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電視 » 唐山大地震電視劇與電影觀後感
擴展閱讀
如何下載百度電影資源 2024-10-19 06:14:00
電影3d特效使用什麼做的 2024-10-19 06:13:59

唐山大地震電視劇與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2-03-31 17:57:35

『壹』 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後感!!!! 急需!!謝謝!!

《唐山大地震》是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我對馮小剛的電影有種特殊的好感,加上這個地震的題材,再者它的高票房也更讓我好奇。所以抱著這樣的心情我看了這部電影。
先說它的地震畫面,雖然聽很多人說,那個畫面很真實,但給我感覺卻是不怎麼真實。或許高科技過了,一開始我也會以為這個電影會大篇幅展現地震的場面,但結果讓我很滿意,只有短短的幾分鍾,也許有一點點的不足吧!但從另一方面我很佩服中國電影的科技發展,以前看慣了好萊塢的高科技場面,再來看看中國的,也許更加希望它更好!前途光明!
再說電影的情節,電影從唐山的一個小家庭的生活開始,兩個雙胞胎姐弟方登,方達,因為地震,媽媽必須做出選擇。媽媽說:「救弟弟!」這句話觸動著方登的心,讓她三十二年糾結著。這個電影把親情演繹的淋漓盡致,最後母親向方登下跪的那一刻,我哭了!這個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催淚大片,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我也不例外!我只從看電影的感情說,我覺得這是個情節不錯的電影,內容豐滿,讓觀眾的心被主人公後來的命運牽絆著。最後一跪,讓觀眾情不自禁流下淚來。
最後說的是這個電影的演員,徐帆是母親的扮演者,可以說她把一個母親演繹的深入人心,只能說馮小剛太明智了,選了這么一個好的演員,為這個電影添了不少彩,尤其是最後一跪,那真情流露,我想徐帆也被自己感動了,因為感動了很多人。還有扮演小方登的小演員,那神情,惹人憐惜,《唐山大地震》的宣傳海報用這個小演員做了主角,足見馮小剛對這個小女孩的器重,不過他的決定是對的。
總的來說,這個是個不錯的電影,應該也可以說它也有一些不足點,但那不影響它的光芒。祝馮小剛的電影越拍越好!期待他更好的作品。

『貳』 求《唐山大地震》的觀後感 800字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因為那場地震,唐山已經成為一個與死亡、傷痛、訣別有關的象徵物,這個象徵物,太龐大了,它立在那裡,立在三十年前的時間荒野里,不容忽視,卻也難以看清。這也是所有象徵物的最終命運,它挾裹了所有的細節,卻也淹沒了所有細節,它容納了所有傷痛,卻也讓傷痛無法言說。
只有當你身在其中,才能看清關於這個象徵物的一切細節。在那裡生活的三年時間里,我常常與那些魚刺一樣的、沙礫一樣的,與傷痛有關的細節迎頭遭逢。地震遺址,廣場上的紀念碑,人行道上,格外多的殘障通道,7月28日的晚上,街上明滅的紙焰,過年的時候,朋友兩口子都不回父母家,為什麼?他們都是孤兒。還有那些在談話中間突然閃出來的細節,朋友說,那天晚上,他的父親最先醒來,把幼年的他從窗戶里丟了出去——— 一個「丟」字,說盡當時的倉惶,他說,他站在院子當中,聽到遠處巨大的聲響,在驟然到來的清醒中抬頭,看見星星決裂一般地,向著一個方向傾倒。那個夜晚,對遭遇了那個夜晚的人來說,是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唐山」的痛感,是由這些細節來分擔的,「唐山」的痛感,最終落實在微小的個人身上。那個夜晚以及那個夜晚之後的漫長的煎熬,是由個人以肉身以靈魂來承擔的。但更多時候,與「唐山」有關的一切痛感,都被挾裹在「集體痛感」中,僅僅成為一個象徵。它像一座無法破解的城市,黑鐵一樣矗立在那裡,沉重,但卻沒有下嘴之處。
而那些好電影,往往承擔著將痛感分擔在細節上、落實在個人痛感上之責。波蘭導演安傑伊·瓦依達的父親是卡廷慘案的遇害者,在拍攝《卡廷慘案》時,在選取電影的講述角度的時候,他自問:「我要製作一部關於自己的父親還是母親的電影?」其中的潛台詞是,是要選取一個宏大的、史詩的角度進行講述,還是從個人痛感出發的角度進行講述?後來,他選取了個人的角度,製作了一部「母親的電影」,因為:「這是一部政治片,但是關於我母親的故事是心理上的。她坐在那裡等待,給紅十字會和倫敦寫信,總是在期待他能活著回來。」
電影《唐山大地震》正是一部與個人痛感有關的電影,與《藍光閃過之後》相比,它更為具體,它把「痛」落實在和我們一樣的一個個具體的人身上,落實在他們命運的陡轉之上,在選擇講述角度時,馮小剛選擇了「站在母親這一邊」,凸顯了個人痛感,沒有讓個人的痛感隨著「集體痛感」下落不明。這種立場上的變化,呈現著我們時代最可知可感的進展。
在唐山首映之夜,這座處處都可以看見「鳳凰」二字的城市下起大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藉助這一個夜晚,顯現真意。

『叄』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唐山大地震,粘了芥末的空心兒催淚彈!

