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動畫電影《至愛梵高(Loving Vincent)》這部作品讓人感覺怎麼樣
影片用一封無法投遞的信件串聯起梵高在去世前最後六周里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物之間的秘密,帶觀眾穿越回十九世紀末的歐洲,並陪伴梵高走完他最後的人生。影片採用梵高原畫作品中的人物原型還原梵高的藝術人生,讓觀眾在享受美得令人窒息的視覺盛宴時,抽絲剝繭地發現隱藏了一個半世紀的秘密.
其實用油畫來做動畫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其中最知名的是Aleksandr Petrov,他的《老人與海》獲得了1999的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當年真的把我震撼的不行。而且他的繪畫方法是直接用手指在玻璃上一幀幀畫,所以整體畫面充滿了一種非常通透的感覺。《老人與海》這部短片一共20分鍾,他一個人花了3年時間畫了全片29000幀。這部短片也是5郎本人最愛的動畫短片,音樂也特別棒,非常值得大家一看。
⑵ 老人與海用油畫的電影
老人與海講述的是一個老人與海的深厚的感情。老人不斷挑戰自己,最後被無情的擊垮,但是他的精神和形象被孩子永遠記住。
一個沉重而令人深思的題材必然需要一種既寫實又具有韻味的手段表達。
油畫豐富而厚重的顏色正符合了這一要求。對氣氛的渲染非常到位。
老人與海這部動畫片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的故事本身,更在於它的油畫的表現風格。俄羅斯年僅40歲的亞歷山大佩特洛夫克用手指在玻璃上完成了這部鴻篇巨著。油畫和玻璃所表現出的透明和鮮亮的感覺讓人嘆為觀止。1997年,俄羅斯年僅40歲的Alexander Petrov克服了環境與技術帶來的種種困難,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將海明威的宏篇巨著《老人與海》搬上了銀幕,成為一部具有超強震憾力,情節曲折的影片,這位具有國際名聲的動畫製作者,不僅眼光獨具,其在影片製作中所運用的油畫繪制方法也是他所特有的。
Alexander Petrov說:我使用油畫這種方法製作動畫片已近十五年了,我很習慣這樣做。我感覺電影可以與繪畫藝術一起創造新的視覺效果。
如果說Alexander Petrov的繪制方法是他所特有的,那麼在創作中,他的繪畫方式更是他所獨有的,他是用指尖沾著油彩在玻璃板表面進行動畫製作的。他認為用手指作畫更容易,可以畫得更快,而且想畫什麼就畫什麼,手指是心靈與繪畫之間相通的一條捷徑,是最直接的一條途徑。
Alexander Petrov利用玻璃的不同層面進行製作,拍攝同一個鏡頭時,他往往在一層畫面上製作人物,同時在另外一層畫面上製作背景,燈光逐層透過玻璃拍攝完第一禎畫面後,他再透過對玻璃上的濕油彩進行調整來拍攝下一禎畫面。
他說將海明威的著作濃縮於22分鍾的動畫電影,其難度超乎尋常,兩年半的漫長艱辛的創作生活,始終是因《老人與海》這個感人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他。
《老人與海》是採用70毫米電影膠片拍攝完成的,它不同於傳統的35毫米的電影膠片,大尺寸電影的製作對於繪畫者來說是極其殘酷的,影片中微不足道的錯誤也會被誇大到不可原諒。通常35毫米膠片拍攝的動畫片,繪制的畫面是9到12英寸,而這次用70毫米的膠片,畫面將是35毫米畫面的5至7倍大。
Alexander Petrov說:這對我來說完全是新的嘗試,當我開始製作這部片子的時候,沒覺得會有什麼新的問題,只是比以往畫的畫面大很多,但當我看到螢幕上的畫面時,我驚呆了,那些被放大了的畫就象巨幅油畫。
⑶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至愛梵高》
