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沒有什麼有關攝影的電影或電視劇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不過呢,如果是攝影師為主角的話,可以看廊橋遺夢,如果是想看攝影畫面鏡頭漂亮的話,可以看幾部不錯的紀錄片,比如天地玄黃,比如鳥與夢飛翔,比如塵與雪等等。。。。。。。。
如果是想學習攝影方面的知識或者是想了解攝影師的生活的話,因為攝影行業也分類很多,比如人像,比如風光,比如體育等等,所以要分類考慮。
B. 十六歲少女和四十歲男攝影師的電影名字國外篇
《水果硬糖》 - 美國2005年大衛·斯雷德執導電影
30歲的單身男人傑夫是一位事業有成的攝影師,體面、斯文、友善的他在網上認識了14歲的少女海莉,通過三周網聊,終於約好小女孩在一個咖啡館見面。那女孩不很漂亮,但淺淺的雀斑和大大的眼睛,實在可愛,而且具備同齡人沒有的成熟老練。兩人先是喝點東西又逛了逛商店,傑夫還給海莉買了件短衫,使得海莉答應到他的家裡做模特拍照。
C. 求幾部獲得最佳攝影獎的經典影片
◥◣yuoo◢◤介紹你看以下電影:禁止復制.抓到嚴辦
1通緝令 畫皮 劍碟 李米的猜想(◥◣yuoo◢◤專用)
2十全九美
3碟中諜
4黑鷹墜落1
5黑鷹墜落2
6太極旗飄揚
7勇敢的心
8野鵝敢死隊
9現代啟示錄
10兵臨城下
11太陽淚
12西線無戰事 (◥◣yuoo◢◤專用)
13現代啟示錄 自衛反擊戰 生於七月四日
14野戰排 獵鹿人 哈迪塞鎮之戰
15風語者
16拯救大兵瑞恩
17細細的紅線 勝利大逃亡
18天與地 蛇谷奇兵 閃電行動 高山下的花環
19全金屬外殼
20我們是士兵
21辛德勒的名單 (◥◣yuoo◢◤專用)
22壯志凌雲
23太陽淚
24特洛伊
25還有民族電影《集結號》
26《阿拉伯的勞倫斯》絕對好,沙漠戰爭之王。
27《亂》《影武者》《七武士》黑澤明的戰爭片,尤其《七武士》個人覺得是最好的古裝戰爭片,但你要耐住寂寞,堅持到最後。
28《游牧戰神》馬戰最強力作。
29《賓虛》老片子,也許節奏不和你口味,但無疑是一部好看的戰爭片。
30動作類的有:奪面雙雄 史密斯夫婦 這個殺手不太冷
31懸疑類的有:沉默的羔羊 死亡特訓 斷頭谷 潘神的迷宮 (◥◣yuoo◢◤專用)
32戰爭類的有:勇敢的心 特洛伊 角鬥士 最後的武士 王者歸來
33觸動心靈的情感類片子推薦:肖申克的救贖 放牛班的春天 天堂電影院 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 鋼琴師 霧都孤兒 霸王別姬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yuoo◢◤希望你喜歡選我為最佳答案....。
D. 誰能告訴我著名攝影大師羅伯特·弗蘭克詳細的生平介紹及有名的作品簡介嗎很急~~~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1924—)可說是20世紀攝影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他以自己的第一本攝影集《美國人》一舉改變了現代攝影的方向,奠定了自己在攝影史上無可爭議的大師地位。而這一切距他離開自己的祖國瑞士才只有11年。
弗蘭克是在1947年2月20日坐上一艘貨船前往紐約的。
青年攝影家弗蘭克由於無法忍受蕞爾小國瑞士的沉悶與狹隘,決心到當時最令歐洲青年嚮往的自由天地美國去一試身手。這時,他已經在瑞士受到了相當的磨煉,是一個已經在瑞士得到公認的具有才華的青年攝影家。他的離國,可以說是一種冒險。雖然紐約可以施展身手的空間遠比瑞士來得寬廣,但紐約對他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卻還是一個未知數。
他剛到紐約就很快找到了一份從事攝影的工作。這應該歸功於他在瑞士所受到的堅實的攝影訓練。他獲得的工作是在著名時裝雜志《哈潑市場》拍攝時裝照片。這份雜志的藝術指導是當時美國雜志界大名鼎鼎的亞歷克賽·布羅多維奇。對這份人人羨慕的工作,他只幹了半年就辭職了。這雖然與《哈潑市場》的一時停刊有關,但也確實與他無法認同時裝攝影有關。性格深沉、喜愛思辨的弗蘭克無從感受到只重表面視覺效果的時裝攝影的吸引力。而美國的時裝界甚至美國舉國上下只以金錢為目的的拜金風氣也令他無法忍受。因此他毅然決然從可得浮名的時裝攝影界抽身,開始了一個自由攝影投稿者的生活。顯然,這是一個需要勇氣的決定。
作為一個自由攝影投稿者,除了拍攝一些解決生計的必需的攝影訂單以外,他基本上有了自由地選擇自己題材的可能。這時,紐約這個現代大都市的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現代都市與都市人的關系以及都市本身的魅力就成為這個對人的生存狀態有著本質關心的攝影家的第一選擇。相較於歐洲的都市顯得遠為疏離、冷漠的大都市紐約,對他這么一個孤身在此奮斗的人而言,顯然給了他復雜而又新鮮的感覺。怎樣將自己對這個都市的感受通過影像方式表現出來,對他來說,不僅是一個攝影家的義務與本能,也是一個與攝影家在都市中的生存姿態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他拍攝都市也是解決自己與這個並不熟悉的都市的關系問題的一種方式。通過拍攝都市,他需要確認自己的在都市中的角色與地位,獲得一種在都市中的生存方式與生存智慧。
