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電視 » 2016威尼斯電影節入圍
擴展閱讀
電影網奪寶大戰 2024-09-28 16:53:12

2016威尼斯電影節入圍

發布時間: 2024-09-28 14:37:59

Ⅰ 電影評選的機構有哪些

現世界各大電影節

第一部分:名詞解釋

A級國際電影節: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共有11個,它們的舉辦國、名稱、創辦時間、開幕時間、最高獎項分別是(排名有先後之分)

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獎為金棕櫚獎;
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熊獎;
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獎為金獅獎;
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創辦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獎金貝殼獎;
日本東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獎為東京大獎;
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獎為聖.喬治獎;
捷克卡羅維法利國際電影節: 創辦於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獎為水晶球獎;
埃及開羅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獎為金字塔獎;
中國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今年起每年6月上旬,最高獎為金爵獎;
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獎美洲大獎;
阿根廷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創辦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獎金樹商陸獎。

九大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除了西班牙的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和阿根廷的馬塔布拉塔國際電影節以外的其它9個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合稱為世界9大A級國際電影節。

五大國際電影節: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的柏林電影節、義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加拿大的蒙特利爾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羅維發利電影節是國際電影聯合會確定的國際五大電影節。

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世界A級國際電影節中排名前三的法國戛納電影節,德國柏林電影節和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合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在眾多的電影節中,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有著最為深遠的影響,無論是金棕櫚獎,金熊獎還是金獅獎,其權威性,藝術性,科學性,都足以媲美奧斯卡金像獎。

中國四大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中國長春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合稱中國四大電影節。

中國電影四大獎: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童牛獎

註:1.必須補充說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種電影節數目繁多,不勝枚舉,但是從電影節的規模,參展電影的層次,參加電影節的演員陣容,只有以法國戛納電影節為首的這11大電影節能夠達到國際A級標准。2.電影大獎和電影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電影節都會設立相關的獎項,如:金棕櫚獎、金熊獎、金獅獎等。但除了評獎之外,電影節還會舉辦以交流為目的的其他相關活動,持續時間一般較長。而單純的電影大獎(更確切地說是區域性電影大獎)主要以評選為目的,多限於一定國家或地區的電影,以鼓勵本國電影發展,主要通過影展的形式舉行,如奧斯卡金像獎、歐洲電影獎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區域電影大獎發展成後來的國際電影節的情況)。當然不管是電影節和電影大獎,它們的重頭戲都是最後的頒獎晚會。

