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電影 » 中國電影發展史ppt
擴展閱讀
韓國電影小情侶難舍難分 2024-09-22 09:53:37
拍電影有哪些裝備 2024-09-22 09:47:14

中國電影發展史ppt

發布時間: 2022-04-05 05:54:22

㈠ 人物介紹的PPT該如何做

PPT分很多種,人物PPT是PPT中主要應用的一類。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也不會打紙上草稿,准備做什麼事提前做出一個ppt來,可以參考著自己ppt中的重點進行講解了。

首先,製作人物ppt時我覺的應該確定一下自己ppt板式,做到簡約,讓人看到版式的時候就會感到有一種欣賞的感覺。然後在找到符合自己介紹人物的封面,讓大家看到封面的時候就會明白接下來會講解什麼東西,才能懷著好奇心繼續欣賞下去。

其次,ppt中文字內容不必太多,多增加點人物身上發生過的故事。因為很多人看到一大堆文字,還沒有讀就感覺自己心裡根本不想讀這些,用故事中的情節讓欣賞者沒有太多抱怨,也更容易的理解到自己介紹這個人物的特點。

最後,在自己進行大量口述的內容時可以給大家放點輕音樂,微電影之類的,一是讓自己的講解不顯得那麼枯燥,二是讓大家心情都很放鬆的去理解這個人物。

㈡ 重溫經典

以下摘抄自:
http://wo.cnmdb.com/group/review_41724

--------------------------------------

本資料集由Harry Potter(葉鶯)整理,資料來源:《新電影20年》、80年代《大眾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報》、《外國電影叢譯》等,中國配音網網友校訂,轉載務必保留本說明。

《小英雄》 1950年譯制
《鄉村女教師》 1950年譯制
《列寧在1918》 1951年譯制
《彼得大帝》 1952年譯制
《一寸土》 1952年譯制
《華沙一條街》 1952年譯制
《肖邦的青年時代》 1953年譯制
《坦卡》 1953年譯制
《奇婚記》 1953年譯制
《偷自行車的人》 1954年譯制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1954年譯制
《不可戰勝的人們》 1954年譯制
《貝多芬傳》 1955年譯制
《夜店》(舞台藝術片) 1955年譯制
《做賊心虛》 1956年譯制
《勇士的奇遇》 1956年譯制
《世界的心》 1956年譯制
《生的權利》 1956年譯制 這是上海譯制的第一部拉丁美洲國家的影片
《孤星血淚》(黑白片) 1956年譯制
《舊恨新仇》 1956年譯制
《警察與小偷》 1957年譯制
《叛逆》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7年譯制
《紅與黑》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7年譯制
《三劍客》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8年譯制
《科倫上尉》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8年譯制
《崩潰的城堡》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8年譯制
《血的聖誕節》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8年譯制 這是在中國上映的第一部希臘影片
《三合一》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8年譯制 這是最早與中國觀眾見面的澳大利亞譯製片
《根據法律》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8年譯制 中國翻譯的第一部芬蘭故事片
《北海運輸隊》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8年譯制
《王子復仇記》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8年譯制
《上任前夕》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9年譯制
《社會中堅》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9年譯制
《綠色的土地》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9年譯制
《塔娜》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9年譯制
《同一條江》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0年譯制
《陰謀與愛情》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0年譯制
《大牆後面》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0年譯制
《獻給檢察官的玫瑰花》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1年譯制
《查雅布拉納》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1年譯制
《松川事件》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1年譯制
《廣島之戀》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1年譯制
《神童》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1年譯制
《阿蘇卡》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1年譯制 中國譯制的唯一一部錫蘭電影
《勇敢的胡安娜》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2年譯制
《阿爾及利亞姑娘》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2年譯制
《塔曼果》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2年譯制
《她在黑夜中》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2年譯制
《抗暴記》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3年譯制
《中鋒在黎明前死去》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3年譯制
《特殊任務》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3年譯制
《卡洛陽》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4年譯制
《革命的故事》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8年譯制
《聖地亞哥之行》 上海電影譯制廠1969年譯制
《紅菱艷》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0年譯制
《第八個是銅像》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1年譯制
《冷酷的心》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2年譯制
《巴黎聖母院》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2年譯制
《富翁的女兒埃倫娜》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2年譯制
《簡•愛》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2年譯制
《冰海沉船》(英國)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2年譯制
《警察局長的自白》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4年譯制
《瓊宮恨史》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5年譯制
《美人計》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5年9月譯制
《魂斷藍橋》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5年譯制
《鴛夢重溫》(資料片,譯制後未公映)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5年譯制
《屏開雀選》(資料片,譯制後未公映)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5年譯制
《空谷芳草》(資料片,譯制後未公映)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5年譯制
《基度山伯爵》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6年譯制
《美鳳奪鸞》(資料片,譯制後未公映)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6年譯制
《囚徒》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6年譯制
《坎貝爾王國》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6年譯制
《音樂之聲》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6年譯制
《葉塞尼亞》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7年譯制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7年譯制
《望鄉》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8年譯制
《未來世界》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8年譯制
《悲慘世界》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8年譯制
《蛇》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6年譯制
《誰來赴宴》(內參片)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8年譯制
《追捕》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8年譯制。曾獲1979年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吟公主》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8年譯制
《1830》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8年譯制
《尼羅河上的慘案》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8年譯制
《大獨裁者》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9年譯制
《惡夢》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9年譯制
《政權•真理》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9年譯制
《佐羅》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9年譯制
《金環蝕》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9年譯制
《絕唱》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9年譯制
《薩拉丁》 上海電影譯制廠1979年譯制

