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電視 » 電影節舞步
擴展閱讀
外國人入侵電影有哪些 2024-10-22 22:35:40
電影插翅虎國語 2024-10-22 22:35:37

電影節舞步

發布時間: 2022-04-19 13:16:16

『壹』 恰恰的基本舞步有幾個

恰恰的6個基本舞步介紹如下:

1、恰恰走步

前後走的步子,節奏為2-3-4-&-1,向前邁步時,重心在前腳,後腳腳尖著地、腳背綳直;向後退時,重心在後腳,前腳腳尖著地、腳背綳直。

基本動作練習時,移動左腳時,右邊手腕帶動上臂向內下方畫圈後打直;移動右腳時,左臂向內下方畫圈後打直。頸椎要向上用力,肩部下沉,手臂呈自然隨節奏運動,不要貫穿太多的力量。腰部肌肉收緊,胯步隨著腳和地面對抗而產生的力的方向而運動。

2、並合步

並合步其實是橫向的步伐,由於腳下與地面的對抗,得到了胯部的左右轉動。左腳先向左邁出,然後右腳跟隨,左腳再次向左邁出,右腳不動。這個節奏就是常說的「恰恰恰」。

3、定點轉

節奏為最基本的2-3-4-&-1,是分為兩個動作完成360度旋轉的。

一條腿如右腿直立,第一拍時左腳從前面穿過身體,邁向身體右側,這個節奏結束時身體向右旋轉180度,左腳直立;第二步原地換重心,即右腳直立。然後左腳從後面向左側打橫,完成「恰恰恰」的並合步。其中旋轉的節奏為2-4,並合步為4-&-1。旋轉時注意留頭。

4、紐約步

節奏也為2-3-4-&-1,腳下和時間步、方步類似,先一條腿如右腿直立,左腿半腳掌著地。

第一拍時左腳迅速從前面穿過身體,邁向身體右側,左腿直立,右腿稍彎曲,右腿膝蓋去貼緊左腿膝蓋,右腳半腳掌著地,此時為半重心狀態,重心在左右腳之間而偏左腿處,這個動作叫做「CHECK」。

此時左臂整個向後上方打直,呈現一個類似於京劇「亮相」的動作,這個「2」的節奏時間要稍微長一些。下個節拍右腿蹬直,重心到達左右腳之間。然後左腿從前方邁回,完成合並步。

5、方步

方步是兩步合成一個十字形的步伐。第一步先左腳上前,完成「CHECK」,然後回來完成向左的並合步,結束時重心在左腳。第二步右腳向後方撤出,重心直接換到右腳,然後右腳上前,完成反向的合並步。

6、時間步

時間步是原地的重心轉換,後跟著一個合並步。預備動作:左腳重心,右腳打開。也可以將右足放後,腳掌著地,腳背崩直。

(1)電影節舞步擴展閱讀:

恰恰舞與倫巴舞一樣,古巴舞者以音樂的第二拍開始前進或引導。

男士方面,正確的方法是兩腳稍微分開站立,重心置於左腳,第一拍時,以右腳向右側跨一小步(女士相反),然後以左腳前進(女士右腳後退)進行基本動作,節拍數法有: 「慢,慢,快快,慢」、「踏,踏,恰恰恰」和「2,3,4&,1,所有的舞步都是這種數法。

英國有些舞者在舞廳里仍是以音樂的第一拍開始左腳前進,數為「l,2,恰—恰—恰」 ,這種方法對初學者較易學。不過上述的數法「2,3,4&,1」僅用在由舞蹈教師協會所舉辦的考試和競賽。

握持:恰恰恰舞的握持與桑巴舞一樣,開放式握持(0pen Hold)和扇形位置(Pan Position)與倫巴相同。

腳步動作:腳步動作與倫巴相同,以腳尖出去,隨即整個腳底著地。不用腳跟引導。

恰恰舞由於伴奏舞曲及舞步速度輕快,因而具有活潑、熱烈而俏皮的風格特點。它的步法音樂每小節四拍走五步:慢、慢、快、快。慢步一拍一步,快步一拍兩步。

跳每個舞步都應該在前腳掌施加壓力,膝部稍屈、當重心落到某隻腳上時,腳跟放低,膝部伸直,臀部隨之向側後方擺動,另一條腿放鬆屈膝。臀部的擺動要明顯,只是在跳快步時可不必強調。

恰恰舞的重點,強調的是內部揚腳部,舞結構的編排不可過多長距離的移動,並在組合舞包含現場觀眾直接面對面舞蹈的舞,而每個動作節拍的配合相當重要。

『貳』 邁克爾傑克遜的舞步

前傾:

前傾45度角招牌動作在邁克爾·傑克遜[1]的演唱會中,邁克爾·傑克遜經常會亮出自己的獨家招牌動作,其中一個有如魔法一般:身體前傾直至和地面成四十五度角而不倒地,繼而再慢慢將身體收回還原為垂直。
這就是所謂的「反地心引力前傾」,整套動作就像無視地心引力的存在,叫看過的人無不拍手稱奇。
邁克爾·傑克遜在1988年推出音樂電影《月球漫步》,這出電影片長93分鍾,由一連串MV短片組成。影片當中,傑克遜在上世紀30年代風格的夜總會起舞,並做出「反地心引力前傾」。
起初傑克遜以安全帶系於腰間來完成這個經典的前傾45度加旋轉動作,但這個方法在演唱會中使用就不現實了。
傑克遜和他的兩個服裝設計師(邁克爾·布希、丹尼斯·湯普金斯)另闢蹊徑,在舞靴和舞台地板上下工夫。他們甚至為這個方案向美國專利局申請了專利。
反地心引力前傾動作歌曲表演中,傑克遜及伴舞者會同時走向舞台某處,燈光暗下,看不到人影。這時,扮演惡魔的舞者表演,鏡頭切換到他身上,跟上一束亮光,他要表演幾秒鍾,此舉的意義正在於引開觀眾的注意力。 舞台底下的工作人員把螺帽升出並固定。舞者到位,確認螺帽已突出地面,再將兩個鞋跟穩固於兩個螺帽上,這時舞台燈光亮起,傑克遜及眾伴舞者正在集體呈45度角傾斜,然後集體慢慢拉起。動作完結後,傑克遜及眾伴舞者向後一滑,提腳離開。最後舞台底下的人收起螺帽,舞台恢復原狀。
整個「反地心引力錯覺」的過程不過五秒鍾,但就算有這些固定系統,傾斜時也要保持身體筆直,腿、腰、背、肩的肌肉都需要特別訓練,堪稱智能、體能與技巧的結合。

