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女主 » 怕鞭子聲音的女孩什麼電影
擴展閱讀
電影網奪寶大戰 2024-09-28 16:53:12

怕鞭子聲音的女孩什麼電影

發布時間: 2024-09-28 14:48:47

韓國電影《宮女》給我們什麼啟示

看完第一遍一頭霧水,於是看影評。忽略一堆無關從中挑出些有關,大致有些明白,於是又回頭看了第二遍。發現字幕翻譯起了很大迷惑作用,有的地方整個在「搗漿糊」。就我個人的理解加上之前前輩們的總結,把故事大致解釋一下,希望能給我一樣有疑惑的朋友幫助。當然有一百的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以下只是我個人的point。

其實這就是一部講宮廷復仇的鬼片。但裡面有兩條線在走,於是就有些迷惑了觀眾。一條是月伶死後復仇的經過;另一條是那個子爵先與千伶後又和奧姬(就是那個一直不說話,在大腿上綉字的女人)之間的情事。而隨著千伶的一步步追查,兩條線索又融合。

最開始的場景是千伶——就是那個女大夫自己偷偷把孩子生下來。然後就跳躍到六年後,月伶死了。月伶作為一個復仇者開始實施她的報復。

第一個報復的就是那個與她比鄰的王後的宮女——鄭伶。她拿了她的東西,拿了她作為孩子親生母親的證據。而且鄭伶還對月伶的死做假證(在密室里那段可以看到鄭伶在編證詞)。但因為鄭伶沒有直接參與月伶的死,所以月伶到最後也只是讓她瘋掉。

第二個報復的是那個老護官。因為她一直都要千伶放棄追查真相。但對於她為什麼沒有當場把找到的月伶的記錄毀掉以及為什麼紙在她嘴裡找到我覺得可能我還不能理解。猜想也許月伶要借她來讓千伶還自己清白。

第三個報復的是她的姐妹赫賓(就是那個妃子)。赫賓本來是宮女出生,後來勾引了王才作上妃子。也因為這個原因被太後和其他妃子責打。月伶也就是在那裡替她擋了鞭子在臉上留下了疤痕。這條疤在後面也就成為了赫賓被月伶附體的標志。她為赫賓生孩子,但赫賓卻為了自己的權勢要將她送出宮。盡管赫賓一直表現出善待月伶,在月伶死後似乎也很悲痛,但影片借她身邊的尚宮說出來她的真實心理。而影片又有好幾處細節顯示宮女長的尚宮其實是赫賓一派的。由此可見赫賓其本身就不是個簡單的女子。善於利用,也很有手段。那麼在月伶擋住她通往權勢的路上時,很難說她會不會「烹狗藏弓」。那麼月伶附身其上,也就成全了她想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的心願。

第四個報復的是真正害死她的那個尚宮。

第五個報復的是實施的詩宮女。讓她替了本該受刑的鄭伶,也算是最後的審判。盡管蒙面,但人群中還是能看到月伶已經她大仇得報的滿意笑容。而且導演也特意給了個特寫。

第六個死在她手裡的是太後。但跟仇恨無關,只是為了她和她孩子今後的生存。

千伶的死並不是一種報復,只是讓她成為一員的步驟。畢竟月伶是已死的人,那麼她的同伴特當是和她一樣的已死之人。而月伶也用她的方式報答或者說償還了千伶——升為御醫總管。而割破手心可能在韓國有它特定的意義,我猜想是斷盡前緣的意思,因為再活過來,她們都不再是以前的生命了。而把血溶在一起,大概有點類似中國的「歃血為盟」。她牽那個小宮女的手寓意這種儀式會一直流傳下去。就像導演的鏡頭所劃過的:從赫賓(月伶)的手,到宮女長的手,再到千伶最後到小宮女,有點血緣傳承的意思。

六年前子爵與千伶有染;六年後,他又和啞巴宮女奧姬有瓜葛。不管是之前他千伶打胎或者月伶死後他怕他與奧姬的事被發現而去偷情書都只證明他是個虛偽、膽小又不付責任的男人。他的死也算是惡有惡報。千伶起先執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她以為月伶的男人是那個子爵。她在月伶(其實也是奧姬)的房間發現了那個男人的衣服,後來又找到了情書。促使她想揭開那個男人的真面目,卻不料揭開的是一個宮廷秘密。這里就是兩條線索交匯互相推動的地方。

奧姬在電影里只是個痴情的女子。冒著生命危險去愛一個男人,將那個男人情書小心藏著。這里提到在大腿上綉字。第一,那捆金線就是她遇到他時,他撿起給她的,所以和信藏在一起,即使被尚宮發現,處以極刑,她也不肯說出在哪兒,她只是誓死守衛她的愛情;第二,她最後在腿上用那捆金線綉出了那個男人的名字。真的是「刻骨銘心」。好在編劇還成全了她的泡沫愛情,讓她在「不識廬山真面目」的白色謊言中做著與所愛的人相擁的美夢死去。這算是整部影片中的唯一仁慈了。

最後一道道宮門關上,也就像大家理解的宮殿成為了一座墳墓。

㈡ 電影中都有哪些經典的風情萬種美艷的女性角色

電影中不乏風情萬種的美艷女性角色,以下是一些經典代表:

1,《鳩占鵲巢》(又名《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中,娜塔麗和斯嘉麗展現出非凡的魅力,兩位女性在政治舞台上玩弄男人,演技出色,令人印象深刻。

