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外電影 » 外國一戰地道戰電影
擴展閱讀
電影國外神話 2024-10-05 12:47:54

外國一戰地道戰電影

發布時間: 2024-07-06 14:37:29

Ⅰ 請問有哪些好看的舊社會電影或連續劇。(抗日與動作片之類的)

《三毛流浪記》、《地雷戰》、《地道戰》、《鐵道游擊隊》、《小兵張嘎》、《雞毛信》、《閃閃紅星》、《烈火中永生》、《永不消失的電波》等等

Ⅱ 有沒有什麼好的戰爭片推薦一下

多謝邀請

1、《美麗的村莊,美麗的火焰》:真實事件,關於1992年南斯拉夫種族戰爭,很值得一看。

2、《伊萬的童年》

我最鍾愛的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的一部偉大作品!

3、《辛德勒的名單》

說起戰爭片少不了這部電影,小女孩那一抹紅裙子在黑白映畫之間是如此光芒,我認為是代表著「希望」。

4、《紅櫻桃》不得不推薦的片子!

謝邀

既然好的戰爭片,那評分肯定不能低

我推薦這兩部電影,巨經典

地道戰

真的詮釋了什麼叫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小鬼子做夢也不會想到,灶台突出會冒出來一個八路

地雷戰

小時候看的時候 就是很心疼戰馬,畢竟是無辜的

謝邀

我推薦幾部比較經典的戰爭片吧。

1.《太陽之淚》由安東尼•福奎阿執導的一部戰爭片。影片上映於2003年。片中講述的是一支「海豹突擊隊」前往奈及利亞解救一名醫生。因為奈及利亞發生內戰,戰火四起,沿途很多村落都被「屠村」在遇到醫生之後,醫生要求必須把村落里的人全部帶走,要不然不走,無奈最後只能帶著幾十個人一起走了,由於時間緊迫他們必須趕快抵達撤退地點等待直升機救援,上演著一場生死逃亡。很考驗人性的一部片,如果海豹突擊隊只管完成任務不帶村民離開,村民就會被隨後而來的反叛軍殺死。推薦大家看看,緊張刺激。
2.
《黑鷹墜落》這個我之前說過了,就不多做解釋了,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去看看,非常經典的一部戰爭片。

3.《第九突擊隊》由費奧多爾•邦達爾丘克執導的一部戰爭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影片上映於2005年。我看了三遍了,戰爭絕非兒戲,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會導致死亡。講述的是一群年輕人經過短暫的魔鬼訓練上戰場,都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活下去,戰爭遠比他們想的殘酷,在同伴一個個的倒下,他們能做的只有血戰到底,取得勝利。
還有很多抽時間我會整理一下發出來。喜歡的小夥伴們可以關注一下。

提到戰爭片,總是繞不開一戰和二戰,有太多的電影以這兩次世界大戰為原型。在這分享三部由好萊塢大牌影星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高分戰爭片,每一個都堪稱經典。

1.\t《燃情歲月》 豆瓣評分8.8 IMDB評分7.5

1994年上映的經典電影,由愛德華·茲威克指導,曾拿下多項奧斯卡提名,也奠定了皮特在好萊塢的地位。影片將西部、一戰、愛情、親情、兄弟情等元素融合的非常到位,最後感動到落淚。

2.\t《無恥混蛋》 豆瓣評分8.5 IMDB評分8.3

好萊塢暴力美學鬼才昆汀·塔倫蒂諾出品必屬精品,據說這個劇本是昆汀·塔倫蒂諾花了近十年時間創造出來的,用五個章節、三個故事線、四個矛盾點,還原了二戰期間的黑色暴力事件。有意思的是,它雖然是部戰爭片,但對話戲卻相當出彩,絕對值得一看。

3.\t《狂怒》 豆瓣評分7.8 IMDB評分7.9

《警戒結束》《自殺小隊》導演大衛·阿耶執導的一部坦克題材戰爭片,故事發生在1945年二戰接近尾聲之際,5人坦克小分隊驅戰車「狂怒」深入納粹德國腹地,在彈盡糧絕的境遇下上演了一部以寡敵眾、熱血震撼的二戰大片,聽著都讓人荷爾蒙飆升。

