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國產電影的電影保護月
看待國產電影的電影保護月如下:
首先「國產電影保護月」是利用行政權力來為本土的電影企業謀取優勢的行為,它在一段時間內屏蔽進口大片的引進和上映,為國產片樹起了一頂保護傘。其次「國產片保護月」只是一個緩沖期,提升自身產品的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簡介:
電影這個詞有多重意思,現在多用於形容呈現在熒幕之上的根據人的視覺具有瞬間保留印象的原理,用攝影機將人物或其他被攝體的活動影像拍攝成連續性的畫面,通過放映機在銀幕上再現出來。例如:《盜夢空間》、《催眠》等即叫「電影」。
2. 國產電影保護月的保護意義
保護月存在的初衷,無外乎完成國片每年所佔票房比的份額。但除了《建黨偉業》這樣帶有任務性的影片,以及《畫皮2》這種製作規模就很龐大的國產大片受益外,其它中小成本影片從中並不能分到太多的羹——除了《建黨偉業》,包括《錢學森》、《飛天》、《楊善洲》在內的「獻禮片」票房依舊慘淡;跟《畫皮2》同期上映的《搜索》,票房也沒能出現井噴 。
從這個角度來看,保護月實施過程中,對華語電影本身的提攜和幫帶作用並不大。大片愈強、小片愈弱的態勢,依舊無法得到根治。
相比之下,注重提高自身品質,才是抵抗好萊塢的治本之道。從《人在囧途之泰囧》開始,2012年年底到2013年上半年,幾部亮眼的華語片,都是在與好萊塢直接對抗中拿到傲人成績。
《泰囧》的對手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西遊·降魔篇》則面臨《007大破天幕殺機》、《霍比特人》和《俠探傑克》的圍追堵截;《北京遇上西雅圖》連破《虎膽龍威5》和《生化危機5:懲罰》;《致青春》則終結了《特種部隊2》。
縱觀近半年在票房上有所建樹的華語片,都是中小成本卻都質素不錯,它們PK的好萊塢對手不乏大牌,卻不僅能全身而退還賺得盆滿缽滿。如此看來,保護月能起到一定作用,但絕不是萬能的。
3. 「國產電影保護月」是一個合法的、以文件確認的行政指令,還是一種沒有法律依據的、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受客戶委託,專門研究過,沒有任何法律依據。這是一個廣電總局電影局並不承認(原話是「在中國電影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我們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來放映國產電影」),但業界都知道的潛規則。
4. 為什麼要有國產電影保護月
原因如下:
顧名思義就是保護中國電影,扶持中國電影的一項政策。自從2004年,國家電影局下達保護中國電影的扶持政策以來,中國電影市場在每年的6月到7月(或者7月到8月)就會幾乎只上映中國國產電影,而同時期的外國賣座大片就只能延期上映。
簡介: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動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電影是一種視覺藝術,用於模擬通過錄制或編程的運動圖像以及其他感官刺激來交流思想,故事,感知,感覺,美麗或氛圍的體驗。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術的縮寫,通常用來指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形式。
5. 暑期檔的國產電影保護月是怎麼回事,你怎麼看
國產電影保護月是國家電影局從扶植國產電影的角度考慮,2004年口頭下達的希望全國各院線支持國產影片的通知,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或7月到8月)期間,不鼓勵引進海外分賬大片。這段時間則被媒體和業界稱為「國產電影保護月」。保護月存在的初衷,是為完成國片每年所佔票房比的份額。
6. 國產電影保護月我們是否應該坦然接受
國產保護月是指對我國內部針對扶持國產電影,進行一個每年六月十號到七月十號期間,不在引進外國電影大片在我國上映。
最近幾年以來,我國電影票房就不如引進外國電影高,這樣對我國電影票房很有影響。
因為拍攝風格不同,文化不同,我們拍攝條件也不同,所以不應該用我們國產電影和外國電影去比較,都是在創作,都是一些人付出心血,沒有什麼可去比較。
所以這個國產電影保護月,是一件可以一直做下去計劃,這樣可以扶持我國那些擁有夢想導演,多一些經驗,就可以拍出更多好作品,也可以讓國產電影票房更上一層樓。
7. 國產電影保護月對國產電影是福還是禍
是福也是禍。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國產保護月」就悄然消失。北京的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加入WTO時,對於電影保護期限的約定將於2017年到期,國家原本對國產電影的一些保護手段,提前嘗試取消。准確來說,去年是國產電影第一次在暑期檔與進口電影正面交鋒。」
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國內票房總收入為6.97億元,與去年同期8.46億元相比,下滑17.6%。具體來看,5月28日至5月30日票房收入分別為2.52億元、2.45億元、2億元。
其中,票房收入前三名的電影均為進口片,分別是《加勒比海盜5》《摔跤吧!爸爸》《哆啦A夢:大雄的南極冰冰涼大冒險》,上述三部電影在此期間的票房收入分別為4.45億元、1.32億元、0.31億元。也就是說,這三部進口片累計票房收入6.08億元,占總收入87.23%。
排片差距巨大
「國產保護月」悄然取消後,進口大片來勢洶洶,在這樣的環境下,國產電影的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壓。5月26日,大盛國際傳媒總裁安曉芬在微博寫下公開信,懇求院線經理給予國產電影更多的排片和機會。
安曉芬在影視圈裡頗有名氣,她曾參與過《葉問1-2》《小時代1-2》《飛越瘋人院》等片的製片出品發行工作,被業內譽為「內地第一女製片人」。很難相信,這樣一個資深電影製片人,採用公開請求院線排片的方式,來為她的電影爭取一絲機會。
8. 電影保護月的弊端有哪些又是為什麼呢
最大的弊端就是維持的時間太短!
別的國家都是全年保護,壓根都不給中國電影大規模排片,中國弄個保護月就被一幫自以為是的人整天噴。
一幫文藝青年被別人帶節奏洗腦了還覺得自己見識不凡。一說到爛片就侃侃而談的批起國產電影保護月,外國爛片來中國撈錢的時候花式捧臭腳。
9. 為什麼國產電影保護月是八月而不是其他月份
每年七八月份,「保護月」的說法都會被一次一次地提及,究其原因,還在於國產片確實干不過進口片。隨著觀影群眾的欣賞水平飛速發展,人們對影片好壞的鑒別能力迅速提升,而進口片的大規模引進也讓時不時鬧偏荒的觀眾擁有了選擇的權利。
「保護月」這個說法至今沒有明確的官方說法,但真實性毋庸置疑,至今關於要不要保護月的爭辯依舊沒有個結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有沒有保護月,「質量優先,內容為王」才是國產片崛起的關鍵,幾部知名電影的宣傳再出色,也掩蓋不了絕大部分國產電影都是炮灰的殘酷現實,只有當總體水平都在提升一個檔次的時候,保護月才真的可以成為過去式。
10. 你認為國產電影保護月有存在的意義嗎
沒有 國產電影保護月現在幾乎是名存實亡,尤其是對今年來說,《忍者神龜2:破影而出》2016年7月2日上映,與7月8日上映的《大魚海棠》、《寒戰2》僅隔一周不到的時間。《泰山歸來》7月19日上映,僅比7月22日上映的《絕地逃亡》早三天。《愛寵大機密》8月2日上映,而7月29日正是《封神傳奇》首映的日子。但是國產電影保護月能否取消呢,我覺得還是暫時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