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羅生門》是誰導演的
電影《羅生門》,1950年黑澤明執導,以芥川龍之介的同名小說為背景,而改編自芥川的另一部小說《竹林中》。
2. 羅生門事件真相
羅生門一詞出自日語,現在通常指: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最終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難以水落石出。如 「巴中發生扶老人羅生門事件」、「賈靜雯婚變羅生門事件」等。
沃爾瑪超市食品質量陷入羅生門
沃爾瑪深圳洪湖店被曝光使用「過期肉」和「黑油」,不僅是最初的舉報員工出來指正,而且還有其他員工表示,目睹到沃爾瑪在曝光當晚不符合常規地丟棄了大量食材(懷疑是超市消滅 罪證),沃爾瑪曾解釋是由於有員工拿多了食材而導致這種情況。然而被指多拿了食材的員工也站出來表示,自己只是替罪羊。、
3. 電影《羅生門》的導演是誰
電影《羅生門》的導演: 黑澤明
黑澤明出生於東京府荏原郡大井町1150番地(現在的品川區東大井三丁目18番附近)。父親黑澤勇,母親黑澤縞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四男四女的兄妹中最末的一個。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中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突然自殺的影響,1934年黑澤明進入PCL電影公司(東寶電影的前身)考取了助理導演,拜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黑澤明稱他為一生之中最好的老師。在老師的教導和幫助下,黑澤明得到了真正的鍛煉,從第三副導演晉升為第一副導演,並能勝任B班導演。之後又以劇作家的身份發表了,《達摩寺里的德國人》,《寂靜》和《雪》。得到了廣泛的好評。1943年已有多年經驗的資深助理導演和寫了十幾個劇本的知名青年劇作家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國語片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的《影子武士》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1990年,這位「黑澤天皇」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個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亞洲電影人。1998年,一代大師黑澤明的逝世標志著大製片廠時代的傳統電影正在漸漸地退出歷史舞台,向現代電影觀念靠攏,從此揭開了日本電影時代更遞的一幕。
4. 什麼叫做羅生門
本意:"羅生門"本來在日文漢字寫成"羅城門",最原始意義是指設在"羅城(城的外郭)"的門,即"京城門"之意。由於古代日本常年戰亂,屍橫遍野。許多無名死屍,被拖到城樓丟棄,待年久失修,頹敗之後,繼而顯得荒涼陰森。年積月久,在人們心中產生了陰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羅生門"是通向地獄之門這一鬼談幻象之說。
寓意:由於"羅生門"這一詞誕生時便有"生死徘徊"的意味,故而後來演化成事實真相在"真相"與"假象"之中徘徊: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分別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進行表述證明或編織謊言,同時又都難以拿出第三方公證有力的證據,使得事實真相撲朔迷離,最終陷入無休止的爭論與反復。
(4)電影羅生門的導演是擴展閱讀
《羅生門》本身是芥川龍之介根據《今昔物語集》卷二十九第二十三話"具妻行丹波國男 於大江山被縛語"寫的一個短篇故事。講的是在一個戰爭年代,一個僕役被主人解僱,只好拿起刀來,決心當強盜。但是他力弱膽小,並且總是有些有愧於心。
一天,他到羅生門躲雨,那裡到處都是死 屍,他想找到一些財物。結果他竟然發現有一個白發的老婦人正在從一個年輕女子的死屍頭上拔頭發。他沖上去說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 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發做個假發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為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幹了當成鱔魚來賣。
""我這么做完全是為了生存啊!"於是, 僕役大悟,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不可以做的呢?於是,他就搶了老太婆的衣服走了。
