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電影 » 中國電影業近況
擴展閱讀
電影沒有女人的國家下載 2024-11-16 01:33:32

中國電影業近況

發布時間: 2022-03-05 08:13:14

① 中國電影業的前景怎麼樣

中新網上海1月4日消息:中國入世談判電影界代表、國家廣電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局長劉建中日前接受了《文匯報》記者采訪,對入世之後中國電影業的前途發表看法。

據悉,在和中國電影管理條例一致的情況下,中國入世電影方面談判結果主要有:允許每年進口外國分帳影片20部用於電影院放映;允許外資進行電影院的改造建設,但股份不得超過49%

劉建中說,很多人擔憂中國入世以後,市場放開,美國電影大量湧入,用不了一年,中國電影業就垮了。其實,這是誤解。WTO的一般條款指的是貨物貿易。而電影片的貿易和一般的商品不同,它屬於服務貿易的范疇。凡是涉及意識形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有其特殊性,電影的發行放映是通過談判來約定貿易規則的。所以,中國入世之後,不可能出現外國影片無限制的湧入,中國電影也不可能放棄以我為主的立場。入世之後,中國電影業要在新的形勢下,在保護中求發展,在開放中增強競爭力。

那麼,我國對WTO的電影部分到底承諾了多少?WTO對中國電影的直接影響又是什麼呢?劉建中說,中國入世電影方面談判的對手是美國人,因為,美國電影業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實際上,中國去年進口電影市場已經開放了,分帳影片進口了16部。

中國電影形勢的嚴峻在於自身。入世帶來的壓力,正是促進中國電影生存和發展的機遇。劉建中介紹了國家即將出台的電影事業發展政策和策略:降低進口膠片關稅,由每21米納稅9元降至1.57元——3元;為促進農村的電影放映,國家5年投入1億元,而且要給農村放映員發工資,這是2002年的工作重點。

另外,劉建中還告訴記者,建設中國電影博物館的立項已獲國務院批准,2005年10月將落成。(

② 中國電影產業現狀與未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不如發達國家尤其是超級大國老美,這很正常。
我作為一個觀影量過5萬部的電影發燒友,對咱們電影產業的現狀講真,不是太滿意,首先就是人才的缺乏,比如化妝師,,特效師,攝影師,燈光師,擬音師,剪輯師等等,這些幕後人員很重要,但是很缺,這跟我們現在的票房分成有很大關系,院線分走一半,演員分走了剩下的一半,然後是導演,編劇,最後能給幕後人員多少?沒錢賺自然沒人研究,搞得現在想出好的作品得請國外的團隊,《肖申克的救贖》裡面用燈光反映人的情感變化,用攝影來表現人物地位是多麼的牛X,尤其是弗里曼三次請求保釋出獄,幾乎一樣的攝影角度,通過光線服裝來投射人物心理,真是沒話講的構思
還有,就是咱們的制度也不行,美國派拉蒙法案中規定,一個公司,院線,出品,製作,不可以同時經營,說白了就是你要是開電影院就不能拍電影或者投資電影的拍攝,以防院線不正常排片,防止電影行業壟斷,阻礙小電影公司的發展,正是因為這個法案,我們才能看到夢工廠的崛起,迪士尼的轉型和現在美國電影市場的百花齊放,可是咱們,哎~馮小剛艾特王健林的事也就是微博上鬧鬧
至於現在的電影爆發,尤其是網路電影~我真的不想說啥~看100部得有101部的爛片,演員的表演不在服務區也就不說啥了,更有劇情邏輯硬傷,簡直是挑戰觀影人的智力下線~
還有提到演員,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演員?我認為好演員,是熱愛表演,能體味人物然後去演繹,孫儷給我印象較深,眼淚含在眼珠里,念完最後一句話,眼淚正好落下,不錯~但也僅僅算是稱職的演員,真正的好演員是像克里斯蒂安.貝爾那樣的2004年拍《機械師》時候兩周,體重從170減到103,因為他要演繹一個失眠症患者,到2005年拍《蝙蝠俠》一身肌肉回來了,6個月到199,2006年《重見天日》貝爺變身,體重為140,2008年《蝙蝠俠》的一身肌肉又回來,體重回到190,2010年為了演《鬥士》中的吸毒拳手,體重到160(皮包骨),2012年《蝙蝠俠》這次崛起的不僅僅是蝙蝠俠,還有貝爺的體重,——187,到了2013年,《美國騙局》貝爺為了演一個職業騙子,體重過200,我看完這個片子,直到結尾才發現貝爾的名字,這才知道這大肚子的貨居然是蝙蝠俠~!這才是好演員,而咱們國家那些一部片一個表情的貨,尤其是那些只會瞪眼睛的居然還出去接拍好萊塢片子,我真不想說啥~丟人~而且我覺得這樣演員拍出的片子就是詐騙!
最後話說回來,電影是上層建築中的上層建築,想要變好,需要的不僅僅是電影人去努力,還要我們每一個人參與,讓基礎硬起來,才能好好去構築上層建築,否則只能是空中樓閣,那中國電影跟美國電影比,本身就沒啥可比性,但是前面我說的那些,是因為我實在不想看某些票友去拍電影,你說人長得漂漂亮亮的,好好坐家看電視不好么?

