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大全 » 3d電影怎麼玩
擴展閱讀
8080手機電影網 2024-09-28 22:37:25

3d電影怎麼玩

發布時間: 2024-06-23 16:06:46

⑴ 兒童看3D電影時,注意事項是什麼

由於3D電影特效立體感強,電影中的畫面彷彿就在身邊一樣,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很受大家的熱愛和吹捧。所以,在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家長都喜歡帶著小孩子一起去看,但是,你知道嗎?3D電影的眼睛是一種偏光鏡,看電影時會讓人們的眼球反復聚焦,導致大腦皮層過勞引發調節性視疲勞,會產生眩暈的感覺。

大人在看3D電影的時候,偶爾還會有頭暈、惡心的感覺,可況是未發育完全的小孩子呢?所以,家長在去看電影的時候,如果小孩子8歲以下,確實是不適宜過多觀看3D電影,大點的孩子建議選靠後位置,抓住電影里不是很精彩的情節,每隔15―20分鍾摘掉眼鏡,閉眼休息。

據有關資料介紹,3D電影是戴上特製的3D眼鏡後,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雙眼將左、右的影像重疊在眼底上,由大腦產生三維立體的視覺效果。對於3D電影對兒童視力甚至腦部是否有不利影響,目前有爭議,有些說有影響,有些說沒有影響。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研究機構發布調查數據稱,大約25%的兒童在看3D影像時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但美國驗光協會則聲稱,3D不但對兒童視力沒影響,甚至還有利於醫生發現和診斷兒童眼部的早期病變。

過多的聲光刺激對專注力的影響

現在不只電影頻頻推出3D版,連電視、電玩都進入3D的世界,這些具有豐富聲光效果的媒介,的確比平面的書本更具吸引力,長期長時間接觸3D的電影、電玩等,不但視力與聽力都會有不良影響,孩子的專注力與創造力也會受影響,因為書本沒有聲光的刺激,較無法吸引長期受聲光刺激的孩子,而孩子不喜歡有文字的書,久了也會讓他減低憑借文字自行在腦中創造出圖像的能力。建議家長不要只給孩子單一的刺激,3D電影、電玩、書本、多接觸大自然等活動都要穿插交替的進行,讓孩子有多元豐富的刺激,才不會只沉迷在某項活動,影響整體的學習及身心靈發展。

⑵ 怎麼在電腦上看偏光3D電影

偏光需要雙投影設備,一般在電影院實現。你可以看紅藍的。資源多,投入少,效果好。

3D電影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紅藍電影
一種是偏振電影

偏振電影需要雙投影設備
成本比較高
一般你在電影院看的都是偏振
戴的眼鏡是偏振鏡,也是你說的灰色鏡片
玩3D的人只有頂級發燒友才自己在家搞偏振電影
比較燒錢

另一種是紅藍眼鏡
和偏振眼鏡不一樣,它是左邊鏡片是紅色右邊是藍色,因此叫紅藍眼鏡
一般在自己電腦上看得比較多的是這種紅藍。你想在家裡看的話只要在淘寶上買個眼鏡,大概十塊錢左右,然後你到3D立體影像論壇上注冊一下,下載一些3D的片源就可以了。

更多內容可以去網路搜索69ic 第一個就是

⑶ 揭秘!3D電影、游戲角色製作過程

前期製作


首先要清楚製作什麼樣的一款游戲?給出人物設定,概念設計師給出一個大概念,然後原畫根據概念設計開始製作細化出人物的三視圖。在這些任務完成後,我們就要開始將原畫給予3D製作人員。


3D建模製作模型


在從原畫師那裡拿到原畫之後,建模師的工作就是採用這些原畫並且將其轉化為3d模型,之後將其提供給動畫師。在現在的生產流程當中,建模師工具有兩種主要技術:多邊形建模和數字雕刻,這兩種方法都有優點和缺點。


盡管兩種工具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這兩種方法卻是相輔相成的。使用ZBrush之類的軟體雕刻更加適合生物模型,3DMax之類的軟體製作的時候其實更加適合機械、建築的建模。


製作貼圖


在建模完成之後,我們就要開始進行貼圖的製作了。在此階段,將材料、紋理和顏色添加到3D模型中。


模型根據模型師的UV分割後烘培法線以及CV和AO貼圖。


進入Substance Painter等軟體開始貼圖的製作,不光從顏色還原原畫,還要在質感上做出各個材質的質感,這樣就會做出不一樣的效果而顯得更加真實。


燈光


為了讓3d角色顯得更加栩栩如生,我們可以在場景上放置數字燈來照亮模型,就像電影布局當用照明設備照亮演員一樣。這可能是製作流程當中第二技術性最高的階段,但是依然涉及到很多的技巧。


