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外電影 »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擴展閱讀
危機邊緣國外電影 2024-09-21 21:36:52
2020電影節西安 2024-09-21 21:23:39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發布時間: 2022-04-08 07:25:11

A. 求 中國梵高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鏈接: https://pan..com/s/1cBc7-JW-sqYOxM7z8C70dg

提取碼: marp
作品相關簡介:《中國梵高》是由荷蘭Trueworks、深圳世紀映像出品,余海波、余天琦聯合執導的紀錄片,於2016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ADFA)首映。該片講述世界最大的油畫復制工廠——深圳大芬油畫村的農民畫工趙小勇、周永久,多年來以復制西方經典油畫謀生。時代的變遷和歐洲之行,使得他們在面對現實、面對自我、道德、藝術追求的等方面不得不進行多重選擇的故事。

B. 請問大佬有歸途列車2009年上映的由陳素琴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歸途列車》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0uaWzVxDSOvf7NTKp5NNcw

提取碼: we3f

1990年,家住四川廣安區回龍村的張昌華(張昌華飾)和陳素琴(陳素琴飾)兩夫妻為了能讓家裡過上更好的日子,也為了讓張琴(張琴飾)和張陽(張陽飾)姐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有朝一日可以擺脫像他們一樣在農村的艱苦生活,毅然離開一對幼年的雙子女去廣州打工。他們辛苦的賺錢往家裡寄錢,幾年才能回去和家人團聚一次過一個年。平時只能姥姥生活的姐弟對他們早已產生了生疏感和冷漠。但女兒張琴像很多這個年紀的叛逆少年一樣,不聽勸告毅然退學,重蹈了父母的覆轍,從村裡離家去廣東打工……

C. 海豚灣的獲獎記錄

年份 名稱類型 獎項 獲獎者 2010年 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s 獲獎最佳紀錄長片費舍·史蒂芬斯
路易·西霍尤斯 美國電影剪輯師工會獎
American Cinema Editors 最佳剪輯紀錄片傑弗里·里奇曼廣播電影評論協會獎
Broadcast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最佳紀錄長片費舍·史蒂芬斯
路易·西霍尤斯 美國導演協會獎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 紀錄類最佳導演路易·西霍尤斯2009年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Amsterdam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觀眾選擇獎路易·西霍尤斯波士頓影評人協會獎
Boston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最佳紀錄片費舍·史蒂芬斯
路易·西霍尤斯 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Chicago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最佳紀錄片費舍·史蒂芬斯
路易·西霍尤斯 佛羅里達影評人協會獎
Florida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最佳紀錄片費舍·史蒂芬斯
路易·西霍尤斯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Los Angele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最佳紀錄片路易·西霍尤斯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最佳紀錄片路易·西霍尤斯衛星獎
Satellite Awards 提名最佳紀錄片路易·西霍尤斯

D. 紀錄片領域分量最重的獎是什麼

紀錄片是一種表現形式。如果你用紀錄的手法拍攝電影,當然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是最高榮譽。如果你用紀錄的手法報告新聞,則普利策新聞獎是最高榮譽。



E. 為什麼中國電影節越來越多,而好電影卻越來越少

伴隨中國電影票房的井噴,各類電影節也逐漸多如牛毛。但與如今中國電影的每況愈下類似,連被譽為「我國奧斯卡」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也越發江河日下。

中國電影節不僅魚龍混雜且有日薄西山之態

以金雞獎為例,從第一屆起就有盛產「雙黃蛋」的傳統,有一屆「最佳故事片」居然還產生過「三黃蛋」,這種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評選機制實在舉世罕見。

這點,中國第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也承其衣缽。讓人不免遐想:難道這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電影道路的一部分?

圖片說明:「烈日灼心」三位男主同時加冕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帝桂冠

而並稱中國四大電影節之一的長春國際電影節更是愧對以電影之名。

口號居然是:電影搭台,經貿唱戲。追求「電影文化大普及,經貿活動大豐收」,既然如此,為何不改名「長春國際貿易節」,在經貿往來的同時順帶欣賞一下兩年來的優秀電影!

那麼,在如此匪夷所思、模稜兩可的背景下,一個電影節究竟該如何運作才能脫穎而出,繼而進入良性循環,最後真正呈現一個電影節的風貌和品格。已走過11年的獨立電影節――first青年影展也許能給出最好答案。

清晰的定位與日益完善的評價體系使first青年影展獨樹一幟

first青年影展起先只是一個中國傳媒大學校內的短片競賽,發展至今,已能夠吸引中國乃至世界電影的半壁江山前來搖旗吶喊,這與它自成立之初的清晰定位緊密相連。

十年前,影展的創始人宋文發現,為什麼「最佳影片」不能是參賽影片中的最好影片,於是他與同伴想把評價體系拉回至電影本身,立志將創辦的電影節發展成為新電影人的挖掘機。

這一不懈追尋也體現在first青年影展的參評規則里,參賽作品必須是電影人的前三部電影,而在中國,著力關注電影人處女作的電影節,僅此一家。

而在遴選評委階段,first青年影展也為人稱道。

評委需要深具藝術家的眼光和胸懷,在親子觀影前提下,經過無缺席集體討論後才可擬定所有獲獎名單

圖片說明:2014年first青年電影展評審團主席謝飛(導演)

