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作經典 » 老電影朝鮮戰爭英雄兒女
擴展閱讀
好萊塢獲獎國產電影0 2024-06-30 00:05:35
韓國電影男主叫允秀 2024-06-29 23:58:33
老外國怪物電影大全 2024-06-29 23:58:28

老電影朝鮮戰爭英雄兒女

發布時間: 2024-06-27 03:04:31

① 朝鮮戰爭電影有哪些好電影

朝鮮戰爭電影:
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奇襲白虎團、鐵道衛士、打擊侵略者、集結號......

② 鐢靛獎鑻遍泟鍎垮コ鐜嬭姵澶氬皯宀

20宀併傛牴鎹鏌ヨ㈢數褰便婅嫳闆勫効濂熾嬪畼緗戞樉紺猴紝鐢靛獎銆婅嫳闆勫効濂熾嬩腑鐨勫コ涓昏掔帇鑺崇敱婕斿憳寮犳浖鐜夐グ婕旓紝鍦ㄧ數褰變腑錛岀帇鑺崇殑騫撮緞鏄20宀併傝ョ數褰辮茶堪浜嗕腑鍥戒漢姘戝織鎰垮啗鍙傚姞鏈濋矞鎴樹簤鐨勬晠浜嬨傘婅嫳闆勫効濂熾嬫槸姝﹀厗鍫ゆ墽瀵礆紝姝﹀厗鍫ゃ佹瘺鐑戒負緙栧墽錛屽垬涓栭緳銆佸垬灝氬ù銆佺敯鏂廣佸懆鏂囧漿涓繪紨鐨勪腑鍥芥垬浜夌數褰便

③ 抗美援朝影片有哪些

首先看改革開放以前: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這個貌似看過,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此外,一些電視劇中,比如《激情燃燒的歲月》、《歷史的天空》等都或多或少的帶有朝鮮戰爭的因素,即使是被廣大軍事網友詬病的《集結號》也有。

④ 英雄兒女電影中王成的原型是誰啊

一個說法是說王成是以「特級忠臣、二級英雄」李文彥為原型創造的。「在最緊急的時刻,李文彥命令沒有負傷的兩名戰友帶著一名傷員往主陣地轉移,自己一人堅守陣地。面對再次蜂擁而來的敵人,頭部負傷、血流滿面的李文彥先用石頭砸倒兩個敵人,接著抱起最後一個炸葯包高喊著「共產黨萬歲」沖入敵群。」

再有一種說法是說王成原型是大功團的戰斗英雄趙先友。當時身為副指導員的趙先友在連長和指導員受傷下火線的情況下主動承擔了指揮作戰的任務。他與戰友了打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最後陣地上只剩他與另一位戰友也都掛了彩。趙先友兩眼被打瞎,在最危難的時候,他喊出了「向我開炮」。連巴金老人生前也曾到英雄生前所在團隊采訪。

再提供一種說法。「《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就其喊出「向我開炮」這一動人情節,只能是於樹昌和蔣慶泉;抱炸葯包(影片中是爆破筒)與敵人同歸於盡的,也只有楊根思一人,別人並沒有直接關系。」「還有一種說法說得更好,王成的原型名叫蔣慶泉。

蔣慶泉並沒有犧牲,炮彈將他震暈,他被俘了,陣地也失陷了,所以這一事件被暫緩宣傳,但是他的戰友們卻聽見了那句著名的「向我開炮」,並且迅速在軍中流傳。時間剛剛過去兩個月,在另一個山頭,又傳來了同樣的聲音,這個人叫於樹昌。洪爐把蔣慶泉和於樹昌兩個人的事跡合在一塊兒,豐富了文章內容,最後發表了出來。」

真正的王成是我們的志願軍戰士這個集體。「《英雄兒女》的編劇把幾類英雄的典型事跡匯合塑造了王成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形象,代表了無數個王成式的志願軍英雄,王成的人物原型就是這些典型的志願軍英雄群體。

(4)老電影朝鮮戰爭英雄兒女擴展閱讀: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一部戰爭片。由武兆堤執導,劉世龍、劉尚嫻、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

影片了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戰士王成陣亡後,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幫助下堅持戰斗,最終和養父王復標,親生父親王文清在朝鮮戰場上團圓的故事。

⑤ 推薦十部朝鮮戰爭電影

十部朝鮮戰爭電影:

1、《長津湖》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為了在指定時間內向金城前線投放更多戰力,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懸殊的情況下,不斷抵禦敵機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一次次修補戰火中的木橋。

⑥ 找電影!!

1.越南戰爭。
美國的:
《第一滴血》
《越戰忠魂棗李》
《野戰排》
《獵鹿人》
《現代啟示錄》
《全金屬外殼》
《越戰創傷》
《漢堡高地》
《早安,越南》
《生於七月四日》
《烽火激戰》
《天與地》
《重見天日》碰岩衡
《安靜美國人》
《第22條軍規》
中國的:
《高山上的花環》笑做
《閃電行動》
《鐵甲008》
《新兵馬強》

2.朝鮮戰爭。
參考這里:
http://..com/question/5776470.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