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跪求幾個豫劇唱段~~~~~~~~~~~~
學知網的豫劇不少,基本有您要的免費升啟下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b05570100ab01.html
梨園春唱段
梨園豫曲
(曲劇全場)劉雲打母
(曲劇全場)包公告狀
(曲劇全場)宋士傑告狀
(曲劇全場)郭舉埋兒
(曲劇選段)洛陽令
(視頻文件)唐派唱段
(豫劇全場)三打金枝
(豫劇全場)包龍圖坐監
(豫劇全場)反楊河
(豫劇全場)抬花轎
(豫劇全場)花打朝
(豫劇全場)討飯國舅
(豫劇全場)韓信拜帥
視頻
全劇
宇宙鋒(陳素真)
拷紅(常香玉)
朝陽溝(全)
桃花庵(崔蘭田)
秦雪梅(閻立品)
花木蘭(常香玉)
花槍緣(馬金鳳)
豫劇 打金枝 劉忠河 黃愛菊
豫劇 劉墉回北京 謝慶軍
豫劇_七品芝麻官_牛得草
馬金鳳 穆桂英掛帥
唱段
[謝慶軍]
[郭志成]
豫劇全場
《梨園錦綉》豫劇流派大型演唱會
任宏恩 高秀敏《我愛我孫》
任宏恩《皂角坪往事》
任宏恩《糊塗盆砸鍋》
任洪恩《倒霉大叔的婚事》
任洪恩《我愛我爹》
蘭力《下陳州》
關靈鳳《三上轎》
劉忠河 黃愛菊《打金枝》
劉忠河《三打金枝》
劉忠河《十五貫》
劉忠河《血濺烏紗》
劉忠河《轅門斬子》
劉曉燕《長孫皇後》
唐喜成 吳碧波《血濺烏紗》
唐喜成 吳碧波《轅門斬子》
唐喜成《三哭殿》
唐喜成《南陽關》
宇宙鋒(黃河版)
崔蘭田《對花槍》
常香玉《人歡馬叫》
常香玉《拷紅》
常香玉《斷橋》
常香玉《斷橋》(中藝版)
常香玉《柳河灣》
常香玉《花木蘭》
開封市豫劇團《竇娥冤》
張寶英 吳心平《包青天》(金馬電影版)
張寶英 崔少奎《徐九精陞官記》
張寶英《賣苗郎》
張寶英《尋兒記》(河南音像)
張寶英《桃花庵》
張寶英《秦香蓮後傳》
張枝茂 張鈺東 劉新民《司馬茅告狀》
張枝茂《嚴海斗》
張枝茂《劉墉二下南京》
張枝茂《火燒紀信》
張枝茂《諸葛亮弔孝》
張海龍 馬剛良《老子·兒子·弦子 》
張自立 張書軒《反楊河》
探陰山(吳心平)
曾廣蘭《洛陽橋》
朱坤芳 楊勝利《趙匡胤借頭》
朱坤芳 毛松奇 索文化《趙匡胤哭頭》
朱坤芳 索文化《楊家將》
朱坤芳 索文化《趙匡胤登基》
朱坤芳《司馬懿扒墓》
朱坤芳《司馬懿探山》
朱巧雲《穆楊會》
朱巧雲《花轎錯》
朱巧雲《香囊記》
李 雲《忠誠衛士》
李 英 王 凱《三請樊梨花》
李斯忠《下陳州》
李斯忠《包龍圖坐監》
李斯忠《忠烈千秋》
李樹建《清風亭》
李樹建《程嬰救孤》
李樹建《鞭打蘆花》
李良魁《滲困包公誤》
李金枝《淚撒相思地》
杜啟太《倔公公偏遇犟媳婦》
林秀蘭《佘太君辭朝》
柳蘭芳《小二黑結婚》
湯玉英《狀元與乞丐》
汪荃珍《香魂女》
洛陽豫劇二團《孫成打酒》
洪先禮 劉純正《劉庸下山東》
洪先禮《大登殿》
牛得草《七品芝麻官》
牛得草《三願意》
牛得草《卷席筒》
牛派《丑角小段》
牛淑賢 袁秀榮《梳妝揀柴》
牛淑賢《宇宙鋒》
王希玲《陸遜拜帥》
王希玲《風流才子》
王希玲《鴛鴦戲水》
王清芬《大祭樁》
王清芬《抬花轎》
王素君 王秀蘭《王金豆借糧》
王素君《小二姐做夢》
王素君《桃李梅》
王素君《陳妙常》
王紅麗《三更生死緣》
王紅麗《五鳳嶺》
王紅麗《司文郎》
王紅麗《淚血姑蘇》
王紅麗《風雨行宮》
索文化 段紅玉《困南唐》
索文化 毛松奇《吵喊如下河東》
索文化 毛松奇《困河東》
索文化《王莽趕劉秀》
苗文華《五女拜壽》
范 靜《骨肉冤家》
虎美玲《寶蓮燈》
虎美玲《武則天》(粉黛冤家)
虎美玲《白蛇傳》
袁國營《岳陽樓》
謝慶軍 劉新民《反徐州》
謝慶軍 張枝茂《三碟裝紅臉唱腔精選》
謝慶軍 索文化《呼家將》
謝慶軍 陳首凱《黃鶴樓》
謝慶軍《劉庸回北京》
謝慶軍《崇禎弔死眉山》
謝慶軍《王祥卧冰》
谷秀榮《五世請纓》
豫東紅臉戲《劉公案》
賈廷聚 范靜《大明驚雷》
賈文龍《村官李天成》
趙吟秋《麻風女傳奇》
郭志成《南陽關》
鄢陵縣豫劇團《孟姜女哭長城》
金不換《唐知縣斬誥命》
閻立品《盤夫索夫》
閻立品《秦雪梅》(中藝版)
閻立品《藏舟》
陳素真《宇宙鋒》
陳素真《梵王宮》
馬金鳳《七奶奶》(金馬香港電影版)
馬金鳳《楊八姐游春》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電影版)
馬金鳳《花打朝》
馬金鳳《花槍緣》
魏 雲《朝陽溝》
音頻
全劇
西廂記(豫劇)
豫劇《三不願意》
豫劇崔蘭田
唱段
[於波]
[劉忠河]
[吳心平]
[唐喜成]
[唐玉成]
[崔蘭田]
[常香玉]
[張寶英]
[張桂梅]
[李麗娜]
[李斯忠]
[桑振君]
[段冬梅]
[牛得草]
[王二順]
[王清芬]
[閻立品]
[陳素真]
[馬蘭]
[馬金鳳]
[高玉秋]
[黃愛菊]
Ⅱ 大祭樁的藝術片
河南豫劇藝術片《新大祭樁》:
2012年9月26日,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浙江紹興舉行,由河南影視集團與鄭州市豫劇院聯合攝制的戲曲藝術片《新大祭樁》入選該電影節「國產新片推介」展映活動。該片由朱趙偉導演、張懷奇戲曲導演、江濤、馬紅副導演,虎美玲領銜主演,劉昌東、王偉、馬紅艷、郭秋芳、劉秋萍、荊富斌、孫飛等聯袂出演。
戲曲藝術片《新大祭樁》根據陳憲章先生編劇的《大祭樁》、常香玉大師的演出本改編的。該劇是常派藝術中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它講述了宋朝時期,朝臣李綬之子李彥貴與黃璋之女黃桂英自幼訂親。李綬被陷害,含冤入獄。時其長子奉命邊關御敵,次子李彥貴則流落街頭。黃璋企圖昧婚,桂英不從,終日悶坐綉樓。小姐黃桂英賢惠大義,欲意贈李彥貴銀兩暫且安身,丫環春紅設計讓桂英和以賣水為生的李彥貴花園相會。不料相約夜晚贈銀時,丫環春紅被黃章指使的小郎殺害。李彥貴被誣告入獄行將斬首。黃桂英得知此事愧疚不已,不顧一切冒雨前行,法場祭樁,途中遇李母和大嫂,因受誤解而遭打,經一番哭訴表露真情,共赴法場。同時,寶馬火焰駒帶義士趕往邊關,李家長子返京昭雪,討得聖旨,救下彥貴,全家團圓。此劇以黃桂榮與李彥貴曲折婚姻,歌頌了古代男女堅貞的愛情,反映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Ⅲ 講述河南戲曲的電影有多少 順便說下電影名 謝謝、
《花木蘭》 豫劇, 河南豫劇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
《下鄉與趕腳》 曲劇兩個小戲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燕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江南電影製片廠1958年拍攝
《穆桂英掛帥》 豫劇 河北省邯鄲專區東風劇團演出 胡小鳳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陳三兩》 曲劇 開封市曲劇團演出 張新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59年拍攝
《寇準背靴》 豫劇 淮北梆子(屬豫劇沙河調)88歲老藝人顧錫軒主演 安徽電影製片廠1961年拍攝
《朝陽溝》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三團演出 魏雲、王善朴、高潔、楊華瑞、馬琳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3年拍攝