抱著對唐山大地震的敬畏,抱著對馮小剛的信任,抱著對眾多明星的演繹,在上映第一天就搶先看了片子。
遺憾的是,正如看過《決戰剎馬鎮》讓人笑得前仰後合之後什麼也記不得一樣,看過《唐山大地震》讓旁邊的人哭的一塌糊塗之後什麼也記不得。
全片重在展現唐山地震32年裡一家人的變遷歷程,選取每10年為一個敘事段落展開人物及事件敘述。但是,正是因為這種意圖表現全歷程的宏觀展演,卻忽視了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畫和故事本身的鋪陳記錄,留下了貌似磅礴的架構和內容空洞的故事。就像只有宏偉震撼的高度卻缺少細節美感的龐大地標,比如史前巨柱,比如樓蘭古城。
也許是ZHENGZHI要求,影片注重每10年裡主人公的生活變遷,然而,由於視角過多、事件頻繁,馮小剛在影片情節的講述時忽視了觀眾的感受和期待,故事的講述平常甚至平淡,更像一部紀錄片,全無情節的起承轉合波峰波谷,與其以往大開大合的表現方式有著截然不同的變化,這種變化是觀眾無法接受的。
如果說情節平淡還可以勉強接受的話,那麼馮小剛對主人公的塑造就是徹底的失敗。人物性格描畫是小說和電影需要刻畫的核心內容,整個影片,徐帆作為一個震後餘生又背負巨大心理包袱的母親,承受著常人難以忍受和理解的苦難,但是,又是因為視角過多,往往剛進入角色就轉換了情節,讓人難以暢快淋漓。即使是另一個出色的演員陳道明,憑借其扎實的表演功底,也只能在有限的出場時間里盡量留下相對深刻的印象。
對於主人公的選擇,李晨、張靜初兩個年輕的主角完全無法演繹出劫後餘生者的內斂和積極,地震帶來的痛苦在他們身上找不到痕跡。甚至不如那個小方登表演的自然,深刻。張靜初最後在墓前的哭戲本該是全篇的最高潮,但其僵硬、做作的表演讓人看起來假的不得了。更像一出鬧劇,遠遠沒有徐帆給女兒一跪來的震撼。看到這里,即使是全場涕淚橫流的觀眾這這個時候也止住了悲聲,也認為「哭點」實在太低。
也許有人說,這種32年歷程的大縱深的歷史演繹難免讓導演捉襟見肘,但是,是否還記得《集結號》?穀子地在同樣跨越大時空的敘述中給觀眾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以前能做到,現在為什麼不?馮小剛,退步了。
當然,也不能認為影片完全沒有亮色。大片無名墓地旁小路上,徐帆佝僂顫抖的身影;對著32年突然出現的女兒徐帆跪下道歉的一剎那、陳道明對著10年音信全無又回到身邊養女拍著沙發的怒吼和哽咽;汶川大地震那個母親為了大局要求為女兒斷腿的一刻,還有地震前10分鍾,路人甲對路人乙的一句「明天見」,這幾個片段仍然可以給出滿分。
可遺憾的是,影片讓人記憶的,也僅有這幾個零星的片段。徐帆、陳道明憑借著自身的絕對實力在整部影片哀婉的大背景下催下了無數觀眾的熱淚。只有這兩個人,只有這兩個人,是馮小剛和《唐山大地震》悲情苦戲賴以生存的芥末,整部戲卻是粘了芥末的空心兒催淚彈。

『肆』 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後感!!!!400字即可!!!

影片《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2010年7月22日)

朋友:

你經歷過災難嗎?

你經歷過地震嗎?

你看見過大地震嗎?

如果你覺得今天住著高樓,開著靚車的生活還不舒適安逸,還覺得事事不如意的話。那就請到電影院看看剛剛公映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吧。在那裡你可能就會感覺一點什麼,如果你是50歲以上的人,你一定能感到這部影片的真實和震撼,如果你是80後、90後的話,那你就好好感覺一下父母親所經歷過的那些難忘的歲月,接受一次生死考驗的教育吧。

今天,是影片《唐山大地震》公演的日子,當我滿懷激動的心情從電影院出來的時候,思緒已經久久不能平靜了。頭腦里首先覺得應該感謝導演馮小剛,感謝他為全國人民奉獻了又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好電影,感謝他把34年前那場震驚世界的唐山大地震的悲烈地情景又一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使我們受到了一次強烈地震撼和教育。又使我們面對當今的太平盛世有了一種更加強烈地憂患意識,面對著影片中兩次大地震,我們還不應該認真地思考一下今天的生活嗎?

在影片中我們彷彿真的看到了當年那場大地震的場景。由於導演和劇組人員高度的敬業和真誠,使整個影片無論是演員感人的演技,還是用高科技展現出來的恢弘的場景,無論是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巷,還是返撲歸真的家庭院落,擬音是那麼的震撼,道具是那麼的真實,尤其反映那些年代的生活,都是那麼貼切可信。

影片一開始就把觀眾帶到那朴實無華的生活當中。使我們不得不跟隨著電影又回到了當時的中國,人們的正常生活由於大地震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得到了超常的升華。災難改變了人們的命運,也激發了人們對生活更加地熱愛。《唐山大地震》將兩場巨大的災難——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都放入了一部電影之中,在災難面前,人性和親情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這正是中華民族面對強大地災難所表現出來的團結一致,不怕困難,英勇頑強,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作為一部反映災難的影片,導演並沒有讓我們在災難面前望而生畏,而是從人們面對著災難而表現出來的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真摯,讓我們從影片中得到了又一次的人性教育。……

總體來說,影片《唐山大地震》對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人們是一次很好的警示。它讓我們更加懂得了怎樣珍惜今天的生活。更加認識到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近期發生在全國大范圍的洪澇災害,就是大自然對我們破壞環境,破壞生態,造成水土流失的最有力地回報。如果我們再不珍惜生態,再不保護環境,保護地球,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那麼影片中的災難必然會再次發生。人類必然會受到大自然應有的懲罰。

為了和平的生態環境,請珍惜和愛護我們的地球吧!

