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外電影 » 國內國際電影節獲獎演員
擴展閱讀
韓國電影中文版 2024-11-15 01:49:37

國內國際電影節獲獎演員

發布時間: 2022-04-23 04:46:44

『壹』 中國拿過國際電影獎項的明星有幾個,在國際上出名一點的有哪幾個

一:鞏俐
她是第一個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女演員,第一個代言法國化妝品品牌歐萊雅的中國女星,榮獲法國騎士榮譽勛章,被《People》收錄為世界上最美麗的50個人之一,加拿大蒙特利爾世界電影節上的特別獎,第51屆戛納電影節的特邀嘉賓,被奧斯卡委員會接納為會員,第5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評委會主席。《邁阿密風雲》,《少年漢尼拔》等好萊塢大片更是奠定了其國際巨星的地位。
二:章子怡
因《卧虎藏龍》而揚名世界,短短幾年時間,遍與名導合作,迅速躥紅,風頭一時無雙,成為繼鞏俐之後在國際上最受關注的華人女星。她被稱為「中國送給好萊塢的禮物」,也被認為是中國電影下一個百年的開啟人物。憑借《藝伎回憶錄》中出色的表現入圍美國金球獎影後,成為首位入圍美國最高電影獎演員類獎項的華人女星。當年她還成為奧斯卡評委,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華人評委。
三:張曼玉
《阮玲玉》使她獲得柏林影展銀熊獎,成為第一個在三大國際性影展中獲得影後桂冠的中國演員。2004年,她主演前夫阿亞薩斯的《清潔》,又成為第57屆戛納國際影展影後。她是我國獲獎最多、演技最優秀的女演員之一。
四:湯唯
憑借著一部《色戒》走紅國際影壇,她也成為在國外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女星之一,目前處於封殺風波的湯唯,盡管還沒有新作品問世,但絲毫不影響她的國際知名度,同前幾位女星相比,湯唯最缺的就是有影響力的新作品!
有人會說范爺,但她沒什麼代表作啊,炒作居多吧。

男的比較少,就成龍一個混的還行。

望採納

其實在國外混的特別好的真心沒有,外國人都有排外心理,憑什麼人家要來崇拜你一個弱國的明星,而且文化差異也擺在這里。明星的宣傳營銷其實韓國做的比較好,你看什麼阿貓阿狗都能在中國騙口飯吃。

那我也補充一下吧,最具影響力的華人當然是李小龍,沒有之一。真正的世界明星,你看美國的星光大道就知道了。然後除了成龍,李連傑也還可以。姚明因為NBA也是世界級的體育明星,劉翔的話在亞洲蠻火的。非的說世界級的那就是李小龍,成龍,姚明。女的就是鞏俐(但鞏俐已經不是亞洲國籍的了)。就這樣了,其它的也就是去躺美國歐洲然後照點照片回來,然後讓你感覺在國外這么牛B,其實誰會理他啊,你像周傑倫自以為了不起,出了亞洲還有誰認識他。

哦對了,漏了一個導演吳宇森,也是世界級的。周潤發的話也是國外混的不太好。這回真沒了。

『貳』 石聯星主演的什麼在國際上獲獎

《趙一曼》。

石聯星主演電影《趙一曼》第一個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女明星。

1950年,調北京電影製片廠任演員。同年,因主演影片《趙一曼》,榮獲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演員優等獎,成為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女演員。

介紹

除了《趙一曼》,石聯星還在《湖上的斗爭》中扮演過區委書記吳鳳台。可能因為石聯星是個老革命,對趙一曼這樣的職業革命家比較熟悉,情感體驗也比較深,她的身上有一種特有的「革命大姐」的氣質,再加上她早年積累下來的豐富的表演藝術經驗。