太空步:

其實是一種視覺幻象效果,即先用一隻腳的腳尖支地,腿弓起,腳跟要盡可能抬高;另一隻腳全腳掌著地向後滑,約兩腳之間有1厘米左右,滑行的腳跟抬起,支地,先前支地的腳向後滑行,就這樣反復做。
這種舞步的歷史可追溯到1955年。其因邁克爾·傑克遜在表演中的運用而廣為人知,並成為他的標簽之一。太空步並非邁克爾創造的。更早的運用者有戲劇法國啞劇表演家馬歇·馬叟。在邁克爾·傑克遜1983年讓太空步聞名世界前,美國跳舞歌手傑弗里·丹尼爾(Jeffrey Daniel)在1982年英國的一個名為《Top Of The Pops》的音樂節目上也表演過。但那時的太空步只是「後退步」,1983年邁克爾傑克遜經過改進後才有了「太空步」。「太空步」這個名字也是邁克爾傑克遜第一個命名出來的。
邁克爾·「太空步」創始人 邁克爾傑克遜傑克遜太空步分解
分解:①開始起步左腳向後平滑30公分,緊接左腳點起
分解:②左腳向後滑60公分。緊接右腳點起。(起步)
分解:③然後左腳向後滑45公分點起。右腳向後60公分。依次類推……
分解:④細節非常重要。在滑步的同時左腳向後滑。肩膀也要有一定的扭動幅度。左腳滑左肩膀向側後稍移。右腳滑右肩膀向側後稍移。
分解:⑤連貫性一定要強。點起落地一定要有力度。向後滑一定要有柔度
分解:⑥滑步的同時身體稍向前傾斜。防止向後倒或滑歪
分解:⑦根據喜好者滑步的次數過後可連轉N圈然後雙腳點地(高手動作)
太空步的最佳練習精要,何不試試呢?
步驟1:找一雙較緊的平底鞋,剛開始你可以先使用軟底鞋。
步驟2:確保你用來練習的地板不會太粗糙,盡量找一塊光滑的地板。
步驟3:兩腳並攏站立,左腳稍微比右腳靠前一些(右腳趾的前端與左腳趾的中部應該在同一線)。
步驟4:然後抬起右腳後跟,使你看起來象正在走路一樣用右腳前部站立,左腳保持原位(注意不要移動)。
步驟5:當你把右腳跟放下時,把全部重心移到右腳,緩慢向後拖動左腳,使左腳趾與右腳跟平齊。做這一步的時候,左腳跟要稍微離地,左腳不要往下踩,否則就滑不起來了。確保你緩慢放下右腳後跟與和移動左腳同時進行。控制速度需要多加練習。
步驟6:堅持練習以上步驟,直到你確信自己能毫無障礙的做移動。
步驟7:一旦你可以精通上面的動作,將左腳向前伸出,但是不要接觸地板,要做的讓人看起來就象剛好貼著地踢出的一樣。把它移到離右腳趾前面相當於一隻腳那麼遠的位置。左腳任何部位都不要格外地抬高。
步驟8:把左腳挪回開始的最初位置,再一次抬起右腳後跟。左腿彎曲,重復步驟5的動作。堅持練習直到你領悟到所有的精要,能很隨心所欲的做出,並且得到他人認可。最後達到可以克服地心引力的效果,這樣你就可以象專業人士那樣走太空步了。
步驟9:一旦你可以精通右腳彎曲後,交換兩腳,嘗試用左腳做相同的動作。抬起左腳後跟,當你用右腳向後滑步的同時放下左腳。用左腳支撐,右腳伸出,然後抬起左腳後跟,接著再次在放下左腳的同時把右腳緩慢後移。

『叄』 探戈基本舞步口訣是什麼

以中等步伐斜行橫進,走成弧形平行步。無升降,無擺盪,有反身。

前進步,先腳跟著地,接著全腳掌,一步一個腳印;左腳每進一步都與身體形成交叉,同時雙膝以上處「閉合」狀;右腳每進一步都要右髖、右肩引導,交叉,同時雙膝以上處「開啟」狀。

2/4拍節奏,每分鍾30~34小節。每小節二拍,第一拍為重拍。舞步有快步和慢步,快步(quick)佔半拍,用Q表示;慢步(slow)佔一拍,用S表示。基本節奏是慢、慢、快、快、慢(S、S、Q、Q、S)。



舞蹈特點

跳探戈舞時,男女雙方靠得較緊,男士摟抱的右臂和女士的左臂都要更向里一些,身體要相互接觸,重心偏移,男士主要在右腳,女士在左腳。男女雙方不對視,定位時男女雙方都向自己的左側看。

探戈音樂節奏明快,獨特的切分音為它鮮明的特徵。舞步華麗高雅、熱烈狂放且變化無窮,交叉步、踢腿、跳躍、旋轉令人眼花繚亂。演唱者時而激越奔放,時而可歌可泣,或彰顯瑞麗,或感時傷懷。歌詞大量採用街鄉俚語。

跳舞時,男士打領結穿深色晚禮服,女士有著翩翩起舞的長裙。

『肆』 桑巴舞每個動作的名稱

桑巴舞每個動作的名稱:

1、基本移動步(前後左右自由移動),英文名為Basic Movement。

2、叉形步,英文名為Whisk(L.&R.)。

3、並進叉形步 ,英文名為Samba Walks inP.P。

4、旁桑巴步,英文名為Samba SIde Walk。

5、行進側點步,英文名為Progressive Bota Fagos 。

6、正反並進側點步,英文名為Bota Fagos inP.P&C.P.P。

7、左轉,英文名為Reverse Turn。

8、推割步,英文名為Cota Jaca。

9、閉式搖擺,英文名為Closed Rocks。

10、側桑巴步,英文名為Samba Side Step。

11、墊步,英文名為Volta。

12、遮蔽式舞步,英文名為Shadow Bota Fagos。

13、阿根廷交叉步,英文名為Agentin Cross。

14、原地桑巴步,英文名為Stationary Samba Walks。

15、開式搖擺,英文名為Open Rocks。

16、後退搖擺,英文名為Back Rocks。

17、繩辮步,英文名為Plait。

18、換腳變向,英文名為Changment of Foot。

19、反博塔步,英文名為Contra Bota Fagos。

20、滾筒步,英文名為Rolling。

(4)電影節舞步擴展閱讀

桑巴舞最初流行於巴西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葡萄牙人在那裡首次登陸並殖民巴西。奴隸們被販運到種植園和採石場,在勞動中跳這種家庭舞蹈自娛自樂。他們的舞蹈逐漸吸收了歐洲波西米亞波爾卡、古巴的哈巴涅拉等一些巴西流行的馬克西克歇舞蹈元素,逐漸形成桑巴舞。

20世紀初,正是巴伊亞婦女將舞蹈帶到當時的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1928年,巴西第一所桑巴舞學校「讓人們說閑話」在里約熱內盧成立。1932年,巴西舉行了第一次情人節桑巴舞遊行觀看比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贊揚。從那時起,現代桑巴舞很快在巴西各地流行起來。

1934年,由於美國舞蹈之王弗雷德·阿斯泰爾的電影《飛到里約熱內盧》的緣故,一種流行的桑巴舞在英國被稱為Carioca。1939年,在紐約的世界博覽會上,桑巴的輝煌被放大了。1941年,電影舞蹈明星卡曼·米蘭達的出現,尤其是《里約熱內盧之夜》的上映,讓它變得流行起來。

歐洲在1948年開始流行起來。在20世紀50年代,由於英國貴族瑪格麗特公主的影響,它得到了進一步普及。1956年開始在國際上流行。

『伍』 華爾茲常用舞步有哪些

華爾茲的基本舞步結構,是由前進(或後退)、橫移、並腳三步構成一個基本旋迴。這樣,第一個旋迴和第二個旋迴,就要出現必然的換腳變化。這是初學者必須解決的第一個障礙。在練習中,要逐步養成這樣一種概念:重心是在兩腳之間依次交換的,即使是並腳的舞步,重心落在雙腳上的時間也是極短暫的,它只不過是一種特殊的交換重心的形式而已,這種特殊形式是為了造成「不露痕跡的交換重心的形態」。但主觀上的換腳意圖卻是絲毫也沒有變化的。只要保持這種意圖的連續性發展,就可以很容易的越過這個障礙。
第二個問題是腳跟、腳掌、腳尖的運動程序及其方法的問題。前面已經介紹了基本運步方法,現在遇到的是在升降中如何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的問題。無論前進還是後退,在第一步重心轉移完成後,都應把重心點移向前腳掌。盡管此時膝部還未伸直,但腳跟卻應微微離地。向第二步發展的動力,就是由腳距離地而產生的腳掌推力引發的。第二步的橫移,是運步的特殊形式,它既不是先落腳跟,也不是先落腳尖,而是近似於全腳的前掌落地,並伴隨著反向的傾斜(即左橫移時右傾斜,右橫移時左傾斜)。此外還應注意,並腳動作井非從第三拍才開始,而是在第二拍的後半拍就伴隨著身體的上挺和傾斜。開始向並腳發展(靠攏)。此時的重心完全處在橫移腳的前半腳掌上。第三拍的並腳是在完全沒有重心的狀態下到位的,而且直到第三拍的前半拍,重心都還在橫移腳的前掌上上升,直至極限狀態,並攏的腳掌才開始不露痕跡地支撐重心。這種雙腳重心狀態只不過是一剎那的表現。從第三拍的後半拍開始,腳跟開始下降,而下降的重心,則主要由並攏那隻腳的腳掌支撐。換言之,橫移腳的腳掌完成著推動腳跟上升的重心支撐任務,而腳掌下降的重心則落在並攏腳的腳掌上。上升和下降的轉折點,就是重心不露痕跡地交換時間。這些要求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是太困難了。但假如你想跳出優美的舞步,這第二個障礙也是必須越過的。
第三個障礙是側身與傾斜。傾斜乃是通過側身動作的延伸,也就是肩部引導來實現的。再進一步深入地說,這一系列的上身動作,都產生於腰部的力量,而不是某一個局部的單獨運動。這雖然是最高層次的要求,但卻必須從一開始就引起注意。否則一旦形成局部性用力的毛病改起來就不容易了。上述三個障礙,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基礎較差的初學者,可以在練習基本步的時候,一個一個的解決;有一定基礎的交誼舞愛好者,則可以用這些規范來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假如你是一個急於求成的自娛性交誼舞跳怯的愛好者,懶得在這方面花費時間和精力,也可在越過第一個障礙後,完全可以將後兩個問題置之不理,而不會影響你往下學習。不過當你的舞技進展到相當的程度後,肯定會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那時候再來從頭練習也無妨礙。 1.前進方步和後退方步
方步是由一個前進基本步和一個後退基本步在運動中構成的。由於約定俗成的男左女右起步習慣,進左退右和遲左進右將造成完全不同的運動軌跡發展方向。為了加以區別,我們將進左退右的形式,叫做前進方步,而將退左進右的方式,叫作後退方步,現在以前進方步為例,進行講解。共計六步,用兩小節多曲。
前進方步(圖1~圖6)
圖1 男進左,女退右。有側身動作。
圖2 男右腳刷過左腳旁,橫移一步,向左傾斜。注意不可斜向直接跨出。女左腳刷過右腳旁,橫移一步,向右傾斜。注意不可斜向
後退。
圖3 男女同時收腳並攏。留意傾斜和上升運動的保持,以之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轉化。
圖4 男退右,女進左。有側身動作。
圖5 男左腳刷過右腳旁,橫移一步,向右傾斜。不可斜向直接後退。女右腳刷過左腳旁,橫移一步,向左傾斜。不可斜向直接跨出。
圖6 男女同時收腳並攏。注意傾斜和上升運動的保持,以上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轉化。