1950年黑澤明導演根據芥川龍之介另一部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的電影《羅生門》。
5. 《羅生門》是誰的作品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
《羅生門》是日本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1915年11月發表於雜志《帝國文學》上。故事是引用古典民間文學《今昔物語》中「羅城門登上層見死人盜人語第十八」的部分情節,加上作者的想像完成的。
衍生作品及影響
1950年黑澤明所拍攝,並贏得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的電影《羅生門》,是根據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及另外一部小說《竹藪中》改編,將其二劇情和主題融為一部電影。受到此部電影影響,「羅生門」成了眾人各說各話,搞不清楚事情真相的代名詞,但實際上這種現象是《竹藪中》的故事情節。
這些劇情橋段,開始廣泛用在電視劇及電影上,把矛盾逐步升華,讓劇情緊張,類似情況「法庭」、「警局」、「偵探」題材局多。
6. 《羅生門》是黑澤明哪一年的作品
該片是根據日本名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筱竹叢中》改編而成,是大導演黑澤明的驚世之作,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之一。影片以一宗案件為背景,描寫了人性中丑惡的一面,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賴性和不可知性,然而其結尾的轉折又將原有的對整個世界的絕望一改成為最終強調人的可信,贊揚人道主義的勝利和道德的復興。該片上映後,在歐洲引起轟動,又在美國掀起「黑澤明熱」,黑澤明也因而被譽為「世界的黑澤明」。本片獲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獲第2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入選日本名片200部。[1]
《羅生門》由三船敏郎,京町子,森雅之等人主演,於1950年在日本發行;本片故事發生在戰亂、天災、疾病連綿不斷的平安朝代。某日,在都城附近大澤中發現武士金澤武弘被殺,被控殺害的盜賊多襄丸,武弘之妻真砂,召喚武弘靈魂的靈媒及目擊證人行腳僧及發現金澤屍體的樵夫等人以四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方式各自說出供詞。
7. 電影《羅生門》的導演是誰
黑澤明
黑澤明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是8個兄弟的老末。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中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影響,黑澤明在1934年考取助理導演,進入東寶電影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拜名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
1943年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不但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
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不過對於原因兩人都是三緘其口。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不過黑澤明很快就再站了起來,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黑澤明與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攝的《影子武士》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漿。
1985年,黑澤明完成了巨型古裝片《亂人》。晚年的黑澤明熱心於創作古裝片,藝術上的追求也更加執著,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內涵。
評論:
黑澤明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常常為了一個鏡頭的完美不惜消耗眾多的人力物力。斯皮爾伯格曾說:「 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這充分體現了一位大師對另一位超級大師尤衷的贊嘆。