『伍』 唐山大地震 電影 觀後感 800字

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幫你找了3篇,夠你用了,O(∩_∩)O哈哈~)

76年唐山大地震,人們在地震面前顯得是那麼的弱小,那麼的無助。

丈夫用生命換得了妻子的生命,而妻子在悲痛之餘,發現自己的龍鳳胎孩子還活著,被一塊石板壓住了兩頭。此時救援人員發現石頭無法抬起,兩個只能救一個,母親堅定說:「兩個都得救!」可救援人員沒有辦法,最後母親只能心痛的說:「救弟弟!」姐姐聽著了,絕望了,這三個字深深的印在腦海里了!弟弟救活了,一隻胳膊沒了!

本以為必死的姐姐卻奇跡般的活了,她的心有的只是對母親的恨。她沒有找母親和弟弟,而是被當做孤兒被一對解放軍夫婦給收養。

長大的她一直沒有回過唐山,知道08年汶川大地震,學醫的她跑到前線進行救援,被一個母親的行為感動了,終於理解了媽媽當時心情,慢慢放下了對親人的恨,覺得弟弟能活著,真好!

受到良心譴責的母親,她沒有搬家,一直守在唐山過著清貧的生活,說是等著丈夫和女兒的魂回來。她沒有再嫁,一輩子就嫁給這個用生命呵護她的男人。

姐姐回來了,看到母親為自己准備了「西紅柿」,這是地震前母親許諾給孩子的。上學的書本,母親也是買兩套。母親給孩子跪下了說對不起,漸漸姐姐理解了母親,明白了母親的愛。母親,我親愛母親,對不起,我整整折磨了您32年!

--------------------------
第一次流淚 是在一開始地震突然來襲方登方達在晃動的屋子裡叫「媽媽 媽媽」時候,元妮在一片慌亂中 尖叫道「來——啦—— 」那種喊 像是 撕裂心肺一般 一個媽媽在這樣的時候喊出的兩個字像是從心臟里用力摳出來混著鮮血 讓人震撼,然後方大強推開元妮,沖進房子的那一剎那,房子頃刻倒下,元妮仰天大叫:「老天爺,你王八蛋」,那一刻,我的淚水滾出眼眶,有時序地拍打在衣服上。
第二次流淚 元妮站在房子的廢墟上 水泥板壓著他的兩個孩子 活著的男人進行搶救說只能救一個讓她選擇,一開始元妮含著淚水大叫著 「兩個都得救啊 」「兩個都得救啊」,元妮始終堅持兩個都救,在其他地方喊救人的時候,男人們准備過另外一個地方救人,元妮一把拉住男人的手然後輕輕說 「救弟弟」接著又輕聲重復了一遍「救弟弟」時流下眼淚,當時姐姐方登聽到媽媽元妮救弟弟三個字,整張布滿黑灰的臉從眼睛裡流下悲傷的淚,那一刻,我看到的是一個幾歲的小女孩心裡的痛。同時,我也想到了現在如此幸福的我。
第三次流淚 地震後方登在私人堆里也在她死去父親屍體的身邊醒來,暴雨滂沱,就方登一個人穿著破爛的衣服站在排放好遇難者屍體中慢慢的站起來,眼裡沒有了眼淚,慢慢的向前走,那一刻,和小說<餘震>里一樣,從那一刻起,方登就得了抑鬱症。
第四次流淚 地震後大強也就是方達的奶奶和姑姑到了唐山,找到了元妮,當元妮把懷里睡著的方達給奶奶的時候,奶奶摸著一直沒手的衣服袖子,痛苦無淚。

第五次流淚 方達奶奶在失去兒子的同時,堅持要把孫子方達帶回濟南,元妮痛苦的同意了,方達、姑姑、奶奶坐車客車離開了,元妮站在路邊看著汽車慢慢的離去,就在那一刻,汽車停下來了,方達下車,一直喊車媽媽,最後,兩人死死的抱在一起,這就是母親與孩子的愛。誰也分不開。

第六次流淚 方凳在女兒點點大約6歲的時候回來找養父,在在點點放風箏的時候,方凳告訴養父地震的時候媽媽說出的那三個字「救弟弟」,片刻,靠在養父的肩上大哭,:說道「不是我不記得,而是我忘不掉!」,三十幾年埋在心裡的痛終於有了詮釋。