但與諸多精良文藝片一樣,同樣像一部細水長流電影的first青年影展一路走來也步履維艱。

在時間長河淌進第八年後,該影展才與那年由它推出的現象級電影《心迷宮》一起,一戰成名。

但是,在後續討論中,有評委對first青年影展的首席執行官李子為說:《心迷宮》這個片子可惜了,世界首映應該給威尼斯,那樣可以走得更遠。

這話令李子為百感交集。

此後,「為雪前恥」,first青年影展開始定期安排團隊去鹿特丹電影節、金馬電影節學習對方的創投體系、志願者體系與視覺體系。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後,它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系統架構。

2015年成立的「並馳實驗室」,聯合電影公司在保障創作者藝術表達的基礎上,為青年導演提供中低成本製作的全線資源支持,推動實驗作品順利進入主流院線。

而去年,擔任影展大使的陳坤,在與參展紀錄片導演馬莉的聊天中,萌生了與first合作成立「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的想法。

陳坤每年出資50萬,助力青年導演拍攝紀錄片。講述青少年犯罪現狀的「少年」由此獲得30萬拍攝資金;記錄一位已過耳順之年卻還要照顧年過半百智障兒子的「羅長姐」也收獲了15萬製作經費。該片在隨後舉辦的「西湖紀錄片節」上又斬獲大獎。導演把一半獎金放回「山下紀錄片實驗室」,由此形成了一個流水不腐的紀錄片基金。

而first影展數量龐大的志願者團隊也日益成為一張華麗名片。

在今年的影展發布會上,幾百人的座位上都放著寫有各自名字的瓶裝礦泉水。

眾多志願者在有限條件下,甘願承受高負荷運轉,憑借自己的熱情洋溢與青春逼人讓first青年影展活力四射。

時至今日,first青年影展已碩果累累。

剛剛拿下第30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和最佳藝術貢獻獎的《暴雪將至》就是在該影展的創投會中,牽線世紀百年影業有限公司,由此進入實際運作環節;

導演馬凱花費7萬元拍攝的恐怖片《中邪》已被騰訊高價收購;

張大磊的《八月》在奪得金馬最佳影片後,又得以在內地院線公映。

今年的影展訓練營更是邀請到世界電影大師貝拉塔爾擔任講師??

要適者生存,但不能隨波逐流

聲名鵲起後,許多企業也慕名而來。有說可以在西寧找塊地,建一座first青年電影大廈,當然需要按照房地產思維經營項目;也有企業願意出錢贊助,但需要冠名以「杯first青年電影展」;2014年,網路大電影風起雲涌時,有人甚至勸說first影展改弦更張。

對所有這類「雙贏」和「共享」,first青年影展皆一口回絕。

在李子為和她的團隊看來,成為青年導演進入電影市場的最佳途徑,讓電影人在這里離電影最近,是一切資本流入的根基。

然而,談及未來,first青年影展的主創也不諱言:長路漫漫,荊棘遍布。

而這同樣也是中國電影節所面臨的通病。雖然品目繁多,但至今卻沒有真正的電影節文化。

許多中國電影人在去過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後無不唏噓感嘆:他們驚異於,在這個以大麻和紅燈區合法化著稱的城市裡,人們卻在晨光熹微中,冒著凜冽的寒風排隊買票,在電影節此後持續十天的放映中,從早到晚,十個放映廳場場爆滿。

而在國內,想讓更多普通觀眾走進電影節影院,仍舊任重而道遠。畢竟,唯獨文化的孕育不能拔苗助長。

而與此同時,這十年間,中國的銀幕數已突破四萬塊,位居世界第一,而電影票房也從60億發展至457億,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票倉。

在這個狂飆突進的時代里,如何使電影節不落入沉痾,不變得目光短淺、唯利是圖,能夠堅守內心最真實的呼喚,在浩瀚的片海中不遺餘力地打撈那一抹最明媚的吉光片羽,為電影正名,還電影人尊嚴,才是一個專業電影節應有的責任和使命。

文/浮光掠影

F. 荷蘭每年有哪些節慶活動

在荷蘭,人們總是把節慶的來臨當作慶祝的藉口,或者就乾脆臨時起義,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在這里每個人總是可以找到適合自己品味的活動,高高興興地度過一天。