弗蘭克在拍攝紐約的同時,也接受訂單到歐洲拍攝,他會在完成拍攝任務後對包括巴黎、倫敦這樣的都市作一番考察。對他來說,都市這個人工的文明容器中盛載了最多的當代文明的資源與素材,從這里可以找到穿越增都市文明表象抵達西方現代文明本質的圖像。因此,對氣質各異的大都市的攝影把握會有助於自己梳理對都市生活的感受,獲得對都市的本質理解。
弗蘭克的攝影信條是,「比(捕捉)照片表面的東西更重要的在,在一瞬間將某個事物捕捉並將其以更為自由的形式加以表現」。他不但要拍攝事物,更要通過自己的拍攝來解放事物,使事物獲得一種獨立的品格,使之成為一種攝影家的觀看的自由的證明。在這個意義上說,攝影家在本質是一個解放者,他在解放對象的同時也解放了他自己與他的心靈。
不論在哪個都市,弗蘭克總是盡力去尋找對應這個都市的文化氣質與自己對應這個都市的心情的被攝體。他在巴黎拍攝了鮮花與椅子,通過這兩種文化形象來把握巴黎這個花都作為閑適的觀光聖地的特徵。在倫敦,他就拍攝到種種寂寥、陰冷的場景,還其一種紳士的矜持與疏離。他的冷雋的詩心與孤寂的氣質使他特別敏感於現代都市的異常的疏離。他只能以自己與一些物體的交流來釋放自己的孤獨感。結果,他的特殊的眼光使一些不起眼的事物與場景具有了特殊的生命感與意義,賦予了它們一種特殊的存在價值。他的特殊的視角使人們發現,世間萬物景象之於獨特的攝影家之眼與時間和空間,都具有其獨特的深刻意義,而這卻不是人們所容易忽略或無從發現的。通過弗蘭克的關注,我們得以重新認識了世界,也重新認識了都市中的人自身。他以自己的照片顯示,都市是他呈示自己豐富感性的最好場所。
弗蘭克在紐約、巴黎、倫敦這些都市的拍攝,實際上成為他後來的成名作《美國人》的一次又一次的預演。而《美國人》是他的風格的一次總動員而已。在《美國人》中出現的那些看似隨意的開放失衡的構圖,曖昧、多義的意味指向等,都已經在他的都市攝影中有了最初的表現。都市在他的這種表現風格中顯示出極大的豐富性與復雜性。他以自己的柔軟的視線去觸碰都市,以照相機作出極其個人化的反應。他不斷以自己敏捷、敏銳的視線之手撥開遮擋在事物表面的假象,直達現代都市生活的本質。誠如弗蘭克的摯友、「垮掉的一代」詩人阿倫·金斯伯格所說:「羅伯特用不起眼的萊卡相機(以前不是不被人認為是攝影藝術嗎?)首先發明形單影只地只靠運氣的觀看方法。這是自然的眼光 ——偶然的真實」。而後來為他的美國版《美國人》撰寫序言的「垮掉的一代」的靈魂人物、小說《在路上》的作者傑克·克魯亞克則說,弗蘭克的拍攝是「從自己的心底汲取自己的歌曲」。
弗蘭克的都市攝影的魅力之一是幽雅的視覺戲劇性。從他的許多照片可知,他並不熱衷於戲劇性的事件。在他,事件的戲劇性與視覺的戲劇性不是一回事。事件的戲劇性是一種對具體人事的關心,而視覺戲劇性則是透過對現實的深度觀察而得到的一種具有哲思色彩的視覺收獲。攝影家通過這樣的視覺戲劇性來傳達對人與現實的本質關心。弗蘭克的「視覺戲劇性」融合了視覺與知覺,摻雜著晦澀、曖昧、譏諷、浪漫、感傷、冷漠、優雅、輕快、灑脫等復雜心理的因素,是一首意味豐富的視覺詩。那不是一種可以一目瞭然的關於現實世界的說明,而是關於現實世界的思辨。他在用照相機與都市這個他者對話,詰問都市這個他者,這其實也是同時在與孤獨的自己對話,詰問自己。他是在用攝影這個方式求解關於都市的復雜問題。他用經得起細細咀嚼的畫面向你提供細細咀嚼現實的契機。也就是說,在你咀嚼他的畫面時,也就意味著你同時也在咀嚼都市這個現實。他是在以攝影進行與都市的交感通靈,而他的影像證明他作為一個都市的通靈者是當之無愧的。
弗蘭克的都市畫面是一道理解都市的門坎。你若有幸經過他設下的此一門坎,你就會對都市現實的深奧之處獲得一番新的領會。弗蘭克的街頭攝影是一種智力考驗。他的都市影像既考驗你的眼睛,同時也考驗你的感性與智力。這是一種理解都市、在都市生存所必需的感性與智力。也有一種天賦,可在街頭最不起眼之處發掘出一種代表某個特定都市的氣質的象徵物。他從街頭的一切事物尋找抒情的根據。也會調動自己纖細的神經,從平凡的場景中發現一種打動人心的詩意。他直如逸筆草草卻已經捕捉到對象神韻的中國水墨畫畫家那樣,可以以他冷冷的一瞥一網打盡周圍的一切並使之悉數獲得意義。而強烈的現場感與生的氣息經過他的獨具魅力的影像還原,構成了他的照片最打動人心的部分。
但幾開創一代新風的攝影家,其在形式上的創新也必定是自成一格。弗蘭克的照片總以一種渾然天成的構成感牽動人心。他擅長以一種表現看似揮灑隨意的精妙無比的構成來傳達他對都市生活的獨特理解。他的每一個畫面就像是一個視覺警句格言似的簡潔、凝練、雋永,令人回味無窮。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這種風格簡直就像是為都市准備的。現代都市生活的隨機、零亂、偶然等特點在他的照片中得到了最准確的還原。從他的照片構成看,有時簡單到可以歸納成幾根簡單的線條,但這是攝影家對世界作出的一種詩意的影像概括。這種概括是對都市生活的一種清醒的洞察與關切,也是攝影家本人對世界的一種充滿睿智的影像把握。
與他的同時代人、美國攝影家威廉·克萊因的奔放、沖動的攝影相比,弗蘭克的攝影相對穩重,和緩,不事囂張。如果說克萊因的攝影是一種對都市的不計後果的敵視與攻擊的話,弗蘭克的攝影則是對都市生活的各種滋味細細品味後的結果。就他們的行動樣式來說,克萊因屬於主動出擊型,他通過這種積極的出擊去攫獲他需要的某些東西;弗蘭克則屬於潛伏型,他的照片是在一種冷眼旁觀後順手拈來的收獲。