這三部大家先看著,之後還會持續分享更多的經典影片。

《辛德勒的名單》是我看過的最好二戰題材的電影,由斯皮爾伯格導演,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

主人公名叫奧斯卡*辛德勒,本來是一位納粹分子,但是他不愛殺人,很愛金錢和美女。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二戰時至少拯救了一千二百名猶太人的命。

二戰時,他在波蘭開了一家軍需工廠,大發戰爭財,為了節省成本,他的員工全部是廉價的猶太人,後來他竟然發現即使不給這些猶太人錢,他們也爭著搶著來幹活。原來只有工廠的員工才能躲過德國納粹的殺害。

辛德勒在一次和情婦一起上山打獵時,看到了整個的德國人虐殺猶太兒童及婦女的情景。殘暴程度另人發指,辛德勒良心發現,開始大規模招工,但是招工指標必須有德國軍官的簽字,於是他散盡了家財,賄賂德國軍官,工廠的規模沒有擴大多少,人卻增加了幾倍。於是就有了一張張工人名單。

後來辛德勒在破產前,成功的轉移的這些人,二戰結束後,辛德勒流亡海外,靠一些猶太人救濟,後來也坐過小生意但都失敗了,六七十年代死在了海外。

其中一個猶太人,為感謝辛德勒的救命之恩,奔走於各地,希望將這段 歷史 讓全世界知道,後來他碰到了一個澳大利亞的小說家,這個小說家把辛德勒的故事,寫成了小說。《辛德勒的名單》也叫《辛德勒的方舟》。

斯皮爾伯格導演1982年第一次看到《辛德勒名單》,他為拍這部影片准備了十年。還為自己的小失誤給全世界的猶太人道歉。

拍攝期間幾度落淚。終於成就這段經典。

編輯:如花

整理:莎莎

我又來推薦印度電影哈。關於印度戰爭片我又印象的有

一:阿米爾·汗主演的《抗暴影響》,背景是1857年英殖民時代的印度,一個叫莽卡·班迪的印度兵團小隊長,因不滿當時的東印度公司迫害印度平民及不尊重宗教信仰,憤而帶領一連的印度兵起義抗暴。人單力薄的革命終歸失敗,而莽卡班迪也被判處極刑,但從此掀起印度人爭取獨立的決心。在經過90年的動亂後,東印度公司終於退出印度這塊土地,印度獨立了。莽卡班迪是一個真實的 歷史 人物,印度的獨立,他是第一個先行者,被視為印度的民族英雄。

二:《阿育王》由沙魯克·汗(我超愛他演的電影嘻嘻嘻嘻),卡琳娜·卡普(這位我現在不喜歡了)等主演。劇情講公元前的印度孔雀王朝,賓頭沙羅國王之子阿育王子(沙魯克·汗 )勇猛善戰,雖遭兄弟忌恨陷害,卻接連立下汗馬功勞,聲望扶搖直上。面對荊棘環繞的王位,阿育起先沉著應對,不以為意,最終還是應母親的苦苦哀求隱姓埋名,離開王宮。修行途中,阿育邂逅美麗動人的卡列加公主卡瓦奇(卡琳娜·卡普 )。失意時節相知相守,一對不平凡的青年男女愛情花朵恣意綻放。不過正如僧侶所說,太陽即使躲在雲層後面仍是太陽,阿育註定重返王宮,繼承王位。為此他與卡瓦奇生離死別,在金碧輝煌的宮殿內與政敵和外敵攻防周旋。在血雨腥風的斗爭中,阿育的那顆心逐漸冰冷,攻城略地,征戰殺伐,血流遍野,為了最頂點的榮耀,黑色阿育王逐漸膨脹。史上最偉大的護法轉輪王阿育,亘古流傳的王者傳奇。

三:《烏里:外科手術式打擊》,印度版的《戰狼》,哈哈哈哈。這部電影是根據2016年印度陸軍對巴基斯坦的外科手術式打擊作為報復烏里攻擊的真實事件改編。

哈哈哈暫時先推這幾部哈哈哈

特種部隊,勇者行動,班加西13小時,雙狙人,深入敵後,孤獨的倖存者

《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珍珠港》《虎虎虎》《冷山》

《上甘嶺》《渡江偵察記》《大決戰》 戰爭之王,《太陽淚》《哈特的戰爭 《勇敢的心》 舉起手來 建軍大業

蘇聯的解放系列。

Ⅲ 「地道戰」的前世今生

說起地道戰,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電影《地道戰》。這部 1966 年元旦上映的電影,已創造出超 30 億人次觀看的紀錄,可謂是家喻戶曉。