③ 當代中國電影的現狀是什麼

中國電影現狀主要有愛情片.家庭片.劇情片.還有一些動作片等!很少有經典.尤其在國際上獲將的片子很少!中國大片的落差至少50年。到如今中國沒有一個出名的科幻電影.這是我們最大的弱點.整天看那些大辮子甩來擺去的實在沒盡.象那些《無極》、《十面埋伏》、《英雄》、《夜宴》、《滿城盡帶黃金甲》等沒創意!說是主要有以商業電影為主.結果也就二三流的作品!中國電影發展,還要經過一個階段,等到大眾終於被愛情攪到反胃之後,等到中國電影人能夠用自己的電影養活自己的時候,中國電影才能夠真正的走上一個台階。

④ 淺談中國電影現狀

http://..com/question/18314815.html?si=1

太多了,粘貼不上來了!不好意思,只能你自己去看看可!

看看這個東西能不能幫到你!我覺得寫的很不錯!希望能幫到你的忙!

⑤ 你覺得中國影視業發展現狀如何

我覺得中國影視業發展的十分好,但是在最里邊可能有一些內幕,但是我覺得在以後中國的影視行業會越來越好。我希望我們國家也可以拍出那些很好看的電影,也可以拍出那些像美國一樣的大片。我希望中國的影視行業蓬勃發展。

⑥ 中國電影行業現狀分析,是什麼影響了行業

電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產電影軟實力亟待提升
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
暑期過半,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表現可圈可點,除了社會民生題材影片大熱外,某些奇幻工業化大製作題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討,其中顯露出有關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進步與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國產電影票房統計分析
截至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320億,較去年同期大漲17.8%。6月全國票房最終以35.71億的成績收官,表現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為繼4月後今年第二個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億元來說,環比增長下降17.28%;單月觀影人次為10415萬人,環比下降13.79%;6月電影上映場次897.810萬場,比5月上映場次增加了14.89萬場。
今年僅暑期檔票房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全年總票房有望再創新高。但是,相較於電影工業發達的國家,我國電影工業化仍處於成長上升階段,並一度陷入追求電影「重工業化」的誤區,有「大作」無「大獎」、有「大導」無「大師」。
國內外電影質量對比分析
大製作、大場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為票房保證和電影工業化標桿。然而,縱觀近年電影市場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奇幻、動作大片票房遇冷、難以追回成本等現象屢見不鮮。今年暑期檔某些國產大片甚至遭遇換檔、撤檔危機。比如,某部影片聲稱邀請了數十個國家上百位頂級電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時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萬元,口碑、商譽雙失。
反觀國外,日韓電影近年來佳作涌現,離不開電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更依託於對本國文化氣質的細膩呈現;印度「寶萊塢」的電影工業始終立足本土特色,逐漸實現由「量大」到「質優」的提升。國外的經驗再次表明,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國家的電影發展乃至文化進步,不能機械照搬「技術性指標」、迷信「商業化標准」,要結合本國國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好的電影工業體系,依賴於導演、編劇、製片、攝影、美術、特效等各個環節同步成長,還需具備從「造產品」向「創文化」的轉型姿態。所以說,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電影工業化道路,讓中國電影享譽世界,必須常懷技術與藝術並重的精品意識,銘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使命擔當。

⑦ 請教中國電影電視行業現狀

主要原因是李安的《卧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後,中國的導演都有些心浮氣躁了。一味的迎合西方觀眾的欣賞品味。