弗蘭克與他的同時代人威廉·克萊因的攝影是西方當代攝影家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他們的都市攝影可列入紀實攝影的范疇,但與他們之前的紀實攝影不同的是,他們的攝影話語已經不具有基於西方人文主義普遍價值觀念的大敘事風格,而是出自他們自身的感動與經驗的個人敘事風格。他們的影像話語從本質上來說是對「求助於諸如精神辯證法、意義闡釋學、理性主體或勞動主體的解放、財富的增長等某個大敘事(讓—弗朗索瓦·奧利塔語)的元話語的質疑」。他們的紀實作品不是為了闡述一種普遍的理念,而是一種基於個人的生命經驗、著眼於個人的生命現實的一種個人發言。是對一種大一統的價值觀的反叛,是對多元主義的渴望與呼喚,是以影像方式對當時麥卡錫主義一統天下的沉悶的美國現實的一種對抗。弗蘭克與克萊因的影像與當時的「垮掉的一代」共有一種精神特徵,即對一味追求「進步」、「力量」、與「物質」的美國的「美德」持有一種強烈的懷疑。他們的從個人立場出發的紀實攝影的出現,為後來諸如1970年代的黛安娜·阿巴絲的「新紀實」風格、1980年代的南·戈爾丁的私秘紀實風格做好了准備。
弗蘭克1924年出生於瑞士的蘇黎世。他從16歲起就已經步入瑞士的攝影界,接受過嚴格的攝影專業訓練。1954年,他申請古根海姆獎金以圖對美國文化與美國人作一番視覺考察。他在由沃克·埃文斯作介紹人的申請書中寫道,他的目的是通過攝影這一方式「觀察與記錄加入美國國籍的人們在美國發現的、誕生於這個土地並正在向外擴展的文化所具有的意義」。他說,自己「要製作真正的當代的記錄,而這種記錄的視覺沖擊甚至將使文字說明顯得無用」。在申請成功後,弗蘭克這個古根海姆獎金史上第一個外國人獲得者於1955-1956年的兩年駕著一輛破舊的二手車遍游美國大地,對美國進行「通過視覺的文明研究」。盡管中周遊美國大地,但他的主要拍攝地點多為大城市,如紐約、洛杉磯、底特律、芝加哥等地。弗蘭克以一個「異邦人」的清醒的旁觀,對美國的都市文明做了深入的觀察。他在給他的雙親的信中寫道:「我努力工作並不是僅僅為了拍照,而是為了在我的美國照片中給出一種觀點。——美國是一個有趣的國家,但這里有許多我不喜歡並且絕對不會接受的事物。我也試著在照片中展示這些」。經過兩年時間的拍攝,他從兩萬多張底片中選出了83張照片結集為一本名為《美國人》的攝影集。但這本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攝影集首先是在法國出版的。
1958 年出版的法文版《美國人》並不像後來於1959年在美國出版的英文版那樣具有一本正規的攝影作品集的形式。法文版《美國人》的基本樣式是左面登載如西蒙娜 ·德·波伏娃、亞伯拉罕·林肯、安德烈·莫洛亞、約翰·斯坦貝克、亨利·米勒等這樣的古今名人所寫的「美國及美國人論」,同時還登載了大量的有關美國的各種各樣的圖表與統計數字。而書的右面才是由羅伯特·弗蘭克拍攝的美國照片。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僅僅把他的《美國人》看成是攝影史上的偉大成就似乎有低估了他的作品的危險。他的這一作品實際上可說是一種特殊的文化批評。1959年,《美國人》出版了美國版。此書剛一露面,即受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技術至上論者認為他的照片在技術上尚未合格,許多照片焦點不實,構圖不嚴謹,而一些保守派衛道士則認為他無視美國的「光明」,以一種充滿惡意的眼光拍攝了美國,激烈者甚至給他貼上「共產主義」、「反美」的標簽。然而,時間已經證明,他的《美國人》已經成為圖示處於拜金熱潮與冷戰恐懼下的美國人的焦慮、不安、冷漠、疏離的最好圖像。他的照片直如一種先知般的影像預言,道破了美國的精神荒蕪的實相,使1950年代美國的光明、自信與歡樂顯出一種病態。
《美國人》出版後,弗蘭克開始轉向了電影拍攝。他拍攝的一系列電影極具實驗性質,成為當時反主流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直到1972年,他才出版了第二部攝影作品集《我的手的詩》,這是由東京的一個名叫元村和彥的人出版的。從那時起,他開始逐漸地與攝影再次握手。但也重現江湖時,攝影風格已經大變。他的作品形式不是以前的獨幅照片形式,而是電影膠片中的幾個連續畫面的組合,畫面中還加上了一些意味曖昧的文字,影像趨於神秘封閉,顯示了他對攝影的一些新思考。1969年,他離開紐約移居到加拿大的諾瓦·斯科迪亞。1985年,德國攝影協會授予他恩里希·薩爾蒙獎,表彰他對攝影的傑出貢獻。1990年,他將自己的大量底片(三千多卷)、小樣、工作照、展覽照片等捐贈給華盛頓國立美術館。華盛頓國立美術館為此設立了「羅伯特·弗蘭克收藏」。1994年,華盛頓國立美術館舉辦了名為《搬出》(Moving Out)的羅伯特·弗蘭克回顧展,為這位現代攝影的「教父」的藝術生涯作了全面總結。弗蘭克的獨特的影像攝影已經成為當代攝影最肥沃的精神養料,已經並正在給後來者以不斷的豐潤滋養。
弗蘭克說:「我只是不斷地拍攝照片,不斷地尋找」。他以自己的纖細敏感的心靈去感應、邂逅都市的神秘。他認為攝影的「作用是傳達(現實)的本質、形態與氣氛。當這些要素很好地平衡時,被攝體的魅力與本性就浮現了」。他似乎讓人感到他的責任就是呈現籠罩在被攝物表面之下的神秘性,給生活以一種新的視覺啟示。他用自己的作品告訴我們,攝影家可以以「自然的眼光」去發現在現實中偶然探頭的、只與個人經驗有關的「偶然的真實」是一種多大的幸福。
E. 在上海拍攝的外國電影(大片小片都要)
金正勛的<戀愛兵法>
變形金剛》第二部
《古墓麗影》第二部
《諜中諜》第三部
《木乃伊》第三部
日本電影《T.R.Y》
《奇襲戰俘營》
《伯爵夫人》
<紅美麗>
《舞吧!昴》
<致命紫羅蘭>
<面紗>
<太陽帝國>
F. 一部外國經典影片,一個男攝影師與一已婚婦女的戀情,片名叫什麼
