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談一談對於韓國電影發展現狀的認識
韓國電影現狀
??? 1999年,整個90年代一直在低谷徘徊的韓國電影業在悲壯的「光頭運動」之後,終於迎來了一次新的發展姿態,而這一股新浪潮一直延續至今。
韓國電影委員會(KOFIC)發表的《2002年電影市場回顧》中顯示:2001年韓國電影產業的市場銷售額為10350億韓元,電影觀眾超過1億人次,觀看韓國電影的觀眾達4469萬名,韓國電影的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創紀錄的46.7%,而這種旺盛的態勢一直延續到今年,甚至取得了更大的成績。
韓國每年引進的外國影片有300部之多,而國產影片僅60部左右。可是數量雖少,含金量卻高。據統計,近幾年來,韓國的年度票房冠軍多數都是國產片,甚至出現了2001年票房前四名全是韓國本土電影的局面。《生死諜變》、《我的野蠻女友》、《朋友》、《武士》等等,大量製作精良的商業電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本土的票房佳績。
同時,韓國電影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也大獲成功,在國際各大電影節上韓國藝術電影也是大放異彩,《醉畫仙》、《綠洲》、《共同警備區》、《薄荷糖》等等影片都是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
韓國電影在短短幾年時間內獲得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令全世界電影人刮目相看,這個「世界第一發展速度」從何而來呢?韓國電影的動力從何而來呢?下文會為你一一道來。
2 電影振興委員會
該會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電影促進會。1999年5月重組為電影振興委員會,是韓國非官方性質的最高電影主管機構。
委員會主要資金來源含電影票稅收及政府預算,每年約有4200萬美金的預算。振興協會下設秘書處、漢城綜合影城和韓國電影學院3個主要單位,其下再分成9個委員會,主要執掌有政策擬定、提振產業、輔導金審核執行、人才培育、教育研究和國內外行銷推廣等業務。
90年代初,委員會以協調政府和電影人之間的矛盾而威望大漲,韓國獨立導演金東園、趙成豐因為放映電影《紅色》被抓,正是其出面協調才得以出獄並促成了韓國取消電影審查制度。
3 電影輔助金
該項資金是政府交給電影振興委員會分配的用於輔助電影的資金。其輔助金主要發放對象是電影學院學生和進行獨立電影製作的導演,用以進行實驗短片、紀錄片和藝術獨立電影的製作,最高可申請4億韓元(摺合人民幣約270萬)或製作費30%的輔助金,資金無須歸還,也無需以獎項和內容上的附和為回報,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年輕的電影人成長學習的機會。一般商業電影則無輔助金可拿,但可以申請無息或低利率融資貸款的方式「借」錢。
4 屏幕配額制
screen quota:即屏幕配額制,又叫義務上映制度。
韓國政府為保護本國電影所進行的政府行為,強制規定韓國電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上滿148天的本土電影;全國電視台也必須播放一定時數比例的國產電影。韓國政府內部對此制度一直存有爭議,文化部堅持其配額比例,而經濟部要求取消或者降低比例。
金大中當年在競選綱領中曾明確表示:「我們會通過強制手段來保證韓國國產電影在上映檔期上的配額,並給予專門發行韓國國產電影的發行公司和專映韓國國產電影的影院以稅收上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將持續到韓國國產電影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0%。」
現在screen quota制度仍然維持既定比例。盡管在全球化日益迫近的今天,取消配額的危機隨時可能落在韓國電影業頭上,但韓國電影人已經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40%的市場份額達到49%的高度,全面抵抗好萊塢的入侵已經不再是幻想的神話。
5 《生死諜變》
韓國特工組織奉命調查多宗政府官員被殺案件,懷疑焦點集中在一名朝鮮女特工身上。在另一起事關液體炸彈的案件中,發現朝鮮特別部隊正准備偷去液體炸彈作為統一韓國的武器。韓國特工忽然發現自己的女友就是多年來尋找的朝鮮女殺手……
