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電影 » 我愛背入電影中文版
擴展閱讀
可疑的美容院2電影大全 2024-09-23 17:07:05
電影院外國電視劇排行榜 2024-09-23 16:48:23

我愛背入電影中文版

發布時間: 2022-04-14 08:52:23

1. 介紹!關於愛情背叛的電影

現在最熱門的網路流行語是什麼,當然是「周一見」。所以,今次為各位看官推薦十部不可不看的婚外情電影。一句話:三個人的世界裡,一切皆撲朔迷離。

1.廊橋遺夢

電影簡介:阿信剛升任為營業經理,與美貌性感妻子美美生活美滿,某美國名牌健美器材推廣副總裁愛麗絲到香港找東南亞總代理,阿信銜名去爭取代理權,愛麗絲之經理人彼得答應大力幫忙。惟阿信竟將愛麗絲開罪了,另一方面彼得卻對美美入迷,更悉心安排阿信與愛麗絲再次見面,愛麗絲有心捉弄信,但信不知情卻處處維護愛麗絲,她深受感動,情愫漸生。美終發覺丈夫與愛麗絲之間的親密關系,決意離開,最後,愛麗絲費苦心用計令阿信夫妻和好如初,而自己卻黯然離去。

評價:比較冷門的一部香港電影。推薦是因為電影集齊當時香港最當紅的兩位性感尤物:鍾楚紅、利智。

2. 我想問一下美國《the bachelor》真人秀在哪裡有中文翻譯的視頻看啊不是電影版的,是真人秀的啊~~很急急

案例之三 :百萬富翁喬(JEO MILLIANIARE)
首次播出:2003年1月6日
播出歷史:
2003年1月—2003年2月,FOX電視網星期一9:00—10:00(首播)
2003年1月—2003年2月,FOX電視網星期四8:00—9:00(重播)
主持人:阿列克謝·麥克里奧德(ALEX MCLEOD)
節目長度:1小時
劇務:保羅·霍根
游戲規則
這個7集的無腳本的系列節目將20名年輕女性送到法國,去和一位時髦的「百萬富翁」經歷一場旋風式的浪漫故事。而實際上「百萬富翁」喬只是一名建築工。他出生卑微,幾乎身無分文。他追求每一位女選手,並且要努力表現得像個百萬富翁。
這個節目將約會秀的浪漫和真人秀的私密糾纏在一起。節目的懸念是:當她們最後發現所謂的「百萬富翁喬」只是一名普通人,他的財富根本不存在時,將會發生什麼?他的真情會得到回報嗎?或者他是否應該拒絕這個游戲去尋找自己新的人生?當這個英俊瀟灑的青年在尋找自己的那一半時,他會發現哪些女孩子是為尋找真正的愛情而來的,哪些則是盯著他的所謂的百萬富翁級的銀行存摺來的。
在第一個系列節目中,20名年輕的女性來到法國去爭取一個和她們認為繼承了5000萬美元遺產的富翁共度一段浪漫的機會。這位「富翁」正好要找一個老婆。事實上,這位「富翁」(伊萬·馬里奧特EVAN MARRIOTT)只是一個年收入1萬9千美元的建築工。節目的目的是將那些為金錢而來的人從真正追求愛情的人群中分離出來,看看真相大白時她們有什麼樣的方應。到底是真愛獲勝呢,還是勢利獲勝呢,結果值得期待。在節目的整個過程中,參與者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她們對伊萬的感覺以及她們對其他參與女性的看法。
在第一集中,節目向觀眾介紹了伊萬這個人物,並且告訴觀眾節目劇務人員(保羅·霍根)是如何訓練伊萬以使他做得像個富翁。然後20位女性來到法國的城堡,她們的個人信息業對觀眾作了介紹。當晚見過伊萬後她們一起參加了舞會。伊萬和每個人都跳舞,並且給他想進一步交往的對象留下珍珠。這樣,有8個人在第一集就被淘汰了。在第二集中,伊萬和參與者們進行集體約會。他們一起採摘葡萄、騎馬、乘火車。經過這一輪,又有7位被淘汰了。留下來的每人都獲得一根藍寶石的項鏈。接下來的一周,伊萬要和這五位女性在巴黎單獨約會,然後淘汰一位。剩下的4人每人獲得一條綠寶石的項鏈。在第四集的結尾,所有的社會活動都在城堡附近舉行,剩下的三人每人獲得一根紅寶石項鏈。接下來的一周里,決賽的兩名選手每人獲得一個鑽石耳環。
在伊萬作出決定之前,製作者剪輯了大量的資料鏡頭記錄了伊萬這一段日子的主要活動,為下一個系列節目做好鋪墊。然後,在宣布決定的那一天,香檳酒、歡呼的人群等等將現場氣氛營造得非常熱烈。激動人心的那一刻,伊萬對左拉說,他已經選擇了她,因為她關心別人並且對生活充滿熱情。然後他說出了真相:自己根本沒有5000萬美元,是否可以接受真實情況的他,並且當晚在舞池相見?左拉說盡管她感到有點被背叛的感覺,因為畢竟所有成功的關系都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但是她仍然願意和他相處。這時候保羅·霍根出場了,對他們說他們的浪漫經歷就像神話故事般感人,並且希望他們有一個美好的結局。讓他們吃驚的是,他倆一起得到了一張百萬美元的支票。節目的最好,伊萬邀請左拉跳舞,舞池裡只剩下他們倆。
有意思的是,在隨後的事後的特別追蹤節目中,伊萬和左拉在節目播出後的數月里第一次又聚在一起。他們暗示說他們想要知道離開攝像機鏡頭的真實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在事後的一次采訪中,左拉說她和伊萬只是普通朋友而且也不想再約會。
市場表現
Fox 的「百萬富翁·喬」一登上電視就引起了相當大的反應。在2002年9月—2003年5月 這個收視季度的調查中,這個節目年平均收視率達到13.3%,在電視網所有節目收視率排名中位列第三,排在第一的是CBS的「犯罪現場調查」節目(16.3%), 排在第二的則是NBC著名的情景劇「老友記」(13.9%)。應該說,這個成績相當不錯。
路透社報道說,根據尼爾森調查的數據。FOX電視台播出的長度2個小時的「百萬富翁喬」節目的大結局那一集平均收看人群達到3460萬。當天相同時段,沒有一家電視網半小時的節目的收看人群達到過1800萬。
Fox也承認,這個節目是2000年8月CBS的「倖存者」節目第一版之後所有電視網娛樂節目中(包括「超級碗」決賽在內)收視率最高的一個。晚上9點開始的這期節目吸引了18到49歲年齡層觀眾的40%。這些人群是最具有廣告價值的。在34到49歲的女性觀眾中,有50%收看了那期節目。FOX當晚節目30秒廣告的價格是55萬美元,這也是常規系列節目廣告價格的最高峰。
節目點評
這個節目給我的一個最大的啟示是,電視節目如何不斷創新。我們經常聽到從事節目製作的朋友抱怨說節目創新如何難、新的節目樣式幾乎已經被別人都挖掘過了雲雲。更有甚者,認為我們國內的電視節目樣式已經超過了國外等等。這其實是一種不嚴謹、不嚴肅的觀點。我選擇這個節目作為案例就是想要告訴大家,節目形態的創新是無止境的,我們千萬不要自我滿足,更不要畏難。真人秀節目火暴的時候,美國同時期有幾十個「真人秀」類的節目,如果你是一個製作人,你能不能弄出一個與眾不同的節目出來?「百萬富翁·喬」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對於游戲競賽類節目而言,核心的因素基本上總是圍繞如何製造懸念展開的。前面幾期文章我們介紹了一些不同樣式的游戲競賽節目,他們製造懸念的手法都不一樣。這個節目更有新的創造。節目在「假富翁」——「真情感」、「真富翁」——「假情感」、「真富翁」——「真情感」、「假富翁」——「假情感」的沖突模型中不斷增加懸念,吊觀眾的胃口。製作者是怎麼創造出這個節目的呢?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能夠將「約會秀」的核心元素和「真人秀」的形態巧妙地結合起來。這恐怕是這個節目取得成功的關鍵。
國內的許多游戲競賽類電視節目脫胎於國外的這些節目形態。但是我覺得有一個問題非常突出,那就是我們過分偏重於純粹形式方面的模仿,缺乏對某一個或者某一類節目之所以成功的本質原因的研究。我們容易滿足於「形似」,殊不知真正應該追求的是「神似」。只有了解了某一個或一類節目成功的真正原因,我們在模仿時才能抓住關鍵。