廊橋遺夢(1995)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編劇:理查德·拉·格拉文斯/Robert James Waller
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梅麗爾·斯特里普/Annie Corley/維克多·斯勒扎克
類型:劇情/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1995-06-02(美國)
片長:135 分鍾
又名:麥迪遜之橋(港/台)
廊橋遺夢的劇情簡介······
弗朗西斯卡(Meryl Streep 飾)的子女翻看母親的舊信,揭開了母親生前不為人知的一段動人感情。1965年的一天,弗朗西斯卡獨自在家,最後一個牛仔——攝影記者羅伯特•金凱(Clint Eastwood 飾)把車停在她門口,向她打聽曼迪遜橋的所在。她帶他來到橋邊,完成工作 後他送她一把野菊花表示謝意。她的心中盪漾起難以言喻的滋味。她將一張紙條訂在橋頭,邀請他共進晚餐。欣然前來的他與她度過了美妙的一晚。此後2天二人整天廝守。
但是弗朗西斯卡割捨不下孩子和世俗的幸福,羅伯特最終獨自上路。幾年後二人在超市門口有過短暫的一瞥,當時弗朗西斯卡強忍奔上前去的沖動,漫天的雨成了他們訣別的淚。
1982年3月,她知道了羅伯特的死訊。在生命的最後旅程,她立下遺囑:要子女們將自己的骨灰撒在曼迪遜橋畔,生前她把所有的時光都留給了家庭,但求死後能永遠依偎在愛人的身邊。
G. 能否介紹些經典的外國大片
男人十大必看電影:
1、《阿甘正傳》課程:執著
每次想起阿甘在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奔跑,心裡都會止不住的傷感,還有振奮。
你相信一個智障兒的成功嗎?你相信這世上得到最多的人正是那些不計得失的
人嗎?
阿甘不懂得他不能總跟著一個女人幫她打架,也不懂得一個成年人不該總把
媽媽的話掛在嘴邊。阿甘什麼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
跑,並且最終跑到了終點。另外,《阿甘正傳》還會教給你一個男人必須
具備的一種素質——困境中的幽默感。
2、《東方不敗》課程:才華
男人不應該不看武俠片,如果你只能看一部武俠電影,你會選擇什麼?我
想應該是《東方不敗》。「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劍客的
身姿隨著劍在空氣中的遊走而起舞,翩若驚鴻,宛若游龍。金庸的《笑傲
江湖》講的是對自由的追求,徐克、程小東、張叔平、李連傑等一干天才
用電影再現了金庸筆下這個瑰麗無比的武俠世界。滄海一聲笑的曲子傳唱
至今,成為我們一個幻想的憑籍,一個逃避現實的出口。
3、《美國往事》課程:人生
《美國往事》包含了一個男人在這個世界上所能遇到的一切。友情、愛情
、幻想、責任、沖突。它更像是一場讓人不願醒來的夢,當面條躺在床上
,在溫暖的燈光和迷離的電話鈴聲中回到那些逝去了的歲月,這場夢便開
始了,直到最後,面條終於露出笑容,我們才回到自己的人生,去繼續那
些不盡的故事。什麼幫派,什麼仇殺,原來都不重要,印象中只有一個毛
躁的少年,偷看一個美麗女孩兒跳舞;只有一個負罪的兄弟,每天早早地
上床睡覺;只有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面對背叛了的友誼,語調平和,不
動聲色。《美國往事》帶著你作了一個3小時45分鍾的夢。人生如夢,這也
許是惟一的感受。
4、《羅馬假日》課程:愛情
也許《羅馬假日》有點瞎浪漫的嫌疑,但奧黛麗?赫本的出現使它真的成了
一部童話。她就像是游歷人間的天使,美麗得不染纖塵。記者吻過濕淋淋
的公主,然後看著她慢慢地走向自己的官邸。那一刻,你是否會在心裡默
默地說「別走」?
在羅馬的宮殿里,兩個人站得那樣近,也離得那樣遠。喬只能說:「你的
朋友絕不會讓你失望。」而公主也只能這樣回答:「羅馬,當然是羅馬。
」在人的一生里,即便只有這樣一刻心靈的相通,也會少卻多少遺憾!
5、《勇敢的心》課程:勇氣
也許英雄並不是無所不能的神明,但英雄一定是無所畏懼的勇士。在你站在
霓虹閃爍的街頭,當你面對卑鄙委瑣的笑臉,你又想起了那個讓你汗顏的華
萊士,這時你收起臉上慣帶的笑容,默默地向梅爾?吉布森致敬,從來沒有
這么莊重。因為他讓我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freedom!」華萊
士臨死前的一聲吶喊,把你的血也點燃了。
6、《辛德勒的名單》課程:責任
所謂責任,就是未必做得成卻必須去做的事。對於辛德勒來說,救助落難的
猶太人是作為一個真正的人的責任。而把那段歷史搬上銀幕,則是斯皮爾
伯格作為一個猶太藝術家的責任。《辛德勒的名單》包含著對受難者的祭
奠,對拯救者的敬意,和對光明一定到來的信念。在影片放映後的一片贊
譽聲中,斯皮爾伯格平靜地把影片的全部收益捐給了美國的納粹大屠殺紀
念館。
7、《肖申克的救贖》課程:信念
「有一種鳥兒是永遠也關不住的,因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
一個人能夠在15年痛苦的牢獄生活里,不放棄對自由的嚮往,這是一種怎
樣的精神力量?所以他成功了,成功奪回了自由。《肖申克的救贖》中有
這樣一句話:體制化是這樣一種東西,一開始你排斥它,後來你習慣它,
直到最後你離不開它。想想看,我們的身體已經有多大一部分被體制化了?
