心要大施拳脚与邵氏一决雌雄,谁知出师未捷身先死,易名为国泰的电懋群龙无首,出品每况愈下,大明星更纷纷息影,影片成绩差强人意,终于结束拍片。

还有一个外在原因就是香港1967年暴乱,造成左派电影公司没落。

这时就只剩下邵氏公司独占天下了。

邵氏公司脑筋快,眼光准,在黄梅调、山歌片渐渐被观众厌倦时,它在张彻导演的领导下,及时开拓了“武侠电影世纪”,由《边城三侠》和《江湖奇侠》打头阵,掀起了历久不衰的阳刚电影热潮,更改变了香港电影素来以女主角为主的风气,此后的电影都是由打仔小生如王羽、罗烈、岳华、张翼、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等挂头牌,他们才是牡丹,女主角则只是绿叶。

邵氏的最高峰时期就是此时。

随后,每个人都知道了,邵氏开始减产,甚至停顿了生产。但这么多年来,提起香港电影,人们首先想起的还是邵氏电影,邵氏足以骄人矣。在邵氏之后,没有电影公司可称“电影王国”。

重温邵氏电影光辉(二)古装片与黄梅调年代

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过人,是邵氏成为香港电影王国主要原因;而李翰祥为邵氏拍摄的彩色古装巨片与黄梅调电影,除了令财源滚滚流入邵氏,也使当时的中文电影界展示了另一番新气象,如此回首,我们称之为:经典。

在50年代末,香港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声势,已迎头赶上宿敌电懋,与之并驾齐驱,到了60年代初,更有渐渐凌驾电懋之势。这当然是邵氏兄弟领导英明有方,但座下重臣,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在拍摄电影方面,有两位大导演对邵氏功劳殊大,他们是已故的李翰祥与张彻。他们为邵氏执导的某些电影,不仅令邵氏声名远播,更流芳至今。在商业上,更协助邵氏发掘了电影票房的黄金矿场。

先说李翰祥,他率先为邵氏拍摄的古装巨片与港式黄梅调电影,令财源滚滚流入邵氏。

如果要推举最流行的黄梅调长青歌曲,相信不少人都会选出《扮皇帝》和《戏凤》这二首歌曲。至今在卡拉OK,乐龄歌唱比赛中,仍时时听到这两首歌。而这两首歌曲就是邵氏招牌产品,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的插曲。

胆识过人 为邵氏赚大钱

《江山美人》是邵氏,也是香港影坛第一部出巨资拍摄的华语片,当年的制作费令人咋舌,由此可见邵氏兄弟做生意的气魄与胆识过人。在他们的领导下,邵氏成为香港电影王国绝对不是侥幸的。

但物有所值,《江山美人》不仅为邵氏赚大钱,更锦上添花地得到1959年在吉隆坡举行的亚洲影展的最佳电影金锣奖。因《江山美人》的成功,邵氏决定拍摄古装宫闱传奇故事黄梅调电影,这一着可说走对了路线,而这一着也是电懋最弱的一环。

因为电懋是擅长拍时装片,甚至连旗下的演员,除了尤敏和雷震外,其他的都因外型过于时代化,而不太适合拍古装电影。

在这一点,邵氏就胜过电懋,它手中有林黛、李丽华和乐蒂,宜古宜今,且都是拍摄古装片的能手。

在《江山美人》之前,邵氏兄弟已拍了彩色片《貂蝉》,票房鼎盛,之后邵氏就走巨片路线,彩色拍摄古装电影,而电懋仍停留在黑白片时代,自《红娃》、《空中小姐》与《龙翔凤舞》之后,要隔了好久才重新拍摄彩色片,步伐已经又慢于邵氏。

此时邵氏的古装彩色巨片就有《王昭君》、《杨贵妃》、《武则天》、《倩女幽魂》、《红楼梦》,除了《红楼梦》是袁秋枫执导外,前4部都是李翰祥的作品,尤以《倩女幽魂》和《武则天》成就最高。李翰祥重考究,杨贵妃所穿的古装,也令观众大开眼界。