㈢ 給位大哥大姐,學霸們。問一下,學校軍事課要演講,然後每個人都要製作一個ppt,上台演講主題青春愛國

相對來說這個課題范圍比較大,但是我們在做''ppt的時候,一定不要太過於空,要從小事上面提現出來,那樣才能把它講的相對來說比較好,可以找到的素材有很多,如果不知道該從哪方面去找,可以去看一看最近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我想你就會得到答案的,你就會知道該如何下手了,希望對你有用,希望可以幫的到你。

㈣ 關於2010賀歲檔電影 研究學習報告,幫我做個PPT

和往年一樣,又有不少電影電視作品將在2010年的新春賀歲檔中,為票房、為收視率拼個你死我活。不過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票房、收視率並非重點,有什麼好看才是關鍵。因為看影視節目不過是大家為了過好新年的一個娛樂項目而已。

《阿凡達》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西格妮·韋弗

類型:動作/科幻/冒險

劇情:未來世界,人類為獲取潘多拉星上的資源,啟動了「阿凡達計劃」。受傷退役軍人傑克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來到天堂般的潘多拉星球。傑克在與納美人首次接觸後,雖然開啟了溝通的可能性,卻也即將面臨一場意想不到、浩瀚壯烈的星際沖突……

看點:壯觀、美麗、神奇、逼真的外星世界;跨越星球、物種的浪漫愛情。重要的是,這一切都以全新的3D視角呈現在觀眾面前。

2010.01.18

(暫定)

《福爾摩斯》

導演:蓋·里奇

主演:小羅伯特·唐尼、裘德·洛、瑞秋·麥克亞當斯

類型:動作/懸疑/犯罪

劇情:又一起兇案發生,福爾摩斯和華生受人委託開始調查,發現矛頭指向備受人們尊敬的布萊克伍德公爵。最後他們發現從這個陰謀波及整個英國的安全……

看點:小羅伯特·唐尼扮演福爾摩斯,徹底改變了以往形象,脫下衣服展示肌肉,閃轉騰挪出手不凡。更有趣的是,他和扮演華生醫生的裘·德洛在片中出現時,都變成了個性風流的泡妞高手。

