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作經典 » 老電影彩蝶紛飛
擴展閱讀
拍電影和電視的價格 2024-09-29 21:52:46
在女人身上寫滿字的電影 2024-09-29 21:48:32

老電影彩蝶紛飛

發布時間: 2024-09-29 19:53:53

① 電影十面埋伏片尾曲中文版是誰唱的

電影《十面埋伏》片尾曲是世界著名歌劇女歌唱家嘉芙蓮巴特爾唱的。

歌曲名字為《愛人》(《Lovers》)。

歌詞:

在那綠色草原上,有我的家鄉;

童年時你我曾一起玩捉迷藏,陽光下輕風吹起陳陳綠浪;

沒有愁也沒有憂傷,我曾夢見許多次同樣的景象;

星空下你擁抱著我共進夢鄉,長夜裡我把小小的心願許下;

永遠為愛你而歌唱,時光流逝,情境變遷,唯有心中的夢一樣;

在何方我最愛的,咫尺之間情深意長;

似蝶戀花繞我飛翔,你那聲音永在我心中盪漾;

是你,我的真愛;

在那綠色原野上有我的家鄉,春的女神到來遍地鮮花怒放;

彩蝶紛飛帶你我奔向前方,手牽手不再悲傷;

你那聲音永在我心中盪漾。



(1)老電影彩蝶紛飛擴展閱讀

電影劇情簡介:

唐大中十三年,皇帝昏庸,朝廷腐敗,民間涌現不少反官府的組織,其中以飛刀門的勢力最大。飛刀門總部設在靠近都城長安的奉天縣境內,直接威脅長安的安全,朝廷深以為患,逐嚴令奉天縣加以剿滅。飛刀門幫主柳雲飛雖在與奉天縣官兵的戰斗中犧牲,但在新任幫主領導之下,飛刀門的勢頭不減反增。

奉天縣兩大捕頭:劉捕頭、金捕頭奉命於10日之內,將飛刀門新任幫主緝拿歸案。劉捕頭懷疑新店牡丹坊的舞妓小妹是飛刀門前幫主柳雲飛的女兒,於是用計將她拿下,押入天牢。兩人並再度設下圈套:由金捕頭化名隨風大俠,乘夜劫獄,救出小妹;藉此騙取小妹的信任,查出飛刀門的巢穴,以便一舉剿滅。

隨風依計救走小妹。逃亡路上,隨風對小妹呵護備至,小妺不禁對他漸生情愫;而隨風與小妹朝夕相對,亦被她的出塵氣質深深吸引。可金捕頭萬萬沒想到,小妹竟另有隱情:她所經歷的一切,都是為了秘密調查殺父仇人。然而林外,罡風凜冽,隱隱殺機正悄悄地向他們進逼。種種跡象表明劉捕頭具有重大嫌疑。但是隨著調查的發展,沒想到真正的兇手原來是金捕頭。與此同時,劉捕頭也愛上了小妹,三人不得不面對一道解不開的難題。

參考資料:網路-十面埋伏

② <<彩蝶紛飛>>劇本

電影名:彩蝶紛飛
導 演:朱今明
主 演:莫德格瑪 左哈拉 李冠榮 邱玉貞 崔美善
上 映:1964年
地 區:中國大陸
顏 色:彩色
類 型:戲曲片
彩蝶紛飛 (1964)故事梗概
本片為民間歌舞集錦,表現了我國12個民族歌舞節目。其中有:蒙古族的《盅碗舞》以少女頭頂盅碗,舞動酒杯,表現酒宴上喜慶氣氛。哈尼族的《採茶舞》形象地表現了哈尼族少女採茶勞動的愉快心情。朝鮮族的《長鼓舞》以長鼓為道具擊鼓起舞,舞姿瀟灑飄逸。佤族的民間舞《舂臼》,節奏明快,舞姿輕盈,將佤族臼米的勞動表現得輕鬆快樂。維吾爾族的《鼓舞》由一群青年男女敲擊著手鼓,追逐嬉笑,表現豐收後的喜悅。塔吉克族的《牧羊舞》以優美的舞姿,表現了牧羊女勤勞善良的性格。漢族的民間舞《紅綢舞》熱烈奔放,紅綢舞動表現了節日歡快情緒。苗族的民間舞《踏青》、傣族的民間舞《趕擺的路上》、彝族的《笛舞》、黎族的民間舞《草笠舞》、藏族的民間舞《草原上的熱巴》均以各自民族舞蹈的表現形式,表現了男女青年追求愛情、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 http://www.funshion.com/media/45186