==========華麗的分割線======================================

再看看這個

世界著名電影節及其獎項
一、國外知名的電影節及電影相關獎項
美國奧斯卡電影金像獎(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oscar.com/
當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院頒發。
獎項由來: 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有人建議,為了推動電影藝術的發展,對有成就者應給予獎勵。與會者一致同意並由當時參加會議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師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剛從藝術學校畢業的青年藝術家喬治.斯坦利塑成銅像。這尊銅像是個手握長劍、站在一盤電影膠片上的男性人體塑像,高10.25寸,表面鍍金,所以叫金像獎。當時叫這個獎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年度獎,簡稱「學院獎」。
名稱由來: 1931年的一天,學院的新任圖書管理員瑪梅麗特.赫麗發現辦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奧斯卡。一個記者把她的話在第二天報導了。從此「奧斯卡」之名逐漸被人們運用,學院獎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奧斯卡獎的授予,採取宴會形式,以後改為發獎大會,後又在發獎大會上增加了文娛節目,自第一屆以來,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舉行一次。
歷史記錄: 1929年1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電影創作進行了評選,5月16日在好萊塢的羅斯福飯店舉行了第一次授獎典禮,共頒發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製作的《翼》是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獎的影片;第一位獲得最佳女演員獎的是珍妮.蓋諾;第一位最佳男演員獎獲得者是埃米.詹寧斯,他於1950年在德國去世。
主要項目: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其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此外還頒發一些特別榮譽獎。每次競選都分兩個階段:提名和投票階段。投票由電影藝術與科學院的三千餘會員進行。他們從集體投票中選出最佳影片,然後分門別類按專業選舉最佳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表決揭曉後進行授獎儀式。由名演員作司儀,由前奧斯卡獎獲得者授獎。
歐洲電影獎(European Film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europeanfilmacademy.org/
1988年在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倡議下設立,第一次頒發歐洲奧斯卡---歐洲電影獎。該獎的宗旨是永久樹立歐洲各國都遵循的電影的藝術精神,意在喚醒全球觀眾對歐洲藝術人文電影的信心及支持。原來歐洲電影獎總部一直設在德國柏林,進入90年代後期,歐洲電影獎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慶典移師倫敦。2000年歐洲電影獎在法國的巴黎舉行。1988年1996年德國電影導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導演IngmarBergman擔任擁有1000名成員的歐洲電影學術學院主席。最初的獎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藝術家Markus Lupertz設計,1997年原獎座被一位身著歐洲星長裙的長發美女取代,由英國設計家TheoFennell設計。很湊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國奧斯卡完全一樣,一對兒般配的驕傲冤家。
英國電影學院獎(British Academy Awards)
官方網站:http://www.bafta.org/
英國電影學院創建於1947年,原主要表彰對象是英國電影及由英國籍演員演出的外國影片,相當於英國的奧斯卡獎,但近年來提名較開放,只要在英國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獲提名,獎項改為面向世界各國的影片進行評獎,使之產生了更大的影響。現在的獎項設置已與奧斯卡獎類似。1959年與電影製片人和導演公會合並,改名為電影和電視學會,1975年又改名為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1947年開始評獎,每年一次,2月25日開獎。首屆設最佳影片、最佳英國片、最佳紀錄片獎。第2屆增設最佳專題片獎。第3屆增設聯合國獎。第6屆增設最佳英國女演員、最佳英國男演員、最佳外國女演員、最佳外國男演員、最有前途的新人5項獎。以後幾乎每幾屆就有新的獎項產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國際電影設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電影節,它始辦於1932年,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參加該電影節第一屆活動的只有幾個國家,二十幾部影片參賽。義大利政府撥款資助,還專門為電影節建造了電影宮,所以規模逐漸擴大。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義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評獎活動附上法西斯色彩,讓德國和義大利的影片頻頻得獎,引起英、美、法等國家電影界的強烈不滿。反法西斯國家的電影工作者紛紛拒絕參賽。電影節不得不停辦。直到1946年才恢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其它大型國際電影節一樣,都有自己的宗旨:獎勵世界各地有價值的、有創造性的、並且適合進行國際發行放映的優秀影片,促進世界各地電影工作者之間的交往和合作,並為發展電影貿易提供方便。同時根據形勢的不同,每屆還提出不同的口號。
電影節的大致內容如下:第一,評獎活動。威尼斯電影節設立的獎項很多,有"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義大利電影評論家獎、國際電影評論家獎、國際天主教組織獎、國際電影新聞協會獎、記錄片獎,等等。評獎之前要組成有權威性的評審委員會,我國導演謝晉、陳凱歌都當過評委。中國電影自八十年代以來頻頻在威尼斯得獎。

回答的字數不能超過1萬字,剩下你自己去看這里吧http://ke..com/view/14509.htm

我的回答應該算滿意了吧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81230976.html?si=1

Ⅱ 威尼斯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至2023年9月5日,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歷屆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入謎》、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自由萬歲》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小婦人》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最佳導演:金·維多《洞房花燭夜》

最佳男演員:沒者皮埃爾·布郎夏爾《罪與罰》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插曲》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弗蘭德狂歡節》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路易斯·巴斯德傳》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戰斗前夜》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

最佳男演員:伊密消察吵爾·詹寧斯《統治者》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

Ⅲ 著名導演金基德因病去世,他獲獎的作品有哪些

金基德是韓國的著名導演,各種電影節的獲獎作品非常多,他的獲獎作品有聖殤,空房間,漂流欲室,阿里郎, 撒瑪利亞女孩,春夏秋冬又一春等,曾多次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提名以及獎項,它基本代表了韓國電影的最高水準。

一、歐洲三大電影節提名獲獎作品

歐洲三大電影節就是威尼斯,戛納以及柏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金基德獲得相關電影獎項最多的電影節。他最早獲得的獎項是來自於韓國電影委員會,但它最早獲得的國際大獎提名是來自於威尼斯。2000年他的漂流欲室進入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雖然沒有獲獎。2001年的收件人不詳,也再次進入金獅獎的提名。他第1個獲得大獎的作品是2004年的空房間,這項作品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除此以外還有多項小獎。後來他憑借聖殤獲得金獅獎,正式拿下威尼斯。