《傳槍記》 京劇 河南省京劇團演出 根據豫劇《傳家寶》改編 長春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買牛、扒瓜園》 由曲劇《買牛》和越調《扒瓜園》兩個小戲組成河南省曲劇團、河南省周口專區越調劇團演出,北京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山村新曲》 越調 由《夫妻倆》和《賣蘿筐》兩個小戲組成 河南省許昌專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珠江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人歡馬叫》 豫劇 許昌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65年拍攝
《游鄉》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珠江電影製片廠1966年拍攝
《七品芝麻官 》 豫劇 河南省豫劇院二團、鶴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牛得草、吳碧波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卷席筒》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吳自力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79年拍攝
《包青天》 豫劇 商丘地區豫劇團、安陽市豫劇一團、開封市豫劇團聯合演出 張寶英、吳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1980年聯合拍攝
《李天保娶親》 越調 根據越調《李天保弔孝》改編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馬蘭、陳靜、何全志主演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諸葛亮弔孝》 越調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0年拍攝
《白奶奶醉酒》 越調 許昌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毛愛蓮主演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包公誤》 豫劇 河南省新鄭縣豫劇團、開封地區豫劇團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智收姜維》 越調 舞台劇名《收姜維》 周口地區越調劇團演出 申鳳梅主演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1年拍攝
《背靴訪帥》 曲劇 舞台劇名《寇準背靴》 洛陽地區曲劇團演出 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風雪配》 曲劇 河南省曲劇團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洛陽橋》 豫劇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曾廣蘭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桃園喜》 豫劇 舞台劇名《小白鞋說媒》 商丘地區豫劇團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2年拍攝
《程咬金照鏡子》 豫劇 珠江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樊梨花》 豫劇 開封市豫劇團、開封市實驗劇院聯合演出 河南電影製片廠1983年拍攝
《風雨情緣》 豫劇 舞台劇名《大祭樁》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三全其美》 豫劇 舞台劇名《金雞引鳳》 洛陽地區豫劇二團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4年拍攝
《花槍緣》 豫劇 舞台劇名《對花槍》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卷席筒續集》 曲劇 鄭州市曲劇團演出 海連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巧配鴛鴦》 豫劇 鄭州市豫劇團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倔公公犟媳婦》 豫劇 河南省豫劇三團演出 長春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文帝殺舅》 豫劇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劇團演出 天山電影製片廠1985年拍攝
《棒打薄情郎》 豫劇 河北省邯鄲地區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芙蓉女》 豫劇 舞台劇名《宇宙鋒》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北京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七奶奶》豫劇 舞台劇名《花打朝》 洛陽市豫劇團演出 馬金鳳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馬影業公司聯合拍攝
《抬花轎》 豫劇 舞台劇又名《香囊記》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武當仙袍》 豫劇 湖北省十堰市豫劇團演出 峨眉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6年聯合拍攝
《丫環傳奇》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拍攝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劇 許昌市豫劇團演出 任宏恩、艾立、湯玉英主演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河南電影製片廠1987年聯合拍攝
《鴛鴦戲水》 豫劇 鄭州市豫劇一團、二團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業公司1988年拍攝
《閻家灘》 曲劇 南陽市曲劇團演出 河南省電影公司、南陽市文化局1998年聯合攝制
《鄉村警官》 豫劇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2年拍攝
《幸運十點鍾》 豫劇 河南電影製片廠2003年拍攝
《我愛我爹》 豫劇 舞台劇名《老子兒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我愛我孫》 豫劇、東北二人轉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拍攝
《村官李天成》豫劇,賈文龍、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劇三團演出
《五世請纓》豫劇,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劇一團演出
《程嬰救孤》豫劇 根據《趙氏孤兒》改編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0年拍攝
《三哭殿》豫劇,賈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劇 河北邯鄲東風劇團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河北電影製片廠2010年聯合拍攝
