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外電影 » 中國外國電影的區別
擴展閱讀
超級恐怖外國電影 2024-06-30 02:38:19

中國外國電影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4-06-27 08:20:20

⑴ 求中國電影與美國電影的區別。急!!!!!!!!!!!!

1、起源不同

中國電影:中國電影事業發端於20世紀初。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字景豐)拍攝了由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

美國電影:1893年,發明電影視鏡愛迪生並創建「囚車」攝影場被視為美國電影史的開端。1896年,維太放映機的推出開始了美國電影的大眾放映。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城市工業經濟和中下層居民數量迅速增長,美國電影成為適應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種大眾娛樂。它起先在歌舞游樂場內,隨後進入小劇場,在劇目演出之後放映。

2、特點不同

中國電影: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在風格與樣式上趨於多樣化。由於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

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

美國電影:美國電影是按照國家分類的電影類型,美國是世界第一電影強國,雖然美國只有200餘年歷史,但在幾百年的短暫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美國文化,其核心就是追求夢想,平等,自由,以及包容一切。

3、表現形式不同

中國電影:中國革命歷史題材主旋律影片的表現手法多為平鋪直敘、中規中矩,影片通常以教科書式的權威口吻進行敘述,觀眾能夠獲得歷史的厚重感,卻無法產生深刻的代入感。

領袖、英模題材影片雖然已經逐步脫離了教科書式的書寫,在人物深度的刻畫、體現人性色彩、選取角度的靈活性等方面有所進步,但總體而言,此類影片仍然存在較強的教導、感化的痕跡

美國電影:美國主流電影的表現手法則更為豐富、細膩和深入,它能將國家形象和價值訴求投射到具體、真實的人物身上——這些人物可以是歷史人物,也可以是普通大眾,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都有接受這種國家形象和價值訴求的能力。

⑵ 英美電影與中國電影的區別,在影評,音樂,演員,角色,導演,類型等方面,進行分析。

美國從1776年建立迄今為止不過236年的時間,歷史很短,所以網上流傳著一個段子:美國人沒有歷史,只能拍科幻片;中國人沒有未來,所以只能拍宮廷劇。當然,這僅僅是網友的一個吐槽。但這無疑從側面印證由於科技的高超,美國在科幻類新的電影中拔得頭籌並長青不老。其實英美電影和中國電影在任何方面的區別都是歷史文化背景不同所導致的。
類型方面:由於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所以美國有獨特的西部片;雖然倆國都有關於戰爭的電影,但是由於美國經常是侵略者而中國是受害者,所以美國的戰爭片經常是以戰爭給美國人帶來心靈和精神上的創傷為切入點來展開的,比如《全金屬外殼》,而中國是站在受害者的角度上來展現中國人民在抵抗外來侵略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機智勇敢的;由於中國城市化的時間還不行,所以文藝片大多都是鄉土文學,滿含泥土的氣息,而美國城市化則非常先進,所以文藝片大多都從現代物質繁榮帶給大家的精神、感情上的困惑來敘述的。
導演方面:我沒認為有什麼本質的區別,有區別,可能是導演個性方面,但敘述手法和方式幾乎都萬變不離其宗。每個導演都是一部電影的靈魂,所以各個精彩的電影的背後是有著各個有精彩故事的導演,導演敘述故事的能力強不強,導致了電影好不好看。商業片和文藝片或者紀錄片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存在哪國的導演更商業化,哪國的導演更理想化,人生存的理由不同,也就造就了導演的不同。
角色方面:因為中國更強調集體主義、尊老愛幼、相互幫助這類的傳統美德,所以中國的電影在塑造角色方面出了復雜的人性外,還有道德的約束;因為美國是一個法制國家,市場化也高速發達,所以在塑造角色方面更側重於自我以及在「美國夢」下的美國人的生生不息、頑強拼搏。比如拿勵志電影來說事兒,中國的《奮斗》中的陸濤就是激勵起同事的對事業和生活的熱愛和激情並和這些同事合作才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而美國的《肖申克的救贖》中的ANDY則是通過自己淵博的專業知識和在監獄里對於自己愛好的執著為自己的越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演員方面:這個方面的區別和導演的區別差不多,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美國人更會演戲。因為美國是最早普及電影技術的,而夢工廠好萊塢也紮根在美國,所以有一個實在的環境和硬體在那放著。但是中國也不缺乏好的電影演員,比如:梁朝偉、劉德華、黃秋生、曾志偉、周潤發、張國榮。其實不難看到,中國的好演員大多在港台,這也和文化環境有關。美國演員我則更喜歡馬龍。白蘭度和史泰龍,都是硬漢和寫實表演特別出色的演員。
音樂方面:我對這方面沒有太多的了解。
影評方面:美國電影的商業化色彩太濃重了,所以評論家的關注點還在票房上,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家的電影沒有藝術內涵,我就不覺得美國的電影沒有深刻挖掘人性、普世的價值觀以及人類在生活中的常態。中國的影評家可能更帶有知識分子的情節,總是站在他的角度來用自己的喜愛厭惡來評價電影,所以我們總是在影評中看到各種專業的詞彙、各種和文化掛鉤的名詞(人文底蘊,厚重感,)以及各種本來電影沒有傳達出但是卻因為他們自己的對社會的不滿和控訴而表達出來的憤懣。所以我經常說,你不是不看美國大片么?那你還經常掛在嘴邊:YOU JUMP, I JUMP!(泰坦尼克號的經典台詞)。
仁者見山,智者樂水,希望自己的一點看法能幫到你。 (因為我看美國電影比較多,所以回答未免有失偏薄了)