每年冬季的尾聲、封齋斯之前,嘉年華會為荷蘭的節慶活動拉開了序幕,狂歡的景像,尤其以馬斯垂克和愛因多芬城市最為著名。

當春神降臨,荷蘭的花田有如一件色彩繽紛的大拼布時,庫肯霍夫公署也開啟了她的大門,迎接每年上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3月23日—5月21日)。另外,每10年舉辦一次的Floriade花卉暨植物展更是荷蘭、也是世界花卉業的一大盛事。

夏天各種各樣的活動更是熱鬧非凡!海牙的北海爵士音樂節期間,每天都有8小時以上的現場Live等各種各樣的音樂會。當然,夏天還有許多其他的比賽活動,例如:菲仕蘭省境內的Skutsjesilen帆船比賽,Sail Amsterdam帆船比賽(8月23-27日),以及在Drenthe舉辦的單車比賽。

每年秋天荷蘭各地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花車及水果祭遊行,各個地方的花車遊行都有著特別的意義與故事。其中,以阿姆斯特丹花車遊行盛典最為著名。長達5公里的遊行隊伍早上由阿斯米爾離開,下午抵達阿姆斯特丹的水壩廣場。

每年所有的荷蘭人都希望今年能有個寒冷的冬天。冬天一到他們就會拿出收藏於閣樓儲藏室的溜冰鞋或是雪橇,耐心地等候溜冰馬拉松可以舉行,好讓他們在比賽中大顯身手。以飛快的速度溜完11座城市全程200公里的比賽,對參賽的選手而言,是極大的挑戰,同時結冰夠不夠厚實亦關系著比賽是否能夠舉行。

荷蘭節日一覽

新年 1月1日

主顯節 1月6日

耶穌受難日 4月1日

復活節後的星期一 4月1日

五一節 4月30日-5月1日

耶穌升天節 5月25日

聖神降臨節 6月5日

施洗約翰節 6月23-24日

萬聖節 11月4日

國慶節 12月6日

獨立日 聖誕節 12月24日-26日

G. 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的師資力量

全校共有200 名教職員工,師生比僅為1:3。所有教師都擁有博士學位,其中 1/3來自紐約大學優質教師團隊,1/3 自主招聘,1/3 來自世界名校的客座教授,而這些教師上崗之前,都必須在紐約大學「培訓」一年。
在校方公布的知名教授名錄中,當代英美著名法學家朱爾斯·L·科爾曼擔任該校哲學系教授。科爾曼原為耶魯大學衛斯理·紐科曼·霍菲爾德法理學教授和哲學教授,被認為是美國最重要的法律和政治理論家之一,他的著作更新了法理學和矯正正義的全部領域。
荷蘭導演、紀錄片大師、一鏡電影拍攝法創始人萊納德·萊托·海爾姆里希為該校電影與新媒體專業副教授。海爾姆里希為世界各地的電影節、電視播出機構、獨立電影製作人學校及大學建立了20多個單攝電影技法的工作室。他曾獲2005年聖丹斯首屆Grand World紀錄片獎及2004年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尤里斯·伊文思大獎。2010年憑《群星之間》再度贏得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紀錄長片獎以及最佳荷蘭紀錄片獎。這是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史上首次由一人同時摘得此二獎項。2011年他在聖丹斯又贏得世界紀錄片獎。
曾寫出《The Intellectuals on the Road to Class Power》(《走向權力階級的知識分子》)一書的著名社會學家伊萬·塞勒尼為該校社會學系主任。塞勒尼傳奇的經歷一直為國內社會學界傳誦。1960年,畢業於布達佩斯卡爾馬克思經濟學院後,受雇於匈牙利中央統計局,後前往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學習一年,回國後成為匈牙利社會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員。1974年,改變他一生的著作《The Intellectuals on the Road to Class Power》問世,這本書讓塞勒尼和聯合作者György Konrád被當局逮捕,後塞勒尼被驅逐出匈牙利並剝奪了公民權,前往美國。
此外,國際比較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專業也均有知名教授的加盟。