③ 越劇有哪些比較經典的劇目

不知道你想要什麼,把我收藏的粘給你看看吧。

1.碧玉簪 方亞芬,黃慧
2.紅樓夢(大劇院版) 錢惠麗,單仰萍
3.舞台姐妹 錢惠麗,單仰萍
4.啼笑因緣 方亞芬,錢惠麗
5.風雪漁樵 章瑞虹,華怡青
6.玉簪記 錢惠麗,陳穎
7.梁祝(舞台版) 章瑞虹,陳穎
8.梁祝(電視劇版) 章瑞虹,陳穎
9.梁祝(電影版) 范瑞娟,袁雪芬
10.紅樓夢(電影版) 徐玉蘭,王文娟
11.真假駙馬 錢惠麗,陳穎
12.桃李梅 章瑞虹,方亞芬,張永梅
13.李十郎和霍小玉 錢惠麗,單仰萍
14.孔雀東南飛(電視劇版)錢惠麗,李悠悠
15.梅龍鎮 章瑞虹,張永梅
16.追魚 鄭國鳳,王志萍
17.蝴蝶夢 鄭國鳳,王志萍
18.打金枝 范瑞娟,呂瑞英
19.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夏賽麗,何賽飛
20.紅絲錯 方雪雯,何賽飛
21.胭脂 茅威濤,顏佳
22.西廂記 茅威濤,何英
23.五女拜壽(電影版) 方雪雯,茅威濤
24.狀元打更 西安越劇團
25.血手印 畢春芳,戚雅仙
26.西廂記 方亞芬,錢惠麗
27.陸文龍 吳鳳花,吳素英
28.沈園絕唱 范瑞娟,章瑞虹
29.玉鐲記 章瑞虹
30.唐伯虎點秋香 孟科娟
31.柳毅傳書 竺水招
32.方瑞娟藝術集錦
33.中華戲曲精華卡拉ok越劇專輯
34.方亞芬專輯(錄音帶)
35.孟麗君 章瑞虹,單仰萍,鄭國鳳
36.皇牌卡拉ok越劇唱段
37.越劇名人名派卡拉ok(三)
38.鄭國鳳專輯(錄音帶)
39.越劇唱段集錦(錄音帶)
40.玉姑峰 鄭國鳳
41.木棉紅 方亞芬,許傑
42.宋弘傳奇 王君安,李敏
43.斷指記 錢惠麗,陳穎
44.錦裳新曲紅樓名人大匯演
45.越劇舞台新姐妹:章瑞虹專輯
46.章瑞虹專輯(CD)
47.孔雀東南飛 章瑞虹,陳穎
48.盤夫索夫 王志萍,黃慧
49.中華越劇精萃唱段大全(四)
50.中華越劇精萃唱段大全(五)
51.宰相嫁妾 鄭國鳳
52.千古情怨 方亞芬,許傑,趙志剛
53.中國地方戲曲經典唱段100集:方亞芬越劇專輯2
54.救風塵 方亞芬,黃慧,鄭國鳳,陳穎
55.蓮花女傳奇 方亞芬,裴燕
56.中央台名段欣賞:章瑞虹(一)(二)
57.西園記-夜祭 錢惠麗,華怡青
58.李娃傳-責子 章瑞虹,章海靈
59.群星反串:碧玉簪-送鳳冠 章瑞虹,錢惠麗,單仰萍,華怡青,黃慧,章海靈,陳穎
60.2005版新《梁祝》 章瑞虹,陳穎
61.青衫紅袍 章瑞虹
62.紅樓夢 方亞芬,趙志剛
63.白蛇傳-護塔 章瑞虹,張永梅
65.鎖麟囊(京劇音配像) 像:張火丁,音:程硯秋
66.首屆中國上海越劇藝術匯演展播開幕式1999.5
67.首屆中國上海越劇藝術匯演展播演唱會
68.第二屆中國上海越劇藝術匯演展播演唱會
69.孟麗君-游上林 鄭國鳳,單仰萍
70.梁祝-回十八 章瑞虹
71.沉香扇-書房會 范瑞娟,王文娟
72.第十九屆梅花獎頒獎 章瑞虹
73.招駙馬 寧波小百花
74.彩蝶紛飛沐春光—梁祝
75.彩蝶紛飛沐春光—孔雀東南飛
76.彩蝶紛飛沐春光—李娃傳
77.彩蝶紛飛沐春光—演唱會
78.彩蝶紛飛沐春光—精品專場

