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作经典 » 中国老电影伤感
扩展阅读
英雄事迹的电影电视剧 2024-09-30 10:18:51
十大体育励志电影足球 2024-09-30 10:12:38
林正英有哪些电影插曲 2024-09-30 10:02:48

中国老电影伤感

发布时间: 2024-09-30 07:51:45

⑴ 有哪些值得回味的华语老电影呢

1.《霸王别姬》
这真的不是电影,而是人生。如此真实深刻地反映了从抗战前夕至文革的那段液困枣历史时期下命运凄惨的人们,渗透在每一个细节,包括那个不能忍受戏班虐打的孩子,而文革中六亲不认,人格扭曲更是展现到了极致。当然最赞的是哥哥的表演,如此悲哀可怜的蝶衣让人心痛,不疯魔不成活,人戏不分,现实的他也是如此。
2.《鬼子来了》
大陆能拍出这样高质量的电影实在不容易,据说是姜文最优秀的一部电影。与《南京!南京!》没有太多比较的意义,因为分别用不同的视角和手法,都只诠释了历史的一个侧面,两部电影看下来让人对历史有更完整的印象,有意思的是,两位导演对历史最深刻的感觉有所区别,却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3.《让子弹飞》
姜文的个人英雄式表达,但拍得流畅热闹,复杂的剧情细节之下,是他坚持的自我,但与鬼子来了相比,他更懂得如何掩藏自己挑战的野心,这些野心都掩藏在了一流的喜剧功夫上。而这是一部溢满荷尔蒙的火药桶,这是一部会带来核动力反应的影片,震撼所有人,并且持续许久。130分钟的影片满是高潮,全场观众从头沸腾到结尾,不断的笑声、不断的掌声。无论哪个演员都表现的十分出彩,台词幽默精致,结构紧凑、首尾呼应。
4.《我不是药神》
文牧野眼睛太毒了,观众的笑点、泪点、痛点被他牢牢抓住,徐峥现在不拼演技开始掏心炸肺放脱自我了,药物在中国绝对是个“不可说”,但这个电影说了它能说的,也不显山不漏水的说了它所不能说的,讲的是现实,但看过电影之后才会明白其实是超现实,2018最佳!
5.《红海行动》
主旋律类型片基本做到头了,将主旋律的诉求置于出色的类型片经验当中,战争场面可看性非常高,够刺激够紧张。林超贤又一次展示他的直男趣味,够硬够血腥的动作片。全片都是打,基本没什么文戏,也算扬长避短吧。毕竟,一停下来就有些别扭。
6.《战狼2》
《战狼2》的制作明显比第一部升级了尺老不少,坦克漂移、无人机突袭、直升机坠露、水下肉搏,军舰导弹发射、场面和动作再加上非洲叛乱国际化的视角完全是好莱坞大片的标配,吴京饰演的冷锋更加深入人心,如此搏命的精神在当下华语动作电影算是少见了,期待第三部。
7.《大话西游》
大量日后被使用的经典台词、造型,无疑这是部优秀电影。从至尊宝到孙悟空的蜕变中,是一个人关于爱情的挣扎和矛盾,从而能引出‘什么是爱?’的思考,而且,电影很聪明的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主题上也另具深意。而且朱茵眨眼的一幕更是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无法复制的惊艳瞬间之一,说实话,真的是好美!
8.《无间道》
让全世界人重新对香港电影刮目相看的电影,它从哲学的角度直接深入探索人性,去感受身不由己之下的那种窒息,感受贪婪与自私,和所谓的善与恶。编剧确实是相当的出色,梁朝伟的陈松仁直接神化,所有的角色都可圈可点,没有一出多余的地方,以至多年后看美版的时候仍然不忘旧爱。这是港片的里程碑。
9.《精武英雄》
李连杰功夫美学的代表作,功夫派经典。李连杰和仓田保昭坟前广场那场戏,意境高于武功;和周比利的对打,同样打破了一招一式泛滥的枷锁,把自由搏击的功夫哲学发挥巅峰,可谓经典。尤其一说的是,本片没有一味的贬低日本人,好多闹拆日本角色也有好的一面。
10.《活着》
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全片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⑵ 看一场老电影之类伤感的话