圖1——圖6 前進方步(<---)

圖7——圖12 連續左轉90(<---)

至此,我們就回到了最初的起步點。又可以無限循環地練習下去了。
但是,練習前進方步,只能適應進左退右的舞步變化,遇到相反的變化,就無法適應了。所以還要學會和練好後退方步。後退方步和前進方步的要求相同,只是方向略有變化,不再圖解,請大家自行循環練習。只有在練好前進方步和後退方步的基礎上,才能進行轉身步的學習。如果大家還記得前面講過的轉身舞步的一般規律,就會領會到前進方步乃是左轉的基礎,而右轉身步不過是後退方步的發展。
2.前進左轉90度和後退左轉90度
根據四個90度等於一個360度的數學原理,這里按方步的結構原理進行轉身步的練習。這種方法可以使初學者比較快捷地建立起旋轉的概念。在練習轉身步時,應注意兩個問題:一個是第一步的移動腳必須保持正直;另一個是第二步的橫移必須與第一步的運動方向成一直線。
練習轉身步容易出現的毛病是一出腳就將左腳尖撇向左側,形成一種橫向出腳的習慣。表面上看起來無傷大雅,但卻會成為以後技藝提高的一種不可逾越的障礙。所以第一步必須和方步一樣,無論進退都要保持腳形的正直,而且在重心完成轉移後,必
須將腳跟微微抬起,讓重心落在腳掌上。這樣,不僅在第二步刷過重心腳旁時能輕松地輾動腳掌,完成90度轉身,而且橫移腳的紅線發展也獲得了可靠的保證,這時候,你會體會到,方步練習的苛刻要求並不是毫無道理的。
連續左轉90度(圖7~圖12)
圖7 男進左,女退右。有側身動作。
圖8 在第一拍的後半拍就開始輾動男伴的左腳和女伴的右腳,開始左轉;在第二拍開始時,男右腳和女左腳從刷式位置向外橫移,並伴隨著(男右女左)肩部引導下的男左傾斜和女右傾斜。
圖9 雙方收腳並攏,保持傾斜和上升。注意後半拍的重心交替和下降的轉化。
圖10 男退右,女進左。有側身。
圖11 在前一拍的後半拍就開始輾動腳掌(男右女左),開始左轉;在第二拍開始 時,男左腳和女右腳從刷式位置上向外橫移,並伴隨著肩部引導的男右傾斜和女左傾斜。
圖12 雙方收腳並攏,保持傾斜和上升,注意後半拍的重心交替和下降的轉化。
再從圖7~圖12反復一遍,回到原起步點,從頭開始,循環練習。
3.後退右轉90度和前進右轉90度
也許有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麼右轉不從前進開始而要先後退呢?這個問題提得好。實際上先前進還是先後退是沒有一定之規的,尤其是在自娛場合,更是隨心所欲。這里主要是為了適應男左女右的起步習慣而作的安排。假如你喜歡先進右腳作前進右轉步,不僅是可以的,而且標志著你已經突破了習慣的制約,開始進入自由運動的進步狀態了。
因為右轉身和左轉身的要領皆同,故不再予圖解,請參照左轉身舞步進行練習。為了使初學者不至於感到困難,下面將連續右轉90度的運動軌跡和運步程序提供如下一:
第一拍 男退左,女進右。
第二拍 男橫右,女橫左。
第三拍 雙方並腳。
第四拍 男進右,女退左。
第五拍 男橫左,女橫右。
第六拍 雙方並腳。
再從第一拍至第六拍反復一遍,回到原起步點。再從頭反復,循環練習。
至此,我們就完成了華爾茲基本舞步的學習,只要你熟練地掌握了這幾種基本旋迴,那麼,無論是先出哪只腳,也無論是前進或後退,是左轉或右轉,便都能運用自如了。即使連續左轉前進或右轉前進都能完成,因為那不過是加大旋轉度的變化而已。但是到那時候你又會感到不滿足了。看見別人能跳出於變萬化、優美動人的舞姿,你肯定會羨慕不已。為了幫助你實現提高技藝的願望。特在下面安排了兩種不同發展方向的教學內容,一種具有自娛性功能,另一種則是規范化的競技表演功能。任君自擇。 華爾茲自娛跳法練習
臨場即興發揮的自娛性跳法,是建立在隨機應變能力之上的。為了具備隨意改變體位的「領舞」和「跟舞」的基本能力,我們先從最簡單的躊躇步開始,作全方位的體位變化練習。
1.躊躇步(圖13~圖16)
躊躇步又叫逗留步(Hesitatlon)或平衡步。在自娛跳法中,它可以用來作為交談、變換動作或方位的過渡性轉換、以及在人多擁擠時一邊躊躇一邊觀望尋找合適位置的特殊舞步。這種舞步的變化形式較多,有一步躊躇、兩步躊躇和三步躊躇之分。現在以三步躊躇為例進行講解。
圖13 第一拍;男進左,女退右。
圖14 第二拍和第三拍,雙方都在到達的位置上,原地踮腳兩次。男先右後左,女先左後右。
圖15 下一個小節的第一拍,男退右,女進左。
圖16 第二拍和第三拍,雙方回到原來的位置,原地踮腳兩這里是進左退右的躊躇。請自己再練習一下退左迸右的躊躇,
並想一下不同的體位會有些什麼變化。
2.躊踏步全方位的體位變化練習
(圖17~圖21)
首先由男伴確定一個固定的方向,向座標——假如面對L.O.D方向,那麼從斜牆位起,順著逆時針方向,每隔45度作為一個方位點,到面牆位止共有八個點,現將這八個點分別確定為一種體位關繫上的前進或後退的座標。從起步點開始,每次變化都用躊躇步在兩點之間來回運動,這樣
就構成了一個「米」字形的運動軌跡,依次進行體位變化的進退(或退進)躊躇。注意體位的變化應在返回起步點的後兩個弱拍上進行。每次躊躇(不論進退)都依男左女右的起步習慣循環。
1) 左外側位的進退(圖17);
2) 關位的進退;
3) 右外側位的進退(圖18);
4) 開位的進退(圖19);
5) 左外側位的退進(圖17);
6) 關位的退進;
7) 右外側位的退迸(圖18)
8) 開位的退進(圖19)。
圖13——圖16 連續左轉90(——>)

