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電影電視發展歷史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19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114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第一個產業時期是1922年—1937年。上世紀20年代,已經開始向私營化的產業發展,當時社會的資本環境與行業內的准備日漸成熟,民族工商業獲得了空前的機遇得以迅猛發展,個人/社會資本,更准確地說是「游資」的逐漸充盈,使得很多資本家們投資的目標開始瞄準電影這一新興行業。在這個行業里,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正在豐滿,張石川、鄭正秋、羅明佑、黎民偉和後來的邵氏兄弟等一批電影人都是從搖籃期走過來的先驅者,他們各自不同程度地涉獵了電影行當中創作、製片甚至發行、放映幾個方面,所積攢下來的經驗使之成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電影中堅。在技術上,初期設備使用和攝制過程都要依靠外國技術人員,但有了像羅永祥、董克毅、吳蔚雲等最早的一批技術人才的加盟,這一局面很快就被打破。具備了上述條件,以1922年明星公司成立為標志,電影公司迅速增長,到1924—1926年達到了高峰,據統計中國共開設有175家電影公司,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
1937年後,上海電影業因時局波動而變化,以「明星」消亡、「聯華」解體、「天一」南遷為標志,老影業逐步消亡。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黃金歲月和產業蓬勃時期在抗戰炮火聲中戛然而止。1945年抗戰勝利,憋了一肚子勁兒的電影人拍出了一批以《小城之春》為代表的傑作。1949年2月,經過短期的籌備,在建國前夕的4月上旬,電影管理局在北平成立,隸屬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袁牧之任局長。電影局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建立國家電影製片廠。1950年,列寧和斯大林同志說著一口東北味兒普通話的蘇聯片《列寧在十月》上映。從此配音譯製片變成中國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
進入21世紀後,對於電影業市場化的確定和認知,已經在全行業達成了思想的統一,但客觀上講這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1993年,10部「分賬大片」的引進和1999年中美談判結束,中國加入WTO開始進入倒計時,這兩大事件都著實給尚處於懵懂之中的中國電影業上了「市場」的一課。與狼共舞,是中國電影不得不做出的選擇,在與國際接軌的不斷磨合中,才能漸漸地觸摸到市場的脈搏。「打破橫向的區域界限,打破行業割裂狀態,在大市場、大規模、全方位和全行業的基礎上,進行縱向資產聯營,進而重組市場,實現符合電影發展規律的新格局。」2001年,隨著市場觀念的深入人心,「院線制」的建設規劃被提上議程,12月18日出台了《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經過2002、2003兩年的強力推動,到了2004年,「中國已建成的36條電影院線,加入影院已經達到1188家,銀幕數為2396塊,比院線成立初期增加了316家影院和815塊銀幕。票房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影院有5家,超過1000萬元以上的達到了15家以上。」
② 電影產業包括哪些方面
電影產業是指以電影製作為核心通過電影的生產、發行和放映以及電影音像產品,電影衍生品,電影院和放映場所的建設等相關產業經濟形態的統稱。
而拍一部電影會運用到很多高新技術,電影產業一般是通過研發軟體及硬體和租用超大型計算機來實現它。
而優秀的電影還會培養出世界級的電影明星,培養電影明星的一系列流程中的人才培養體系往往不被中國的電影人所重視。
電影衍生品的開發製造營銷中國才剛剛起步。
電影院和放映場所的建設及數字放映體系,還包括真3D標準的建立與推廣,中國只是合作參與。
以上這些都是電影產業的各個方面。
③ 在中國電影產業4大非常態現象下,如何破局
中國電影連續14年平均漲幅超過30%,是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大量資本的進入導致電影發展的速度超出預期,BAT和電影業八大公司以基本形成寡頭市場,銀幕數首次超過北美。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電影市場。從2016年開始,票房進入了瓶頸期,從30%的增速進入到次增長時期。中國電影在高速發展之後呈現出幾大非常態現場。
對此,參與起草《電影促進法》的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認為,電影產品的供給側已經基本飽和,中國市場容納量在數量上已經不可能再增加了。
他指出,目前中國電影非常態現象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國有電影企業逐漸邊緣化,民營企業成為這個市場的主體。
二是行業外資本非理性湧入,導致電影被過度商業化。資本的逐利性質,使得電影在製作過程中過度追求「效率」,產品變得非常粗糙,精品不多,傑作沒有。
三是整個電影行業都急功近利,同質化現象嚴重。
四是後影院市場狹窄,票房收入占影院收入的80%以上。
拐點是否已經到來