黑澤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藝術家。他的電影總在描寫日本的武士階層:武士階層的歷史,武士的道德風尚,武士階層的社會作用及演變等,通過藝術去歌頌錚錚鐵漢。黑澤明是不同情弱者的。如果說美國的西部片是美國文化的象徵,美國精神的象徵;那麼黑澤明的武士片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徵,日本精神的象徵:武士那種忠於自己的團體、盡職、勇敢、正直、富有獻身精神,紀律和克己,以及粗獷的斗爭,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的品格。
他的影片具有十分強烈的影象感和深刻的道德觀念與哲理。他有著其他日本人少有的天資,即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深邃的思想,使他成為日本最理念化的導演。他的創作方法十分特別,他喜歡由某一哲理觀念出發進行構思創作。他拍的許多影片都是自成一體的,甚至有時以一個字作為主題。他首先對生活、社會、人生有某一特定的觀念,然後去收集素材,構想人物和情節。這些情節和人物未必是真實的,相反是為了論證作者的哲理而被加工、誇張、強化的形象。電影只是他個人探索人生的試驗。他就是要把人放在試管之中,給予一定的條件和一定的刺激,以測定人的反應。
黑澤明是日本最歐、美化的導演。他曾把莎士比亞,陀斯妥也夫斯基,高爾基等人的作品改編成日本故事搬上銀幕。他也是最善於模仿美國電影的人,把現代化的電影手法與日本的民族傳統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他的《七武士》是部充滿激烈爭斗,又富有喜劇幽默和深含哲理的娛樂影片。在結構上完全是模仿美國西部片的模式。
相關鏈接:
# 醒時看《夢》——對黑澤明電影《夢》的敘述
印象中,老黑不是那種能拍"夢"的導演。他可以拍很嚴肅的史詩劇,但夢不在他的擅長之內。 可是,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夢的,甚至有過終生難忘的夢。
# 西出陽關無故人——悼電影大師黑澤明
尊敬和欽佩黑澤明從少年時期就開始了,那時無緣看到他的電影,只能讀一些他的劇本片斷。有機會在東京看到他的片子之後,覺得黑澤明像郁達夫和孫瑜等人一樣有一顆博大的愛心和同情心,作品中滲透了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用黑澤明來作為我的盾牌
透過黑澤明的電影,我們都能體驗到日本的靈魂和日本人民的內在力量。但他自己的國民 ,大多還是譴責他拍電影是為了讓外國人去消費。
# 黑澤明——他就是電影
黑澤明去世已一年多了。這一年來影壇乏善可陳,更顯大師離去後的寂寞。
# 曖昧的日本與黑澤明
半個世紀以來,黑氏在國際影壇上頻頻亮相,推出一部部高成本大製作的巨片,被西方輕松地指認為"日本民族電影"的象徵。於是此翁屍骨未寒,娛樂傳媒一哄而起,"電影天皇"、"日本國寶"、"黃金大師"等等高帽橫飛。
# CINVO回顧黑澤明
《時代》周刊去年評選本世紀對後世影響深遠的藝術家,其中電影導演除了卓別林和希區科克外,就是日本電影大師、《羅生門》的導演——黑澤明了。
# 軟弱與謊言----黑澤明的電影
羅生門,是一個殘破的樓房,這環境呈現出許多灰色基調的架構,冰冷且令人心麻。它可代表出黑色的邪惡勢力,也道出這是個亂世,是個悖逆的時代、天災人禍的環境,雖說這個地方看似寂靜,但卻隱藏許多不安的因子。
# 從入世英雄到隱世智者——黑澤明電影中的「完人」主題
每個藝術家這一生,都會透過他最擅長的藝術形式,環繞幾個對他而言是再重要不過的主題。這些主題,多半都是藝術家最關切的、最想告知世人的、或是藝術家自己最想解開的謎題。
# 和黑澤明一起踏虎尾
黑澤明和三船敏郎幾乎成了一個整體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
# 《羅生門》觀後
事故只是一個托詞,用對話作敘述的手法是黑澤明認定的形式,這是黑澤明對一個語言構成的世界的認識。
8. <羅生門>的故事介紹和導演\演員
劇情簡介
破落衰敗的羅生門下,躲避滂沱大雨的賣柴人和寺僧講述著一個奇怪的殺人案。名叫武弘的武士被殺,文明於京里的江洋大盜多囊萬被捉拿歸案,並聲稱自己是在與武士的決斗中將其殺死。然而「不懂,真的搞不懂」的是,武士的妻子真砂、武弘的亡魂、自稱目擊者的賣柴人卻各有全然不同的說法。
孰是孰非?謊言與真相在羅生門下依然難以捉摸。
導演黑澤明
黑澤明1910年3月23日出生於東京品川區大井町,是8個兄弟的老末。初中畢業後,黑澤明熱中於繪畫,並立志當一名畫家。由於受到哥哥影響,黑澤明在1934年考取助理導演,進入東寶電影的前身「PCL電影公司」拜名導演山本嘉次郎為師,學習導演和編劇。