韓國導演姜帝奎1999年根據南北分裂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是一部描述韓國與朝鮮特工的間諜動作片,盡管該片從動作、場面、特技上講都是當年韓國電影中的最強製作,但影片所描述的民族之痛、家國之情,以及題材解禁之後的新奇感導致了影片的瘋狂賣座。
影片上映22天後打破韓國電影有史以來最賣座紀錄,上映57天後,打破《泰坦尼克號》在韓國的電影票房紀錄和226萬人進場觀看的紀錄。影片最終吸引了超過600萬名觀眾,賺進了3500萬美元的票房,約相當於七倍的製作費用,為韓國電影注入一支強心劑,吸引了國人對本土電影的熱情,此片使得進入韓國電影院看國產電影的觀眾從原來的15%增加到37%,直接導致了韓國電影重整旗鼓。
由於影片是光頭運動之後第一部大型製作影片,被視為「帶動了韓國百年影業邁向新里程」,也被看成是光頭運動勝利的標志,是screen quota制度繼續存在下去的動力。
李昌東:
「五十而知天命」,年近半百的李昌東2003年3月在韓國文化界的共同推舉之下,出任韓國文化部部長,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導演身份出任文化部長的人。他的上任,被看成是韓國電影的勝利,肩負著維護screen quota制度和比例的重任。
李昌東原本以小說成名,出版多部著作,1992年曾獲得韓國日報的文學創作獎,其作品甚至被選入韓國大學的教材。直到後來成為著名導演,他還是拍攝電影的間歇擔任著韓國藝術綜合大學電影學院教授的職務。
今年八月曾率韓國藝術團來到北京慶祝中國抗擊非典成功。
大企業投資電影業
韓國國家政策對電影事業的傾斜,還有一個重要結果,那就是通過以大幅減稅為主的種種政策鼓勵國內大公司大企業對電影事業進行直接投資。大企業把電影事業當作一種「准製造行業」,並採取了一種精明而漸進的投資方式,從最初的錄影帶版權經營,到投資電影院建立院線,再到直接對電影作品投資,穩妥的方式和政府的支持使大投資商們逐漸看到了良好的前景。盡管90年代中後期由於好萊塢電影大規模入侵一度導致韓國電影業的萎靡,但很快恢復強勁走勢的韓國電影給了所有投資人更強烈的信心。
光頭運動:1999年,為了抗議韓國加入WTO世貿組織,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韓國影人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幾乎所有的電影人都動員起來,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頭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因為剃光頭在韓國是極強烈的抗議形式,而此活動又為全韓國影人集體參加,所以被世界輿論高度關注,給韓國政府造成極大壓力,遂決定繼續韓國每家電影院的每個放映廳一年必須放映滿148天的本國電影的政策。光頭運動成功之後,韓國導演士氣大振,成為韓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契機。
電影等級制度:
1998年韓國取消「電影剪閱制度」,以電影等級制度代替。
該制度在法律上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
全民可以觀看
12歲以上可以觀看
15歲以上可以觀看
18歲以上可以觀看
限制放映
每部電影的等級由民間組成的「影像物等級委員會」進行評級,對色情、恐怖、政治等題材也不再限制。
釜山電影節:
1996年,金大中競選韓國總統的施政綱領中提出「支持發展韓國電影的宣言」,並將之列入競選白皮書中,其中第五條便是「籌備釜山等各式國際影展,爭取國際認同、促進交流」。釜山電影節到今年已經舉辦了第8屆,雖然名義上是「國際」電影節,實際上是為本國電影的向外擴張搭建良好平台。釜山電影節為韓國獨立電影等發展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其附帶的Pusan Promotion Plan活動也是亞洲重要的電影市場交流活動。
獲獎紀錄:
2002年憑借《綠洲》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語錄:
我一直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如果說韓國社會存在問題,那每個韓國人都逃脫不了這種責任。尤其是我這一代人,我們造成了現在社會這個樣子,現在我老了,我開始思考這些奇怪和不可信的事情,所以我在想要批判社會首先得批判我們自己。
韓國人有這樣一種特徵,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爆發出力量,而在平時則比較安靜;看上去過著輕松的日子,但是,當困難來臨的時候,韓國人就會涌現出越來越大的凝聚力。這些特徵構成了韓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寫小說、創作電影的時候,對韓國人的生活狀態、觀念比較關注,要表現出韓國人的獨特情趣和經常發生的思想變化。我的作品力圖表現韓國文化的獨特性或者是整體性,反映出韓國人生活的本質。我的作品也可以算是「韓流」吧。