④ 越劇有哪些比較經典的劇目

1.碧玉簪 方亞芬,黃慧
2.紅樓夢(大劇院版) 錢惠麗,單仰萍
3.舞台姐妹 錢惠麗,單仰萍
4.啼笑因緣 方亞芬,錢惠麗
5.風雪漁樵 章瑞虹,華怡青
6.玉簪記 錢惠麗,陳穎
7.梁祝(舞台版) 章瑞虹,陳穎
8.梁祝(電視劇版) 章瑞虹,陳穎
9.梁祝(電影版) 范瑞娟,袁雪芬
10.紅樓夢(電影版) 徐玉蘭,王文娟
11.真假駙馬 錢惠麗,陳穎
12.桃李梅 章瑞虹,方亞芬,張永梅
13.李十郎和霍小玉 錢惠麗,單仰萍
14.孔雀東南飛(電視劇版)錢惠麗,李悠悠
15.梅龍鎮 章瑞虹,張永梅
16.追魚 鄭國鳳,王志萍
17.蝴蝶夢 鄭國鳳,王志萍
18.打金枝 范瑞娟,呂瑞英
19.司馬相如與卓文君 夏賽麗,何賽飛
20.紅絲錯 方雪雯,何賽飛
21.胭脂 茅威濤,顏佳
22.西廂記 茅威濤,何英
23.五女拜壽(電影版) 方雪雯,茅威濤
24.狀元打更 西安越劇團
25.血手印 畢春芳,戚雅仙
26.西廂記 方亞芬,錢惠麗
27.陸文龍 吳鳳花,吳素英
28.沈園絕唱 范瑞娟,章瑞虹
29.玉鐲記 章瑞虹
30.唐伯虎點秋香 孟科娟
31.柳毅傳書 竺水招
32.方瑞娟藝術集錦
33.中華戲曲精華卡拉ok越劇專輯
34.方亞芬專輯(錄音帶)
35.孟麗君 章瑞虹,單仰萍,鄭國鳳
36.皇牌卡拉ok越劇唱段
37.越劇名人名派卡拉ok(三)
38.鄭國鳳專輯(錄音帶)
39.越劇唱段集錦(錄音帶)
40.玉姑峰 鄭國鳳
41.木棉紅 方亞芬,許傑
42.宋弘傳奇 王君安,李敏
43.斷指記 錢惠麗,陳穎
44.錦裳新曲紅樓名人大匯演
45.越劇舞台新姐妹:章瑞虹專輯
46.章瑞虹專輯(CD)
47.孔雀東南飛 章瑞虹,陳穎
48.盤夫索夫 王志萍,黃慧
49.中華越劇精萃唱段大全(四)
50.中華越劇精萃唱段大全(五)
51.宰相嫁妾 鄭國鳳
52.千古情怨 方亞芬,許傑,趙志剛
53.中國地方戲曲經典唱段100集:方亞芬越劇專輯2
54.救風塵 方亞芬,黃慧,鄭國鳳,陳穎
55.蓮花女傳奇 方亞芬,裴燕
56.中央台名段欣賞:章瑞虹(一)(二)
57.西園記-夜祭 錢惠麗,華怡青
58.李娃傳-責子 章瑞虹,章海靈
59.群星反串:碧玉簪-送鳳冠 章瑞虹,錢惠麗,單仰萍,華怡青,黃慧,章海靈,陳穎
60.2005版新《梁祝》 章瑞虹,陳穎
61.青衫紅袍 章瑞虹
62.紅樓夢 方亞芬,趙志剛
63.白蛇傳-護塔 章瑞虹,張永梅
65.鎖麟囊(京劇音配像) 像:張火丁,音:程硯秋
66.首屆中國上海越劇藝術匯演展播開幕式1999.5
67.首屆中國上海越劇藝術匯演展播演唱會
68.第二屆中國上海越劇藝術匯演展播演唱會
69.孟麗君-游上林 鄭國鳳,單仰萍
70.梁祝-回十八 章瑞虹
71.沉香扇-書房會 范瑞娟,王文娟
72.第十九屆梅花獎頒獎 章瑞虹
73.招駙馬 寧波小百花
74.彩蝶紛飛沐春光—梁祝
75.彩蝶紛飛沐春光—孔雀東南飛
76.彩蝶紛飛沐春光—李娃傳
77.彩蝶紛飛沐春光—演唱會
78.彩蝶紛飛沐春光—精品專場