2010.01.19

《東風雨》

導演:柳雲龍

主演:范冰冰、柳雲龍

類型:諜戰

劇情:故事發生在珍珠港戰爭爆發前後的上海,講述了在這場戰爭中擔任重要角色的中國情報人員的隱忍、付出和犧牲的故事。

看點:范冰冰出道十年來曾經塑造過無數女主角形象,但出演女特工還是頭一回。而劇組也特別請來曾指導《色戒》和《木乃伊3》的美術指導,將范冰冰打造成中國版的「千面嬌娃」。

2010.01.22

(暫定)

《孔子》

導演:胡玫

主演:周潤發、周迅、陳建斌

類型:傳記/史詩

劇情:東周末年,各諸侯國割據一方。孔子為了理想奔走在列國之間,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它聖賢,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他曾數度被亂軍圍困而絕糧,也曾被捲入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

看點:作為首次將孔聖人搬上大銀幕的電影作品,又有周潤發、周迅出任主演,單憑這兩點足以吸引國人走進影院一探究竟。

2010.02.04

《錦衣衛》

導演:李仁港

主演:甄子丹、趙薇、吳尊

類型:驚悚/動作/武俠

劇情:明朝末年,原本由皇帝直接控制的錦衣衛掌控大權旁落到密謀造反的當朝司禮太監賈精忠手中。錦衣衛頭號高手青龍奉師命盜取勤王兵符卻遭陷害和追殺,與馭天鏢局總鏢頭喬永之女喬花亡命江湖……

看點:明朝政府的特務機關錦衣衛到底如何運作?武俠版的「甄功夫」如何?「大明十四勢」到底為何種兵器?何謂浪漫武俠片?甄子丹、趙薇再續銀幕情緣……

2010.02.05

《未來警察》

導演:王晶

主演:劉德華、徐熙媛、徐嬌

類型:科幻/罪案/穿越

劇情:未來,太陽能替代石油、煤等成為了人類主要的能源。但這項造福於人類的發明卻觸犯了壟斷集團的利益,於是,一系列針對該項技術發明人的暗殺行動展開了……

看點:作為該片故事背景的未來城市氣勢磅礴,摩天大樓林立其間,飛行座駕縱橫穿梭,科技感和時尚感毫不遜於歐美大片。除此之外,片中還有飛車追逐、直升機墜毀、游樂場大戰等諸多緊張刺激的火爆場面。

2010.02.09

《蘇乞兒》

導演:袁和平

主演:趙文卓、周迅、楊紫瓊、周傑倫

類型:動作/劇情/歷史/古裝

劇情:清代末期,列強入侵中國,蘇燦所在的黑龍江省飽受俄羅斯人的欺壓。在一次事件中,蘇燦的兒子被俄人欺凌,瀕臨死亡的邊緣。看著自己唯一的親人身處危急之中,蘇燦內心的火焰終於再次燃點,他打出了最高境界的拳術……

看點:享譽國際有天下第一武指美譽的八爺袁和平,繼《霍元甲》、《標殺令》、《22世紀殺人網路》及《卧虎藏龍》後,十二年來首次再執導筒,拍攝這個真人真事的英雄故事,以純動作、真功夫,拍出電影世界中最高的武術精神,最激勵人心的英雄氣概!

2010.02.10

《花田喜事2010》

導演:谷德昭

主演:古天樂、黃百鳴、吳君如

類型:喜劇/古裝

劇情:在外邦留學三年的花田國公主遺珠在回國途中突遇海盜劫船,並因此失去記憶,身份也與跳海尋死的民女黃鶯互換,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搞笑經歷。

看點:故事雖然發生在充滿夢幻色彩的古代「花田國」,卻混入了頗多現代流行元素,動人親情和感人愛情在古代與現代的文化沖突中編織出一幕幕瘋狂搞笑情節。

2010.02.11

《72家租客》

導演:曾志偉

主演:曾志偉、張學友、袁詠儀

類型:喜劇

劇情:上世紀40年代廣州西關一棟三層樓的大雜院里住著72家房客。市井流氓太子炳和潑婦八姑這對「天作之合」的包租公、包租婆夫婦是大雜院里的「惡霸」,他們對租客極盡欺壓刻薄之能事,催租、迫遷,令租客們恨之入骨……

