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電視 » 柏林電影節中國買家
擴展閱讀
百年孤獨電影國語高清 2024-11-05 11:37:17

柏林電影節中國買家

發布時間: 2024-11-05 01:58:09

Ⅰ 章子怡多次入圍奧斯卡,獲獎無數,你知道她有哪些經典巨作嗎

章子怡是大家心目中一位非常熟悉的女星,在娛樂圈裡創作了非常豐富的作品。章子怡在演藝圈裡打拚也是相當勵志的,憑借自己多年的努力終於也獲得了大家認可,更被人們稱之為「國際章」,這是非常有實力的一個榮譽,更是對於她演技的認可。

《我的父親母親》

這是章子怡的第一部電影作品,那時候的張藝謀還沒有沉浸到大製作的商業片里,還習慣在朴實的生活中尋找人性的光點。本片像詩意一樣的浪漫,年僅20歲的章子怡在片中以質朴的方式,演繹出了中國式的愛情,她憑借本片提名了金雞獎的最佳女主角

《最愛》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本質其實很絕望的故事。面對註定將要到來的末日絕境,唯有愛情才能拯救靈魂。在這樣一個經典的設置之中,好的故事和好的人物,會讓觀眾的情緒在絕望和希望之間遊走,如同溺水之人,拼盡全力去尋找最後一絲救贖自己的希望。

Ⅱ 《夜宴》講的是什麼意思

影片名:夜宴

導演:馮小剛

編劇:盛和煜,邱剛建

主演:章子怡,葛優,吳彥祖,周迅,黃曉明

劇情簡介:

該片講述了五代十國時期,先帝駕崩,太子巡遊在外。皇叔篡位並自封厲帝執掌朝政。身為當朝太子後母卻又是與太子自小青梅竹馬的婉後迫於無奈,委身厲帝,並希冀以此保太子周全。

但是,剛剛得知父皇駕崩消息的太子,卻在其竹海的伎館遭遇了一場生死之戰。厲帝在誅殺太子的同時也在先皇的宮廷開始了排除異己確立皇權的屠殺。婉後為求自保,在這場政治爭奪中成為了厲帝的幫凶,同時對權力的企及也在她心底日益萌生。同時被迫臣服於厲帝卻持有異心的還有太守殷太常。

殷太常之子殷隼乃是當朝虎將,其女青女更是早已許婚太子。大勢所趨之下,識時務的殷太常開始阻止青女與太子的交往,並極力想在新的王朝確立自己的地位。誰料青女痴情於太子,並夢見太子回朝。

當太子無鸞出現在婉後面前,婉後抱住少年時的情人,仿若生死兩別。但是無鸞一聲:「母後」將她殘酷的推開。她不再是無鸞少年時習武的陪伴者,她不再是無鸞的後母,此時,她將成為新的皇後,成就新的皇權,並以她昔日的身份和榮耀,助篡位者猖。

於是,這本該滅絕的王朝開始了一場新的混亂。

拓展資料:

《夜宴》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宮廷悲劇電影,該片根據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改編,由馮小剛導演,主要演員有章子怡、葛優、吳彥祖、周迅、黃曉明等明星 。

該片講述了中國的五代十國時期,宮廷斗爭中權力、愛情、死亡的故事。為人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慾望的凄美傳說。該片於2006年9月14日正式上映並最終獲得1億3千萬的票房。

幕後花絮:

裸照事件:章子怡替身邵小珊與華誼兄弟公司就「裸照事件」(署名權問題)鬧僵,邵小珊表示,不管華誼兄弟做何反應,自己已經達到宣傳目的:「現在全世界都知道背是我的,這就挺好。」

·周迅在拍攝與吳彥祖的一場激情戲時要露著整個背部,在零下30多度的低溫下,她凍得嘴唇發青。章子怡在轉場的時候一直守在她旁邊,對其關懷備至。

在《墨攻》劇組緊張拍攝期間的劉德華忙裡偷閑,以私人名義探訪了正在拍攝《夜宴》的馮小剛以及劇組工作人員。當得知辛苦拍攝的吳彥祖想吃肯德基的時候,華仔立即派助理前往買來慰勞吳彥祖。