三、其他電影節獲獎作品

雖然國際上的電影節很多,但是有分量的並沒有多少。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韓國影評獎,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他都有所斬獲。獲獎基本上憑借聖殤,空房間,春夏秋冬又一春這幾部作品。

Ⅳ 中國哪個明星當過威尼斯電影節評委

鞏俐(2002)、張藝謀(2007)、李安(2009)、謝晉(1989)、陳凱歌(1993)、張曼玉(1999)、許鞍華(2003)、徐楓(2004)、阿城(2005)、杜琪峰(2008)、陳可辛(2012)、姜文(2013)、陳沖(2014)、侯孝賢(2015)、趙薇(2016)

Ⅳ 歷屆威尼斯或者柏林或者戛納電影節影帝,有追加

【威尼斯電影節影帝】
1932
弗雷德·馬區 化身博士
美國
第2屆
1934
華萊士·比里自由萬歲
美國
第3屆
1935
皮埃爾·布郎夏爾罪與罰
阿爾及利亞
第4屆
1936
羅·穆尼萬世流芳
烏克蘭
第5屆
1937
伊密爾·詹寧斯 統治者
德國
第6屆
1938
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
英國
第9屆
1941
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
義大利
第10屆
1942
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
義大利
第12屆
1947
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
法國
第13屆
1948
恩斯特·多伊奇審判
奧地利
第14屆
1949
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
美國
第15屆
1950
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
美國
第16屆
1951
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
法國
第17屆
1952
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
美國
第18屆
1953
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
法國
第19屆
1954
讓·加賓不要碰珠寶
法國
第20屆
1955
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
美國
第21屆
1956
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
法國
第22屆
1957
安東尼·弗朗西奧薩浪子回頭
美國
第23屆
1958
亞歷克·吉尼斯馬口
英國
第24屆
1959
詹姆斯·斯圖爾特桃色血案
美國
第25屆
1960
約翰·米爾斯榮譽感
英國
第26屆
1961
三船敏郎鏢客
日本
第27屆
1962
畢特·蘭卡斯特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
美國
第28屆
1963
艾爾伯特·芬尼湯姆·瓊斯
英國
第29屆
1964
湯姆·考特尼國王與國家
第30屆
1965
三船敏郎紅鬍子
日本
第31屆
1966
雅克·佩爾半個男人
義大利
第32屆
1967
留比薩·薩馬爾契奇早晨
南斯拉夫
第33屆
1968
約翰·馬勒臉
美國
第36屆
1979
尤·列奧諾夫秋天的馬拉松
蘇聯
第37屆
1980
奧斯卡·拉特維爾第一個工作
西德
第37屆
1980
喬治·伯恩斯、阿特卡尼走路的風度
美國
第38屆
1981
羅伯特·杜瓦爾真誠懺悔
美國
第39屆
1982
羅伯特·鮑威爾命令
西德
第40屆
1983
馬修·莫迪恩北極光
美國
第41屆
1984
納西魯丁·薩赫交叉點
印度
第42屆
1985
熱拉爾·德帕迪厄警察
法國
第43屆
1986
卡爾洛·德萊·彼亞內聖誕禮物
義大利
第44屆
1987
詹姆斯·威爾比、休·格蘭特莫里斯
英國
第45屆
1988
唐·阿梅奇、喬·曼特格納情況變化
美國
第46屆
1989
馬爾塞羅·馬斯特羅、馬西莫·特羅伊西幾點鍾
義大利
第47屆
1990
奧列格·鮑里索爾夫唯一的證人
保加利亞
第48屆
1991
瑞凡·費尼克斯我私人的愛達荷
美國
第49屆
1992
傑克·萊蒙格侖加里·格侖·羅斯
美國
第50屆
1993
法比西歐·班提佛克
澳大利亞
第51屆
1994
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
中國
第52屆
1995
高茲殺手
德國
第53屆
1996
利姆·尼森邁克爾·柯林斯
愛爾蘭
第54屆
1997
韋斯利·斯奈普斯一夜情
美國
第55屆
1998
西恩·潘騷亂
美國
第56屆
1999
吉姆·布羅本特酣歌暢戲
英國
第57屆
2000
賈維爾·巴登夜晚降臨前
西班牙
第58屆
2001
盧吉·羅·卡斯西歐我眼中的光
義大利
第59屆
2002
斯特法諾·阿科斯旅行中的愛情
義大利
第60屆
2003
西恩·潘21克
美國
第61屆
2004
賈維爾·巴登 深海長眠
西班牙
第62屆
2005
大衛·斯特雷澤恩晚安,好運
美國
第63屆
2006
本·阿弗萊克好萊塢庄園
美國
第64屆
2007
布拉德·皮特刺殺神槍手
美國
第65屆
2008
西爾維奧·奧蘭多喬凡娜的父親
義大利