《地道戰》一片中的地道戰戰法,是從晉察冀邊區保定清苑的冉庄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而來。從 1941 年起,從單一的躲藏成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逐步變成了「村村有地道,戶戶有地道」。這種內外聯防的結構能夠使各家各戶有效的互相配合,隱蔽的打擊敵人,使原本無堅可守的冀中平原成為中國軍民打擊日本侵略軍的重要作戰區域。

抗戰時期的「地道戰」是廣大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的結晶,只能用影片中那句「高,實在是高!」來評價了。

關於「地道戰」的記載和應用從戰國時期就開始了,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紀,在中東地區的戰爭中還在應用。

1

戰國時期

中國最早的關於地道戰的記載要追溯到戰國時期(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墨翟在《墨子·備穴》中就有開鑿地道進行攻防作戰的明確記載:如果敵軍開鑿地道攻城,守軍也應徑直迎敵,針對敵穴方向開鑿地道,以穴攻穴,把敵軍消滅在地下。還記載:為了及時了解敵穴情況,每個井穴口派狗執勤,以「審之穴之所在,鑿穴以迎之」。古書中既記載了對付地道戰的方法,也講明了地道戰的偵察方法。

自戰國之後,直到三國時期(220 年-280 年),關於地道戰才有了新的記載。三國時期,使用地道作戰有文字記載的就達 9 次之多,如曹操與張綉的安眾之戰、袁紹與公孫瓚的易京之戰、袁紹與曹操的官渡之戰、鄧艾與姜維的祁峪之戰、諸葛亮與郝昭的陳倉之戰等均是典型的地道戰。

據史書記載,曹操擅用地道作戰。著名的亳州古地道就是曹操為其軍事需要,專門修築的地下軍事戰道,最初用於運送士兵,後用於攻城、撤退、聯絡、伏擊、反地道戰等。

在隨後的一千多年裡,在華夏大地上幾乎歷朝歷代的攻城戰都採用過這種戰法。在歐洲大陸上,著名的君士坦丁堡之戰(1453 年)中,穆罕默德二世面對久攻不下的局面,也採用了挖掘地道的形式,企圖從護城河和城牆下方進入城中。守城的君士坦丁堡軍民也採用了和墨子一樣的計策,主動出擊,在地道內殲滅敵人。

2

阿拉斯戰役(1917 年)

阿拉斯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地道作戰,對陣雙方是協約國的英法聯軍與同盟國的德軍。

在經歷了 1916 年索姆河戰役的慘重傷亡後,英法聯軍得出了一條血的教訓:跟裝備精良、戰術多變的德國步兵師硬碰硬,無異於大規模自殺。他們變更了作戰策略,決定以挖掘地道的方式,在阿拉斯的地下埋伏一支奇兵,關鍵時刻給予德國人致命一擊。

計劃很快便開始執行,為了加快挖掘進度,英方僱傭了來自紐西蘭隧道公司的 500 名經驗豐富的礦工,與一隊平均身高只有 5 英尺 3 英寸(約 1.6 米)的英國約克郡礦工組成工程隊,僅用 3 個月時間便在阿拉斯地下挖出了龐大的地道網路。

整個地道網路由兩個「大迷宮」組成,每個都長約 20 公里,能夠容納 2.5 萬名士兵。地道並非如人們想像一般狹窄,相反,它能夠讓兩支部隊自由穿行,最寬的地方甚至可以鋪設一條供應補給的鐵路。挖掘工程結束後,人們又立即在其中建立起餐廳、教堂、加油站、輕型鐵軌等附屬設施,以及一座設備齊全的戰地醫院。

阿拉斯地道於 1917 年全線竣工,英法聯軍司令部決定在 1917 年復活節發起反攻,2.5 萬名士兵開始在英國陸軍元帥道格拉斯·黑格的指揮下,秘密進駐這座巨大的「地下城」,准備伺機而動。在他們頭頂上方數十米處,就駐扎著如狗一般機警、卻對地下情況毫無察覺的德軍。