⑧ 中國電影現狀和未來

藉助於開放改革的歷史潮流,中國電影從90年代中期以來生產力有所提高,市場穩步擴展,國產影片的產品競爭力逐漸增強,電影業似乎正面臨一個步出困境、再度振興的契機。同時,國產電影的數量和質量與電影市場要求仍然不相適應,電影市場現狀與電影市場潛力之間還存在明顯差距,進口影片與國產影片、市場「大片」與普通國產影片的市場份額、票房份額的嚴重失衡,大城市市場與中小城市和農村電影市場的巨大消費對比,特別是發行業、放映業與製片業利益沖突的激化,則說明中國電影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而關鍵的發展和調整時期,甚至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一歷史機遇 1979年,中國電影曾經創造293.1億的觀眾人次紀錄,這一數字意味著當時10億中國人人均年觀影次數近30次。但80年代後,中國電影的觀眾人次卻連年減少,盡管這期間仍然有一些國產影片的觀眾人次過億,但從總體上來說,除了產量還基本維持以外,電影的觀眾人次、放映場次、票房收入和發行收入以及銀幕數量都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這一下降趨勢直到1995年才開始出現明顯緩解。1993年至1994年的電影體制改革初見成效後,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和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的國際性話題重新將觀眾從對電視的關注中引向了電影,引進國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軟的電影市場,以及都市消費社會創造了越來越高的文化消費慾望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這一年成為了中國電影業期待已久的一個歷史性轉機,但電影事業從總體上來看,還是處在生長和發展時期。 1.發展中的電影生產 90年代以來,中國的電影平均年產量基本處於世界各國、各地區電影產量的前5名之列。從90年到97年,中國電影總產量為1,079部,平均年產量約為135部。其中92年產量最多,從96年開始明顯減少,97年產量最低,比平均年產量低約35%,是9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的一個低產年。 電影減產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電影產量從總體上來說都呈逐年下降趨勢。但是,中國電影產量如此明顯地減少恰恰出現在電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時期,同時中國的電影市場對影片量的需求還遠遠沒有得到滿足,因此97年的電影大幅度減產仍然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美國近年電影平均年產量約在350—400部左右、印度為450部左右、香港為150部左右、法國為100部左右、巴西為60部左右、英國為40部左右、台灣為20—30部左右、墨西哥為10部左右。從絕對數量來看,中國大陸電影90年代平均年產量135部,可以說是電影生產的大國之一,電影年產量約為世界投入商業發行的電影產量的1/30。 從投資規模來看,近年來中國電影的投資規模也有逐年擴大的趨勢,每年都有幾部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大製作影片,如《鴉片戰爭》已經創造了單片投資近億元的紀錄。 在世界范圍內,為了與電視競爭,為了提高電影的藝術和技術質量,也為了增加電影的市場佔有率,電影的投資成本越來越高。1996年美國電影的平均成本為每部3,980萬美元,1997年為5,340萬美元,增長34%。1997年影片平均發行宣傳費用為2,220萬美元,每部電影實際成本高達7,560萬美元。(注1)近年中國電影生產的平均投資規模盡管不到美國電影的1%,但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1980年平均投資40萬,1992年為150萬,1997年則在300萬以上,年增長幅度為10%以上。預計1998年電影的投資規模還會有所擴大,平均成本約在350萬元人民幣左右(注2)。這一投資規模已經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萬—500萬的投資規模。電影投資的增加,為提高電影的創作、製作水平和藝術、技術質量提供了經濟前提。 2.復甦中的電影市場 盡管80年代世界電影都面臨不同程度的市場危機,但從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各地區電影的票房收入卻有增有減,香港從95年的13.39億港幣的票房收入,到96年減少到12.22億,97年則減少為11.90億,遞減8.7%、2.5%,而美國電影國內外票房收入卻在逐年上升,國內收入從96年的50億美元到97年超過了60億,創造了歷史新紀錄。 從1995年開始,中國電影觀眾人次也開始緩慢回升,電影的票房收入則增長迅猛。1995年,全國票房增長幅度平均達到15%,上海則達到40%,北京更是達到80%,而且還保持了三年的持續增長(1995年9267萬;1996年1.1億;1997年1.2億)。 