第七次流淚 汶川地震後 方達和遠在加拿大的方登不約而同到了汶川支援,方登在一個被壓在樓板下的女孩身邊舉吊瓶,女孩的母親看著痛苦的女兒雙腿壓在沉重的石板下,在得知情況很危險,如果繼續救女兒,救援人員都會有危險,她站在女兒的身邊用顫抖而堅定的語氣說 「叫醫生 鋸腿」 方登猛然抬頭,救援人員勸說那位母親,那個女人說「我知道,那是的我女兒,沒腿是咋樣,我也知道,但是,再搭上你們,我對不起你們父母 」停了停說 「以後,要恨,就讓她恨我吧」 救援人員給女孩截完肢抬出女兒後,那個女人像發了瘋似的尖叫著「腿!!我的女兒!!」跑到廢墟 「我要我女兒的腿!我要我女兒的腿!」方登一把死死的抱住她,看到的是一個做母親的痛,方凳也想起了再唐山大地震母親的痛苦抉擇。
第八次流淚 在救援中方登和方達相認之後,方達帶方登回了家,站在家門口手指張開,輕輕推開大門,門緩緩打開,元妮(媽媽)在小屋裡包餃子,兩只包餃子手不停地顫抖,沒抬頭只是說「先進來」「進屋」,我知道此刻元妮心裡對女兒的愧疚,方登看見供桌上有幾個西紅柿,拿了一個,元妮進來說「西紅柿,媽沒騙你」(地震前元妮答應第二天去給方登賣西紅柿),元妮接著說「媽給你道個歉 」說著就撲通跪下了 「媽對不起 。。。。。。但你。。。。。。咋就不給我個信呢。。。。。。我還以。。。。。。為你在你爸。。。。。。那兒,你。。。。。。咋。。。。。。不說呢 」,看到一個母親地震後的32年一直為當時的抉擇痛苦著。

影片中有幾句話讓我難忘。

1、「他是用他的生命換回了我的生命,我永遠是他的老婆,沒有一個男人能像他一樣用生命來愛我!」我想用生命去愛一個人,不僅是愛情的光輝,更是人性的偉大。現實生活中能有幾個這樣的男人和女人,現實中大家都是以一個什麼樣的心曲對待喜歡和被喜歡的人的。

2、「親人,永遠是親人」。-----血濃於水,什麼都不想說了,這句話放在心裡就夠了!

3、「沒了,才知道什麼是沒了」——我現在還沒有能夠很深刻地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但是依然覺得這句話很揪心,這裡面蘊含的是怎樣的含義。不過我們應該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即使是那些不如意的東西,還有什麼能夠比生命更加重要呢?

影片中反應了中國70、80、90年代的一個中國32年來的發展歷史。講敘了改革開放,講了私營個體戶,講了南下淘金,講了高考,講了大學生,講了未婚生子,講了涉外婚姻,講了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也講了中國重男輕女現象。

----------------------

昨日是電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映,我與家人朋友有幸觀看了此片,感覺震撼頗大。我是唐山人,經歷過那場地震災難(當時我八周歲,剛上小學二年級)。下面就以唐山一個普通百姓的角度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首先最讓人感動的是大災大難面前的親情!徐帆飾演的母親和張國強實驗的父親(以下省略簡稱母親、父親)在災難發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無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種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員演繹得絲絲入扣,絲毫看不出他們是在表演!在父親搶救孩子無果遇難後,面對「救姐姐還是救弟弟」,母親最後做出的痛苦抉擇過程,被徐帆演繹得真實、感人!那是多麼痛苦的選擇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為母親,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抉擇,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擇啊!震後奶奶、姑姑來唐山要帶方達回濟南,面臨骨肉分離,母親的無奈何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對母親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愛之情!

二是真實反映了人民軍隊的抗震救災中的巨大貢獻和犧牲。無論是唐山還是汶川,解放軍永遠沖在救災最前線,從分體現出人民軍隊戰爭時期是人民和平的保護神,災難面前是人民生命的保護神!

三是養父母給予方凳真實真摯的愛。陳道明、陳瑾飾演的養父、養母給了小方登第二次,應該說是第三次生命,對待方凳視如己出,培養她長大成人考入大學,特別是陳道明將養父對養女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愛同樣很感人!

四是電影中對愛情的表現處理恰到好處,非常到位。父親捨生忘死推開母親闖入搖搖欲墜的樓房,在充分體現父愛的同時也表現出父親對母親的愛;母親三十多年孤守所表達的對父親的摯愛!

除了以上感受以外,也對這部電影的拍攝談點個人觀點。這部電影屬於大製作、大手筆,拍的非常震撼,陳道明、徐帆等演員表演非常真實,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來上這么一部電影,希望能讓同胞們有些心靈上的震撼,也希望對年輕人的觀念有所改變。美中不足的是該部電影有植入廣告的嫌疑,可能是劍南春酒廠和工商銀行贊助的緣故吧!另外在歷史背景細節上把握不太准確,比如字幕提示1986年,陳道明實驗的養父佩戴上校軍銜就不符合實際,我軍是在1988年菜實行軍銜制的。當然這只是這部電影的美玉之瑕,總的來說電影很震撼、真實。

再者唐山大地震時當時交通不發達,只有軍隊能進去,基本是唐山人自己扒自己,最後死了24萬人。在汶川地震的時候,全國都動員起來了,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直升機飛進來了,挖掘機進來了,全國各地的志願者都來了。時代不同了!唐山的觀眾看完以後是感動,甚至感恩!所以人有一顆感恩的心是非常重要的,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恩人!

