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每年引進外國電影數量
中國每年引進外國電影數量為每年34部。中國在原來每年引進美國電影配額約20部的基礎上增加14部3D或IMAX電影,美方票房分賬從原來的13%升至25%。增加中國民營企業發布進口片的機會,打破過去國營公司獨大的局面。
❷ 好萊塢大片為何在中國電影市場遭遇「寒冬」
眼下的京城氣氛陡降,而好萊塢進口大片也同樣面臨瑟瑟寒冬。在剛剛過去的10月,僅有《圓夢巨人》和《機械師2:復活》兩部進口片票房過億。以票房佔比來看,進口片從2012年開始走低,去年和今年甚至雙雙跌破四成。為何進口大片難以「獨大」,是觀眾口味刁?還是市場變化快?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解析一番。話說近年來,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繁榮,好萊塢大片也添加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元素。不過在經歷了蜜月期之後,2012年起好萊塢進口大片的排片開始不斷走低。1進口大片「遇冷」原因之一:題材相近 審美疲勞
1994年,哈里森·福特的《亡命天涯》打開了進口影片在中國的市場,隨後這類大製作,大卡司,高票房,高影響的影片被統稱為進口大片。
但是近年來,進口大片同類化的問題開始凸顯。尤其是英雄主義的各種題材充斥大銀幕,不可避免造成影迷審美疲勞。
除了題材雷同外,續拍翻拍片此起彼伏,缺乏新意也是市場遇冷的一個神推手。只2016年就有「海底總動員2」「美國隊長3」「諜影重重5」「星際迷航3」「功夫熊貓3」「獨立日2」等數十部影片出續集,創新方面令人堪憂。
2進口大片「遇冷」原因之二:國產電影質量提升
隨著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刁,國產片的質量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今年就有《湄公河行動》、《寒戰2》、《使徒行者》、《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北京遇上西雅圖2》等一系列佳作涌現。另一方面,國產片的崛起也喚起了影迷們心中的民族情結。而國產片的排片越來越高,必然導致好萊塢進口大片壓力山大。
3進口大片「遇冷」原因之三:對手太多 難以獨占市場
此外,眼下的國產片市場競爭激烈,一天幾部十幾部影片同時上映的情況並不罕見。好萊塢進口大片面臨的國產片對手越來越多,都在搶佔大蛋糕。
《看電影》主編黃海鯤表示,據流傳說好萊塢原來八大,現在六大,他們每年在固定的時間,都會有一個內部會議,彼此會對明年的檔期,做一個內部的交流,這樣彼此都會給各自的公司留有一個空間,現在我們是,完全是看著一個市場走,而沒有從工業的角度去進行檔期的梳理。
結合上面三點,看來好萊塢進口大片要想抵禦寒冬,殺出血路,必須要有更過硬的質量才行啊。
❸ 我國每年引進外片有指標限制么
應該沒有指標限制.但審核會有的.引進片由國家統一進口,但是進口影片的供片機制經過調整,實行影片進口與發行分離。比如中國電影集團在2002年5月宣布將美國影片《浩劫驚魂》的播映權出售給上海嘉禾——一家由香港嘉禾部分所有的公司。這是該集團公司首次將電影發行權出讓給帶有外資色彩的非大陸中國公司,這在中國電影發行業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除中影集團原進口影片發行公司外的另一家股份制進口影片發行公司——華夏電影發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兩年時間的醞釀和籌備,於2003年6月19日正式宣布成立。華夏電影發行公司屬於股份制企業,注冊資本6000萬元,有19家企事業單位共同投資,中國廣播影視集團作為最大股東持有20%的股份,中影集團和上海電影集團各持11%,長春電影集團持10%,剩下的是國內電影系統有影響的製片廠和院線公司。這對進口片發行市場的多元化主體建設將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公司內部的多元化產權結構,也有利於公司的效率和良好監督機制的形成。
❹ 為什麼好萊塢的電影,到中國可以一張票賣到近一百元
不少的人都是十分喜歡電影的,微微對電影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國的好萊塢電影是電影中的老大哥。十分地受到人位的歡迎,它的票房極高。但是它的影票也是一點都不便宜的,在中國它的一張電影票可以賣到近一百元的人民幣。可不是受到人們的歡迎,這就是讓不少的人想,為什麼好萊塢的電影是這么地受到人們的歡迎,它的成功之處到底有哪一些呢?