H. 荷蘭的當代藝術(最好帶有高質量的圖片)謝謝大家

荷蘭的當代藝術:
自由、創意與革新
荷蘭在藝術領域領先世界。在這樣一個擁有著名博物館以及一批風格各異的古典和創新音樂和劇院的國家,藝術正以各種形式不斷蓬勃發展。許多重要的國際藝術節每年都在荷蘭舉辦。
博物館
荷蘭擁有近 1,000 個博物館,是世界上博物館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姆斯特丹的國立博物館和文森特•梵高博物館、鹿特丹的 Boijmans-Van Beuningen 博物館,海牙的 Mauritshuis 博物館以及阿培爾頓的 Het Loo Palace 博物館。
在阿姆斯特丹的 Stedelijk 博物館、Otterlo 的 Kröller-Müller 博物館、Maastricht 的 Bonnefanten 博物館以及 Eindhoven 的 Van Abbemuseum 博物館中都能見到現當代傑出的藝術收藏。
類似倫勃朗畫展(1999 年)以及「黃金時代展」(2000 年)等特別的活動也吸引著眾多遊客,鞏固了荷蘭作為藝術文化中心的地位。
視覺藝術
荷蘭在繪畫方面擁有古老的傳統。倫勃朗特、法蘭斯·哈爾斯、維梅爾、梵高以及蒙德里安的作品都享有世界盛譽。而現代的荷蘭畫家和雕塑家們也極為成功地繼承了這一傳統。荷蘭的當代藝術家在國際藝術展活動中通常也有較好的表現,比如威尼斯雙年展和卡塞爾的 Documenta 藝術展。Karel Appel 和 Corneille 是戰後最知名的藝術家,兩人同是「眼鏡蛇」團體的成員,並且仍然非常活躍。其他優秀的當代藝術家還包括,Ger van Elk、Jan Dibbets、Peter Struyken、Rob Scholte、Marthe Röling 和 Marlene Dumas 等。
設計
De Stijl 是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一批先鋒派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其作品以極簡抽象手法著稱,為荷蘭設計的一個代表。Piet Mondrian、Theo van Doesburg、當然還有 Gerrit Rietveld 是這一個運動中最知名的代表。
荷蘭設計的簡單風格在各種日常用品中都有體現,無論是郵票、廢物箱、交通路標,還是火車、辦公設備。阿姆斯特丹設計院在設計領域內為世界一流,它負責推動創新並促進不同流派間的對話。Eindhoven 工業設計院是一個專業培訓學院,其聲望也正在日益擴大。
荷蘭被視為是藝術家的麥加聖地,吸引了許多年輕的設計師、建築師和藝術家。他們為了自由、對話和創新的藝術氣氛專程來到阿姆斯特丹工作。創新意識,而不是其名望,是對他們最大的吸引力。
建築
荷蘭在建築和城市發展方面也享有聲望。荷蘭有不下 50,000 幢建築被列為古跡。政府負責對這些古跡進行保護並出資進行維修保養。
阿姆斯特丹 17 和 18 世紀的運河沿岸建築世界聞名。其 20 世紀所完成的城市發展項目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例如,由建築師、城市規劃師 Berlage 設計的南阿姆斯特丹的街區、以及鹿特丹市中心的戰後大樓等。此外,荷蘭還擁有大量現代建築,並在其新興市鎮和商業中心為年輕的建築師提供了眾多嘗試新穎構思的機會。
政府作為客戶之一,對建築潮流也有著深刻的影響。最近的一些項目包括 Hoogstad 設計的國家住房空間規劃環境部的現代辦公大樓、以及由 Graves 和 Soeters 設計的具有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國家衛生福利體育部辦公大樓。
其它著名的建築師還包括 Aldo van Eyck、Herman Hertzberger、Wim Quist、Pi de Bruyn、Rem Koolhaas 以及 Jo Coenen 等。Coenen 為荷蘭建築和城市規劃研究院在鹿特丹的辦公大樓進行了設計。阿姆斯特丹的貝拉罕建築研究所還為來自荷蘭和海外有才能的年輕建築師和園林建築師開設工作室。
音樂
荷蘭在全國各地的小鎮和城市擁有許多管弦樂團。最為著名的是阿姆斯特丹的皇家音樂廳交響樂團。較小型的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樂團和 Schönberg Ensemble 作為十八世紀管弦樂團也很有名。
荷蘭的歌劇發展非常繁榮。尤其是位於阿姆斯特丹的荷蘭歌劇院,享有國際盛譽。它每年製作大約十部劇作,多數在阿姆斯特丹上演。當代歌劇是該劇院的重要保留劇目。
每年六月在阿姆斯特丹舉辦的荷蘭藝術節是一個著名的國際音樂節。1997年是其十五周年紀念。每年在烏特勒支舉辦的「Early Music Festival」音樂節則以世界各地優秀音樂人的中世紀和巴洛克音樂為主。爵士樂、流行樂以及即興樂也吸引了大批觀眾。北海爵士會是歐洲最大最著名的爵士音樂界。著名的流行音樂節包括 Pinkpop、Parkpop 音樂節以及 Dynamo Open Air 音樂節。
舞蹈
荷蘭在現代舞方面為引領世界。海牙的荷蘭舞蹈劇院(NDT)的作品享有國際聲譽,其中多數由 Anders Hellström 設計舞蹈動作。在許多小型的現代舞蹈團中,較為知名的有 Introdans。
鹿特丹的 The Scapino Ballet 芭蕾舞團近幾年已將注意力轉向現代舞。阿姆斯特丹的國家芭蕾舞團在主要表演古典芭蕾舞保留劇目的同時,也上演一些20世紀舞蹈設計師,如 Van Dantzig、Van Maanen 和 Van Schayk、以及美國人 Balanchine 等人的作品。在海牙兩年舉行一次的荷蘭舞蹈藝術節匯集了世界上一些最傑出的舞蹈作品。
一年一度在烏特勒支舉行的「Springdance festival」舞蹈節和在海牙舉行的「Cadance festival」舞蹈節,則是展示現代舞最新潮流的舞台。
戲劇
荷蘭擁有眾多職業劇團,包括傳統多劇目劇團以及一些致力於開發新戲劇形式,將音樂、啞劇和新傳媒技術相結合的小型劇團。Dogtroep 劇團即為其中之一,定期在國外上演大型劇目。
每年戲劇旺季都有荷蘭語和佛蘭德語劇的精品在阿姆斯特丹和比利時安特衛普的戲劇節中上演。荷蘭音樂劇是荷蘭的一個新的潮流。類似《Joe and Chicago》這樣的劇作都有滿座的佳績。
電影與攝影
荷蘭的電影業規模相對較小,每年製作約20部電影,部分影片與其它國家聯合製作。其中的一些作品曾贏得國際聲譽。1996年,Marleen Gorris 曾因《Antonia's Line》獲得奧斯卡獎,Mike van Diem 則於 1998 年因《Character》獲得同樣獎項。荷蘭人導演的電影,如 Paul Verhoeven 的《Robocop》(機械戰警)和《Basic Instinct》(本能)以及 Jan de Bont 的《Speed》(生死時速)和《Twister》(龍卷風暴),都曾在國際上獲得成功。一些荷蘭影星,如 Rutger Hauer、Jeroen Krabbé 和 Renée Soutendijk 也都成為世界各地影迷家喻戶曉的名字。《Left Luggage》(失落的行李),是 Jeroen Krabbé 導演的一部電影,曾在 40 多個國家上映。
幾個主要的電影節也都在荷蘭舉行,包括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每年二月)、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每年十二月)、萬維錄像節(每年四月)以及烏特勒支的荷蘭電影節(每年九月)。
荷蘭以其優秀的紀錄片而著名。Johan van der Keuken 的藝術電影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1975 年第一屆國際新聞攝影展在荷蘭舉行。年輕一代的攝影師特別熱衷於紀錄片攝影,其中許多人擅長刻畫人物肖像、自然風景或都市風光。
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收藏有許多傑出的攝影作品,尤其是 19 世紀的攝影作品,阿姆斯特丹市立美術館以及萊頓大學的印刷室也有收藏。
荷蘭的畫家梵高的畫: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cpep&_dir=%2F14040101
荷蘭的自然主義藝術家的作品: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loona218&_dir=%2F12142524
荷蘭著名畫家Anton Pieck插畫:
http://photo.163.com/openalbum.php?username=lkjrl&_dir=%2F10327811