『陸』 唐山大地震電影 觀後感作文

漫天飛舞的蝗蟲和蜻蜓從銀幕上傾瀉下來
嗡嗡地鳴叫聲充斥耳膜
此時每個觀眾都會產生一種不祥感
要出事了
而76年的夏天,唐山的老百姓依舊過著他們的小日子
女主人公騎著自行車輕快地劃過
男主人公開著大卡車優哉游哉
他倆的一對龍鳳胎兒女在街上吃冰棍兒,打架,追逐
而他們像每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一樣
想再生個小孩
夜晚的工地
女主人公鑽進男主人公的大卡車里
男人興奮地把後車簾拉上了
然而,天地的震動
仍然把這對充滿慾望的小夫妻給驚嚇了
他倆茫然地看著陌生而恐懼的眼前世界
瞬間灰飛煙滅
大地震爆發了
僅僅23秒
還來不及跑完200米
就一切都沒了
看完《唐山大地震》
我要向馮小剛導演和所有演員及他的團隊致意
我以你們為榮
你讓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還有他更強大的張力,更有他偉大的尊嚴
片子的尾聲
當那個老者騎著自行車在死去的28萬人的碑前緩緩騎過時,
任是再堅強的人眼睛也會模糊,
人類有緬懷才有希望
逝者已去,我們祈禱並帶著希望前行

『柒』 觀看唐山大地震觀後感

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後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後的感觸,重要是描寫感受,具體如下:

《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單純的災難片,更不是一部炫技的大場面特效片。盡管它的地震特效場面做得很震撼,但馮小剛導演的著力點顯然並不在於此。

從震前漫天飛舞的蜻蜓,到震後慘不忍睹的一片廢墟,這一過程大約只有半個小時,此後兩個小時心靈的「餘震」才是影片重點要表現的內容。導演馮小剛顯然用了收斂的手段來煽情,而不像某些苦情電視劇那樣沒有節制。

影片如果將地震前主角們的幸福生活鋪墊的時間再長一些,那麼前後對比的悲情力度會更大。此外影片中間很長一段時間,對母親和孩子失散後的生活交代略顯瑣碎和平淡,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全片的悲劇氛圍。



(7)唐山大地震電視劇與電影觀後感擴展閱讀

主要劇情: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區爆發7.8級強烈地震,房屋倒塌,災民無數。面對即將坍塌的危樓,丈夫方大強(張國強 飾)和妻子李元妮(徐帆 飾)都要去救被困的龍鳳胎兒女方登(張子楓 飾)、方達(張家駿 飾)。

危急時刻,方大強攔住了妻子,沖進去營救時不幸罹難。李元妮在震後發現,一雙兒女被困在一塊水泥板兩端,若要營救,必然犧牲一方。情急之下,她做出了艱難選擇——救弟弟。此事成為方登心中難以磨滅的隱痛。後來,她被軍人王德清(陳道明 飾)夫婦收養。

高考後,方登(張靜初 飾)進入杭州醫學院學習,並與研究生師兄楊志(陸毅 飾)產生了感情……方達被救卻斷了胳膊,李元妮以無私的母愛撫養他成人。成年後的方達(李晨 飾)去杭州闖盪,娶了媳婦小河(王子文 飾),並干出了一番事業。32年後,這家人的命運卻因為5·12汶川地震再次發生了交疊。

『捌』 關於唐山大地震電影的觀後感

昨晚在電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過了。簡單的說說我的想法,就像小學時候的觀後感。

電影一開篇,屏幕上湧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難者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生命從這個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趕緊向某人要了兩張手紙,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幾分鍾,我感覺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張著嘴在喘氣,心在嗓子眼,感覺下一口就提不上來了。樓房倒塌的那些鏡頭我感覺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戰無不勝」,多麼崇高的神聖詞彙,多麼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蟲子一樣被上帝抹平,然後當大地平靜之後,無數扭曲的屍體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身上還帶著血跡,就像我剛剛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對命運,甚至連反抗的時間都沒有。

1976年解放軍在唐山抗震救災的那段我很喜歡,流淚了,但是並不滿意。我對這些展示國家力量的鏡頭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據家裡老人們講,當時解放軍救援的效率並不是很高,很多倖存者是災區人民自己從廢墟下面挖出來的,比如電影裡面的方達。解放軍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倖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當時很急,於是成了一生的殘廢。但是他們當時看見解放軍,看見一車車連綿不斷的解放軍,他們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來了。唐山人民對於解放軍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電影裡面卻用簡單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環播放車流、人流、飛機空投的救災物資。那些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普通士兵,他們為了毛主席的指示,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為了這座城市的重生,他們獻出了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然而這一切都被這部電影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對善良的軍隊幹部夫婦領養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兒,這名孤兒據說以後可以做文藝工作。這是真實的,但是這是對解放軍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的抹殺,也是對這對夫婦善良初衷的抹殺,更是對那個充滿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殺。

好了,到此本電影的災難片部分結束,進入倫理苦情電視劇階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過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覺像是在話劇舞台上。也許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壓得住火,我想我會哭的很厲害。她送方達的那段戲應當是整部戲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車停下了,方達回到了她的身邊。鏡頭一轉,汽車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達帶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強母親的心卻早已死了。看著徐帆佝僂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親也經常顯露出佝僂的老態,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