1943年黑澤明獨立執導了處女作《姿三四郎》,一舉成名,與《海港花盛開》的導演木下惠介同被視為日本電影的新希望。1948年,黑澤明再執導筒,執意啟用三船敏郎擔任《酩酊天使》的男主角,從比,黑澤明和三船敏郎開啟了「黑澤明黃金時代」,成為日本最強的電影拍檔。截至《紅鬍子》為止的17年間,由黑澤明導演、三船敏郎擔綱的作品包括《羅生門》、《白痴》、《七武士》、《生之錄》、《蜘蛛巢城》、《大鏢客》和《天國與地獄》等片。不但1950年拍攝的《羅生門》,翌年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得大獎,從此,黑澤明聞名於世界影壇,三船敏郎也先後以《大鏢客》、《紅鬍子》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主角獎,兩人也因而在日本影壇建立了「國際的黑澤,世界的三船」的稱號。
1960年後半年到1970年初期,是黑澤明創作的低潮期,他和三船敏郎的關系突然決裂,從此,兩人不再跟對方說話,也沒有再合作,不過對於原因兩人都是三緘其口。1970年,他根據山本周五郎的小說《沒有季節的城市》改編的電影在票房上失利,黑澤明甚至因而企圖自殺。不過黑澤明很快就再站了起來,1975年他導演的日俄合資電影《德蘇烏扎啦》先後得到莫斯科影展金牌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1980年由法國電影公司出資,黑澤明與三船敏郎再度合作拍攝的《影子武士》則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漿。
1985年,黑澤明完成了巨型古裝片《亂人》。晚年的黑澤明熱心於創作古裝片,藝術上的追求也更加執著,作品也具有深沉的哲理內涵。
評論:
黑澤明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常常為了一個鏡頭的完美不惜消耗眾多的人力物力。斯皮爾伯格曾說:「 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這充分體現了一位大師對另一位超級大師尤衷的贊嘆。
黑澤明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男性藝術家。他的電影總在描寫日本的武士階層:武士階層的歷史,武士的道德風尚,武士階層的社會作用及演變等,通過藝術去歌頌錚錚鐵漢。黑澤明是不同情弱者的。如果說美國的西部片是美國文化的象徵,美國精神的象徵;那麼黑澤明的武士片也是日本文化的象徵,日本精神的象徵:武士那種忠於自己的團體、盡職、勇敢、正直、富有獻身精神,紀律和克己,以及粗獷的斗爭,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的品格。
他的影片具有十分強烈的影象感和深刻的道德觀念與哲理。他有著其他日本人少有的天資,即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深邃的思想,使他成為日本最理念化的導演。他的創作方法十分特別,他喜歡由某一哲理觀念出發進行構思創作。他拍的許多影片都是自成一體的,甚至有時以一個字作為主題。他首先對生活、社會、人生有某一特定的觀念,然後去收集素材,構想人物和情節。這些情節和人物未必是真實的,相反是為了論證作者的哲理而被加工、誇張、強化的形象。電影只是他個人探索人生的試驗。他就是要把人放在試管之中,給予一定的條件和一定的刺激,以測定人的反應。
黑澤明是日本最歐、美化的導演。他曾把莎士比亞,陀斯妥也夫斯基,高爾基等人的作品改編成日本故事搬上銀幕。他也是最善於模仿美國電影的人,把現代化的電影手法與日本的民族傳統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他的《七武士》是部充滿激烈爭斗,又富有喜劇幽默和深含哲理的娛樂影片。在結構上完全是模仿美國西部片的模式。
《羅生門》觀後
事故只是一個托詞,用對話作敘述的手法是黑澤明認定的形式,這是黑澤明對一個語言構成的世界的認識。
三船敏郎(1920~ )
Mifune Toshirō
日本電影演員。1920年4月1日生於中國青島 。1946年進入電影界。1948年因主演黑澤明的《泥醉天使》而一舉成名。他主演的《保鏢》和《紅鬍子》兩度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他主演的影片還多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最佳影片獎,如《羅生門》、《七武士》、《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和《宮本武藏》等。他是日本第三個獲得文部大臣獎的電影演員。他主演的其他影片還有《蛛網宮堡》、《底層》、《大阪城的故事》、《山本五十六》、《黑部的太陽》、《日本海大戰》、《紅太陽》(與法國合拍)、《柳生家族的陰謀》等。
千秋實(Minoru Chiaki 1917-07-30)
http://www.mov6.com/name/nm015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