⑶ 外國電影和國產電影有什麼區別

國內電影pk國外電影

如果把美國比成一個成年人的話,那中國只是一個青年人.雖然我們現在比不上他們,但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超過它的.

從電影的方面來談,我認為我們現在只是一個小孩兒.我們的電影每年都在成長,我相信我們的電影會越來越棒的!

但也允許我在這提一些我個人所認為的不成熟的意見.宗上所述,我發現,中國的大片也只不過是一些歷史片,還有很多宏大的戰爭場面.其中還有很多的陰謀,手段,權利等等.細想,這幾年中國所拍的大部分片子似乎都是這樣的.

而外國的片子卻不是這樣.最終,正義會戰勝邪惡,而且你會發現他們追逐夢想的腳步一刻也沒停下過,在看完電影後,不止是看電影.我還能從電影中得到很多的啟示和人生感悟.這些東西是在國產影片中找不到的.

⑷ 中國和外國電影的區別有哪些

一,審查關。中國電影審查制度太過保守。基本上能在電影院演都有主旋律的陰影,不過這兩年好一些能讓放〈天黑請閉眼〉之類的恐怖片了 二,拍攝類型。中國電影這兩年出現諸如〈可可西里〉〈尋槍〉〈玉觀音〉這樣的片子,基本都脫胎於歐美模式,我不是指的內容,而是新一代導演運用的各種拍攝技巧。 三,產業化模式。好萊塢電影已經進入全盤的商業運做,電影製作就好比商品生產一般,幾乎全是按照市場規律辦事。而中國電影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模式基礎上。每年國家計劃投資拍攝大量的主旋律影片,留給開發商的空間太小,沒有形成規模 四,人才儲備。中國的電影人才如是有才華名氣的都想到國外發展。而好萊塢卻是集合了世界上最頂尖的電腦製作大師,導演,編劇等,形成了良性互動 五,投資製作。中國的商界大亨最國產電影產業顧慮重重,又沒有外國資本家那麼財大氣粗。是以很難下決心投資國產影片,除非是張藝謀這樣的世界知名人士。

⑸ 中國電影和外國電影的差別是什麼呢

1、運用市場運作規則、模式差異

中國電影與歐美鍵孫滲電影相比,還處在市場化的初級階段,在商業訴求上顯得太浮躁、太急功近利。中國電影走向產業化,凱雹不僅是電影本身從藝術電影向商業電影的過度,更是文化市場和大眾審美對電影發展的需求。

2、培育衍生品市場差異

美國電影業總收入僅有20%是從影院的票房收入中獲得的,而電影衍生品的收入高達70%。

中國電影收入的90-95%是票房和植入式廣告,一些電影衍生品的收入幾乎為零。美國電影衍生品開發與推廣給中國以啟示。

3、新舊媒體融合的宣傳營銷差異

在新媒體時代,美國抓住新媒體與電影的共性——虛擬性的特點,充分利用網路的互動性,使新舊媒體平台相配合,增加電影的消費力量。

電影傳播的是蘊藏在影片深層的文化觀念 中國電影需培育穩固的國內市場,在挖掘電影的內涵上下功夫,表達中稿脊華文明的精髓,反映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世界觀。

⑹ 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美國電影的區別

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美國電影的主要區別如下:

1、起源時間不同

日本電影的起源時間是:1897年;

韓國電影的起源時間是:1900年;

中國電影的起源時間是:1905年;