來回:燈光和紋理藝術家之間存在大量的聯系,這兩個部門緊密合作,以確保材料和燈光合理地配合在一起,並且保證陰影和反射看起來令人信服。


動畫


眾所周知,動畫是製作階段的重要階段,3D角色通過虛擬骨架與裝備進行控制,該虛擬骨架或裝備使動畫師可以控制模型的手臂,腿部,面部表情和姿勢。


動畫是通過姿勢到姿勢完成,換句話說,動畫師將為動作的開始和結束姿勢都設置一個關鍵幀,然後對其之間的所有內容都是微調,以使動作流暢並正確地計時。


渲染和後期製作


3D模型的最終製作階段稱為渲染,它的實質上是指將3D的場景和角色結合轉化為最終的二維圖像。


完成照明:必須計算陰影和反射。


特殊效果:通常是將景深模糊,霧氣、煙霧和爆炸等效果整合到場景中時。


後處理:如果需要調整亮度顏色和對比度,則這些更改將在渲染時間之後在圖像處理軟體中完成。


關於揭秘!3D電影、游戲角色製作過程,環球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游戲建模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為您提供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游戲建模的素材及學習方法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⑷ 求3d電影的工作原理

3D立體電影在拍攝和後期製作的時候都是採用兩部攝像機的角度用來滿足人雙眼觀看,就是說3D立體影片是由兩幅對應人左右眼睛的畫面組成,而實現立體觀看是有多種實現方法的,目前常見的有:
1.偏振方式:用兩部播放機或投影儀將左右眼畫面投射到一個具有金屬特性的屏幕,播放機鏡頭前加偏振鏡片,由於金屬不改變光線的偏振特徵,人戴上偏振眼鏡後每隻眼睛就只能看到應該看到的對應的那一幅畫面,這種方式多用於大小影院影廳,家庭也可以組建,成本最低也要2萬以上,眼鏡也根據播放鏡頭前的偏振鏡片分為線性偏光和圓性偏光眼鏡。
2.主動時分方式:也叫快門式,多用於PC,將左右圖像以快門幻燈式的進行左右輪換顯示,眼鏡是快門式眼鏡,通過同步,當左畫面出現時,眼鏡將右眼進行黑色遮擋,反之亦然,由於速度很快(一般刷新要120HZ以上),實現了左右眼看到不同畫面在大腦自然會產生立體感,這種方式最典型要數NVIDIA(英偉達)的3D立體幻鏡,投入大約在幾千元。
3.濾色方式:常說的紅藍眼鏡就是典型的這種方式,紅藍原理是將左畫面的RGB三原色中的G(綠)B(藍)通道刪除,只保留紅G,右畫面相反,(其他的眼鏡只是更換這個RGB組合而對應紅綠等眼鏡),由於眼鏡的鏡片是紅藍濾色片,這樣左眼只能看到紅色,右眼只能看到青色(藍綠)從而實現左右眼睛給大腦了兩幅畫面產生立體感,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不用特殊的硬體設備投入,只需要買一副很便宜的濾色眼鏡即可實現,由於這種方式會偏色,畫面變得灰暗,基本被影院淘汰,但自己玩玩還是很不錯的。
......
以上的這些知識其實在一些較專業的網站和論壇都有,例如立體中國,論壇里除了可以找到很多片源、軟體,還有很多資深玩家的一些教程,相信對你一定有幫助。

⑸ 3D立體電影是種什麼樣的電影呢

1、3D立體電影是一種電影,1953年5月24日立體電影首次出現,好萊塢推出了一種電影。

戴著特殊眼鏡的觀眾像在觀看《布瓦那魔鬼》及《蠟屋》這類驚險片那樣,發現自己躲在逃跑的火車及魔鬼的後面。從而為我們帶入了立體電影的時代。

2、4D電影

4D電影(或四維電影)是在3D立體電影的基礎上和周圍環境特效模擬模擬而組成的新型影視產品,但不是幾何意義上的四維空間。

4D電影通常是將震動、吹風、噴水、煙霧、氣泡、氣味、布景和人物表演等效果模擬引入3D電影中,形成一種獨特的表演形式,這些現場特技效果和劇情緊密結合,加上影院椅子的特殊裝備,營造一種與影片內容相一致的環境。

讓觀眾通過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多重身體感官體驗電影帶來的全新娛樂效果,身臨其境,驚險、緊張刺激 。

3、5D電影

5D電影是在3D立體效果的基礎上增加動感座椅,環境特效,5D電影院讓觀眾從聽覺、視覺、觸覺,這幾方面達到最強大的逼真感,如同置身於影片中,通過環境模擬實現風、雨、電、煙、雪花、泡泡、火焰掃腿、捅背、震動、香煙等環境效果。

