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電影 » 中國電影寒心
擴展閱讀
韓國電影美女穿學生裝 2024-09-22 17:19:15
播放軟體大容量電影 2024-09-22 17:05:24

中國電影寒心

發布時間: 2022-04-11 09:11:20

Ⅰ 現在沒有一部尊重原著尊重歷史的電視劇和電影了!中國影視怎麼了讓人心寒

首先大環境浮躁的社會,就沒有也不可能拍出像80年代的四大名著系列影片
再人民群眾的口味提高,
而後商業化,商業化的物慾橫流造就了電影要票排行,電視要收視率,很多電視不是導演給人展現什麼,而是人們想看到什麼,比如爆笑?色情?等等

我一開始只喜歡美國電影,但無意中看了越獄之後就深深的愛上了美劇,他給人客觀,正義,邏輯性強,展現人性.....很多很多也給人帶來無限的反思比如《國土安全》里的主人公的人性重要還是對國家的忠誠重要還是對家人的忠誠重要?哪個重要你選擇呢?還有很多不廢話了

再喜歡日劇,我是學歷史的,我最痛恨日本人也深知日本對我國人民的傷害,但是我們的近現代很多都是學日本的,知己知彼,我是85後從小看日本動畫片長大,(那時國內演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到現在還收藏一些《七龍珠》《聖鬥士》,而對日劇而言,除了恐怖片外看了《自戀刑警》《蒙娜麗莎的微笑》,還有部電影叫《殯儀師》讓我對任何職業都多了份敬畏和尊重!客觀上來說日劇會抓住你的人性並像花一樣展現出來,所以喜歡。

但美劇和日劇明顯不符合天朝的社會,在打開電視,都是些抗日神話劇《箭在弦上》等,不是傳說就是神話,再就是一些家庭劇...請問我國GDP為全球第二,國立日益強盛,哪位導演能把咱們大國民的風范拿出來,讓世界看看中國不光有傳說,大國民的正義感和感召力,讓世界展現出中國的風范:熱情、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Ⅱ 什麼電影讓人看了最寒心流淚最多