圖17——圖21
躊躇步全方位的體位變化練習(——>)

圖22——圖27 鎖練步的變化(——>)

圖28——圖31 左右軸轉步(——>)

當以上練習趨向熟練時,你的體位變化適應性能力就自然地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這個練習本身也可以當成一種花樣來使用,為了增強其趣味性,可以將第八次躊躇稍加變形,成為非標准握持的單拉手式轉身前進。
圖20 男放開右手,用左手引導女伴向反開位的方向轉身前進。男進左、女進右,在後兩個弱拍的踏步中男左轉、女右轉。
圖21 男放開左手,換成右手單拉,引導女伴在上一小節後面的男左轉,女右轉動律中,轉身前進。男進右,女進左。後兩個弱拍在踏步中改變體位,形成左外側位。從頭連接反復。
3.第一鎖鏈步的變化(圖22~圖23)
全方位練習,使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鎖鏈步的變化和發展,便是這種進步的必然結果。鎖鏈步,顧名思義,就是舞步的結構形式猶如鎖鏈一樣,每後一個環節都是前一個環節的串聯性復制,環環相扣,連續發展。一般鎖鏈都是原理相同而形態各
異,鎖鏈步形態的變化也是這樣。這里介紹的只是三種常見的簡單變化。但只要有了這三種基礎性變化的能力,進一步發展是很容易的事。
第一鎖鏈步是左、右外側位的結合,又名交叉舞步(Cross Step)俗稱:「穿花」。是鎖鏈性變化舞步的鼻祖。只要掌握了這種變化的規律,其它的變化就迎刃而解了。這種變化舞步的內核是 躊躇步,第一步要大,後兩步要輕盈而飄逸。體位的轉換必須在後兩步中呈滑翔狀盤旋到位。常見的失誤是忽略這種盤旋式的滑翔感,形成機械性的「為換位而換位」的橫向運動,在練習中應特別注意避免或克服。
圖22 第一小節男進左,女退右,在左外側位上運步。圖中是後兩拍的盤旋式滑翔動作。音樂結束時,應基本完成換位。
圖23 第二小節男進右,女退左,在右外側位上運步。圖中是後兩拍的盤旋式滑翔。音樂結束時,應基本完成換位。依此方法循環前進。
第一鎖鏈步也可採用男退女進的向後發展的形態運行。但必須注意,男遲左,女進有的第一步,應當從右外側位上開始,而不能在左外側位上、作男退左女進右的運步,口為這將違背人體運動的規律,給人以下協調和不優美之觀感。請記住這一點,並自行練習。
4.第二鎖鏈步的查化(圖24~圖25)
第二鎖鏈步是由外側位和開位構成的。向前運動是左外側和開位的結合;向後發展則是右外側位和開位的結合。這是不能違背的法則,是不能變通的。
向前運動的第二鎖鏈步,很容易形成一種原地進退的男伴單獨忙亂的失誤。這是因為男伴「領舞」意識不強或能力不足造成的,在練習中應加以防止。正確的舞步發展形態,應當是沿舞程線方向作環形的曲線運動。
圖24 在左外側位上男進左女退右,後兩拍在盤旋中將體位向開位發展變化。
圖25 向環形運動的中心點作開位的男進右,女進左。後兩拍轉換成左外側位循環練習。
5.第三鎖鏈步的變化(圖26~圖27)
第三鎖鏈步就體位關系而言,與第一鎖鏈步完全相同,只是因為每一小節都經歷了一次自身方向的180度轉體而增加了難度。運動程序是第一小節男進女退;第二小節男退女進。但總的前進運動方向卻都絲毫不受影響。
圖26 在左外側位上男進左、女退右。後兩拍各自側轉(向左180度)向右外側位轉換。圖中是第一拍的形態。
圖27 在右外側位上男退右、女進左。後兩拍各自側轉(自右180度)向左外側位轉換。圖中是第二拍的形態。
6.左、右軸轉步(圖28~圖30)
軸轉屬於旋轉性舞步,其審美趣味在於大幅度的旋轉。旋轉度」可根據共舞雙方的能力自行決定,但最好不要少於180度。因為旋轉不足將造成「摔跤式」俯仰,不僅失去這種規定旋迴的審美趣味,而且形態十分不雅、初學者可以先從180度開始,實力較強的舞者,則應練習超量旋轉。若能超過360度者更佳。
軸轉的基本形態特點是向後運動,退左則向右轉,退右則向左轉。右轉比左轉容易掌握,所以初學者最好先從右轉學起。這種旋轉在華爾茲里不能連續使用,必須在兩次軸轉中,加上一個後退基本步,才能換過腳來。
圖28 男退左、女進右。雙方右腿內側相靠,形成旋轉軸心。注意男伴的左腳在方向上稍偏左側,並且暫不要急於轉移重心,造成阻攔女伴前進的格局,後半拍轉移重心時,男伴右腳在腳跟不離地的狀態下,腳尖向右側擺動,這種動作既可以是原地的,也可以是移動狀態的,此時旋轉已經開始。
圖29 在完成135度右旋轉的情況下,男落右、女落左。注意女伴切不可存在「跨越」男伴右腿的想法,而是在一種前後張開的開放式形態下,自然地轉身落腳。
圖30 雙方在繼續旋轉中並腳,並繼續保持重心的上升(男左腳向右腳並攏,女右腳向左腳並攏)。
左軸轉是右軸轉的對稱性同義反復,方法要領不變。只是按照男左女右的起步習慣,必須先作一個基本步,然後才能進行。
7.開位同步引導女伴單獨右旋轉
在開位同步前進的狀態下,每當遇到男進左,女進右的時機,都可以引導女伴跳出此種變化。
圖31 男出左腳,同時抬高左手並推動右手,形成引導的動力。女伴在其引導下入自然地向右後方旋轉360度。注意腳步要合上節拍,旋轉要輕盈流暢。男伴的左手一定要向上領,不可象推磨似地繞頸而轉。女伴旋轉結束後,回到男進右、女進左的開
位同步狀態。
上述變化舞步的銜接方式,完全可以隨心所欲。只要我們弄清了每一種變化的結構方式及其規律,即使是進行創新動作,也下會覺得困難,不過有兩個原則是不能違背的:一是腳步交替的規律不能破壞;二是必須考慮銜接的流暢和通順。只要你能按照
這些要求去做,我相信你一定會以佼佼者的姿態,出現在舞廳之中。
華爾茲標准跳法練習
標准跳法是指為華爾茲競技比賽和表演而練習的跳法,必須嚴格地遵照規范。這些規范是:必須嚴格地按舞程線方位進行流動;華爾茲的起步應從斜牆位開始:三個旋迴應不少於270度;動作的設計和編排應考慮方位的可行性;腳部動作的程度和形態
(指前進時應腳跟先落地、後退時應腳尖先落地,以及並合、開放、鎖、刷、滑的准確程度和正直狀態等等)的規范性;標准握持及舞姿造型的准確性和藝術性;重心交替過程的穩定性和時機掌握的准確配合性等等。這些要求,我們當然不可能在一個早上就通統達到,但只要堅持練習,就會水到渠成。
1.康德拉交換(圖32~圖37。一小節完成)
圖32 男進左,女退有。有側身和C、B、M、P。注意男伴不可用前掌先落地。上身稍加左旋轉。雙方觀點同向。
圖33 第二隻腳向第一隻腳並擾,並上升至前掌,同時雙方視點經上弧線運動向P.P轉移,上身稍加右旋轉。身體上挺。
圖34 形成P、P位,男進左,女進右。在上升運動中前拿運步,呈開放式形態。在最後一剎那落下腳跟,向下發展。