葛優在安吉探望導演馮小剛。在看拍攝打戲時葛優表示出了遺憾:「我剛才還和袁師傅說,在安吉拍的都是武打戲份,和我們都沒什麼關系。因為我這個人不會武功,也不會打,他們都著急怎麼讓我露一手。」

葛優卻被記者再三問及和章子怡的合作感受時說:「章子怡在戲里很兇。」

馮導對章子怡對自己開拓海外市場所立下的功勞發表感言:「《夜宴》因為有了章子怡、袁和平,才會在電影節上讓那麼多片商排著長隊要看片子,要約見章子怡。」據了解,《夜宴》如今海外銷售已經完全收回成本,馮導放言,國內的每一分錢的票房都已經是利潤了。

譚盾在該片中不僅擔任電影音樂的製作還獻出了自己的「銀幕處女秀」。在片中譚盾扮演了樂人一角,最後頂替太子死在刺客的手中。在拍攝歌伎館中站在天梯演唱《越人歌》曲一場時,雖然沒怎麼演過戲,但譚盾坐在那裡擺弄樂器的狀態卻相當好,拍攝也相當順利。

該片主題曲由張靚穎演唱,並且,華友世紀攜手華誼兄弟斥千萬巨資簽約張靚穎。

本片在一些城市點映時,發生「笑場事件」,主要來自於葛優扮演的厲帝角色。馮小剛十分不解葛優深情演繹的厲帝為什麼會導致觀眾笑場 。

影片評價:

本片是一部中西名劇結合在一起的電影,分別是曹禺的《雷雨》和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說的是王子復仇和亂倫戀。就類型來說,這是一部宮闈片,不是武俠片,動作在本片只佔了一小部分。在這方面,本片足可以打90分以上。從布景、服飾、道具到整體視覺效果上本片均超越了之前的幾部古裝片《英雄》、《十面埋伏》和《無極》,製作十分出色。(列孚評)

《夜宴》的拍攝,試圖再現中國古代的優雅氣派,重拾遺失已久的古樸風韻。敘事一向是馮小剛導演的長項,《夜宴》應該不會在故事上像《無極》那樣令人失望。但意外的事情恰恰發生在這個環節。(魏子君)

《夜宴》最大的失敗在於敘事的拖沓蒼白和對白的不倫不類,根植於《哈姆雷特》那復雜幽深的人性故事被表層情調的無節制的反復渲染抹殺殆盡,只剩下了形式上的所謂「黑暗」、「陰郁」,這種單一雷同元素的重重疊加令觀眾倍覺疲憊,於是很難將個體情感帶入影片情緒。(顧小白評 )

Ⅲ 世界四大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奧斯卡金像獎

概況

" 奧斯卡金像獎 "(Academy Award), 正式名稱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1927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舉行。半個多世紀來一直享有盛譽。它不僅反映美國電影藝術的發展進程和成就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1927年5月,美國電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萊塢發起組織一個"非贏利組織",定名為電影藝術與科學學襲芹配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縮寫為A.M.P.A.S.)它的宗旨是促進電影藝術和技術的進步。學院決定對優秀電影工作者的顯著成就給予表彰並成立了"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Academy Award),1931年後"學院獎"逐漸被其通俗叫法"奧斯卡金像獎"所代替,其正式名稱已鮮為人知。

評選

奧斯卡只是美國本土的一個電影獎項而已,和中國的"華表獎"是一個意思,只是一個本土的電影獎項,但從他沒有"最佳外語片獎"來看他也不是國際性的,而電影節的定義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首唯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輯、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隻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電影節可以說是個電影展覽會,而奧斯卡只是頒獎並不存在展拍指覽性質,綜上所述奧斯卡不是電影節更不是國際電影節,而世界上最富盛名的是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國際電影節。

奧斯卡於1947年起設定最佳外語片獎,2011年第83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是丹麥的《更好的世界》。