請採納~

⑤ 梁山伯與祝英台劇情

梁山伯與祝英台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已久,事見《梁山伯寶卷》、《華山畿》樂府及《訪友記》、《同窗記》傳奇,又名《雙蝴蝶》,諸多的戲曲劇種都搬演過這一經典的愛情名劇,其中以越劇的《梁祝》和川劇的《柳蔭記》最為知名,京劇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時期推出:如建國初期沈陽京劇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京劇大師程硯秋整理的《英台抗婚》、葉少蘭和杜近芳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以及近年來遲小秋和朱強創排的新版《梁祝》等。

該劇的大意是:東晉時,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川劇為尼山)求學,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英台歸家,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時,祝父公遠已將女許婚馬太守之子馬文才。梁祝二人樓台相會,之後,梁山伯抱病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時,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蝶雙舞。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筆者曾看到過有資料這樣記載: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俠之墓」,背面詳記其事。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銀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

東晉永和年間,在風景秀麗的善卷山南,有一個祝家莊。莊裡有一戶殷實富戶,人稱祝員外。祝家族規,財產傳男不傳女。因祝員外沒有兒子,為繼承家產,祝員外將女兒英台自小男裝打扮。英台才貌雙絕、聰穎好學。到了讀書年齡,祝員外便把英台送到附近的碧鮮庵讀書。在碧鮮庵讀書時,有一位同學叫做梁山伯,家住善卷山北西去五里的梁家莊,兩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引為知己,遂於善卷後洞的草橋結義金蘭,兄弟共勉,相互提攜。

英台與山伯在碧鮮庵同窗三載,期間曾同往齊魯謁拜孔聖,又同到東吳游學。兩人日則同食,夜則同眠,詩文唱和,形影相隨。山伯不僅才高學富,而且為人忠厚正直,深得祝英台的愛慕。然而,三年之中,英台始終衣不解帶,山伯雖屢起疑惑,但均被英台支吾過去。山伯始終不知英台為女子。

三年的同窗生活,梁祝情深意篤,祝英台對梁山伯產生了愛意。三年後,梁山伯要繼續去餘杭游學,而祝父因英台年屆及笄,不許英台前往。二人依依不捨,互贈信物。山伯贈與英台古琴長劍,英台回贈山伯鎦金摺扇,親書「碧鮮」二字。在山伯去杭城時,英台相送十八里,途中英台多次借物抒懷,暗示愛慕之情。但忠厚淳樸的山伯渾然不覺,不解其意。臨別時,英台又假言做媒以家中九妹許於梁山伯,並約定時日,請山伯來祝家相訪求婚。