那麼中國電影的拐點是否已經到來?尹鴻認為票房增速下滑主要由以下幾點原因引起:一是票補杠桿的消失;二是近兩年是電影作品「小年」,缺乏優質影片;三是觀眾的規模和觀影需求歸回常態;四是宏觀消費環境的影響;五是網路大電影、網路直播等替代內容的產生。尹鴻判斷,票房非常態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接下來中國電影會進入一個平穩的增長期。
他認為,未來中國電影會朝以下幾方面發展:一是製作工藝和創作品質是硬道理;二是影院性、必看性成為核心。生產電影必須要生產在影院里看的電影,這才是關鍵。三是多樣化、分層化、分眾化是重要策略。分眾選擇的需求越來越明顯,生產分眾影院必看性的電影未來會成為大趨勢。四是從黑馬、爆款時代進入常態市場。將來5億上下的電影類型會明顯增加,超過15億的電影會難見到。
④ 2020中國電影行業前景分析報告
眾所周知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電影行業遇到了極大地沖擊,全國各地的電影院全部關閉,管制。隨著國內疫情逐漸控制,電影院也開始慢慢開始開張,進入正軌。今天財政部又出台了電影行業的支持政策,希望可以為電影行業的復甦提供幫助。
5月14日,據財政部網站消息,為支持電影行業發展,財政部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並且將暫免徵收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湖北省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符合本公告規定的免徵條件,但繳費人在本公告發布之日前已繳費的,可抵減繳費人以後月份應繳納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或予以退還。
持續的停業下,虧損已成電影院的普遍情況。北京市豐台區某電影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停業並失去票房後,電影院便未有收入進賬,多月處於虧損狀態,而目前承擔的經營成本主要為租金、員工工資等,其中租金雖已通過協商進行了一定數額的減免,但每月仍需支出約20萬元。
涉及影院業務的上市公司也未能逃脫虧損,包括被視為院線龍頭的萬達電影(17.030, 0.07,
0.41%),也在日前公開了一季度預虧5.5億-6.5億元的現狀,並稱,「公司下屬影院受疫情影響全部停業,預告期內電影放映收入大幅下降,而固定成本費用支出卻較為剛性,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此外,一季度預虧2000萬-2800萬元的當代東方(1.490,
-0.08, -5.10%)也在業績變動原因中表示,公司影院在2、3月處於閉店狀態,使得營業收入下滑。
這場突如其來,規模浩大的疫情,讓我們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電影產業盡管在產值上微不足道,也不是關乎衣食住行的剛需產業,但誰都無法忽視它對於精神上的撫慰作用。希望隨著支持政策的出台,可以給電影行業中優秀的企業可以迎來新的轉變和復甦。大部分人都希望,眼下既是危局又是變局。在寒潮中堅定向前的影視行業能夠脫胎換骨,而那些艱辛往事終將變成遙遠的回憶。
了解更多企業服務,財務知識,請關注紹興海超財會。
⑤ 請教中國電影電視行業現狀
主要原因是李安的《卧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中國的導演都有些心浮氣躁了。一味的迎合西方觀眾的欣賞品味。
⑥ 中國電影產業現狀與未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不如發達國家尤其是超級大國老美,這很正常。
我作為一個觀影量過5萬部的電影發燒友,對咱們電影產業的現狀講真,不是太滿意,首先就是人才的缺乏,比如化妝師,,特效師,攝影師,燈光師,擬音師,剪輯師等等,這些幕後人員很重要,但是很缺,這跟我們現在的票房分成有很大關系,院線分走一半,演員分走了剩下的一半,然後是導演,編劇,最後能給幕後人員多少?沒錢賺自然沒人研究,搞得現在想出好的作品得請國外的團隊,《肖申克的救贖》裡面用燈光反映人的情感變化,用攝影來表現人物地位是多麼的牛X,尤其是弗里曼三次請求保釋出獄,幾乎一樣的攝影角度,通過光線服裝來投射人物心理,真是沒話講的構思
還有,就是咱們的制度也不行,美國派拉蒙法案中規定,一個公司,院線,出品,製作,不可以同時經營,說白了就是你要是開電影院就不能拍電影或者投資電影的拍攝,以防院線不正常排片,防止電影行業壟斷,阻礙小電影公司的發展,正是因為這個法案,我們才能看到夢工廠的崛起,迪士尼的轉型和現在美國電影市場的百花齊放,可是咱們,哎~馮小剛艾特王健林的事也就是微博上鬧鬧
至於現在的電影爆發,尤其是網路電影~我真的不想說啥~看100部得有101部的爛片,演員的表演不在服務區也就不說啥了,更有劇情邏輯硬傷,簡直是挑戰觀影人的智力下線~
還有提到演員,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演員?我認為好演員,是熱愛表演,能體味人物然後去演繹,孫儷給我印象較深,眼淚含在眼珠里,念完最後一句話,眼淚正好落下,不錯~但也僅僅算是稱職的演員,真正的好演員是像克里斯蒂安.貝爾那樣的2004年拍《機械師》時候兩周,體重從170減到103,因為他要演繹一個失眠症患者,到2005年拍《蝙蝠俠》一身肌肉回來了,6個月到199,2006年《重見天日》貝爺變身,體重為140,2008年《蝙蝠俠》的一身肌肉又回來,體重回到190,2010年為了演《鬥士》中的吸毒拳手,體重到160(皮包骨),2012年《蝙蝠俠》這次崛起的不僅僅是蝙蝠俠,還有貝爺的體重,——187,到了2013年,《美國騙局》貝爺為了演一個職業騙子,體重過200,我看完這個片子,直到結尾才發現貝爾的名字,這才知道這大肚子的貨居然是蝙蝠俠~!這才是好演員,而咱們國家那些一部片一個表情的貨,尤其是那些只會瞪眼睛的居然還出去接拍好萊塢片子,我真不想說啥~丟人~而且我覺得這樣演員拍出的片子就是詐騙!