柏林國際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節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歐洲第一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爾弗萊德·鮑爾發起籌劃,得到了當時的聯邦德國 *** 和電影界的支持和幫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舉行第一屆。

主要獎項

主獎有"金熊獎"和"銀熊獎"。"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審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電影節每年舉行一次。1978年起,為了和法國的坎城國際電影節競爭,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舉行,為期兩周。

重要地位

柏林國際電影節於1951年在美國或者從更寬泛意義上說在三個西方盟國的倡議下創立。這以後的十年內,電影節已經確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瑪·伯格曼、薩蒂亞吉特·雷伊、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羅曼·波蘭斯基和法國"新浪潮"導演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克洛德·夏布羅爾都以他們的影片在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巨大的國際性的成功。

從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坎城、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志、網際網路、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審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柏林電影節"發現"了一大批電影導演,如今他們的地位已經寫進了電影史。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獲獎者包括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讓-呂克·戈達爾、英格瑪·伯格曼、西德尼·呂美特、克洛德·夏布羅爾、羅曼·波蘭斯基、薩蒂亞吉特·雷伊、卡洛斯·紹拉、李安、張藝謀、羅伯特·阿爾特曼、約翰·卡薩維茨和其他許多人.

我國電影《白日焰火》於2014年獲得金熊獎,男主角廖凡獲銀熊獎。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辦於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故被稱為"國際電影節之父"。1932年8月6日在義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創辦。主要目的在於提高電影藝術水平。1934年舉辦第2屆後每年8月底至9月初舉行一次,為期兩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度停辦。大戰結束後於1946年恢復舉行。1932年至1942年,獎項分為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短片、義大利影片、外國影片,以及最佳導演、編劇、男女演員、攝影、音樂等獎。此外,還有特別獎、綜合獎、"墨索里尼杯"、"雙年節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設"聖馬克金獅獎"、"聖馬克銀獅獎"、"聖馬克銅獅獎"等。

威尼斯電影節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它聚焦於各國的電影實驗者,鼓勵他們拍攝形式新穎、手法獨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創新,就能夠被電影節所接納。該電影節的宗旨是"電影為嚴肅的藝術服務",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號,而評判標准很純粹:藝術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電影節發掘了一大批新興的歐洲電影人。盡管它所選擇的電影未必是該導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卻時時刻刻地在引領歐洲藝術電影的發展潮流。

坎城國際電影節

概況

坎城國際電影節 (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 ,亦譯作康城(坎城)國際電影節,創立於1939年,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最頂尖的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是"金棕櫚獎"。法國的坎城電影節因舉辦地擁有大海、美女和陽光(Sea,Sex,Sun)三大特色而被稱為3S電影節。當前坎城電影節每年定在五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其間除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電影節分為六個單元:"正式競賽","導演雙周","一種注視","影評人周","法國電影新貌"和"會外市場展"。

"坎城電影節是一個不關心政治的真空地帶,是一個濃縮的好像人們能直接聯系,講同一種語言的微觀世界。"

尚·高克(Jean Cocteau)

1939年,法國教育及藝術部部長讓·扎伊(Jean Zay)提議在法國創建一個國際電影節。坎城因其"陽光及美麗的景色"而當選會址。

第一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第一屆嘎納國際電影節,由路易·盧密耶(Louis Lumière)擔任主席,但是被二戰延誤。1945年,法國國家文藝協會(AFAA)再度被要求在外交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組織電影節;自1946起,剛創造的法國國家電影中心也聯合支持。

1946年9月20日,坎城國際電影節作為戰後的第一個重要的國際文化盛事,在坎城的舊賭場里舉行。當時,坎城國際電影節是一個設有董事會的非營利組織;並在1972年變成慈善機構。除了1948年和1950年 -- 因為缺乏資金坎城電影節被取消以外-- 每年都舉行為期兩周的坎城電影節;1951年以前是在9月舉行,後來變成 5月。1968年,坎城電影節因政治騷亂被迫中斷。

