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電影 » 中國與絲綢電影

中國與絲綢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2-28 12:13:01

① 中國絲綢的歷史

絲綢織品技術曾被中國壟斷數百年,由於其編制技術在當時是一種復雜的工藝,又因其特有的手感和光澤備受人們的關注,因而絲織品成為工業革命以前世界主要的國際貿易物資。最早絲綢織品只有帝王才能使用,但絲綢業的快速發展令絲綢文化不斷的從地理上、社會上滲透進入中華文化。並成為中國商人對外貿易中一項必不可少的高級物品。

起初中國嚴密控制著絲綢織造業和養蠶業的技術流傳,並禁止其流向外國。但朝鮮則在中國移民的協助下,與前200年成功實現養蠶技術的突破。此外,西域和田河流域(前500年—前300年)與印度(300年之前)成功實現養蠶。不過羅馬帝國則是在550年左右才得到蠶種並發展養蠶技術。

(1)中國與絲綢電影擴展閱讀:

中國絲綢業優勢與差距並存。中國絲綢出口企業主要以量的增長來爭奪國際市場份額,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國內絲綢市場價格的混亂。由於出口價格連年下滑,而今絲類及其綢緞出口價格只相當於十年之前的50—60%。

實際上,中國絲與綢的出口長期陷於量升價跌的怪圈。雖然中國絲綢業擁有原料生產供應方面甚佳的有利條件,但在國際上卻一直沒有知名度頗高及市場佔有率可觀的品牌,國際上對中國絲綢的客觀評價仍滯留在中國的坯綢只有經過義大利後處理或法國精加工之後,方能榮登高檔時裝服飾之列。

絲綢文化

絲綢是中國古老文化的象徵,對促進世界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中國絲綢以其卓越的品質、精美的花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聞名於世。幾千年前,絲綢從長安沿著絲綢之路傳向歐洲,所帶去的不僅僅是一件件華美的服飾、飾品,更是東方古老燦爛的文明,從那時起,絲綢幾乎就成為了東方文明的傳播者和象徵。

② 中國絲綢簡介

總之就是蠶絲的天然的唄,然後就是古代的時候別的國家沒有咱們國家有就值錢了,加上產量低,價格也高,就是一種奢侈品了,沒什麼特別的,無非就是做工精細點,什麼的,比如說蘇綉啊什麼的,我個人認為,因為蠶絲不是人造的,總之就是產量有限,努力吧,有錢了可以穿上得瑟一下沒有什麼實質用途

③ 與絲綢是中國的名片。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張騫出使西域,鄭和七下西洋,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

④ 毛皮與絲綢摩擦怎樣帶的電影

摩擦時必須手持絕緣端,不然摩擦產生的靜電會被導入大地!
所以,金屬棒與絲綢摩擦後,只要將金屬棒絕緣隔離,金屬棒可以帶負電,絲綢帶正電,否則金屬棒是不帶電的。

⑤ 關於絲綢之路的影視劇

電視劇有一部,叫《大敦煌》,黃海冰、唐國強、陳好主演的。很好的!

⑥ 中國的絲綢文化在世界歷史上有什麼影響

在中國通往西域的大路開通以前,中國絲綢在羅馬與黃金等價,只有少數貴族婦女才穿它,以相互炫耀。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國末期凱撒大帝穿中國絲綢的袍子看戲,議論的人還說他過分豪華,隨後不久羅馬貴族男人穿綢的就漸漸多了起來。到羅馬帝國初期,提庇留皇帝曾禁止男子穿用中國絲綢做的衣服。可是不但沒有禁止,貴族之家錦衣綉服反而習成風尚。當時中國絲綢運往羅馬要路經波斯,波斯就操縱著中國與羅馬間的絲綢貿易,從中牟取暴利。到東羅馬拜占廷帝國查士丁尼皇帝時,東羅馬為想擺脫波斯的貿易控制,雙方經常發生戰爭。公元528年(梁武帝大通二年),拜占廷和波斯又發生戰爭。拜占廷乃與衣索比亞國王聯盟,希望衣索比亞代替波斯進行絲綢貿易。公元540年拜占廷又用提高商稅,控制絲綢定價等辦法去抵制波斯,結果絲價飛漲,最後拜占廷只得每年補貼波斯現金11000千鎊和波斯言和。另一方面則努力尋求自己生產蠶絲的辦法,於公元552年派遣幾個僧侶到中國邊境,將蠶子藏於竹杖中帶回拜占廷育養。中國絲綢在漢、唐時期千餘年間一直源源不斷從中國西北兩條陸路,經過中亞運往歐洲,這兩條陸路通道,後來被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1833年至1905年)稱之為「絲綢之路」。
中國絲綢自秦始皇修築「棧道」、「略通五尺道」和開鑿靈渠之後,也由巴蜀商人販運到夜郎(今貴州)、滇國(今雲南昆明一帶)、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南越(今兩廣),並經緬甸轉道身毒國(今印度)、大夏(今阿富汗一帶)、大秦(羅馬)。南方經過海道至南洋、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諸島,從那些地方換回琉璃珠寶等服飾品。中國絲綢還運銷到朝鮮、日本等地,為豐富人類的服飾文明做出卓越的貢獻。
隨著絲綢貿易的發展,其他國家及國內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也與中國發生了密切的交往,並且對中國服飾文化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⑦ 絲綢電影展播 當晚電影頻道放的絲路主題電影叫啥名字

