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作经典 » 电影导演的艺术审美
扩展阅读
最近上映的电影十月动漫 2024-10-13 11:51:52
有哪些古装经典老电影 2024-10-13 11:51:51

电影导演的艺术审美

发布时间: 2024-10-13 10:25:30

A. 问懂电影的人士,电影风格主要是指哪些方面,比如一个导演,要从哪些方面谈他的风格

电影的风格在学术界没有什么概念性的界定,但对电影类型确实有。而你问的“谈导演的风格”我想应该是另一个意思了,导演的艺术风格,就跟诸如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似,其实就是特点,我简单列举几项供你参考:
1,最直观的,色调、情绪、节奏等,比如鲜艳、昏暗、浓重的色彩;擅长细腻沉闷还是擅长快节奏轻快激情等等。
2,摄影方面,喜欢固定长镜头还是喜欢快速剪辑多机位等等,比如顾长卫喜欢沉闷的固定机位长镜头,杜琪峰喜欢复杂的调度,李安则擅长更细腻复杂的复合调度。
3,剧本题材方面,伦理、动作、搞笑等等,不同导演有不同的特色,我就不列举了。
4,指导表演方面,有人喜欢舞台戏效果,比如陈凯歌,一腔一调都像舞台戏;有人擅长原生态,比如阿巴斯,一般不用职业演员出演。
5,个人色彩,这算是额外补充的,比如张艺谋最早的电影特点是说教,慢慢转变成承载中华文明重任,慢慢向商业妥协,只讲史诗故事,也曾尝试过走纯人文路线,也尝试过无厘头扯淡,但随着岁数增加,我推测近期会有相对低调的人文中蕴含哲理的作品吧。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B. 张艺谋导演的艺术风格分析

张艺谋的电影集民族文化、社会思考、文化寻根和电影创新于一体。他执著挖掘电影语言的潜力、追求构图的力度、意想的丰富和色彩的饱满,通过反常规的银幕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达到独特的艺术境界。

早期张艺谋以执导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主题浪漫的互相映照,善于电影色彩学和捕捉人物内心世界细腻动人的事物。

张艺谋作品的突出特点是对中国传统封建意识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内蕴其中的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是古朴民俗的奇特景观,同时也饱含对女性反抗精神的讴歌和赞颂,他在强烈的色彩、大胆的构图背后坚持了生活的真实和叙事的抒情。



人物评价

在电影人才的提携上,张艺谋捧红的“谋女郎”也是媒体和公众聚焦的对象,巩俐和章子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除电影外,张艺谋“副业”很多。他执导过歌剧、芭蕾舞剧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系列成为当地的旅游文化。

拍过北京申奥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传片以及北京奥运会会徽和火炬的宣传片。另外,还拍摄过广告,出版过图书,设计国庆60周年纪念邮票,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等等。

C. 为什么电影导演被认为是艺术家

因为导演创作电影也是一门艺术,所以导演被称为艺术家。电影是综合艺术,它强调的是整体感,用具体的音响、摄影、剧本、表演、剪辑等都要围绕这个整体感,没有整体感的摄影再美都失去它在影片中特有的意义。有时候太突出的某种个体性艺术表达反而会破坏整体。就像罗丹把巴尔扎克的双手(雕刻得非常精美)无情的砍掉一样,有远见的导演往往也需要这方面的智慧。

D. 看电影的艺术——导演风格(1)

一部成功的影片是多人合作的结果,演职人员,技术人员都协同作用,互相影响。导演却起着整合的作用,它决定着剧情的走向,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人物的个性特征的展现。因此,导演的风格决定着电影的风格。

风格的概念就是 导演表达影片独特性的方式,将各要素和要素之间以其另类的手法或创造性表现出来,以其独特的思想,智慧,想象,描述,见解来制作一部影片。

对导演风格的界定则是从对影片的分析中来寻找。理性或是感性,平淡或是激情,精致或是粗矿,节奏缓慢的衔接或是大幅度的跳跃,画风清奇唯美或是阴冷抑郁,积极,乐观或是悲惨际遇等等的细节表现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导演的风格。