3. 請教電影名字

就是----《少數派報告》!

中文名稱:少數派報告
英文名稱:Minority Report
別名:未來報告/關鍵報告
資源類型:DVDRip
發行時間:2002年
電影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電影演員: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卡梅倫·迪亞茲 Cameron Diaz
卡梅隆·克羅威 Cameron Crowe
皮特·施特曼 Peter Stormare
馬克斯·馮·賽多 Max von Sydow
Blake Bashoff
傑西卡·坎普莎 Jessica Capshaw
斯蒂夫·哈里斯 Steve Harris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
簡介:

導 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Steven Spielberg
主 演: 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卡梅倫·迪亞茲 Cameron Diaz 卡梅隆·克羅威 Cameron Crowe 皮特·施特曼 Peter Stormare 馬克斯·馮·賽多 Max von Sydow Blake Bashoff 傑西卡·坎普莎 Jessica Capshaw 斯蒂夫·哈里斯 Steve Harris
上 映: 2002年06月17日 ( 美國 )更多地區
地 區: 美國 ( 拍攝地 )
對 白: 英語 瑞典語
評 分: 7.7/10( 58573票 )
顏 色: 彩色
時 長: 145 分鍾
類 型: 犯罪 劇情 科幻 驚秫 動作
分 級: 瑞典:15 西班牙:13 阿根廷:13 德國:12 澳大利亞:M 法國:U 美國:PG-13 瑞士:12 英國:12

劇情簡介:
在2054年的華盛頓,人類的司法審判制度已經「進化」到了在犯罪發生之前已能預知犯罪並逮捕將要犯罪的罪犯的地步!這種「預知犯罪」的能力得益於一種「心理科技」的發展,比如電腦具備了顯示人類最隱秘的思想的能力。一位華盛頓特區的警官讓-安德頓一直以這種心理科技為法律武器逮捕犯人,從未質疑過這種制度,但有一天他突然被當成「將要犯罪」的犯人被通緝!獵手突然變成獵物,安德頓惟有一邊逃亡一邊尋找自己無罪的證據……
在喬恩亡命奔逃的過程中,他知得政府用來預測感知犯罪意向的是三台具有人腦智能思維方式的超級電腦「法官」,一個人的罪名最終是否成立,其決定權不再是落在人數眾多的陪審團手中,而僅僅是由這三位「法官」來判斷被告的生死。當其中的兩位「法官」認定罪名成立,而另一位「法官」卻持相反分歧意見時,如果最後這位「法官」(也就是「Minority」——少數派)的判斷才是正確的,那麼這名「法官」的意見就被稱為「少數派報告」。
對喬恩罪名的宣判,三位「法官」就出現了分歧,其中一位認定他是無罪的,那麼在眾多精乾探員的追逐下早已精疲力竭的喬恩,到底能否利用這份「少數派報告」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呢?

影評:

五十年後無懸案

《少數派報告》是一部不會侮辱諸位智商的驚險片,其精彩程度堪與《黑客帝國》媲美。跟《黑客帝國》一樣,它具有優秀科幻片發人深思的特徵,同時,它也是一部令人目不暇接的動作片,不停地刺激你的視聽器官。因此,觀看此片,請帶上眼睛和耳朵,還有腦袋。

2054年的華盛頓特區。科技的高度發達已經能使人預測暴力犯罪,從而防止它的發生。但是,6年沒出過謀殺案的美國首都即將發生命案,而做案者正是打擊預謀犯罪這個特殊部門的負責人約翰·安德頓。約翰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去殺一個素昧平生的人,他感覺遭人陷害,於是他需要一邊逃亡,一邊找出真相。

那三個居住在水裡、能預告未來犯罪事件的「特異功能」女子會不會出錯?約翰到底36小時後會不會殺人?他那6年前被人綁架的兒子究竟是死是活?想置他於死地的人是誰?有何動機?這些問題都必須留待大家觀看影片時去尋找答案,在此我們不能破壞影片的懸念和大家的興致。

「古老」的故事、及時的寓意

影片的故事框架來自瘋狂作家菲利普·K·迪克1956年出版的一個短篇,其寓意簡直像是為911後的美國人度身定作的,即「為了人身安全,你願意放棄多少個人的自由和隱私?」在當今世界,為了乘坐飛機,我們可以接受搜身等檢查;但乘坐地鐵你願不願意接受身份核實?影片假設,50年後的華盛頓特區市民願意接受無時無刻的身份檢查,當然不是由活人來搜身,而是藉助科技手段。

該片最令人難忘的一場戲,是一群電子「老鼠」串入一棟破舊公寓,挨家挨戶核實每個人的身份。主角躲在浴缸的水裡,屏住呼吸;不幸,一個氣泡從他鼻孔里冒出,一隻即將離去的「老鼠」覺察到動靜,便回頭凝神聆聽……在此之前,影片有一個「環顧」電子老鼠進入每家每戶的「半圓周」鏡頭,其技巧之高超令人想起大師奧遜·威爾斯在《A Touch Of Evil》中的開場鏡頭。

影片提出的另一個嚴肅命題:當你能預知即將發生什麼事情時,你的行為是否會改變「命中註定」的結局?《時間機器》中對此的詮釋是「沒有影響」,時辰到了,該死還得死;《少數派報告》似乎持相反意見:由於警方的「先見之明」,尚未發生的命案才得以阻止。但是,這個立論反過來用到約翰身上,你可以推論出「預知導致犯罪」的結論——如果他什麼都不知道,過著正常的日子,他怎麼會在「規定」時間遭遇那個即將死於他手的人?說到底,人生之路是命中註定還是自由意志起作用?是人控制著命運,還是命運擺布著人?恕我此處不再深入討論這個議題,否則看電影會變成啃尼采、叔本華。