香港電影的起源時間是:1897年;

美國電影的起源時間是:1893年。

2、語言不同

日本電影的主要語言是:日語;

韓國電影的主要語言是:韓語;

中國電影的主要語言是:普通話;

香港電影的主要語言是:粵語;

美國電影的主要語言是:英語。

3、特點不同

日本電影的主要特點是:主要分為"真人電影"和"動畫電影"兩大類,以動畫電影為主真人電影為次;

韓國電影的主要特點是:真實和有深度,直言不諱的表達社會問題,有關法律政府方面更是各種抨擊,有著最寬容的尺度;

中國電影的主要特點是:從形式到內容都極富有民族風格和特色;

香港電影的主要特點是:以警匪片和古裝片為主;

美國電影的主要特點是:以科幻和動作為主,推崇個人英雄主義,擁有全球性代表的影視娛樂舞台——好萊塢。

⑺ 中國電影和美國好萊塢大片的區別,為什麼我感覺國產片超級難看

電影作為一種藝術品,好與壞的區別,就是創作人本身的一種情懷,而國產電影恰恰就缺少對藝術的情懷。

好萊塢電影發展的比較早,也就是說起點比其他的地方要高。而且有大量的資金技術投入,一流的演員,一流的幕後工作人員,影片題材比較開放,所以種類比較多,發展的比較全面和有相當的深度。

(7)中國外國電影的區別擴展閱讀:

區別是在多方面的,畢竟質量是和投入成正比的,中國電影和美國好萊塢大片大致區別如下

1、差距在前納產業發展不成熟。比如劇本這塊、好萊塢有專門甄選劇本的機構肆襪、第一步就是數頁數。一個劇本多少頁都有標准、超過多少頁的會被直接當掉、因為太長的劇本意味著片時也長、能把節奏把控好的導演卻不多。

然後再從這些頁數合格的劇本里邊去選好故事、好萊塢對於觀眾的心裡都有統計、哪些點觀眾喜歡、哪些點不喜歡。所謂的好的故事要具備這些點和因素。劇本定了才會去找導演、演員。慧雹沒

2、演員的質素參差不齊

國內有一點不好的是、錢先給了。大牌們錢一到手、就成大爺了。整個劇組得哄著供著。雖說很多明星人還是不錯的、比如梁朝偉、鞏俐等這些。再大牌也不會胡亂出幺蛾子。然而新晉的一些年輕一輩不行、沒吃過苦、媒體粉絲一捧就上天了。

3、想像力的制約

國產電影,大部分只是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不停地反復的咀嚼,如《齊天大聖》、《封神榜》之類,國外電影構思天馬行空,善於創造,影視素材自然更受歡迎。

4、技術的差距

不說特效就是分鏡、剪輯、配樂、後期都跟好萊塢不是一個檔次的配樂不該配的地方瞎配,不大氣,後期糊弄一下就好了。

⑻ 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有什麼區別

一、特效不同:

1、中國的特效水平並不差,然而由於演員的片酬占據了大頭,所有特效方面投入就少了,因而,我國的特效看起來什麼的出戲。

2、國外的電影資金有著合理的安排,特效一點也含糊,看起來就相當順暢。

二、劇本不同:

1、國外劇本有著相當成熟的分工,各種類型都有,劇本也比較精良,雖然現在好萊塢劇本也不怎樣,但至少中規中矩。

2、而我國的限制比較大,劇本大多都是歷史宮斗片或者抗日戰爭片,類型比較少。而且,由於我國沒有成熟的編劇體系,所有經常出現爛劇本,完全不把觀眾當回事,只想走走流量。

三、道具不同:

1、好萊塢有著成熟完善的道具製作組,比如《指環王》里的部分場景都是道具製作出來的,效果逼真。以及《權力的游戲》中,角色路人的服裝都是專門製作,符合實際。

2、而我國這方面真的是完全空白,目前還沒有完整的道具組,服裝上面也都是光鮮亮麗,完全不符合實際,容易讓人看了出戲。

電影表現手段:

電影是一種以現代科技成果為工具與材料,運用創造視覺形象和鏡頭組接的表現手段,在銀幕的空間和時間里,塑造運動的、音畫結合的、逼真的具體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的現代藝術。

電影能准確地「還原」現實世界,「展現」虛擬世界,給人以逼真感,親近感,宛如身臨其境。電影的這種特性,可以滿足人們更廣闊、更真實地感受生活的願望。

電影的幀速率一般是24幀每秒,隨著技術的提升,即將出現48幀甚至60幀每秒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