我覺得心愛的梵高星迷"是世界上第一部油畫風格的動畫片,將梵高的名畫放在銀幕上,讓人感到與眾不同。這是一部對大多數人的觀看習慣構成挑戰的藝術動畫片。
梵高的藝術生活充滿矛盾,短暫而又有意義。27歲的筆畫,37歲的世界,在10歲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但很少有人關注,郁悶,只賣了一幅畫在生活中,僅僅在去世幾十年後在藝術界成名。人們認為梵高自殺是因為抑鬱,因為藝術家的瘋狂。
因為梵高因為與高更的爭吵而割下左耳。
郵遞員的兒子阿爾芒(Armand)說:"梵高的信件比市政局多。"據統計,1872年至1890年期間,梵高的902封信被保存下來。
819封是梵高寫的,83封是別人寫給荷蘭藝術家的,其中與哥哥提奧的交流最為頻繁。
⑷ 前段時間上映的電影《至愛梵高》,對電影中的很多幅油畫。
《至愛梵高》是多洛塔·科別拉、休·韋爾什曼執導的傳記類動畫影片,由道格拉斯·布斯、羅伯特·古拉奇克、西爾莎·羅南、艾莉諾·湯姆林森等出演,於2017年6月12日在安納西國際動畫電影節首映 ,同年12月8日在中國上映 。
該片講述了梵高去世後,郵差的兒子阿爾芒為把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旅程,最終揭開梵高死亡之謎的故事。
⑸ 央視六播過的動畫電影,愛畫畫男孩參加美院考試畫他爺爺和狗的素描,在他期許以久的油畫前凍死了,忘了名字
佛蘭德斯的狗
英國女作家奧維達的小說:
【內容提要】
這是一個凈化人類靈魂的經典故事。
尼洛是一個孤兒,和姥爺一起生活在安特衛普城附近的霍布肯村。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收養了一條被人遺棄的大狗帕奇。男孩尼洛與大狗帕奇的患難友情從此展開……尼洛和姥爺過著窮苦的生活,帕奇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為他們拉車進城賣牛奶。尼洛雖然貧窮,卻擁有驚人的藝術天才,他心中有一個高貴的夢想,並為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懈努力。然而厄運卻接連不斷:因為窮富之別,尼洛被迫遠離小夥伴阿洛伊斯,年少的清夢被擱淺;村裡發生了大火,他被全村人懷疑為縱火犯;姥爺在貧困交加的風雪夜死去;甚至連他和帕奇賴以棲身的小屋也被房東奪走。在世人都拋棄尼洛的時候,只有老狗帕奇和他不離不棄……
男孩和狗一度分開。因為愛,尼洛把帕奇留給溫暖的磨坊,自己卻流浪在外。也因為愛,帕奇艱難而忍耐地在雪夜中追尋尼洛的蹤跡與氣味。他們終究要相守在一起。聖誕夜,在安特衛普大教堂里,他們肩並肩地躺在石階上,沉睡在一個寧靜幸福的夢境里……
確切地說,這不是寫給孩子看的書。把這個故事說給孩子聽,也只是為了許給他們一份記憶……它所傳遞的深邃的愛與同情,它所締造的信念與勇氣,足以重構所有讀者的精神世界。一百多年來,《佛蘭德斯的狗》早已成為經典中的經典,曾經4度被拍攝成電影,根據本書改編的動畫片名列日本「100個最經典動畫場景」榜首。
【編輯推薦】
拿到《佛蘭德斯的狗》時,我不知道我會哭,眼淚像想要躍過幼稚園欄桿的小孩。如此歡躍而不受限制。被工作塞得滿滿當當的心,就像寒冷的房間里突然有了一線陽光,眼睛脆痛,受不了這灼熱而滴下淚來。
——安意如(作家)
所有那些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喜悅與磨難,能夠對寵物給予愛意與付出,能夠無條件地去尊重一個貧苦的農夫,或者在靈魂深處有著敏銳感知力的人,都會被這個故事深深地感動。在故事的最後一頁我泣不成聲。這個永恆的故事屬於每一個人。
——畢澤爾(美國書評人)
對於上帝而言,尼洛和帕奇是沒有分別的,沒有人與狗的區分,他們是平等的生命。尼洛上天堂,因為他是無辜的,至善的;帕奇上天堂,因為它也是無辜的,至善的。