这时邵氏还未全面走黄梅调路线,但凡古装片中的歌曲,都已以黄梅调唱出。乐蒂和任洁主演的《红楼梦》,也是一部黄梅调电影。

反串魅力 凌波一片成名

拍闽南片出身的小娟,此时已入邵氏,初名沈雁,后由何冠昌为她改名为“凌波”,提到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能不提凌波,因为她也是令邵氏黄梅调电影兴盛至白热化的功臣之一,她拥有反串魅力。

凌波因在《红楼梦》中幕后代唱贾宝玉,受李翰祥赏识,提拔和乐蒂合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平地一声雷,令凌波一片成名,炙手可热,当年整个台北更掀起了令人吃惊的凌波热潮。

邵氏也在此时正式迈入黄梅调电影时代,但同时也面临人事变迁。首先是乐蒂拒绝再和凌波合演《七仙女》 ,跳槽电懋,继后李翰祥又带了《七仙女》的女主角江青到台北,自组国联影片公司,抢拍《七仙女》。

邵氏这时开始重用新人,由方盈出任《七仙女》的女主角,影片一样受欢迎,令邵氏知道影片质素最重要,此后更大胆起用新人如李菁、秦萍等主演古装片,由大红大紫的凌波带起她们,这是60年代中的事。
所以虽然此时林黛已自杀身故,乐蒂跳槽,李丽华已离开,但邵氏新人女星如百花齐放,不愁没有女主角。

但此时的黄梅调热潮也带来了一起不良的后遗症--阴盛阳衰。在这些古装黄梅调电影中,所有的“男主角”几乎都由女生反串,特别是凌波,更是“反串王”,她可以说是华语片中的“任剑辉”。

男演员此时都英雄无用武之地,陈厚和赵雷也在邵氏黄梅调热潮中,先后跳槽电懋。

话说当年的古典美人乐蒂和皇帝小生赵雷,在效力已改名为“国泰”的电懋后,两人也合演了多部黄梅调电影,如《嫦娥奔月》、《红梅阁》、《锁麟囊》、《金玉奴》、《扇中人》等,但不知为何,这些古装片就比不上他们当年在邵氏拍摄的古装电影,也足证邵氏拍古装片确有一手,可称谓之为“邵氏风格”。

黄梅调盛极而衰

在邵氏影城建竣之前,邵氏除了拍摄彩色古装片外,也同时继续生产黑白片,如《不了情》、《一毛钱》、《畸人艳妇》、《姊妹情仇》、《后门》、《手枪》等。其中《不了情》、《一毛钱》与《后门》,更可说邵氏名作。在彩色时装片则有《千娇百媚》、《花团锦簇》、《万花迎春》等。

到了邵氏影城正式启用时,邵氏从此摒弃黑白影片制作,正式全面投入彩色片时代。

这时候邵氏的“片头”口号是“邵氏出品、必属佳作”。在影城方面则是“邵氏明星、多如天上星”,甚至连外国《生活》杂志都来采访,作为封面故事。

黄梅调电影在大银幕上连唱好多年,观众也开始腻了,邵氏此时又因中国大陆的《刘三姐》卖座,拍摄山歌片如《山歌恋》、《山歌姻缘》等,但不能掀起热潮。

这时因为黄梅调盛极而衰,邵氏制作已没有一个明显的主干,除了继续拍一些古装片如《蝴蝶杯》、《盘丝洞》、《铁扇公主》外,也拍了好一些时装片,题材多样化,如《人头马》、《寒烟翠》、《香江花月夜》、《垂死天鹅》,此时的最佳时装电影,应以陶秦执导的《船》为邵氏名作。