此後的電影完全的進入了電視劇時間。支線情節有頭無尾,結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達加元妮,方登加養父母這兩條線並行不悖,基本沒什麼關系。張靜初一如既往的表現出她的花瓶演技,時不時的秀幾句英語(在《拉貝日記》里她就是這樣),以此顯示顯示她的國際范。陸毅一出場就一臉無辜的壞相。你不想演壞人,我懂的,但是導演讓你跑送子觀音的龍套,沒辦法。賈媛媛他爸賈和平也打了一回修電話的醬油,二十年過去了,你胖了,歲月無情的為你留下了富態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溫哥華更美。社會主義拆光了再建設,蓋廣場,蓋百貨大樓,然後留下你的小屋,等著死去的親人們回來。你說買了房,搬了家,他們就找不到了,於是她還真就找回來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墳邊,突然起身,然後慢慢的走兩步,找個清涼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說,陳道明和陳瑾演得很好,很穩很自然。陳道明演戲很有爆發力,給陸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發上突然拍起來「你到哪去了」,都很流暢。陳瑾淡淡的酸氣,和她臨終前對張靜初的愛的表白都很到位。這讓我恨得牙癢癢,養父母都這樣了你也不回來看一眼,就忙著和陸毅在寢室里,抓被單造小人,太不是個東西了。

說一下這部電影穿幫的地方吧,其實這裡面很多不是穿幫而是廣告。以前找穿幫是樂子,現在找穿幫,正中了廣告商的下懷。

1988年(電影說是86年後的兩年),陳道明和陳瑾商量給張靜初報志願的事。陳道明穿87式軍服帶中校軍銜沒問題,陳瑾帶文職幹部軍銜就不對了。1988年4月,中央軍委下發《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規定文職幹部不授軍銜,不著統一的制式軍裝,只佩帶統一的胸章符號,胸章背面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胸章符號」字樣。直到1992年4月中央軍委決定為全軍文職幹部配發與現役軍官相同的制式服裝,佩帶文職幹部肩章、領花。1992年,陳瑾飾演的養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記兒子,花了5000塊裝了個電話機。這個情節沒大問題。我們家那邊88年前後電話還在按級別裝,要不就的有錢排著。我家94年裝的,還花了2000多。但問題是,誰聽說過沒電池就不響的電話?電話機通話的電不是從電話線里來的么?賈圓圓他爸,你這醬油打得太有才了。

軍隊的房子,尤其是軍區宿舍那種,在過去是嚴格按照級別給分的。1976年舊軍裝,看不出陳道明的級別,但就兩屋一廚來看已經是不小的幹部了,從後面倒退,我估計是營連職幹部。88年中校軍銜,縣團級;90年左右大校軍銜,師局級。可這房子怎麼就一直沒換過呢?是怕張靜初找不回來呢,還是真的像傳說中的安德羅波夫一樣在做總書記前一直住70幾米的公寓?這是多麼優秀的共產黨員啊!

90年工商銀行的存摺什麼樣?是那個紅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樣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摺是藍色軟皮的,上面畫著人民儲蓄的標志。工商銀行,你作為贊助商,花了那麼多錢,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譜一點?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車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絨服。我第一次認識這個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圖斯的隊服,那時候斑馬軍團的贊助商還是SONY。根據kappa的官網介紹,kappa是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的。96年你有錢了,可能是去歐洲買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攤買的么?看來那時候杭州的山寨貨很新潮,不負溫州義烏之盛名。

方達96年有錢了,於是在劇組的安排下買了輛寶馬。那時候寶馬賓士林肯凱迪拉克,沒個一百多萬根本下不來。可能你太有錢了,不在乎這一百多萬,可你這香檳色的寶馬樣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鑽進車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說到開車,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傷。根據199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殘一肢的方達是不可能申領駕照的。這么些年你無照駕駛,就沒被警察逮著過么?

為了表現海外華人的愛國之心,編劇安排張靜初在溫哥華看CNN的新聞。一洋大叔說,「有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你」,然後張一臉的無知狀。CNN的新聞,災區一片狼藉,連個人影都沒有,主持人一個人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就像是在拍國家地理的紀錄片一樣。外國記者進入地震核心災區已經是地震發生將近一周之後,那時候總理都二赴汶川,寫下「多難興邦」了。在這之前的幾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這再買機票趕回國,從北京買票去成都,里外里折騰幾天,廢墟下的倖存者還等得了么?歸根到底一句話,《唐山大地震》的劇組,你們找找CNN最早播發的汶川地震的新聞會死啊!你們拍的是電影不是電視劇,道具就不能准備的精良一點么?