1、原以为不会心痛,为何眼泪止不住的流。
2、当逃亡变习惯我只想痛哭一场。
3、泪水模糊了我的世界,连你离去的身影都看不见。
4、失去会很痛痛,但也是因为痛过,哭过,才会变得坚强。愈伤越深,就会愈坚强。
5、你笑一次,我就可以高兴好几天;可看你哭一次,我就难过了好几年。
6、感情浮浮沈沈,世事颠颠倒倒。
7、车水马龙的大街,早已静止,不动。世界,死了一般。
8、至今我都没打算要放弃,心决定坚持多久,自己到底又能坚持多久,我真的不知道。
9、每打开记忆的书册,心湖都会卷起不少依恋不少严寒,眼前的都有可能被伤心埋没。
10、也许总怀念着你,也许模糊了自己,虽然伤心需要勇气,我选择哭泣。
11、太多逝去的生命太多的无法割舍。
12、我曾有一种苦叫思念,有一种痛叫苦恋,有一种伤叫绝恋。
13、说好就此放手,说好不为彼此停留,可回忆说走又不走。
14、总说我不信你,可你的话要我怎么去相信。
15、曾经的海枯石烂,终究抵不过一句好聚好散。
16、不要让太多昨天占据你的今天!
17、不想用爱情来渲染悲伤,不想看你如此疲惫,低着头不理会,说我冷漠,无所谓!
18、生命的脆弱与悲哀,让人感慨可也无奈。拾取这些生命最后的眼泪,让人对生而体味、对命而审视。
19、沵离我而去,这让俄学会一个人坚强。
20、望着世界变成黑白,仿佛一切东西都失去了绚丽的.色彩。那万里无云的晴空不再蔚蓝。
21、初次相识总是那么的美丽,过程却是那么枯燥,结果更是令人伤不起。
22、等待又是那么漫长,我细数着每分每秒,落寂如荒草般疯长,心在此时被寂寞煎熬得透彻淋漓。

⑶ 求中国的老电影,不要战争片!50,60,70,80,90年代都要!

这都是我爸爸妈妈喜欢看的……
《三毛从军记》(应该是那个年代的代表影片了 “三毛流浪记”到“三毛从军记”,“三毛”这个苦孩子的形象更形象也更丰富了,让人在轻松、捧腹中记住了乐观、善良、机敏、幽默、意志坚强的“三毛精神”。)
《有话好好说》
《家有喜事》
《瞧这一家子》:是陈佩斯和他爸爸演的
潘长江的《绝境逢生》
《买买提外传》
《想入非非》
《满意不满意》
《今天我休息》

傻昌经理》(1988)、《父子老爷车》(1990)、《爷俩开歌厅》(1991)、《临时爸爸》(1992)、《赚它一千万》(1992)、《编外丈夫》(1993)、《孝子贤孙侍候着》(1993)
阿满的喜剧 小镇大款》:《多一点天真》(1999)、《夫唱妻和》(1996)、《女人万岁》(1994)、《财迷心窍》(1993)、《香港少爷》(1993)、《新娘》(1993)、《人非草木》(1992)、《提心吊胆》(1992)、《望父成龙》(1992)、《多管闲事》(1991)、《多此一女》(1990)、《面目全非》(1990)、《想入非非》(1990)、《大惊小怪》(1989)、《男女有别》(1988)、《笑出来的眼泪》(1988)、《哭笑不得》(1987)、《温柔的眼镜》(1987)、《小大老传》(1987)、《多情的帽子》(1986)、《风流局长》(1985)、《丈夫的秘密》(1985)、《愁眉笑脸》(1984)、《五号机要员》(1984)、《女大当婚》(1982)

⑷ 求老电影《羊城暗哨》观后感急!!!!!!!!!

写作思路:电影观后感可以写描写一下影片剧情内容,或者比较精彩的地方,然后描写电影让我懂得了什么道理或者获得了什么感想,具体范文如下:



《珠海号》巨轮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地前进,船内定时炸弹的”滴滴”声令人窒息.千均一发之际英俊年轻的共产党员王练奋不顾身地抓起炸弹,冲上甲板,扔向大海。

这就是《羊城暗哨》的精彩片断。《羊城暗哨》就是写了王练为了消灭潜伏的敌人,只身深入虎穴,智斗顽敌,最后终于把敌特一网打尽的故事。

《羊城暗哨》使我懂得了共产党人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信念坚定,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甚至用生命实践共产主义的信仰!