英台學成回家後,豈料其父母已將英台許配邑西鯨塘馬氏。山伯從餘杭游學回來,到祝家造訪,英台紅妝翠袖,羅扇遮面,前來相見,山伯方知其為女子。當得知英台已聘馬氏後,柔腸寸斷,悲痛至極。兩人臨別立下誓言:「生不能成婚,死也要成雙。」

梁祝淚別後,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卒葬村西胡橋。英台聞訊悲痛欲絕,決意以身殉情。出閣當日,堅持要經胡橋祭奠。轎至胡橋山伯墓時,英台上前祭弔,慟哭撞碑,突然狂風大作,天空混沌,飛沙走石,地忽裂丈余,英台墮入其中。風停雨過後,彩虹高懸,有二隻碩大的蝴蝶,蹁躚起舞,傳為梁祝兩人之精靈所化,黑者即祝英台,黃者即梁山伯,情侶依依,形影不離,比翼雙飛於天地之間。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電影版的廣泛傳播而成為這一題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名劇。

袁雪芬與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時間是1945年,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重排該劇,增尾「化蝶」,劇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進等執筆,黃沙導演,陳捷、薛岩音樂整理,幸熙、蘇石風布景設計。范瑞娟飾梁山伯、傅全香飾祝英台、張桂鳳飾祝公遠、呂瑞英飾銀心、魏小雲飾四九、金艷芳飾師母。該劇於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音樂作曲獎、舞美設計獎,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獲演員一等獎、張桂鳳獲演員二等獎、呂瑞英獲演員三等獎。1953年,該劇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成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徐進、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劇《柳蔭記》也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榮獲劇本獎,陳書舫獲演員一等獎,袁玉昆和劉成基獲演員二等獎。

京劇關於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馬彥祥根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程硯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

《柳蔭記》由王瑤卿設計唱腔,杜近芳、葉盛蘭在1953年首演。全劇分10場,重要場次有「英台別家」、「柳蔭結拜」、「書館談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訪友」、「祭墳化蝶」。此劇最大的特色在唱詞方面,典雅華麗,優美雋永,許多語句打破京劇傳統的七字、十字句,給人以清新脫俗的藝術美感,同時在唱腔設計上很是精緻,無論是曲調的選擇,還是板式的變換,即保持了傳統韻味,又出新求變。被公認為是建國初期戲曲推陳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劇大師程硯秋參考其它劇種的相關劇目編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劇《英台抗婚》,此劇是程硯秋解放後編演的唯一一部大戲,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此劇劇情無變,包括「別家」、「結拜」、「書館」、「相送」、「驚聘」、「拒婚」、「祭墳」、「化蝶」等場次,後來,因覺前部結構較散,便從「驚聘」開始了。這出戲的唱詞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創造。以唱詞看:「望爹爹退婚禮隨我願,使我嫁梁君,你是我親愛的老嚴親」,「卻為何你執意要把女兒我嫁與一個陌生生不識之人」……這樣幾乎等同於散文詩的句子竟然被大師「裝」進唱腔,且嚴絲合縫,感人至深,不能不讓人嘆服大師的功力。李世濟曾在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時上演此劇。

薌劇傳統劇目《山伯英台》由邵江海編劇,源出「錦歌」唱本。劇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幾乎每一場都有大段獨唱或對唱。其中「英台哭靈二十四拜」最為突出,一百多句唱詞纏綿悱惻,曲牌使用了薌劇的所有哭調,一拜一調,連接緊密和諧,組成了類似曲牌聯綴體的成套唱腔。在「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盤」等出中,從菜名、菜譜到俗例、俗語都來自閩南特有的民情風俗。「討葯」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青絲、割褲帶寄贈,也屬閩南風俗。全劇情節不同於其他劇種。如英台無父而有母張氏,馬俊也同在杭城求學,無「十八相送』,而有游春見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著重表現英台奔喪哭靈。幕表戲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獄見證前身」、「還魂生子征番」等情節,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盡情傾吐了梁山伯愛、恨、戀、怨的復雜心情。1978年歲陳德根根據邵江海本、台灣歌仔戲和越劇演出本綜合整理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在一個劇場曾連續上演三百場。1979年,錢天真、洪彩蓮分別扮演祝英台、梁山伯,獲得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的稱號。