2, 《俠盜魅影》中,海耶克和克魯茲兩位拉丁風情美女,為西部片增色不少,她們的英勇事跡讓人大呼過癮。

3,《弗里達》中的海耶克,以及《殺出個黎明》中的表演,都讓觀眾眼前一亮,美艷不可方物。

4,《穆赫蘭道》中的納奧米和勞拉,無論是納奧米的幽幽力量,還是她所演繹的《金剛》,都是電影中的亮點。

5,《不要回頭》中的蘇菲和莫妮卡,其表演堪稱王炸,不僅在劇情上出彩,還是一部精彩的懸疑電影,蘇菲在《超級女特工》中同樣展現出了女性的獨立與力量。

在這些電影中,還有一部女主角美的動人的電影是《原罪》,安吉麗娜在該作品中的表現堪稱顏值巔峰。而在《罪惡之城》中的傑西卡阿爾芭,揮鞭子的鏡頭讓無數男人的腦垂體「抽打」,令人難忘。

最後,國產電影《愛有來生》中的一次回眸,更是被觀眾贊譽為導演的巔峰之作。電影中的女性角色,無論是經典還是現代,都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電影中的亮點。

㈢ 你覺得最讓你感動到淚崩的有哪些影視劇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

回想起最讓我淚崩的劇,我覺得這部肯定是最好哭之一。

《天國的階梯》

看過這部劇的人,這一幕應該哭慘了吧,靜書最後死在車誠俊懷里的時候。靜書恢復記憶追車誠俊車的時候。簡直眼淚不能停。

《藍色生死戀》

女主角喬妹可憐的身世,好不容易恩熙和俊熙相戀,恩熙卻患上了絕症,在他們婚禮的夜晚去世。這一幕也超好哭。

《大時代》

這部老片有些片段也是會淚流成河,比如羅慧玲臨死的那一集,羅慧玲拚命的爬向戒指,鏡頭回閃,在配上王菲的歌,好慘。方進新也曾在被打成智障的時候拚命掙扎的撿戒指。

《亮劍》

這部劇也是很多人都看過吧,感人片段太多,比如因為趙剛受傷昏迷不醒,自己剛結婚不久的妻子被抓走死在自己的炮下。還有自己的好兄弟和尚死在了土匪手上,頭還被剁下來掛在了樹上,慘慘慘。

《士兵突擊》

為了能夠讓三多成為一個真正的兵,他放棄了自己部隊生涯來造就他,最後在退伍的時候三多哭著拚命的護著他的行李不讓走,當他的連長圓他最後一個夢,帶著他環游北京的時候在車里兩人抱頭痛哭的場景,可以說讓很多的網友非常的心疼,他們的眼淚里包含了太多不舍。

這只是我看過覺得不錯的,大家可以看看,很催淚呢!

《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是最讓自己感受深刻並且很值得思索的一部電影。這不僅僅的是肖申克對自己的救贖,也是對他獄友的救贖,那種對於生的渴望和想盡一切都想逃出來的念頭,他們都看在眼裡,但他是幸運的我覺得也是不幸的,用知識教會那些人,卻偏偏讓他們就得活在這里很安逸,因為他沒有看到老布出去之後,彷彿已經與這個世界隔離那種痛不欲生的場景,他不知所措,因為他呆的太久太久了,彷彿九到,已經放棄了出去的慾望,即便出去,像是一個新的世界,不能生活,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想他那樣,有勇氣相對外面的世界,即使變換著,自然能夠生活。但他是幸運的,幸運的是,用自己的的智慧贏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管多麼殘酷,依然堅持。生活中,我們嘗嘗扮演著很多角色,但不管哪一種,都是為了自己能很好的生活,或許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吧!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讓我感動到淚崩的影視劇有很多 因為我就是一個淚點比較低的人,看一個影視片段只要有一點感人我都會流眼淚,還有那種煽情的音樂一播放,那就對不起了我開始流眼淚了,我老公都說我特別沒有出息。

哈哈說點正經的,我感覺戰狼和烈火英雄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電影了,戰狼他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慶幸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慶幸我們有強大的後盾,身為中國人我驕傲。最喜歡裡面的一句話:不管你在哪,祖國都會接你回家。烈火英雄的話我就不說了,太感人了,你們自己看吧。

感謝提問。

讓我感動到淚崩的影視劇之一有《搭錯車》,這部由李雪健、殷桃等人主演的電視劇,當年感動了多少人?

「多麼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聽著這耳熟的旋律,這就是《酒干倘賣無》——還有空酒瓶賣嗎?

這部劇真實形象的將各種 情感 展現出來,其中包括:養父孫力與女兒阿美之間特殊的父女情,阿美母親劉之蘭對待孫力和女兒阿美的愧疚之情,阿美親生父親蘇民生對待孫力、女兒阿美和初戀情人劉之蘭復雜的矛盾之情,這些 情感 交織糾纏在一起。

讓我最感動的是廢品收購站啞巴職工孫力含辛茹苦的養育著養女阿美,靠著回收廢品將養女養大的深沉父愛。

小時候,鄰居是一個帶著女兒的左腿殘疾需要拄拐的單身爸爸,女孩大我幾歲,從我記事起就沒有見過女孩兒的媽媽,父女兩人相依為命,偶爾女孩兒的爺爺奶奶來照顧一下兩人的生活,期間也有人勸爸爸再婚,但是爸爸擔心女孩兒受欺負,一直不肯,因為身有殘疾,工作不便,父女倆的生活並不富裕。

等女孩長到十四五歲的時候,青春期到了,女孩逐漸有些叛逆,不聽話,逃學,事事跟爸爸反著做。令我至今難忘的件事是,一天女孩逃學了,爸爸拿起拄著的拐杖打了女孩,那聲音嚇得當時鄰居的我大氣都不敢喘,自此之後女孩再也沒有逃學過了,當然,我也沒有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如果不是對女兒的深切期望,又怎麼捨得下手打那麼疼愛的女兒呢?

「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你,沒有你哪有我」……牽動人心的弦律加上感人至深的故事,無不讓人動容,讓人淚流滿面。人間父愛,毫無保留的愛,是世間亘古不變的永恆的人間真情!