决定导演风格的还有对题材的选择 ,即从影片所关注的主题来发现,如有的侧重于关心社会问题,有的表现人性善恶的对抗,有的喜欢讲述浪漫感人的情感故事,有的则注重表现个人的奋斗史。

有时导演的成长环境或经历决定了他们的风格,比如马丁.斯科塞斯在纽约市里长大,他就会以城区或生活的地方作为背景。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是在郊区长大,就喜欢表现幻想或超越现实的人物。

导演对摄影中的构图也会体现出浓厚的个人色彩。 有的喜欢注重构图的形式,有的则喜欢随意,不受拘束;对待摄影机有的喜欢用客观视角,有的喜欢用主观视角;有的喜欢色彩浓厚,艳丽,有的则喜欢淡雅精致。

剪辑的快与慢,流畅或跳脱都决定了导演的风格, 还有一些像平行剪接,碎片化闪切,对白的交叠使用都体现导演的风格。

斯科塞斯导演的《纯真年代》是以讲述19世纪纽约上流社会的礼仪和道德观,对人性的束缚和自由的禁锢。奔放的感情与虚伪的阶层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在清新脱俗的自然风景与人们彬彬有礼的一板一眼中显得格格不入,一边是辽阔自在的自然,一边是看似自由的自我囚禁。当内心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人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斯皮尔破格导演的《拯救大兵瑞恩》是对现实主义探究的战争题材影片。影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军与德军战争为背景。片中呈现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带给人民的创伤。在战争中士兵所表现出的牺牲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以及绝对的执行力。

影片以暗色为基调,给人一种沉重,压抑,命悬一线的紧张感,生命,荣誉,亲情,意志,视死如归中的求生渴望都通过在与德军的博弈中展现出来。

有一天我们回首往事,会觉得拯救大兵瑞恩是我们在这个站火纷飞的年代里,完成的一件杰作。 瑞恩只是处于水深火热中人民的一个缩影,无数的家庭,无数的瑞恩都在等待救赎。人们厌恶战争,但在战争来临时就要全力以赴,取得胜利,不管付出生命的代价。

E. 导演艺术如何体现在电影里

从选择剧本开始,到确定全片艺术构思、造型音响总谱和蒙太奇结构,再到组织指挥全体摄制人员完成全部创作,导演始终是把握全局、责任最重的一个。导演决定着电影的艺术风格,负责制定各职能部门的艺术准则,并对演员的表演提出总体设计。欣赏电影归根到底是在欣赏导演艺术。导演在集体创作中的中心地位和权威性,意味着他必须具备高度全面的思想艺术修养,必须付出比别人艰巨得多的劳动。只有当他明晰地提出某种深刻而独特的创作意念,并且能准确地将其化为整体造型音响形式和具体形象要求时,他才有可能指挥全体合作者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F. 电影的美学本性、美学特征,作为一门艺术最吸引人的特征