最開始的時候,坎城電影節主要是一個旅遊和社交事件,更像是電影論壇而非 賽事。 幾乎所有參展的電影都可獲得獎項。歷經多年後,隨著參加者的急劇增加和新的經濟後盾,坎城電影節改變了原來的定位,逐漸演變為電影工業中最為媒體關注的年度盛事。一般而言,每年約有一千六百個媒體的四千多個記者參加坎城電影節。

電影市場

1959年"電影市場"的創建更增添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影響力;其不但提供了一個商業平台,而且為電影工業的買家和賣家之間的會晤及討論提供了便利 。在其不斷發展的45年間,坎城電影場已成為全球電影行業的主要市場。同樣,在2000年創建的圍繞電影宮的國際村(Village International)也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能促進自己的文化及電影,並為他們的製片人和電影工業提供支持。

與正式提名並行的是1962年創建的"國際影評周"和1969年創建的"導演雙周"。這兩項活動都設有各自的競賽單元。1978年,時任電影節總代表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創立了"金攝影機獎"(Caméra d'or),以獎勵三個競賽中的最佳影片。

坎城國際電影節初期,是由各國選送自己的電影來參賽。1972年,總代表莫里斯·貝西(Maurice Bessy),電影節主席法伍爾·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會毅然決定坎城電影節自此將是參賽影片提名的唯一決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圍內提名參賽影片。這個決定標志著一個轉折點,很快被其他的電影節效仿。

電影基石

1998年,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創立了"電影基石"(Cinéfondation)提名全球電影學校的短片和中片,旨在發現和提攜新的電影人才。自此,各國家和地區的兩千多部電影被送到電影節競選提名。

追隨電影基石的構想,2000年的秋天在巴黎開辦的坎城電影節官邸也是為年輕的電影人提供在國外發展自己的拍攝計畫的機會並鼓勵其在國際的推廣。

2000年,自1978年起一直擔任坎城電影節的總代表的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繼皮爾·福娃(Pierre Viot)之後被董事會選為主席 。皮爾·福娃(Pierre Viot)從1985年到2000年擔任主席,2000年成為電影基石會長。從2001年起,吉爾·雅各布(Gilles Jacob)由坎城電影節總經理維若妮卡·蓋拉(Véronique Cayla)及藝術總監特艾里·福茂(Thierry Frémaux)協助工作。

他們加強了坎城電影節作為年度國際電影講壇的地位。所有的電影風格、學派和類型都各得其所。無論是通過電影放映還是通過眾多豐富電影節的文化、藝術活動:討論會、表彰會、大使講堂、音樂會、展覽等,其永恆的目標是為了電影藝術的成長服務。

總結

坎城電影節不僅是電影產業從業人員聚會的理想場所,而且也非常注意那些促進電影發展的藝術家的才能。歷經數年,坎城電影節以其在電影的藝術水準和商業影響之間取得的平衡著稱於世。不但為展示的影片保證了一個獨特的國際化的平台,而且在維護"為廣泛的客群提供電影產品"的理念同時,也揭示和反映世界電影的發展和趨勢。

Ⅳ 在國際舞台上,你還感受到哪些中國文化的影響

1998年,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演出計劃單上首次出現「中國新年音樂會」字樣。如今,在這座以舉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而聞名世界的音樂廳里,每年春節期間上演「中國新年音樂會」已成常態……
這些只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點點滴滴,更是文化軟實力對中國氣派的次次彰顯。
回首即將結束的2014年,當今世界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接受更加深入;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與互鑒更加緊密;中國文化正以更加豐富、多樣和自信的面貌,成為世界舞台上的一個重要角色。