【戛納電影節影帝】
第1屆 1946 雷·米蘭德 失去的周末 美國
第3屆 1949 愛德華·羅賓遜 陌生人的房子 美國
第4屆 1951 邁·雷德格雷夫 白郎寧觀點 英國
第5屆 1952 馬龍·白蘭度 查巴塔萬歲 美國
第6屆 1953 Charles Vanel 恐懼的代價 法國
第8屆 1955 Spencer Tracy Bad Day at Black Rock、Bolchaia Semia 美國
第10屆 1957 約翰·凱茨米勒 前南斯拉夫
第11屆 1958 Paul Newman 炎熱的夏天 美國
第12屆 1959 迪恩·斯托克威爾、布·迪勒姆和奧遜·威爾斯 邪惡的沖動 美國
第14屆 1961 安東尼·潘金斯 愛吧,布拉姆斯 英國
第16屆 1963 Richard Harris 運動生涯 英國
第17屆 1964 Antal Pager 百靈鳥 匈牙利
第17屆 1964 Saro Urzì 被引誘和拋棄的女人 義大利
第18屆 1965 Terence Stamp 收藏家 美國
第19屆 1966 Per Oscarsson 飢餓 丹麥
第20屆 1967 Odded Kotler 三天和一個孩子 以色列
第22屆 1969 Jean-Louis Trintignant Z 法國
第23屆 1970 Marcello Mastroianni 妒忌的悲劇 義大利
第24屆 1971 Riccardo Cucciolla 薩柯與萬澤蒂 義大利
第25屆 1972 Jean Yanne 我們不會白頭偕老 法國
第26屆 1973 Giancarlo Giannini 愛情片與無政府主義 義大利
第27屆 1974 Jack Nicholson 最後的細節 美國
第28屆 1975 Vittorio Gassman 女人的香味 義大利
第29屆 1976 José Luis Gomez 派斯奎利·杜阿台家庭 西班牙
第30屆 1977 Fernando Rey 愛麗莎,我的生命 加拿大
第31屆 1978 Jon Voight 歸家 美國
第32屆 1979 Jack Lemmon 中國綜合症 美國
第33屆 1980 Michel Piccoli 失足 法國
第34屆 1981 Ugo Tognazzi 一個滑稽人的悲劇 義大利
第35屆 1982 Jack Lemmon 失蹤 美國
第36屆 1983 季·馬·伏龍台 馬里奧·里奇之死 義大利
第37屆 1984 阿爾弗雷多·蘭達和弗朗西斯科·拉瓦爾 聖嬰 西班牙
第38屆 1985 威廉·赫特 蜘蛛女之吻 美國/ 巴西
第39屆 1986 米歇爾·布朗 晚禮服 法國
第39屆 1986 鮑勃·霍普金斯 蒙娜麗莎 法國
第40屆 1987 馬·馬斯特羅揚尼 黑眼睛 義大利
第41屆 1988 弗萊斯特·惠特克 爵士樂手 美國
第42屆 1989 詹姆斯·斯佩德 性、謊言、錄像帶 美國
第43屆 1990 熱拉爾·德帕迪約 大鼻子情聖 法國
第44屆 1991 約翰·圖圖羅 巴頓·芬克 美國
第45屆 1992 Tim Robbins 大玩家 美國
第46屆 1993 戴維·休利斯 赤裸裸 英國
第47屆 1994 葛優 活著 中國
第48屆 1995 喬納林·普萊斯 卡林頓 英國
第49屆 1996 丹尼爾·奧圖耶和巴斯卡·杜格安 第八日 比利時/ 法國
第50屆 1997 肖恩·佩因 她是如此可愛 美國
第51屆 1998 彼得·莫蘭 我的名字叫喬 英國
第52屆 1999 埃馬紐埃爾·肖特 人性 法國
第53屆 2000 梁朝偉 花樣年華 中國香港
第54屆 2001 班華·馬殊邁爾 鋼琴教師 法國
第55屆 2002 Olivier Gourmet 兒子 法國
第56屆 2003 Muzaffer Ozdemir,Mehmet Emin Toprak 烏扎克 土耳其
第57屆 2004 柳樂優彌 無人知曉 日本
第58屆 2005 Tommy Lee Jones 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美國
第59屆 2006 Jamel Debbouze、薩米·納西利、Roschdy Zem、Sami Bouajila和Bernard Blancan 光榮歲月 阿爾及利亞
第60屆 2007 康斯坦丁·拉朗尼柯 驅逐 俄羅斯
第61屆 2008 本尼西奧·德托羅 切格瓦拉傳