所以,經她塑造的趙一曼的藝術形象真實可信,受到廣大觀眾及業內人士的認可。這一形象轟動了新中國,曾給予億萬人民群眾以巨大的鼓舞。

後來為了支持丈夫、著名導演凌子鳳的事業,她甘當賢內助,退居幕後,到北京電影學校當教師。

1951年,石聯星調北京電影學校任教;1956年,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進修班學習,後在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任教。

『叄』 有哪些中國演員及導演在第77屆威尼斯電影節獲獎

作為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權威性和含金量毋庸置疑。它是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同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駕齊驅,並稱為世界三大國際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舉辦的主要目的在於提升電影的藝術水準,因此電影的藝術性就成為了角逐獎項的重要評判標准。

近日,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令人欣喜的是,繼侯孝賢、張藝謀、李安、賈樟柯等大導演之後,此次中國又有三位導演斬獲重要獎項,極大地鼓舞了中國電影的士氣。

中國女導演趙婷才華橫溢,此前執導的《哥哥教我的歌》、《騎士》等作品得到各大權威電影節的肯定,備受矚目。這次趙婷身兼導演、編劇、剪輯、製片等職位傾力打造的《無依之地》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高獎項金獅獎,再度證明了自己的耀人才華。

本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中國三位導演力挫群雄,滿載而歸,這也反映了中國電影進一步走向世界的趨勢。希望國內的電影從業者們保持初心,再接再厲,為觀眾呈現更多震撼佳作,讓中國電影繼續在世界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肆』 中國哪些演員拿到過戛納電影節的表演獎

第47屆(1994年):男演員獎:葛優《活著》。

第53屆(2000年):男演員獎: 梁朝偉《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中國香港 )。

第57屆(2004年):最佳女演員獎:《清潔》(Clean)(法國) 張曼玉。

華語電影獲獎名單:

至今唯一獲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霸王別姬》

1959年,台灣話劇界元老田琛的《盪發與聖女》成為第一部正式參加戛納金棕櫚獎角逐的中國影片。

李翰祥(台灣導演):1960《倩女幽魂》、1962《楊貴妃》、1963《武則天》入圍」金棕櫚獎「。

《楊貴妃》因富麗堂皇的宮廷布景和服飾奪得最佳內景攝影色彩獎,成為第一部在戛納獲獎的華語電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獲得第17屆戛納電影節榮譽獎。

1975年,胡金銓《俠女》奪得僅次於金棕櫚獎和評審團大獎的最高綜合技術獎,將中國武俠電影推向了世界。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金棕櫚」大獎,侯孝賢《戲夢人生》獲評審團獎。

1994年《活著》獲評委會大獎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得評審團大獎,葛優獲最佳男主角(首位華人戛納影帝)。

1999年,陳凱歌《荊軻刺秦王》獲得戛納最高技術大獎。

2000年,王家衛《花樣年華》獲得戛納最佳藝術成就獎(杜可風、李屏賓、張叔平),梁朝偉榮膺戛納影帝,姜文的《鬼子來了》獲評審團大獎,楊德昌的《一一》獲最佳導演獎。

2004年張曼玉獲戛納影後

2004年,張曼玉憑借法國電影《清潔》斬獲戛納最佳女主角桂冠(首位華人戛納影後,首位亞洲戛納影後)。

2005年,鞏俐獲得「戛納特別大獎」。

2005年,王小帥《青紅》獲得評審團獎。

2006年,王家衛成為第一個擔任戛納評審團主席的華人。王超《江城夏日》獲「一種特別關注」單元大獎。

2007年,王家衛的英語新片《藍莓之夜》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同時成為開幕影片,這也是戛納電影節六十年來第一次以華人導演的電影作為開幕影片。

2009年,《春風沉醉的晚上》梅峰獲最佳編劇獎(繼王小帥《左右》柏林獲獎後中國編劇第二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獲得編劇獎)

2010年,王小帥《日照重慶》入圍「金棕櫚獎」主競賽單元。

2013年,賈樟柯的《天註定》獲得最佳編劇獎。

2015年,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宣布,「金馬車獎」授予中國導演賈樟柯(第一位華人導演獲該獎);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奪得最佳導演。