2014年,中國文化在海外熱點頻現、光彩綻放,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寬、更廣、更加堅實有力。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漢語熱及中國研究熱在世界各地持續升溫。今年9月27日全球迎來首個「孔子學院日納升」,慶祝活動在世界各地輪番上演:歌舞表演、漢語演示、書法展、服裝秀、文化專題講座……全世界的中國文化「粉絲」們享用了豐盛的「中國文化大餐」。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達1億。
今年6月在多哈舉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聯合申請的「絲綢之路」申遺成功。作為中國首例跨國申遺的典範,這不僅顯示了中國文化遺產的世界價值,更體現出中國文化包容、開放、合作的精神。
7月,中國首次以主賓國身份參加在華盛頓舉行的史密森民俗節。這是近年來中國參與的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民俗藝術交流活動,吸引約百萬美國民眾和世界各洞稿老地遊客,不僅讓更多的人近距離感知中國文化,也拓展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廣度和深度。
8月,為紀念京劇大師梅蘭芳誕辰120周年在美國舉行的「雙甲之約」巡演,受到美國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敬胡。《紐約時報》的戲劇評論甚至稱,「百老匯很少有音樂劇能夠勝過京劇《廉錦楓》的開場表演」。
曾是發達國家「專享」的服裝T台秀場如今也成為展示「中國創造」的平台。中國80後設計師高楊的壓軸秀為2月的倫敦時裝周畫上圓滿句號;9月,中國時裝設計師王陶首次在紐約時裝周舉辦同名品牌個人專場秀;在巴黎時裝周上,來自中國的設計師和作品越來越受到全球買家和時尚界人士的關注。以至於法國高級時裝公會終身榮譽主席迪迪埃·格蘭巴克都驚嘆:「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
在國際影壇,「中國故事」同樣得到認同。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在柏林電影節上擒得「金熊」,男主角廖凡封帝。威尼斯電影節上,王小帥的《闖入者》入圍主競賽單元;許鞍華的《黃金時代》作為閉幕影片為電影節收官。陳可辛執導的《親愛的》亮相威尼斯、釜山、多倫多、迪拜等各地影展,令外國觀眾感動落淚~