士兵們在等待了一個多星期後,在 1917 年 4 月 9 日清晨 5 點 30 分,英軍第三突擊師發起進攻信號,隨後,多支聯軍小分隊有序地從指定出口沖出地面,奇跡般地出現在敵人眼皮底下,向駐扎在阿拉斯的德軍第二和第六步兵師發起突襲。當日,大雨滂沱,寒風刺骨,在猛烈的迫擊炮火掩護下,聯軍順利進入德軍陣營。狼狽不堪的德國人沒有想到英法聯軍會在距離自己不到一英里的地方突然出現,他們連靴子都沒來得及換,有的甚至還穿著睡衣就成了俘虜。

此役,英法聯軍大獲全勝,以一千多人的微小傷亡擊潰了整個德軍部隊,成功將戰線向前推進了 10 多公里,身後的巴黎從此安枕無憂,阿拉斯地道戰也成為世界軍事史上的經典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人們重建了阿拉斯小鎮。新的居民希望能夠忘卻戰爭留下的所有創傷,於是市政當局封閉了這座「地下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鎮上一部分知道「地下城」存在的居民將其重新起用,作為地下掩體保護人們免遭空襲。但是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地道又被重新封閉。

我們不難發現,戰國時期和三國時期以及此後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在內的一千多年歷史中出現的地道戰,多是用於輸送士兵,簡單的說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和抗戰時期冀中平原的地道戰有著很大的區別。

3

太平洋戰爭(1941 年-1945 年)

太平洋戰爭打響後,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上的帛琉群島、菲律賓群島等地展開了激烈的戰斗,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比如在帛琉群島的貝里琉島戰役中,日軍精銳的第 14 師團第 2 聯隊(超過 10000 人)全軍覆沒,美國海軍陸戰隊第 1 師的傷亡也超過 8000 人,是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戰斗雙方傷亡率最高的一次戰役。在冀中平原上被地道戰「教育」過的日本人,此戰便是利用了地道戰的方式抵抗美軍的進攻。

在結束帛琉群島的戰斗後,美軍決定跳過台灣直接奪取沖繩,減少在敵方防禦完善的島嶼進行登陸作戰。此時,日軍派遣牛島滿中將接掌日本陸軍第 32 軍,主要負責防禦沖繩的任務。根據敵強我弱,支援也不利的現實情況,第 32 軍高級參謀八原博通大佐便建議利用地形跟美軍打游擊戰、地道戰。

沖繩島戰役打響後,很快進入白熱化,戰鬥打的異常慘烈。初期戰斗,日本軍隊採用八原博通與牛島滿的戰略計劃,憑借牢固的坑道和山洞死守,單是甜麵包山一個陣地,一天之內,就 10 次易主,美軍最精銳的第六師傷亡達到 3000 多人。

面對躲藏在堡壘和地下的日軍,美國人想盡辦法,火焰噴射器、推土機等統統利用上,但是仍有不少冷槍不知從何處打出。

可見,在沖繩使用地道戰的戰術是十分成功的。然而,狂妄的日本人並不滿足於單純的抵抗美軍的進攻,而是希望將美軍殲滅在沖繩島。

正當美軍在沖繩一籌莫展之時,第 32 軍的長勇中將向牛島滿提出一份新的作戰計劃,建議讓第 32 軍沖出地洞,殺進美軍陣地、一舉殲滅傲慢的美軍、以報效天皇的厚恩。長勇中將可以說是二戰中豬隊友的代表之一。最終經過參謀會議討論,同意了該計劃。當然,八原博通大佐在參謀會議上提出了反對意見,但是並沒有改變最終的結果。

在長勇等人的計劃下日本人沖出地洞主動發動進攻,結果可想而知,最終沖繩島上遍布日本人屍體。

4

越南戰爭(1955 年至 1975 年)

在 1955 年開始的越戰中,越軍也是利用「地道戰」讓美軍吃盡苦頭。北越和越共雙方在城市地下布置了精密的地道網路,並依靠這種網路結構對美軍實施進攻,造成了美軍巨大的人員傷亡。其中規模較大的地道工事長達幾公里,根本摸不到邊,甚至直到越戰結束美軍也沒有搞清越軍到底挖了多少隧道。