重温邵氏电影光辉(三)武打片 高潮叠起年代

在60年代中,古装黄梅调电影式微,邵氏幸运的开拓一条新的戏路———武侠打斗片。

邵氏的武侠打斗片不仅令公司赚到更多钱,也使邵氏公司的名字在海外地区更响亮,因为武侠打斗片不仅在东南亚华人社区大受欢迎,世界其他非华族地区的观众也趋之若鹜,掀起了功夫片热潮。

论起邵氏武侠打斗片的辉煌成就,就绝不能忽略张彻导演,他是邵氏找到新黄金矿场的大功臣。

张彻导演可说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文章写得好,早年以“何观”为笔名,是著名的影评人,更写过不少剧本。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曾被人误以为是台湾高山族民谣的《高山青》,其实是张彻谱曲。

张彻其实还谱了另一首歌,是《碧兰村的姑娘》。

张彻在邵氏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都是古装黄梅调电影《蝴蝶杯》,可能这非张彻所长,结果要劳烦高立协助补拍。当时谁都不看好张彻,谁都没有料到,张彻后来凭武侠打斗片的成就,成为香港殿堂红导演。

张彻有后来的成就,旁人也要佩服邵逸夫的眼光,邵是伯乐、张是千里马。没有邵逸夫的信任与重用,张彻纵有天大才华也耍不出来。

很多人以为张彻是在进入邵氏才成为导演,其实张彻的第一部执导的电影叫《野火》,是李湄自组的北斗公司出品,由李湄和高原主演。

张彻带动的武侠打斗片,还有另一个更直接的称呼“阳刚电影”。

在这之前,香港影坛一直是重女轻男,阴盛阳衰,排名都是女明星领先,女明星的片酬更远远超过男明星。

但在阳刚电影风气席挂香港影坛后,正合了“风水轮流转”这句俗语,在60年代中王羽带头,香港电影转为“重男轻女”,男主角才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壮丹,女主角已变成绿叶,“林黛时代”一去不返。

武侠世纪 从摸索到成功

邵氏的“武侠世纪”一开始是摸索时代,这个时期的产品有《边城三侠》、《江湖奇侠》、《鸳鸯剑侠》与《文素臣》等。到了《大醉侠》与《独臂刀》面世,邵氏的武侠电影又走上了成功之道。

说起武侠片,一定会先想起邵氏,因为确是邵氏带头拍武侠片,但很讽刺的是,在60年代中,第一部最出色的电影却是左派长城公司拍摄的武侠片《云海玉弓缘》,由梁羽生原著改编。

在《云》片中,王葆真凌空一剑,姿势美妙、剑招凌厉,令观众叹为观止,而这部电影的武术指导正是刘家良与唐佳。

邵氏不久获得刘家良与唐佳加盟效力,在武打招式特技上更如虎添翼,独步香港影坛。

邵氏拍摄的武侠片多不胜数,但人们如果要选一部邵氏最好的武侠片,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推选《大醉侠》,这是胡金铨为邵氏执导的唯一一部武侠片,邵氏当年没有留下“小胡”继续效力实在可惜。

除了《大醉侠》,邵氏的武侠片代表作尚有《大刺客》、《金燕子》、《盗剑》、《夺魂铃》、《十二金牌》。

《盗剑》与《夺魂铃》是老牌名导岳枫的作品,其中《夺魂铃》的剧情是改编自意大利牛仔片《裘尼祖马》,但整部电影却青出于蓝,气氛极佳。

《夺魂铃》可能是当年邵逸夫最欣赏的公司成品,因为它时常代表公司去参加各类电影展。

邵氏的武侠片也把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人捧成了大明星,最红的自然是王羽和郑佩佩,也是当年的票房之宝。