I. 請問:「世界八大紀錄片節」分別是哪八大呢

德國萊比錫國際紀錄片短片電影節
法國陽光紀錄片節
波蘭克拉克夫紀錄片節
加拿大DOC TALK電影節
加拿大熱門(HOT DOCS)紀錄片節
澳大利亞AIDC國際紀錄片大會
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

這是法國陽光記錄片節的一點點資料

法國陽光那面紀錄片節
(2006/06/26---2006/07/02)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的開會地點在法國的一個西部港口城市--La Rochelle,我們先到巴黎,然後坐火車去的拉羅謝爾。

La Rochelle是一個不大的小城市,火車站很老,是那種典型的歐洲城堡建築,房頂上還掛著一口大鍾,站在小小的廣場上,內心雀躍著一種難以言表的異國浪漫情緒。盡管是旅遊季節,但火車站人跡稀朗,偶爾在站樓下晃過的背包族,讓人遠遠看著內心有些異樣的溫暖,他們是我常態生活之外一份深藏的嚮往。

因為和導演一起出來,對方是精明的未雨綢繆一族,只要身邊有活物,我又開始慣性的不帶腦子,結果被接車的拉錯地方,一氣給拉到了一個孤島上,check in之後發現不對,導演氣得要死,只差把我腦袋給擰下來,後來只好打了一車回來,花了50多歐元,雖然迷糊,數字還是看得明白,狠狠的心疼了一把。

第二天到了會場才知道,主辦方給中國來的客人還設了一個展台,我把我們訓練營的招生海報帖到了上面,看的人還不少,可能是中國字不認識的緣故吧。這次到法國的中國人有:老何兄弟倆、我和導演,還有香港人黃先生,他們都有各自的玩樂和公幹,最後就我老老實實在那站了三天台,也可能是第一次有中國人出現在展台,過來詢問的人一直不斷。

和國內電視節特別不一樣的是,他們的展廳既不豪華,也不超大,從這邊一眼可以望到那頭,人群穿梭但並不喧嘩,比起我們那種「騾馬大會」般的嘈雜,這里有一種特別的樸素和安寧。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主要分成三大塊內容:1,來自全世界的紀錄片內容提供商和發行商的展台式展覽2,各種主題論壇(包括預案銷售、主題研討和主題放映) 3,觀片室Video Library