越南境內樹林遍布,既有高大的樹木和竹子做建材,也有低矮的灌木和藤蔓做掩護。當地的紅土和黏土也適合開挖地道,就地取材就行。至於繳獲自美軍的材料就更豐富了,包括各種金屬板材、彈葯罐,尼龍防水布,沙包等。

盡管地道戰在越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甚至一些龐大的地道系統具備了地下手術室、指揮員專用辦公室、電影室、彈葯工廠設施,但北越軍民還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地道內部通道低矮,基本是彎腰或者蹲著前進。在地道內生活要長期面對空間狹窄、空氣稀薄、陰暗潮濕的環境,很多人都患上了幽閉恐懼症。同時,在地道里各種生活垃圾甚至排泄物無法及時處理,各種各樣的昆蟲攜帶病菌在地道內傳播。規模最大古芝地道內曾有約 1.6 萬人,戰爭最後只存活了不到 6000 人。

對於美軍而言,反擊的方法也是簡單粗暴,一方面是直接用炸葯爆破或往地道里灌水、催淚瓦斯使其中人員窒息死亡或灌煤氣再用火箭筒引爆等,甚至對於地勢平坦的區域也可以用坦克壓塌地道。另一方面是派人進入地道,對於美軍而言,進入漆黑的地道是件十分恐怖的事,後期甚至成立了專門的地道作戰部隊。

5

「9·11 恐怖襲擊事件」後的「反恐」戰爭

至於是真反恐還是打著反恐的旗號橫搶硬奪,不是本文的重點,不過自從美軍以打擊恐怖分子為名的進入阿富汗,很快就將阿富汗大大小小的抵抗組織消滅殆盡,阿富汗剩下的塔利班武裝分子開始轉移戰場將戰爭轉入了地下,或者藏身於深山之中很美國打起了游擊戰。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阿富汗為抗擊前蘇聯入侵,曾花費了幾百萬美元修建地下掩體,利用天然洞穴和古老的地下灌溉水渠,建立起了自己的地下堡壘。這些山洞、地道縱橫交錯,如迷宮一般。

可見,對於阿富汗人民來說,「挖地道」已經是輕車熟路的事。塔利班和基地組織依靠地下掩體來防止美軍的導彈攻擊。阿富汗地道的構造和越南地道相比十分簡單,主要用於存放武器物資或者將作戰的人員藏起來。雖然這個地道結構簡單,但是裡面沒有照明設備,一片漆黑,隨處都是陷阱和炸彈。美軍夜視設備等高科技裝備,在地道中不會發揮太大的優勢。面對這未知的環境,無論是美軍還是阿富汗政府軍都不願進入。

一位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英國士兵曾隻身進入地道,僅憑一把手槍就幹掉了四名武裝分子,在他回來之後不光受到了嘉獎,還被稱作了特種兵之王,不過他自己說他潛入地洞這件事是他這輩子認為最恐怖的事情。要知道這名英國士兵來自 S.A.S(Special Air Service)特種空勤團,是全球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之一。

除了阿富汗,在美國入侵伊拉克的戰爭中,也遭遇過地道戰,甚至有專家說地道戰會成為伊拉克戰爭的最後一戰,當然因為諸多原因,並沒有出現這種局面。

面對這如兔子窩一樣的地道結構,美軍想要真的徹底殲滅對手,怕是還要耗上若干年吧。

現如今,除了美軍在阿富汗遭遇了地道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戰爭中也經常使用地道戰,目前美國懷疑朝鮮境內有幾千條地道,甚至在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就連墨西哥毒販和偷渡客都在拚命挖地道。

參考資料:

搜狐:被譽為「戰神」,卻鮮為人知的日本大佐,一戰使得美軍損傷 7 萬人

網易:太平洋戰場上日軍曾用"地道戰"消滅近一萬美軍?

搜狐:揭秘:害慘美國大兵的越南地道戰陷阱示意圖!

參考網:法國阿拉斯地道戰英國礦工掘出的地下城

網路:阿富汗為何能拖住美軍 10 年?