【柏林電影節影帝】
第6屆 1956 伯特蘭·卡斯特 空中吊架 美國
第7屆 1957 彼得羅·英范蒂 蒂查克 墨
第8屆 1958 西德尼·波埃特 掙脫索鏈 美國
第9屆 1959 讓·加賓 流浪漢阿爾基麥迪斯 法國
第10屆 1960 弗雷德·馬區 繼承的風聲 美國
第11屆 1961 彼得·芬奇 寂寞的男人 英國
第12屆 1962 詹姆斯·斯圖爾特 霍伯斯先生的假日 美國
第13屆 1963 西德尼·波埃特 野百合 美國
第14屆 1964 羅德·施泰格爾 當鋪 美國
第15屆 1965 李·馬文 女賊金絲貓 美國
第16屆 1966 瓊-皮爾里·利奧德 男歡女愛 法國
第17屆 1967 米歇爾·西蒙 老人與孩子 法國
第18屆 1968 瓊-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說謊的人 法國
第21屆 1971 讓·加賓 貓 法國
第22屆 1972 阿伯特·索迪 為什麼 義大利
第25屆 1975 瓦·布羅德斯基 說謊者雅各布 東德
第26屆 1976 格哈德·奧爾辛斯基 失去的生命 西德
第27屆 1977 費·費·戈麥茲 隱士 西
第28屆 1978 克萊格·拉塞爾 殘暴 加拿大
第29屆 1979 米歇爾·普拉西多 埃涅斯托 義大利
第30屆 1980 安德烈·賽韋林 售票員 波蘭
第31屆 1981 阿·索洛米欣 陀斯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26天 蘇
第31屆 1981 傑克·萊蒙 禮物;父子情深 美過
第32屆 1982 米歇爾·比科里 奇異事件;一個奇特的故事 法國
第32屆 1982 斯特蘭·斯卡爾斯高 愚蠢的謀殺者 瑞典
第33屆 1983 布魯斯·德恩 錦標賽季節 美國
第34屆 1984 阿爾伯特.芬尼 服裝師 英國
第35屆 1985 費·費·戈麥茲 史蒂科 西德
第36屆 1986 頓四爾·庫蒂茲 小羊的微笑 土、以
第37屆 1987 吉安·馬里亞·活隆泰 莫羅事件 義大利
第38屆 1988 維·波塞 同甘共苦 東德
第38屆 1988 曼·莫克 同甘共苦 東德
第39屆 1989 吉恩·哈克曼 密西西比在燃燒 美國
第41屆 1991 梅納德·埃基亞西 約翰遜先生 英國
第42屆 1992 阿爾明·米勒-斯塔爾 奧茲伯爵 英國、義大利 、德國
第43屆 1993 丹澤爾·華盛頓 黑潮-麥爾坎X 美國
第44屆 1994 湯姆·漢克斯 費城故事 美國
第45屆 1995 保羅·紐曼 大智若愚 美國
第46屆 1996 肖恩·佩恩 死囚上路 美國
第47屆 1997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羅密歐與茱麗葉後現代激情篇 美國
第48屆 1998 塞繆爾·L·傑克遜 危險關系;傑克.布朗 巴西
第49屆 1999 邁克爾·桂斯德克 晚的形狀 德國
第50屆 2000 丹澤爾·華盛頓 颶風 美國
第51屆 2001 本尼西奧·德·托若 毒網;天人交戰 美國
第51屆 2001 崔林 十七歲的單車 中國
第51屆 2001 李濱 十七歲的單車 中國
第52屆 2002 雅克·甘布林 通行證 西班牙、法國、德國
第53屆 2003 薩姆·洛克威爾 危險思想自白 美國
第54屆 2004 丹尼爾·亨德勒 失去的擁抱 Lost Embrace 阿根廷
第55屆 2005 盧·泰勒·普奇 吸拇指的人 美國
第56屆 2006 莫里茲·布雷多 基本粒子 德國
第57屆 2007 胡里奧·查維茲
第58屆 2008 瑞扎·納基 麻雀之歌 伊朗

