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作經典 » 老電影王漢喜借年電影
擴展閱讀
做家務的女人美國電影 2024-10-01 15:12:44
朝鮮戰爭的電影都有哪些 2024-10-01 15:06:13

老電影王漢喜借年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0-01 12:24:50

❶ 馬泰的主要劇目

馬泰先生一生中總共演出過多少個劇目呢?這是所有馬泰迷心中的疑問。他曾對大弟子黃兆龍說:「從進入中國評劇院算起,包括演主角、配角、跑龍套,也包括評劇小演唱,一共是107個節目。」當然這個統計也許不一定很精確,但馬泰先生確實是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評劇事業。
下面是他曾演出的一些主要劇目、角色和唱段:
《秦香蓮》(馬泰飾王朝,1955年首演);
《借當》(馬泰飾王定保,1955年首演);
《春香傳》(1955年首演);
《應征之前》(1956年首演橋森段);
《小借年》(馬泰飾王漢喜,1956年首演)「日落黃昏」;
《馬寡婦開店》(馬泰飾狄仁傑,1957年首演)「堂倌托燈」「尊店嫂」;
《家》(馬泰飾覺慧,1958年首演)「她是我親愛的好姑娘」;
《愛甩辮子的姑娘》(1958年首演);
《苦菜花》(馬泰飾姜永泉,1958年首演);
《包公三勘蝴蝶夢》(馬泰飾王大,1958年首演);
《戰斗的青春》(1958年首演);
《金沙江畔》(馬泰飾譚文蘇,1959年首演)「紅軍的激流」「紅軍不怕遠征難」「高原風景」;
《野火春風斗古城》(馬泰飾楊曉冬,1959年首演)「可笑你關敬陶」「罵宴」「狗強盜」;
《降龍伏虎》(馬泰飾趙大康,1959年首演);
《富春院》(馬泰飾陳陳奎,1960年首演);
《生活的凱歌》(1960年首演);
《紅色聯絡站》(馬泰飾周洪亮,1960年首演)「三月里來三月三」;
《朱痕記》(馬泰飾朱春登,1960年首演)「望墳台」「聽我妻趙錦堂訴說一遍」;
《鍾離劍》(馬泰飾勾踐,1961年首演)「他二人臨危不懼」「哭祖廟」「君臣們二十年敏譽卧薪嘗膽」;
《孫龐鬥智》(馬泰飾孫臏,1962年首演)「誣陷臨身如夢幻」「夜寫兵書」「大雪紛飛」;
《奪印》(馬泰飾何文進,1963年首演)「水鄉三月」「月昏昏」「勸有才」「魚兒」「勸廣清」;
《李雙雙》(馬泰飾孫喜旺,1963年首演)「走一窪來又一窪」「鐵將軍把門」「話可不是這樣講」;
《向陽商店》(馬泰飾劉保忠,1963年首演)「崔玉海聽明白」「敘舊」「胸中掀起滾滾波濤」;
《會計姑娘》(馬泰飾黑大爺,1963年首演)「黨的恩情永不忘」「好一匹四腳踏雪棗紅馬」;
《千萬不要忘記》(馬泰飾丁海寬,1964年首演)「老人家語重心長將我責問」「勸少純」;
《南海長城》(馬泰飾區英才,1965年首演)「勸靚仔」「南海茫茫」「三杯酒」;
《四季長青》(馬泰飾葉長青,1965年首演)「傻子歌」;
《阮文追》(馬泰飾阮文追,1965年首演)「戰斗歌」「幸福歌」「故鄉歌」「火種歌」「正氣歌」;
《智取威虎山》(馬泰飾參謀長,1967年首演)「朔風吹」「幾天來摸敵情」「我們是工農子弟兵」;
《向陽商店(文革版)》(馬泰飾王勇翔,1974年首演)「山山水水分外嬌」;
《暴風雪中的烈火》(馬泰飾石子崗,1978年首演);
《吹鼓手告狀》(馬泰飾蘇部長,1978年首演)「淮河八月桂花香」;
《第二次握手》(馬泰飾蘇冠蘭,1979年首演)「驟然間」「見瓊姐轉身去」;
《故都春曉》(馬泰飾傅作義,1980年首演)「女兒的話說得重」「望故都」;
《野馬》(馬泰飾林父,1980年首演)「這孩子習氣雖壞卻還能幹」「你若是真想完成生產任務」;
《成兆才》(馬泰飾成兆才,1981年首演)「握羊毫傍燭光」「瞎子歌」「亡妻情意重如山」;
《米酒歌》(馬泰飾陳廣均,1982年首演)「海棠花兒開」「正月百花齊開放」「鳳凰之歌」;
《評劇皇後》(馬泰飾李長生,1983年首演)「是夢是醒」「鞭兒春做揮馬兒跑」「車塵鞭影不可望」;
《紅白喜事》(馬泰飾鄭二伯,1984年首演)「雙膝跪地熱淚淌」;
評劇小演唱:「大寨人永遠懷念周總理」、「歌唱焦裕祿」、「唐山人民志氣大」等;
此外,還有電影《甜蜜的事業》(馬泰飾田大伯,1979年攝制)和《新甜蜜的事業》(2001年攝制)。