看點:被稱為港版《建國大業》的《72家租客》擁有174位影視明星,比《建國大業》還要多出兩位,要是看花了眼純屬正常。

2010.02.14

《大兵小將》

導演:丁晟

主演:成龍、王力宏、劉承俊

類型:動作/冒險/喜劇

劇情:衛國主營被梁國軍隊伏擊,在一場強烈的戰爭之後,兩敗俱傷,僅僅剩下一個梁國士兵和一個衛國將軍。士兵認為抓住將軍,就可以得到獎賞。士兵毫不費力地抓住了受傷的將軍,他們開始了回梁國的漫長旅途……

看點:雖然成龍的動作片已不再像從前那樣引人入勝,但王力宏的加入應該會相得益彰,看這樣一場輕松不費腦筋的電影不失為一件好事吧。

2010.02.18

《越光寶盒》

導演:劉鎮偉

主演:鄭中基、朱茵、蔡少芬

類型:愛情/奇幻/喜劇

劇情:在至尊寶與紫霞的愛情成為人世間不朽傳說後的多年,那份真誠卻沒有被珍惜的愛情卻一再被反復上演。這一次,山賊抽出了那柄寶劍。而以愛情為信念的仙子,如飛蛾撲火般投身這場似曾相識的愛情……

看點:山賊與仙子從此開始了他們奇幻的旅程。重新置身於《大話西遊》、《東成西就》、《赤壁》、《功夫》、《畫皮》、《功夫熊貓》、《十面埋伏》、《卧虎藏龍》、《黑客帝國》等多個中外電影大片的情境之中。

㈤ 中國當代史的歷史學教案和課件哪裡有炮擊金門和中印反擊戰影片哪裡下載啊

中國當代史的歷史學教案和課件http://wenku..com/view/34bdbdc4bb4cf7ec4afed08a.html

炮擊金門和中印反擊戰影片
http://v.ku6.com/show/DA-YwRc18uBL9eZM.html

到ku6 在線觀看

㈥ 尋一個關於魯迅的PPT(幫做也行- -)

