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電視 » 能拍電影不一定能拍電視劇
擴展閱讀
吳亦凡演過的電視劇電影 2024-06-25 14:00:34
怡紅館老司機必備電影網 2024-06-25 14:00:06
電影爸爸和女孩島 2024-06-25 13:52:50

能拍電影不一定能拍電視劇

發布時間: 2024-05-23 18:10:18

1. 為什麼有些巨星只接拍電影,而不接拍電視劇

主要是因為國內電視劇水平太低,所以真正的電影大咖不會降低拍攝電視劇的價格。

首先,電影和電視節目本質上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別。電影的投資規模比較大,人員和設備精良,可以產生更好的視覺效果。如果使用大蹺板拍攝,則可以進行航空攝影。由於有足夠的資金,因此需要緩慢的工作。電影有足夠的資金來創建更具影響力的場景,例如戰爭,計算機特效,而電視劇無法負擔這些費用。電視,計算機和移動客戶端的屏幕尺寸很小,因此它們略有瑕疵或被誇大,觀眾也不會太在意它們。電影所追求的人物形象不僅在於美,而且演員表演的每一個細節都得到了無限放大,加上封閉和黑暗的觀看環境,觀眾的輸入更強烈,因此電影中的表演必須要格外小心,因此從技術上講,影視演員是攝像機的性能,其大小必須在攝像機的平方英寸之間,以使觀眾感到舒適。

2. 拍電影與拍電視劇有什麼區別

拍電影與拍電視劇的區別分析如下:

1,電影只有1.5至2.5個小時來表現一個完整的故事,各個環節必須緊密相連,一般不會出現長時間的無聊對話,主要通過簡明扼要的對話、宏偉的場景、激烈的打鬥來組成.一個字:快!

然而電視劇則有一個很長的篇幅來完成,漫長而且激烈的台詞往往貫穿整個作品,還會有重復重復再重復的回憶及煽情片斷.一個字:慢!

2,說到拍攝成本,電影會用到許多的特技如:替身,飛車,爆炸。這些都是很費錢的。而且為了逼真,很多導演都會要求租借真正的古董、租借真正的原始森林、強大的演員陣容等等。電影導演都是不折不扣的完美主義者,成本當然動輒過億。

電視劇往往場景單一,幾乎沒有「燒錢」的鏡頭。只有對話。電視劇導演不追求完美,逼真。
只追求情節,對話激烈。也沒有豪華的演員陣容,演員身價高了後就不會演電視劇了。所以成本很低。可以這樣說,你如果有一個非常棒的劇本,那你隨便拉點贊助也能拍電影了。

3,電影講究的是短期收益,往往是幾周之內狂賺票房,過了之後幾乎就沒有能創造收益的事項了。票價自然高。豪華的首映禮、強大的演員陣容、精彩的預告片,自然吸引人們趨之若鶩。四個字:快熱快退。

電視劇可以長期買賣版權,好的電視劇各個電視台往往會輪番播放,以賺取收視率。收視率高,廣告費就高。電視劇靠觀眾口碑,口碑好,賣得就好。哪怕是十幾年之後翻出來播,一樣有很多人看。四個字;慢熱慢退。

4,電視跟聽廣播一樣,每個電視台都有自己的頻率。每家的電視都有自己的IP,又多少IP接收這一頻率不就知道收視率了嗎?

3. 拍電影和拍電視劇有什麼區別對演員和設備又有什麼要求。

電影製作從大的來說,需要投資方,製片方,攝制方,編輯方,發行方。投資方出錢;製片方負責組織建組,解決場地、人員等具體後勤基礎問題;攝制方即攝制組,是電影製作的核心環節,後面會專門介紹;編輯方和攝制方一般是一體的,即前期拍攝與後期拍攝不能脫節,一般都是一個導演,有的是導演拍攝完成,會有專門的牛人負責剪輯,剪輯很有說道的;發行方一般就負責電影的包裝、宣傳、推廣、銷售等。

攝制方:影視製作技術類工種簡單的說就是 導、編、播、攝、錄、美,六個技術工種,配合演員就成攝制組了。導演負責攝制組的統籌,包括劇本解讀展現、現場控制、藝術把握、演員調度等等;編指的是編輯,編導,他們負責策劃,創意,一般在電影中,就是編劇人員,會根據文學原形等形成劇本化語言腳本,撰寫分鏡頭腳本等,把故事電影化,語言台詞化,糅合核心主題意義,一般他們定的劇本對後期剪輯意義不小,藝術獨立電影除外;播即電視製作中的播音主持人員,和導播人員,電影不存在這個工種,對應的是演員,演員要貫徹導演意圖,領會劇本核心並展現給觀眾;攝即攝象組,由攝像師和燈光師組成,配合環境特徵和影片需要設計燈光方案並完成拍攝,這是很講技術的工種,隨便一個小動作就可以導致你看到的影片感覺大不相同,也就是視覺語言的威力;錄指錄音,也很重要,錄音的好壞直接決定觀影感受,他們和攝構成技術核心,即完成了視聽語言的貫徹和展現;美指美工,美工負責置景,包括環境搭建、道具製作等,也包括化妝、服裝、環境定位等等。
以上的6大工種,包括後勤人員等,共同協力完成電影攝制。攝制好後還要進行後期製作,後期製作一般都是導演自己進行後期剪輯,有時候為了參展需要或者其他因素,會有專門的剪輯師,他們會根據拍攝的素材再編輯組織一遍,有時候故事就完全變了,感覺也不同,不同的剪輯風格作的片子也不同的,能拿獎的都很重視這個過程,所以你看奧斯卡的獎項設置,最佳導演外還有最佳剪輯獎。
之後剪輯完成就可以送去洗印加工廠沖印加工復制拷貝准備發行了。好像洗膠卷一個道理。