《清風亭》 豫劇 舞台劇又名《清風亭上》 河南省豫劇二團演出 李樹建主演 河南電影製片廠2011年拍攝
希望你滿意
Ⅳ 大祭樁河南豫劇藝術片《新大祭樁》
在2012年9月26日的第21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上,位於浙江紹興的盛事中,河南影視集團與鄭州市豫劇院攜手呈現的戲曲藝術片《新大祭樁》有幸入選了電影節的"國產新片推介"展映環節。這部影片由朱趙偉擔綱導演,張懷奇與江濤、馬紅共同執導,名角虎美玲主演,劉昌東、王偉、馬紅艷、郭秋芳、劉秋萍、荊富斌、孫飛等人共同出演,陣容強大。
《新大祭樁》源於陳憲章先生的劇本《大祭樁》和常香玉大師的經典演繹。作為常派藝術中的經典劇目,它講述了宋朝時期的故事,李綬與黃璋的子女李彥貴與黃桂英自幼定親。然而,李綬不幸遭受冤枉入獄,他的孩子們分別在邊關和民間掙扎。黃璋試圖違背婚約,而桂英堅守貞操,春紅的計劃卻因謀殺事件而打亂。李彥貴被陷害,面臨生死危機,而黃桂英冒雨奔向法場,以悲情祭樁,最終與李母和大嫂誤會解除,真相大白。故事中,黃桂英與李彥貴的愛情經歷曲折,展示了古代男女情感的堅貞,同時也揭示了世態炎涼,親情與友情的溫情。寶馬火焰駒引領義士和李家長子救下彥貴,最終團圓,情節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Ⅳ 東方藝術——中國戲曲 中印電影
八大劇種讓你重溫戲曲之美
核心提示
今明兩晚,「中華之聲——2005年名家名曲演唱會」將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隨後將於11月3日和5日先後在佛山和深圳演出。
市民有多久沒有走進戲劇劇場了?傳統戲曲勾魂之美在何處?如何讓古老藝術的精華重新觸碰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部位?
在開演之前,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參加廣州演出的京、昆、粵、越、川、梆、豫、黃八大劇種代表大家。名家眼中,戲曲之美無處不在:京劇《四郎探母》里「聽他言嚇得我渾身是汗」的唱詞和那慘烈緊張的長串拍板是美;川劇里頭一扭手一揮,黑臉、白臉、花臉、紅臉看得人目眩神迷的絕技「變臉」是美;越劇《五女拜壽》里清一色全是「小白長紅越女腮」的少女是美;黃梅戲《對花》里「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的俏皮深情還是美……
專家們感嘆,相比歌劇《卡門》里玉石俱焚的強烈激情,中國人歸根到底還是最喜歡崑曲《牡丹亭》里「水袖這么一勾,眼波那麼一柔,20分鍾只是眉來眼去」的愛情。多少年風雲巨變,古老的戲劇在江湖草台漂漂泊泊之間,伴絲竹管弦說說唱唱之際,隨名角票友哼哼哈哈之餘,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剎那間「人生百味已嘗九之」。然而,到了今天,老戲的狀況卻如「崑曲義工」白先勇所言,宛如一個放在角落裡落滿了灰塵的瓷器,沒有人知道它的美。
如何細細擦拭戲劇,使之重放光彩?無論是豪言壯語、聲稱「川劇生存不是問題」的四川川劇院院長陳智林,還是認為「戲曲的曙光在前面」的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尚長榮,或者是低調坦言「戲曲已經邊緣化」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所有名家共同的心聲是,夾縫之中的戲曲之美,雖暫時陷入低潮但註定無比蓬勃,因為它紮根於民間,紮根於千百年來中國人世俗生活中的笑與淚。只有極低處的東西才能做到極大的包容。正如黃梅戲代表人物馬蘭所言,「它們是從孕育中國13億人口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聲音」。名家們由衷地贊嘆,此次演唱會給了我們一個重新發現戲曲之美的機會。
1
傳統戲曲美在哪裡?
尚長榮:唱詞以詩為主,唱功韻律動人
京劇美在既有陽剛,又有陰柔。它的表現魅力多元化,具有深厚的美學內涵。既能演帝王將相,又能演西廂紅樓;既有金戈鐵馬,又有才子佳人。京劇唱詞以詩為核心,唱功以韻律動人,念白十分講究音韻。
朱世慧、王立軍:京劇能成國粹,因它美在寫意
京劇能夠成為「國粹」,是因為它美在「寫意」。京劇可以用簡單的、藝術化的形式再現復雜的世界,用舞蹈、身段來表現不同的場景。舞檯布景極盡簡單,只有必不可少的一桌二椅。演員通過表演,再加上馬鞭、船槳等簡單道具,就可以表現門、表現船、表現馬,甚至表現千軍萬馬,表現時空轉換。如台上演員拿一根馬鞭,可以表示他在騎馬;拿著一根木槳,可以代表劃船;4個龍套台上轉一圈可以說「走了十萬八千里」,也可以表示「帶領了800萬人馬」。而京劇演員的「行頭」卻繁之又繁,從化妝到服飾,渾身上下從點翠的頭面到綉花的袍服無一處不是藝術品,以簡襯繁,十分妥帖。這種寫意的表現方式,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張火丁:不同顏色臉譜,京劇美的體現
臉譜是京劇美的一個重要體現。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者;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者;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者;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除顏色之外,臉譜的勾畫形式也具有類似的象徵意義。例如象徵凶毒的粉臉,有滿臉都白的粉臉,有隻塗鼻樑眼窩的粉臉,面積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標志著陰險狡詐的程度不同,一般說來,面積越大就越狠毒。總之,顏色代表性格,而不同的勾畫法則表示性格的程度。
張靜嫻:唱腔一唱三嘆,崑曲獨具神韻
崑曲被譽為「百戲之祖」,是最能體現東方藝術之美的傑出代表。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之美,首先美在劇本。崑曲劇本文學性強,格律嚴謹,裡面運用了大量古典詩詞,意境優美深邃,富含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其次美在唱腔,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崑曲唱腔往往是一唱三嘆,委婉纏綿,有一種特別的神韻。崑曲的舞台集歌、舞、詩、畫於一體,情景交融,寓情於景;在唱腔上字少腔多,繁復精到,有著豐富的表演身段;舞台畫面感強,全方位體現傳統藝術的古典美,演員像畫中人一樣。
許荷英:河北梆子高亢,特別善演悲劇
河北梆子高亢悲壯,委婉動聽,其中既有排山倒海之勢,又有潺潺流水之聲。河北梆子的獨特之美在於它的音腔高亢悲壯。常言道: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河北梆子善演悲劇,它的悲腔,音區高,能把戲中人物的悲憤情懷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觀眾也聽得酣暢痛快。
陳智林:川劇詼諧幽默,融入百姓生活
川劇是中國戲曲中十分罕見的以昆、高、胡、彈、燈5種聲腔為一體的劇種,可謂是中國戲曲聲腔之集大成者。在200多年的發展衍變之中,它與四川方言土語、各地入川移民的鄉土風俗、民間歌舞、說唱曲藝、民間小調融合,最終形成了四川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川劇凝聚了四川人詼諧、幽默的性格,戲劇劇本文學功底很強,表現方式多種多樣,猶如川菜,色彩濃郁、手法豐富。例如托舉、變臉、鑽火圈、藏刀等絕技,融入了百姓生活的扎實經驗,既神秘又親切。
2
能否適應現代生活?