《海豚灣》看了肯定傷心

Ⅲ 超強吸金的中國電影產業,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都是啥特點

2012年:170.73億元,2013年:217.69億元,2014年:296.39億元,2015年1-9月:突破297億元。這是內地電影市場近四年的表現,其超強的吸金能力令人側目,引得各路豪強紛紛跑來分食這塊蛋糕。中國內地觀眾對電影產業的高速增長貢獻了大量的真金白銀,對觀影群體的必要了解,有助於電影產業的發展和生態的培育。下面,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談一下對內地電影觀眾的了解,由於缺乏數據支持,這些認識只是停留在粗淺的感覺層面上,也只能粗略地用年齡層次對觀眾進行劃分。
首先提到的是當前電影的主流消費群體——年輕人,年齡層次以90後為主,這幫年輕人作為觀影主力托起了中國電影業的「牛市」。與此同時,她(他)們的消費傾向也受到了不少非議,主要表現在兩點上:一是對喜劇電影的過度偏好。看一下內地電影市場的票房榜單,除去引進的好萊塢大片,過10億的6部電影中,有5部是喜劇類型。前兩年的《泰囧》以12.67億登頂國產電影票房榜首,今年的《捉妖記》又以24.38億登頂了內地電影票房榜首,著實令人眼紅耳熱。用「億」為單位計量喜劇電影的票房已經很平常了,「破五」、「過十」更是不稀奇。這給很多人造成的感覺是:現今的年輕人太喜歡沒心沒肺的笑了。現場觀影的感覺也是如此,年輕人的笑點普遍很低,稍有點笑意的情節都能讓她(他)們笑出聲來。二是對電影消費的缺少理性。現在的年輕人對一些披著電影外衣,實則用帥氣、名氣、闊氣搞行銷的東西情有獨鍾,向一些純粹以斂財為目的的玩電影者大灑金錢。我曾經問過一名90後,《小時代》與《何以笙簫默》這樣的電影好看嗎,回答是看著挺爛的,可絕不會缺席。這種不理性的任性消費行為尤其為人詬病,被貼上了「無腦」的標簽。年輕人的這兩種消費偏好,給電影市場造成了旱澇不均的狀況,投其所好的賺的盆滿缽滿,一些高品質的電影卻少人問津,部分用心作電影的人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年輕人的觀影喜好因此廣受指摘。其實,更應該試著去理解年輕人這樣的消費行為背後的原因。
為什麼喜劇片廣受追捧
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累並煩惱著的時代,自打懂事起,累與煩就無所不在。上學的年輕人為學業所累為考試心煩,上班的年輕人為工作所累為生活心煩,有錢的不知道該做什麼,沒錢的恨不能什麼都做,壓力無時無處不在。有很多年輕人要聽著郭德綱的相聲入睡,就是要用輕松來舒解心中的壓力。走進電影院圖個輕松放鬆,開心笑笑緩釋下內心的壓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也就少有心情去體味憂苦的內容了。不獨年輕人如此,各年齡層次想笑的需求都一樣強烈,所以質量高點的喜劇片都會受到廣泛追捧,票房大賣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低劣的東西深受青睞
當今的年輕人對用帥氣、名氣、闊氣包裝起來的東西沒有絲毫的抵抗力,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忠誠度,確實是一件讓人不太好接受的事情。可這與社會環境有很大關系,在這個瘋狂的追名逐利的社會,還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可以去信呢,在信無可信的情況下,年輕人對長相、名氣、物質的喜好就成為最本能最直接的選擇了。除了年齡尚小的孩子,我們哪個年齡層次的人不為利與名所左右呢。當年輕人需要用這些麻醉自己的時候,善斂財者就會提供「麻醉劑」,收益想不好都難。
為什麼高品質的影片遭受冷遇
部分高質量的影片遭受冷遇確實令人寒心,但如果用文化、品味、層次什麼的居高臨下地來說年輕人,就是一件挺裝的事情了。70後喜歡過瓊瑤,80後喜歡過韓寒,90後喜歡郭敬明也就是正常的事情,誰也不比誰高到哪裡去。年輕人之所以對好電影不感冒,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個因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年輕人還沒有必要的生活體驗。拿《鋼的琴》與《闖入者》這樣的影片來說,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經歷看了之後才會有觸動內心的感覺,年長點的對其中的情境深有體驗的就會感到回味良久。年輕人還沒有這方面的經歷,也就難以體會到其中的深意。換成我自己二十多歲的時候,看這樣的片子也會覺著沉悶。近幾年,部分愛情片特別是校園青春片受到追捧,就是因為這是當下年輕人正在體驗或者剛剛走過的經歷。好電影沒有好票房,與年輕人沒有太大關系,與觀影群體不夠多樣化有關。