《釜山行》

1、我給你的愛,是最後是理智。

2、「小朋友,你看看他,如果將來你不認真學習,就會變得和他一樣。」「媽媽說,說這樣話的人都是壞人。」

3、早知道是這樣,為什麼活的那麼辛苦。《釜山行》

4、等你女兒再大一點,應該就知道你為什麼那麼拚命生活了。做爸爸的本來就是每天被罵的得不到認可,但是也都是這樣犧牲自己的生活的,不是嗎?

5、「秀安,其實你沒有必要把座位讓出來。」「我的奶奶膝蓋也經常會疼。」

6、我和你們一起走,這里才是最可怕的。

7、花開時節再相見吧。

8、當爸爸的都不被理解,但孩子長大了就會明白!

9、被撕碎的,是人性啊。

想到哪一部便分享,排名不分先後

1.電視劇《情深深雨蒙蒙》,我會想到這一部劇並不是因為裡面的愛情多麼令我感動,反倒是親情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如萍為了母親被一直認為是乖乖女的父親打罵那一刻,每次看我都會落淚。如萍心太軟了,但她也想不到放走母親會造成這么大的傷害。。。在司令為了依萍女子,跑去救她們的時候,和敵人抗爭不幸犧牲那一集我也掉了不少淚水,而且每次重看都會忍不住落淚。也許是因為他答應依萍母女的還沒做到,也許是因為他用生命彌補了他對依萍母女這么多年的愛。。。

2.電影《天若有情》,劉德華的華弟實在太帥了,女主角對華弟的愛是那麼單純。華弟最初的選擇和他對兄弟的情誼讓他無法重新做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無法愛一個與他屬於不同世界的人。。在生命的最後,華弟依舊選擇給女主角美好的回憶,也給了自己最美的回憶。在華弟倒下的那一刻,在女主角拚命奔跑哭喊的那一瞬,淚水已不禁流下。。額,天若有情天亦老……

3.電影《旺角卡門》,這部電影阿華和阿友兩人情同手足,阿華為了阿友最後甚至放棄愛情,失去生命。。。最後那些片段真的很催淚。。

4.電影《七月與安生》,本來不想談及這部劇,但是想到當時和好幾個同事一起看,大家都看得默默地擦淚水~所以說到讓人感動到流淚,還是會想起這部電影。「七月」和「安生」兩個女孩從13歲開始相識相知、相愛相殺的成長故事確實讓認真看電影的我們無法不落淚啊。

5.電視劇《匆匆那年》,不知道當時怎麼會看這部劇啊!越看越難受,越看越生氣。。。好好的方茴為了陳尋最後竟然就那樣失去了生命。。也許,有些愛情真的很容易傷害到脆弱的人。所以,當你選擇愛的那一刻還真是要做好足夠的心理准備。。。

6.電視劇《搭錯車》,這部劇真的看得我流了一大堆淚水啊……太感動人心了。善良的啞巴佟林收養了阿美。。為了阿美,每天以收破爛為生,不顧自己,努力地幫阿美實現夢想,記得阿美要去讀書時,機場的那一集真的是讓我哭得滿臉淚啊。。一首《酒干倘賣無》,一首《是否》現在一聽,腦海都會浮現那些感人的情景啊。。。真的是一部佳劇了啊!

7.電視劇《遇見王瀝川》,最近是在抖音偶然刷到這部劇的。因為高以翔,所以認真看了,一看就停不下來了。。雖然是每一集都是些片段,但是還是讓我看哭了好多次。。如果看了《匆匆那年》讓我不相信愛情了,那麼這部劇就是能讓人重新相信愛情的。。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愛真的太感人了,雖然我不曾喜歡過一個人,但我相信一個人如果真的愛上一個人就會接受他的一切吧!!當然,男主角也很愛女主角啊,為了女主角,一直壓抑著自己的 情感 。。。催淚啊!

8.電影《父親》,有些父母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明明很愛你,卻表達不出來,但是許多細節,都能讓人感受到愛。每次看到這個父親最後生病了,腦子里也始終只想著女兒,最後結婚的片段,加上父親這首歌真的太令人感動了。。。

可能是我太過感性了,要讓我說出催淚的影視劇,那實在是太多了……就先講8部吧!

這部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電影的原型,在現實生活中叫陸勇,是一個白血病患者,不得不吃一盒高達兩萬多的進口葯格列衛,後來他發現了印度有一種仿製格列衛,功效和進口的是一樣的,價格才幾百塊,陸勇嘗試過這個葯後,確認葯效是一樣的,就把這個消息告訴給病友。

隨後,很多病友看不懂英文、不知道如何購買,便讓他幫忙代購。2013年,陸勇卻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葯罪被捕。大家知道陸勇被捕後,近千名白血病患者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陸勇免予刑事處罰。

最後,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起訴,法院當天就對「撤回起訴」做出准許裁定,陸勇最終獲釋。這個真實案件引起了 社會 的重視,也推動了醫保的改革,最終格列衛也被納入了醫保范圍。

電影就是以陸勇為原型而改編的。整個電影看下來,有兩處讓人淚崩的情節。第一次是白血病奶奶拉著曹警官說那一段對白「 領導,求您個事啊,我是想求求您,行嗎?......你們把他抓走了,我們就是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

電影到這里,老人家每一次喉音發出的顫抖,都牽動著觀者作為一個晚輩、作為一個非慢粒性白血病患者、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悲憫之心。他們就是要買能吃得起的救命葯,他們有錯嗎?