Ⅵ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歷屆回顧

歷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回顧 第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1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2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3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4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6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70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7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7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Ⅶ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歷屆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8月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一共有76屆(1969年至197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恢復評獎),主競賽單元的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屆(1932)

最佳導演:尼古拉.埃克《生路》(蘇聯)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化身博士》(美國)

最佳女演員:海倫.海斯(美國)《馬德隆.克勞德特的罪惡》

第二屆(1934)

最佳外國影片:《阿蘭島人》(英國)

最佳導演:吉.馬哈蒂 《入謎》捷克 約.羅文斯基《青年之戀》(捷克)

最佳男演員:華雷斯.皮萊 《自由萬歲》(美國)

最佳女演員:凱瑟琳.赫本 小婦人 (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泰雷薩旗手(義大利)

第三屆(1935)

最佳外國影片:安娜.卡列妮娜(美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幻影 (義大利)

最佳導演:金.維多 《洞房花燭夜》 (美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布郎夏爾 《罪與罰》(法國)

最佳女演員:保拉.韋塞利 《插曲》(奧地利)

第四屆(1936)

最佳外國影片:加利福尼亞的皇帝 (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利比亞騎兵隊(義大利)

最佳導演:傑克.弗德 《弗蘭德狂歡節》 (法國)

最佳男演員:保羅.茂尼 《路易斯.巴斯德傳》(美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蓓拉 《戰斗前夜》(法國)

第五屆(1937)

最佳外國影片:《舞針的冊》(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抗擊漢尼拔》

最佳導演:羅.弗拉哈迪《伏象神童》(英國)

最佳男演員:伊密爾.詹寧斯《統治者》(德國)

最佳女演員:蓓蒂.黛維斯《紅衫淚痕》(美國)

第六屆(1938)

最佳外國影片:《奧林匹克運動會》(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空軍敢死隊》

最佳導演:卡爾.里特《士兵的假期》(德國)馬塞爾.卡內爾《霧碼頭》(法國)

最佳男演員:李思利.霍華德《賣花女》(英國)

最佳女演員:瑙瑪.希拉《絕代艷後》(美國)

第七屆(1939)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布納.梅西阿斯》

第八屆(1940)

最佳外國影片:《驛站長》(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阿爾卡扎爾之圍》

第九屆(1941)

最佳外國影片:《克魯格總統》(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鋼盔》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喜劇演員》(德國)

最佳男演員:厄梅特.扎科尼《波那帕特先生》(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路易斯.烏爾里奇《安奈利》(德國)

第十屆(1942)

最佳外國影片:《偉大的國王》(德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檳加西》

最佳男演員:福斯科.格拉切蒂《一次槍擊》(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克.蘇德鮑姆《偉大的國王》(德國)

第十一屆(1946)

最佳外國影片:《大地之光》(美國)

第十二屆(1947)

最佳外國影片:《罷工》(捷克)

最佳義大利影片:《悲慘的追逐》

最佳導演:亨利.喬治.格盧佐《巴黎警局》(法國)

最佳男演員:皮埃爾.費斯內《文森特先生》(法國)

最佳女演員:安娜.瑪格納尼《可尊敬的安吉利娜》(義大利)

第十三屆(1948)

最佳外國影片:《王子復仇記》(英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在羅馬的陽光下》

最佳導演:格.沃.派勃斯特《審判》(奧地利)

最佳男演員:恩斯特.多伊奇《審》(奧地利)

最佳女演員:珍.西蒙斯《王子復仇記》(英國)

第十四屆(1949)