隨著電影市場的升溫,電影消費者的數量和消費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從1979年以後首次出現了觀眾人次上升的趨勢。據1997年6月《中國電影雜志社》、北京市電影公司等機構所進行的「北京電影市場消費調查」所統計,在觀看電影的觀眾中有46.42%的觀眾平均每月都看一次電影以上,這說明電影的消費市場正在擴展。(注3) 此外,中國電影也開始面向國際市場。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中國電影公司共向國外電影市場輸出國產影片126部次,銷售總額達3,816.5萬元,比1996年增長了300%(注4)。這表明,中國電影在尋求海外市場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3.變革中的電影體制 90年代中國電影體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場壓力下曲折地展開的。電影體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製片業的改革。首先,增擴了電影製作機構。電影製作機構原來只有16家國營電影製片廠,後來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龍江等都成立了電影製片廠。再後來,萬科、大洋等民營企業也開始電影製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國產影片是由民營企業投資生產的。這一改革,使電影的生產規模擴大,也為電影生產引進了競爭機制。其次,電影的出品權逐漸擴大。原來只有16家國營電影製片廠擁有電影出品權,1995年廣電部電影局批准了其他國營電影製片廠的出品權,同時因為放鬆了生產指標的控制,許多民營企業也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獲得電影出品權。廣電部電影局1997年12月24日還發布了《關於試行「故事電影單片攝制許可證」的通知》,規定在中國大陸的國有省級以上和具備相應條件的地市級電影單位、電視台、電視劇製作單位,均可以國家倡導的、思想性藝術性較佳的電影文學劇本向廣電部電影局申請故事電影單片攝制許可證。這些措施,進一步放開了對製片行業的壟斷,使製片業向市場化方向跨進了有限的一步。 中國電影體制改革的第二條戰線是發行體制的改革。1993年1月,廣播電影電視部下發《關於當前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及《實施細則》,1994年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統購統銷、壟斷經營的電影發行體制解體,各電影製片廠直接面對各個基層發行放映企業。電影的發行渠道更加靈活多樣。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製作、發行、放映業的積極性,製片人制、地區版權制、分帳發行制、招標放映、院線放映等各種製作、發行和放映方式都陸續出現,這對擴展電影的消費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 內容提要90年代中期,中國電影出現了一次歷史轉機:電影市場復甦,國產電影呈現出重新振興的跡象。但事實上現實困境仍然束縛著中國電影的發展:國產影片面臨著「信譽危機」,電影市場份額比例失調,製片、發行和放映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電影市場片源不足,市場潛力沒有充分發掘。中國電影亟待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轉化管理機制,提高影片質量,以創造民族電影工業的燦爛前景。 關鍵詞電影體制市場份額信譽危機後電影市場 作者簡介尹鴻,1961年生,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教授。唐科,1972年生,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博士生。 藉助於開放改革的歷史潮流,中國電影從90年代中期以來生產力有所提高,市場穩步擴展,國產影片的產品競爭力逐漸增強,電影業似乎正面臨一個步出困境、再度振興的契機。同時,國產電影的數量和質量與電影市場要求仍然不相適應,電影市場現狀與電影市場潛力之間還存在明顯差距,進口影片與國產影片、市場「大片」與普通國產影片的市場份額、票房份額的嚴重失衡,大城市市場與中小城市和農村電影市場的巨大消費對比,特別是發行業、放映業與製片業利益沖突的激化,則說明中國電影業的發展正處在一個重要而關鍵的發展和調整時期,甚至可以說是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一歷史機遇 1979年,中國電影曾經創造293.1億的觀眾人次紀錄,這一數字意味著當時10億中國人人均年觀影次數近30次。但80年代後,中國電影的觀眾人次卻連年減少,盡管這期間仍然有一些國產影片的觀眾人次過億,但從總體上來說,除了產量還基本維持以外,電影的觀眾人次、放映場次、票房收入和發行收入以及銀幕數量都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這一下降趨勢直到1995年才開始出現明顯緩解。