這部電影一共140分鍾,頭40分鍾,我一直在看電影,並時不時感到眼眶濕潤。後100分鍾我一直在找這樣的樂子。沒辦法,情節太鬆散了,跟不住。有人說,《唐山大地震》是華誼公司准備投拍的同名電視劇的超長宣傳片,我覺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遺憾的是,這么一個偉大的題材被馮導浪費了。據說在此片開拍之前曾有專門的紅頭文件要求「避免引起傷痛回憶」。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殺一樣,是我們這個民族最深處的心痛。以仇恨掩蓋受傷,以親情化解痛楚,難道是我們這個民族缺乏正視淋漓的鮮血的勇氣?電影結束的時候,隨著王菲的歌聲,出現了一望無盡的人名牆,那不是一堵堵牆,那是幾十萬意外逝去的生命。說句題外話,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設計的,蓋房的,買房的,把樓蓋好,把橋修好,設計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徑的鋼筋,多用些高標號的水泥,不要急著趕工期,該養護好的的一定養護好。工程中層層扒皮的現狀我們改變不了,但希望每層都少扒一些,多留一點給工程,給工人。我們花兩三萬一米買來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災難來臨之時能保我一命。這是我看過本片之後最真切的感想。電影頭二十分鍾太恐怖了,當年多少唐山人是因為簡陋的預制板樓房而喪命,這樣的悲劇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這樣的悲劇能夠從此在中華大地上絕跡。

我還希望中國以後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強烈的地震,遇難者的名字無法刻滿一堵牆。所謂「天佑中華」不過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國人當自強」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結束時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樣,我是真誠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難的二十四萬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

『玖』 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後感

電影一開篇,屏幕上湧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難者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個生命從這個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種想哭的感覺。我趕緊向某人要了兩張手紙,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幾分鍾,我感覺拍的很好,很震撼。我一直張著嘴在喘氣,心在嗓子眼,感覺下一口就提不上來了。樓房倒塌的那些鏡頭我感覺很有內涵:「偉大」、「高舉」、「萬歲」、「戰無不勝」,多麼崇高的神聖詞彙,多麼偉大的革命理想,在災難面前都被摔得粉碎。在23秒里,人就像蟲子一樣被上帝抹平,然後當大地平靜之後,無數扭曲的屍體被留在了這個世界上,身上還帶著血跡,就像我剛剛拍死的蚊子。人太渺小了,面對命運,甚至連反抗的時間都沒有。

1976年解放軍在唐山抗震救災的那段我很喜歡,流淚了,但是並不滿意。我對這些展示國家力量的鏡頭具有天生的崇拜感。據家裡老人們講,當時解放軍救援的效率並不是很高,很多倖存者是災區人民自己從廢墟下面挖出來的,比如電影裡面的方達。解放軍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倖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當時很急,於是成了一生的殘廢。但是他們當時看見解放軍,看見一車車連綿不斷的解放軍,他們感到安心了。毛主席派人來了。唐山人民對於解放軍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電影裡面卻用簡單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環播放車流、人流、飛機空投的救災物資。那些戰斗在抗震救災第一線的普通士兵,他們為了毛主席的指示,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為了這座城市的重生,他們獻出了汗水、鮮血、甚至生命。然而這一切都被這部電影有意無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對善良的軍隊幹部夫婦領養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兒,這名孤兒據說以後可以做文藝工作。這是真實的,但是這是對解放軍抗震救災偉大精神的抹殺,也是對這對夫婦善良初衷的抹殺,更是對那個充滿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殺。

好了,到此本電影的災難片部分結束,進入倫理苦情電視劇階段。徐帆演的很用心,很投入,但就是有那麼一點點過火,她那一口走味的唐山腔,感覺像是在話劇舞台上。也許她是有意的,如果她壓得住火,我想我會哭的很厲害。她送方達的那段戲應當是整部戲里最感人的部分了。汽車停下了,方達回到了她的身邊。鏡頭一轉,汽車里奶奶沉默的表情。「把方達帶走就是要了元逆的命啊!」而此刻,方大強母親的心卻早已死了。看著徐帆佝僂的背影,我突然想起了我母親也經常顯露出佝僂的老態,眼淚刷的一下就下來了。

此後的電影完全的進入了電視劇時間。支線情節有頭無尾,結局不用看就可以猜到。方達加元妮,方登加養父母這兩條線並行不悖,基本沒什麼關系。張靜初一如既往的表現出她的花瓶演技,時不時的秀幾句英語(在《拉貝日記》里她就是這樣),以此顯示顯示她的國際范。陸毅一出場就一臉無辜的壞相。你不想演壞人,我懂的,但是導演讓你跑送子觀音的龍套,沒辦法。賈媛媛他爸賈志國也打了一回修電話的醬油,二十年過去了,你胖了,歲月無情的為你留下了富態的啤酒肚。唐山美,杭州美,溫哥華更美。社會主義拆光了再建設,蓋廣場,蓋百貨大樓,然後留下你的小屋,等著死去的親人們回來。你說買了房,搬了家,他們就找不到了,於是她還真就找回來了。方登蹲在自己的墳邊,突然起身,然後慢慢的走兩步,找個清涼的地方又突然蹲下,我知道你要嚎啕大哭了,果不其然。

不得不說,陳道明和陳瑾演得很好,很穩很自然。陳道明演戲很有爆發力,給陸毅的那一巴掌,坐在沙發上突然拍起來「你到哪去了」,都很流暢。陳瑾淡淡的酸氣,和她臨終前對張靜初的愛的表白都很到位。這讓我恨得牙癢癢,養父母都這樣了你也不回來看一眼,就忙著和陸毅在寢室里,抓被單造小人,太不是個東西了。

說一下這部電影穿幫的地方吧,其實這裡面很多不是穿幫而是廣告。以前找穿幫是樂子,現在找穿幫,正中了廣告商的下懷。

1988年(電影說是86年後的兩年),陳道明和陳瑾商量給張靜初報志願的事。陳道明穿87式軍服帶中校軍銜沒問題,陳瑾帶文職幹部軍銜就不對了。1988年4月,中央軍委下發《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暫行條例》,規定文職幹部不授軍銜,不著統一的制式軍裝,只佩帶統一的胸章符號,胸章背面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胸章符號」字樣。直到1992年4月中央軍委決定為全軍文職幹部配發與現役軍官相同的制式服裝,佩帶文職幹部肩章、領花。 1992年,陳瑾飾演的養母都不在了吧。