魯迅[1](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為豫才。魯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出生在浙江紹興府城內東廠房口,漢族。他幼年喪父,生活寒苦,就靠母親幫人洗衣服維持生計。曾有過百來個筆名,而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魯迅先生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魯迅先生以筆代戈,戰斗一生,被譽為「民族魂」。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華文化革命的主將。
[編輯本段]魯迅的生平和創作
先生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13歲那年,他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就這樣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著醫生為父親開的葯方到葯店去取葯,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自他家變窮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對他的心靈的打擊很大,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多年以後,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後,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在農村。在那裡,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真誠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友」,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借的8塊銀元,離開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先生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異,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魯迅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時他已經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
在留學日本期間,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先生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他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文章,《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先生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原則。
先生對權勢者和偽君子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先生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學生對故事中所描寫的魯鎮等江南水鄉、三味書屋等風土人情還不夠熟悉,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麼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先生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3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先生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斗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蔑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斗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先生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有些還採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先生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像深沉的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
其中《故鄉》、《風箏》、《孔乙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風箏》《雪》《藤野先生》《社戲》等都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
《少年閏土(節選《故鄉》)》選入小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課本。
1918年起,先後發表《狂人日記》《阿Q正傳》《葯》《故鄉》等小說名篇,後來收入小說集《吶喊》。
先生的著作(數字版):
一生寫作1000萬字,其中著作600萬字,輯校和書信400萬。
[編輯本段]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清光緒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魯迅出生地: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台門周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歲,使用魯迅為筆名。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縣知縣,此時正在北京任內閣中書。後任內閣中書。
父親: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閑居在家。因肺結核而死。
母親:魯瑞(1858~1943)當地舉人魯希曾三女,思想頗為開通,出身於紹興平橋村一戶官宦人家,沒念過書,但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譯《希臘神話》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家庭:
在紹興,周家算得上一門望族,做官經商且都不說,單是人丁的繁衍,就相當可觀,所以到魯迅出世的時候,周家已經分居三處,彼此照應,儼然是大戶了。魯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過江西一個縣的知縣老爺,後來又到北京當上內閣中書,成為標準的京官。紹興城並不大,像周介孚這樣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贏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門上那一 欽點"翰林"的橫匾,正明白無誤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魯迅真是幸運,他的人生長途的起點,就設在這樣一處似乎距樂園相當近便的地方。
這就使魯迅獲得了一系列窮家小戶的孩子所無法享受的條件。家裡四五十畝水田,就是周介孚不從北京匯一文錢回來,日常生計總是綽綽有餘,足以將貧困從他身邊趕得遠遠的。周家是講究讀書的,周介孚甚至有過讓兒孫一起考取翰林,在門上懸掛著「祖孫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額的雄心,那種書香人家的氣氛,自然相當濃厚,魯迅家中有兩只大書箱,從《十三經註疏》和《四史》,到《王陽明全集》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從《古文析義》和《唐詩叩彈集》,到科舉專用的《經策統纂》,甚至《三國演義》和《封神榜》那樣的小說,都擠擠地堆在其中,不但自己家裡有書,眾多親戚本家 中,不少人也藏書甚豐,而且不單是那些枯燥難懂的正經書,更有許多使小孩子非常喜 歡的好玩的書,從畫著插圖的《花鏡》,到描寫少男少女的《紅樓夢》,幾乎什麼都有。
一次,一位親戚甚至允許魯迅到一間堆滿雜書的小屋子裡自由翻揀,他推開那房門的一剎那間,臉上的表情會是多麼驚喜!從六歲開始,魯迅就開始讀書,先是隨本家親戚學,後來又被送到紹興城內最有名的一家三味書屋去讀經書,《論語》、《孟子》……甚至連古舊難懂的訓詁書《爾雅直音》,也在塾師的指導下讀了一遍。自然,要他自己說,一定不覺得這樣讀書有什麼快樂,但是,一個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又受著書香門第的熏陶,有博學的老師指點,能夠日日讀書,還能用壓歲錢自己買喜歡的書來讀,這實在是那個時代的小孩子能夠享受的最好的條件了。 魯迅全集
魯迅相貌普通,濃眉大眼,眼神透有幾分深邃。濃八字鬍,頭發整齊肅起,頗為滄桑。臉型方正,幽默。照片上的魯迅多很嚴肅,但實際魯迅很愛笑,有時笑起來煙斗都拿不住。
[落兩由之。 (魯迅·悼楊銓)
[編輯本段]魯迅文集選
《而已集》文選 《魯迅傳略》 《偽自由書》文選 《野草》 《朝花夕拾》《吶喊》文集《且介亭雜文》《二心集》雜文集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傑作 《白光》 《端午節》 《風波》《故鄉》 《孔乙己》、1918年5月發表首次用筆名「魯迅」的中國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後來又發表了《明天》《社戲》 《頭發的故事》 《兔和貓》 《一件小事》 《鴨的喜劇》《葯》 《彷徨》文集《祝福》 《兄弟》 《在酒樓上》 《傷逝》 《離婚》 《孤獨者》 《高老夫子》 《示眾》 《長明燈》《肥皂》 《幸福的家庭》 《墳》文集《題記》 《我之節烈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後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說胡須》 《論照相之類》 《看鏡有感》 《燈下漫筆》 《春末閑談》 《論「他媽的!」》 《雜憶》 《從胡須說到牙齒》 《寡婦主義》 《堅壁清野主義》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寫在『墳』後面》 《藤野先生》《父親的病》《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二集》