尚長榮:有人說京劇節奏慢,我們必須要用科學的時間觀念來表現古人的休閑與高雅,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應該說,戲劇藝術的「慢」,在網路時代的「快」節奏裡面,反而有其特殊的文化價值。
茅威濤:現代人也不是一成不變、一概而論的,也不一味都是追求快節奏,現代的文化精神是多元化,個人對美的追求是不一樣的,總會有人喜歡戲劇這樣有韻味、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我想喜歡越劇的人,可能要他去喜歡搖滾樂會比較困難。劇場藝術發源於希臘,具有一定的宗教氣質,現代人在解決溫飽之後,一定會在精神上尋求一種寄託的媒介。「慢悠悠」的古代戲劇,正好可以引發部分人的心靈共鳴。
紅線女、陳小漢:現在年輕一代嫌傳統戲曲節奏太慢,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就比如粵劇,並不是所有節目所有唱段的節奏都是緩慢的,我們根據劇情發展和人物內心沖突的需要,來決定何時快何時慢。在表現人物內心激烈斗爭的時候,節奏相對加快,甚至緊張到扣人心弦。因此說,戲曲的內容決定了程式。粵劇根據自身特點不斷地與時俱進,並不是一味地把節奏、速度加快就是創新。談革新不能離開「傳統」這個「源」,不能離源斷流,否則,我們傳統戲曲就會喪失立身之本。
3
如何吸引年輕觀眾?
於魁智:「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傳統戲曲改革不一定要取悅觀眾,作為京劇藝術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把藝術水平提高,把藝術作品打磨成精品。隨著年輕觀眾生活閱歷的逐漸豐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到時他們會真正意識到傳統戲曲之美的。傳統戲曲是個細水長流的行業,不像流行文化一樣追求轟動效應,追求大紅大紫,流行文化終究會曇花一現,而京劇卻是歷久彌新的。
王立軍:前不久天津市組織了兩批「京劇藝術走進大學」的活動,學生觀眾反響非常強烈,甚至到了「追星」的地步。可見,只要我們的傳統戲曲主動走近觀眾,走近年輕人,他們還是非常願意坐下來欣賞、回味的。
張靜嫻:不同戲曲有著不同的觀眾群,我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做崑曲普及工作,目標主要是針對文化界人士和高校學生,欣慰的是,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努力成果。我們上海昆劇團每年定期到高校開講座,舉辦「昆劇走近青年」、開展免費開班教唱、低票價優惠等活動,向年輕人介紹崑曲的表演、行當、選段等,邀請他們上台參與,讓他們在互動中感受到崑曲的獨特魅力。
馬蘭:我倒並不刻意去迎合年輕觀眾,我覺得好的東西一定就是好的,尋求刺激的觀眾不要到劇場去。到劇場就是為了給人一種美的陶冶。我相信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對傳統的東西一定會有一個記憶儲存,一定有一個密碼,在某個時候一定會觸碰到,他不需要天天來看戲,只需要一年中有那麼幾天來劇場看看,他內心一定會被喚醒。
李勝素:我認為年輕人應該主動走進劇場,如果在家看電視播出戲曲的話,根本感受不到現場的那種唯美氣氛。這幾年,我們經常送戲進大學,有些學生看了之後才感嘆:原來京劇是這么美的。當然,我們也要對傳統戲曲進行包裝。這就要求我們的舞台設計、燈光舞美、服裝布景等視覺效果要能夠讓觀眾眼前一亮。如我們新排演的《梅蘭芳》,就在形式方面吸收了話劇的長處。所謂「越守越沒有」,傳統戲曲在保留原汁原味內容的基礎上應該迎合年輕人的口味,有針對性地進行革新。
名家簡介
尚長榮(京劇)
京劇大師尚小雲第三子,中國戲劇梅花獎首位獲得者。5歲登台演出,師從侯喜瑞、陳富瑞、蘇連漢諸位名凈。嗓音宏亮寬厚,融「架子」「銅錘」於一體,追求「性格化」表演。所塑造人物或大氣磅礴,或質朴雄渾,表演唱念並舉,張弛有度,激情四溢,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代表劇目:《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廉吏於成龍》等。
於魁智(京劇)
先後上演楊(寶森)派名劇《楊家將》、《伍子胥》和李少春名劇《響馬傳》、《野豬林》等,以清新的演唱韻味和舞台風貌贏得老中青觀眾的喜愛,先後榮獲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等。
朱世慧(京劇)
被專家稱為「當今中國京劇第一名丑」。主演《徐九經陞官記》、《膏葯章》、《法門眾生相》等劇目,時稱一絕。先後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等。
張火丁(京劇)
中國京劇院著名程派青衣,唱、做、念、舞俱佳,表演突出了程派藝術的庄美、純正、深沉、凝重、幽遠的特性而且具有自己的表演風格。在唱腔方面被稱為「程腔張韻」。代表劇目《鎖麟囊》、《荒山淚》、《春閨夢》,創新首演程派劇目《秋江》、《絕路問蒼天》、《白蛇傳》、《江姐》等。曾獲戲劇梅花獎。
王立軍(京劇)
天津青年京劇團演員,工武生兼習老生。1992年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歷慧良親授「截江奪斗」、「艷陽樓」等劇目,扮相俊美,功底扎實,戲路大方,唱做俱佳,代表劇目有《挑滑車》、《英雄義》等。曾獲梅花獎和「首屆京劇之星」稱號。