——阿甲(兒童閱讀推廣人)
而今,一切都老了,風車,磨坊,鍾聲……一切都死去了,老人,孩子,狗……這個故事卻不曾老去,死去,正因它裡面深藏的愛與勇氣,信念與忍耐……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上,比什麼都活得更長。
——匙河(兒童文學博士)
童話故事往往都很簡單,但最單純的故事,往往最具穿透力。因此,當《佛蘭德斯的狗》成為經典在全世界廣泛流傳的時候,激發起來的,仍是善良和同情的感情。
——楊小洲(書評人)
【作者簡介】
奧維達(1839~1908),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著名女作家,生於英格蘭,在巴黎長大,成年後移居倫敦。在英國,她開始寫小說,並獲得巨大成功。1871年,奧維達從英國來到佛蘭德斯的安特衛普參觀,為佛蘭德斯畫家魯本斯所震撼,於是在第二年寫出了在西方世界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佛蘭德斯的狗》。
奧維達非常喜歡動物,總是積極地保護動物權益,她救助過很多動物,曾經喂養過30條狗。假如沒有這些經歷,她就不會把《佛蘭德斯的狗》中的帕奇寫得那麼真實感人,令無數讀者感動落淚。
【譯者簡介】
肖毛,1969年生於哈爾濱,男性。愛貓且如貓一般獨來獨往,故以肖毛為筆名。 自1985年起,撰文200多萬字。譯作近70萬字,包括《夏洛的網》等三部懷特童話及部分懷特散文,勒奎恩童話集《飛天貓》(四部)、《伊索寓言》、《彼得金一家》等。
同名動畫片(這里指劇場版,另有52集TV版):
【原 片 名】The Dog of Flanders
【中 文 名】佛蘭德斯的狗(港譯作《龍龍與忠狗》,CCTV引進時曾譯作《尼洛和他的狗》)
【導 演】Yoshio Kuroda (黑田昌郎)
【主 演】Makoto Tsumura .... Nello (voice)
Sakura Tange .... Alois (voice)
【出品年代】1997
【首映日期】1997/03/15
【國 家】日本
【類 別】卡通
【影片長度】1小時42分
【對白語言】日語
劇情簡介:
故事的背景是在19世紀的比利時 法蘭德斯。有一天,一位修女造訪了安特衛普鎮的大教堂。這位修女仰望著魯賓斯的「聖母升天」畫,回憶一下子墜入到20年前…
小男孩尼洛和爺爺相依為命,靠給鎮上的人送牛奶為生,過著清貧而快樂的生活。尼洛形影不離的夥伴是一條狗,叫帕托拉休。帕托拉休小的時候是因為生病被舊主人遺棄的,善良的尼洛和爺爺可憐它,就把本來不多飯菜的省下給它吃,救活並收養了它。另外一個最要好的夥伴是小女孩阿洛婭。阿洛婭家庭很富有,父親是當地上層社會很有名望的人。尼洛喜歡畫畫,渴望看到魯賓斯親手畫的畫,夢想成為像魯賓斯那樣的畫家。沒有人支持他,除了爺爺和阿洛婭。阿洛婭經常給他鼓勵,他們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可是阿洛婭的父親很反對女兒跟窮小子來往,對尼洛很不好。
光陰荏苒,兩個孩子慢慢長大,終於到了上學的年齡,阿洛婭被送到鎮上讀書,尼洛繼續幫爺爺送牛奶,送到鎮上的時候,可以看到上學的阿洛婭。帕托拉休的舊主人找上門來勒索爺爺,為了讓孫子的夥伴不離開,沒有辦法,爺爺只好把僅有的積蓄給了他。沒了錢,景況雪上加霜。爺爺在困境中病倒了,留下孫子在人間他走了。尼洛愈發孤苦伶仃。
阿洛婭回家以後來找尼洛,久別重逢,兩人在風車的房子里見面談心。他們離開後,風車意外地著火了,燒掉了阿洛婭父親的很多東西。他很憤怒,認定是尼洛乾的。大家也因此認為尼洛是個壞孩子。沒有人願意給尼洛一份工作,尼洛的生活越來越困難了,不得不為生計犯愁。
這時鎮上舉行一次比賽,獲獎的畫可以得到獎金和上學學畫的機會。尼洛花掉了所有的錢來准備這次比賽,阿洛婭也全力支持和鼓勵他。他的作品《爺爺與狗》非常朴實感人,卻被貴族家的孩子畫的氣勢恢弘的宗教油畫打敗了。除了一個老師外,所有的老師都對尼洛的畫不認可。獎金和學習的機會被貴族孩子拿走了。