韓國社會經歷了很多變化,在深刻快速的變化裡面,變化的趨向是什麼?怎樣變化才是對的?我想這是非常重要的。在韓國的文學作品、電影或者是電視連續劇里,一直都保持著這樣的反思或者是意識。
拍攝電影不能說就是變身。不論是寫小說還是當導演,都是在講述故事。只是因為媒體的不同,表現方式不一樣而已。我依然是在講故事,我們都要通過故事學習並認清現實。我把故事搬到電影上的原因是現在是「日常時代」,因為在日常,小說失去了同更多人講故事的魅力,對於表現日常,電影更占優勢,更方便。
好萊塢電影總在說一些遠離生活的故事,越來越讓觀眾忘記現實,電影應該有反映現實的一面。我的電影則希望提供一種平衡,所以我寧願更多關注現實而不是忘掉現實。
『貳』 韓國電影的起源和發展 韓國電影為什麼不同與其他電影風格
其實每個國家的電影都有自己的風格,這與一個國家的歷史,民族特點不無關系。
就我個人來說,覺得韓國電影可以分為5類,唯美愛情,輕松喜劇,暴力片,歷史片,倫理片。
韓國的電影電視劇追求畫面的完美,一般每一個鏡頭都會很美。而演員表演細膩,我指的是演技好的,演技不好的就職能靠臉蛋來彌補了,那也是一個美麗的風景。
唯美愛情的代表作有《愛有天意》,《戀風戀歌》,《不可觸摸的戀人》。
輕松喜劇雖然沒有大喜大悲,但往往也會很感人,比如《我的野蠻女友》
暴力片往往會以小痞子為主角,到後來小痞子良心發現,為了正義對抗組織,比如《卑劣的街頭》
歷史片和倫理片看的不多,不發表評論。
韓國人的特點就是一方面接受外來文化,一方面又很遵守古典道德。所以韓國電影在現代化語言,裝束下反映的道理往往是很傳統的道理。
而韓國人骨子裡是有悲劇感的,所以韓國悲劇電影結局會讓人無法接受。
網路上面有關於韓國電影的起源發展的介紹,這里我只想說我自己的看法,有些膚淺。
『叄』 韓國電影為何發展如此迅速
提起韓國電影不得不說1999年對韓國電影的意義。韓國電影興盛始於90年代末期,1999年韓國電影人發起的「光頭運動」可以說是韓國電影的分水嶺。光頭運動:1999年,為了抗議韓國加入WTO,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韓國電影人發起大規模示威遊行,不少男性影人甚至剃光頭在漢城國廳、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因為剃光頭在韓國是極強烈的抗議形式,而此活動又為全韓國影人集體參加,所以被世界媒體高度關注,韓國政府在極大壓力下,決定繼續Screen Quota政策令韓國導演士氣大振,成為韓國電影發展的一個契機。雖說韓國電影的配額制度不符合世貿組織公平競爭原則,但正是因為韓國電影人的抗爭,這一制度繼續保留,為韓國電影的發展鋪平了道路。1999年上映的《生死諜變》轟動了韓國,觀影人次579萬,上映57天就打破由《泰坦尼克號》保持的票房紀錄。 可以說,光頭運動促成了《生死諜變》的成功,而《生死諜變》反過來成了韓國電影的助推器。也是從《生死諜變》開始,韓國電影開始了其狂飆之旅。
『肆』 韓國電影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眾所周知,每一個國家的電影發展歷史都經歷過不同的階段。韓國電影到如今為止已經有一個多世紀的歷史了,與任何一個國家一樣,韓國的電影發展的道路並不平坦。
但是韓國電影在如今就在世界電影界大放異彩。韓國電影在國際各大電影節上屢獲殊榮,實現了韓國電影的繁榮發展,帶著一股強勢的浪潮而襲來,刷新了韓國電影界的票房,刷新了韓國的歷史。韓國因此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的導演,出現了很多優秀的電影,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伍』 韓國電影頻創佳績,為何韓國電影近幾年來發展突飛猛進
無論是從政策環境還是人才培養或是資金支持等各方面,韓國電影都有著利於其發展的條件,所以韓國電影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迅速發展。近幾年來,韓國電影屢次取得驕人成績,而前一段時間《寄生蟲》獲得奧斯卡獎更是讓人們開始意識到,這樣一個國家的電影已經到了一個相當之高的水平。雖然韓國電影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不得不說,最近幾年韓國所出產的電影平均質量都還不錯。