最後話說回來,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建築,想要變好,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人去努力,還要我們每一個人參與,讓基礎硬起來,才能好好去構築上層建築,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那中國電影跟美國電影比,本身就沒啥可比性,但是前面我說的那些,是因為我實在不想看某些票友去拍電影,你說人長得漂漂亮亮的,好好坐家看電視不好么?
⑦ 未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趨勢如何
未來中國的電影產業會向前發展的,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文娛產業作為成長最快的一個產業,會隨之發展,各種行業標准也會隨之確立,國家政策這幾年也提出了文化輸出的口號,相信未來幾十年,中國的電影一定會走出國門,放映的世界各位的電影院的!
⑧ 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策略 建議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電影有了新的氣象,每年一度的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百合獎、童牛獎、評選出的多部電影精品和優秀影片足以說明了中國電影的非凡進步,使我們感受到了創作者們不但繼承和延續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國電影的第二次高潮的經驗和傳統,而且也清晰地感受到了創作者們在現實題材領域里的堅持不懈與開拓,探索和創新能力又勝於以前。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中國的電影導演是與時代同步的。
但是我們不能不看到中國電影導演,特別是第四代電影導演,對於電影市場化的不適應,面對眼花繚亂的市場一時不知所措,一些看起來挺不錯的作品卻受到了市場的冷淡,一些挺不起眼的東西卻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市場說,電影雖然是藝術但它首先是商品,要求即時消費即時賺錢,你可以弘揚民族文化,但在市場上即時找到買主才能站得住腳,市場不承認文化功能,只注重商業價值。例如,廣大農村是中國電影最具發展力的市場,據文化部一項專門調查顯示,全國縣鄉鎮的電影院百分之七十以上都以停映或租借改作其他行當,幾年看不到一場電影。雖然政府努力想改變這個局面也出了不少資金拍攝給農民看的電影,但是這局面還是沒有根本改變。
一位朋友勸我拍拍武打片或者城市片吧,拍農村片觀眾少,同樣費力卻不討好。當時我不得其解,我認為不論什麼題材的電影,只要拍得好看就會有觀眾。轉而一想,朋友說的也不無道理,這大概是中國進入新時期以來,中產階層的迅猛崛起所帶來的強勁的中產階級文化氛圍所致吧,這個階層所面對的是一個物質化了的世界,他們講娛樂,講休閑,什麼「好看」看什麼,什麼「好吃」吃什麼,消遣成了他們看電影的主要目的。為此,一些影視快餐挺適合他們的口味,他們與「思想」 的節目無緣,大凡涉及到的所謂「思想」也是金錢的概念。也難怪,投資人是講回報的,製片人是講利潤的,他們認為投資農村片是無利可圖的。特別是前一個時期,整個社會都比較浮躁,一個基本的心態就是想發財想暴富,都想盡快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這不是說我們民族的心理出現了什麼問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還是社會的進步呢。我是說,我們當電影導演的,必須直面這個社會現實。我想,隨著市場經濟的秩序化,使得這樣一些投資人對農業農村農民會有新的、深刻的認識,會逐漸地對農村題材的作品感興趣,他們面對自己經營的艱難,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心態,因為他們在成功之前也是平民百姓。盡管強大的中產階層可以給平民百姓帶來利益,但實現中國的全面小康生活的關鍵,還是在農業農村農民,他們的事情解決不了,中國社會的全面繁榮就無從談起。
我始終認為,問題還是我們電影導演自己,因為題材本身不能決定作品的優劣和觀眾的多少,無論什麼題材,只要拍得好看,就能贏得品位和觀眾,真正的觀眾要求真正的導演,給他一個令人感動的人物形象,有了一個令人激動不已的故事,你的作品,市場就接收了。