❷ 王漢喜借年後怎麼樣了

借到些破爛東西。王漢喜借年,呂劇傳統劇目。1954年山東省模毀仔戲曲工旦汪作組李壽山、王之祥、王傳友、鄧金祿、劉寶璽根據呂劇《皮襖記》和四平調《借年》整理。1955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山東省呂劇團首演。1957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成戲曲藝術片。寫王漢喜家貧,除夕之夜到岳父家借年,未婚妻愛姐關心婆母,疼余氏愛丈夫,給了滿籃的年貨。二人正在傾談,被嫂子發覺。她故意恐嚇、捉弄二人之後,成全了他們的婚事。

❸ 呂劇傳統劇目有哪些

呂劇大體可分兩種:一種是小戲和單中出戲,如《小姑賢》、《小借年》、《王定保借當》等,這是它的基本戲;另一種是連台本戲,多根據鼓詞。如《金鞭記》、《金鐲玉環記》、《五女興唐》等。呂劇現代戲《李二嫂改嫁》首拍成電影,影響遍及全國。

(1)特色介紹:呂劇,是山東省最主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她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匯而深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呂劇藝術的迅速發展,使呂劇在廣大人民群眾中聲望日高,在全國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山東省其他各地、市、縣的呂劇團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成立。至1960年,全省已有專業呂劇藝術表演團體29個;在國內其他地方如新疆、大連、哈爾濱、錦州等地市也相繼成立了呂劇團。1983年以來,省「音協」多次主持召開了呂劇音樂研討會,其中一次呂劇音樂集成研討會於1985年在呂劇故鄉東營市召開,1986年,山東省文化廳舉辦了全省呂劇青年演員大獎賽。呂劇藝術事業人才輩出,後繼有人。呂劇藝術之花將會在我國戲曲藝術園地中更加芬芳多姿。
(2)歷史介紹:呂劇發源於原樂安縣時家村(今東營區牛庄鎮)一帶。呂劇自形成以來,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縱觀呂劇藝術的整個歷史演變過程,大體上是循「山東琴書(說唱揚琴)——化裝琴書(又稱化裝揚琴)——定名為呂劇」之脈沿革和發展的。
山東琴書始稱「小曲子」,後因其伴奏樂器主要是揚琴(早期稱「洋琴」),故又被群眾稱為「唱揚琴的」。山東琴書曲調優美,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深受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最早流行於魯西南一帶地區,其產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說唱琴書的民間藝人進入較大的城市或到外省演唱,曾稱為「文明琴書」、「山東琴書」等。山東琴書演唱時兩人搭擋對口,對唱和說為主,以表演為輔,唱說和表演緊密結合;演唱時以揚琴、墜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者同時也是伴奏者,典型地體現了曲藝形式的藝術特點。這種唱、說和表演渾然一體的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是山東琴書由說唱藝術形式發展成為戲曲藝術的基礎條件。
根據《黃河志》記載,在1884年以前,黃河入海口處的廣饒(當時為樂安縣)北部和利津東部並無防洪大堤,每到洪水季節,黃河常常泛濫成災,這一帶的窮苦農民不得不背井離鄉,以逃荒要飯謀生。於是,以演唱當時民間流行「小曲」形式進行乞討的難民逐漸增多。以「唱曲」討飯遂成為有些人養家糊口的主要手段,活動區域也不斷擴大。
此間,牛庄、油郭一帶以演唱民間曲藝為職業的藝人越來越多。在眾多的民間節人中,時家村藝人時殿元(外號時丫蘭)、油郭鄉東寨村藝人張蘭田、張志田兄弟和油郭鄉西商村的四平調藝人商秀嶺脫穎而出,成為當地群眾所說的「大角」。
1880年,山東琴書流傳至樂安北部地區後,得到迅速而廣泛的傳播。尤其是在牛庄、油郭一帶,學唱山東琴書者不計其數。每逢農閑節日,或三五搭擋,或結幫成伙,就地拉攤演唱琴書者處處可見,真可謂「村村聽揚琴、婦孺皆會唱」。