Ⅳ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發展歷史

1945 年的夏天,電影從德國人的生活中暫時消失了兩個月,德國多數大城市成了一片廢墟,柏林的建築倒塌了四分之三,許多人躲到地下掩體過夜,更多的人露宿街頭。盟軍雖然佔領了德國首都,還有更多的事要做,重建秩序,保障治安,捉拿納粹余黨,滿足居民日用供給。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文化場所都關門了,但衣食的匱乏也沒能阻礙老百姓對娛樂生活的需求,那一年的秋天剛剛來臨,歇業不久的電影院紛紛開張,奉獻出兩個小時的忘情投入和溫馨空間,是電影給了風雨飄搖中的德國人最後一點卑微的溫暖,即令國破家亡,德國電影人也在努力工作。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誕生的第一年,政府就對資助電影極為熱心,他們想到要搞一個大規模的國際電影節,就定在柏林,須知對於聯邦德國來說,西柏林是嵌入民主德國的一塊飛地,地理位置非常敏感。為什麼一定是柏林?
從柏林電影節誕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壓倒性的主題,至少電影藝術交流完全不在考慮之列。這是一個完全的冷戰產物。
對柏林電影節的創辦起到關鍵作用的其實是美國駐德的文化官員,他們一心要將電影節塑造成鼓吹西方文明制度,反對共產主義的文化橋頭堡。柏林這個曾經的東歐文化樞紐,此刻成為西德民主復興的象徵。
1951年6月,西柏林舉辦了第一屆電影節。因為預算不高,規模也不大,只有20個國家的來賓參加,這個被盟軍炮彈摧毀的城市顯然不是理想的旅遊之地,所有人都對糟糕的天氣和接待工作怨聲載道。柏林的濃厚政治色彩從一開始就和戛納、威尼斯等競爭對手注重商業性涇渭分明,其他歐洲電影節都十分依賴明星及圍繞明星的狗仔隊來獲得關注,滿街是兜售電影和計劃書的片商。但柏林卻依靠地緣政治的特殊位置,吸引了包括邁克爾·鮑威爾、羅伯托·羅西里尼和亨利-喬治·克魯佐在內的一流電影人光臨。參加電影節的國家和人數也逐年穩步上升,終於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IAPF)接納為國際A類電影節,加入了老資格的威尼斯和戛納的行列。
第1屆柏林電影節美國人贊助了大部分資金,美駐德官員OscarMartay參加完威尼斯電影節後對在柏林舉辦一個類似的活動十分支持,他還希望舉行的時間不能跟在夏秋之交的威尼斯之後,不然對新生的柏林電影節來說,吸引好電影參加就更困難了。幾乎就在柏林電影節創辦風聲剛傳出,東邊馬上宣布要在每年夏天舉辦一個國際青年電影節。所以西柏林這邊決定把會期放在6月,以示抗衡,而且要吸引東邊的人來參加,並不限於青年人。每年6月舉辦的傳統一直到1977年才改到2月。
光有政客,是辦不起來電影節的。
所以如果從電影人的角度來看待政治掛帥的柏林電影節,就會發現,真相並非僅僅政治那麼簡單。
聽說要舉行國際電影節,德國的電影人開始摩拳擦掌,他們很希望有機會找到海外投資和發行的渠道。這種渴望在百廢待興的德國尤其強烈,所以柏林電影節的本地化特色從創辦伊始就十分突出。
各方利益交匯,最後都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阿爾弗雷德·鮑爾(AlfredBauer),他擔任了前幾屆柏林電影節的組織者。二戰中鮑爾在UFA工作,也擔任了戰後英國佔領軍的電影政策顧問。他想通過努力讓柏林重新回到歐洲文化版圖的中心位置,再度成為電影製片和發行的樞紐。
柏林的電影業內人士起初也是歡迎電影節的,既是繼承了柏林作為德國電影中心的文化遺產,也能讓製片廠有利可圖。由於當時德國的分裂,西德電影人無法進入蘇聯控制下的巴貝爾斯堡製片廠(世界上最大、最悠久的電影製片廠之一)和約翰尼斯塔製片廠。他們的飯碗大都不穩固,於是許多柏林的從業者都跑到慕尼黑、漢堡、杜塞爾多夫和威斯巴登去工作了。尤其是慕尼黑,本來在德國國內可以說是柏林文化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成了新的電影發行中心,巴伐利亞人開始宣稱慕尼黑成了電影之都,這都讓留守的柏林電影人心急如焚。西柏林電影工會向市長施加壓力,說柏林的電影工業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只剩下為數不多的製片廠,有的還想西遷中,已經沒什麼人把新電影的首映禮放到柏林,長此以往,電影工業將從柏林消失!
本來官方和電影業內人士一拍即合,你搞你的政治宣傳,我推廣我的電影,似乎可以在柏林電影節這個平台上相互依存。但很快電影人發現柏林電影節並非想像中那麼有利。西柏林當時有200多萬人口,七分之一失業,剩下有工作的收入也非常低。所以柏林電影節沒法去和戛納、威尼斯的豪華尊貴相提並論,他們不得已打出親民、大眾的牌,將上座率和普通影迷的參與度放到了重要地位,所以設置了露天電影、明星遊行、簽名大會的單元,特別是加上政治考慮,把露天放映場所設在東西柏林交界處,想吸引東柏林的人來看(柏林牆1961年才修建)。 電影節放映了HansAlbers主演的[NightsontheRoad],Albers在德國很出名,他對東西柏林的觀眾都具有極大號召力,最後果然喚起了觀眾們共同的情感。