圖32——圖34 康德拉交換 圖38——圖40 O.P式轉身90度
圖35——圖37 側行並滑行 圖41——圖43 後退鎖滑步
2.側行並滑步(圖35~圖37。一小節運行四步)
節奏表現力一、二嗒、三,其中第二拍是一次並式滑步。
圖35 第一拍在P.P,位上男進右,女進左。
圖36 第二拍前半拍男左、女右橫移一步變成C.P,後半拍男右、女左滑腳並攏。注意這兩步既要保持上升的態勢,又要保持平穩的滑行,不可跳躍和顛破。
圖37 第三拍由C.P變為P.P。,同時男進左、女進右。在上升運動中前掌運步,呈開放式形態,在最後一剎那落下腳跟,向下發展。
3.O.P式右轉身90度(圖38~圖40。一小節完成。)
這是基本右轉90度的變形式旋迴。由於體位的變化而使腳位出現交叉動作。其餘要求不變。
圖38 在右外側(O.P.)男進右、女退左。有側身和C.B.M.P。
圖39 右轉90度男橫左、女橫右,形成C.L有傾斜。
圖40 雙方並腳。(上升和運步的規律不變)。
4.後退頓滑步(圖41~圖43。一小節運行四步)
節奏表現為一嗒、二、三。第一拍就開始出現鎖滑形態。
圖41 第一拍前半拍男退右,女進左,在肩部引導下出現傾斜,並向O.P發展:後半拍形成0.P位,男左腳鎖在右腳前面,女右腳鎖在左腳後面。
圖42 第二拍男退右,女進左,向C.P位變化。
圖43 男退左,女進右。回到C.P位。

圖44——圖47 圖48——圖53 開放式自然轉 圖54——圖56
男俯身和女梗脖的錯誤形態(圖44,圖46) 並腳式自然轉
重傾斜(圖45,圖47)
5.重傾斜(圖45,圖47。二至三小節完成)
重傾斜也可以譯作過度傾斜,就是被人們稱作「下腰」的舞姿。實際上,女伴並不是在「下腰」,而是身體縱軸偏離垂直狀態的過度表現。正確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因為「下腰」的概念很容易導致舞姿的「走樣」或變形,形成如圖44和圖46的男伴俯身
和女伴頸椎部分的錯誤形態。
正確的做法如圖45,圖47所示。
圖45 在第一小節的第一拍或第二拍(依前一個銜接步的形態而定),形成男退左,女進右的開放式位置,然後緊接著在重心轉移的同時,開始左旋轉。注意在旋轉進行中,既要保持開放式腳位,又要保持C.P的體位。旋轉運動的中心點在兩人之間,不可以男件為軸,而形成把女伴」甩」過去的形態。
圖47 整個第二小節,都應處於舒緩而勻速的過渡性運動中,恰到好處地形成造型。並使這種運動和第三小節的動作連成一氣,不要產生中斷性間歇。第三小節實際上是一個康德拉交換,不同的只是男左腳和女右腳都不再移動位置,而是合著重拍的音樂,用一個側身動作,造成身體的右旋轉動律,往下連接。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重傾斜舞姿無論用在什麼地方,都必須是男伴面牆位的,絕對不能在面中央方位上運用,而且必須保持C.P
6.開放式自然轉(圖48~圖53。兩小節完成)
這是一種退行式標准旋迴,從逆L.0.D方位開始,到斜牆位結束。
圖48 男退左,女進右,當重心移到前掌時,開始右轉90度。
圖49 男橫右,女橫左。在面中央位上開始大幅度右旋轉,左腳和女右腳在旋轉中保持橫向張開的開放式造型。旋轉度180度以上。
圖50 男落左,女落右,繼續保持右轉。
圖51 在左外側(P.O)男退右,女進左。有C.B.M.P. 和傾斜,開始向左轉迴旋發展。
圖52 男進左,女退右,在左轉動作中完成,向C.P位變化。
圖53 雙方在並腳位上升。
7.並腳式自然轉(圖54~圖56。一小節)
這是一種男伴用腳眼旋轉」的特殊變化。也是只能在男伴逆方位上使用。
圖54 男退左,女進右。
圖55 男右腳向左腳並攏,並用腳跟向右旋轉;女橫左,並在旋轉中並腳,但用腳掌旋轉。在後半拍男伴也將重心轉移到腳掌,身體上挺,重心上升,向P.P發展。
圖56 在P.P位上男進左,女進右。