㈦ 跨越百年的美麗ppt

利大:從許多方面表現出來:從醫學說:各種現代化技術的出現,激光手術等,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從天文方面: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的發明,比如氣象衛星,能精確的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天氣變化,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方便;從人類生活方面:各種電器使人們生活舒適,比如空調,冬暖夏涼,,;當然,科學的進步不可避免的伴隨著負面影響,但有利的一面畢竟占著絕大部分。
從有了網路,就有了上網的人;有了上網的人,便有人說上網的利弊。今天,作為一個大學生,我是如何看待大學生上網的呢?我覺得應當一分為二的看。
網路最初是運用於企業的,用來查閱公司所需的資料,也用來洽談生意。這時的網路尚未普及,可是,它的作用是積極的。此時的網路除了尚不完善外,我想還沒有什麼利弊之分。
隨著技術的提高,網路日趨完善,也漸漸普及了。為了更適應大眾的需要,有了網路游戲,有了QQ,有了各種各樣的版塊。於是,上網的人更多了,當然有大學生。大學生上網,理由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為了尋找一位網友以打發時間;有的為了網路游戲而不分晝夜;有的為了網上電影以此來「充實」生活。當然,也有為了學習的。我就親耳聽說一個建築系的學生為了畫圖而包了兩次夜。暫不說他包夜的行為是否不當,是否於身體不益,單說他對網路的利用,他在利用網路。我不得不插一句,何為「利用」呢?我覺得,在這,利用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種積極的有效的運用。在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藉助於電腦,利用於網路,可以做成許多過去不能做或不易做的事。這是利?是弊?
作為一個旅遊系的學生,我也是常上網的。在網上,可以看到很多有關旅遊的信息。有景點的介紹,有旅遊信息的發布,有國家對旅遊業政策的公布。這些,可以說是最新、最快的。對於旅遊業這樣一個敏感的行業來說,早一步得到信息便意味著早一步抓住機遇。這是利?是弊?當然,網上也不全是可靠的信息,也有謠言,有謬論,如果不加辨別,一概採納接受,並且因此而釀成巨大的失誤。這又是利?還是弊呢?
網路是四通八達的,上了網,可以認識很多人。本地的、外地的、中國的、外國的,當然也會有好人、壞人。上了網,有了網友,互通有無,彼此相互聯絡,提供彼此意見、建議,建立一種良好的網上友誼。這是利?還是弊?整天沉迷於網上聊天,不上課,什麼事也不幹,只為了網上沖浪,與網路那端的人虛無縹緲地扯上半天,最後還有可能誤入歧途。這是利?是弊?
人人都說網路奇妙,它能在瞬息之間把你想知道的東西呈現出來;可以搜索到一本你一直想找但苦覓不著的老版雜志;可以搜索到一些書本、報刊上還未出現的前沿知識。你可以用它來豐富自己,真正達到一種不出門就知天下事的境界,達到一種一台機便知前沿科學的境界。這是利?還是弊?也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有著卓越的網路知識,利用網路來發財,一種不義之財。當然,這里的利用就不是我前文所提到的利用了,這也是一種運用,不過是一種具有破壞力的運用。如此說是利?是弊?
其實,網路本無利弊,利弊在於上網之人。學了馬哲,知道人應當發揮自身能動性,上網也是如此。有時,利與弊只一線相隔,單看上網之人是如何把握的,是如何發揮自身能動性的。
如今,大學生上網已是一種趨勢了,也可以說是一種必然的局面。利弊仍有人說,可如何把握利弊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嗎?
弊大:上面說道我們每個人的眼光都看的更高了更遠了,這就使得我們看到是只是遠處了高出的事物,去探索去追求,忽略了眼前的該做的,就像歷史上那些想找長生不了的一些君主們一樣,葯物是拿來治理疾病的,結果他們去盲目的投資去為了達到一些不可能實現的東西,結果害了自己也害了民眾,就有了人民現在在電影里看到的宏觀場面了,讓人心寒的帝王陪葬和那些所謂的世界奇跡。科技的發展的同時帶給人們的是便利,同時也帶來了災難。利:我們可以去我們想要去的地方,人們在不斷的探索,在未來可能回連《太陽中心》學會被推翻。在科技發展進步的現在沒個人可以享受到那些歷史人物所享受不到東西,每個新人對這個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特別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遊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
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佔3%,年增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由於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體。「白色污染」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
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費量約100億只,主要為發泡塑料製品,使環境破壞。對自然的危害:
和我們使用的任何一種工業產品一樣,空調必然會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一定的負擔。幾年前,空調對自然的影響主要集中討論在製冷劑對地球臭氧層的破壞上,但是這些年,由於製冷劑更新行程的發展,這已經不是主要因素了。未來空調對自然的影響還是體現在能耗這個領域,空調能耗已佔我們生活和工業總能耗中很大的比重。能源的開材和給大氣環境釋放大量的熱量,己以給我們的自然環境響成的很大的負擔,這才是我們長期以來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電腦:因為電腦,有了網路,有了網路游戲。所以,青少年無法自拔,荒廢學業,無所事事。
汽車:人口膨脹,如果每人一部汽車,人類還有生活空間么?
空調:降低了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減小了免疫力。
這個辯題我覺得最重要的不是列舉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壞處,因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著壞處的話,那麼對方就很可能抓住這一點攻擊你們:對方辯友,你們總是列舉科技的種種壞處,似乎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只有災難,那為什麼我們現在還強調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為什麼人類還要繼續發展科學技術呢?
記得有這么一句話:科技是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砸爛愚昧和落後,另一方面也可能帶給人類無盡的災難。這個時候我們強調科技給人類帶來的痛苦與災難正是為了這把雙刃劍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類而不是相反。所謂良葯苦口利於病,這是因為對於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夠使得科技始終在人類的掌握之下不會反過來禍害人類。
結論:科技的發展固然重要,但不能在能合理正常使用的前提去發展,發展首先得凈化思想,只有沒個人的思想和心靈得到發展和提高了,所開發出來的高科技開能永久的有益於人類的發展,自然的和諧!