這時已經到了聖誕節,尼洛在寒風中一個人流浪,不知道該去哪裡。路上帕托拉休從雪裡扒出了一個錢袋,有阿洛婭父親的名字。原來這是父親為重新修建風車而准備的錢。尼洛把錢送回阿洛婭家,阿洛婭的母親對尼洛開始改變看法,阿洛婭鼓勵尼洛不要因為一次失敗而失去信心。尼洛把帕托拉休託付給阿洛婭,一個人偷偷溜了出去。到了教堂,因為是平安夜,教堂里遮蓋油畫的幕布全部打開給人們看,尼洛終於看到了魯賓斯的畫,如願以償。
帕托拉休思念尼洛,也從阿洛婭家跑了出來,找到了教堂。寒冷中他們抱在一起相互取暖。雪在下,風在吹,天使們在頌歌里飛下來,光環圍繞在尼洛和帕托拉休周圍。這時那唯一的一個老師找到了阿洛婭家,說他願意收尼洛作學生。阿洛婭找不到尼洛和帕托拉休,跑在雪地里大喊尼洛的名字,聲音被寒風捲走,消失在光禿禿的樹林里……
若干年後,阿洛婭長成了婷婷少女,可始終忘不了尼洛。她到修道院做了修女,和一群孩子們在一起,總是在思念尼洛。尼洛兒時的兩個朋友會從村子裡來看他,帶來村子的消息。孩子們從教堂門前跑過,驚起潔白的鴿子呼呼啦啦繞著教堂飛向藍天。歌聲響起。
⑹ 動畫與美術的區別是什麼還有動畫與影視的區別
動畫要求製作者有一定的審美能力,具有一定的繪畫功底,了解人物、動物等運動規律,誇張變形的手法創作動漫形象,製作由一張張不同動作但有連續的畫面組成的作品,成為了我們看到的動畫。而繪畫,基本要求是一定的美術功底,對造型刻畫深入,掌握物體的結構、光影、對造型進行提煉。以精確、准確對人物、事物進行繪制在紙上或其他媒體上的圖形。美術包含動畫,影視也包含動畫具體說的說 ,就是美術是一個的范圍,包含很多方面的東西,像油畫,素描等都是美術,動畫也是美術的一種。
1. 人物設定:游戲美術以簡單為主而動畫美術根據動畫電影的要求會有所不同;
2. 建模:游戲美術主要用於即時演算,模型越簡單,計算機運行的速度就會越快,因此,游戲美術的模型盡量做到面少。動畫美術對畫面質量要求較高,並且播放的成片不需要電腦即時演算,因此,需要精模。
3. 渲染:游戲美術動畫渲染通常由游戲引擎即時渲染,而動畫美術則根據影片的需要,採用各種渲染模式進行渲染。
4. 軟體使用方面:游戲美術基本用的都是3DMAX而動畫美術一般使用的是MAYA。 如果樓主是美術專科畢業的話,想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那就需要通過專業的技能培訓學校進行精修,畢竟學校中學到的美術知識還是與相關公司需要的專業技能有所脫節。樓主想從事游戲美術工作的話,建議去GA游戲培訓基地提升一下自己的設計能力。GA是國內唯一的所有師資力量均來自國內大型游戲公司的在職資深開發人員(如EPIC,EA,完美時空)的培訓機構。另外他們的課程安排與教學內容都是時下最先進的,與現實游戲公司設計方法緊密的相結合。
⑺ 油畫風格的動畫片的藝術特點
這里關於油畫的基本知識我就不多言了。
而依據我本人看來,所謂油畫風格的動畫片就是比一般的動畫片感情色調更加濃烈一點。
曾經看過一部電影版的油畫風格動畫片,雖然不能清楚地記得名字,但是,對於作者想要表達的各種情緒還是頗有記憶。比如說,作者想要表現沮喪,就會大量採用灰色調,興奮則是明亮色調。
同時,私以為,油畫風格的動畫片人物繪色更加分明,表情形象動作更加細節化。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
⑻ 白牙:這部充滿寧靜與愛意的電影,為何被觀眾認定為「毀原著」
《白牙》是亞歷山大執導的一部動畫電影,於2018年正式上映。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感受。
寧靜與愛意
當小編第一次看《白牙》的時候,我就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寧靜感,這大概是跟電影里的畫風有關系。
什麼樣的行為算是傳達惡意呢?簡單,小編說個貼近生活的例子,那就是狗販子打狗......