張靜嫻(崑曲)
主攻閨門旦、正旦,戲路寬廣,表演細膩傳神,唱腔聲情並茂,塑造了許多性格迥異的舞台形象,如大型昆劇《長生殿》中的楊貴妃,《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司馬相如》中的卓文君等。曾兩度獲梅花獎。
許荷英(河北梆子)
從藝20多年來,借鑒姊妹藝術的演唱優勢,形成了一種既有劇種特色,又富時代美感的新型演唱風格,為當今河北梆子領軍人物,代表劇目有《杜十娘》、《竇娥冤》等,曾獲梅花獎。
紅線女(粵劇)
從藝60多年來,創立了紅派藝術,曾主演數十部膾炙人口的粵劇和一百多部電影,塑造了一系列女性藝術形象,所創造的紅腔和紅派表演藝術代表著粵劇旦角藝術的最高成就。曾獲聯合國亞洲表演藝術協會授予的「傑出藝人獎」和聯合國交響樂協會授予的「表演藝術獎」等。
陳小漢(粵劇)
表演藝術儒雅溫文,瀟灑大方,做功細膩,身段優美,尤其以水袖功、扇子功、翎子功見長;善於以傳統程式去塑造人物,抒發感情。其唱腔發展了粵劇生行的聲腔藝術,形成了個人風格——以情帶腔、以腔傳情、腔隨情轉、因情造腔、靈活變化、韻味濃郁、細膩傳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流派唱腔「B腔」。
李勝素(京劇)
工青衣,扮相雍容華貴,嫵媚動人,噪音清亮甜美,表演規范自然,文武兼備,是當今梅派藝術最具光彩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曾獲梅花獎。
茅威濤(越劇)
師承越劇尹派,工小生,先後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4次獲文化部文華表演獎,兩次獲梅花獎,是中國當代越劇創新進程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長在舞台上准確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賦予越劇「女小生」以嶄新的人文精神和行當魅力。
虎美玲(豫劇)
師從豫劇大師常香玉而為「常派」優秀傳人。善演閨門旦、花旦、青衣、刀馬旦,形成了委婉曼艷、清越高遠的演唱特色和扮相俊美、含蓄質朴、追求京昆風范的表演風格。代表劇目有《抬花橋》、《花木蘭》、《大祭樁》等。新版《白蛇傳》曾獲梅花獎。
陳智林(川劇)
二度獲梅花獎。曾先後主演《巴山秀才》、《托國入吳》等幾十齣大小劇目。在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魅力。工文、武小生、正生,扮相俊美。
馬蘭(黃梅戲)
主演過《風流杏花村》、《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紅樓夢》、《戲牡丹》等劇;還拍攝了電影黃梅戲藝術片《龍女》和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嚴鳳英》、《劈棺驚夢》、《西廂記》、《西遊記》等。扮相俊俏,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動聽,曾獲文華獎和梅花獎。
廣州演出曲目
於魁智《上天台》、《三家店》選段
李勝素《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
於魁智、李勝素合唱《四郎探母》選段「坐宮」
王立軍《野豬林》選段「大雪飄」
張火丁《春閨夢》
尚長榮《鍘美案》、《曹操與楊修》(清唱)
朱世慧《徐九經陞官記》、《膏葯章》(京劇)
張靜嫻《牡丹亭》選段「尋夢」、「如杭」(崑曲)
許荷英《王寶釧》選段「大登殿」、《杜十娘》選段(河北梆子)「用手兒打開了百寶箱」
茅威濤《陸游與唐琬》選段「浪跡天涯三長載」(越劇)
虎美玲《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豫劇)
馬蘭《紅樓夢》選段「如此紅塵」(黃梅戲)
陳智林《巴山秀才》、《斬黃袍》(川劇)
紅線女《昭君出塞》(粵劇)(清唱)
陳小漢《范蠡覓西施》(粵劇)
重溫經典 回歸傳統
陳志
中國戲曲作為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其高絕千古的豐神美韻,千百年來令人沉醉。《趙氏孤兒》、《穆桂英掛帥》、《鍘美案》等無數經久不衰的精品劇目,其摹寫胸中之理想,時代之情狀,真摯之理,秀傑之氣,在「戲場小天地」中,展現「天地大戲場」,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一個個千古不朽的風流人物,讓中華民族的風骨長存。
今天揭幕的「中華之聲——2005年名家名曲廣東演唱會」將為您帶來一台中國傳統戲曲盛宴。國內8大劇種、14位名家在廣東同台演出,其陣容之盛,劇目之精,可謂全國多年難得一見的戲曲「高峰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和省長黃華華鼎力邀請,玉成了這次盛會,體現了廣東傳承民族文化精粹的深遠用心。