另外,豫劇、評劇等幾乎所有的大小劇種都有該劇的整本或摺子戲傳世。

近年來有兩台重新敷衍的梁祝故事劇目引起爭議。一台由沈陽京劇院遲小秋和朱強主演,一台是杭州越劇團排演。這兩台新戲無論是情節設置還是主題開掘,特別在舞台的呈現方式上都有大幅度的反傳統般的「跳躍」,由於演出場次不多,范圍也不廣,筆者無緣窺其全貌也就不好妄加評論,只就所見到過的遲小秋的「哭墳」一折說幾句當時的觀感。這一折戲給我的整體感覺尚好,尤其是水袖功的重新編排,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回憶部分的唱腔設計也很感人,只是在唱段的開始幾句有些「繞」,聽起來不順。

近年,浙江越劇團的傅派傳人陳藝主演了新版《梁祝》的「祭墳」和「化蝶」兩場。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彷彿有演不完的故事,說不完的意韻,道不完的感嘆。
---------------------------------------------------------------------

中文名稱: 梁山伯與祝英台
外文名稱: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類別: 芭蕾舞劇

劇情介紹
序幕

一對彩蝶紛飛,引出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

第一場乞父求學

祝家。女兒祝英台一心想外出求學,被禮教森嚴的父親拒絕。在丫環銀心的協助下,假扮卜卦先生,騙祝母抽到「英台如不外出求學將大難臨頭」的卦簽,祝母信以為真。後祝父又見英台假扮男子尚妥,應允英台女扮男裝赴杭州求學。

第二場草橋結拜

三月的江南,草橋亭畔,鳥語花香。書生打扮的英台和書童打扮的銀心劃著一葉小舟順流而來,在草橋歇息時同要去杭州求學的梁山伯相遇,二人一見如故,結拜為兄弟。

第三場同窗共讀

杭州書院。山伯與英台同窗共讀,朝夕相伴。日月如梭,把他倆的情意編織成一幅春、夏、秋、冬絢麗多彩的愛的畫卷。

同窗三載情綿綿,一封家書催人歸。英台父命難違,又不忍離開山伯,便靈機一動,謊稱家有小妹,為山伯做媒,將定情的玉扇墜送給山伯,依戀地離去。

第四場樓台抗婚

英台回到家中。在樓台上,日夜盼梁兄來府求婚。不料有錢有勢的馬太守帶著隨從、侍女抬著聘禮來到祝家為兒子提親。想攀高結貴的祝員外滿口應允。英台被迫挺身表明早已與山伯定下終身,祝父氣急敗壞地將英台手中的玉扇墜奪下交給了馬太守……

英台悲痛欲絕。忽然窗外走過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是梁兄來到,英台悲喜交加。當山伯發現這位端莊典雅的美麗女子竟是他同窗三載的賢弟時,不禁欣喜若狂。山伯拿出定情的玉扇墜,英台猶如利劍穿心。山伯得知英台被迫定親,猶如晴天霹靂。二人互訴滿懷憤怨,一場歡喜化成空。

第五場殉情化蝶

山伯墓地。梁山伯在極度悲哀和絕望中死去。身著嫁裝的英台呼喚山伯,狂奔在曠野之中,她撲倒在山伯墓前,聲聲哀慟,毅然頭撞墓碑,墳墓轟然裂開……山伯和英台化成美麗的蝴蝶,雙雙飛舞。