還有一個淚點,也是影片的又一個情緒的高潮,一向沉默少言卻仗義的「小黃毛」去世時,徐崢扮演的程勇在醫院的走廊里那段情緒飽滿的嘶吼,同樣句句扎心。 慢粒性白血病患者「小黃毛」聽話剪去了一頭黃毛,買了回家看父母的火車票,在他生活的那個窮鄉僻壤,患上這種病就是即刻宣判死亡,家人早以為他死在外面了,小黃毛沒想到他不僅不用死,還有便宜葯可以續命,看到活命希望的他,想像個「人」一樣站在父母面前。遺憾的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受到幸運之神的眷顧。

窮人甚至都不配生病,他們只是想活著,怎麼就這么難!

當我們每個(窮)人面對著衰老後必然的宿命時,我們是否也會像這些垂死之人一般掙扎無助?

誠然,一個時代假如需要「葯神」,超越法律界限之外救人性命,固然並非好事;但如果在需要「葯神」的時代里沒有「葯神」,則更為可哀。維持 社會 運作需要執法者們;但改變一個 社會 的,永遠是心懷良心的熱血之人。

那些還沒有看這部電影的朋友,推薦給你!

當年電視劇《暖春》中的小花遭遇幾乎牽動了千萬人的心,多少人為之落淚。故事講述的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一個偏遠貧窮的小山村裡,小花和爸媽還有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大雨滂沱的一天小花的爸被壓在煤礦死了,待產的媽也因為心急引出大出血而失去生命,連相依為命的奶奶也在不久去世了,她成了孤兒。

首先被寄宿在村長家被村長媳婦和他家兩個孩子百般刁難,村長為了不影響家庭只得讓小花離開。而收留小花的鐵蛋爹娘也只不過是想佔小花家的地,然後得一個免費的勞動力和保姆!所有洗衣做飯割豬草喂雞等一切能做的事都讓小花做,每天從早做到晚還要經常挨餓受折磨,不堪虐待的小花只得逃離,被寶柱爹救回家裡,歷經磨難最後終於得到了家庭的溫暖。

還有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親愛的》為什麼這部電影讓我感動讓我淚崩呢?電影發生的事在我隔壁村子上真實上演,雖然情節不一樣,到結果還是找回了自己的孩子。而電影《親愛的》講述的田爸和田媽曾是一對恩愛夫妻,也像現實七年之癢一樣,熬不過時間的摧殘,無休止的爭吵讓他們選擇離婚,他們有一個兒子田鵬在有一天外出玩耍時被人販子拐走,從此他們在絕望和自責中踏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並同時結識了一群和他們一樣尋找孩子的父母們。

再不久田爸和田媽通過一條線索,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小村落看到了他們的孩子田鵬,但是田鵬並不認識他們,他只記得他現在的媽媽李紅琴,故事到這里導演安排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仙劍三,是讓我看一次哭一次的劇。看了十幾遍了,連不喜歡看古裝劇的媽媽都清楚的記得情節的劇,是跟著我看的。哈哈

茂茂割肉,這段是我最不敢看的,真是一想就會記得茂茂死的那一刻,景天聲嘶力竭的喊救命,救命啊,搭配上音樂真是哭到不行。

龍葵跳劍爐,她為哥哥跳了兩次,我每次看的時候都在想龍葵一個公主,在鎖妖塔待了千年她該有多少委屈,孤獨,害怕,但她想再次見到哥哥的心支撐她過了千年,我又要淚目了

長卿和紫萱的三生三世的愛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我第一次知道關於愛情的古言,我記得當時記了好久還跟朋友炫耀呢。

劍三真是包含了我好多的記憶,現在聽到劍三的音樂就忍不住淚目,真是永遠看不煩的劇,永遠一看就會哭的劇,一提就是和朋友滔滔不絕討論的一部劇,我的最愛。

《還珠格格》前兩部,《情深深雨蒙蒙》

怎麼說呢,這3部電視劇其實並沒有能讓我感動到淚崩,而是每次看到劇里的演員趙薇所演的角色小燕子和依萍時,就會想起我的爺爺,眼淚就會不自覺的往下流。

爺爺每次重復看這幾部電視劇時,只要一看到小燕子或依萍被打被欺負,爺爺就會一邊看一邊自己說,不要打了,打著多疼,小燕子被打賭氣不肯吃葯躲在被窩不肯見皇上時,爺爺會說,怎麼能不吃葯呢,你看發燒了吧,皇上都來看你了,他是疼你的。依萍為了錢被爸爸用鞭子抽時,爺爺看著也一直流淚,爺爺很感性。其實吧,有時候我會覺得他對小燕子和依萍疼愛時所說的話,就是現實中對我的愛的體現。從我讀高中開始,爺爺每年暑假都會看這幾部電視劇,因為那時候某台每年暑假都會重播,爺爺每次看到同樣的情節時都會流淚的自話自說。有一次我問爺爺,你前兩年不看過了嗎,怎麼又在看呀,爺爺擦拭眼角的淚水說著,我哪裡有看過,你記錯了。那時的爺爺就像個小孩似的。

我是從小被爺爺撫養長大的,爺爺很疼很疼我,以至於養成了我經常會發小脾氣的習慣。只要一有什麼不順心的事,就會控制不住自己亂發脾氣,可每次發完脾氣後自己又會後悔懊惱,罵自己怎麼能對爺爺發脾氣呢。因為我是一個不會表達自己感情和愛的人,所以我沒對爺爺說過爺爺我愛你,也沒對爺爺說過抱歉的話,除了小時候就沒再擁抱過爺爺。每次我發完脾氣後,爺爺都會買很多好吃的水果零食回來,而我也會自覺的去做一些家務,或者也給爺爺買一些東西回來,然後就大家一起吃著看電視,就這樣,每次的不愉快就這么過去了。長大懂事後就不再亂發脾氣了,每次去學校,爺爺就自己一個在家等著我放寒暑假,還留很多好東西給我吃。