1993年至1994年的電影體制改革初見成效後,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和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的國際性話題重新將觀眾從對電視的關注中引向了電影,引進國外10部大片刺激了多年疲軟的電影市場,以及都市消費社會創造了越來越高的文化消費慾望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這一年成為了中國電影業期待已久的一個歷史性轉機,但電影事業從總體上來看,還是處在生長和發展時期。 1.發展中的電影生產 90年代以來,中國的電影平均年產量基本處於世界各國、各地區電影產量的前5名之列。從90年到97年,中國電影總產量為1,079部,平均年產量約為135部。其中92年產量最多,從96年開始明顯減少,97年產量最低,比平均年產量低約35%,是9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的一個低產年。 電影減產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電影產量從總體上來說都呈逐年下降趨勢。但是,中國電影產量如此明顯地減少恰恰出現在電影票房收入大幅度上升的時期,同時中國的電影市場對影片量的需求還遠遠沒有得到滿足,因此97年的電影大幅度減產仍然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美國近年電影平均年產量約在350—400部左右、印度為450部左右、香港為150部左右、法國為100部左右、巴西為60部左右、英國為40部左右、台灣為20—30部左右、墨西哥為10部左右。從絕對數量來看,中國大陸電影90年代平均年產量135部,可以說是電影生產的大國之一,電影年產量約為世界投入商業發行的電影產量的1/30。 從投資規模來看,近年來中國電影的投資規模也有逐年擴大的趨勢,每年都有幾部投資超過1,000萬元的大製作影片,如《鴉片戰爭》已經創造了單片投資近億元的紀錄。 在世界范圍內,為了與電視競爭,為了提高電影的藝術和技術質量,也為了增加電影的市場佔有率,電影的投資成本越來越高。1996年美國電影的平均成本為每部3,980萬美元,1997年為5,340萬美元,增長34%。1997年影片平均發行宣傳費用為2,220萬美元,每部電影實際成本高達7,560萬美元。(注1)近年中國電影生產的平均投資規模盡管不到美國電影的1%,但也有較大幅度的增長。1980年平均投資40萬,1992年為150萬,1997年則在300萬以上,年增長幅度為10%以上。預計1998年電影的投資規模還會有所擴大,平均成本約在350萬元人民幣左右(注2)。這一投資規模已經接近了1997年香港普通影片300萬—500萬的投資規模。電影投資的增加,為提高電影的創作、製作水平和藝術、技術質量提供了經濟前提。 2.復甦中的電影市場 盡管80年代世界電影都面臨不同程度的市場危機,但從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各地區電影的票房收入卻有增有減,香港從95年的13.39億港幣的票房收入,到96年減少到12.22億,97年則減少為11.90億,遞減8.7%、2.5%,而美國電影國內外票房收入卻在逐年上升,國內收入從96年的50億美元到97年超過了60億,創造了歷史新紀錄。 從1995年開始,中國電影觀眾人次也開始緩慢回升,電影的票房收入則增長迅猛。1995年,全國票房增長幅度平均達到15%,上海則達到40%,北京更是達到80%,而且還保持了三年的持續增長(1995年9267萬;1996年1.1億;1997年1.2億)。 隨著電影市場的升溫,電影消費者的數量和消費水平也在提高。1995年,上海和北京都從1979年以後首次出現了觀眾人次上升的趨勢。據1997年6月《中國電影雜志社》、北京市電影公司等機構所進行的「北京電影市場消費調查」所統計,在觀看電影的觀眾中有46.42%的觀眾平均每月都看一次電影以上,這說明電影的消費市場正在擴展。(注3) 此外,中國電影也開始面向國際市場。據不完全統計,1997年中國電影公司共向國外電影市場輸出國產影片126部次,銷售總額達3,816.5萬元,比1996年增長了300%(注4)。這表明,中國電影在尋求海外市場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 3.變革中的電影體制 90年代中國電影體制的改革一直是在巨大的市場壓力下曲折地展開的。電影體制改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製片業的改革。首先,增擴了電影製作機構。電影製作機構原來只有16家國營電影製片廠,後來南京、天津、山西、江西、黑龍江等都成立了電影製片廠。再後來,萬科、大洋等民營企業也開始電影製作。1995年一半以上的國產影片是由民營企業投資生產的。這一改革,使電影的生產規模擴大,也為電影生產引進了競爭機制。其次,電影的出品權逐漸擴大。原來只有16家國營電影製片廠擁有電影出品權,1995年廣電部電影局批准了其他國營電影製片廠的出品權,同時因為放鬆了生產指標的控制,許多民營企業也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獲得電影出品權。廣電部電影局1997年12月24日還發布了《關於試行「故事電影單片攝制許可證」的通知》,規定在中國大陸的國有省級以上和具備相應條件的地市級電影單位、電視台、電視劇製作單位,均可以國家倡導的、思想性藝術性較佳的電影文學劇本向廣電部電影局申請故事電影單片攝制許可證。這些措施,進一步放開了對製片行業的壟斷,使製片業向市場化方向跨進了有限的一步。 