另一個牽涉到法律的問題也很重要:如果「兇手」尚未犯罪,甚至還沒有想到要去犯罪,那麼,他豈不是無辜者?按照現行的美國法律,有犯罪動機或犯罪思想都不能算犯罪,只有付諸行動時才跨越合法和非法的界線。

Style:工匠和藝術家的分水嶺

如果《少數派報告》是一部純粹的動作片,它的成就不亞於《法櫃奇兵》或《亡命天涯》。幾場追殺戲設計得很有節奏感,而且不乏新意,即便是「炒冷飯」,如空中追車那場,在《第五元素》和《星戰前傳II》中均露過臉,但斯氏的處理更具想像力,同時更自然。顯然,斯皮爾伯格拍攝本片得到了繆斯女神的眷顧,而一位影人有沒有創作靈感,我們即使無法說出所以然,但完全可以意會。主角的幾場逃亡戲雖然刺激,但筆者最喜歡的卻是「女巫」幫助他在商場躲避追兵的那場戲,細節之巧妙令人叫絕。

我把那個有特異功能的pre-cog稱作「女巫」,因為她使我想起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開場的那三個女巫,她們也能准確地預測主人公的未來命運。跟別的斯氏作品一樣,該片有許多向前輩致敬、出處可尋的戲劇元素,但這跟抄襲有本質的區別。《少數派報告》的新意並不表現在某個場景匠心獨具,而是它對新舊元素的融合。比如,開發人類的預知潛能似乎是新發明,但三個pre-cogs女郎躺在水底的樣子又很原始;放映未來形象的設備很先進,但顯示結果的機器卻像是產自19世紀,而那個刻著未來罪犯姓名的裝置左看右看都像是撞球。男主角春風得意時,他查看全息電腦如同指揮交響樂,而背景上配的正是古典音樂;而他逃亡過程中,音樂更多是極富現代色彩的約翰·威廉斯之作(電子老鼠那段堪稱經典)。

這種未來和過去的撞擊集中體現在影片的黑色風格上。所謂「黑色」,是指好萊塢三四十年代的黑色警匪片,即「film noir」,不同於常說的「黑色幽默」。這種風格在人物塑造、場景描繪,尤其是燈光和構圖方面有一種神秘感,比如本片的攝影偏冷色,而且畫面的顆粒感很強,跟言情片中鮮艷和細膩的效果截然相反。斯皮爾伯格對黑色片心儀已久,但他的電影世界一向太光明,即便是《辛德勒的名單》仍有一股正氣,但最近兩部科幻片卻明顯把他推向「黑暗」的一面。電影界稱作的「黑暗」(dark),絕沒有貶義,而往往是指題材凝重、風格壓抑、具悲觀思想、有厚實的文化積淀。

《少數派報告》的每一個環節都讓人擊節贊嘆,演員的表演也不例外。斯氏的選角可謂十全十美,每個小角色都發光發熱,柯林·法瑞爾大有搶布拉德·彼特飯碗之勢,而靚湯更是找到了一個全面開花的機會。當然,他不會捧回小金人,但這個角色的確使他的魅力和潛能得到充分發揮。

《少數派報告》絕對是暑期片的佼佼者,但筆者並不認為它可以躋身斯氏三大傑作之列。它能開啟腦筋,但卻沒有洗滌靈魂,也許這是黑色片或動作片無法承載的功能。

高人指點,技術「領先」

《少數派報告》的技術含量非常高,對科幻或科技感興趣的觀眾對裡面的場景細節可以反復咀嚼,若仍覺不夠盡心的話,可以上網跟別的科幻迷繼續商討。

影片在這方面所下的功夫和取得的成績超過了1982年的《銀翼殺手》(改編自同一個原作者的另一篇小說),原因是斯皮爾伯格請來了當今頂尖的未來學家,其中包括科學家、哲學家和藝術家,把他們召在一起「腦力激盪」,戲稱「智囊團高峰會」。他們的「藍圖」在美工和導演的指導下,創造出一個依稀可辨、但開啟眼界的未來世界。

舉例如下:第一,未來的電腦界面如同全息攝影,使用者像指揮音樂那樣在空氣中「指手畫腳」,各種信息便呈現在眼前;第二,瞳孔將是識別每個人的「身份證」,不管是進入公共場所還是上班都少不了它;第三,廣告徹底實現了個性化,你所到之處,專門針對你的廣告就作為虛擬現實出現在眼前,它了解你的消費習慣和個人品味;第四,報紙雜志就像現在的網站,內容不斷滾動更新;第五,汽車要比現在的小,而且能利用磁浮原理上下行駛;第六,植物能像寵物一樣逗主人玩;第七,警察用的報話機將演變為比眼鏡稍遠一點、能放映實時畫面的透明薄片;第八,可以助你飛翔的肩背式助飛器猶如現在的滑板……

電影及小說版本分析

警告:如果您不打算預先知道《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電影或小說版本的情節走向及結局安排,請勿閱讀本文。

是的。以上警語並不光只是網上討論群組在公開游戲攻略或者讀書心得時一種禮貌性的知會,而是針對菲利浦·迪克(Philip K. Dick)原著、斯皮爾伯格改編的故事《少數派報告》所討論的重點之一產生的心得。有趣的是,這個心得同我長久以來對於預知一事所可能產生的矛盾疑惑不謀而合。

這個疑惑是:如果預知了未來因而改變它,我如何還能宣稱已然預知未來?

舉例來說,我倘若經過某種方式,得知在待會兒我出門為了肚子打算的時候,會在經過街邊的檔口被一架史坦威平台鋼琴自五樓掉下來砸成肉泥,於是決定今天晚上就自個兒煮碗泡麵順便在里頭打兩個蛋解決一餐——雖然略嫌寒酸,但不會遇上從天而降的平台鋼琴。因為我知道出門會有意外,所以我不出門;因為我不出門,所以意外沒有發生。但,如果這個意外沒有發生,我如何預測得到?

《少數派報告》故事的主乾,其實就源於這么一個矛盾情境。

姑且不論斯皮爾伯格在人物設定上對於菲利浦·迪克原著小說所做的更動,《少數派報告》的小說及電影版本,說的都是在近未來的社會里,有個預防犯罪的機構。這個機構利用了三個具有預知能力、但心智發展有點問題的異人為基礎,依他們所預知的內容得知某人在某時於某地將犯下刑案,於是就能夠提前將此人逮捕,防止刑案真正發生。因尚未犯下的罪行逮捕公民此事是否合理暫且不論,城市裡趨近於零的犯罪率其實已然替這套系統提供了最佳的背書。這個原因也許是:因為一般公民並不會知道未來如何,所以這些預言異人的預卜結果都是正確的,就如同我並不知道頭項上會掉下一台平台鋼琴所以還是出門吃飯結果發生意外一樣;但如果這些未來式的罪犯知道了自己將會犯罪,那麼,他們還會決定犯案嗎?