柏林電影節與眾不同的另一點是把獎項的決定權交給普通影迷,從1952年第二屆到到1955年第五屆,都沒有專業評委會。觀眾投票來決定把大獎給誰,1956年改成國際評委和觀眾一起決定獎項歸屬,那屆的主席是馬塞爾·卡爾內,1957年後才全部改為評委投票制度,文化品位慢慢顯現出來。
但一開始的大眾政治路線就遭到了電影人的激烈反對,有人說盲目擴大放映規模在國際上沒有先例,不是電影節的正道,因為加映了一些收不回錢的場次,片方更不高興。發行人說,普通觀眾對較為藝術化的電影接納程度並不高,此舉毫無益處,我們是在辦電影節,不是什麼白酒展銷會。但這一回合最終是政治贏了。
得不到本地電影人的支持,必然難以持久。德國電影製片人協會聲明拒絕參加電影節活動,協會發言人表面上將不參與歸於德國製片人在國際市場上日益弱化的地位,他們無力和美國、法國、義大利競爭。其實從深層次來說,不過是電影人對美國佔領政策不滿而產生的抵制,他們尤其討厭美國人把持柏林電影節,制訂的政策說到底主要是為美國人的政治宣傳服務,然後為覬覦中歐市場已久的好萊塢商人大開方便之門,對德國電影的發展卻沒什麼益處。
製片人協會還認為:因為盟軍的電影政策,德國電影現處在一個很悲慘的境地。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美國極力將居於壟斷地位的德國電影公司UFI(納粹時期,由最大的製片廠UFA和其他公司合並而來的卡特爾組織)分解的政策,並限制德國電影公司同時涉足電影業中的多個分支,比如從事製片的不得同時經營發行或放映環節,這樣的後果是出現了很多小公司,全都勢單力薄。所以德國業內人士頻頻向有關機構游說,要求更合理的政策,比如允許垂直經營,擴充實力和好萊塢巨頭展開競爭。
德國電影人在和電影節官方談判是否參加的時候,提出為了拯救德國電影,除非政府提供減稅優惠或者增加補貼。這個願望落空了,為了表示安撫,組委會同意在第二屆電影節設立一個特別單元,針對外國買片人和國際傳媒,宣傳30到40部德國戰後幾年中拍的好電影,幫助德國電影出口。鮑爾說電影節很願意成為德國電影公司和國外買家之間的橋梁,向外推介國產片,他希望勸服德國電影人,柏林電影節不僅是外國影片的展台,一定也支持德國電影。 但事情並不順利,鮑爾向德國經濟部申請撥款被拒絕,計劃中的單元擱淺,一些製片人只好自己出錢做了個小型展會,把最有商業價值的幾部德國片推出去。因為缺乏政府的支持,效果好不到哪去,業內人的積極性被挫傷了,他們對電影節的壞印象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觀。所以在最初的四五屆電影節上,德國電影的參與率還是很低。這種局面直到好些年後,德國電影恢復了生機和信心,商業電影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大幅上升後才好轉。
面對電影界批評政府不扶持國產電影的批評,西德內政部舉辦了一個類似德國奧斯卡的獎項(bundesfilmpreis),由公眾、文化界和知識分子組成的評委會對全年德國電影進行評選,就是Deutscher Filmpreis(德國電影獎)的前身,這個獎代表政府,其實更類似中國的華表獎,1953年這個獎成為電影節的特別單元。而把獎項納入電影節范疇,是對外推廣的一招,有助於提高獲獎影片的國際知名度。
但德國影人卻指出這個獎的目標才不是為了復興電影業,其中存在嚴重的政治傾向,內政部表彰的全是反共或倒向北約的電影。面對質疑,官方人士稱這個獎是個禮物,我們想給誰,就給誰。
1956年,柏林電影節被接納為A類電影節,但其聲譽卻被良莠不齊的競賽單元所削弱,影評人抱怨柏林好片子太少,品種太單一。
這個批評實際上是個參賽權的問題,一比較戛納和柏林的參賽國家名單,很容易發現戛納的參賽資格面向所有國家,包括蘇東陣營,法國外交部會向所有建交的國家發送邀請函,法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也積極向蘇聯和中國發出邀請。
1958年,戛納將金棕櫚頒給蘇聯電影雁南飛,德國記者強烈要求柏林電影節組委會邀請所有國家參賽,不管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有記者認為:電影節作為展示窗口的年代過去了,作為正宗的國際A級電影節,雖然不意味著不問政治,但一定要向所有國家開放。在這點上,奧伯豪森電影節比柏林幹得好。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來說,柏林電影節太過壁壘森嚴,直到 1969年才把金熊獎給了南斯拉夫電影《第一次工作》。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