张彻开创时装打斗片

在1969年左右,张彻又开创了另一条电影新路线,就是摒弃刀剑的时装打斗片,打头阵的是《死角》,由李菁和狄龙主演,其后还有《小煞星》、《拳击》、《叛逆》等。

凭着这些电影,张彻又为邵氏捧红了两名皇牌新星:姜大卫与狄龙。

姜大卫更因主演了张彻的《报仇》,成为香港第一个“亚洲影帝”。《报仇》是以民初为背景,亦是邵氏此时的代表作之一。

邵氏的武侠打斗电影基本上就是以张彻执导的电影为主线,这时张彻的作品除了时装打斗片外,也同拍清末或民初的打斗片,有《马永贞》、《仇连环》、《刺马》。前两部影片捧红了陈观泰。

《刺马》是张彻代表作之一,亦是邵氏这个时期的名作,在这部片中,狄龙真正脱胎换骨。

整个邵氏影城,是阳气勃勃,除了郑佩佩外,无人可与男星一比长短,张彻不仅捧红了狄龙、姜大卫等,也提拔了不少“配角演员”,如来自新加坡的陈星、日本的仓田保昭,以及王钟,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绿叶演员。

邵氏当然不仅张彻一个导演,文艺片导演极多,但是一提起武侠片打斗片年代提邵氏就必然和张彻脱不了关系,张彻作品就是邵氏最受欢迎的作品。

邵氏此时的作品又有《洪拳小子》、《洪拳与咏春》,捧红了英年早逝的傅声,他的顽皮与叛逆大受观众宠爱。
傅声的其他电影还有《射雕英雄传》、《绝代双骄》、《冷血十三鹰》、《五郎八卦棍》等。

刘家良指而优则导

在70年代中,邵氏又来了一位出色的武打片高手导演,他是“指而优则导”的著名武术指导刘家良。

刘家良的风格与张彻不同,他走的武打片招式美观,拳拳到肉且招招可睹,有异于其他影片中的花拳绣腿,打得真实是刘家良影片的特色,所以大受欢迎。

刘家良与张彻一样,拍片快捷生产,作品有《少林卅六房》、《神打》、《洪熙官》、《陆阿采与黄飞鸿》、《武馆》,以及使惠英红赢得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长辈》等。

邵氏此时更有一部《天下第一拳》打入欧美市场,此片是由韩国导演郑昌和执导,罗烈主演。

在观众看腻了时装、民初打斗片后,邵氏亦没有放弃“刀剑拳脚”路线,这时由楚原执导的《流星蝴蝶剑》,掀起了古龙电影热,楚原也再度翻身,从粤语片大导演成功转变为华语片大导演。

邵氏拍的古龙电影,还有《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楚留香》、《多情剑客无情剑》等,在70年代末期大行其道。

邵氏的古龙电影,令狄龙更上一层楼成为真正的大红星,《三少爷的剑》也令新人尔冬升走红。

电影王国 美丽的记忆

来到80年代,古龙式电影可以说是邵氏电影最后一个高潮的灿烂烟花。

之后,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抢走了大批电影观众。生活节奏越来越匆忙,人们都没有馀暇和闲情逸致上电影院。

以前的邵氏导演,一个一个的离开影城,邵氏电影也逐渐少掉以往的特色,金字招牌也再无以往的光芒四射。

然后,它减产,甚至下来是停顿生产。

当邵氏后来大规模拍片的年代,不仅代表了一个电影王国成为美丽的记忆,香港电影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熠熠光辉映亮整个东南亚。

⑵ 盗墓贼看见女墓主很漂亮,起色心,谁知道这是什么电影

电影名字叫《僵尸归来3之风吹头弯》。

主要剧情为:自从冬生得到紫流霜项链之后,每日都梦见女鬼索命。冬生接到关于紫流霜项链神秘电话。之后和玉儿与神秘电话者见面,神秘电话者名叫四象,乃是茅山道两仪派的传人。四象告知两人紫流霜项链乃是不祥之物,它是唐后主李煜大周后心爱之物。后被移情别恋的唐后主李煜送给了自己的妹妹小周后。所以大周后爱恨交加,含怨而死。死后又被盗墓贼奸尸,项链也流落世间。