Ⅳ 地道戰的故事簡介

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下面是我為大家准備的地道戰的 故事 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地道戰的故事簡介

曾經風靡全國的電影《地道戰》,恐怕很少有人沒有看過。不過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地道戰》的故事原型就是來自正定縣曲陽橋鄉一個叫高平村的村莊。1963年,《地道戰》的主創人員在高平村找到了創作靈感,電影里的高老忠和高傳寶兩個人也是以高平村民兵隊長劉傻子為原型塑造。

高平村還有另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不斷有史料證明,這里是北宋范仲淹的生身之地。“真定名藩,生身在彼,”范仲淹寫給友人的信中的這些文字,透露出一代名臣與高平村的不解之緣。

歷史追溯

湮沒在歷史中的三吉寺

橫平豎直的街道,新舊交錯的民房,三三兩兩的老人在牆角曬著太陽,時光無聲地流逝……距離正定縣城西北16公里處,有一個高平村。村名高平,與山西的高平縣並無瓜葛,村子裡也沒有人姓高。“地勢高而平,故名高平村。”這是《正定縣志》上記載的村名的來歷。

現在的高平村算是附近一個大村落,有人口5000人。這個村子是何時出現的呢?高平村會計孫俊義介紹,在古老的縣志上曾有記載,高平村是明朝出現的,主要姓氏有周、孫、劉等。而實際上村裡原有座三吉寺,推測村子的年代與這座寺廟大致相當。

正定素有“九樓四塔八大寺”的美譽,佛教 文化 發達,除了著名的八大寺,在偏僻的鄉間也有不少寺廟。在1992年《正定縣志》中提到,民國二十年(1931年),正定縣對當時全縣境內的佛教寺院進行了統計,發現全縣有大小佛教場所45個,共有僧尼119人,其中明確稱為“寺”的一共有11座。“高平村的三吉寺就在這個名單中,”孫俊義介紹,老輩人一代代流傳下來的說法是,當初正定城內的隆興寺修建不久,村裡就開始修建三吉寺,隆興寺始建於隋開皇年間,那麼三吉寺建造的年代可能是在唐朝,推測村子的歷史也有那麼久遠。

遺憾的是,由於長期戰火摧殘,三吉寺漸漸殘破不堪,僧人也不知去向,後來寺廟館舍幾乎全毀,只剩了一口大鐵鍾。“大煉鋼鐵時,這口大鍾被投入了煉鋼爐。”孫俊義遺憾地說,如今三吉寺原址已變成民房,不少年輕人都不知道村裡還曾有過這么一座千年寺廟。

名人故事

北宋名臣范仲淹出生地

近些年,高平村屢屢見諸報端的一個原因是,不斷有史料證明這里是范仲淹的出生地。

一直以來,不少學術作品均稱范仲淹為蘇州吳縣人,或者說是徐州人。1994年7月,青年宋史學者方健在《文匯報》“學林”版發表的一篇 文章 上說,范仲淹出生在宋代河北路正定府(今河北正定)。此後,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系列叢書知名學術思想人物評傳,其中的《范仲淹評傳》便是由方健所著。在這部書中,方健再次系統表達了范仲淹於宋太宗端拱二年出生於正定的觀點。書中介紹,范仲淹之父范墉當時任北道重鎮成德軍節度使掌書記,而成德軍節度使治所便在今河北正定。學者在范仲淹寫給在真定任職的韓琦的《與韓魏公書》發現了最關鍵的證據,范仲淹在這封信中寫道:“真定名藩,生身在彼……”(2002年四川大學出版社年出版676頁)。這句話說明,范仲淹的出生地為真定。

又有什麼證據能證明範仲淹出生在高平村呢?范仲淹第三十五世孫范祥科曾介紹:“我們這一支是范仲淹長子范純佑嫡傳。范仲淹第九世孫范國興曾任平江府團練副使,隨文天祥出使金軍。文天祥被害後,范國興率部護屍南歸,途經南宮時,突患重病,只得就地醫治。後幾經周折,范國興舉家定居南宮宋都水村,務農為生,至今已歷724年。”范祥科還介紹,范仲淹的文章落款經常有“高平”字樣,而其同僚常稱范仲淹為“高平”、“高平公”,范仲淹的學生又自稱“高平門下”、“高平講友”、“高平學案”,范仲淹的後代稱“高平堂”、“高平世澤”、“高平家風”等。屢稱“高平”,是不忘出生地的明證。