中國電影體制改革的第二條戰線是發行體制的改革。1993年1月,廣播電影電視部下發《關於當前電影行業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及《實施細則》,1994年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行業機制改革的通知》,一直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統購統銷、壟斷經營的電影發行體制解體,各電影製片廠直接面對各個基層發行放映企業。電影的發行渠道更加靈活多樣。這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製作、發行、放映業的積極性,製片人制、地區版權制、分帳發行制、招標放映、院線放映等各種製作、發行和放映方式都陸續出現,這對擴展電影的消費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 4.生長中的國產電影市場競爭力 美國電影一直瘋狂地佔領和吞食著世界電影市場。除了香港、印度等少數例外,在許多國家和地區,美國電影都超過了本土電影的市場佔有率。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既包括法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也包括更多的發展中國家一直都在採取各種措施支持和保護本土電影和民族電影的發展。如巴西政府就明確規定了每一年全國的電影放映單位放映國產影片的時間;中國也由原廣電部作出了國產電影必須保證佔有2/3的放映場次的明確規定。但另一方面,文化保護政策並不能真正保護國產電影的發展,提高國產電影本身的市場競爭力才是民族電影發展的根本出路。 近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越來越重視本土電影的市場競爭力,一些本土電影在本土市場上已經可以與美國電影抗衡,使國產電影擴大了市場佔有率。如香港曾經連續多年本土電影的票房收入、觀眾人次等都超過了外來電影;日本1997年票房紀錄前10位的影片中也有3部本土電影,其中《幽靈公主》還以100億日元的票房高居榜首(注5)。波蘭1997年國產影片《兇手》的票房收入達到了1340萬茲羅提(約合380萬美元),超過了美國影片《空中大摜籃》860萬茲羅提(合240萬美元)的票房紀錄(注6)。而近年來在中國大陸,面對進口外國「大片」的挑戰,電影製作和發行者充分利用了各種機遇,使國產影片的生產和發行也取得了突破,從1995年到1997年,進口影片包括分帳進口影片的排片、市場份額逐漸受到了平抑,各地都有國產影片突破進口大片的票房紀錄的現象。 電影生產的發展、電影市場的復甦,電影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國產電影市場競爭力的提高,可以說都意味著中國電影業的發展正面臨一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轉折時期。 二現實困境 中國電影面對機會,同時也面對困境、面對挑戰、面對危機。與處在轉型期的整個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息息相關,由於電影體制改革仍然還沒有到位,計劃經濟模式在向市場經濟模式的轉化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行業後遺症,從電影業的各級管理層到電影製作、發行、放映層都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觀念和操作方式的誤區,整個電影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也還有待提高,整個社會的電影消費水平受經濟和文化條件的制約也還處在初級階段,這一切都是中國電影業發展必須面對的嚴峻現實。 1.影片數量短缺 按照經營經驗,電影院需要250—350部電影供應才能正常運轉,而按照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管理條例規定,國產影片必須佔2/3放映時間,這就意味著除了80—120部進口影片以外,至少需要160—230部國產影片提供給市場。而這些影片中應該有1/2的影片(80—115部)是市場效果較好,1/3(50—80部)的影片是高效益的,正如電影發行人員所意識到的那樣,「片源供給是否充足,國產片中是否有可以支撐市場的『拳頭』作品,是目前國產片市場經營能否保證良性循環的首要前提。也唯有有良好的片源保障,2/3時間放映國產影片才可能落到實處,顯示出實際的效果。」(注7) 近年來,每年中國電影市場的新片投放量(國產片和進口片)大約維持在150至200部之間。如北京95年投放市場新片共197部,其中大片9部,普通進口影片44部,國產新片144部,此外還有復映片72部。而1997年,全年投放市場的影片有大幅度下降,國產電影為120部左右,其中不少都是往年的積壓影片。進口電影30部左右,共150部。市場差額越來越大。一方面限制進口影片的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國產影片的產量又明顯不足,特別是已有的大多數國產影片根本無法佔有市場份額,這對97年的電影市場帶來了明顯的消極影響。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進口片不是擠占而是填補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真空。