(2)己故电影导演秦扩展阅读:

1、《僵尸归来3之风吹头弯》 是由淘梦集团和北京三人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淘梦发行。秦教授执导,宋翊菲、李红陶、朱佳希、常乐、赵飞 领衔主演的恐怖惊悚电影。

2、导演秦教授:常年从事各类网络喜剧的创作拍摄,多次获奖,其拍摄的网络大电影《僵尸归来系列》获得第五届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最佳人气奖。

⑶ 林青霞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九年的电影

.一片深情/故人风雨1979
饰演 文嘉宜
导演 刘维斌
主演 秦祥林

雁儿在林梢1979
饰演 陶丹枫
导演 刘立立
主演 秦汉、马永霖

难忘的一1979
饰演 田雨秋
导演 张美君
主演 秦祥林、江明

成功岭上 1979
饰演 未 知
导演 张佩成
主演 秦风、林凤娇、

彩霞满天 1979
饰演 殷采芹
导演 刘立立
主演 秦汉、马永霖

一颗红豆 1979
饰演 夏初蕾
导演 刘立立
主演 秦汉、马永霖

情 奔 1979
饰演 若 萍
导演 秦 汉
主演 秦汉

绿色山庄/留下一片相思 1978
饰演 方亦筑
导演 宋存寿
主演 秦 汉、柯俊雄

无情荒地有情天 1978
饰演 殷梅真
导演 陈耀圻
主演 秦 汉

沙滩上的月亮 1978
饰演 罗小路
导演 白景瑞
主演 马永霖、归亚蕾

脂粉奇兵1982

饰演 未 知

导演 欧阳俊、梁修身
主演 杨惠珊、柯俊雄

红粉游侠1982
饰演 胡芳苓
导演 朱延平
主演 刘德凯、杨惠珊

红粉兵团 1982

饰演 方慧君

导演 朱延平
主演 叶倩文、杨惠珊

中国女兵1981
饰演 温静怡
导演 刘维斌
主演 夏玲玲、汤兰花

爱 杀1981

饰演 lvy

导演谭家明
主演 秦祥林、张国柱

恋爱反斗星/一对傻鸟1980
饰演 沈 蓉
导演 白景瑞
主演 秦汉、谭咏麟

碧血黄花1980
饰演 林意映
导演 丁善玺
主演 周绍栋

金盏花 1980
饰演 韩佩吟
导演 刘立立
主演 秦汉

处处闻啼鸟 1978
饰演 沈亚伦
导演 刘维斌
主演 刘文正、马永霖

真白蛇传 1978
饰演 白素贞
导演 陈志华
主演 秦祥林

晨 雾 1978
饰演 杜小梦
导演 杨家云
主演 秦 汉

温馨在我心/情蒙蒙雾蒙蒙 1977
饰演 李惠芬
导演 王时政
主演 秦 汉

金玉良缘红楼梦 1977
饰演 贾宝玉
导演 李翰祥
主演 张艾嘉、米雪

我是一片云 1977

饰演 段宛露
导演你陈鸿烈
主演 秦祥林、秦汉

幽兰在雨中 1977
饰演 秋 梦
导演 罗 马
主演 邓光荣

奔向彩虹 1977
饰演 张晓虹
导演 高山岚
主演 秦祥林

异乡梦 1977
饰演 叶华苓
导演 白景瑞
主演 秦祥林

狼来的时候/鬼马俏医生 1976
饰演 方 洁
导演 张美君
主演 邓光荣、陈美琪

不一样的爱/爱的蓓蕾 1976
饰演 宋小瑜
导演 文石麟
主演 秦祥林、梁修身

八百壮士 1976
饰演 杨惠敏
导演 丁善玺
主演 柯俊雄、张艾嘉

金色的影子1976

饰演 未 知
导演 未 知
主演 邓光荣

明天二十岁1976
饰演 未 知
导演 张冲
主演 秦祥林、蓝毓莉

我是一沙鸥 1976

饰演 柳燕梅
导演 陈耀圻
主演 秦祥林

追球追求 1976
饰演 方美涵
导演 陈耀圻
主演 秦祥林

海天一色1976
饰演 未 知
导演 未 知
主演 邓光荣

海誓山盟 1976
饰演依莲
导演 未 知
主演 秦 汉

恋爱功夫1976

八百壮士 1976
饰演 夏小云
导演 张美君
主演 邓光荣

枫叶情 1976

饰演 李锦文