8、《e.t》課程:童心
如果看《e.t》(外星人)時你流淚了,你不要害怕也不要慚愧,不管你
有多大的年紀。實際上,能夠和孩子們一起為e.t的遭遇而悲喜,是一件
多麼讓人慶幸的事,這代表著我們還有一點童心未曾泯滅,代表著我們有
一些夢想還藏在心底。當長著一雙孩子的眼睛的e.t用超能力讓孩子們的
自行車飛上夜空,穿過那輪明月的時候,你是否感到了震憾?是否對自己
一些已經習慣了的東西產生了懷疑?
9、《現代啟示錄》課程:痛苦
戰爭是一種秩序的破壞,世界上最可悲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戰爭,最痛苦的戰
爭電影莫過於《現代啟示錄》。《現代啟示錄》講的是人性的倒退,秩序的
破壞。但文明的進程卻沒有人能夠阻擋。
10、《第七封印》課程:哲思
瑞典大師伯格曼代表作,在這部1957年完成的黑白影片中,伯格曼明確地提
出了「上帝是否存在」的疑問。我不敢說我看懂了《第七封印》,但如果要
我在臨死之前看一部電影,我一定選擇《第七封印》。
女人必看十大影片
1、《亂世佳人》(1939)(又譯:飄)——堅強
文學名著改編,得到很多女性讀者的喜愛。而影片則同該書一樣出色,曾榮獲第12屆
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藝術指
導、最佳剪接等七項大獎,這些獎項得任何一個都足以引起人們觀看得慾望。克拉克
·蓋博和費雯·麗在片中演對手戲,就算你不在乎這些導演技巧,藝術指導什麼的,
光是這兩個大明星的表演和耳熟能祥的經典配樂就能夠使這近4個小時的影片變的不
那麼冗長。片中突出的郝思嘉的堅強永遠留在觀眾的心中。
2、《鋼琴課》(the piano 1993)——溝通
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第六十六屆奧斯卡最佳最佳女主角、女配角,最佳
劇本獎。影片導演簡.坎皮恩(campion jane)也是女性,用女性思維和感受去拍一
部女性題材影片,應該更符合女性觀眾口味。影片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演霍利.
亨特(hunter holly)飾演的啞女,只靠動作和表情就能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最後
艾達在船上把鋼琴推入海中,她也由於繩子纏繞被拉入海中,在深藍的海水中下沉,
下沉……把她的沉寂帶入海底,也把痛苦的記憶沉入海中,給人以很強的震撼。
3、《蒂凡尼的早餐》(1961)——虛榮
最初知道這部片子還是源於片中廣為流傳,經久不衰的插曲《moon river》( < <
月亮河 > >)這首歌前不久還入選為「二十世紀最經典歌曲」。奧黛麗.赫本塑造
的霍莉性格飽滿可信,魯莽,稚氣而又脆弱,開創了60年代電影中女性解放角色的先
河。男人沒有不喜歡奧黛麗.赫本的,而該片的攝影師是弗蘭茨·普蘭納——這是奧
黛麗最喜歡的攝影師,他把奧黛麗拍得十分漂亮。奧黛麗.赫本在片中邊彈邊唱《moon
river》的形象被評為是她最令人心動的形象。作為女性觀眾,是不是更應該看看,
以便使自己更動人呢?而把本片作為必看的影片還並不只因為此,雖然該片不是一部
女性題材影片,但片中突出的主題--反對「虛榮」和「金錢至上」使其絕對應該被
列入女人必看的影片之中,從1961年至今以及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該片都有著
廣泛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4、《簡愛》(瓊·芳登主演)——尊嚴
她說:「你以為,我因為窮,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
——我的靈魂和你一樣,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樣,……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
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我們聽到這個聲音,並且看到時光流逝當中它在如此眾
多的心靈中泛起的回響的波紋。雖然這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了,但經典名著並不會因歲
月流逝而變的黯淡,當初該片影響了一大批知識女性,如今,它還是擁有大量喜歡簡
愛的觀眾(其中大部分是女性)。不美的人也可以有很美的愛情,如果她象簡·愛一
樣,愛情會使她變美。
5、《白領麗人》(又名《上班女郎》)——才華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美國又一個女性就業熱潮的出現,好萊塢表現職業女性遭遇和
經歷的影片也進入了多產期,由邁克·尼科爾斯導演的《打工女郎》就誕生在這一時
期,該片以喜劇的方式為職業女性製造了一個美妙的夢幻。這是典型的上班題材影片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成為上班一族,而該片正是一部反映職業女性工作生活的影片
。有才華的人是不會被埋沒的,藉以此片激勵眾多有才華的白領麗人,通過努力,必
將獲得成功。
6、《母女情深》(terms of endearment)——親情
孀居的中年婦女奧羅拉·格林威溺愛女兒艾瑪,但又有些主觀、專橫,對女兒的事干