故事裡的主角就面對了這么一個狀況。

預防犯罪機構的核心份子,就發現自己將會在若乾天之後,殺害一個同自己素未謀面的人。審判者在剎那之間成為受審人,於是我們有機會同主角開始檢視整個所謂「完美的預防犯罪系統」,看看這個系統是否真的如此值得信賴?三份預言報告是否總是明白地指出同一件發生在未來的刑案?三個預視未來的先知異人是否總是做著相同的噩夢?

倘若不是,那我們該如何看待預言報告里的相對少數?

在電影和小說中,三份預視報告中都有一份提及,主角不會殺人;這份少數報告,究竟有沒有它存在的價值?三份預言報里的多數,當真就代表了肯定發生的現實;而代表少數的那份報告,就一定是錯誤的預視結果?關於這個問題,斯皮爾伯格與菲利浦·迪克採取了完全不同敘事焦點,於是產生了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

先來瞧瞧斯皮爾伯格的電影版本。

少數報告是三個預知者中最重要的、居領導地位的那人所預見的未來。於是主角設法劫走了這個預知者,希望利用她提出這份少數報告來為自己翻案。斯皮爾伯格在故事裡摻入大量與親情有關的元素:主角之所以全心投入預防犯罪的工作,是因為自己的孩子數年之前被綁架失蹤,至今下落不明;預視者之所以獲得預知能力,是因其上一代的葯癮所致,而關鍵預知者一再重覆的噩夢,則與自己母親被弒的案件有關。這些親情元素在劇中糾葛成一團,最後在結局揭曉之後,斯皮爾伯格進一步否定了這樣的系統,甚至替三個預知者安排了幸福平靜的生活模式。

再看看迪克的小說情節。

三份報告雖然有兩份的結果相同,但事實上每一份都是少數報告——結果相同並不代表過程相同,如果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的話,這三份報告其實都是不一樣的。迪克的焦點集中在我們之前提及的矛盾:如果主角知道了自己未來的罪行,是否還會照著預言犯案?第一份報告里的主角將會殺人,而第二份預言報告將主角得知第一份報告結果一事納入考慮,於是得出了主角打算不照第一份報告的結果行事、將不會犯案的決定。在這兩份報告之後,故事的主角已經在種種情節之中得知了被害者的身份等等原來所不明白的資訊,於是最後做出殺人的決定。也就是說,最初及最末的兩份報告雖然結果相同,但通往這個結局時點的過程卻不一樣。迪克雖然提及了政治權力的傾軋、中年危機及夫妻感情的猜忌,但並未花費太多力氣在這些問題的描寫上頭;他甚至不質疑這個系統,只是聚焦在這個矛盾的特例上頭。

大體來說,我個人喜歡原著多過電影。

當然,這只是個人喜好的問題,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優劣標准。在斯皮爾伯格的手裡,菲利浦·迪克慣寫的臟亂、擁塞、混亂型式近未來,自然不可能呈現如同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Blade Runner)那種潮濕沉悶場景,或者保羅·范赫文的《全面回憶》(Total Recall)里那種工業單調都市,是故,這不但不是我在意的重點,事實上我還得承認,斯皮爾伯格使用偏藍灰色清冷色調還蠻對我脾胃的。而他一向被批評的太過商業手法或者太過濫情表現,我都覺得無所謂,甚至連最後童話般的結局場面,我也能勉強忍受。那麼,我為啥非得認為原著比較好不可?

其實仔細想想,主因大約是我覺得他沒有把題目「Minority Report」處理好。

讀讀迪克的小說就會發現,在並不算長的故事走到結局時,迪克回到了「預知報告里的少數」以及「預知未來是否會影響當事人的判斷」這兩個主題頭來。預知未來是否會影響當事人的判斷?答案是肯定的;於是這個變數再度回頭影響預知報告,三份預知報告其實各自加入了不同的參考值,每一份都是題目所謂的「少數報告」。而在電影劇情推衍的進程之中,斯皮爾伯格以「少數報告其實出自最關鍵者之口」的方式處理原來迪克故事的情節,再讓預防犯罪系統的准確度一次比一次松動,最後否定整個系統——如此動作雖大,卻讓我有點無法滿足。

因為我老會想到一些缺漏。

比如說:為什麼明明知道有某個預知者最關鍵,但卻輕易地舍棄其報告?如果預知者的能力有高有低,那麼也許他們提出來的預言份量就各有輕重,遇到三份預知報告內容不同時,是否簡單地取其大者即可?雖然概數原則如此,但這事兒可同某人是否得在牢里過下半輩子有關,如何能夠輕率為之?雖然用了別人的骨架再加進自己擅長的部份,但在經營自身專長情節之餘,似乎反而沒把原來的故事講得完全。簡而言之,我覺得斯皮爾伯格的故事結構有缺陷,收尾也沒給一個完整的交代。

但話說回來,電影或者小說創作,是否一定要替人性啦、宿命啦、社會結構等等提出最佳的定義?

我相信,用太大的帽子扣在創作品頭上,都可能是不公平的;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負責最要緊——亦即,我的滿足與否,其實在於故事是否被完整的說出來。在《少數派報告》的小說里,迪克不提系統是否正確,只提出會產生矛盾的特例,這種作法似乎比較謹慎負責;而斯皮爾伯格一舉推翻了整個系統,我們不知道這系統之前到底有過多少誤判的可能?是否有可能在特例之外,這個系統真如影片剛開始時宣稱的那麼完美?把系統否定了之後,原來的那些罪犯如何處理?這些疑問讓我在步出電影院的時候,不得不替這個故事可惜了起來,覺得銀幕里的那個世界似乎在我爽完了就走之後還留下太多爛帳沒有處理。

是的。這是商業電影似乎很難逃脫的命運。

但我相信,不要給不負責任的結果,故事還是能夠找到一個結局能夠符合商業電影的市場考量層面、甚至令更多人滿意的。

對美國人權狀況的憤怒控訴

《少數派報告》的導演是斯皮爾伯克,這個資本主義的掘墓人,早在《侏羅紀公園》里就用形象的圖景,揭露了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社會是如何養癰遺患的,那個黑暗的毫無人道的社會,出於種種卑鄙的動機,人為地製造了毀滅人類社會的超級恐龍,造成極大的社會危害,這一形象的電影喻言,深刻地喻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縱容、滋生的毒瘤最終是如何讓它們自己嘗到難以下咽的苦果的。我們完全可以把電影中那些變態的食人恐龍看成是本拉丹、伊拉克等如今與美國為敵的美國國家公敵的化身與象徵。想當年,正是美國反動政府用大把大把的美鈔扶植了薩達姆和本拉丹,當這些勢力像恐龍一樣長大成人、可以自主地進行自己選擇的時候,他們就變成了《侏羅紀公園》中向美國人張開血盆大口的恐龍。斯皮爾伯克這個偉大的正直的藝術家,就是這樣毫不留情地拿起電影藝術的武器,天才地早在九一一發生之前,就深刻地揭露了美國政府才是世界動盪與恐怖活動 真正的始作俑者,向美國的反動政府投下了比九一一更加具有殺傷力的炸彈。