导演 白景瑞
主演 邓光荣

秋歌 1976
饰演 董芷筠
导演 白景瑞
主演 秦祥林

小姨/小姨怀春 1975
饰演 婉菁
导演 杨苏
主演 柯俊雄

云深不知处 1975
饰演 白衣女子
导演 徐进良
主演 胡茵梦、谷名伦

爱情长跑 1975
饰演 徐立屏
导演 陈耀圻
主演 邓光荣、梁修身

在水一方 1975
饰演 杜小双
导演 张美君
主演 谷名伦、秦汉

长青树 1975
饰演 罗亚男
导演 张美君
主演 秦祥林、梁修身

翩翩情 1975
饰演 翩 翩
导演 未 知
主演 邓光荣

女朋友 1975
饰演 夏小婵
导演 白景瑞
主演 秦祥林、萧芳芳

热 浪 1975
饰演 夏小雨
导演 文正凌
主演 秦 汉

烟 雨 1975
饰演 季春霞
导演 刘家昌
主演 秦祥林、胡锦

水 云 1975
饰演 水 樵
导演 刘立立
主演 秦 汉

青青草原上 1974
饰演 方梦兰
导演 张美君
主演 金汉、韩湘琴

长情万缕 1974
饰演 林珊珊
导演 刘艺
主演 秦祥林

纯纯的爱 1974
饰演 林纯纯
导演 刘家昌
主演 秦祥林

爱的小屋 1974
饰演 洛小语
导演 文石凌、郁正春
主演 秦汉

古镜幽魂 1974
饰演 素 素
导演 宋存寿
主演 石 隽

女记者 1974
饰演 沈馥慧
导演 宋存寿
主演 秦汉、胡奇

云飘飘 1974
饰演 李中江
导演 刘家昌
主演 谷名伦

纯 情 1974
饰演 未 知
导演 林福地
主演 秦祥林、张莉仁

云 河 1974
饰演 梁新兰
导演 刘家昌
主演 康家珍、谷名伦

窗 外 1973
饰演 江雁容
导演 宋存寿
主演 胡 奇、秦汉

⑷ 陶秦主要成就

陶秦,一位在电影编导领域卓有成就的香港电影人,一生编导了40余部作品,其中多数为文艺片和歌舞片。他的电影生涯始于1942年,首部作品出现在银幕上。1949年,陶秦移师香港,担任长城公司的编导。随后的1952年,他又先后在邵氏和电懋等公司继续他的导演之路。



陶秦的作品中,如《四千金》、《千娇百媚》、《花团锦簇》、《蓝与黑》等,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深受观众喜爱。其中,1962年,他的作品《千娇百媚》更是为他赢得了第一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殊荣,成为他职业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陶秦不仅是导演,也是制作人,他的作品在国内外都获得了高度的认可。《四千金》曾荣获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才华的肯定,也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褒奖。同时,陶秦的《明日之歌》和《云泥》等作品,也展现了他在国际影坛上的影响力,为他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影制作和导演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位在电影艺术领域深耕多年的导演,陶秦以其独特的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上,更在于他为电影艺术的发展和传播所做出的贡献。陶秦的电影生涯,是香港电影历史上一段璀璨的篇章,他对电影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创新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电影人不断前行。