對了,你看看奧斯卡一般的獎項設置,就可以看到都有哪些主要工種過程了,有一些獎比如最佳視覺效果,說明在後期中,後期特效等也是有的電影不可少的環節,但這類就不是電影製作的必須環節了。電視劇也差不多

4. 都說拍電影收入比電視劇高,而且電影比電視劇做的精緻很多,那為什麼大家不都去拍電影而去拍電視劇

因為電影的投入大,要求高,後期放入影院也需要相應的營銷方案,一般製作很難回本。
就拿膠片來說,一個電影所需的膠片費用是分分鍾燒錢。
電影投入動輒上千萬,但一個三流電視劇可能只用這個零頭
同時 因為銀幕大小的需要,對畫質 燈光 色調等視效要求非常高,更別提特效CG部分了。
演員的片酬也是一個大問題,大片雲集時代,明星效應是賺錢的主要手段,這對電影來說是把雙刃劍,巨大的成本也讓投資者望而卻步。
更重要的是,中國電影市場尚不成熟,從製作到受眾都沒有達到一個成熟的水平;相比之下,電視產業則成熟得多。
當然了,融合電視劇低成本和電影高質量的結合體--微電影應運而生,網路運營,也是一種新的形勢。

5. 拍電影和電視劇,哪一種在娛樂圈的地位更高跨行容易成功嗎

二者的地位是一樣高的,只要你演技足夠的好,那麼依然可以讓你名聲大躁。一般來說是有很大的難度的,有些人是專門演電視劇的,但是他們在演電影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表現出自己的實力。

6. 李連傑和成龍,拍電影的他們為什麼從不涉足電視劇行業

李連傑和成龍之所以不會選擇拍攝電視劇,就是因為兩個人的片酬價格過高,如果兩個人拍攝電視劇很有可能會導致電視劇的成本過高,甚至有可能會導致電視劇難以收回成本。電視劇是直接賣給電視台或者是網路視頻平台,本身可以盈利的方式就非常的有限,而且盈利的能力也比電影要差很多。所以只有電影才適合李連傑和成龍這樣的國際巨星。而且這些年李連傑和成龍也給觀眾帶來了很多經典的動作電影,所以這也使得李連傑和成龍並不會選擇去拍攝電視劇來浪費自己的時間。

當然我們看到李連傑和成龍這兩年也開始減少電影的拍攝計劃,這主要是因為兩個人現在已經把自己的身份轉向了影視工作的幕後製作。是因為兩個人的年紀已經越來越大,不能夠再像以前那樣出演大量動作戲的電影,所以也希望李連傑和成龍未來的事業發展能夠越來越順利。

7. 拍電影的演員和拍電視劇的演員之間的區別是

1、電影演員有商業屬性也有藝術屬性,而電視劇演員沒有商業屬性必須具有藝術價值。

2、電影演員賺錢的來源主要是票房,電視劇演員可以依靠電視台買斷,可以賣點擊率收視率,可以賣給網路等等。

3、電影演員與電視劇演員的拍戲時長不同,電視劇演員短而濃縮,電影演員長而較為完整。所以兩個完全商業不一樣。

4、電視劇演員與電影演員對於編導演攝錄美的要求不同,電影演員必須精益求精,電視劇演員沒這種奢求。

(7)能拍電影不一定能拍電視劇擴展閱讀:

區別其實很明顯,但是真正的區別卻是你只能感覺到卻無法描述的。那就是演員對於氣場的控制這種感覺是可以隔著屏幕直接對你造成視覺上的沖擊,這也就是一個電視劇演員和電影演員的根本上的區別。

並不是所有演員都演的好電影。論演技來說,戲劇舞台演員演技都不錯,演電影可以,卻不一定帶來票房。電視劇演員也不錯,有些老電視劇演員都是戲骨了,演電影也帶不來票房。

參考資料:網路-演員

8. 為什麼有的演員只拍電影不拍電視劇

因為不同的領域專業程度不同,電影對演員的要求不如電視劇高,很多演員不一定可以駕馭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