㈧ 2020年中考歷史熱點專題復習課件(共11個專題)

中考歷史熱點如下:

1、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中英《南京條約》簽訂(175周年)

(1)考點預覽: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危害,鴉片戰爭的爆發及深遠影響等。

(2)命題角度猜想:

角度一:分析《南京條約》的具體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產生的重大影響。

角度二:中外歷史結合,主要考查第一次科技革命成就及與鴉片戰爭的關系。

角度三:把《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對比分析,認識這三大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不同影響。

角度四:通過列強的侵華戰爭的結果,結合當時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主流趨勢,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落後(社會制度的落後與經濟的落後)是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源。

2、1862 年,在北京洋務派創辦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155 周年)

(1)考點預覽: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內容、結束標志、及深遠影響等。

角度一: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通過對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對比分析,認識到中國近代化探索的艱難歷程。

角度二:舊中國教育的變遷:戊戌變法時期創辦的京師大學堂、1905 年廢除科舉制。

3、1872 年,在上海創辦《申報》(145周年)。

(1)考點預覽:《申報》創辦的時間和地點,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報紙。

角度一:考查《申報》創辦的時間和地點,以及歷史地位。

角度二:和1897年創辦的商務印書館一塊考查,同屬於近代大眾傳媒。

角度三:考查中國近代史中的上海時設涉及到。

角度四:考查中國社會生活、習俗的近代化。

4、1912 年,推翻清朝統治,中國結束兩千年封建帝制,中華民國成立(105 周年)。

(1)考點預覽: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的歷程及歷史意義。辛亥革命後在社會習俗等方面的變化如剪發、服飾、稱呼等。

角度一: 以民國成立為切入點綜合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我國近代化進程的艱難起步。

角度二 :結合世界史上的啟蒙運動的影響,以思想解放為切入點考查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

角度三: 中華民國成立與孫中山其他的活動結合考查,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角度四 : 從民國以來社會習俗的變化入手,證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政治上的近代化促進了社會生活的近代化。

5、192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紅軍創立(90周年)。

(1)考點預覽: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毛澤東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等。

角度一 :聯系俄國十月革命及蘇俄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結合十月革命傳播到中國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考查共產主義在中國由理想變為現實的艱辛歷程。