由於市場經濟,許多製片人和藝術家受到利益的驅動,紛紛去拍賺錢片,這無可非議,好萊塢的電影產業,目的就是賺錢。可我們是中國,中國有中國的國情,硬去效仿美國並不見得會給你帶來什麼益處。不要迎合「商業」而去拍「商業」,不要迎合觀眾而去拍「趣味」,那樣反而失去了商業和觀眾,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理順自己的思路,更多的關注現實題材,因為現實是觀眾最為關注的,可以這樣說,誰最關心平民百姓誰就擁有了觀眾,這是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著名片所證明了的。當然,現實題材的創作不能浮躁,不論市場怎樣喧囂,我們不能為蠅頭微利所惑,不能丟掉我們對電影的熱愛之情,需要真情投入,需要一種崇高的責任感。現在一提責任感,許多影視人都呲之以鼻,好像這是過了時的話題。如今時興的說法是按著藝術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這話沒錯。我所說的責任感是創作者內心深處的東西,真正的責任感是誕生優秀作品的基礎,特別是導演,一個導演連一點責任感都沒有,很難想像他能拍出有人生況味、有深度的作品。我在拍戲的時候,就要求大家心中都要有一種責任感,一個盲人過馬路,你去扶他一把,你就崇高,你去嘲笑他,你就淺薄,而我們攝制組要的就是這種崇高,把這種崇高作為拍好戲的目標,我相信會有好結果。我覺得,創新和審美品格,都是在劇中人物身上體現的,千萬不要從概念出發。誰都知道人有千面,人各成章的道理,做文章也是文無定法,可為什麼偏偏在創作電影作品的時候,一涉及現實題材的主人公便概念了呢?這當然有各方面的原因,就創作者來說,是一個想像力的問題,究其根本,是能不能真正的深入生活,在生活里發現令你眼睛一亮的東西。這也是一個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的問題,藝術家的責任,就是揭示真理,說真話。
電影是20世紀受大眾喜愛的一門藝術,中國電影至今也快百年了,歷史己經證明,電影自身的發展在一個世紀中超出了任何人的想像。有人認真地研究和考查了中國電影,說從電影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角度看,敘事電影將可能形成六種電影形態,即影院電影、電視電影、網路電影、電視劇、網路劇、電影劇。我們很快就會進入一個不用膠片的數字電影時代,21世紀的中國電影在製作上將完成一個由拍電影到書寫電影的轉換過程,用計算機繪圖技術可以設計出與演員一樣的數字演員,隨著計算機的不斷完善,數字演員的表情和姿態將會和真人一模一樣,日本已經有人寫文章,說應當考慮被拍攝對象從攝影機前面消失的問題了。到那個時候,電影美術師和攝影師的概念,電影劇作和電影導演的概念就難以確定了,那樣的電影很難說是拍出來的,因為它不是拍電影的概念。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也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隨著科技的發展,這種狀態的電影時代很快就要到來。我們電影導演應該有這方面的准備。
就我個人來講是非常不願意看到這樣的電影時代的到來,那種電影很難定義為電影,那是另一種東西,肯定不是電影。電影就應當是人拍出來的,而不是科技出來的,任何科技都應當是電影的輔助手段而不應當成為目的,數字人畢竟是科學而不是真的人,它的情感體驗是數字化了的,模擬得再逼真它也是虛擬的世界,就像電腦游戲機。如果作為電影的一個品種出現是可以的,如果完全替代電影則是不可以的。敘事電影是人的情感體驗,情感這東西科技怎麼能替代?就像人不可以克隆一樣。為此,不論電影變化多少媒介方式和藝術形式,我相信用真人扮演的電影是不會消失的,會長久地活躍在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當中。
未來是預測,重要的還是現在。中國電影若要繼續發展前進,就必須按著電影的自身規律辦事,認真地遵循市場規則,讓市場和歷史檢驗我們的作品,只要創作者能夠不斷地積累知識,吸收和參照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精心製作自己的電影作品,努力提高自己的電影文化水準,才能與人類文化和文明進程同步。
⑨ 中國電影:離產業成熟還有多遠
大片不強,小片「越位」;觀眾走進影院,不是消費電影,而是消費話題;面對多元受眾,仍然期望一部片子打遍天下……中國電影離產業成熟還有一段路要走
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一路高歌猛進,一連串的票房「奇跡」令人振奮。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電影產業已經成熟。相反,在頻頻飆升的票房背後,還存在不少待解的問題,需要引起電影人的注意。
首先是生態格局欠合理。客觀地講,中國電影產業能有今天的成就,國產大片功不可沒。十多年前,在電影市場一片低迷之際,正是一批導演大膽借鑒好萊塢經驗,引入商業大片模式,才從重重困境中沖了出來,絕地逢生。但是,近兩年來,國產大片勢頭漸緩,頻頻遭遇中小成本電影「以小博大」的尷尬。2012年票房前十中,國產大片只佔兩部,被給予厚望的《一九四二》《搜索》《白鹿原》等均表現平平。2013年這種態勢繼續加強。「小鬼當家」「小丫扛大旗」「小兵立大功」等已成為對電影市場最多的描述。小成本電影的成功「逆襲」,讓很多人興奮不已,低成本、高回報,這不正是夢寐以求的理想狀態嗎?