對於《白牙》你們有什麼看法呢?其實我覺得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再去補原著應該心情上會好受很多。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⑼ 請問這是哪部動畫電影
《人生的另一天》是由Raúl de la Fuente與達米安·紐諾聯合執導,Akie Kotabe等人配音的動畫片,於2017年在波蘭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名才華橫溢的波蘭記者,說服老闆將其派往安哥拉內戰區的故事。
劇情簡介
故事圍繞一名才華橫溢的波蘭記者展開,他說服老闆將他派往安哥拉內戰區,在那裡他將體驗到前所未有的無助。
(暴露年齡啦~)
為什麼80後90後們對這個國家如此的熟悉?
因為在前些年的國際新聞上,它通常就是混亂、慘痛、難以解決的代名詞。
這也間接影響到了很多人對非洲國家的基本印象。
然而,就是在這么一個戰火連天,恐怖橫行,童兵充斥,禍亂不止的國家,所有人都在急忙外逃尋求保命,有個人,卻逆流而上。
這個義無反顧沖向死亡之地懷抱的人,是一名波蘭記著:
雷沙德.坎普欽斯基。
雷沙德.坎普欽斯基主動請纓,來到了這個碎裂成一團鋒利玻璃的國家。
在背後的陰影中,美國在背後支持著走資本主義路線的兩個黨派:
「安哥拉民主解放陣線」(團體名稱,簡稱『安解陣』)、「安哥拉全國聯盟」(團體名稱,簡稱『安盟』)。
信仰社會主義的派系「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團體名稱,簡稱『安人運』)則得到了國際社會主義陣營的支援。
兩方陣營各項實力均不對等。
資本主義方的「安盟」、錢多糧足火力猛,社會主義方的「安解運」則得到了安哥拉絕大多數民眾的衷心支持。
而獲得了更強力手段卻沒獲得民心的「安盟」,將人民視為敵人,作風殘忍暴烈。
雷沙德.坎普欽斯基要去往前線,去采訪,去拍攝,盡到自己作為一個戰地記者的責任,讓全世界看到安哥拉最最真實的樣子。
他從當地官員處,了解到安哥拉社會主義陣營的前線將領名叫法魯斯科。
於是,「采訪到法魯斯科」成為了他的目標。
他通過各種方式,求助於安人運的各個實權人物。
但沒有人願意幫助他。
因為法魯斯科所在的前線,是一座孤島,是被敵人的陣線重重包圍的據點。
那不僅是一個前線堡壘,更是只差一鏟封口土的活墳墓。
而曾想護送他的游擊隊員,也不願再冒險。
因為上一次試探性的護送,讓他們最棒的戰士全都犧牲了。
死者中,還有剛剛跟雷沙德.坎普欽斯基成為朋友,同時也在游擊隊中深得人心的女隊員卡洛塔。
這個善良剛毅的19歲女孩,夢想著戰爭結束之後可以當個護士,可以生個自己的孩子。
但,都不存在了。
雷沙德.坎普欽斯基深受打擊,喪失了理智般跟一個游擊隊員趁著夜色驅車狂飆,竟奇跡般地闖過了安盟的封鎖線,來到了法魯斯科的陣地。
法魯斯科是個好的統領,是個有道德的硬漢。
他本來是一名葡萄牙傘兵,因不滿部隊徵收童軍參戰,而叛出了資本主義陣營,加入了代表安哥拉民眾階層,信仰社會主義的安人運。
他對形勢的判斷很冷靜,也很悲觀。
他知道自己在這里干什麼,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結果是什麼。
安哥拉的內戰,不只是安哥拉人的內戰。
更是世界上兩大陣營的對決。
在美國的授意下,南非甚至出動了正規軍,不合法地入侵了安哥拉,以「和平的名義,不和平的目的」干涉別國內政。
法魯斯科對此早有預見,所以才如此悲觀。
「安人運」游擊隊即使懷有再大的決心,與重火力武裝的南非正規軍碰撞,也只能遭受單方面的屠殺。