爺爺過世幾年了,我幾乎每天會想到爺爺,也經常夢到爺爺,帶著對爺爺的許多愧疚,多想還能好好的和爺爺住在一起,在空餘時一起看《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蒙蒙》,然後帶著爺爺到處去旅行。我知道不會有重來,所以我也不願忘記和爺爺的點滴,一想到爺爺就會不自覺的流淚,那也無所謂。

這些年我也會時不時的去重溫這幾部電視劇,每次都是笑著哭著看完,因為劇情,更因為爺爺。

㈣ 誰看懂了法國電影《慾望的陰晦的目的》,解釋一下。

《慾望的隱晦目的》,西班牙電影大師布紐艾爾1976年的作品。改變自法國作家比埃爾.盧維的小說《女人與木偶》從表面看這是一部講述貴族馬德奧試圖追求和佔有女僕孔奇塔一波三折的情慾小說,但是經過大師的點睛之筆,深化了原作的主題,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直剖人性深處。作為大師謝世之作,大師表述著對人性、愛情和惡的種種觀念。影片最後以一聲巨大的轟鳴結束。這是大師對世界陷入動盪和危機的絕望和無奈。這凝重一幕告訴活著的人們,惡夢無處不在,我們早已失去了樂園,硝煙散盡處,世界將展現怎樣的面容!整整20年過去了,世界依舊充斥著恐怖主義和戰爭陰影,難道這一切是上帝對我們的天遣嗎?

在電影的開始,導演通過一個僕人之口說出了這樣一句話:尼采說:面對女人,你要時刻舉起鞭子,或許這也是導演對兩性的的評價吧!男人女人那種交織狀態的內在感受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任何圖謀講清楚的可能性都是徒勞的。答案只在當事人的腦海里,內心永遠是隱晦的旁人無從得知。

在倒敘中貴族馬德奧回憶了勾引女僕孔奇塔的一幕,一次次的引誘和一次次的以失敗告終,馬德奧和女僕孔奇塔若即若離的關系其實是人性的最好寫照,應當承認男權社會中勾引的方式其實永遠是一成不變的,無外是權力和金錢,而孔奇塔那條永遠無法解開扣子的緊身褲代表著人性對慾望的自我約束和剋制,但馬德奧一再試圖佔有卻最終不能得逞的一刻代表個體對這種價值觀的有限反抗。而那個和馬里奧一同乘車的心理學教授(小侏儒)也就成為一種象徵,本能和理性的調和竟然中介是個侏儒,說明人在慾望面前的無主和醜陋。這個象徵是神來之筆。

慾望是受什麼控制的?如果這個人無權無勢他的佔有欲回膨脹還是萎縮?但是靠權力和金錢去贏得女人心的男人無異是精神陽痿的。而女人用身體作為媒介征服男人的企圖,最終受傷的還是自己,昨日黃花的時刻,即便你擁有再多的財富也不能掩飾自己靈魂的虛空和無助,這是性所不能給予生命的,更多的時候,生命僅僅需要一種質朴,一種兩個人的寧靜。

影片採用了大量的倒敘、閃回、反復交叉等等的敘事手法,以貴族馬里奧的火車包廂為基點,展現了馬里奧和孔奇塔恩恩怨怨的故事。

當貴族馬里奧因為慾望無法得逞,惱羞成怒間一桶水潑向離他而去的孔奇塔,那些在頭等艙的人目睹了那潑水的一幕,但是他們都沉默了,只有那個孩子天真地問了這個問題,而那些資產階級的人們為了所謂的修養故意沉默了。火車的頭等車廂里,資產階級保持著偽善的面具,但是,那桶潑向女孩的水,可以看出們道貌岸然背後的冷漠和偽善。

㈤ 跪求電影《第七封印》里的經典台詞

下面有不少,自己挑著用吧。
=========================

十四世紀中葉,一場延續百年之久的癘疾黑死病,在歐洲快速漫延,隨時奪走人命,而且不知何時會停。這死亡不時出現在四周,又不知道何時會臨到自己身上的長期性威脅與恐懼,使當時的歐洲,整整百年是處在「世紀末」的氛圍里。
在這百年世紀末中,整整一百年彌漫著「世界即將終結」的預言,頹廢、墮落、殘忍、憂郁、禁慾、狂野、偎褻、神秘、邪惡、虔誠,奇怪的組合在一起。而不同的人,在這世紀末黑暗中,也有不同的處世之道。
這正是柏格曼電影「第七封印」要探討的內容。柏格曼將死亡擬人化成死神,透過死神追逐網羅人們,讓不同的人與死神相遇、或被死神追逐時,各自呈現出不同的態度。這些人變成為世間人的「典型」,把身為觀眾的你、我圈進去。
因此,「第七封印」這部電影交融著真實面相、與抽象形而上的內涵。這正是它超脫了地域色彩,成為國際經典作品,並可以被世界各地廣泛討論的原因。
我們現在就來分析不同的人面對世紀末死亡的不同態度。或者讀者可以從這些人當中找到自己。