所以,年輕人有這樣的觀影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不應該把社會的問題推到年輕人頭上,更應該看到年輕人給中國電影業帶來的深刻變化。其中,最突出最直接的變化是,年輕人的消費有力拉動了電影業的發展,吸引了大量的資源流入,短短兩年時間,有多少大鱷、多少資本進入了電影產業。相比前幾年,電影業的資源配備和行業地位變化巨大,年輕人無疑是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主力推動者。
還有一個深刻的變化是,當年輕人毫不吝惜地掏出腰包走進影院時,也在改變著我們傳統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我曾經向60、70、80後的人推介過好電影,回應都是一副不屑不解的表情,為什麼要花錢去電影院看呢,從網上看又省錢又省事。當年輕人越來越喜歡花錢走進影院享受身臨其境的視聽感受時,也在改變著那種根深蒂固的習慣於吃免費午餐的快餐式消費行為。不管她(他)們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她(他)們的行為都在說明著一個被很多人忽略了的道理:你花錢消費才能養活為你服務的人,才能讓你享受到更好的服務。所以,當年輕人填滿影廳座位的時候,我們應該對這些年輕人表示感恩,她(他)們的這一小步,是中國電影業的一大步。
下面再打包說一下其他年齡層次的觀眾,從小到大說起吧。先說少年兒童,作為令人欣喜的新生力量,孩子們的觀影消費特點很明顯:一是不太在意花錢,家長們為孩子掏錢買票看電影是件很痛快的事情。二是大多是捆綁消費,孩子們可以把家長一同領進影院,而不管家長是否願看,還拉動了「爆米花經濟」。三是從小就養成了看電影的習慣,長大了也會將看電影作為生活中的一大喜好。這些孩子們的勢力有多大,看看今年火爆程度前所未有的暑期檔就知道了,120多億的票房,孩子們有一多半的功勞。隨著孩子們的日漸長大,電影市場會有更紅火的未來。
再說中青年人,60—80年代的人應該是電影消費最荒瘠的地帶了,要麼日常俗務纏身,要麼習慣網上掃片,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沒進過電影院的不在少數。諸多原因造成的觀影熱情低落,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最後重點說一下老年人,老年群體的觀影消費潛力其實遠超出我們的印象。從個人經驗看,在影院見到的老年人越來越多,男性與女性觀眾有著不一樣的表現。男性觀眾數量相對要少,在售票處與影廳內碰到他們時,可以覺出他們有點不自然。這種感覺我也有同感,由於不再年輕,在看一些愛情片青春片時,在售票處、檢票口和影廳內,面對年輕的工作人員和觀眾,總會感覺有點不好意思,在影片結束時會盡量早些離場。
相比男性觀眾,女性老年觀眾則絲毫沒有這方面的矯情,她們在影院里表現的從容投入。有一次在影廳內碰到兩位70左右的老太太,一位在放映前自在地與旁邊的年輕人交談,說自己從《黑貓警長》到《滾蛋吧 腫瘤君》把近期上映的片子都看了個遍;還有一位老太太提著一大包東西,電影完場後站在當月排片欄前端詳了老半天,恰好她旁邊站著一位領著小孩的父親,三個不同年齡層次的人並排站在那兒看排片預告,感覺很有些意味。我與兩位老人一同看的那場電影是《華麗上班族》。中秋期間,前後多次碰到了或結伴或由子女陪伴的老年女性觀眾,而且可以明顯感受到她們很高的觀影興致。如果說這些還是個例的話,那麼在看《闖入者》時碰到的老年人就更能說明問題了,當時的影廳雖然不算大,但老年人坐了有一半還多。關鍵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她們不約而同地來看電影,說明她們是在主動獲取影片信息,背後的觀影熱情是很高的。《智取威虎山》近9億的票房,老年人的消費應該不在少數。老年人有收入,有生活體驗,更重要的是有空閑,還沒有網上掃片的習慣,與保健、旅遊、跳廣場舞這些愛好相比,看電影得到的精神享受有著得天獨厚的魅力,老年人觀影的「白發經濟」還是大有可為的。
上面說到的這三個年齡層次的觀眾,是有關聯效應的。中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有孩子喜歡看的,老人有老人願意看的,只要把孩子與老人的文章做足,也就不愁把中青年人帶進影院里了。由此可見,除了年輕人,其他年齡層次的觀影消費也有比較大的引導、拉動、開發的空間。
額外多說一點的是,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在影院里碰到的女性觀眾都明顯多於男性觀眾,即使是年輕情侶,應該也是女性左右著觀影消費。所以在用到第三人稱時,我把「她」放在前面,把「他」放在了括弧里。不管在哪個市場什麼消費,女性都是永遠的主角。
國內電影市場處在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候,觀眾是電影產業的「衣食父母」。可是在其他行業將消費者奉為圭臬、把營銷做到極致,用「大數據」去把握和滿足消費需求的時候,電影觀眾卻似乎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還是說一下切身體驗,作為一名骨灰級觀眾,我從未收到過院線的任何訊息,哪怕是一條簡訊。在淘寶上買一次東西,還能不時收到一些問候呢。感覺電影行業還是有點靠天吃飯、等米下鍋的狀態,對我們的觀眾缺乏主動深入的了解。對於電影從業者來說,只有發自內心地去愛觀眾,觀眾才會更愛電影。