在《少數派報告》中,斯皮爾伯克繼續用他的無產階級的革命思想,向腐朽沒落的美國社會投出了矛槍和利箭。

在這里,它把擲投的重點放在美國的虛偽的人權制度上面。

當美國政府總是把別國的人權狀況作為乾涉他國內政的借口的時候,斯皮爾伯克以後院起火的革命者大無畏精神,揭開美國的虛偽的人權的假面,用聲情並茂的故事、博大精深的風格、精彩絕綸的畫面,淋漓地表現出美國人是如何大言不慚地踐踏人權的。

影片中的畫面令人毛骨聳然,觸目驚心,慘不忍睹,無數愛好和平和正義的人們,一定會對美國聯邦政府如此地肆虐地侵犯人權表示由衷的憤慨和抗議,當然,正是通過激發一切有良知的世界人民的正常情感的洶涌,達到了對美國政府最嚴正的輕蔑和仇恨。

看看吧,影片中幻想的未來的美國政府是多麼的殘忍啊,為了那個所謂的預知犯罪系統,居然讓三個妙齡少女做美國政權機器的犧牲品。

看看影片中交待的那種用人體製作成的「犯罪前逮捕系統」的方法吧,「首先為她們(就是那些無辜的少女們)腦內植入犯罪圖像的晶片,稱之為女性感覺晶片,它們就像原始數據,快速瀏覽圖片並儲存,等她們腦細胞組織發育完全,晶片就會與之完全融為一體,接收並處理信息,她們不會感覺到任何痛苦,但我們必須保持恆溫,要不就會沉睡不醒。」

一幅多麼慘不忍睹的畫面啊。我們以前在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時製作的馬魯它中領教過法西斯的對人倫的磨滅、對人性的摧殘,今天我們終於從斯皮爾伯克的電影中,看到美國政府也是這樣的一類貨色,雖然他們口頭上高喊著人權與人道,但是這些美好的字眼,總是伴隨著精製導彈,在前面向他們看不順眼的其它國家鳴鑼開道。世界人民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一旦聽到美國人對別人指手劃腳關於人權、民主與自由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死神的翅膀就要隨著這些美麗的字眼接踵而至了。

斯皮爾伯格通過《少數派報告》無情地揭開了美國人嘴上說一套、背後里又是另一套的虛偽嘴臉。影片中的美國政府居然拿天真善良活潑可愛的美麗少女做試驗品,把她們製作成木乃伊般的僵屍,浸泡在液體中,生不像生,死不象死,而且在她們頭腦中埋下晶片,把她們作為一個零部件,製作出實現白色恐怖的所謂「犯罪預知」系統。

沒有比影片中的三個年輕貌美的少女浸泡在恆溫的液體中更能鏡像般地反映出美國政府的殘忍本質了。這一經典的畫面將永遠載入電影史的最光輝的一頁中。同時,這一經典畫面將使我們聯想到美國多年來用活人進行放射性試驗的丑聞,聯想到美國向海灣戰爭的老兵隱瞞受輻射的真相,致使無數的美國大兵命喪黃泉的悲慘命運,聯想到把無數的持不同政見者關進精神病院為他們進行神經切斷手術,這樣的社會,人的權利有什麼保障?三個少女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被泡在水裡,她們的夢境居然被榨取來服務於國家機器,這是一種多麼不可容忍的慘無人道的社會。

斯皮爾伯格就是通過如此血淋淋的事實深刻地揭露著美國社會的反人權的本質。

那些無辜的少女們的夢境用來做什麼呢?原來就是用來製造白色恐怖。

影片中的那些無辜少女們在昏睡狀態下的一句囈語,就可能成為確定誰犯罪的證明,在這里,犯罪不是後天隨機發展的,而是先驗的宿命的。在美國的國家機器眼裡,誰有罪是天生就確定好了的,這種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流氓兒混蛋的非此即彼的思維,其實正是美國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

你看吧,自從出現了一個九一一,所有的阿拉伯人都被先驗地確定為疑犯,美國的阿拉伯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歧視;再看吧,李文和就是因為長了一張黃色人的臉,所以就先天地被確定為里通中國,關進監獄,受盡行刑逼供之苦。在美國的社會里,只有看你不順眼,馬上就把你確定為一個犯罪嫌疑人,至於理由嘛,當然是想當然了,就像那個預知犯罪系統一樣,美國的政府本身就是一個預知犯罪系統,只要他認定誰有罪,不管有沒有證據,他就把罪行的帽子扣在你的頭上,像九一一事件,到現在也沒有提出確鑿的證據由本拉丹主謀,但才不讓你有所爭辯呢,立即讓你遭受滅頂之災。

斯皮爾伯格在《少數派報告》里尖銳地指出這種想當然的犯罪認定,實際上就是一種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走一個的一種變形。因為,在這種認定中還存在著一種意外的可能,就是「少數派報告」的存在,也就是說,這種系統的最終確認信息並不一定是百分之百放之五湖四海而皆準的。但蠻橫的美國政府才不會聽別人的解釋呢,影片中啼笑皆非的是,那個原來是白色恐怖中的一個執行者的約翰突然成了他所供職的國家機器的犧牲品,他總是指責別人是犯罪嫌疑人,沒有想到白色恐怖的國家雙刃劍反過來也要傷著他這個幫凶了,居然指證他要在「46小時內殺死一個他從不認識的男人。」。立刻,他受到了國家政權的追捕,於是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認識到這個國家機器的反動本質,轉而憑借自己的力量,向這個腐朽的社會發出受害者最強烈的吶喊。

經過一番逃亡,他終於乾掉了那個美國國家機器象徵的幕後主謀,洗清了不白之冤,通過奮斗重新找回了自己應有的人權。

這一部分斯皮爾伯格用傳統的好萊塢風格進行了反映,只是一點不驚心動魄,也沒有顯出什麼節奏來,這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斯皮爾伯格很有揭露的沖動,但沒有找到很好的吸引人視線的技巧與方式,他的節奏緩慢的老毛病再度發作,影響了對主題的進一步深入揭示。這是由於他的思想認識沒有得到徹底改造、對那個社會還抱有幻想而造成 的令人遺憾的地方。

盡管如此,我們仍應感謝斯皮爾伯格以戰斗在敵人心臟中的勇氣與精神,從堡壘內部揭穿了美國的人權神話,體現了一個熱愛和平的大導演的博大胸懷和國際主義的戰斗精神。謝謝老斯。

4. 這是哪部電影啊

驚聲尖笑2

◆片 名:驚聲尖笑2/又搞乜鬼奪命雜作/
◆英 文:Scary Movie 2
◆導 演:凱南·艾夫里·韋恩斯(Keenen Ivory Wayans)
◆編 劇:馬龍·韋恩斯(Marlon Wayans)肖·韋恩斯(Shawn Wayans)
◆主 演:安娜·法瑞絲(Anna Faris)
馬龍·韋恩斯(Marlon Wayans)
肖·韋恩斯(Shawn Wayans)
◆類 型:喜劇(Comedy)恐怖(Horror)
◆國家地區:美國
◆語 言:English
◆字 幕:中文
◆片 長:95 分鍾
◆MPAA定級:R 級
◆首映日期:2001年7月4日
◆發行製作:帝門(Dimension)
======================================
◆劇情簡介:

是由第一集苟活的兩男兩女原班人馬切入發展,描述他們重返校園後,在狂人教授居心叵測的秘密安排下,呼朋引伴號召一掛不怕死同學,趁著周末前往郊區鬼屋研習催眠術,這大宅院想當然爾不乾不凈,夜黑風高一場人鬼鬥法於焉展開…
========================================
◆影評 & 幕後:

2000年暑期的爆笑之作《驚聲尖笑》曾以"絕不留情、絕不臉紅、絕不再續"(No Mercy. No Shame. No Sequel.)作為宣傳詞,想必編導們對這部低成本的喜劇片能有續集沒抱任何幻想,誰料影片上映後激起了觀眾的強烈興趣,僅美國票房就高達1.6億多美元。這份意外驚喜給帝門公司的食言帶來了托詞,糾集原班人馬開拍續集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他們甚至對娛樂周刊說要在續集的海報上以"看!我們說謊了!"(Look -- we Lied)為新的宣傳詞。

影片前集中最絕的大概要屬模仿《駭客帝國》里女黑客空中飛踢以及尼爾躲避子彈的場面了,而大段大段抄襲《驚聲尖叫》和《是誰搞的鬼》這兩部校園題材的青春恐怖片也讓觀眾笑爆了肚。帝門公司這一次翻拍對象又換「新人」,放過了在前集里已經被搞得差不多的青春恐怖片,目標對准了《驅魔人》(The Exorcist)和《鬼入侵》(The Haunting)這樣的傳統恐怖片。當然時下流行的熱門影片也不會放過,據說編劇們整天貓在屋裡看《神鬼傳奇》、《霹靂嬌娃》和《卧虎藏龍》,尋找可以利用的閃光點,等你看到正片時,如果發現有類似上面幾部影片的搞笑鏡頭,可千萬別太意外哦:)

帝門公司最初邀得老牌影帝馬龍白蘭度客串本片,所要出演的角色就是翻版經典恐怖片《驅魔人》里的牧師。雖然馬龍的拍攝任務預計只有短短四天,但由於他是演技標簽,甚少演繹瘋狂喜劇,因此帝門公司頗寄期望,答應付給他200萬美元的片酬。可惜就在消息公布不久,馬龍白蘭度就因病住進醫院,這位影壇長青樹真的是與本片無緣呵。幾經考慮,帝門公司最後選擇了詹姆斯伍茲接替了馬龍的角色。

本片導演就是模仿搞笑片的代表人物凱南·艾夫里·韋恩斯,此人的拿手好戲是將電影、電視、廣告片中的橋段移植到自己的作品裡開涮一番,而他的親兄弟肖與馬龍也明顯繼承了他們家族的血統,在這兩集《驚聲尖笑》中,肖與馬龍不僅是片中主角,更親自操刀為老哥撰寫劇本。如果說法拉利兄弟的喜劇百無禁忌搞笑至上的話,那麼韋恩斯兄弟的這套作品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不但將前者的廁所幽默發揚光大,而且還創造了一項調侃影片的紀錄,就連影片本身都成為片中部分情節的調侃對象,簡直無厘頭到了極點,相信就連現在的周星馳也要甘拜下風了。

一開頭是模仿《驅魔人》的鏡頭,我剛才的回答有錯誤,向你道歉。送上下載地址:
http://files.filefront.com/247782276823574315052_cd1pdf/;4600753;;/fileinfo.html
http://files.filefront.com/247782276823574315052_cd2pdf/;4600953;;/fileinfo.html

5. 求韓國電影《外出》高清完整版下載地址

《外出》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Pg9nQtua_-dhS4rMwcum3A 提取碼: 6d6y

《外出》是一部由許秦豪執導,裴勇俊、孫藝珍領銜主演的韓國愛情電影。該片於2005年9月7日在韓國上映。影片講述了舒英的丈夫不幸遭遇車禍成為植物人,她卻與車禍當時跟丈夫一起搭車的女人的丈夫仁書邂逅。面對背叛愛情的兩個人,漸漸發展成復雜的關系的故事。

6. 電影《鋼的琴》在線觀看 鋼的琴高清完整版DVD觀看 鋼的琴迅雷下載.

《鋼的琴》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gH105oe8gJ22oRMTb8YiyA

提取碼: yhwe

《鋼的琴》是一部由張猛執導,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喜劇電影。該片於2011年7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鋼的琴》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艱苦努力,最後通過身邊朋友的幫助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通過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和友情。

7. 電影 情事 정사(2014) 中文字幕

8. 請問是知道這部電影

BT下載頁面http://www.fiorentina.cn/Soft_Show.asp?SoftID=172

影片英文名: Das Wunder Von Bern
影片中文名: 伯爾尼的奇跡
影片分類: 體育片
影片產地: 德國
出品年份: 2003年
影片長度: 100分鍾
導演: 榮克·沃特曼
編劇: 榮克·沃特曼
霍胡斯·哈恩
主演: 彼得·洛邁爾
路易·克拉姆羅特
盧卡斯·格雷戈霍威茨
IMDB得分:7.5/10 (812 votes)
IMDB鏈接:http://us.imdb.com/title/tt0326429/

電影製作:kimlip電影續種:youyoudeyu劇情簡介:

【故事背景】

1954年第5屆世界盃(瑞士)

戰後的德國民眾忙碌於戰後重建的日常工作之中。德國國家足球隊在瑞士打入了世界盃的決賽,將在瑞士城市伯爾尼迎戰當時世界公認最強的足球隊匈牙利國家足球隊,勝算近無。然而,德國國家足球隊不可思議地戰勝了匈牙利隊,第1次贏得了世界盃冠軍,這一難得的勝利被世人譽為「伯爾尼奇跡」。

【故事主線】

沃爾特曼的該部影片系根據德國入圍世界盃決賽的真實歷程,融合一個11歲小球迷的虛構情節做為故事的主線。講述這名男孩的父親--昔日的一位德國士兵,被當成戰俘在蘇聯關了10年後,於世界盃期間回到了這個魯爾谷(Ruhr Valley)煤礦城鎮埃森(Essen)的故事。

【故事梗概】

在德國南方慕尼黑。片中另一角色:保羅·阿克爾曼(《南德意志報》的體育記者)正與未婚妻籌備婚禮,突接到任務趕赴赴伯爾尼采訪,於是便將蜜月改道瑞士。此時此刻的埃森鎮上,人們都聚在魯班斯基(Lubanski)家的小酒館里,觀看電視機上的比賽。店主理查德·魯班斯基曾在蘇聯的戰俘營被關押了11年,常年的死亡恐懼改變了他的性格。別人在看球,魯班斯基(Richard Lubanski)的小兒子馬蒂亞斯(Matthias)如坐針氈。因為他的偶像德國球員赫爾穆特·昂(Helmut Rahn)在出發去瑞士前跟他說過,「只有你在,我才能贏得重要的比賽。」他明白,一定得去瑞士一趟。但是他父親不理解之,在發現了他的動向後,動手打他。母親挺身而出,歷數全家人迎接他歸來之後為使他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狀態所作的努力,魯班斯基終於心有所悟。

公元1954年7月4日,德國隊和匈牙利隊進行最後決賽之日,魯班斯基開著借來的汽車和兒子一起趕到伯爾尼… 比賽當天艷陽高照,臨到賽前卻奇跡般地下起了傾盆大雨。匈牙利人在八分鍾內連進兩球,比賽進行到第16分鍾的時候被德國人扳平。直到第86分鍾,赫爾穆特·昂踢進了決勝的一球。全場轟動,德國隊贏得了世界盃冠軍!