【理想與犬儒】
理想主義者 VS 犬儒主義者

電影中有一個武士布洛克、與他的隨從雄士。這兩個人一路同行,但是卻有完全不同的性格。武士布洛克是個理想主義者,他當年參與十字軍東征,正是宗教熱誠結合了理想主義之後的行動,未料最後徹底發現是場政治騙局,幻滅而歸。回到自己生長之地的沿路,又發現處處死亡浮現,不曉得自己何時也成為死神的俘虜。
一個理想主義者、又面臨理想幻滅,在碰到死神,會是怎樣的態度呢?布洛克充滿不甘心,他要為自己爭取時間,因此他跟死神提議下棋,只要他沒輸,死神就不能帶他走。「我要利用這個緩期,最一件有意義的事。」在一個教堂中,布洛克跟教士(那教士其實是死神偽裝的)有一場對話「虛空像一面鏡子,映出我自己。我在裡面看見自己,只覺得又恐懼又憎惡。... 難道人絕對無法認識上帝嗎?為什麼他要把自己掩藏在含含糊糊的諾言和看不見的神跡中呢?... 連自己都不信任自己,又如何去信任別的有信仰的人呢?我們之中,願意相信卻又無法相信的人將來會如何呢?還有,那些既不願相信也無法相信的人,他們的命運又將如何呢?.... 我要的不是假定,而是知識。我要上帝向我伸出手來顯示他他自己,對我說話。」
布洛克對生命認真到充滿重負。與布洛克作對比的,就是隨從雄士。他一樣經歷十字軍的幻滅,但他選擇了玩世不恭的犬儒主義。當布洛克跟死神裝扮的教士對談時,雄士正在教堂跟畫教堂壁畫的畫家聊天:「我們在聖地一待十年,忍受毒蛇猛獸的襲擊、蚊吶叮咬,還有異教徒的殘害。那裡的酒把我們灌的爛醉,女人把蝨子傳給我們,蟲子幾乎把我們吞噬了,熱病肆虐我們的身心,這些都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榮耀我們的上帝。我們這個所謂的十字軍簡直是徹底的瘋狂,只有理想主義到極致的人才會想的出來....。」
然後雄士畫了個小人代表自己:「這位就是侍從雄士,他對死神扮鬼臉,取笑上帝、嘲弄自己,又挑逗婦女,他的世界就是雄士世界。這世界對誰都是可笑的,包括他自己,天堂毫無意義,地獄全不相干。」
在另一處,他嘲諷自己:「我的腸胃就是我的世界,我的腦袋就是我的永生,我的雙手是兩個呱呱叫的太陽,我的兩腿是時間的鍾擺,我的一雙臭腳就是我哲學的起點。天下事樣樣都跟打一個飽嗝似的,只不過打嗝更痛快些。」
當布洛克和雄士返家沿途,布洛克低頭想心事煩惱不堪,雄士卻不停的唱歌。
「婊子兩腿中間躺,這種日子真要得。」
雄士必須問路時,從背後無從判斷,以為是熟睡,後來卻發現問到的是個死人,但他卻蠻不在乎。
布洛克問:「那人給你指路了嗎?」雄士:「他什麼也沒說。」
布洛克:「他是啞巴?」
雄士:「那倒不是。其實他還挺有口才的,只可惜說出來的話太叫人喪氣!」然後又開始唱:「這一秒鍾你盡管興高采烈,下一秒鍾你就與蛆蟲為伍。命運真是可惡的傢伙,老兄你就是他的犧牲品。」
布洛克忍不住動怒:「你非唱不可?」
雄士說:「是的。」
這就是雄士的態度,犬儒、玩世不恭的迎接所有的命運荒謬。雄士偶而會顯出俠義心腸,但是未必是因著什麼深沈的道德理由。譬如去一個村莊打水時,他偶然的救了差點被神學生拉發強暴的女子。但是事後,他也曾有過想強暴女子的念頭,只是女子不肯被吻,他頓時失去興趣。他說:「我本來可以輕而易舉強暴你,但是,老實告訴你,我現在對這一套一點胃口都沒有,這種玩意兒,到頭來總是索然無味。... 對啦,我需要一個女管家,.... 就我所知,我是個有婦之夫,可是我太太十之八九是死了,所以我得找個管家....。」
就這樣,他基於犬儒玩世不恭的心地,帶走了一個家人全因黑死病而死、心靈受苦的姑娘。


【偽善投機者 VS 混噩度日者】
在世紀末死亡浩劫中,還有另一種對比,就是善用機會欺騙圖利的偽善者,與混噩度日者。前者,諷刺的以神學院畢業的博士拉發為代表。當拉發出現時,正在村莊四處打劫,剝除死人身上的首飾好拿去賣。結果被一個女人發現了。
拉發說:「我偷死人的東西,不錯,這年頭還是筆不壞的生意哩!」拉發想欺負那女人,說:「別叫。現在沒人聽的見你。上帝也聽不見,人也聽不見。」拉發沒有想到,雄士躲在門後。
雄士說:「我認得你,好久不見了.... 你就是十年前勸我們加入十字軍的人!.... 現在你更聰明了,索性做起賊來了!」拉發完全沒有理想、沒有信仰、沒有道德、沒有誠實,但是他卻以其偽善搧動有理想的人去追逐一場欺騙,使他們歷經滄桑理想幻滅回來。
混噩度日的人,則是只要還活著,就吃吃喝喝、為瑣事勞煩,邊傳說著種種與黑死病有關的消息,從不多想遠一點。這種混噩,柏格曼透過鐵匠普洛、鐵匠的妻子、和戲子史卡的三角鬧劇表現出來。史卡正等著演一出「不貞的婦人、善妒的丈夫、英俊的情人」,在後場等候時,竟然戲中劇情跑到現實生活中來。有一個鐵匠的老婆出來勾引他。於是在現實生活中暫時演出一場搞笑的三角戀情鬧劇。整個過程因著女人的情感造作、鐵匠的老實妒忌、史卡的戲子人生態度,和雄士看透一切、犬儒、玩世不恭的隨時註解,徹底顯出其愚蠢、庸俗、渾渾噩噩的一面。混噩之人也沒什麼特別的,遲早會與死神相遇。
鐵匠與死神相遇時說:「我是個鐵匠,自認手藝還不錯呢!這是我太太麗莎.... 她有時愛耍脾氣,我們剛鬧了點小彆扭,不過跟別人比起來,倒也差不到哪裡去....。」
史卡則是在怕被鐵匠追殺,便使出戲子演戲天分裝死以逃脫後,竟然真的碰到死神。他對死神說:「我還有戲要演。」