涉過多。女兒渴望過獨立生活,與英語教師湯姆斯·霍頓結婚後,搬到另一個城市居
住。後來,奧羅拉與住在隔壁的退休宇航員加勒特·布列德洛弗產生了感情,身心變
得年輕起來,可以和女兒象姐妹一樣互相溝通,但不久女兒被癌症奪去了生命。本片
獲第56屆(1983年)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女主演,最佳男配角獎,並被認為是80年
代最感人肺腑的影片之一,看時自備手絹……
7、《紫色》(color purple,the)——苦難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胡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在片中飾西莉,恐怕當初
所有看過該片的人誰也不會想到飾演如此悲劇性人物的胡比.戈德堡日後會出演搞笑
的喜劇電影《修女也瘋狂》系列,並以搞笑風格主持奧斯卡頒獎典禮!不過可惜的是
該片獲11項獎的提名,最終卻一無所獲,有評論說該片過於情。不過由此也可以吸取
一些教訓,那就是--不要試圖包攬奧斯卡所有獎項而兼顧影片的方方面面,還不如
只搞幾樣突出的,這樣更容易獲獎。
8、《末路狂花》(thelma &louise 1991)——女權
美國1991年夏季10大賣座片之一,這部影片被認為是一部典型的女權主義電影,成功
地描寫了女主角作為普通婦女,在男性的壓迫下,被迫走向極端……女權主義者和准
備成為女權主義者的女性觀眾必看!先看這部影片蘇珊·薩蘭登(susan sarandon)
的表演,再看她在《漫步死亡線》中飾演的修女,怎麼也看不出是一個人。
9、《漂亮女人》(《風月俏佳人》(pretty woman)1990)——浪漫
朱麗婭·羅伯茨的成名作,90年美國最賣座的影片之一。她成功地飾演了這位熱情,
聰明,漂亮,誠實富有個性的妓女形象而更多受到美國影評界贊揚。甚至認為這是繼
赫本《羅馬假日》的表演以來最令人鼓舞的演出,這無疑奠定了她明星的地位,同時
也為該片大增光彩。反映愛情浪漫史的電影為數眾多,其中就必然形成了一定套路。
赫本《羅馬假日》的表演以來最令人鼓舞的演出,這無疑奠定了她明星的地位,同時
也為該片大增光彩。反映愛情浪漫史的電影為數眾多,其中就必然形成了一定套路。
我們所熟知的有:古老的白馬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傳奇。《風月俏佳人》就是一部這
種類型的成功之作,也許很多男人會嫌它「俗」,不過女人說了:「俗,但是我喜歡
!」麻雀變鳳凰是無數女人的夢想,不管什麼時候這種影片都會受到歡迎,這就是市
場。
10、《女人那話兒》
黃真真執導,該片以紀錄片形式拍攝,更找來「性女」鍾愛寶、導演許鞍華、過氣艷
星、名模及港姐各不同范疇女性講述對**、愛情觀等。完完全全的女性題材電影,如
果說這個片子都不被列入「女人必看」,難道該片算是「男人必看」?不過男人也需
要看看,以加深對女人思想的了解。
H. 請大家推薦幾部國內外電影電視中畫面超唯美或特別時尚的作品。
呵呵,剛幫別人找的,看看吧。
1、碧海藍天
熱愛大海的賈克(Jean-Marc Barr飾),一直想與大海為伍,即使他在年少的時候,父親因一次潛水發生意外而被大海吞噬,賈克對大海的愛始終沒有改變。但是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賈克認識了年輕美麗的女子喬漢娜(Rosanna Arquette飾)並且愛上了她,自此之後,賈克的生活似乎變得無法掌握,賈克六神無主地旁徨在大海與喬漢娜的抉擇中……
本片為1988年坎城影展的開幕大片,描述個人難以融入現實社會的困境中,因此轉而尋找夢想中的另一種生活,帶著濃厚的自傳色彩。人類不斷向極限挑戰,但最後以回歸大海為終,為一部藍色調的電影。
1988坎城影展開幕大片,1988凱撒獎〈最佳音樂及最佳攝影〉
影評&幕後
這部影片可以說是貝松的成名之作,來自童年的記憶和夢想飽含著作者無盡的深情,這種真誠打動了所有觀眾的心。影片中大量精美的水下攝影,展現了神秘幽深的海底世界,令觀眾大飽眼福。稍帶喜劇性的人物性格描寫並沒有流於庸俗噱頭,而是帶著自信與爽朗。其中對於生活在美國、紐約的人們的窘態的奚落,也帶著典型的歐洲人的自豪,與開闊明朗的海邊景色形成鮮明對比。這部影片是貝松最出色的電影之一。
http://lib.verycd.com/2006/11/03/0000126581.html
2、大河之戀
故事背景是本世紀初期的蒙大拿來州鄉下。主人翁是諾曼和保羅兩兄弟,他們的父親麥克林先生是一位嚴肅的牧師,父子三人結伴到溪中釣飛魚是難得的親情交流時刻。諾曼一心以父親為榜樣,大學畢業後返校教書。保羅則狂放不羈,留在家鄉當報社記者爭取權益,因為跟印弟安女子交往而常跟保守的同鄉發生沖突,最後因深陷酒與賭而招殺身之禍。
延伸閱讀:
《大河之戀》是著名演員羅伯特·雷德福擔扛導演拍攝於1992年的影片,根據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教授諾曼·麥考連自傳體小說改編。因為小說並不具有轟轟烈烈的情節和大起大落的戲劇沖突,使得影片的改編非常困難。羅伯特·雷德福和編劇理察德·福來登伯格將影片的重點從情節引到對風景的描摹以及大河對生命的象徵意義上,獲得了成功,本片獲得當年度奧斯卡最佳攝影、最佳編劇和最佳音樂的提名,並毫無意外地最後捧得最佳攝影獎。本片的攝影特別出色,釣飛魚的場面散發出神奇的映象魅力。被譽為羅伯特.雷德福接班人的布拉德.皮特,因飾演保羅一角表現出色而崛起。