和HOTDOCS的DOC SHOP有點不一樣的是:The Sunnyside of the DOC 的Video Library,高科技含量更高,他們把所有收集的片子放在後台,有專門的分類和標號,每個進去看片的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密碼,輸入進去之後,點擊你想看的片子標號,看完後如果覺得片子不錯,直接在電腦界面上留言並點擊發送,你所有想要做的事情就在一分鍾內完成了,這套系統對於時間金貴的買家而言簡直是太有效率了!Video Library只對買家開放,我是強人所難硬找他們給我換了一張卡才加塞進去的。如果你是內容提供方的話,門口的管理電腦上還有一份資料,你如果需要了解你自己的片子有那些買家瀏覽或觀摩過,直接從那裡頭可以免費列印出這些資料,有專門的志願者會義務為你服務。
Video Library每天19:00關門,因為在的那幾天都很忙,所以我都是插空跑到樓上快速的瀏覽了一部分片子,然後直接在電腦上把我的EMAIL地址發送給了每個片子的製片方,回到北京的時候收到將近100多封反饋過來的郵件,我回完它們差不多花了一個月時間。

片子看太多了,人也傻了,最後一天在La Rochelle的時候,從旅館出來碰到一人,面孔看起來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來了到底是誰,站在咖啡館門前,跟我搭訕:
--Is it a nice day?
-Sure!
--La Rochelle is a sunny city!
--Yeah, but I have to watch films in video library today, it is my last day here .
。。。。。
回來的路上想起這些,覺得特別悲哀:在繁雜不斷的工作中人已然變成了一具僵屍!

La Rochelle
La Rochelle 是個名副其實的Sunnyside city ,早上4、5點鍾天就已經大亮,到夜裡12:00還跟北京夏天的傍晚一樣。最後一天Video Library下午5:00就關掉了,出來以後一個人在大街上閑逛到夜裡11:00多才回去。

到La Rochelle第一天最強烈的感受:這里才真的是一個適合人或者人類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回望我們的環境,彷彿多年渾然不覺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垃圾場中,今天一睜眼,才知道原來我們是在豬圈裡!

空氣在La Rochelle是完全透明的,那感覺好像你只要一伸手,天邊的雲彩就可以摘過來似的,在你和天之間幾乎沒有任何遮擋物!!地面的干凈更不用說的,走在避風港和避風港之間的木製浮橋上,腳下那些其實很有年頭的木板紋理清晰可見!

街道上也有汽車駛過,但全然沒有北京的喧囂和張狂,開車的也不全是年輕人,你會經常看見銀發素裹的老人緩步從車里出來,然後手挽著手往酒吧走去,這些不經意撞見的場景會讓疾走的你忽然內心怦然一動。

酒吧也是La Rochelle的一景,在避風港臨街的一隅,酒吧一個接著一個,成排的桌椅都整齊而緊密的擺放在門口,逗留酒吧的更多是一些中年人的面孔,人不少,但也是同樣的不喧嘩不張揚,在各種不同的表情背後你會看到同一種東西:鬆弛和閑適。

La Rochelle的房子都很老,避風港和避風港之間那些保存完好的百年城垛,還有那些藏在民居背後的老教堂, 和陽光下那些交錯著的白色桅桿一起構成了這個城市獨特的風景。 歷史在這里一直是活著的,在狹窄的街中里穿行,你甚至可以聽到或者觸摸到它們的呼吸聲。

在La Rochelle,歷史是有生命的,這生命來自人對歷史本身的敬意和溫情,那些建築就像一段凝固的時光,讓任何一顆不太堅硬的心都能感受到它的溫暖。這種在人群中鮮活著的歷史更像一隻溫良的老貓,站在暗處,始終沉默,始終不語,靜靜地看著時光之手掠過人類的額頭。

中國的歷史似乎總是少些煙塵氣, 這除了我們不說人話之外, 我覺得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我們失去了歷史應該有的承載物,我們拆掉了太多的東西!少有的那些拆不了的東西就束之高閣,遠離人群, 圈在黑暗和不見光的地方, 歷史本身帶著的余溫在人長久的背棄中也漸然涼寂,然後是忘卻,然後是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記憶空白。
歷史是有生命的,如果我們能把它揣在懷里,或放在人群中,停留在記憶里,它才有可能活起來,伴隨我們一起冥想、呼吸。

反思和觸動
The Sunnyside of The DOC是歐洲最大的一個國際紀錄片節,今年已經是第17屆了,意味著快20年了,這個舞台根本不曾有過中國人的身影,我們這次的出現對他們而言更像一個點綴,那感覺就好像是今天談中國是另一種世界時髦似的。
其實人家壓根就沒帶你玩過,在所謂真正的全球化游戲中,今天,我們在文化輸出和文明分享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更糟糕的是我們根本都不知道!我們自己把自己關在一個狹長的黑管子當中,望著頭頂上有限的泛著光亮的空間,還在無比的自鳴得意中呢,以為我們是天下第一!