順著影視內容變化可實時感受到置身「閃電、煙霧、雪花」中,在「火焰」前有灼熱感,海浪撲身時會「濕」了衣裳。體驗下墜、震動、刮風、下雨、掃腿等全新的真切感覺,對電影行業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4、6D電影

6d電影在適時調整影院內的環境,如聲音、音響、氣味、色彩,完全顛覆過去的觀影經驗,就好像走進迪斯尼樂園一樣,電影除了看,還可以聞、摸、動,靜態欣賞變成動態參與。也就是聽覺、視覺、嗅覺、觸覺、味覺、還有就是感覺。

5、7D電影

7D互動電影是一場動感之旅。聲、光、影、水、霧、煙,地震來時的強烈晃動,山崩到時的滅睜盯陵頂之感,超凡脫俗的技術造就了7D互動電影過硬的體驗,它把影音的藝術,通過感測,光感,震動搖晃的使用等等變得真真切切,再加上五維度場景的包攬,立刻將觀看者引入了其中,看電影,變成了經歷了一場電影般的生活體驗。

7D互動電影是將游戲娛樂與動感影院技術巧妙結合的創新項目,也是一個全新概念的娛樂媒體業。它的基本涵義是指觀影者能夠成為電影中的角色,介入影片事先設置的環境與劇情,讓觀影者身臨其境般感受到自己就是電影里的一份子,觀影者就是影片里的主角或是其中一員,並持續與影片內容產生交互作用。

(5)3d電影怎麼玩擴展閱讀:

1839年,英國科學家查理·惠斯頓爵士根據「人類兩隻眼睛成像不同」的現象發明了一種立則睜體眼鏡,讓人們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樣圖像時產生不同效果,這就是今天3D眼鏡的原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的3D電影都是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片中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三維等技術發展、阿凡達等電影流行之後,立體影片才進一步被廣泛推廣。

有一名澳大利亞導演宣稱,1936年納粹德國時期已經成功拍攝兩部三維電影。

1952年,講述非洲探險的《非洲歷險記》被認定為是史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長片。該片的口號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盡管《生活》雜志在當時稱該片「廉價、荒謬」,但觀眾們仍然熱情地擠進電影院去體驗片中的「自然視角」。

3D片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進入了黃金時期。

1954年,當時世界上最偉大的導演們,絕大多數都對3D電影低眼相看,認為那隻不過是在玩魔術而已,根本不是藝術。然而,希區柯克不這么想,他在1954年拍攝了3D版的《電話謀殺案》,成為了當時3D片中為數不多的精品。

1954年03月05日 ,環球公司推出最有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譚》,該片也是至今為止惟一一部有續集的3D電影。新版《黑湖妖譚》計劃在2011年上映。

1962年,我國的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了國內第一部3D立體電影《魔術師的奇遇》,桑弧導演,陳強主演。後來又陸續出現了《歡歡笑笑》《快樂的動物園》《靚女阿萍》《俠女十三妹》等。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鍾,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

1982年,《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本片令80年代的3D電影慢慢復甦。

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但因為電影本身水準低下,3D效果也無過人之處,悉戚很快就讓觀眾失去了興趣。

1985年,《魔晶戰士》成為世界首部3D動畫長片。

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佔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

2005年,迪士尼的動畫片《雞仔總動員》採用了新型投影技術放映,消除了以往看3D電影時容易產生的眼睛疲勞。

2008年,《U2 3D演唱會》是第一部完全用3D攝影機拍攝的真人影片,這個音樂紀錄片堪稱先鋒。

2009年,環球的動畫片《鬼媽媽》是第一部採用停格動畫形式的3D電影。2009年,《阿凡達》成為有史以來製作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3D電影。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科幻電影,由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該影片預算超過5億美元,成為電影史上預算最高的電影。

大衛·斯萊德(David Slade)執導的《暮光之城3:月食》已於2010年6月30日上映。影片採用3D IMAX技術 。

《暮光之城3:月食》的故事繼續圍繞女主角與吸血鬼愛人以及狼人之間展開,在狼人角色淡出之後,她還將面臨新的吸血鬼軍團的挑釁。據悉,隨著《暮光之城》的人氣爆炸,系列電影的投資規模亦越來越大,特效水準也將大幅度提高。

3D電影在國內大范圍上映實際始於2008年的《地心歷險記》。近在咫尺的細微生物、呼嘯而過的珍奇異獸、過山車般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100元的高昂票價和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力,讓該片在有限的80塊3D銀幕放映27周,票房達6700萬元,平均每塊銀幕票房80萬元。

以票房3.2億元的《赤壁》(上)為例,它在3600塊銀幕放映合每塊銀幕票房8萬多元。比較兩部影片,3D電影平均銀幕票房數是普通影片的10倍!「賣一部電影的票房就收回了放映設備的投入」,堪稱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