圖57——圖62 紡織步 圖63——圖65 電紋式左轉開放(<——)
8.紡織步(圖57~圖62。三小節完成)
紡織步是一種體位交織變化的結構方式,又譯作迂迴步,很多種跳法,這里介紹的是其中的一種。
圖57 從P.P位開始,男進右、女進左,當重心移至腳掌時,向左旋轉。
圖58 男進左,女橫右,形成0.P位。
圖59 男退右,女進左。在0.P位上繼續向前(後退)運動並保持旋轉的動律。
圖60 男退左,女進右,在左轉動律中呈C.B.M.P狀態。
圖61 男退右,女進左,經過C.P向P.P發展。
圖62 在P.P位上,男進左,女進右。
最後一小節接一個0.P右轉身。注意位變化的圓潤和流暢,不可作成機械式的體位變化。
9.電紋式左轉開放(圖63~圖65。一小節)
圖63 男進左,女退右。男在重心移至腳掌時,開始左旋車另一隻腳呈前後開放式。
圖64 男落右,女落左。重心上升,另一隻腳在空中向重腳並攏。
圖65 在P.P位上男進左。女進右。保持上升態勢,形成開放式(旋轉度可自行決定),女用腳後跟旋轉。

『陸』 交誼舞慢三步的基本舞步

交誼舞慢三步的基本舞步:就是每一小節有三拍,重音在第一拍,後兩拍是弱音,節奏是" 強,弱,弱"。

慢三,是屬於三步。三步,顧名思義,就是每一小節有三拍,重音在第一拍,後兩拍是弱音,節奏是" 強,弱,弱"。

我們說過,在男士請了女伴之後,擺好舞姿,男舞伴前進左腳,女舞伴後退右腳。那麼,在慢三中,對於男士,第一小節的重音在左腳,第二小節的重音就換到了右腳,以後都是重音在左右腳輪換.。

對於女舞伴亦是一樣,第一小節的重音在右腳,第二小節的重音就換到了左腳,接著輪換. 這是與慢四非常明顯的不同。

慢三最簡單的舞步是直步,初學者往往以為是跳舞,就不知道腳該往哪兒放了。其實,慢三舞步和走路差不多,只不過是加上了對音樂的理解。對於慢三,我們說,第一拍即重拍,步子要大一些,二三拍為弱拍,步子作為調整。

男士出腳,應直著往前伸。

有的初學者怕踩著女伴的腳,腳步往旁邊走,即不符合慢三的跳法,又顯得不好看。其實,只要男女雙方和著音樂的節奏,同時前進或後退,是不會踩著對方的腳的。

慢三中的內側旋轉,也是基本步之一,男女舞步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是,男舞伴先出的是左腳,女舞伴先退右腳. 首先,女舞伴側退右腳,男舞伴出左腳在女舞伴兩腳之間,這時,男舞伴以左腳為軸,女舞伴以右腳為軸,旋轉180度後,男舞伴後退右腳,女舞伴前進左腳,這是第二拍了。

最後一拍,男舞伴後退左腳,並在右腳左側,女舞伴前進右腳,並在左腳右側,兩人的舞姿成閉位。

注意,旋轉了360度後,為了保持舞程線的方向,男舞伴在以後的跳法中應後退,若想還原,再旋轉180度即可。這時男舞伴應後退右腳,女舞伴前進左腳,同前面一樣。

基本步其實很簡單,所有的花樣都是從基本步中演變而來,掌握好了基本步,才能更好地掌握更多的花樣。當然,這些都是紙上談兵,大家還要多與「舞」林高手們切磋,這才是真著。

(6)電影節舞步擴展閱讀:

跳好交誼舞的十大要訣:

1、高雅的風度來自挺拔的體態

2、風格的展現顯示出美的追求

3、默契配合的前提是自我平衡

4、領舞的最高技巧是運用整個身體

5、提高音樂修養是使舞步產生迷人魅力的必由之路

6、「躍動感」是擺脫「走舞」形態的根本途徑

7、側身技巧是通向完美流動的橋梁

7、理想的升降必須消滅階梯型過渡

8、傾斜是一種多功能的技巧手段

10、重心轉移技術是「不露痕跡」

運步方法:

運步方法,是跳好交誼舞的重要基本功之一。不同的舞種,對運步方法都有一些不同的特殊要求:

第一,雙腳平行、直進直遲。腳尖必須指向身體的正前方,絕對不要指向身體的旁側。即使在驕位上同步前進,也必須遵循這一基本的方法和原則。

第二,依序落地,進退有別。向前運步時,第一隻腳要先落腳跟,然後依序放下腳心腳掌腳趾;第二隻腳則要先抬起腳跟,經腳掌和腳趾推地移動。向後運步則正相反,第一隻腳先落腳尖,然後依序放下腳趾腳掌腳跟;第二隻腳需先抬起腳尖,然後用腳跟推地移動。

第三,腳到重心到。上身必須永遠保持在重心腳的垂直線上運動,決不能出現「試探狀出腳」的「重心遲誤」狀態。

初學入門者,在未進入舞種學習前,最好運用已經學到的標腦握持及其四種體位關系,按上述三個要點,進行不同體位的八種方向的運步練習。在練習中,人們肯定會實際地感受到:雙腳不平行,就很容易被對方踩住腳;不依腳跟、腳尖的程序運步,就很難做到「腳到重心到」。

而腳到重心不到,則難免出現「撅臀」、「挺腹」、「俯仰上身」等推拉磕碰現象、使標准握持的規范很難保持。可見,運步方法的正確與否,是至關重要的。

『柒』 這是哪個電影跳的舞步叫running man

80年代italo disco、猛士和荷東舞曲,grant miller(格蘭特.米勒)這個名字就幾乎無人不曉。 他是"COLDER THAN ICE"的原版演繹者——一個20世紀80年代迪斯科舞壇的風雲人物。