1、电影艺术的真实性

艺术的审美个性都具有真实这一特征,真实是艺术审美的首要前提。所谓真实,是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对生活准确的提炼和概括。它包括有内容的真实和形式的真实。内容的真实是艺术对社会生活内在规律的深刻反映,是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揭示。形式的真实是艺术对社会生活外在规律的反映,是社会生活外表的再现或是表现。
内容的真实,对于每个门类艺术来说,都是一样,都要深刻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内在规律,揭示出社会生活的真正本质。而形式的真实就不一样,因每个门类艺术的个性的差异,在表现形式上,每门艺术的真实表现特征就会大不相同。就以电影和戏剧相比较,同是表现威武雄壮的战斗场面,中国的戏曲可以用四个龙套一跑园场,两军将领用刀枪把子按规定动作对打一阵子就交待了;中国的话剧舞台可以通过若干演员模拟表演,通过导具的运用和声响效果的配合再现出来。电影战场的再现就与上面大不相同,必须真实地再现,像摄影机拍摄到的真实战场一样,让人亲临其境。在电影里虽然也是在表演,也有导具类代用品,典型环境中也可能有布景之类,但显露出的画面是不易看破的,让人感到真实,逼真。
艺术美学上的“似”的理论,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有不同的尺度和标准。在艺术的感觉中,观众自有公论。在电影艺术表现里,凡是给观众所能感知到的,都必须是生活的真实,即在生活中所感知到的一样。人的社会生活行为和语言都是在生活的逻辑中进行的,违反了生活逻辑就会不正常或是闹笑话。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就可以在一定的情境下不按生活逻辑进行表演,如《三岔口》的表演就可以是在灯火通明的舞台上表现黑夜中的行为,而在电影艺术中就不可以这样,黑夜的行为必须发生在黑夜的典型环境中。这里附带要说的是,有的电影导演过于死板,在黑夜发生的情节戏里,过于黑暗,乃至看不见,不能形成艺术知觉,也是错误的。
电影艺术表现的真实,体现在我们的艺术感知上,它与生活的感知基本上是相同的,这一点与其它的艺术感知是很不一样的。不管电影表现手法中有多少技法在掩饰虚假,在模拟真实,但给观众的感知就如生活的真实一样。所以电影演员与戏剧演员所掌握的表演技法是很不一样的,“隔行如隔山”,一个表演者要做几栖演员,又演戏,又演电影等,是很难做轻易到的。一个戏剧演员的舞台行为表演习惯,还有导演的戏剧表演风格的倾向,因而在电影艺术表现中显露出来,就会影响电影艺术表现的真实性,这是无用置疑的。
另外,电影艺术表现除了艺术典型的真实外,还有丝毫不可忽视的细节真实,可以这样说,细节的真实是电影艺术再现现实生活的必要和重要的手段。更具体的说,在电影的视知觉范围内,每个细节都必须真实的,真实的细节,可使电影艺术语言的表现特别显得流畅自然,使观者不自觉地进入电影所创造的生活画面里,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而戏剧艺术表现则着重于艺术典型的真实,对细节真实由于舞台小和距离的关系,一般都是忽视的。我们看戏主要在观赏戏剧名作名家高超艺术表现功力,在一些精彩的典型化的表演程式中,艺术家们将表演形式与内容的巧妙地结合,使每个观众能获得所需要的艺术享受。