2017年,邱陽的短片《小城二月》獲得中國首座短片「金棕櫚」獎 。

2018年,中國導演魏書鈞短片《延邊少年》獲評審團特別提及獎。

『伍』 第二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揭曉,此次都有哪些人獲獎呢

在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中,獲獎的大部分都是國際上的作品,而不是僅僅局限於國內的作品,所以很多作品其實都不是我們看過的或者了解的,本次金爵獎上最大贏家就是導演阿伯法周·賈利里、伊朗男演員普彥·謝卡里和波蘭女演員瑪澤娜·加耶夫斯卡。除此之外,還有來自中國的影片《東北虎》、來自馬蘭西亞的影片《野蠻人入侵》等在本次金爵獎中拿下了獎杯。

最後,獲得最佳紀錄片、最佳動畫片、最佳真人短片和最佳動畫短片的影片分別是來自墨西哥的《西西弗斯》、捷克、法國、波蘭三國合拍的《老鼠也能上天堂》、來自中國的《生命之歌》和來自法國的《輕度的瘋狂,持久的瘋狂》,以上也就是本次金爵獎上所有的獲獎名單。

『陸』 14部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華人影片,導演們的崛起嗎

1《霸王別姬》

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

導演:陳凱歌

主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

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1993年該片在中國內地以及中國香港上映,此後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並且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以上就是獲得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的14部華人影片。

『柒』 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金鶴獎」揭曉,誰是最後的贏家

東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周,黃軒獲影帝,袁泉獲影後,“劉浩存”獲最具人氣女演員獎。

『捌』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誰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上獲獎的演員是石聯星

新中國第一位在國際影壇上獲獎的演員是影片《趙一曼》的主演石聯星,該片由東北電影製片廠(今長影)1950年出品。這個電影的出品方,是長春電影製片廠,作為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製片廠,在建國之後,將《趙一曼》搬上了熒幕。

《趙一曼》中扮演女主人翁的石聯星以其沉著冷靜剛毅、雍容華貴典雅的主要表現獲得評審團和觀眾們的五星好評,她取得了第5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演員獎。

石聯星人物經歷

1949年在「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趙一曼》,成功地塑造了趙一曼的英雄形象。此後,她又主演了《湖上的斗爭》等影片,參加了中蘇合拍的《風從東方來》的導演工作。

1950年至1960年參加北影,擔任演員,電影學校教員等職務。

1961年至1979年進入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擔任導演。重返話劇舞台,在北京人藝先後與歐陽山尊等同志合作導演了《漁人之家》、《紅岩》、《年輕的一代》、《生活的彩練》等多幕劇。