內憂外患,不過如此。
如果沒有雷沙德.坎普欽斯基這樣不顧自身安危的記者,安哥拉土地上發生的一切苦難,只能由可憐的安哥拉民眾自行消化——以生活和生命為代價。
是這樣一位捨身忘我的勇士,讓全世界人看到了安哥拉的慘痛與它經歷的不公,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幸好,代表安哥拉民眾的「安人運」最終贏得了政權,打碎了資本主義陣營橫貫非洲的「種族主義種族隔離政策」意圖。
我們的英雄,雷沙德.坎普欽斯基,在經歷了幾番現實與內心的追索,也終於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身份與理想之間的關系,為和平,為人們的幸福做出正確的取捨。
在此後若干年直到2007年1月23日在華沙去世,雷沙德.坎普欽斯基一直活躍在各個戰區,記錄下那一個個事件。
他不再僅是一名記者,更成為了一位作家。
記者是為了揭示真相;
而作家,則是為了讓那一個個曾經鮮活、拼搏的身影不會被遺忘!
以近代戰爭為背景的故事,通常是嚴肅苦悶的。
一戰二戰冷戰波及全世界,整個星球的人類都難得喘息。
古代戰爭雙方臉對臉兵戎相見,刀光劍影自有一番碰撞和浪漫。
而現代戰爭,隨著武器的威力指數級別的暴增,生死一瞬通常在人類的反應速度之外。
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面對,沒有對話,沒有心理建設……
什麼都沒有。
但這部動畫電影採用二維動畫穿插現實采訪、歷史資料的表現形式,表現力極強,代入感極強。
它通過抽象的藝術手法,讓觀眾感受到了情緒,卻不會從單調的視覺上被戰爭本身恐嚇到。
動畫的製作極為精良,人物的神態,自然的景物,刻畫極為細膩傳神。
與實景拍攝的資料鏡頭無縫銜接,毫無違和感。
如果完全用真人來拍攝這部電影,所表達出的意向,肯定是完全無法與動畫傳達的思維相提並論的。
用動畫解構的方式表達出的雷沙德.坎普欽斯基的思維、感受甚至幻覺,是這部片子最為震撼之處。
雷沙德.坎普欽斯基的每一次瀕臨絕境;
每一次受到心靈沖擊;
他失去每一個朋友後的自我懷疑;
直到他的心,他的意志徹底被悲憤和無力感占據……
這所有的內心變化,都被清晰地傳達給觀眾。
就像一幅油畫,其中可以蘊含無限廣袤的信息量。
精良的動畫表述,要比真人加特效更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這是一個沉重的故事,但整個影片卻並非一片低沉。
厚重磁性男聲的開場背景解讀。
美式漫畫的畫風,007風格的配樂。
配樂時常是輕松的哈瓦那曲風,背景也時而出現開闊的暖色調。
畢竟,戰爭雖然殘酷,但人們不是為戰爭而活,是懷揣著對明天的希望而活!
⑽ 日本動畫片的背景是什麼類型的畫 是油畫嗎
你問的哪一部呢?
傳統動畫片是膠片技術製作的,基本全部畫面都是在膠片上用透明水色製作的,風格和技法接近水彩畫,但准確來說是卡通風格,典型代表例如宮崎駿的早期大部分作品和同期的絕大部分其它作品和商業動畫,比如《聖鬥士》《七龍珠》《阿拉蕾》之類。
後來電腦輔助技術發展起來,動畫片也越來越多地借重電腦制圖來合成畫面,還常會使用三維技術結合後期渲染來製作場景,比如宮崎駿的《幽靈公主》《千與千尋》中都用到這種技術。
油畫不能直接用作動畫片背景層,即便翻拍成膠片,也很少有人用,至少主流動畫都不用,相信你看到的也不會有人用。宮崎駿動畫背景也有很多是紙面水彩畫掃描後作為動畫背景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