絲綢之路

⑧ 中國的絲綢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秦漢時期的織染業發展成歷史上空前的盛期。長安開始,連接中亞、西亞和歐洲的陸上貿易通道,因主要運銷中國的絲織物而稱為絲綢之路。在當時歐洲人的心目中,中國的名字總是和絲綢連在一起的,古希臘的《史地書》中以「絲之國」、「賽里斯」來稱譽中國,古羅馬的《博物志》稱賽里斯人極為聰明,大地的邊緣到賽里斯國為止。古羅馬凱撒大帝(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前44年)曾穿著一件中國的絲綢袍去看戲,在場的人對那異常絢麗而又光彩奪目的皇袍驚羨不已,認為是破天荒的豪華以至於無心繼續看戲。穿著中國的絲綢成為高尚和時髦的象徵,由於輾轉爭購,使絲綢在西方市場上價格昂貴,也使絲綢之路的貿易更加興旺發達。與此同時,漢武帝時還開辟了一條由我國雷州半島開始,經南海、支那半島、孟加拉灣直達印度的海上絲綢之路。我國的養蠶、繅絲、絲織、印染等技術先後於公元1世紀和5世紀傳到朝鮮、日本和歐洲。

⑨ 和絲綢有關的動畫電影

《老虎和兔子:崛起》是於2014年2月8日上映的日本真人動漫電影,米穀良知執導,平田廣明、森田成一等主演。

⑩ 中國絲綢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秦統一中國,建立了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為發展漢民族的經濟文化創造了條件。西漢初年,中國北方強大的匈奴民族嚴重地威脅漢民族的安全,漢武帝派大將軍衛青、霍去病擊破匈奴,並與之訂立友好盟約。西漢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和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兩次派張騫通使西域,溝通了與大宛(今費爾干納一帶)、康居(今哈薩克一帶)、大廈(今阿富汗)、安息(又稱波斯,今伊朗)、條支(今伊拉克)、黎軒(又稱大秦,古東羅馬帝國)、身毒(今印度)等國的聯系,西域諸國的使節和商旅不斷來長安訪問和貿易。中國絲綢由長安通過河西走廊和新疆南、北路,源源不斷運到西方各國,備受西方各國的贊揚。
中國是絲綢的發源地,早在先秦時期,秦國就常以絲綢和西戎交換戰馬,並經過西北游牧民族運往西方。近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考古學家喬格·彼爾鑒定斯圖加特西北20公里地方一座凱爾特時期(公元前五世紀)的墳墓,墓主人衣服碎片上嵌滿了厚實鮮艷的中國絲綢。前蘇聯C·M·魯金科博士在《論中國與阿爾泰部落的古代關系》一文介紹,公元前五世紀在南西伯利亞巴澤雷克畜牧部落首領的石室巨墓中,也發現精美的中國刺綉絲綢鞍褥面(註:見《考古學報》1957年第2期37頁),花紋風格,和國內湖北江陵及湖南長沙戰國時期楚墓出土的刺綉紋樣一致。據公元前五世紀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被後世稱為希臘歷史之父)說,希臘商人曾在公元前六、七世紀到過「絹國之都」。希臘文稱絲為「塞爾」(Ser),稱中國為塞里斯(Seres),意即絲國。公元前五世紀的另一位希臘史學家克泰西亞斯在他的《史地書》中,則稱「塞里斯人身高近20英尺,壽命超過200歲」。還說在塞里斯國中沒有乞丐,沒有小偷,沒有妓女,對中國充滿著美好的嚮往。
在中國通往西域的大路開通以前,中國絲綢在羅馬與黃金等價,只有少數貴族婦女才穿它,以相互炫耀。公元前1世紀羅馬共和國末期凱撒大帝穿中國絲綢的袍子看戲,議論的人還說他過分豪華,隨後不久羅馬貴族男人穿綢的就漸漸多了起來。到羅馬帝國初期,提庇留皇帝曾禁止男子穿用中國絲綢做的衣服。可是不但沒有禁止,貴族之家錦衣綉服反而習成風尚。當時中國絲綢運往羅馬要路經波斯,波斯就操縱著中國與羅馬間的絲綢貿易,從中牟取暴利。到東羅馬拜占廷帝國查士丁尼皇帝時,東羅馬為想擺脫波斯的貿易控制,雙方經常發生戰爭。公元528年(梁武帝大通二年),拜占廷和波斯又發生戰爭。拜占廷乃與衣索比亞國王聯盟,希望衣索比亞代替波斯進行絲綢貿易。公元540年拜占廷又用提高商稅,控制絲綢定價等辦法去抵制波斯,結果絲價飛漲,最後拜占廷只得每年補貼波斯現金11000千鎊和波斯言和。另一方面則努力尋求自己生產蠶絲的辦法,於公元552年派遣幾個僧侶到中國邊境,將蠶子藏於竹杖中帶回拜占廷育養。中國絲綢在漢、唐時期千餘年間一直源源不斷從中國西北兩條陸路,經過中亞運往歐洲,這兩條陸路通道,後來被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1833年至1905年)稱之為「絲綢之路」。
中國絲綢自秦始皇修築「棧道」、「略通五尺道」和開鑿靈渠之後,也由巴蜀商人販運到夜郎(今貴州)、滇國(今雲南昆明一帶)、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南越(今兩廣),並經緬甸轉道身毒國(今印度)、大夏(今阿富汗一帶)、大秦(羅馬)。南方經過海道至南洋、蘇門答臘、爪哇、加里曼丹諸島,從那些地方換回琉璃珠寶等服飾品。中國絲綢還運銷到朝鮮、日本等地,為豐富人類的服飾文明做出卓越的貢獻。
隨著絲綢貿易的發展,其他國家及國內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也與中國發生了密切的交往,並且對中國服飾文化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