電影產量的不足,將導致電影市場的萎縮、觀眾流失,使其他音像媒介搶占電影的生存空間,同時也會使國產電影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多地被外來影片所代替。 導致電影生產量短缺的最主要的原因一是電影市場機制不健全,製片方的利益回報率太低、投資風險太高,影響了電影的生產規模。二是電影管理制度還不夠合理,規劃、審查的尺度與電影本身的特點不完全吻合,特別是制度性和操作性不夠帶來了某種生產的不可預見性,使電影創作和投資者的積極性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三是過多的非市場因素使電影生產和電影市場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擾,也對電影生產產生了某些誤導作用。 2.製片、發行、放映業的矛盾激化 和整個中國的改革形勢相仿,中國電影的體制改革也已經進入到了攻關階段,進入到了要影響到原有的利益分配和權力格局的關鍵時期,因而,近年來,電影製片、發行、放映業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正如廣電部電影局一位主管人士所認為,「有人說中國電影企業是整個中國企業界改革最早的行列,但是,改革的進程緩慢,遠遠不能滿足中國電影發展的需要。」(注8)中國電影發展面臨「電影體制不順、機制待立、中介梗阻、節目短缺、資金困難、捐稅過重、不平等競爭」等問題(注9)。 而這種矛盾的集中體現之一,就是電影市場的無序和雜亂。中國的電影行業雖然一直以影片發行為紐帶貫穿全行業,但由於各級發行公司是按照行政區域設置的,各級發行、放映單位分別屬於各級政府管轄,形成了不同的隸屬關系和利益機制。企業和區域的自我保護阻礙了電影市場機制的建立。市、縣電影行業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現狀已經嚴重製約了電影事業的發展和電影經濟的增長。改革現行經營格局和經濟體制迫在眉睫。93年以來廣電部一直推動「放開發行」、打破區域壟斷,但收效並不明顯。原因在於只打破了單一企業的壟斷,並沒有打破區域經營的壟斷。市場依然條塊分割、塊塊壟斷、沒有競爭、分配不公。電影市場的無序不僅造成了發行和放映業的沖突,而且更是嚴重地影響到製片業的利益。在整個影片業中製片一方得到的利潤過少。70%影片的製作方虧損。據有關人士估計,國產影片投資總回報率還不到50%(注10)。 目前,美國製片與放映的票房分成比例為48∶52左右,其中發行費用佔去製片費用的10—12%,製片方得到的票房收入為35%。目前中國電影公司的大片引進即參照這一比例。而國產片通常的分帳比例是製片、發行、放映分別占票房的35%、17%、48%。但製片方卻要負擔相當部分的拷貝費和宣傳費,而發行方的發行成本和風險系數與其利益所得相比卻並不相稱。此外,加上各種市場統計數字的弄虛作假,更使得製片方的利益受到損害。 製片、發行、放映業矛盾的加劇,一方面傷害了電影生產的積極性,使電影的產量和質量都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也傷害了電影的市場效果,電影片源嚴重缺乏,國產片的發行放映都面臨重重阻力。其結果必然是惡性循環,生產、發行、放映三個環節不是形成一種發展的合力,而是相互制約、相互抵消。因此,加速整個電影業的市場經濟轉軌、重組利益集團、打破市場壟斷、規范電影市場、加強電影經濟的法規建設和執行力度是解決電影業內部困境的出路。 3.市場潛力沒有充分發掘 如果將中國的電影產量和電影票房收入與中國的人口相比的話,中國可以說完全是一個電影小國。盡管中國的電影產量約為世界電影產量的1/30,但中國人口卻佔世界人口的1/4。盡管95年以後,中國電影的市場狀況有所回升,但全國票房收入估計還不到40億,觀眾人次沒有明顯的增加。而1997年,除北京等極少數地區的票房保持上升或與96年持平以外,大部分地區的票房都下降了20%左右,而且,進口分帳美國影片的票房也在同時下降,這無疑是對中國電影市場敲響的警鍾。(注11) 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收入無論是與中國的人口數量相比,還是與美國等國家的電影票房收入相比,都還有很大的距離。1997年,《鴉片戰爭》全國票房收入為8,000萬,是國產影片中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之一,而美國97年票房收入排在第20名的影片其國內收入已經為2,400萬美元,接近2億人民幣,是《鴉片戰爭》的2倍以上。美國《泰坦尼克號》全美票房收入超過4億美元,合35億人民幣,更是《鴉片戰爭》的44倍。1997年,美國共發行395部影片,觀眾人次達14億,國內票房的總收入超過了60億美元(注12),是中國全國電影票房的數十倍。這樣大的差距,說明中國電影市場還有著巨大的潛力,電影消費還有廣闊的市場。 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也很不平衡。以分帳進口影片的市場份額佔有率為例,僅僅上海就佔全國分帳影片市場份額的16%,北京和浙江各佔14%,三個城市竟然佔有份額的44%。全國幾十個省、上千個大中城市和廣大的小城市、農村才佔有全國市場的56%(注13)。這說明,在大城市電影的消費市場還處在培育階段,而在廣大的中小城市,電影文化的普及還遠遠不足,大眾的電影消費需求沒有被充分調動,而農村電影市場目前基本處在未開放的蕭條狀態。