角度二:聯系國民黨政權在中國的垮台,證明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角度三:以海峽兩岸交流的時政要聞為切入點,回顧歷史上的國共兩黨合作的史實,認識「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角度四:以南昌起義為切入點考查中國共產黨探索民族復興的艱辛歷程。

角度五:以南昌起義等史實為線索考查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才能領導中國 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功。

6、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南京大屠殺80(周年)。

(1)考點預覽:抗日戰爭時期的相關史實、中日關系回顧及展望、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史實、日本的崛起及戰 後經濟恢復的歷史及啟示等。

(2)命題角度猜想:

角度一:結合中國近代史上外國列強的侵略,比較近代兩次中日戰爭的不同結局及其原因。

角度二: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過程及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考查全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從而揭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道理。

角度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中歷史的啟迪和感悟。

角度四:從正確認識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作用中,引出國共兩黨關系及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並考查對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區別和聯系。

角度五:通過時政要聞考查南京大屠殺及旅順大屠殺的相關史實,並說明日本法西斯的殘暴及對國人的啟示等。

角度六:通過對歷史上中日關系的回顧及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的考查,對中日關系前景進行展望。

角度七:通過對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戰走向勝利的史實的回顧考查抗戰中的著名戰役,揭示民族團結的深刻含義。

7、1952年,中國土地改革完成(55 周年)。

(1)考點預覽:土地改革的內容、意義.

角度一:新中國建立初期鞏固政權的斗爭。

角度二:建國以來中央政府對農村土地政策的四次調整。

角度三:對比中外歷史上涉及到農業的重大歷史事件,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維新、俄國的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1933年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揭示政策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8、1972年,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聯合公報》發表、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建交45周年(45 周年)。

(1)考點預覽: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歷程、建國後的新中國外交成就等。

角度一:以時政材料創設情境考查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歷史事件。

角度二:以中美關系正常化40周年為切入點,縱向考查中美關系的歷史軌跡,並對中美關系進行展望。

角度三:將中美關系放在中國近現代的外交這個專題 查。如近現代外交的不同特徵、原因及帶來的啟示等。

角度四:綜合考查新中國的外交原則及外交成就。

9、1982年,中共十二大,頒布第四部《憲法》(35周年)。

(1)考點預覽:中共十二大的主要內容、第四部《憲法》頒布的背景、意義。

角度一:中國共產黨召開的重要會議、鄧小平理論形成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角度二:對比美國1787年憲法、法國1804年《法典》 、中國1954年憲法。

角度三:中外歷史上的民主與法制建設,綜合考察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要性及啟示。

10、1992年鄧小平南巡談話、中共十四大召開 ,九二共識(25 周年)。

(1)考點預覽: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形成過程、南巡談話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等。

角度一:結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相關史實考查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歷程。

角度二:從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角度考查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是中國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從而理解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角度三:以南巡談話為切入點,綜合考查中國共產黨探索民族復興道路的過程和啟示。

角度四:以十四大內容為線索,結合羅斯福新政、新經濟政策、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和速動 的社會改革等史實綜合比較這些改革和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就和特點及異同點等。

角度五:以南巡談話為線索縱向考查歷史上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及其歷史意義等。

(8)中國電影發展史ppt擴展閱讀:

2020年重要周年歷史事件

一、120周年大事件

1、1900年5月中國爆發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5月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洋人進京,也叫「庚子事變」。

2、1900年12月德國柏林大學教授普朗克發表了題為《論正常光譜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論》的論文,標志量子物理學誕生。

二、110周年大事件

1、1910年8月,托巴斯·愛迪生發明有聲電影。

三、100周年大事件

1、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在上海問世。

2、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陳獨秀任書記。

3、1920年11月,《共產黨》月刊在上海出版。

四、85周年大事件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召開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史稱「八一宣言」。

3、1935年10月,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

4、1935年12月9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爆發,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實行抗日。

5、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子長縣召開瓦窯堡會議,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