Ⅳ 為什麼犯罪愛情片會成為成今年賀歲檔的主打

當愛情和犯罪撞在一起的時候,究竟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因為愛情片和犯罪片在中國電影史上面很少被放在同一部電影當中上映,所以大家想要嘗試全新的電影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好,越來越多的行業都迎來了春天發展,比如本年度的中國電影界。從春節檔電影開始,就頻繁地推出一些爆款熱門影片,並且先後獲得了國家的延長,上一密鑰。而且一些特別突出的影片竟然已經准備在國外上映,這對於中國電影史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成就。眼看2021年度就已經到了末尾,距離一年一度的春節很快就要來臨,在春節期間賀歲電影已經成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本年度的很多賀歲電影都是愛情犯罪片,這是讓不少影迷朋友們所沒有想到的。

相信這些導演以及中國電影行業,不會讓影迷朋友們寒心,也祝願在今年春節檔的這幾部犯罪愛情片可以獲得前所未有的大賣,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期待春節賀歲片的播出。

Ⅳ 有部電影的主角叫陳國明的是什麼電影

《心寒》

劇情介紹

陳國明和莫心怡是一對夫妻,新婚燕爾的兩人感情十分要好。一次意外中,心怡的頭部中彈被送往醫院急救,好在大難不死。

可是,好不容易從漫長的昏迷中醒來,心怡的生活中卻開始出現各種各樣奇怪的幻覺,更詭異的是,在心怡的幻覺中死去的女人,竟然在現實中真的被殺害了。

心怡住進了精神科,而身為警察的國明正忙於調查一宗疑點重重的謀殺,在勘察作案現場時,國明震驚的發現死者起死回生。

將他送往醫院後,院方告訴國明,傷者急需輸血,可是他的血型卻極為罕見。巧合的是,心怡擁有和傷者同樣的血型。國明前往妻子的病房,然而,在緊要關頭,心怡卻神秘失蹤了。

(5)中國電影寒心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陳國明

香港高級督察與莫心怡是一對夫婦,因為一場意外,莫心怡中槍昏迷入院,引發了一連串神秘事件。

2、莫心怡

與香港高級督察陳國明是一對新婚夫婦,不幸中槍入院治療,傷勢好轉後獨自在家中休養。腦部受過震盪,常產生一些幻覺,令她膽戰心驚。

Ⅵ 電影心寒的兇手是誰

你說他的電影心寒的兇手,好像來說最後的結局我們都已經忘記了,不太確定你說的這個兇手到底是誰的了。

Ⅶ 為什麼說釜山行覺得中國電影完了

《釜山行》拍的不錯,在評論里,大多數人覺得這部影片好看,豆瓣等其他網站的影視評價都較高。有些評論說,此片甩出國產電影一大截,「全程高能無尿點。每次你以為會按照你預想的故事線發展時,忽然又話鋒一轉,變成你沒想到的結果。有影評人說看過《釜山行》,反觀中國電影有點寒心,我也有同感。」此處引用網友評論。
其實中國有些電影還是很好的,不能一概而論,別這么悲觀,作為中國人,相信國產電影會越來越好,加油

Ⅷ 賈玲徹底寒心!破53億「李煥英」口碑反噬,被吳京說中了嗎

賈玲徹底寒心!破53億「李煥英」口碑反噬,被吳京說中了嗎?給賈玲一個贊!這個影片身後資本的力量太強大了。賈玲的工作室在影片投資比例其實也就佔了極少部分,分紅也不多。

票房好帶來最大的收益其實是大碗娛樂以後會有更多的資源,也就是說公司的演員資源也多了,以前只是賈玲帶著公司的演員,有票房的加持,每個演員都有更多的片約,演員收入好了賈玲是老闆,所以他的腰包也就更鼓了,還有以後肯定會有更多的老闆找賈玲投資做導演,但我還是覺得賈玲不要在短時間內在做導演,應為觀眾會對你期望很高,超越不了李煥英她的口碑會一落千丈,就像吳京拍完戰狼2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拍戰狼3,因為他需要時間沉澱,如果拍完戰狼2馬上就拍戰狼3效果很難超越,因為觀眾會對你給予很高的期望,如果你超越不了你的口碑資源都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