最後一幕中,載著歸來英雄的列車在夕陽駛向地平線,

克里斯蒂安·艾希勒在他的《足球神話網路全書》中如是雲:「伯爾尼的勝利是德國足球美德的誕生,是國家自信心的重生。」

伴隨著伯爾尼的奇跡,戰後德國的經濟奇跡也日漸開始…. 影片簡評:

德國總理施羅德稱贊這部電影是德國電影中的一部好作品,非常感人,以至於他在觀看樣片時就淚流滿面了。總體來說全片的亮點不少,比如說音樂和畫面完美結合,片中德國人對戰爭的反思等!《伯爾尼奇跡》是一部感人的運動題材電影,見證了德國戰後重建的歷史,但同時也是一出觸動人心的家庭戲,風趣幽默的對話給影片也帶來了幾分滑稽色彩。

::下載地址::

9. 求電影名

第一部沒錯就是深淵。

電影
中文名稱:深淵
英文名稱:The Abyss
別名:無底洞
發行時間:1989年
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電影演員:邁克爾·比恩 Michael Biehn …… Lt. Hiram Coffey
埃德·哈里斯 Ed Harris …… Virgil 'Bud' Brigman
瑪麗·伊麗莎白·馬斯特蘭托尼奧 Mary Elizabeth Mastrantonio …… Lindsey Brigman
邁克爾·比奇 Michael Beach …… Barnes
迪克·沃爾克 Dick Warlock …… Dwight Perry
Chris Anastasio …… Truck Driver
約翰·貝德福德·勞埃德 John Bedford Lloyd …… Jammer Willis
Captain Kidd Brewer Jr. …… Lew Finler
Leo Burmester …… Catfish De Vries
Mike Cameron …… Sailor with the fire extinguisher
(uncredited)
J. Kenneth Campbell …… DeMarco
邁克爾·查普曼 Michael Chapman …… Dr. Berg
Paula Cross …… Young Woman
Phillip Darlington …… USS Montana Crewman
Thomas F. Duffy …… Construction Worker
對 白: 英語
評 分: 7.4/10( 19843票 )
顏 色: 彩色
聲 音: AC3 5.1
時 長: 劇場版146分鍾
類 型: 劇情 科幻 驚秫 冒險 動作
分 級: 加拿大:PG 加拿大:PG 加拿大:G 加拿大:A 加拿大:AA 加拿大:14 葡萄牙:M/12 阿根廷:13 澳大利亞:M 智利:14 芬蘭:K-14 法國:U 冰島:12 挪威:15 秘魯:14 新加坡:PG 西班牙:13 瑞典:15 英國:15 美國:PG-13 西德:12 荷蘭:AL 字 幕: 外掛中/英文
劇情介紹:
美國核潛艇蒙坦娜號航行在加勒比海深水下面時,此時潛艇正在秘密跟蹤一個水下航速極快的不明物體,正當潛艇快要接近那個不明物體的時候潛艇上的所有設備突然失靈,隨後潛艇被捲入一股強大的亂流中,但是沒過多久潛艇上的設備又恢復正常了,潛艇上的士兵和指揮官都很吃驚,這時聲納探測儀居然顯示前方不遠處是一個深不見底的海底斷崖!突然潛艇撞上了斷崖,指揮官最後決定釋放有求救功能的浮球,慢慢的潛艇沉入了萬丈深淵···········海軍軍方收到求救信號,立即派直升飛機來到出事海域附近的石油勘探船探險者號上。在探險者號定位飄浮的海下,高壓潛水鑽台深海之心號上的工長巴德接到電話,海面上的軍方負責人和石油公司負責人命令鑽台上的所有人員立即配合軍方營救核潛艇。接著,軍方派出由科菲中尉率領的搶救組和巴德的妻子、石油公司女工程師琳西一起來到水下鑽台。
巴德近來一直與琳西不和,兩人一見面就不斷發生爭吵,巴德十分不快。琳西與巴德等人分別駕駛幾艘工程潛艇找到失事核潛艇,科菲和巴德帶領各自人員進入失事潛艇,發現裡面已經灌滿海水,艙內到處飄著艇內官兵屍體。這情景讓巴德帶來的潛水員賈默驚慌不安。為了讓賈默鎮定下來,巴德讓賈默在原地等待,自己繼續向前搜索。不料,巴德遊走片刻,水下出現賈默從未見過的奇特物體,賈默被嚇得掉頭撞在艙門上,由於他太過緊張,背上的供氧器的氧氣氣量調節閥已經不知不覺的被調大了。巴德和科菲及時趕到,救出嗆昏過去的賈默。
幾乎與此同時,在核潛艇外駕駛工程艇的琳西也與那個奇特物體遭遇,物體遊走後,艇內的動力才重新恢復。搶險隊回到深海之心鑽台,琳西因為奇特物體的來歷與巴德爭執不下,科菲中尉則認為這是蘇聯人的陰謀。琳賽對科菲的看法不以為然,把情況匯報給海面上的軍官。軍官也認為這不像是蘇聯人所為。這時,科菲帶人擅自前往失事核潛艇,拆下一枚核彈頭秘密運回深海之心。海面上氣候越來越惡劣,狂風巨浪把探索者號雙體船上的起重機颳得倒塌下來,起重機鐵臂墜落入海,筆直向深海之心號砸來。鑽台里的人們眼睜睜看著有管道與鑽台相連的鐵臂向自己頭頂飛速墜落,最後幸而落在鑽台旁邊,卻又差一點把鑽台拖下深淵。
一場大難過去,鑽台被碰撞得四處進水,轉眼間鑽台上已經死傷數人。海面上的探索者號因為風浪太大已經開走,鑽台上的人們只有自己修復鑽台。琳西獨自潛水到鑽台外補修鑽台,隨身的電力又一次無故中斷。她發覺,那個藍色的神秘怪物又一次出現在面前,怪物遊走後又一個明亮物體游來,還伸出觸手與她的手互相撫摸。琳西欣喜地回到鑽台艙內,把自己剛拍下的照片沖洗出來給大家看,並認為這是某種並非人類的智能生物。琳賽看到的情形使科菲中尉萬分驚恐,他和手下人暗暗把核彈頭拆開,准備用這枚核彈頭和他認定的蘇聯特工部隊決一死戰。琳西得知情況去勸阻科菲,但此時的科菲卻似乎已經精神狀態不太正常。這天夜晚,科菲突然把巴德、琳賽等人扣押起來,獨自駕駛裝載了核彈頭的工程艇潛出鑽台。巴德等人沖出房間後追上科菲,同琳賽駕駛另一艘工程艇攔截科菲。雙方在海下展開一場生死搏殺,科菲的潛艇終被撞破,連同核彈頭一起葬身在無底深淵里。琳賽的潛艇也被撞破,幸而巴德身穿潛水服把琳賽救回鑽台。
巴德不顧生命危險,換上深水抗壓潛水服下潛到深淵底下,冒死找到科菲帶下深淵的核彈頭,並拆下了彈頭上的引信。就在巴德隨身攜帶的氧氣耗盡,生命垂危的時候,奇特物體再次出現,拉著巴德來到輝煌的外星人基地,挽救了巴德的性命。海面上風平浪靜,探索者號開回來尋找深海之心。海底浮上一個巨大物體,外星人基地帶著絕處逢生的巴德把深海之心和探索者號一齊托出海面!