1992年對布拉德-彼特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他主演了由著名演員兼導演羅伯特-雷德福執導的影片《大河之戀》。這是一部浪漫而深情的影片,彼特富於青春激情和收放自如的表演,令影片增色不少。明星出身的導演羅伯特-雷德福演技高超,對彼特影響頗深。羅伯特曾被稱為美國第一美男子,因此彼特的純真笑容也使其「羅伯特-雷德福的接班人」的綽號不脛而走。從這位前輩身上,彼特學到了許多寶貴經驗,也正是羅伯特將布拉德-彼特推進了好萊塢的大門,給了他成功的機會。彼特從偶像明星成長為真正的演員了。次年,在《加州殺手》(Kalifornia)一片中,彼特扮演的是一個邋遢而兇殘的殺手,他憑此片而獲得1993年威尼斯電影節影帝。
陽光透過樹頂的縫隙一線線地撒在寬闊的特律河上,河面上一閃一閃地躍動著細碎的金光,拋出的魚線在空中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慢慢墜入河裡……,這一切由攝像機捕捉下來,還原在銀幕上,美得足以讓人心碎。《大河之戀》所追求的唯美,已經可以讓觀眾完全忘記是在看一部劇情片,因而也就對這部影片本身在情節上先天的單薄視而不見,一意只在攝影師營造的美麗里沉醉。
http://lib.verycd.com/2003/10/14/0000000260.html
3、四月物語
少女榆野卯月中學時代已經暗戀學長山崎。後者的畢業使兩人短暫分離。次年榆野經過努力考取山崎就讀的武藏野大學。她從寒冷的北海盜來到東京。新同學問起她為什麼報考了武藏野,這正言中了榆野的心思,她無法回答。
她象所有大學女生一樣行走在年輕的校園和平靜的四月里。但課余榆野秘密尋找武藏野書店,最終還是羞羞答答與情郎相見。山崎也在一瞬間的對視中認出了這個女校友。女孩跑出了書店卻遇上急雨,這時候影片就要結束倒也演到 高潮。榆野舉著一把破了的紅傘走向店外雨里內心早已濕潤溫軟... ..畫外念白,什麼什麼來到武藏野...「這是愛的奇跡」。
相關:這是岩井的又一唯美小品。是在寫完一個劇本休假階段閑不住拍的。談不上什麼劇情,完全憑的是影像風格。
漫天的櫻花(私以為劇組人員撒多了,即便是四月來一點也夠了)、綠草地、紅雨傘,也只是他能這樣信手拈來。而且又一次使用了大量古典樂曲參佐劇情。有人總是把《四月物語》與《情書》並提,還稱它是《情》續集那就有點扯淡了。個人推薦此片理應客觀的說明:如果你喜歡,你就會迷上岩井這一小生風格。不然,你就會同意這樣一句話:他這是「近乎於無恥的唯美」。
http://lib.verycd.com/2004/02/14/0000005082.html
4、不可不信緣
從過去到現在,緣份竟巧妙地穿梭於兩代空間。
此情此景,在過去也曾巧合發生過。
會否驚嘆世事乃天註定,還是可幸自己也曾經歷過不枉的愛情……
那種長存在回憶里至死不渝的愛情。
有關兩段愛情故事,在不同的年代,從同一扇窗出發……
[愛情故事]
梓希跟秀景是同校的大學生,她們雙雙暗戀戲劇學會的尚民。一向較為主動外向的秀景要求梓希代寫情書給尚民。梓希便將自己對尚民的情感毫無保留地抒發出來,卻被迫要寫上秀景的名字。尚民看過那些情書後深受感動,漸漸亦被秀景吸引住。梓希每每遇上他都感到混身不自在,甚至內疚,但越是設法逃避他,緣份越是將他們拉得更近。
梓希一天收拾房間,無意中發現一個神秘的箱子,裡面滿載著她母親初戀的回憶……
1968年夏天——
俊河到鄉郊居住的伯父家過暑假。他遇見珠喜並對她一見鍾情。珠喜出身名門望族,家教甚嚴。一天珠喜偷偷地要俊河帶她看看村裡的鬼屋,他們歡渡了難忘的一天,只是突如其來的風暴,把他們的船吹走了,珠喜在途中又把腳弄傷,俊河只能背著珠喜繞著湖步行回去,把珠喜送回家時已經很晚,珠喜闖出這個禍以後便立即被送回漢城,跟俊河沒有話別就分開了。俊河懷著沉重的心情渡過餘下的暑假。
暑假過後,俊河回漢城上課。班上的泰秀要他寫情書給一女孩子,而這女孩正好是珠喜。俊河並未向泰秀表白他暑假的戀愛片段,只是不情願地順從朋友的請求。
梓希發覺母親的初戀故事跟她的遭遇竟巧妙地相似。種種的巧合更令她對尚民的好感日益增加。雖然她因好友的緣故打算徹底忘記尚民,但種種的試驗更證實她的感覺是對的。
[幕後陣容]
* 導演郭在容 *
本片是風靡一時的韓國影片《我的野蠻女友》導演郭在容的新作,由他親自編劇兼執導。郭在容以1989年《雨天的水彩畫》(A Sketch of a Rainy Day)踏入影壇之後,憑《秋天旅行》和《我的野蠻女友》加入賣座導演的行列,他在電影中捕捉愛情的感覺特別細膩,每每令觀眾感動萬分。去年底,傳出他因《我的野蠻女友》的空前成功,已經受到邀請將進軍好萊塢拍片,並與設於洛杉磯的電影導演經理人公司Brantrose簽了一年合約。據悉已著手開拍他在好萊塢的第一部影片。
http://lib.verycd.com/2006/05/06/0000101727.html
I. 世界十大頂級攝影大師
1、安塞爾·亞當斯
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安塞爾·亞當斯,他的照片不僅美麗而且還是個自然環境保護者。他的黑白景照片風靡一時。暗室的創造工作讓他名聲大起。他在攝影方面不僅是一名作家,而且還是一名教育家。演過《攝影-銳不可擋的藝術》
2、羅伯特·卡帕
接下來要介紹的是一個戰爭時期的一名攝影師羅伯特·卡帕。他的照片兒主要是以拍攝戰爭照片而著名。比如說中日第二次大戰,西班牙內戰等。而且他還記錄了世界二次大戰的發展歷程。為後來人們探索戰爭時期保留了還原事實的照片。
3、多蘿西婭·蘭格