在我們知道或者掌握很少信息量的時候,我們會自負的以為自己就是天下,以為我是世界坐標的原點,以為世界以我為半徑為中心,很多事情只從自己出發,去考慮,去思維。。。
忽然當你把自己從脆弱的雞蛋殼里,擰出來,換一個位置或者多走一步路,再去看原來的生活或者世界,你發現: 即使不是顛覆性的翻轉,至少你會目睹從前你根本無法察覺的很多嚴重錯位。空間緯度的改變會打破日益慣性的常態思維,換一個場景,跳出來,走走、看看,你忽然發現:坐標的原點在變。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我第一次才真正明白它的含義。

外面另一個真實世界的存在讓我知道:地球上人類生活的區域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我們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無論是外在的物化的東西,還是內在的精神層面、文明或者文化層面的,我們的祖先也許從前發出過很強的聲音,用他們創造的璀璨的物質和精神文化,但今天,離開那個臆想的原點,回到那個我們該呆的角落,我已經強烈的感受到那種衰落。而且今天的我們對於這個所謂的全球或者地球,也更難看到會有新的或有價值的精神財富產生或者留下,過度的商業和物化,讓這個民族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像人了,越來越遠離人本了。

這種全國人民一個聲音的大背景下,對於內容創作者是一種更大的挑戰。今天我再去看中國紀錄片的問題時,對於內容創作本身而言,我覺得最致命的問題在於我們的基本功太差,知識結構、文化底蘊和技術掌握上,我們離要完美表達的那個東西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當然這樣簡單埋怨導演的見識短淺基本功薄弱其實絲毫於事無補,這趟法國之行,給我最大的清醒是:我們急於建設的應該是真正意義的製片體系和製片人。
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製片人從哪裡來?理想意義的製片人又在何方?

一個圓滿意義的製片人,在我看來,應該是這樣一個理想形象:
1,他不乏普世的仁愛之心,但是又在事情操作層面相當理性;他善於思考,但不可以只是沉湎於形而上的理想,他需要有創業、創新和奔跑的實務能力。
2, 他諳熟商業之道,但又不世俗不功利,而且對內容和藝術卻有相當的敏感,有足夠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3, 他能讀懂人心,善於與人溝通,同時又能享受做幕僚和觀眾的樂趣。

但是,這樣一個有著高超的思考和操作能力的完美形象會在哪裡呢?!

選題聯想
看著那樣多形式各異的好片子,我覺得大腦受刺激:紀錄片的題材其實是多麼的寬泛,我們的導演什麼時候可以更貼近地面更貼近皮膚說些好玩的有趣的人話和故事呢?!
我們有那樣多的事情可以做,那樣多的題材可以去拍:

生育的故事和話題 中國人口這樣多,真的是毛澤東的一個愚蠢政策導致的嗎?!我覺得未必 比如采訪83歲外婆 60歲的媽媽 還是35歲的女兒 每個人的生育觀、生育感受以及生育故事一定是不一樣的 同樣年紀的女人 城裡的和農村的又有怎樣不一樣的故事和命運呢?。。。。選擇好對象,裡面一定有辛酸 有痛苦 但一定也有快樂 有幸福 這快樂和幸福又是什麼?

中國千人一面的城市 一樣的高樓 一樣的白色瓷磚 一樣的蘭色反光玻璃 一個的品種的草籽 一樣高低的草坪。。。。。可以采訪城市生活居民的感受 外來者的觀感 還有設計者的本意和當下的態度 我們都不用去振臂高呼民族想像力這樣的空洞詞彙 各個讓我們無法明辨地區差異的死板面孔足夠讓我們每個人無地自容:我們的生活是怎樣的缺乏創意和想像力!

菜市場 城市是誰的城市 菜市場的商販來自何方 他們有著怎樣共同的辛酸和樂趣。。。在昆明的菜市場 度量單位是公斤 你要買一斤酸菜 賣的人會告訴你只需要買三兩就夠了。。。但在北京 度量單位卻是10元 5元 什麼東西都是 10元3斤 或者 5元2斤 你只打算要2斤東西的話 最後對方一定會賣給你比5元 10元更多的東西。。。一個城市和一個城市的不一樣在這些細節中便一覽無余

音樂在中國人生活中的位置 哪些人在聽音樂 在透過什麼方式聽什麼類型的音樂,我們在聽中國的音樂,還是聽外國的音樂,是古典的還是現代,我們透過何種渠道接觸到各種類型的音樂,中國有無真正的樂迷,真正的樂迷「痴」到如何的一個狀態 。。。。每一個小切面展開 都會有無數讓製作人自己或觀眾意想不到的故事鋪展開來

詩歌去了哪? 當下的中國社會有誰在關注詩歌?他們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去關注詩歌?寫詩的是誰?讀詩的又是哪些人?他們又會在什麼樣的場合讀詩?。。。詩歌在普通中國人的生活中什麼時候輝煌過,是怎樣的輝煌?它又在什麼時候隕落?它又是如何隕落到今天的缺失狀態?