不可否認,今天的傳統戲曲藝術正面臨挑戰,不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農村的演出市場也日益縮小,一些劇種正在急劇消失。曾有一位年輕演員非常「不敬」地說:「如果梅蘭芳大師活到今天的話也不可能像當年那麼紅。」的確,與戲曲幾乎是人們「唯一」娛樂活動的年代相比,如今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要豐富得多。如何讓戲曲和觀眾走得更近,像流行音樂一樣在現代人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
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在這方面創造了成功的先例,他改編的崑曲《牡丹亭》,在北京、上海、台北和香港連演50場,場場爆滿,在北大、清華的青年學生中掀起陣陣旋風。《牡丹亭》的成功再次提醒我們:那些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戲曲藝術,本身並不缺乏與時俱進的生命力。
當呀呀學語的孩童驚詫於戲曲頻道上艷麗的舞台造型,當年輕的學子們眩目於水袖的曼妙流瀉,當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突然小憩於一個悠長的唱腔中,我們會赫然發現,傳統文化的根,早已深埋在每個中國人的內心。「中華之聲——2005年名家名曲廣東演唱會」為我國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提供展示風採的舞台,也為廣東觀眾提供了一次發現戲曲之美的機會。它撒下的種子,在一個民族正在復興的對優秀傳統文化熱望的陽光下,將使我們重新尋找5000年文化寶庫中遺失的珍寶。
專題采寫:本報記者 郭珊 見習記者 何東運(除署名外)
圖:
越劇名家茅威濤
京劇名家於魁智
京劇名家李勝素
粵劇名家陳小漢
Ⅵ 豫劇《大祭樁》選段 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
全國最大的戲曲資料下載網站學知網里有您需要的:
www.downknow.com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豫劇/視頻/豫劇全場/王清芬《大祭樁》/大祭樁01.rm [0] 105.5MB 下載頁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豫劇/視頻/豫劇全場/王清芬《大祭樁》/大祭樁02.rm [0] 46.4MB 下載頁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豫劇/音頻/唱段/[常香玉]/常香玉 大祭樁(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mp3 [0] 1.2MB 下載頁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豫劇/音頻/唱段/[張桂梅]/張桂梅 大祭樁(惱恨爹爹心不正).mp3 [0] 1.3MB 下載頁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最新資料/河南文化網的選段/王清芬《大祭樁》哭樓.rm [0] 44.1MB 下載頁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最新資料/視頻/王清芬/王清芬《大祭樁》哭樓.rm [0] 44.1MB 下載頁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最新資料/戲曲卡拉OK/豫劇《大祭樁》選段: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rm [0] 11.2MB 下載頁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最新資料/音頻/常香玉/常香玉《大祭樁》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mp3 [0] 1.5MB 下載頁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最新資料/音頻/虎美玲/虎美玲 大祭樁.rm [0] 2MB 下載頁
/戲曲藝術/豫劇_曲劇_越調_墜子/最新資料/音頻/蘇良玉《大祭樁》打 路.mp3 [0] 6MB 下載頁
此外,還有其他大量豫劇:
梨園春唱段
梨園豫曲
(曲劇全場)劉雲打母
(曲劇全場)包公告狀
(曲劇全場)宋士傑告狀
(曲劇全場)郭舉埋兒
(曲劇選段)洛陽令
(視頻文件)唐派唱段
(豫劇全場)三打金枝
(豫劇全場)包龍圖坐監
(豫劇全場)反楊河
(豫劇全場)抬花轎
(豫劇全場)花打朝
(豫劇全場)討飯國舅
(豫劇全場)韓信拜帥
視頻
全劇
宇宙鋒(陳素真)
拷紅(常香玉)
朝陽溝(全)
桃花庵(崔蘭田)
秦雪梅(閻立品)
花木蘭(常香玉)
花槍緣(馬金鳳)
豫劇 打金枝 劉忠河 黃愛菊
豫劇 劉墉回北京 謝慶軍
豫劇_七品芝麻官_牛得草
馬金鳳 穆桂英掛帥
唱段
[謝慶軍]
[郭志成]
豫劇全場
《梨園錦綉》豫劇流派大型演唱會
任宏恩 高秀敏《我愛我孫》
任宏恩《皂角坪往事》
任宏恩《糊塗盆砸鍋》
任洪恩《倒霉大叔的婚事》
任洪恩《我愛我爹》
蘭力《下陳州》
關靈鳳《三上轎》
劉忠河 黃愛菊《打金枝》
劉忠河《三打金枝》
劉忠河《十五貫》
劉忠河《血濺烏紗》
劉忠河《轅門斬子》
劉曉燕《長孫皇後》
唐喜成 吳碧波《血濺烏紗》
唐喜成 吳碧波《轅門斬子》
唐喜成《三哭殿》