為了營造發生在海底的影片背景,卡梅隆在一家廢棄的核工廠用了一千萬加侖的水,並造了一個大的天幕以使光線暗得如同深海。電腦特技在這部影片中所佔比重並不大,效果也只是勉強過得去,較之後來的一部題材近似的《深海圓疑》,它的可看性似乎略遜。而影片的整體效果也只是套路感十足的商業製作,甚至在敘事手法、節奏等方面還不太圓熟。《深淵》作為一部影片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海底異形這一形象卻為卡梅隆帶來了新的特效:T-1000。這就是他下一部片子《終結者2》中的液體金屬效果。
影片評論:
1989年,卡梅隆自編自導的《深淵》問世。這部作品是在完成了《異形II》的拍攝後第三部重量級作品。一方面,影片運用了大量的電腦製作合成影像,因此,科幻影迷們醉心於這部影片在科學上的准確性,以及片中激動人心的特技效果。
在影片中除了多個高科技的手段的首次運用而反映在影片中的時而深邃神秘、時而又斑斕迷人的畫面表現外,另一方面,在人物的感情沖突和轉變的描寫上也傾注了卡導的在感情生活上的寄託。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的其它同類作品有些不同,卡梅隆在撰寫《深淵》的劇本時,卡梅隆正在經歷和第二任妻子,電影製作人高爾.安妮.赫德的感情危機,自然地把自己的經歷帶入了創作之中,雖然穿插了很多驚險的場景和關於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他也情不自禁地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糾葛寫得感人至深。
記得男主角巴德最後因為使用液態氧氣時間無多無法返回「科迪」,他用字元傳送給妻子的那段話,「Knew this was one-way ticket/知道這是單程的車票」,「But you know I had to come/但是你知道我不得不來」,原本鬧著離婚的妻子看到後痛哭流涕,一遍遍呼喚著巴德的名字,「你把我從深淵中拉出,可你又走進了深淵」,情感在這生死離別之時才顯得彌足珍貴。那情那景,真是令人感動。其實,這一切都被外星生物所掌握,也是因了這段話,外星生物也在水屏上給巴德重現了這段文字,為著巴德的獻身精神,也為著兩人生死離別時的真摯情感和那份愛,外星生物感動了,認識到人類不光是戰爭和毀滅,他們有著真情和獻身的一面,從而停止了操縱海嘯對人類進行毀滅的計劃。
在影片的最後,美國式的重逢重現,記得嗎?美國影片這種場景俯拾皆是,想一想,阿波羅13號,ID4,奪面雙雄等等影片死而復生後的重逢,悲傷-焦急-吃驚-驚喜-擁抱-接吻。即便是泰坦尼克號的萊昂納多早已成死鬼,但最後也要在萬眾歡迎的掌聲中來一段美國式的重逢。這種美國式的重逢盡管老套,但在特定的人物矛盾沖突中和特定的環境下並沒有感到什麼不適,反而覺得感動。這個深淵的最後重逢,是在外星生物的NTI方舟上進行的,這一幕完全是電腦合成的傑作。在諾大的外星船體上,方舟散射著貝殼般的五彩光暈,在晚霞的輝映下,兩個生死離別的小可憐重逢了!在這種場景的映襯下,渺小的人與博大的自然和未知形成鮮明的對比,何等的壯觀!
《深淵》為電影特技的發展樹立了兩個里程碑似的方向。首先是他嘗試了前所未有的水下特技效果。卡梅隆在片中創造性地運用了各種方法表現水下奇觀,他的水下特技啟發了一批電影人,之後的《獵殺紅色十月》《紅潮風暴》以至於《U-571》都受到了這部影片的很大影響,卡梅隆本人後來的《泰坦尼克號》也運用了在《深淵》中實踐過的很多特技手段。
《深淵》中開創的另一個特技技術領域更具有革命性的影響,那就是它首次在電影中使用了大量的電腦生成影像。在《深淵》中有兩個技術性的環節被突破,其一是利用計算機做出不規則蠕動的圓柱蛇形狀的液態外星生物體,真實感十足。這種技術不但解決了利用模型難以拍攝在三維空間運動的生物體的困難,創造了令人信服的海底游動智慧生物形象,而且創造了片中最令人難忘的場景——會變形的圓柱蛇形狀的外星生物體,這種電腦生成變形物體的技術為卡梅隆的下一部傑作,《終結者2》打下了雄厚的基礎。其二是嚴絲合縫地合成了計算機動畫與實景片段;因為這個外星生物體是透明的,透過外星生物體身體看到的背景必需有折射效果。所以說這個合成在當時來說已經是一鳴驚人了。
關於影片的畫面比例和畫質,很多DY深惡痛絕的是這個DVD是2.35:1 Widescreen Letterbox的,但在實際播放中並沒有顯出圖像的劣化,反而感覺畫面細膩,層次感非常強,暗部細節表現很好,整體還說得過去。一些可變寬銀幕的畫質表現也不見得就好,除了理論上的原因,心理上對LB的厭惡大概是眾說紛紜的隨波逐流的原因,表現為定勢思維在作祟罷了。其實說到底,我們看的是實際表現。
關於音效,沒說的,THX認證的東西並非浪得虛名,這個《深淵》的DD5.1的音效絕對是示範級的,海嘯一幕,特別是巨浪產生的低頻,震人心房,壓迫感強勁,極具震撼性。細節表現也是令人擊節的,聽聽水中的聲音吧。

10. 我尼瑪台詞是哪部電影里的

我尼瑪是電影《心花路放》中的台詞。

「我尼瑪」是劇中火爆脾氣的社會小哥(雷佳音飾演)的台詞。

《心花路放》是2014年9月30號上映的一部影片,此片由寧浩執導,由黃渤、徐崢等主演。電影敘述了在生活中遭到了情感危機的耿浩,深陷無法自拔的痛楚之中,好哥們郝義為了幫助他擺脫痛苦,帶上耿浩開始了一段十分搞笑的瘋狂的獵艷之旅。

電影上映後,首周票房超六億,成為史上最快突破六億票房的華語電影。票房總計11.67億,登二零一四年度國產電影榜首,並成為國內電影史繼《泰囧》和《西遊降魔》之後的第3名。

對於《心花路放》的創作背景,導演寧浩透露是受了《西遊記》的影響,故事源於二零一二年的一場旅行,旅行結束後,將旅行中自己和朋友多年來發生的好玩的故事寫進了劇本,並表示希望在電影中直白表達中國青年們的愛情觀,即「如果剝離一切外在因素,一見鍾情才算是提純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