中國的雕塑 各個城市廣場的雕塑出爐背後,早期爆發戶庭院內維納斯塑像,新式社區內雕塑的來龍去脈,798工廠內各類冠以藝術之名的雕塑。。。。還有西單廣場和去十渡路上一個叫韓村的馬路上那些塑料椰子樹也算上的話,所有這些一一展開,中國人的群體審美的水平和個體審美的差異都一覽無余了。

結婚證的故事 結婚證產生於何時?在每一個中國人日常生活中有怎樣的作用和功效?中國的結婚證生效范圍?是咱們自己給自己生產的「合格證明書」還是在更遠范圍內也同樣有效?在中國以外的地方中國結婚證產生過哪些啼笑皆非的故事?

介紹信的故事 介紹信產生於何時?為什麼會有介紹信?最早產生此物的背景是什麼?介紹信在多大范圍內有效?在有效范圍之外使用介紹信時出過哪些意想不到的故事?因介紹信出過的千奇百怪的笑話、締笑姻緣的官司。。。。

戶口的故事 中國為什麼會有戶口?戶口制度起源於何時?一個沒有戶口的人在中國如何生活?因為戶口普通中國人經歷了怎樣的悲歡離合?今天的戶籍又有怎樣的變異?這種變異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中國人到底怎麼學英文 英文到底在中國人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一個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學英文?怎麼學?一生要花多長時間去學?學習的障礙和誤區到底在哪裡?對於英文程度的測試,一個普通中國人究竟要經歷多少個門檻才可以算作合格?全世界關於英文水平的認知到底有多少?。。。關於英文的學習和英文的考試在中國催生了多少個企業?這些企業為中國的「雞的屁」增加了多少貢獻。。。。。。。

中國老人的社交生活 中國的老年人在干什麼,除了在大馬路上扭秧歌以外?他們的社會公共生活到底在哪裡?他們在跟誰一起生活?如何生活?他們的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在眼花繚亂的世俗生活背後到底演繹著怎樣的故事?。。。。

粉絲是誰?誰是粉絲? 粉絲到底是一群怎樣的人?為什麼會成為粉絲?各種粉絲用怎樣的方式追逐他們內心的偶像?粉絲個人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他們如何生活?靠什麼為生?他們如何面對周圍的目光和質疑?他們在短暫狂歡之後又是如何返回到他們常態生活?

17歲孩子讀什麼? 在日益成人化的媒體社會中孩子們到底在消化怎樣的精神食糧?他們是否還在讀書?他們讀怎樣的文字?他們如何獲得他們的信息渠道?許多過早來自成人社會的知識和信息對他們的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他們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誰在關心他們?又是以何種方式被關注?他們和成人社會有沒有溝通?如何溝通?

中國人的周末如何度過? 除了KTV和郊區游 中國人還有哪些其他的周末的玩法?和誰一塊玩 如何玩。。。。

中山公園何其多 中國有多少中山公園 怎麼出來這樣多中山公園 又是哪些人在中山公園里消磨時間 他們以什麼的方式在公園里渡過 公園管理中問題有哪些 有多少是全國都一樣的?同樣的問題各個城市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中國幼兒園孩子的接送 誰接 用什麼工具接 什麼時候接 什麼時候送 一路上要闖多少關口。。。。。因為這種接送 有過多少尷尬 無奈 以及有趣 好玩的故事。。。

中國人的城市公交 公交線路 公交站牌 如何設置 每個城市都不一樣 有多少民主路 中山大道。。。。

中國大學的門 中國大學到處都是門 正門 東門 南門 還有西門和小西門 這些門都建於何時?最老的大學大門在哪裡?門口都站著誰 大學門口的小商販都在賣什麼?冰棍、文憑、圖書。。。還有別的什麼?

中國的廣告牌 城市裡的廣告牌以商業的居多,稱為戶外廣告 鐵路旁邊、城鄉結合處還有農村的廣告以及各種標語口號 誰寫的 什麼狀態和背景下寫上去的 寫給誰看的。。。我覺得把它們羅列到一起,會非常有好玩和有意思。。。。。。。。。

鄭瓊 寫於2006/09/03

DOC TALK其實是一個規模很小的紀錄片大會,非常加拿大化,整個會議也就兩天,一共才13個提案,全部來自加拿大本土的製作公司,買家也以加國為主,零星有二個來自美國電視台和相關機構,可能是因為他們靠得比較近的緣故

資料真的很少,去了一些英文的網站也是寥寥無幾,看來規模真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