多蘿西婭·蘭格是20世紀美國的一名紀實攝影家。她的作品主要是反應了美國經濟蕭條時期的社會情況。記錄了戰爭時期,人們無家可歸的悲苦。一張移民的母親讓世人認可她的拍照能力。還記錄了一些日本軍隊的悲苦生活。
4、傑利·尤斯曼
再給大家介紹一位美國的著名攝影師傑利·尤斯曼。她一生從未用過數碼相機,她是成像後攝影的開創者。多張底片加上暗室操作,照片通過合成編輯,打破了傳統拍照無法實現的效果。主要作品《兒童房裡的鳥》,因此他能夠進入古今中外十大最著名的攝影師排行榜。
5、馬丁·帕爾
排名第五的是馬丁·帕爾,馬丁·帕爾是個浪漫主義者,也非常痛恨政府腐敗。他的作品主要是以反應普通人民的生活,突出了當時社會階級的統治方式。其作品色彩鮮明,更加真實,屬於一種社會學攝影。作品《常識》,是他最具有影響力的代表作。
6、安妮·萊博維茨
排名第六的是安妮·萊博維茨,安妮的作品主要是以拍攝雜志為主,屬於商業攝影。主要以拍攝人物為主,風格獨特,非常有感染力。最著名的就是滾石樂隊巡演拍攝的照片。而且在經濟方面為報酬最高的攝影家之一。
7、布萊恩·達菲
排名第七的是布萊恩·達菲,他與大衛·貝利和特倫斯·多諾萬三人在當時攝影界被稱為暗黑三人組。其作品特點主要是狂妄,動感,創造力十足,也是出了名的壞脾氣。後來他突然對拍照失去樂趣,把所有的作品全部銷毀,在去世前又重新開始拍攝作品。
8、傑伊·梅塞爾
排名第八的是傑伊·梅塞爾,是著名的現代攝影師。其主要作品特點風格簡單而不失有創意。他很少使用一些攝影特效,但出來的效果確不失為大師作品。正因為他獨特的攝影風格所以才讓他進入古今中外十大最著名的攝影師排行榜。
9、布拉賽
布拉賽是匈牙利的一名攝影師,歐洲比較具有影響力的攝影作家之一。經過他的艱苦學習,他精通計劃,雕刻,攝影。60年的職業生涯。主要拍攝普通民眾生活,反應社會真實情況,反應了民眾的朴實狀態,但是帶來的影響卻非常重大。
10、優素福·卡什
最後給大家介紹一位人像攝影師,拍攝不同社會階級的人物臉孔,他就是優素福·卡什。被譽為攝影界的倫勃朗。他非常有國際影響力,其中《怒吼的獅子》對他的地位影響最大,對反法西斯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J. 求助一下各位大神推薦一下幾部有關攝影的電影。。謝謝
很多喜歡攝影的人,同時都喜愛欣賞電影,畢竟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且彼此間有很多值得借鏡的地方。但說到關於攝影的電影,其實也不在少數,畢竟攝影是人類史上很重要的發明與生活方式,而哪些攝影電影最出色呢?來自國外網站Fstoppers編輯的推介,這個清單值得參考!不過或許是英語作者關系,一些我們熟悉的例如「八月照相館」或是「戀愛寫真」都不在名單呢,哈哈。
第十位︰ ONE HOUR PHOTO (戀相狂/不速之客)
年份︰2002
簡介︰這是一套2002年的美國驚悚片,由Mark Romanek 執導,Robin Williams等主演。電影描述一名照片沖曬店職員很喜歡一名長期顧客的溫馨家庭照,不但漸漸把自己當作該家庭的一分子,更開始暗底里潛進她家……
第九位︰ HIGH ART (高潮藝術)
年份︰1998
簡介︰一位年輕的女實習生,在一家小型雜志公司工作時,接觸另一名吸毒成癮的女同性戀攝影師,兩人互相利用以幫助自己的事業,卻慢慢地愛上了對方。
第八位︰ REAR WINDOW (後窗)
年份︰1954
簡介︰這是一部Alfred Hitchcock 所執導的電影,故事講述一名攝影師,因為腿斷而被迫在家休養,為了打發時間,他開始透過自家的後窗,用望遠鏡偷窺鄰居,並懷疑發生了一宗謀殺案……
第七位︰ CLOSER (偷情/誘心人)
年份︰2003
簡介︰初抵倫敦的脫衣舞娘愛麗斯遇上專欄記者丹,兩人墜入愛河並且同居。丹以女友的經歷寫了一本小說,卻在影樓拍照時,愛上了攝影師安娜,而安娜因丹有女友而迴避他,卻因一次偶然的機會,丹反而造就了安娜與另一人萊利的情緣,後來竟發展成復雜的四角關系……
第六位︰ PECKER (派克/貝克)
年份︰1998
簡介︰主角Pecker 是個18歲青少年,在三文治店工作,喜歡幫家人朋友拍照,他的作品被來自紐約的藝術經紀人羅利看上,更因此登上雜志的封面,一夕間成為攝影界的明日之星。但是他卻為家人朋友帶來了空前的災難,突然間貝克成為家中的狗仔隊,全家再也沒有隱私……
第五位︰ BLOW-UP (放大/春光乍現)
年份︰1966
簡介︰主角是個攝影師,某日在公園里抓拍情侶照片,其中一個女子竟不斷要求取回底片,而攝影師則則從照片中看到一具屍體和一個拿槍的人,是謀殺案嗎?而到第二天,他回到現場卻發現屍體不見了,只有一群人在打著不存在的網球……
第四位︰ PROOF (情如物證)
年份︰1991
簡介︰年輕的主角要擔任盲人攝影師的助手,朝夕相處下,攝影師逐漸喜歡上單純可愛的主角,不料主角卻禁不住他家中女管家的誘惑,與她發生了不可告人的關系……
第三位︰ UNDER FIRE (戰火下)
年份︰1983
簡介︰故事背景是尼加拉瓜腐敗政權Somozoa 倒台前的日子,臨近於1979 年的革命前夕,處於三角關系的三名攝影記者,被捲入了政治陰謀之中。
第二位︰BORN INTO BROTHELS (生於紅燈區)
年份︰2004
簡介︰這是一輯美國紀錄片,一個攝影師來到了加爾各答紀錄妓女,並且和她們的孩子成了好朋友,攝影師教會了他們攝影,並讓他們拍攝在身邊發生的一切。
第一位︰ CITY OF GOD (無法無天/無主之城)
年份︰2002
簡介︰兩個男孩同在里約熱內盧的暴力社區長大,卻是各走各路︰一個成為了攝影師,另一個成為了毒販。
(來源:攝影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