除此之外,韓國電影行業還有著充足的資金支持,在龐大資金鏈面前,導演們能夠讓自己的創意腦洞得到更真實的實現,從而提高一部電影的質感。而且韓國完善的造星系統也給電影產業帶來源源不斷的演技富有者,這些演員給電影帶來靈魂,在演員們演技的加成之下,這部電影自然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陸』 韓國電影振興的三個原因
韓國電影的發展與90年代的一系列政策有著密切的關系,1998年韓國官方廢除了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採用西方的分級制度。1999年的光頭運動促使韓國電影的本土保護機制誕生,每年本土播放146天本土電影。這兩起重要的事件使得韓國電影的發展呈現一種井噴狀,使得韓國電影市場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只是其中一部分,因為韓國電影的崛起並非由於電影審核制度的解禁,也不只是因為本土保護機制的產生。
韓國政府對電影的支持從側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韓國就讀影視方面的學子有非常多的機會參加各種藝術投資的電影拍攝,不僅是經濟上的支持和社會實踐,政府為這些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政府注重文化產業的投資,電影節遍地開花。大企業的財務支持,國家層面的重視,對國產電影的優惠,政策上扶持新人導演,增加出國交流的機會,引入國外最先進的技術手段,這一系列的發展為韓國電影的崛起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韓國電影的創作更自由,制度完善,許多有良知的電影拍攝了大批具有具有批判性質的現實主義電影,由於韓國電影對本土的包容,韓國電影的題材不局限於商業和娛樂,大量具有自揭傷疤題材的電影應運而生。
題材方面的解解禁後,韓國電影人不斷探索類型片和本土文化的結合。獨特的文化構成,特殊的政治環境,改革中的矛盾和犧牲,正式這些特殊的元素,為韓國電影製造了特殊的表達方式。也使得韓國電影人另闢蹊徑,韓國電影不但在國際化的類型片上獲得成功,在藝術上絲毫沒有減弱。
韓國近些年的北韓題材電影大量涌現,南北韓高度僵持,戰爭危險的一觸即發,促使反戰類型的影片獲得成功,這其中包括99年的《生死蝶變》、00年的《共同警備區》03的《實尾島》、04年的《太極旗飄揚》。當然韓國電影人在自揭民族傷疤的同時,也關注的弱勢人群,這種題材的創作算是創作者的良心,一批諸如《熔爐》、《綠洲》、《馬拉松》等影片的成功,不得不說是韓國電影人關於社會的反思。類型逐漸多元化的韓國電影市場在犯罪題材上更是風生水起,《朋友》《殺人回憶》、《老男孩》都是風格清晰,黑暗氣質濃郁,但是這一類電影成功後,韓國的犯罪類型片大量涌現。
『柒』 韓國電影的發展
韓國電影發展到今天的振興狀態,走過了漫長的歷史。1900年初,韓國電影主要以短片的形式上映,相應的短片影院也隨之形成。在這以後的50-60年代,以申星一、嚴鶯蘭等年輕影星為代表的「赤腳青春」等紅極一時的影片,是那個時代的標志。
70年代,電視走入尋常家庭,電影業進入衰退期。但這一時期仍出現了『星星的故鄉』 『冬女』等描繪年輕人愛情故事的暢銷電影。
80年代,韓國電影業開始復興。國際電影節上接連獲獎,韓國電影的國際聲譽得到提升。林權澤導演的《The Suppogate Womb》獲第4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ezia Film Festival)最佳女演員獎(姜受延),裴鏞均導演的「Why Has Bodhi-Dharma Left for the East?」獲第4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Locarn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最佳作品獎等。90年代林權澤導演的《西便制》又獲第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女演員獎。
90年代以後,韓國電影發展勢頭迅猛,出現了一大批高水準的佳作。
1996年的韓國電影《銀杏床》;
1999年韓國電影《生死諜變》;
2000年的韓國電影《共同警備區》;
2001年的韓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我的老婆是大佬》《朋友》;
2002年《回家》《醉畫仙》;
2003年《殺人回憶》等電影題材內容多樣,充分體現了韓國電影的百花齊放,興旺發達;
2005年一部《王的男人》刷新韓國電影觀影記錄;
2006年,韓國的電影終於往世界的方向走動,一部科幻電影《漢江怪物》在韓國人民的心中是不可缺少的,創下了2005-2006年韓國電影票房最高紀錄!也是奉俊昊導演的辛苦創作!