據介紹,范仲淹的父親范墉在正定任職時,發妻病故後入贅高平村,與出身大戶人家的謝氏結合。在高平村生下范仲淹100天後,范墉便帶著妻兒遠赴徐州任職。范墉第二年病故後,謝氏帶著兩歲的范仲淹下嫁山東人朱文翰,范仲淹易名“朱說(音悅)”。此後,他曾兩次到吳縣認祖歸宗,要求恢復范姓,均遭拒。一直到29歲,經皇帝批准,他才恢復范姓。

“范仲淹在這里待的時間短,歷史記載不多。但從范仲淹親筆所寫的文章中,還是透露出他出生在正定的真實信息。”高平村會計孫俊義說,目前村裡刻好了一塊碑,准備在 清明 節的時候樹立在村中,激勵同村學子向范仲淹學習。

戰爭記憶

電影《地道戰》原型

在高平村委會南側的地道戰遺址展覽館前,一棵大樹上掛著一口大鐵鍾。看到這個場景,人們常常會聯想起老電影《地道戰》。事實上,《地道戰》的故事原型正是來自高平村。《地道戰》的導演任旭東介紹,1963年初軍委總參謀部指定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一部名為《地道戰》的民兵 教育 片,主創人員走訪了北京、保定和石家莊一帶許多村子。“在高平村的采訪,讓我們一下子找到了創作靈感。”任旭東說,“電影里的支部書記高老忠和民兵隊長高傳寶,都是以高平村戰斗中犧牲的黨支部書記、民兵隊長劉傻子為原型塑造的,當時高平約200戶人家有地道,戶戶相通,村村相連,創造了一套地道戰術。”

現在,高平村不少村民還記得《地道戰》創作組來采訪時的情景。高平村主任周書敏說,任旭東和兩位編劇王俊益、徐國騰來到高平時,老村支書孫文喜叫來十幾個老民兵,給創作組講述戰斗故事。至今高平村還保存著一份1963年任旭東等人的采訪記錄,其中任旭東寫的一篇采訪手記《漂亮一戰——— 老民兵回憶抗日戰爭中的一次地道戰》還曾刊發在1966年1月18日的《工人日報》上。文章中回憶了一場名為“三二三大捷”的戰役。1945年3月23日,日本侵略者對高平村發動第四次大圍剿,3000多名日偽軍夜間出擊,村民發現後,全村2000多口人鑽入地道,七八十個民兵打得鬼子暈頭轉向。戰役的不少細節被用到了《地道戰》里。“我是1938年出生,四五歲就開始隱約記事。聽大人們講,那會兒家家戶戶都有地道,一到晚上不是挖地道就是鑽地道,日子過得擔驚受怕。”75歲的村民褚大炮說,“鑽地道”成了他惟一的童年記憶。“遺憾的是,1960年代初滹沱河發大水,村裡的地道都被灌滿了,以後陸續坍塌,沒留下多少。”孫俊義說,後來電影選在了保定市清苑縣冉庄拍攝。

戰爭年代,三吉寺僅存的那口大鍾曾掛在村裡古樹上,為村民傳遞消息。現在,村民們又鑄了一口鍾,掛在樹上以為紀念。雖然村裡的地道保存得不多,但村裡的森楠胡同現在依然保存著一座百年老屋,當年抗日軍民曾在這里製作炸葯和地雷。

未來展望

把紅色故事講下去

1971年,電影《地道戰》風靡全國,高平村修建了地道戰展覽館,因為高平村是民兵訓練基地,村裡也復建了一些地道供訓練和參觀。

現在,高平村的地道戰遺址已經成為很多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准備申報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七旬老人褚大炮和周老臭經常帶人下地道參觀。

1985年出生的周華超年紀不大,也熱衷於搜尋村裡的紅色故事。他告訴記者,目前高平地下還有600多米長的地道,里頭有 射擊 孔、陷阱、出氣孔等各種設施。“進入地下,穿行在迷宮一樣的地道中,你會感嘆村民們得付出多大辛苦才能挖出這么復雜的隧道。”1962年,村裡的民兵曾根據親身經歷,自發整理了一本書,名為《英雄的高平人》。“這本書我看過,寫得非常精彩!”