被當地群眾稱為「大角」的時殿元,是今東營區(原廣饒縣)牛庄鎮時家村人,以演唱琴書和民間小調而著名。約在1887年前後,時殿元遠走河南邊學藝邊賣藝達半年之久。從河南回來不久,便開始傳藝授徒,並經常搭夥到各地演唱。在藝術實踐中他獨辟新路而將山東琴書改進發展成為「化裝揚琴」,成為首創呂劇藝術的主要藝人。
1900年前後,由時殿元首倡,崔心悅、崔心慶、譚明倫等人響應,開始對坐唱揚琴進行創造性的革新。他們根據自己多年演唱琴書的實踐經驗,吸收了京劇、五音戲、東路梆子等劇種中可用的藝術表演程式,直接化用了「跑驢」這一民間舞蹈藝術形式,將琴書段子《王小趕腳》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演出時,他們用竹篾、紙、布等材料紮成驢形,並加以彩繪,使之栩栩如生;由崔心悅以青衣應功扮演二姑娘,手提包袱,身縛以驢形,做騎驢之形態;時殿元扮腳夫王小,頭戴氈帽,腰系圍裙,執鞭攆驢;琴師武春田等人伴奏。隨著音樂二人載歌載舞,人物形象生動活潑,唱腔優美悅耳,語言幽默朴實,妙趣橫生,使在場的觀眾耳目一新,興趣盎然,時而開懷大笑,時而閉口靜聽。整個演出,聲、情、做、唱並茂,觀眾交口稱贊。初步嘗試便獲極大成功。於是,一個新的獨具藝術風格的地方戲曲形式——呂劇便由此而產生了。
在將琴書《王小趕腳》由坐唱形式改為化裝演出獲得成功、贏得贊譽以後,時殿元等人更是孜孜以求,在藝術實踐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他們根據首次演出的經驗,又陸續將琴書中人物較少的書目如《蘭瑞蓮打水》、《王漢喜借年》等改為化裝演出。繼而又將角色較多、情節較復雜的《雙換親》、《白蛇傳》等書目改為化裝揚琴演出。化裝揚琴的出現,是呂劇藝術形成的開端,為現代呂劇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於「呂劇」這一稱謂的由來,有多種說法。主要說法是因首演化裝揚琴戲《王小趕腳》時以紙糊驢為道具演唱,故被當時的群眾稱之為「唱驢戲的」,或直稱為「驢戲」,「驢」字有失大雅。因「驢」與「呂」諧音,遂演變為「呂劇」。雖然「呂劇」這一稱謂的由來說法眾多,但在解放前,「呂劇」這一名稱卻從來沒有被正式確定。藝人們一般將自己演唱戲稱為「化裝揚琴戲」,大多數群眾也以「化裝揚琴」或「揚琴戲」稱之。
1952年以後,在對化裝揚琴戲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基礎上,以原「山東省歌劇團」為基礎正式成立了「山東省呂劇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也正式定名為「濟南市呂劇團」。至此,呂劇這一名稱被正式確定。
新中國的成立,使呂劇發源地人民的物質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呂劇再也不是民間藝人求生乞討的方式和手段,而作為一種真正的舞台表演藝術受到黨和政府的重視及廣大群眾的熱愛。以呂劇創始人時殿元的家鄉時家村為中心的譚家、牛庄、陳官、斜里、斗柯、花官、大小宋等村鎮紛紛成立了業余呂劇團。每逢春節和豐收之後,這些業余的呂劇團都以演唱呂劇相慶賀,此俗延至今日而不衰。1956年成立了廣饒縣第一個屬民辦公助的專業呂劇團。1959年12月成立了廣饒縣呂劇團,該團成立後曾多次赴淄博、濟南、河北等省市演出,為呂劇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1979年在原墾利縣文藝宣傳隊的基礎上正式成立了墾利縣呂劇團。1986年演出的小呂劇《考丈人》曾被山東電視台拍成藝術片在全省播放,並在全國電視藝術片評獎活動中獲三等獎。1988年,利津縣京劇團也根據群眾的要求改為利津縣呂劇團。
1953年,山東省呂劇團《李二嫂改嫁》的改編演出獲得極大成功,使山東呂劇在全國馳名,這是呂劇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一批新的優秀劇目如《姊妹易嫁》、傳統戲《王定保借當》、《光明大道》分別獲得了劇本獎、演員獎和音樂獎。《李二嫂改嫁》和其它劇目曾多次晉京匯報演出,劇團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7年前後,《李二嫂改嫁》、《兩壟地》、《姊妹易嫁》、《王漢喜借年》、《逼婚記》等劇目先後拍成電影藝術片在全國乃至國外放映,在此期間,一大批著名呂劇演員如林建華、郎咸芬、李岱江、李同慶等為廣大觀眾所熟知和擁戴。
(3)旅遊指南:有大型旅遊團來東營旅遊,可組織專場呂劇表演,每場一般在5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