1984年8月1日.石聯星因患癌症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0歲。

『玖』 國際電影節的中國獲獎

中國電影人在國際A類電影節中所獲重要榮譽(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影帝、影後):
上海國際電影節
1993年王童《無言的山丘》獲最佳影片
1995年郭柯宇《紅櫻桃》獲最佳女演員
1997年潘予《安居》獲最佳女演員
1999年艾麗婭《一代天嬌成吉思汗》獲最佳女演員
2001年彭玉《月圓今宵》獲最佳女演員
2002年霍建起《生活秀》獲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陶紅)
2004年顧美華《美麗上海》獲最佳女演員
2004年侯詠《茉莉花開》獲評審團大獎
2005年趙薇《情人結》獲最佳女演員
2007年田壯壯《吳清源》獲最佳導演
2008年馬國偉《千鈞一發》獲最佳男演員
2010年劉傑《碧羅雪山》最佳導演
2011年韓傑《HELLO!樹先生》最佳導演
2001年呂星辰《郎在對門唱山歌》最佳女演員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89年侯孝賢《悲情城市》獲聖馬克金獅獎
1991年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獲最佳導演銀獅獎
1992年張藝謀《秋菊打官司》獲聖馬克金獅獎;鞏俐獲最佳女演員
1994年蔡明亮《愛情萬歲》獲聖馬克金獅獎
1994年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獲最佳男演員
1999年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獲聖馬克金獅獎
1999年張元《回家過年》獲最佳導演獎
2005年李安《斷臂山》獲金獅獎
2006年賈樟柯《三峽好人》獲金獅獎
2007年李安《色.戒》獲金獅獎(三連冠)
2011年蔡尚君《人山人海》獲得最佳導演銀獅獎
2011年葉德嫻《桃姐》獲最佳女演員
戛納國際電影節
1993年陳凱歌《霸王別姬》獲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1994年張藝謀《活著》獲評審團大獎、最佳男演員(葛優)
1997年王家衛《春光乍泄》(香港)獲最佳導演獎
2000年梁朝偉《花樣年華》(香港)獲最佳男演員獎
2000年姜文《鬼子來了》獲評審團大獎
2000年楊德昌《一一》獲得最佳導演獎
2004年張曼玉《清潔》(法國電影)獲得嘎納影後
2005年王小帥《青紅》獲評委會大獎
2012年賈樟柯《天註定》獲最佳原著劇本獎
2014年侯孝賢《聶隱娘》獲最佳導演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
1988年張藝謀《紅高粱》獲金熊獎
1989年吳子牛《晚鍾》獲銀熊獎
1992年張曼玉《阮玲玉》獲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1993年謝飛《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獲金熊獎
1995年蕭芳芳《女人四十》獲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1999年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獲銀熊獎
2005年顧長衛《孔雀》獲銀熊獎
2006年王全安《圖雅的婚事》 獲金熊獎
2014年廖凡《白日焰火》獲最佳男演員金熊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
1988年吳天明《老井》獲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獎(張藝謀)
1991年趙麗蓉《過年》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3年田壯壯獲《藍風箏》獲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呂麗萍)
1994年嚴浩《天國逆子》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
1994年牛振華《背靠背,臉對臉》獲最佳男演員獎
1996年吳天明《變臉》獲最佳導演獎,朱旭《變臉》獲最佳男演員獎
1997年曾靜、劉若英《美麗在唱歌》同獲最佳女演員獎
2003年霍建起《暖》獲最佳影片大獎
2005年金雅琴《我們倆》獲最佳女演員獎
2010年王千源《鋼的琴》最佳男主角,范冰冰《觀音山》最佳女主角
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
1990年滕文驥《黃河謠》獲最佳導演獎
1995年謝飛《黑駿馬》獲最佳導演獎
1996年李少紅《紅粉》獲最佳影片獎
2000年鞏俐《漂亮媽媽》獲最佳女主角
2004年范偉《看車人的七月》獲最佳男主角
2006年倪萍《雪花那個飄》獲最佳女主角
聖塞瓦斯蒂安電影節
1994年寧靜《炮打雙燈》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9年張元《洗澡》獲最佳導演獎
2002年陳凱歌《和你在一起》獲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劉佩奇)
2004年徐靜蕾《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獲最佳導演獎
2007年王穎《千年敬祈》獲最佳影片獎
2009年陸川《南京!南京!》獲最佳影片金貝殼獎
開羅國際電影節
1992年胡雪楊《留守女士》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修晶雙)
1998年梅婷《紅色戀人》獲最佳女主角
2000年馮小剛《一聲嘆息》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張國立)、最佳女主角(徐帆)
2003年宋國鋒《父親》最佳男主角
2006年張靜初《芳香之旅》獲最佳女主角
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1950年石連星《趙一曼》獲最佳女主角獎
1988年謝晉《芙蓉鎮》獲最佳影片 水晶地球儀獎
1995年歸亞蕾《女兒紅》獲最佳女主角獎
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1935年蔡楚生《漁光曲》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1961年於藍《革命家庭》獲最佳女主角

『拾』 有哪些曾經獲得國際獎項的中國影片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