未完,請參考http://lw23.com/paper_37085161/

⑨ 電影行業的現狀以及就業前景是怎樣的

一、電影行業的現狀

2020年,全球電影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地區總票房均同比降幅超過70%。而此前一直占據世界電影市場C位的北美,在2020年度累計票房僅20.89億美元,僅為2019年的18.45%,創40年來歷史新低。

2020年中國率先從疫情中恢復過來,封城措施解除後人們對於外出娛樂的熱情高漲,盡管中國電影總票房因疫情影響比上年減少68.23 %,但中國電影票房仍然以29.83億元的好成績,遠高第二名北美8.94億元的票房,取得2020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好成績。

二、電影行業的就業前景

電影學的就業前景很好,就業率也不錯。畢業生主要到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部門,電影行業,娛樂行業等從事電影的製作、策劃等工作。

電影產業市場規模仍需時間恢復

2015-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總收入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前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良好,電影票房達到642.7億元,同比增長5.4%;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中國電影市場受到重創,2020年票房僅有約204.2億元,同比下降68.23%。2020年後,電影產業將逐年回歸正軌。

⑩ 中國電影現狀

中國電影隨讓近幾年的票房雖然節節攀升可並不見得就是一件好事,就2008而言《天水圍的日與夜》被《看電影》《電影世界》等幾家媒體雜志評為2008最好的電影,和前兩年的好片相比著實差出一個檔次,可以看出現在中國電影的發展趨勢是要大片要票房而非質量的惡性路線,這是從2002年的《英雄》開始,引發的大片熱,到現在依然再繼續,以《赤壁》為據,而並沒有看到頹勢,可能有人會說拍大片有什麼不好啊,人們不用一直去看歐美的大片而是可以更多的去選擇中國的大片。但事實上,大片的拍攝是沒有錯的,可就中國電影而言更需要的是中等成本的影片,這樣可以拉動整體的中國電影製作的范圍,讓人們知道電影並不只是那麼一小眾的是是大導演的事。
中國電影現狀是需要更多的體制和人才,寧浩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因為「新星導」計劃,他才有機會拍攝《瘋狂的石頭》,而取得巨大的成功。可他只是一個人,而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導演,拍出他們的誠意和好想法,可中國這樣的平台少之又少。這樣我們可以思索那成為一名導演需要怎樣的條件那,人們也許最先想到的是良好的人脈,這個沒錯。可在那裡才能構建人脈那,當然是北京電影學院。所以往往一名出色的導演都會誕生於一所出名的學校。馬丁西科塞斯在紐約大學電影系,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加州電影學院專攻電影,喬治·盧卡斯在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電影系但凡大師級人物都是如此,而中國寧浩,張藝謀,陳凱歌等大導演就都是出在北電,這也就是問題的所在,在美國有那麼幾所的大學電影專業都是數一數二相互競爭營造出電影氛圍,而在中國,就只有北電,有電影夢想的就只能去北京,造成格局過於單一局面,推陳出新緩慢的現狀。
這樣使得一些有才使得電影行業中許多職位都處在一種沒有渠道施展的境地,就編劇而言,編劇對電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個人認為這又是中國電影最薄弱的環節。把《黑暗中的舞者》同中國的《漂亮媽媽》進行比較,兩片有著相似的情節和主題,可在世界電影史的地位有著天壤之別。鞏俐與比約克的孩子都有著殘疾,她們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許多,但問題是在付出的過程中,兩人以不同的表現手法出現,鞏俐的苦大仇深(中國類似題材電影的通病)與比約克的含蓄隱忍形成顯明對比,而這絕不是表演的問題,卻是劇本已經賦與的人物性格。鞏俐的生活與奮斗完全是為孩子而存在的,性格單一,缺乏作為人的一方面的要素,比約克則不一樣,她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卻因為兒子而放棄,這樣的處理使得人物性格更加豐滿,更具有人性的閃光點。當然,我們可以有一種並不一定正確的猜測,即中國影片要表現的僅僅是概念化中的社會現象與概念中的善良母親,完全是一種宣傳與贊揚,甚至是乞求憐憫,而至於人的內心世界則無須反映,因為它是獨特的而不是社會的,盡管它最偉大卻不是必然。 所以在這里暫不談導演功力的深厚,在劇本上兩部影片已經發生了質的差別,所以提升編劇素質和水平是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可解決這個問題的難度不下於攀登珠峰,美國還有編劇協會可以罷工,可中國但不說沒有什麼編劇協會,就算所有編劇都罷工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往往人們不願意花高價請編劇去編一個精緻的故事,而是喜歡拿同樣的前去編出3個粗製烈遭的故事。中國恰恰不缺少的就是底薪勞動力,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每年畢業那麼多編劇專業的學生,而且像導演系、電影學專業找不著工作的也有不少在寫劇本,包括北影、中戲的進修班學生,還有很多社會文學青年也在一起搶飯碗。國外有工會,大編劇帶著小編劇,慢慢新人就成熟了,我們現在的劇本創作中心都干什麼了?就是徒有虛名,完全不管學生們的死活!
錄音、攝影、後期。。。。。也都面臨著和編劇一樣的問題,算是老問題根深蒂固,難以解決。索性人們也就不去尋求問題的答案,而是另外尋找自己的生存之路,有些迫不得已,改行幹些其它,有些執著的也只能抓住文藝小成本片子這棵救命稻草。希望那天國際那個大獎提名,一鳴驚人,可這又是何等的困難,中國有金雞獎,有華表獎,可又只有在國內上映的片子才有競賽資格,使得一些過不了光電審核的片子犯難了。這時我們發現在外國獲獎難,在中國獲獎更難啊,中國的獨立電影之路還是任重而道遠啊。從此觀察,中國似乎有一些美國電影運營的影子,因為眾所周知 獨立電影最為發達、取得成就最高的地區恰恰是商業電影最發達的美國 ,而在商業上中國的模式已經日趨成熟,恰恰是在獨立方面仍然缺乏一些人力和財力去做。獨立電影在質量上的參差不齊,根據創作者的個人水準,它既有可能是上乘的藝術精品,也有可能是粗製濫造的垃圾。很少有人願意去投錢,這也是造成一些優質電影胎死腹中的原因。
所以這樣看來,中國電影依然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