这具多么崇高的信仰,多么伟大的精神!无论敌人多么狡猾可恶,我们在党的坚定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广大党员不畏艰险,勇于牺牲,一定能把敌人全部歼灭,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共产党员,才使我们党的事业能发展壮大,建立了新中国。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时期,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他们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努力学习,不断攀登,为祖国繁荣昌盛作出更大贡献。

⑸ 这是那部国产老电影

《过年》(1991)
下载地址海报及详细介绍见:
http://data.movie.xunlei.com/movie/40740

导演:黄健中
主演:丁嘉莉 李保田 葛优
首映1991-08-01片长90分钟
类型剧情 地区中国内地配音国语

内容简介:
除夕,冬日北方小城,大人、孩子都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氛中,程家座落在小城边上,一家13口人。父亲在外奔波赚了些钱回家过年,母亲围着锅台转,包饺子,与丈夫一起盼着儿孙们来过年。

可是他们的希望落空了,老两口凄凉地过了年。初一,二儿子程远带着女友从北京来,他们想去海边考察准备写毕业论文,希望得到父亲的资助。老大和媳妇自去年砸了年夜饭就再也没来过,这次听说老父发了,领着孙子来看望。大女婿丁图是个干部,可在外沾花惹草,还逼大姐流产,不明真相的老父以为大女儿不能为丁家生养总觉欠着丁图什么似的。二女儿程萍爱上了架子工大川,父亲不同意,二女儿私奔了。大川勤劳致富与二女儿怀着负罪感进了家门。小儿子程勇与姑娘小凤年夜看通霄电影,一回来便插门睡觉,父亲大为恼火,他还不知小儿子已列出2500元的订婚聘礼单……

年初一的团圆饭上,儿女们一个个托出企求,父亲看穿后极为伤心,大川和程萍为兄弟们慷慨解囊又刺伤了父亲的自尊心,父亲端出最后一道菜:8000元人民币。丁图在外面的事被揭发,小儿子为大姐报打不平与丁图在雪地上滚打起来,大儿媳还惦着8000元钱,一向惧内的大儿子打了媳妇一巴掌,一场混战展开了。