聖馬克金獅獎:《曼儂》(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沼澤的藍天》

最佳導演:阿.吉尼那《沼澤的藍天》(義大利)

最佳男演員:約瑟夫.科頓《珍妮的肖像》(美國)

最佳女演員:奧麗薇.迪.哈弗蘭《毒龍潭》(美國)

第十五屆(1950)

聖馬克金獅獎:《裁判結束》(法國)

最佳義大利影片:《明天太晚了》

最佳男演員:薩姆.傑夫《夜闌人未靜》(美國)

最佳女演員:埃莉諾.帕克《鐵窗紅淚》(美國)

第十六屆(1951)

聖馬克金獅獎:《羅生門》(日本)

最佳義大利影片:《自由市街》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黑夜是我的王國》(法國)

最佳女演員:費雯麗《慾望號街車》(美國)

第十七屆(1952)

聖馬克金獅獎:《禁止游戲》(法國)

最佳導演:溝口健二《西鶴一代女》(日本)

最佳男演員:弗雷德里克.馬區《一個推銷員的死》(美國)

第十八屆(1953)

聖馬克銀獅獎:《雨月物語》(日本)《紅杏出牆》(義大利、法國)

最佳導演:亞溫.李斯《四張廣告》(美國)

最佳男演員:亨利.維爾伯特《沒有懺悔的神》(法國)

最佳女演員:莉莉.帕爾默《四張廣告》(美國)

第十九屆(1954)

聖馬克金獅獎:《羅密歐與朱麗葉》(義大利、英國)

聖馬克銀獅獎:《在碼頭》(美國)《七武士》(日本)

最佳男演員:讓.加賓《不要碰珠寶》(法國)

第二十屆(1955)

聖馬克金獅獎:《諾言》(丹麥)

聖馬克銀獅獎:《跳來跳去的女人》(蘇聯)

最佳男演員:肯尼思.莫爾《親情深似海》(美國)

第二十一屆(1956)

最佳男演員:布爾威爾《巴黎橫斷面》(法國)

最佳女演員:瑪麗亞.雪爾《酒店》(法國)

第七十一屆(2014)

最佳影片金獅獎:羅伊·安德森《寒枝雀靜》(瑞典)

最佳影片評委會大獎:約書亞·奧本海默《沉默之像》(丹麥/挪威/芬蘭)

最佳導演銀獅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郵差的白夜》(俄羅斯)

最佳男演員:獎亞當·德利弗《飢餓的心》(義大利)

最佳女演員獎:阿爾芭·洛瓦赫《飢餓的心》(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卡昂·穆德西《錫瓦斯》(土耳其)

第七十二屆(2015)

最佳影片金獅獎:洛倫佐·維加斯《來自遠方》(委內瑞拉)

評審團大獎:查理·考夫曼《失常》(美國)

最佳導演銀獅獎:帕布羅·查比羅《犯罪家族》(阿根廷)

最佳編劇獎:克里斯蒂安·文森特《貂》(法國)

最佳男演員獎:法布萊斯·魯奇尼《貂》(法國)

最佳女演員獎:瓦萊莉·高利諾《為你著想》(義大利)

評委會特別獎:艾明·阿爾珀《封鎖》(土耳其)

最佳新演員獎:亞伯拉罕·阿塔哈《無境之獸》(美國)

第七十三屆(2016)

最佳影片金獅獎:拉夫·達茲《離開的女人》(菲律賓)

評審團大獎:湯姆·福特《夜行動物》(美國)

最佳劇本獎:諾亞·奧本海姆《第一夫人》(美國)

最佳導演獎: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戰爭天堂》(俄羅斯)、阿瑪特·伊斯卡拉特《野蠻地區》(墨西哥)

最佳男演員獎:奧斯卡·馬丁內茲《傑出公民》(阿根廷)

最佳女演員獎:艾瑪·斯通《愛樂之城》(美國)

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獎:葆拉·貝爾《弗蘭茨》(德國)

評委會特別獎:安娜·莉莉·阿米普爾《劣質愛情》(美國)

第七十四屆(2017)

最佳電影金獅獎:吉爾莫·德爾·托羅《水形物語》(美國)

評審團大獎銀獅獎:薩繆爾·毛茨《狐步舞》(以色列)

最佳導演銀獅獎:澤維爾·勒格朗《傾盡所有》(法國)