但是,從長遠來看,這並不是好事。它折射出了中國電影產業的深層次矛盾。一方面說明商業大片實力不強,狀況欠佳。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商業大片只是大投 入、大製作、大陣容,表現在審美效果上,就是對視覺奇觀的片面追求。電影是創意產業,沒有扎實的故事、豐富的情感、深厚的底蘊,場面再宏大震撼,畫面再精 致唯美,終究支撐不起全部。《英雄》模式崩塌後,未來的商業大片向何處去,是一個待解的難題。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小成本電影的功能「越位」。在成熟的電影產 業中,商業大片「市場為王」,以獲利為基本目的,遵循商業化邏輯,小成本電影則偏重藝術性、探索性,因為投入小、成本低,所以可以更多地容納導演的藝術探 索和個人風格,是對商業大片的補充和調節,為電影創作生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豐富性。但是,從目前國內的情況看,小成本電影已經部分地喪失了這一功能。大 片不強,小片「越位」,「大」「小」混戰。這說明,我們的電影產業還沒有確立起功能清晰、定位明確、結構合理的生態格局。讓小成本電影回歸本位,將商業大 片真正做大做強,打造電影產業金字塔結構,中國電影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其次是市場成熟度有待提高。像《富春山居圖》《畫皮2》這樣一 方面惡評如潮、一方面票房飛漲的電影不在少數,而像《桃姐》《飛越老人院》這樣無論現實針對性還是藝術水準都堪稱上品的影片,在票房上卻遭遇滑鐵盧。摘得 奧斯卡金像獎的《藝術家》,在國外絕對火爆,引入國內後卻以154萬元的票房落寞收場。出現這種「賣座不叫好」與「叫好不賣座」的兩極狀況,客觀上講,與 檔期安排、放映場次、宣介力度等都有關系,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電影市場自身的不成熟。這種不成熟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電影消費中的理性匱乏。現階段,我們 的觀眾走進影院,很大程度上不是在消費電影,而是在消費話題。好多電影,之所以口碑很差卻觀者雲集,重要原因就是這部電影已經超越了電影本身,形成了一個 「事件」,而這個「事件」又成為一時的公共話題。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身處信息的包圍之中。一方面不堪其擾,無處逃遁,另一方面又在潛意識中唯恐落伍,緊 緊追趕各種信息和話題。說到底,我們不是被電影的藝術品質吸引進影院的,而是被一時的公共話題「趕進」影院的。對事件和話題的追逐,取代了觀眾的個體獨立 性和價值判斷。
再次是發展模式依然處於粗放型階段。中國的電影產業雖然規模已經上來了,但產業精細化依然任重道遠。這尤其表現在創作生 產上,對題材的追逐超越了對品質的打磨;從盈利情況看,產量雖大,但真正能夠在市場上受到歡迎並獲利的影片還是少數,處於虧損狀態的作品很多;在院線的建 設和配置上,同質化嚴重,缺少差異性。總體來說,中國電影目前還是一種「青春型產品」,主要還是以青年人為目標受眾。即便如此,青年群體自身的審美分化也 沒有得到充分的回應。當前的中國電影,更多呈現的是歷時性的潮流特徵,而非共時性的多元共存。不少導演仍然希望一部片子打遍天下,缺乏對市場的細分和精準 定位。解決受眾審美多元化和影片創作生產單一化之間的矛盾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