責任者
演出單位: 遼寧芭蕾舞團
責任描述
創作者編導:張護力、阿力、初培林。作曲改編:李延忠、隋立本、陳國剛。舞美設計:王明旭、張忠力、鞠毅。

演出者主要演員:尹訓燕、曲滋嬌(飾祝英台A、B),晉雲江、王明(飾梁山伯A、B),蔣麗華(飾銀心),魏春甫(飾祝員外),曲秀芬(飾祝母),孟憲忠(飾馬太守)。樂隊:遼寧芭蕾舞團管弦樂隊。指揮:李蔭中、孟欣。

演出介紹
演出大事記

本劇依據梁祝民間傳說故事和同名小提琴協奏曲創作,1982年獲遼寧省舞蹈比賽創作獎、優秀作品獎。次年重新結構,仍以梁祝主題為基調,發展為三幕四場大型舞劇。1992年參加克拉斯諾雅爾斯克——亞洲太平洋地區國際藝術節演出。1994年為香港神州藝術節開幕式演出。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陳鋼與何占豪就讀於上海音樂學院時的作品,作於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於上海獲得好評,首演由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題材是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以越劇中的曲調為素材,綜合採用交響樂與我國民間戲曲音樂表現手法,依照劇情發展精心構思布局,採用奏鳴曲式結構,單樂章,有小標題。以"草橋結拜""英台抗婚"、"墳前化蝶"為主要內容。
全曲大概二十八分鍾,首先五分鍾敘述梁祝愛情主題,然後是快樂的學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從十一分鍾開始進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樓台會,最後哭靈。第二段和第一段長度差不多,也是十一分鍾。最後一段則是化蝶,可說是整曲再現。
曲子開始幾聲撥弦聲接著長笛,好像在雲端的感覺,以此來揭開序幕,有如從天上俯瞰人間,撥開雲層,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變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題,二長二短加上一個結束句,綿綿長長,幽幽遠遠,彷佛祝英台在身旁說著昔日的故事。然後在低音重復一次主題,回到人間落了實。
管弦樂總奏主題,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現了,兩人情意綿綿,大小提琴和鳴奏著主題,漸漸的小提琴主導旋律並引進管弦樂再強調一次。等樂音漸歇,木管接續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獨奏深情舒緩帶點內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對將來疑慮不安,但還是堅定相信自己。勇敢去愛吧!情緒輕快,笛聲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風光明媚三月天兩人春遊。小提琴展現技巧,風華絕代。
相聚雖好總有分別,快樂情緒之後就是離情依依十八相送。將主題變奏緩緩奏出,有如邁不開的步履,卻終究不得不離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緊密結合難分難舍。在這段末尾由弦樂第一次奏出哭調主題,預言悲劇結局,這構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愛」。
第二段發展部裡面有三小段: 強、弱、強,也就是快、慢、快。開始如大浪涌來的管弦樂聲代表祝父的反對,連續幾個小節下行樂句,好像在說: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則猛烈與之抗衡,兩者沖突漸漸上升,最後全體合奏梁祝主題表示戀情曝光,一波波涌來浪潮終將這主題給淹沒。
樓台會小提琴委婉的訴說情意,大提琴撥奏聆聽。輪到大提琴傾訴愛意,小提琴一旁隨和。突然,音樂急轉而下,運用越劇中囂板的「緊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過度悲傷絕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過門途中,停在梁山伯墳前哭靈,小提琴以凄厲聲調哭出:梁兄呀!碎奏、斷奏哀痛欲絕旋律,有哭聲,有跪行,其中還有些回憶片段。漸漸的淚眼開了,哭聲歇了,心意已決,在悲憤低音鑼聲中,縱身投入突然爆開墳墓中自盡,音樂同時推向最高潮。
樂曲的最終部份是再現部「化蝶」,在輕盈飄逸的弦樂襯托下,愛情主體再現,梁山伯與祝英台從墳墓中化為一對蝴蝶,在花間歡娛自由飛舞,永不分離。 彩虹萬里百花開 花間彩蝶成雙對 千年萬代分不開 梁山伯與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