二、电影艺术的价值性

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其艺术的审美价值一样,它们都不具有物质的功利的价值,只有观赏的艺术价值和净化心灵、移风易俗的教育价值。但是,由于电影艺术的本性决定,电影艺术的价值性,除教育价值和各类艺术都基本相同外,在观赏的艺术价值方面,电影艺术又有自己的特性。
电影观赏艺术价值的特点,就是它能让人们座在电影院里,以最好的视觉享受观赏到你想看到或希望看到,在现实生活里必然要发生,或是可能要发生的一切事情的真实情景,让你达到自己的目的。让你亲临其境,亲身感受,进入到你想像中,或是未曾想到、未曾看到的世界中去体验,在其中,你是旁观也好,或是完全投入也好,你的思想感情都会随着影片中的思想情感和主人翁的命运而起伏。从中受到冲击、净化、启迪和教育,好的影片看后,还会让你回味无穷。
电影艺术要达到这个目的,按电影艺术规律制作是个关键,这里面涉及到以导演为中心的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的技能问题,有演员、摄影师、化装师、美工师等等许多方面的专业能力和技巧。这个创作集体必须是各个方面精通和驾驭自己本职工作的能手、专门家。如导演,就必须是真正懂得电影特性的导演,而不是一般的戏剧导演所能替代。演员也必须是真正懂得演电影的演员,也不是一般的戏剧演员所能轻易的替代。在这个电影创作集体中,无论是那一个方面,如没有严格按照电影艺术的规律办事,都会给电影的制作带来疵瘕。其中,尤其是导演与演员是关键,来不得半点马虎。谁在这方面违反了电影的规律,谁就会给影片制作带来灭顶之灾,这就是说,影片是制作完了,但无观赏价值,制作的效应等于零。
从上的分析,可以这样来概括:电影艺术的价值就是一个“善”字。这个字包含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道德思想的教育;二是对电影艺术规律的精通与驾驭。前者是艺术价值的共同特点,后者则是电影艺术所独具的。电影艺术价值创造,除了要求电影艺术家有好的思想境界,好的职业奉献精神,还必须是善于驾驭电影艺术规律的能手行家。好的导演就要像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那样,成为大家所喜爱的名导演;好的演员就要像马丽莲梦露、邓波儿那样,成为大家所喜爱的名演员。总之,善于或擅长驾驭电影艺术规律是电影艺术实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
何谓电影艺术规律,这是电影艺术家和评论家的专业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作为一个普通观众,也是不会去关心它的。好的电影,观众只知道好看、耐看、爱看,为满足自己的目的与要求,因而经常有人去看,这样的电影就有存在价值。这样的电影肯定是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的,它的规律性有评论会去总结。而且看后,观众印象深的是电影里的故事情节与人物,谁导演,谁演,观众也许并不关心。导演和演员的成名,那是因为演出的好片多了,在评论家和公众的舆论下而自然形成的。如果一个演员只顾表现自已的表演才华,不顾电影艺术的规律,结果有损人物形象。虽然表演者出尽风头,大家暂时知道某某演员了,对电影而言,这是一种失败的表现,因而毫无价值。坏的电影,观众不爱看,很少去看,存放在片库里自然消耗而无价值。一般而言,这样的电影肯定是违反了电影艺术规律。从理论上说,这是一种不善的结果。坏的电影,好有一比,就如一个“歌唱家”唱歌就荒腔走板,不入调,谁还愿意去听。

3、电影艺术的娱乐性
电影属娱乐行业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但为什么它具有娱乐性,这里我们从审美的角度来阐释它的理论依据。
其一,电影艺术的快感。它是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为艺术工具而区别于其它的艺术门类,作为一种特有的精神产品进入社会精神生活,进入文化的商品流通领域,吸引人们来享用、消费,首先它给人一种特有的快感,带来精神的享受和精神的调节。其中包括有漂亮舒适的影剧院及其观赏的环境,如封闭,与世隔绝的影厅和舒适座位等;有现代化科技带来的高级视听享受,如音画,甚至于高保真、立体声的音响,高清晰的画面;还有令你感兴趣的内容等,总之心身愉悦。
其二,电影艺术的美感。美感是在一定的快感基础上产生的。没有快感的美感,除少数特有原因外,基本上是不成立的;没有美感的快感是低级趣味,和动物式快感相类似。在美学上,美感与快感是统一的,电影艺术的美感毫不例外。
电影艺术的美感可分以下三个层次来说:一是电影的形式美,其中包括有视听中的绘画美和音乐美,还有电影艺术本身的电影语言美,即蒙太奇运动表现的美。电影艺术形式美是很复杂的,它是综合的“化学”反应,有音乐和说话语音的乐音运动美;有电影美术的声光色影交织和造型运动美;还演员形象、气质、风格、表演的美;还有整个电影语言的叙术表现的美;导演的表现手法美等等,所有这些外在的形式,都是按照美的基本形式法则,以生动的感性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供人享用,产生各种美的愉悦。二是电影的内容美。它是指电影故事内容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善良愿望而产生的美。由此让观众在感性的现实面前,为人类的美好前景;为伸张正义,除恶务尽;为了人类相互的关爱等等而感到无比欣慰思想境界美。总之,内容的美是合乎客观规律,又合乎主观目的的统一,是真与善的统一。三是形式与内容最佳结合而产生意境美。这就是指在某些电影语言叙术后,给人感觉意蕴深远,意味无穷而造成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美,还包括有蒙眬美。
总之电影的娱乐性,是体现在电影艺术给人所造成的快感与美感相结合的感性生活美,其中包括有感觉的愉悦,心身的愉悦,还有高尚的情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