2007年—2009年可以說韓國電影已經成為世界流行史上不可磨滅的,因為韓國電影的驚捒片,科幻片,動作片,愛情片,喜劇片,恐怖片,已經達到了頂級的技術!
2009年末,韓國科幻大片《田禹治》在韓國聖誕節期間上映,相信2010年中國就能觀看這部大戲;
2010年,韓國一線明星河智苑在紐西蘭拍攝怪物片《第七礦區》還有,韓國成功舉辦了多次國際電影節,成為韓國電影興旺發達的基礎之一;
這就是以推出綜合電影為主的「釜山國際電影節」、以推出數碼影像為中心的「全州國際電影節」還有推出幻想電影為主的「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
4500萬人口的韓國,從2003至2004年觀看電影的人次幅度增長了13.9%,例如觀看韓國本國電影《太極旗飄揚》的觀眾,到達了1150萬人次之多。用韓國人自己的話講,除了走不動的老頭和吃奶的嬰兒,大家都為這部國產大片做出了貢獻。
韓國電影在國際舞台上的獲獎情況也可以看到韓國電影振興的足跡
2002年,韓國資深老導演林權澤憑《醉畫仙》,榮獲第五十五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打響了揚威國際的第一炮。同年9月,李滄東的《綠洲》,贏得第五十九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銀獅獎,成就了韓國電影在國際影壇的另一大壯舉。
2003年,《殺人回憶》被正式搬上銀幕,從此韓國電影在世界舞台上嶄露頭角。
2004年2月,韓國導演金基德,以《撒瑪利亞女孩》在柏林國際電影節拿下了最佳導演獎;同年5月,朴贊旭的《老男孩》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9月份,導演金基德的《空房間》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摘取最佳導演銀獅獎。
2004年,韓國電影同時揚威柏林、戛納和威尼斯三大電影節,如此顯赫的驕人成績,使得韓國電影的振興達到了一個黃金時代。
2005年《哭泣的拳頭》獲得第58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大獎;
2006年《漢江怪物》此電影進入好萊塢;
2008年《舉起金剛》這部影評被認為韓國最勵志感人的影片之一;
2009年《十億韓元》與《母親》《海雲台》等眾多影片進入好萊塢。
廢除了電影審查制度取而代之的電影分級制度是韓國電影振興的前提
電影《再見,列寧》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柏林牆拆除後,無數東德人第一件事是沖向音像商店,購買他們未曾眼見的三級片,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取消電影審查制度的韓國。
韓國的電影審查制度叫「電影剪閱制度」,當時的「剪閱」是非常挑剔和嚴格的。
主要剪閱對象是:暴力的,恐怖的,靈異的,給社會帶來不好影響的,或者是批評國家政府,批評其他國家的政府,還有出現色情的,出現性部位的電影……都是剪閱和限制的范圍。
引用韓國電影振興科科長金泰薰在「紀念韓國電影放映100周年」上的講話可以知道這段歷史:「……1950年的時候對電影還是一種限制,管理的比較嚴格,1990年開始更加註重電影的資源,而不是制裁和限制,此後這10年來對電影的支持是比較多的。1960年到1980年末,政府的軍事壓力比較大,影片更多地贊揚民主主義,而沒有重視自己文化方面的影片,象《生死諜變》是描寫朝鮮姑娘和韓國男孩的愛情,是反映韓國和朝鮮關系的,現在都能出現了……」「……1960年-1970年末,政府剪膠片的情況比較多,70年代末這個情況稍微寬鬆了一些,那個時候也是在分等級,現在的分等級是更加自由地表現導演自己想要表現的東西。」
『捌』 韓國電影能發展如此好,有哪些因素
因為真實,不誇張的說,當下韓國部分電影的思想性、展示出的話題性及對社會良知、人性的省思和拷問,已經不是電影流水線化作業日趨嚴重的好萊塢願意包容和挖掘的。 我也確實無法在近三四年來的好萊塢電影里看到接近於韓國電影那樣的整體發展態勢、那股一鼓作氣的拼勁、那樣精雕細刻的嚴謹、那種努力將生活的點滴啟示融入每一部小成本生活電影的誠意和不止步的創新意識,所以哪怕是一部題材不起眼的愛情片、喜劇片,你也能感受到韓國電影工作者給予它的溫度和份量,一種完全不同於同類型好萊塢爛俗爆米花商業電影的樸素、真實和東方生活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