一地的狼藉,雪花漂落儿孙散去,父亲母亲坐在爬犁上,怀着无限的伤感离开了雪原上自己富足的家。

⑹ 谁有老电影{巴山夜雨}的影评啊!!急要啊。。。在线等

要在1980年的语境中真正读懂《巴山夜雨》,几乎是不太可能的。尽管这部影片除了获得1980年文化部优秀影片奖以外,还获得了包括最佳故事片奖在内的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5个奖项。要读懂《巴山夜雨》,必须读懂中国电影史上的吴永刚。作为一个从1930年代中国影坛走来的中国电影艺术家,吴永刚是独特的。这位美工师出身的电影导演,对电影的理解有常人所不及之处。无论是在《神女》(1934)、《浪淘沙》(1936),还是在《巴山夜雨》(1980)中,吴永刚着力追求的总是“意境”。这样,《神女》里纷扰的都市和哀怨的少妇,《浪淘沙》中寂寥的孤岛和迷离的白沙,以至《巴山夜雨》里飘荡的蒲公英和忧伤美丽的巴山夜雨,不仅是吴永刚的最爱,而且是影片最动人的所在。
正因为如此,吴永刚的电影往往身处边缘。也就是说,对“意境”的热爱,使吴永刚最容易偏离中国电影的主流话语,也使吴永刚及其电影非常容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重视载道和讲究叙事的中国电影传统,曾经使人们漠视《神女》的光辉,也使人们误读《浪淘沙》的真正蕴涵;而大多数吴永刚电影,由于缺少知音的共鸣,终于导致长久的湮没不彰。只是在《巴山夜雨》里,吴永刚才让人们真正体会了“意境”的魅力。
从1959年或者1960年开始,吴永刚就在酝酿着《巴山夜雨》(当然不是从剧作的角度)。因为当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巴山夜雨》故事赖以存活的时代背景15年后才发生。1959年或者1960年的吴永刚,心目中的下一部电影必须有一个“意境”:那是导演曾经看见的一副木刻,画中的小女孩显然是一个贫穷的孩子,她身边放着一个小竹篮,小女孩跪在地下,鼓着腮帮子吹蒲公英,那么天真、稚气。
15年后,吴永刚等到了《巴山夜雨》。一切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只有“意境”还在心中。尽管从故事层面上看,《巴山夜雨》被赋予那么众多的偶然与巧合以及那么沉重的历史与现实,但导演仍然没有把它拍成一部“传奇”。为了苦苦追索几十年的“意境”,吴永刚选择了抒情。
主人公秋石便是诗人。在导演“以不表演为表演”方针的指导下,李志舆的表演由于过于内敛而稍显木讷,但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效果。在吴永刚看来,作为诗人的主人公,其实是造成影片抒情格调的最好载体。首先,秋石在狱中写的那一首《蒲公英》诗,便被导演四次运用到影片中,起到了较好的结构影片与表情达意的功能;其次,导演可以通过诗人的视角,自由地创意造境。这样,在故事主线之外,影片不仅成功地将雄奇的巴山、滔滔的长江与静默的神女峰、滚滚的漩流剪辑在一起,而且成功地把孤独飞翔的苍鹰、摇曳波浪的航标与梦境一样的爱情回忆交织在故事时空之中,使影片本身增添了一种难得的人文深度和浓郁的抒情氛围。为了使影片最终导向一种美好的“意境”,吴永刚甚至放弃了《神女》和《浪淘沙》中的人性批判。不用说,秋石是高洁的形象;即便女专案人员刘文英,影片也是需要她的“转变”,演员张瑜正是因为“一股子稚气”被吴永刚选中的;另一专案人员李彦,最后关头露出真面目,他也是解救诗人秋石的策划者;整个客轮,从船长到乘客,都是善良的好人。直到影片最后,秋石携女儿上岸,客轮发出长鸣,向秋石父女告别,这时,连客轮本身也被赋予了善良的品性。当然,丑恶与黑暗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在影片中,吴永刚宁愿把它们彻底推到背景,让它们在道德的法庭上,接受缺席的判决。也正是在这里,体现出导演独特的才华。
对“意境”的渴望,使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吴永刚,拥有了一个持续十多年的“蒲公英小女孩”情结;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蒲公英小女孩”所蕴涵的“美”,显然应该并且确实已经上升为对“丑”的否定和对“恶”的批判。但是,吴永刚没有打算沿着这一思路走下去,而是过早地离开现实,趋向了“浪漫主义”。诚然,正如吴永刚自己所言,影片中多一些好人没有什么不对,何况,影片结尾,小娟子吹蒲公英的镜头,更是导演自己酝酿经年的画面,不可能轻易放弃;影片的深度在于:当主人公秋石带着女儿离开客轮,行走在林间山道时,秋石只有片刻流露出慈父般的微笑,大多数时候是心情沉重的;女儿欢笑着奔向山野,吹起蒲公英,蒲公英随风飘荡在蓝天白云,这一切,都是通过秋石伤感的视线展现出来的,给“蒲公英小女孩”的“美”镀上了一层忧郁和凄凉。全片倒数第二个镜头,仍然停留在秋石的近景上:重获自由的秋石,面对刚刚回到自己身边的女儿,决定收起沉重的心情,从容地微笑,但笑容瞬间转换为悲伤。诗人的情绪,徘徊在大喜大悲之间。仿佛不忍心目睹这一切,镜头宕开,在茫茫群山中定格。依靠这样的结尾,吴永刚紧守着自己的美学。确实,吴永刚从来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者”,“现实”在他的作品中已经被咀嚼成一个坚硬的内核,无处不在却又被有意隐藏;同时,吴永刚也从来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浪漫主义者”,在超越现实的时空中放荡神思不是他的目的。他追寻的“意境”,凝聚着自身思想的深刻性,但又焕发出电影画面特有的美感和魅力。
就像《巴山夜雨》的结尾,尽管缺少了人性批判,但反思历史的动机,却刻写在美丽的“蒲公英小女孩”与苍茫的巴山夜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