最佳男演員:Kamel El Basha《羞辱》(黎巴嫩)

最佳女演員:夏洛特·蘭普琳《漢娜》(法國)

最佳劇本獎:馬丁·麥克唐納《三塊廣告牌》(美國、英國)

評審團特別獎:沃威克·桑頓《甜蜜的國度》(澳大利亞)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最佳新人演員獎:查理·普拉默《賽馬皮特》(英國)

第七十五屆(2018)

金獅獎最佳影片獎:阿方索·卡隆《羅馬》

銀獅評委會大獎:歐格斯·蘭斯莫斯《寵兒》

最佳劇本獎:喬·科恩、伊桑·科恩《巴斯特·斯克魯格斯的歌謠》

銀獅最佳導演獎:雅克·歐迪亞《希斯特斯兄弟》

最佳男演員獎:威廉·達福《永恆之門》

最佳女演員獎:奧莉薇婭·柯爾曼《寵兒》

評審團特別獎:詹妮弗·肯特《夜鶯》

新晉演員獎:巴凱里·甘納巴《夜鶯》

第七十六屆(2019)

金獅獎最佳影片:《小丑》導演:托德·菲利普斯

評審團大獎:《我控訴》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最佳劇本獎:楊凡《繼園台七號》

最佳導演獎:羅伊·安德森《關於無盡》

最佳男演員:盧卡·馬里內利《馬丁·伊登》

最佳女演員:阿麗亞娜·阿斯卡里德《世界的勝利》

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獎(最佳新人獎):托比·華萊士《乳牙》

評委會特別獎:《黑手黨不再是曾經》導演:弗蘭科·馬雷斯科

Ⅷ 2016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幾月幾號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因此它時時刻刻地在引領歐洲藝術電影的發展潮流。本期的傳統節日就帶你去了解2016年威尼斯國野跡際電影節是幾月幾號。
還想要了解》》2016年那曲賽馬節時間?
2016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是幾月幾號舉辦時間:威尼斯國際電影節2016年8月31日——9月10日舉辦地點:義大利威尼斯的麗都島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利多島所舉辦的國際電影節,它與法國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及德國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世界三大電影節),最高獎項是金獅獎。威尼斯電影節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節,即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在電影黃金年代(30年代—60年代),威尼斯電影節是諸多電影大師的搖籃。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簡介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
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
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20世紀60年代末,威尼斯電影節再遭波折,政治因素導致原有的影片評獎制度被廢除,改為觀摩放映的方式,直至1980年才恢復評獎。盡管如此,在此期間每年世界各國仍有很多優秀作品參展。
威尼斯電影節廳空逐漸形成了自扮脊瞎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創新,就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該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而評判標准很純粹:藝術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電影節發掘了一大批新興的歐洲電影人。盡管它所選擇的電影未必是該導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卻時時刻刻地在引領歐洲藝術電影的發展潮流。
威尼斯電影節是威尼斯雙年展的組成部分。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Ⅸ 妮可基德曼和查理茲.塞隆共同出演的那部影片

電影名稱叫做《丹麥女孩》。

該片根據上世紀30年代的真人真事創作,講述的是丹麥變性藝術家Einar Wegener和妻子Greta Wegener的故事,Einar Wegener最初裝扮成女人完全是受妻子的慫恿。

因為他的妻子Greta Wegener是一個畫家,恰好需要一個女模特,於是她讓自己的丈夫扮成女人當自己的模特,沒想到畫出的作品很受歡迎,哥本哈根到處都有Einar Wegener的肖像。

在妻子的鼓動下Einar最終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手術改變自己性別的人。當地時間2015年7月29日,第72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公布入圍名單,湯姆-霍珀導演的《丹麥女孩》入圍主競賽單元影片。

2016年2月29日,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艾麗西亞·維坎德出演的《丹麥女孩》獲得最佳女配角 。

(9)2016威尼斯電影節入圍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主人公是世界上最早有記錄的變性人之一、充滿傳奇色彩的丹麥畫家莉莉·艾爾比,他的妻子格爾達也是一位畫家。

一次偶然機會,沉睡在主人公內心的女性人格莉莉被喚醒,他開始厭惡自己作為男性的身體,也漸漸發現莉莉不但是藝術存在,更是真正的自己,兩人的生活也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