『捌』 印度(電影中)集體舞蹈的起源和文化

印度的舞蹈歷史悠久,正像宗教一樣,舞蹈的產生也是有各種各樣的神話傳說,而且越傳越玄。不過,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印度的舞蹈源於古時候人們對神的崇拜。由於人們為了取悅於神,於是就有了各種各樣的祭祀禮儀,天長日久,祭禮活動逐漸定型,在日常生活中也就衍生出舞蹈。
在印度,不管在寺廟中,還是在工藝品店,一個十分常見的神像就是舞神。他是印度教中的大神濕婆,在印度舞蹈史上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直到今天,每當有舞蹈演出時,濕婆的舞蹈神像往往要被供放在台前。這尊舞蹈中的濕婆神像不僅做工精妙,而且寓意深刻。神像採用的是站姿,正在翩翩起舞。右上手拿一鼓,象徵創造各種聲音;右下手象徵保護和祝福;左上手托起燃燒之火,象徵可以毀滅一切;左下手斜向下垂,與抬起的左腳相對,象徵自由;右腳下踏一魔鬼,象徵善戰勝惡;左腳上抬,象徵超凡脫俗,升騰不息;周圍裝飾,則是象徵養育人類的自然世界。如此一幅舞神形像,不僅其舞姿優美動人,引人人勝,其舉手投足間的深刻寓意更是充分體現了印度舞蹈的豐富內涵。
印度舞蹈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身體語言異常豐富,尤其是手語更是變幻莫測。據說,舞蹈演員單手可做出28種姿勢,雙手可做出24種姿勢。再加上首、頸、臂、腿和腳的配合,其姿勢就不可勝數了。這種變化萬千的姿勢可以代表人的七情六慾、種種舉動,甚至可以代表天地山水等自然景物和白晝和黑夜等自然現象。總之,人世間的一切都可以在舞蹈動作中表露無遺。
印度舞蹈還講究手、眼、心、意的統一。簡單地說,就是手勢、眼神、內心所想、面部表情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動作都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可以充分表達出舞者想要表達的意境。印度舞蹈一般要求以身體語言體現出8種「拉斯」,「拉斯」意即「味道」。這8種拉斯分別是:斯楞嘎爾(愛)、哈謝(詼諧)、格魯楞(憐憫)、勞得爾怒入威爾(英雄)、帕雅那格(恐怖)、威帕茲(輕蔑)、阿得浦得(驚愕)和尚德(安詳)。當然,這8種拉斯還含有多種多樣的變化,比如:愛就包括父母之愛、兄妹之愛、情人之愛。對一個舞蹈演員來說,要想完美地體現出各種拉斯,需要十分艱苦的訓練。
此外,印度是一個「宗教王國」,方方面面無不折射出神的靈光。舞蹈當然也不例外,在各種各樣的傳統舞蹈中,關於神的傳說往往是永恆的歌頌主題。所以,如果對印度的宗教,尤其是對印度教的各種傳說有所了解的話,傳統舞蹈就不難看懂了。
印度古典舞蹈的流派
婆羅多舞
婆羅多舞是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傳統舞蹈,也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這種舞蹈多用於頌神和祭祀,最初是在印度教廟宇里表演,表演者是女子。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傳到廟外。
婆羅多舞講究音調、節拍和表情的和諧統一,尤其是手語變化莫測,令人回味無窮。這種舞一般由1名演員獨舞,台側有另外5人協助演出。這種舞蹈共分6段,第一段叫「阿拉瑞普」,是全舞的序曲,有祈願整個舞蹈取得成功之意,用唱詞伴舞。第二段叫做「賈提斯瓦拉」,意思是「步伐和音調」。這時開始有音樂伴奏,舞蹈正式進入情節。第三段叫「沙達姆」,意即「述說」。第四段叫「瓦爾納姆」,意思是「敘事」,這是全舞的重心和高潮,也是難度最大的部分。第五段叫「巴得姆」,意為「表現」。第六段叫「提拉姆」,意為「結尾」。
卡塔卡利舞
卡塔卡利舞流行於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一帶,內容多取自兩大史詩和往世書。這種流派的舞蹈一個特別突出的特點是演員的面部濃妝艷抹,遠勝於中國的京劇。他們的臉譜是用米糊、綠葉、顏料、油煙和白紙為原料繪制而成。每次化妝都有專業化妝師製作,演員要平躺於地上三四個小時才能完成。因而,演員一上場,從其面部化妝即可分出誰是英雄,誰是魔鬼。
卡塔卡利舞具有極濃的鄉土氣息。演出也不受場地限制,有一塊空地就行,人們只要聽到開演前的震天鼓聲,就會循聲而來,然後席地而坐,一看就是一個通宵。
卡塔克舞
卡塔克舞是流行於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的一種舞蹈。它起源於一些以講述兩大史詩糊口吃飯的民間藝人的表演。在莫卧兒王朝時期,卡塔克舞有幸被引入王宮,受到王公貴族的喜愛。卡塔克舞十分講究舞步緩疾的變化。演員跳舞時,腳上系有小銅鈴。隨舞蹈節奏的變化,銅鈴時而響聲大作,猶如千軍萬馬奔騰;時而又只有一兩個銅鈴作響,恰似輕聲細語。所以舞蹈演員要有極高的腳下功夫才行。
曼尼普利舞
曼尼普利舞是源於印度東北曼尼普爾地區的民間舞蹈。關於這種舞蹈的傳說很多,有的說,它是印度教大神濕婆和雪山女神創造的舞蹈;有的說,它是克里希納神和拉達談情說愛時創造的舞蹈;也有的說,古代曼尼普爾地區的一位國王夢見一種優美的舞蹈,於是教其女兒學會此舞,隨後便流傳民間。
今天的曼尼普利舞主要發展為一種表達克里希納神和拉達愛情故事的抒情舞蹈。這種舞蹈動作歡快,音樂簡單而清新,深受人們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