死神:「合同取消了!因為你要死了!」
「但是我還有家有孩子。」


死神:「那你更無恥了。」
史卡:「沒有變通的法子嗎?沒有特別優待嗎?」
......。

有趣的是,史卡曾搶著扮演死神。他對同行人約夫說:「你是個笨蛋!你只能扮演『人的靈魂』。」,然後搶走戲份最重的主角角色:死神,拿死神面具罩在臉上,學死神說:「你的時候馬上到了!」結果這出戲對他沈思生命一點幫助都沒有。
這就是混噩度日的人,直到死亡之刻,才稍稍作一點膚淺的、無濟於事的生命反省。
所以死神對布洛克說:「多半的人活著,從來也不考慮死亡以及生命徒勞這類問題。」


【受苦者與承擔罪責者】
我們說伯格曼電影中,往往有很強的抽象、形而上的思考,這最明顯的出現在「第七封印」中受苦女子與誣指為女巫的代罪羔羊兩個角色上。因全家死於黑死病而受苦的女子,別無依靠的,只好沿路跟著隨從雄士。他們一行人夜行,碰到要受火刑的女巫。所謂的女巫其實只有十四歲,被誣指為「跟魔鬼通姦」,「大家都相信她就是引起這場瘟疫的禍首。」很顯然的,這被控女巫的,以無罪之身承負罪責,要像釘十字架一般受火刑而死。受盡嚴刑拷打的磨難後,這可憐的少女已經被說服她就是罪魁禍首。
武士布洛克問她:「人家說你跟魔鬼有勾結。」
少女說:「魔鬼隨時隨刻跟著我。」
少女要武士看她的眼睛:「你看見魔鬼了嗎?」
布洛克答:「不,我只看見驚懼。」
以無罪之身承受罪責的荒謬,引發布洛克不斷提出義人受苦的問題:「到底是誰在照管這個女孩子?」他為少女呼喊,就像耶穌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離棄我?」當少女死時,像十字架一般的木梯底下,那因家人全死受苦的女子,是唯一凝望伴隨到終了的人,兩女子面對面心心相印。
這場景,柏格曼顯然是刻意要安排的有宗教象徵意涵。
電影終了,受苦女子遇見死神時,整場電影中幾乎沒被安排任何對白的她,說出了耶穌在十字架上臨終前的話:「It is finished!」透過受苦者與承擔罪責者,「第七封印」將大地無法負荷的死亡咒詛,跟苦罪結合成緊密的宗教意象,一如聖經所說,因罪惡,苦難與死亡進入了世界,以致於無罪者(就是上帝自己)必須上十字架承負苦刑,以消解掉苦難與死亡在人生命中的永恆性咒詛,讓死亡之後不再是虛無。


【日子天天都無比的好】
最後,我們要來看一對夫婦約夫、米亞和他們的孩子。這對夫婦從頭到尾貫穿整場電影,在他們身上,柏格曼放了最多的與布洛克的對比,他們也是最讓布洛克感動、並讓布洛克決定營救他們脫離死神的人物,此外,他們是唯一脫離死神掌握的人物,是布洛克跟死神拉鋸戰拖延死亡,最後終於尋找到的「作一件有意義的事。」
這對夫婦到底有什麼特點呢?我們現在就來分析一下:1.日子天天都無比的好約夫、米亞和所有人一樣,活在彌漫死亡氣息的世紀末中,但是約夫、米亞和一般人、或當時的教會界面對的態度很不一樣。當時的教會界面對的方式是不停的叫人專注死亡。雄士在教會碰到的壁畫畫匠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畫匠正在畫死神之舞,死神要帶其他人步向死亡。
雄士問:「你為什麼要畫這麼無聊的東西?」
畫匠說:「提醒大家人人都不免一死。」
雄士:「這樣不是讓人更難過了嗎?」
畫匠說:「偶而嚇一次也不錯....,這樣他們就會思索。」
雄士問到關鍵:「思索以後呢?」
畫匠想一想,有點回答的勉強:「思索以後,他們就更怕.... 反正我總得混口飯吃,至少在沒有得到瘟疫以前,總得活下去。」
畫匠又指著畫中某個角落說:「最叫人吃驚的,是這些可憐蟲覺得上帝在懲罰他們,成群結隊自稱罪奴,長途跋涉,邊走邊鞭打自己,以為這樣可以榮耀上帝。」
當約夫、米亞正在演戲製造歡樂中途,突然被一群吵雜、哀嚎尖叫的聲音打斷,歡樂氣氛頓時轉為安靜恐懼悸怖,原來正是碰見畫匠所說的那種長途跋涉的隊伍。
這群人中前頭是教士(多明尼加派)他們有背十架受難像的、有扛沈重棺材的、有挑聖徒遺物的,後面則跟著一長串男女老少,手上拿著鞭子,不斷抽打自己、或互相抽打,邊因痛苦而呼號慘叫。教士們停下,對看戲的人說:「上帝審判我們,你們卻自鳴得意?....今天也許就是你的末日!今天也許你就會倒下!你們這些蠢蛋!....。」
這群隊伍完全毀掉了所有的歡樂,人群都跪了下來,口裡喃喃念著禱詞....,當他們再出發時,便有新成員加入自我鞭打的行列,開始長途跋涉。
這幾幕,充分把生者面對世紀末,徹底將自己埋葬進死亡陰影中、自我懲罰的生命態度表露無遺。
相較之下,約夫米亞就充分享受了生命的歡愉。
當布洛克正在專注於棋局思考時,他被米亞和嬰兒的游戲、快樂的歡笑深深吸引住了。他們有一番談話。
「你看起來很不快樂。」米亞說。
「對。」
「你疲倦了嗎?」
「是的。」
「我....覺得自己很無趣。」
米亞說:「我懂了!」
布洛克懷疑:「你真的懂嗎?」
「是的,我很明白,我也常問自己,為什麼人都愛折磨自己,你說是嗎?」
而後,約夫回來,布洛克看著他們夫婦間孩子氣的親暱對話,溫馨、歡快、充滿愛意的互相撫慰,約夫把頭靠在米亞肩上,嘆了口氣。約夫說起剛剛被欺負的過程:「我很害怕,很生氣,像獅子一樣的吼叫。」
米亞問:「他們害怕了沒有?」
約夫:「沒有,他們只是大笑。」
布洛克看到這對夫婦的歡樂、赤子之心、情愛,開始由衷期望這對夫婦能躲過黑死並浩劫,好好活下去。正因此,在武士心中升起「終於找到了一件有意義的事」的想法,就是拯救這對夫婦,保護他們,讓他們躲過死神。約夫米亞隨即邀布洛克同進晚餐,這幕場景,充滿了「最後晚餐」—一場愛筵的意象。
米亞說:「這樣真好!」
布洛克答:「只是暫時這麼好。」
米亞提出她不同的生命觀照:「幾乎永遠這麼好。今天跟明天一樣好。
夏天當然比冬天好,因為夏天不怕凍,可是最好的是春天。」
約夫於是去拿琴,想唱首他自創的關於春天的歌。原來約夫也愛作歌譜詞,只是都以歌頌生命為主,不像雄士,充滿譏諷嘲弄玩世不恭。雄士原本興致盎然想對比彼此的創作,被武士一瞪,便說:
「我現在好像不宜唱我的歌,會讓人難受。」
當約夫談唱時,布洛克說:「信仰真是一種刑罰,就像你愛一個人,而那個人總躲在暗處,任你怎麼叫喚,他就是不出來。」
米亞完全聽不懂:「我不懂你的意思。」
布洛克:「我跟你夫婦坐在一起時,所說的一切好像都毫無意義而虛幻,頃刻間,一切都變得毫不重要。」
布洛克像分享愛筵一般,小心的捧起碗,喝了幾口牛奶,然後說:

「我會永遠記住這一刻,這份寧靜、這份霞光、這碗草莓和牛奶....我會珍惜這份記憶。這些就是足夠的啟示
了!這些就足夠了!」
布洛克從這對單純的夫婦中間,看到不可言喻的生命的喜悅,對生命的珍愛與信賴。那是他在死亡虛無中,看到的啟示。這個復雜的人,竟然從最簡單孩子般的人身上,看到他尋找吶喊呼喚尋找已久的啟示!


【信仰可以如此簡單】
約夫有一個驚人的特點,就是很容易看見「幻象」。
約夫第一次出現於劇中時,正是布洛克與雄士兩匹馬經過他們沈睡的篷車時,這人物的同時出現於一景、卻交錯而過不曾相識,正是柏格曼將在電影中處理兩種人物的對比的預告。
兩騎士經過以後,約夫睡醒,從篷車上下來,跟馬說說話:「....這一帶的人,好像不怎麼喜歡看戲法似的。」

他把變戲法的球拿在手裡,慢慢扔著,然後又突然倒立....忽然,他臉上現出驚奇,眼裡含著淚水,因為他看見聖母馬利亞帶著小耶穌在草地上散步。
每一次約夫看見的幻象,都跟信仰有關,對他而言,信仰是再簡單不過的事。這跟騎士布洛克「信仰真是一種刑罰,就像你愛一個人,而那個人總躲在暗處,任你怎麼叫喚,他就是不出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柏格曼也透過這對夫婦與孩子的名字暗指信仰:約夫—約瑟夫,米亞—馬利亞,米雪—彌賽亞。
因此有很多對白都暗藏意義。
譬如米亞跟約夫說:「我希望米雪將來日子過的比我們好。」
約夫:「米雪將來長大了要作一個傑出的科技家或魔術師,他會耍一個稀奇的把戲。」
「什麼把戲?」
「他可以叫一個圓球在空中靜止不動。」
米亞:「那是不可能的。」
約夫:「對我們不可能,對他(彌賽亞)卻不然。」


約夫除了擅長看見幻象,還是個喜歡譜曲寫歌的人。只是他的歌跟雄士不同,雄士的歌充滿嘲諷玩世不恭,約
夫的歌卻頌贊上帝、頌贊生命。當他耍完球,便唱首自己作的歌:「鴿子棲息在百合花莖上,夏日的天空展開了,
她歌唱贊美耶穌,天堂榮耀歡喜。」
約夫是個充滿稚氣的單純的人,米亞盡管看不見幻象,卻深愛著約夫。這種稚氣和單純其實是個珍寶,但往往是世故的成人社會無法體會的。

所以跟他們一道兒作戲子的史卡說:「你是個笨蛋。」但柏格曼蘊含深意的在後面接上:「你是個笨蛋!所以你只好演『人的靈魂』這個角色了。」
這正指出柏格曼心中的想法:人的靈魂就需要這種單純、赤子之心、善良、易感、和對生命的熱愛,也是這樣的人,信仰在他們是再簡單不過。
騎士布洛克,歷經艱難的理想、信仰追尋,卻是從約夫米亞身上看到啟示,他也看到「笨蛋」背後非常寶貴的靈魂。所以布洛克跟死神下棋時,故意弄翻棋盤,使死神分心,好讓約夫米亞米雪的篷車偷偷溜走。

電影最後,約夫米亞抱著米雪,站在晴朗天空下,宛若文藝復興時期的約瑟、馬利亞和小耶穌的宗教畫,他們
遙望死神帶走布洛克一行人,這時,傳出聖樂般的音樂,充滿光明盼望的,恰似聖經上說的:「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注)「第七封印」語出聖經啟示錄,是指激烈的災難和死亡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