村主任周書敏介紹,目前已八旬高齡的導演任旭東利用業余時間,寫出了幾百萬字的劇本《地道戰》,准備拍成電視劇。“任導的意見是故事是發生在高平村,這次准備在高平村拍攝。”周書敏說,據測算,需要建設一個外景拍攝基地,大概需要花費300萬元,目前這筆投資還沒有著落。“高平村希望深入挖掘地道戰故事,將紅色文化做起來。”

Ⅳ 有什麼好看的戰爭片推薦

血戰鋼鋸嶺
2016美國歷史,戰爭,傳記

概覽
豆瓣影評
演員表
花絮
劇照
猜你喜歡

8.7分
上映:2016-12-08(中國大陸)/2016-09-04(威尼斯電影節)/2016-11-04(美國)

導演:梅爾·吉布森

票房:累計4.27億

立即觀看
騰訊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作為邪惡軸心重要成員的日本,其囂張態勢已成強弩之末。是年,決定戰局走向的沖繩島戰役拉開序幕,成千上萬鬥志昂揚的美國大兵被派往沖繩,等待他們的則是敵軍重兵防守、凶險異常的鋼鋸嶺。在這群人中間,卻有一個不願拿起武器的軍醫。他名叫戴斯蒙德·道斯(安德魯·加菲爾德 Andrew Garfield 飾),來自美國的弗吉尼亞。太平洋爆發之際,瘦弱的戴斯蒙德志願成為救死扶傷的軍醫而應征入伍。可因童年和家庭的原因,他始終不願拿起槍支操練,為此寧願背上拒服兵役的罪名被送上軍事法庭。幾經周折,戴斯蒙德最終和戰友來到了鋼鋸嶺。槍林彈雨,轉瞬之間無數人應聲倒地。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斯蒙德僅憑一己之力拯救了數十條瀕死的生命……

Ⅵ 一戰、二戰有哪些著名影片

一樓說的很多算是中國抗戰吧,,不過現在我又在想抗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有沒有聯系

我喜歡看《鋼琴師》是講述二戰時期波蘭的猶太鋼琴師死裡逃生的故事,其中有幾處非常感人,特別是他被德國軍官捉到,坐在鋼琴旁彈奏的情景,,,那時候他心情一定很復雜。在逃難期間,多次面對鋼琴,但是不能彈奏,經過這么長時間,加上營養極度不良,手指都顫抖,而且,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後一次彈奏,,,,哎,,好看

還有《辛德勒德名單》講述的是二戰期間德國人辛德勒從奸商逐步轉變,被人性感染感動,解救了幾千猶太人的故事。身為猶太人的導演斯皮爾博格自買下劇本後,用了十年時間才將影片拍攝完成,整部影片氣勢雄渾,感情真摯,我覺得是講述二戰影片中一定不能錯過的電影。

《逃離蘇比波》講述猶太人在納粹集中營逃離的故事,我初中看的,至今難以忘懷。

《風語者》講述美國利用印第安人的特殊語言來進行通訊傳呼以對抗日本人的故事,中國導演吳宇森也憑藉此片在好萊塢地位大大提高,不可多得的好電影啊

還有很多,像《野戰排》《虎虎虎》《珍珠港》都是講二戰的

講一戰的我看的確實不多,《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甲午戰爭》都該是吧

最近看了一部相當不錯的電影——《太行山上》
我覺得這部電影是中國拍攝的抗戰影片中最出色的
特別是影片很客觀的表現了日本士兵的精神
我恨日本人,但也不喜歡有些電影里把日本兵表現得像弱智。
在這部影片中,日本一高級將領在勘測地形,忽然發現了中國士兵,命令向那裡進行轟擊。就在此時,一枚炮彈就在他身邊不遠處爆炸,但他臨危不亂,仍然語氣強硬得再次下令轟擊伏擊地點

我覺得這是很難得的,很客觀的表現了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
不是我誇獎日本人,只是這是事實是這樣的
他們堅毅其實更能顯示出我們抗戰勝利的得之不易
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