是一般的電影都達不到的效果,這也許就是好萊塢電影的過人之處吧。不得不承認好萊塢電影的特效是相當地優秀,超燃的畫面,炫酷的動作,讓人彷彿就是身臨其境一樣。所以這就是好萊塢的電影,到中國可以一張票賣到近一百元的原因。
❺ 中國電影進口配額有多少
20。中國每年有20部電影的配額,其中14部伍態不嘩埋能亂橘螞在美國製造。中華人民共和國(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簡稱中國,成立於1949年10月1日,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❻ 為什麼美國是中國最大的進口國
為什麼美國是中國最大的進口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官網得知,
1、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和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2、美國是中國重要的外資來源地,美國在華投資企業需要從美國進口一些原材料、零部件、設備、技術等,以支持其在華生產和經營。
3、美國是中國重要的版權引進來源國,中國需要向美國支付大量的知識產權使用費,如電影、音樂、軟體等版權。
4、美國是中國重要的旅遊目的地,中國遊客赴美旅遊、留學、就醫等需要購買美國的旅行服務,如機票、住宿、餐飲、娛樂等。
當然,中美貿易關系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如兩國經濟結構、市場需求、匯率變化、貿易政策等。近年來,由於美國政府實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措施,導致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給雙邊經貿合作造成了嚴重損害。
❼ 中國一年能引進幾部好萊塢的大片啊
18日,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中國以後每年將增加14部美國進口大片,以IMAX和3D電影為主;美國電影票房分賬比例從13%提高到25%。這意味著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好萊塢大片與中國觀眾見面,該消息在美國、中國的電影人中引起的反應幾乎是「爆炸性」的。
看看這份協議,可都是干貨
雖然這份協議的詳細內容還沒有通過國內的官方渠道正式公布,但外國媒體已經紛紛曝出中美電影產業將會有新一輪合作、中國將引進更多美國電影等系列消息。據媒體披露,協議內容包括:
1.中國將在原來每年引進美國電影配額約20部的基礎上增加14部3D或IMAX電影,而好萊塢幾大巨頭的壟斷也將被打破,美國私人小型廠商也將在中國獲得更多的發行機會;
2.修正20年前定立的分賬計算公式,美方票房分賬從原來的13%升至25%;
3.增加中國民營企業發布進口片的機會,打破過去國營公司獨大的局面。
不過,這個新協議何時執行、如何執行等具體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細化。據業內人士透露:「從簽署文件到正式執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最快也要等到6、7月份。」
與此同時,美國夢工廠動畫公司老闆傑弗瑞·卡森伯格也宣布與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SMG)等3家中國公司在上海聯合創辦總資產3.3億美元的動畫企業,打造一個「東方夢工廠」。中方將持有55%的多數股份,美國夢工廠持45%。
大片+小片 每年能看64部進口電影
上面生硬的官方用語以及枯燥的數字可能讓你看得有點頭痛,沒關系,我們來給大家解讀一下。
現在引入外國影片主要有3種方式:每年20部的分賬大片;各種一次性買斷的批片;近一兩年才出現的特種片。合計起來,每年國內院線可引進近50部進口電影。
上面這段提到了一個名詞「特種片」, 那什麼是特種片呢?即特種電影,指在常規電影技術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一種新的電影類型。簡單地說,目前觀眾最常看到的特種影片是3D、IMAX和IMAX3D電影。
「每年20部海外分賬電影的配額之外增加14部分賬電影的名額,但必須是3D電影或者是IMAX電影,而其票房分賬比例也將由此前的13%提高到25%。電影業面臨洗牌,極大增加國產電影的壓力,當然也可能嚇退盲目投資。」譚飛分析說,如今,協議規定再增加14部大片,也就是說,雜七雜八加起來,一年能看到64部進口電影,其中大片由20部左右提升到34部左右,增加了70%。
「喊了N多年,這回狼真來了」
國內影人痛並快樂
好萊塢進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之初,業內「狼來了」的聲音就不在少數。如今狼「真的來了」,自然也引起了中國電影人的顧慮和擔憂。
星光國際傳媒董事長王喆在微博表示「國內電影公司往後的日子更加艱難了。是時候醒悟和自強了,不能再隨便圈點錢就拍一部片了。」而導演高群書表示,「中國電影市場對美國開放,毀掉的是那些靠僥幸、靠所謂的明星陣容、靠吃老本、靠黑手操作市場取得某種成功的電影製作者。對提高中國電影的整體製作水準、對符合電影規律的製作者,只能是幸事。中國電影雖暫有疼痛,長遠來說,是好事。中國電影已經被自以為是的傻人們毀了好幾十年了,該醒了。」
華誼兄弟製作總監張大軍的話也許能代表更多人的心聲,「喊了N多年,這回狼真來了……但願大陸電影行業不是屍橫遍野,而是浴火重生!」台灣導演朱延平更是用了4個字「嚇尿了沒」來調侃國內電影人。
2月19日,馮小剛在微博指出:「好萊虎來的越多,中國電影人的創作空間就越大。因為把關的尺度是一個標准,他們能拍的內容我們也同享;政府必須加力打擊盜版,不然好萊虎跟你急,這成果我們也分享,這回俺們有好萊虎撐腰了;對觀眾是好消息,優勝劣汰。怕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