徐帆惦記兒子,花了5000塊裝了個電話機。這個情節沒大問題。我們家那邊88年前後電話還在按級別裝,要不就的有錢排著。我家94年裝的,還花了2000多。但問題是,誰聽說過沒電池就不響的電話?電話機通話的電不是從電話線里來的么?賈圓圓他爸,你這醬油打得太有才了。

軍隊的房子,尤其是軍區宿舍那種,在過去是嚴格按照級別給分的。1976年舊軍裝,看不出陳道明的級別,但就兩屋一廚來看已經是不小的幹部了,從後面倒退,我估計是營連職幹部。88年中校軍銜,縣團級;90年左右大校軍銜,師局級。可這房子怎麼就一直沒換過呢?是怕張靜初找不回來呢,還是真的像傳說中的安德羅波夫一樣在做總書記前一直住70幾米的公寓?這是多麼優秀的共產黨員啊!

90年工商銀行的存摺什麼樣?是那個紅皮的么?不,那是就是90年代末的樣式。90年代初的工行存摺是藍色軟皮的,上面畫著人民儲蓄的標志。工商銀行,你作為贊助商,花了那麼多錢,就不能把道具提供的靠譜一點?

李晨90年左右在杭州蹬車穿kappaT恤,96年回家穿kappa羽絨服。我第一次認識這個牌子是99年看意甲尤文圖斯的隊服,那時候斑馬軍團的贊助商還是SONY。根據kappa的官網介紹,kappa是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的。96年你有錢了,可能是去歐洲買的,90年那件呢?是在地攤買的么?看來那時候杭州的山寨貨很新潮,不負溫州義烏之盛名。

方達96年有錢了,於是在劇組的安排下買了輛寶馬。那時候寶馬賓士林肯凱迪拉克,沒個一百多萬根本下不來。可能你太有錢了,不在乎這一百多萬,可你這香檳色的寶馬樣式也太新了吧,新到我都想鑽進車里看看中控台上的GPS。說到開車,不能不提本部影片最大的硬傷。根據199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證管理辦法》,殘一肢的方達是不可能申領駕照的。這么些年你無照駕駛,就沒被警察逮著過么?

為了表現海外華人的愛國之心,編劇安排張靜初在溫哥華看CNN的新聞。一洋大叔說,「有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你」,然後張一臉的無知狀。CNN的新聞,災區一片狼藉,連個人影都沒有,主持人一個人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就像是在拍國家地理的紀錄片一樣。外國記者進入地震核心災區已經是地震發生將近一周之後,那時候總理都二赴汶川,寫下「多難興邦」了。在這之前的幾天里,你就不知道汶川地震?這再買機票趕回國,從北京買票去成都,里外里折騰幾天,廢墟下的倖存者還等得了么?歸根到底一句話,《唐山大地震》的劇組,你們找找CNN最早播發的汶川地震的新聞會死啊!你們拍的是電影不是電視劇,道具就不能准備的精良一點么?

這部電影一共140分鍾,頭40分鍾,我一直在看電影,並時不時感到眼眶濕潤。後100分鍾我一直在找這樣的樂子。沒辦法,情節太鬆散了,跟不住。有人說,《唐山大地震》是華誼公司准備投拍的同名電視劇的超長宣傳片,我覺得是有道理的。令人遺憾的是,這么一個偉大的題材被馮導浪費了。據說在此片開拍之前曾有專門的紅頭文件要求「避免引起傷痛回憶」。唐山大地震和南京大屠殺一樣,是我們這個民族最深處的心痛。以仇恨掩蓋受傷,以親情化解痛楚,難道是我們這個民族缺乏正視淋漓的鮮血的勇氣?電影結束的時候,隨著王菲的歌聲,出現了一望無盡的人名牆,那不是一堵堵牆,那是幾十萬意外逝去的生命。說句題外話,我衷心期望:做土木的,做設計的,蓋房的,買房的,把樓蓋好,把橋修好,設計的合理些,施工多用些粗直徑的鋼筋,多用些高標號的水泥,不要急著趕工期,該養護好的的一定養護好。工程中層層扒皮的現狀我們改變不了,但希望每層都少扒一些,多留一點給工程,給工人。我們花兩三萬一米買來的房子,不期望他升值多少,只希望在災難來臨之時能保我一命。這是我看過本片之後最真切的感想。電影頭二十分鍾太恐怖了,當年多少唐山人是因為簡陋的預制板樓房而喪命,這樣的悲劇在汶川地震中又一次重演。我真切的期望這樣的悲劇能夠從此在中華大地上絕跡。

我還希望中國以後即使再次遇到如此強烈的地震,遇難者的名字無法刻滿一堵牆。所謂「天佑中華」不過是對未來美好的期待,「國人當自強」才是真真切切的道理。

在本文結束時我也像《唐山大地震》一樣,我是真誠的:

向唐山大地震中不幸遇難的二十四萬同胞表示深切哀悼,向浴火重生的英雄城市唐山表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