唐喜成《南陽關》
宇宙鋒(黃河版)
崔蘭田《對花槍》
常香玉《人歡馬叫》
常香玉《拷紅》
常香玉《斷橋》
常香玉《斷橋》(中藝版)
常香玉《柳河灣》
常香玉《花木蘭》
開封市豫劇團《竇娥冤》
張寶英 吳心平《包青天》(金馬電影版)
張寶英 崔少奎《徐九精陞官記》
張寶英《賣苗郎》
張寶英《尋兒記》(河南音像)
張寶英《桃花庵》
張寶英《秦香蓮後傳》
張枝茂 張鈺東 劉新民《司馬茅告狀》
張枝茂《嚴海斗》
張枝茂《劉墉二下南京》
張枝茂《火燒紀信》
張枝茂《諸葛亮弔孝》
張海龍 馬剛良《老子·兒子·弦子 》
張自立 張書軒《反楊河》
探陰山(吳心平)
曾廣蘭《洛陽橋》
朱坤芳 楊勝利《趙匡胤借頭》
朱坤芳 毛松奇 索文化《趙匡胤哭頭》
朱坤芳 索文化《楊家將》
朱坤芳 索文化《趙匡胤登基》
朱坤芳《司馬懿扒墓》
朱坤芳《司馬懿探山》
朱巧雲《穆楊會》
朱巧雲《花轎錯》
朱巧雲《香囊記》
李 雲《忠誠衛士》
李 英 王 凱《三請樊梨花》
李斯忠《下陳州》
李斯忠《包龍圖坐監》
李斯忠《忠烈千秋》
李樹建《清風亭》
李樹建《程嬰救孤》
李樹建《鞭打蘆花》
李良魁《包公誤》
李金枝《淚撒相思地》
杜啟太《倔公公偏遇犟媳婦》
林秀蘭《佘太君辭朝》
柳蘭芳《小二黑結婚》
湯玉英《狀元與乞丐》
汪荃珍《香魂女》
洛陽豫劇二團《孫成打酒》
洪先禮 劉純正《劉庸下山東》
洪先禮《大登殿》
牛得草《七品芝麻官》
牛得草《三願意》
牛得草《卷席筒》
牛派《丑角小段》
牛淑賢 袁秀榮《梳妝揀柴》
牛淑賢《宇宙鋒》
王希玲《陸遜拜帥》
王希玲《風流才子》
王希玲《鴛鴦戲水》
王清芬《大祭樁》
王清芬《抬花轎》
王素君 王秀蘭《王金豆借糧》
王素君《小二姐做夢》
王素君《桃李梅》
王素君《陳妙常》
王紅麗《三更生死緣》
王紅麗《五鳳嶺》
王紅麗《司文郎》
王紅麗《淚血姑蘇》
王紅麗《風雨行宮》
索文化 段紅玉《困南唐》
索文化 毛松奇《下河東》
索文化 毛松奇《困河東》
索文化《王莽趕劉秀》
苗文華《五女拜壽》
范 靜《骨肉冤家》
虎美玲《寶蓮燈》
虎美玲《武則天》(粉黛冤家)
虎美玲《白蛇傳》
袁國營《岳陽樓》
謝慶軍 劉新民《反徐州》
謝慶軍 張枝茂《三碟裝紅臉唱腔精選》
謝慶軍 索文化《呼家將》
謝慶軍 陳首凱《黃鶴樓》
謝慶軍《劉庸回北京》
謝慶軍《崇禎弔死眉山》
謝慶軍《王祥卧冰》
谷秀榮《五世請纓》
豫東紅臉戲《劉公案》
賈廷聚 范靜《大明驚雷》
賈文龍《村官李天成》
趙吟秋《麻風女傳奇》
郭志成《南陽關》
鄢陵縣豫劇團《孟姜女哭長城》
金不換《唐知縣斬誥命》
閻立品《盤夫索夫》
閻立品《秦雪梅》(中藝版)
閻立品《藏舟》
陳素真《宇宙鋒》
陳素真《梵王宮》
馬金鳳《七奶奶》(金馬香港電影版)
馬金鳳《楊八姐游春》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電影版)
馬金鳳《花打朝》
馬金鳳《花槍緣》
魏 雲《朝陽溝》
音頻
全劇
西廂記(豫劇)
豫劇《三不願意》
豫劇崔蘭田
唱段
[於波]
[劉忠河]
[吳心平]
[唐喜成]
[唐玉成]
[崔蘭田]
[常香玉]
[張寶英]
[張桂梅]
[李麗娜]
[李斯忠]
[桑振君]
[段冬梅]
[牛得草]
[王二順]
[王清芬]
[閻立品]
[陳素真]
[馬蘭]
[馬金鳳]
[高玉秋]
[黃愛菊]
Ⅶ 適合老年人看的喜劇色彩的戲曲劇類
其實喜劇很多的,崑曲是百戲之祖,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評劇是五大劇種,這相對喜歡的范圍廣一點。其實二人轉也挺有意思的,在有就是看些名曲名段,一下有些比較好的段子僅供參考:
給你幾個豫劇名段
春風吹得人心醉
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
走一道嶺來翻一道山
討回銀子五十量
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
自幼兒隨爹爹苦讀文章
秦雪梅觀詩文心花怒放
老身家住南陽地
窪窪地里好莊稼
西門外放罷了催陣炮
陳駙馬休要性情急
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
歷艱辛保皇叔重把業創
當初他甜言蜜語把我騙
下朝來一邊走一邊長嘆
到有500G免費戲曲資料下載的學知網找找看看:
www.downknow.com
梨園春唱段
梨園豫曲
(曲劇全場)劉雲打母
(曲劇全場)包公告狀
(曲劇全場)郭舉埋兒
(曲劇選段)洛陽令
(視頻文件)唐派唱段
(豫劇全場)三打金枝
(豫劇全場)包龍圖坐監
(豫劇全場)反楊河
(豫劇全場)抬花轎
(豫劇全場)花打朝
(豫劇全場)討飯國舅
(豫劇全場)韓信拜帥
視頻
全劇
宇宙鋒(陳素真)
拷紅(常香玉)
朝陽溝(全)
桃花庵(崔蘭田)
秦雪梅(閻立品)
花木蘭(常香玉)
花槍緣(馬金鳳)
豫劇 打金枝 劉忠河 黃愛菊
豫劇 劉墉回北京 謝慶軍
豫劇_七品芝麻官_牛得草
馬金鳳 穆桂英掛帥
唱段
[謝慶軍]
[郭志成]
豫劇全場
《梨園錦綉》豫劇流派大型演唱會
任宏恩 高秀敏《我愛我孫》
任宏恩《皂角坪往事》
任宏恩《糊塗盆砸鍋》
任洪恩《倒霉大叔的婚事》
任洪恩《我愛我爹》
蘭力《下陳州》
關靈鳳《三上轎》
劉忠河 黃愛菊《打金枝》
劉忠河《三打金枝》
劉忠河《十五貫》
劉忠河《血濺烏紗》
劉忠河《轅門斬子》
劉曉燕《長孫皇後》
唐喜成 吳碧波《血濺烏紗》
唐喜成 吳碧波《轅門斬子》
唐喜成《三哭殿》
唐喜成《南陽關》
宇宙鋒(黃河版)
崔蘭田《對花槍》
常香玉《人歡馬叫》
常香玉《拷紅》
常香玉《斷橋》