(4)己故电影导演秦扩展阅读

陶秦(1915-1969),本名秦复基,浙江人,生于1915年,大学尚未毕业,就以陶秦为笔名,翻译外国名著,在文坛颇有声名,未正式进入影坛就当上编剧,当时年仅25岁,与张彻的少年得志相比不遑多让。和张彻一样,陶秦也是文人导演。陶秦1969年病逝于香港。

⑸ 秦海燕的创作经历

2014年创作了电影剧本《七月与安生》
2013年 创作了电影剧本《头顶一片天》
2012年创作了电影剧本《分手合约》,吴基桓导演(韩国),彭于晏,白百何主演。
2011 创作电影剧本《十爱》(又名《那一片栀子花》)章明导演
创作 电影剧本《她们的名字叫红》章明导演 获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评委会特别奖”、青年电影手册年度十佳影片。并入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3年度表彰大会,年度影片、年度导演、年度编剧、年度女演员、年度男演员等多项奖项。
参与电影《白鹿原》剧本创作 王全安导演入围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10 与迪斯尼合作创作电影剧本《不倒侠》(又名《我的情敌是超人》)(九把刀小说改编)
2009 投资制片,并编剧电影《新娘》,该片由章明导演执导,入选东京独立电影节、釜山电影节等。
2008 参与电视剧《山间铃响马帮来》剧本创作,该片在CCTV1播出
2007年 原创电影《红草莓》,该片由中影集团投资,杨江执导。
参与10集系列电视电影《侠侣探案》,在CCTV6播出
2006年 参与电影《我的教师生涯》的创作,该片由郑克红执导,梁家辉、秦海璐出演,获得了大学生电影节等多方认可。
2004年,原创了电影剧本《结果》,并在该片中担任执行导演。该片由章明执导,入选柏林国际电影节,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日本东京FILMEX电影节,美国洛杉矶独立电影节等
同时,创作了电影剧本《黑暗传》获得了鹿特丹国际电影节Hubert BalsFund剧本奖,韩国PPP(釜山促进计划)电影剧本发展国际研讨会的认可。
此片在2009年由秦海燕投资制片,后更名为《新娘》(黑暗传三部曲之一)

⑹ 哪部电影有叫秦军的

电影有叫秦军的的是《裸归》。

《裸归》是山东泰岳兄弟影视有限公司出品,张永兴执导,陈杰、任敏、李艳琴、郝华亮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秦总迫于无奈远离家乡,在外拼搏,一番机缘巧合,终于功成名就。最后在他的贵人终将离世时,放下一切。



(6)己故电影导演秦扩展阅读:

影片评价

裸归,讲的是一个亿万富翁的总裁,乞丐装扮回到自己小山村的故事。刚开始我也是抱着看看乞丐装扮回村遭遇的人情冷暖和富豪身份揭开后分分钟打脸,会不会很爽!当然影片没有停留在肤浅意义上的前后反差效果,看完影片我只是沉默感到些许悲凉。

秦军是何家村的独户,父亲当年主基深厚却沦落要饭来到何家村,抚养三个孩子家庭廖落不济,秦军13岁立志养家。踏实肯干,人品出众有小成,无奈因替妹妹出手以为误伤人命,跑路了5年中遇贵人提携,鞠躬尽瘁不负恩情却辞让亿万公司总裁。

在恩人病重拖孤苦苦追问之际道出自己杀人逃逸之事,后抱着自首的心态,重走父亲乞丐进村之路。是啊,什么比鬼神还要可怕,是人心吗?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亲戚都唯恐避之不及,昔日的伙伴更是调笑打趣。

乡下女人表达的嘲笑奚落没有那么多虚伪的故作关心和疏远,无情的讥笑和白眼生硬的砸在人心上。母亲因生气劳累病逝,父亲低落不愿见人,连亲子妹也只剩埋怨和无视。此时跪在母亲坟前几天几夜的秦军,是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也是尝尽人情冷暖之后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