常香玉《斷橋》(中藝版)
常香玉《柳河灣》
常香玉《花木蘭》
開封市豫劇團《竇娥冤》
張寶英 吳心平《包青天》(金馬電影版)
張寶英 崔少奎《徐九精陞官記》
張寶英《賣苗郎》
張寶英《尋兒記》(河南音像)
張寶英《桃花庵》
張寶英《秦香蓮後傳》
張枝茂 張鈺東 劉新民《司馬茅告狀》
張枝茂《嚴海斗》
張枝茂《劉墉二下南京》
張枝茂《火燒紀信》
張枝茂《諸葛亮弔孝》
張海龍 馬剛良《老子·兒子·弦子 》
張自立 張書軒《反楊河》
探陰山(吳心平)
曾廣蘭《洛陽橋》
朱坤芳 楊勝利《趙匡胤借頭》
朱坤芳 毛松奇 索文化《趙匡胤哭頭》
朱坤芳 索文化《楊家將》
朱坤芳 索文化《趙匡胤登基》
朱坤芳《司馬懿扒墓》
朱坤芳《司馬懿探山》
朱巧雲《穆楊會》
朱巧雲《花轎錯》
朱巧雲《香囊記》
李 雲《忠誠衛士》
李 英 王 凱《三請樊梨花》
李斯忠《下陳州》
李斯忠《包龍圖坐監》
李斯忠《忠烈千秋》
李樹建《清風亭》
李樹建《程嬰救孤》
李樹建《鞭打蘆花》
李良魁《包公誤》
李金枝《淚撒相思地》
杜啟太《倔公公偏遇犟媳婦》
林秀蘭《佘太君辭朝》
柳蘭芳《小二黑結婚》
湯玉英《狀元與乞丐》
汪荃珍《香魂女》
洛陽豫劇二團《孫成打酒》
洪先禮 劉純正《劉庸下山東》
洪先禮《大登殿》
牛得草《七品芝麻官》
牛得草《三願意》
牛得草《卷席筒》
牛派《丑角小段》
牛淑賢 袁秀榮《梳妝揀柴》
牛淑賢《宇宙鋒》
王希玲《陸遜拜帥》
王希玲《風流才子》
王希玲《鴛鴦戲水》
王清芬《大祭樁》
王清芬《抬花轎》
王素君 王秀蘭《王金豆借糧》
王素君《小二姐做夢》
王素君《桃李梅》
王素君《陳妙常》
王紅麗《三更生死緣》
王紅麗《五鳳嶺》
王紅麗《司文郎》
王紅麗《淚血姑蘇》
王紅麗《風雨行宮》
索文化 段紅玉《困南唐》
索文化 毛松奇《下河東》
索文化 毛松奇《困河東》
索文化《王莽趕劉秀》
苗文華《五女拜壽》
范 靜《骨肉冤家》
虎美玲《寶蓮燈》
虎美玲《武則天》(粉黛冤家)
虎美玲《白蛇傳》
袁國營《岳陽樓》
謝慶軍 劉新民《反徐州》
謝慶軍 張枝茂《三碟裝紅臉唱腔精選》
謝慶軍 索文化《呼家將》
謝慶軍 陳首凱《黃鶴樓》
謝慶軍《劉庸回北京》
謝慶軍《崇禎弔死眉山》
謝慶軍《王祥卧冰》
谷秀榮《五世請纓》
豫東紅臉戲《劉公案》
賈廷聚 范靜《大明驚雷》
賈文龍《村官李天成》
趙吟秋《麻風女傳奇》
郭志成《南陽關》
鄢陵縣豫劇團《孟姜女哭長城》
金不換《唐知縣斬誥命》
閻立品《盤夫索夫》
閻立品《秦雪梅》(中藝版)
閻立品《藏舟》
陳素真《宇宙鋒》
陳素真《梵王宮》
馬金鳳《七奶奶》(金馬香港電影版)
馬金鳳《楊八姐游春》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
馬金鳳《穆桂英掛帥》(電影版)
馬金鳳《花打朝》
馬金鳳《花槍緣》
魏 雲《朝陽溝》
音頻
全劇
西廂記(豫劇)
豫劇《三不願意》
豫劇崔蘭田
唱段
[於波]
[劉忠河]
[吳心平]
[唐喜成]
[唐玉成]
[崔蘭田]
[常香玉]
[張寶英]
[張桂梅]
[李麗娜]
[李斯忠]
[桑振君]
[段冬梅]
[牛得草]
[王二順]
[王清芬]
[閻立品]
[陳素真]
[馬蘭]
[馬金鳳]
[高玉秋]
[黃愛菊]
我也是幫您查來的,希望可以幫到您
Ⅷ 豫劇《大祭樁》劇情簡介
《大祭樁》原名《火焰駒》,講述的是宋代朝臣李綬之子李彥貴與黃璋之女黃桂英自幼訂親。李綬遭陷被抄,含冤入獄。時年其長子李彥榮奉命邊關御敵,次子李彥貴則流落街頭。
黃璋企圖昧婚,桂英不從,終日悶坐綉樓。丫環春紅(或稱梅英、墨蘭)設計讓桂英和以賣水為生的李彥貴花園相會,不料相約夜晚贈銀時被人害命。李彥貴遂被誣陷入獄行將斬首。桂英冒雨潛行,法場祭樁,途中遇李母和大嫂,因受誤解而遭打,經一番哭訴表露真情,共赴法場。
同時,寶馬火焰駒帶義士艾謙趕往邊關,李家長子彥榮返回昭雪,全家圓滿。全國許多劇種,如京劇、豫劇、秦腔、評劇、蒲劇、晉劇等都演這出戲,劇情也略有變化,甚至戲名也不相同。
豫劇中突出了李彥貴和黃桂英的愛情主線,以"哭樓"、"路遇"兩場為重點戲,圍繞"祭樁"而展開,所以起名為"大祭樁"。
(8)電影大祭樁完整版全場擴展閱讀:
演出變革
1936年元月,周海水帶著陣容強大的豫西太乙班演員隊伍來到開封,在醒豫舞台演出期間,年近13歲的常香玉從她的老師那裡學會並主演了《殺王騰》(又名《玉虎墜》)中的王娟娟和《大祭樁·打路》中的黃桂英。
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大會上,常香玉上演了全部《大祭樁》,以朴實本真、熱情奔放的唱腔,和細膩認真、分寸得當的做派,贏得了人們的喝彩,而成為常派經典劇目。
從此開始,《大祭樁》被一代又一代人傳唱至今,除了她的大女兒常小玉演這出戲外,虎美玲、王清芬、胡小鳳、牛淑賢、馬莉、李喜華、趙貞玉、黨玉倩、王慧、盧玉琴;
苗文華、魏俊英、索海燕、陳新琴等名家也都演出這出戲,其中有幾位是常香玉弟子,但多數不是常派弟子,這出戲可能成為豫劇史上名家演出最多的劇目。
2012年豫劇電影《新大祭樁》上映,虎美玲主演,戲曲藝術片《新大祭樁》根據陳憲章編劇、豫劇大師常香玉演出版《大祭樁》改編。該劇作為常派藝術中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經典劇目,以黃桂榮與李彥貴曲折婚姻,歌頌了古代男女堅貞的愛情。
虎美玲滿含深情地表示: 「《大祭樁》是大師親自傳授給我的。拍攝這部電影,就是為了更好地將常派藝術繼承和發揚光大。謹以此片表達我對恩師的無限感激和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