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電影 » 電影里30年代的中國農民
擴展閱讀
女孩的玩具小木屋電影 2024-10-16 20:30:37
我愛你國語版電影天堂 2024-10-16 20:21:50

電影里30年代的中國農民

發布時間: 2024-10-16 17:29:51

⑴ 左翼電影的思想內涵

左翼電影以強烈的社會使命感展現民族危機,反映處於底層的工人、農民、婦女的命運,用電影藝術形式真實地再現了30年代的社會生活。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反映工人、農民所受的壓迫 30年代初,卷襲世界的經濟危機也影響到了中國,我國農村經濟破產,城市工人失業,民族資產階級也面臨危機;而另一方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轉嫁經濟危機,加緊對殖民地的侵略,國內地主、官僚資產階級也加緊剝削,使階級矛盾激化。苦難激發了工人、農民樸素的階級覺悟,他們由順從、忍耐逐步意識到抗爭的意義。夏衍編劇的《狂流》就是以「九?一八」事變後發生在長江流域的洪水災害為背景,表現在水災與地主的欺壓這些天災人禍面前農民與地主進行的抗爭。《狂流》是我們電影界有史以來第一個具有鮮明的社會意義和時代意識影片,開始了中國電影界新的路線。由於大量的外國穀物的輸入,江南農業豐收沒有給農民帶來任何好處,反而使他們陷入了更沉重的經濟危機中,豐收成災的主題在小說《春蠶》、《多收了三五斗》、《豐收》、戲劇《香稻米》中都得到了充分體現,夏衍根據茅盾小說《春蠶》改編的同名電影,用電影畫面的形式再現這一時代命題,這也是五四新文學在熒幕上的第一次表現。此外,《香草美人》、《壓迫》表現工人失業釀成的家庭悲劇,《上海二十四小時》、《壓歲錢》展現了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生活圖景,揭示了民眾不幸的社會根源。
反映人們高漲的愛國主義激情:左翼電影充分發揮了電影快速復制生活的特質,使30年代激化的民族矛盾在銀幕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民族生存》中從關外逃難到上海的一群逃難大軍和從破產農村流落城市謀生的一群人,在「一二·八」炮火聲中,決定「為民族生存」而戰斗。《中國海的怒潮》(陽翰笙編劇)中漁民不堪侵略者和劣紳的欺壓,在海上掀起了反抗的怒潮。《肉搏》中青年學生從個人的利益得失中掙脫出來,參加義勇軍,投入實際戰斗。《肉搏》將熱河淪陷這樣剛剛發生的事件反映到電影中,緊密結合時政,真切感人。
反映女性的苦難以及覺醒歷程:女性,特別是都市中職業女性的命運,是左翼電影關注的重點。女性爭取經濟上的獨立和人格尊嚴的要求,與時代精神一致。她們所受到的壓迫最深,激發她們的思想覺悟也顯得尤其重要。《良宵》通過兩代寡婦所受的封建禮教的束縛,展現了女性肉體上精神上受到的摧殘。《三個摩登女性》、《脂粉市場》、《女性的吶喊》等影片展示了女性的命運,以及女性在壓迫中為自身的解放和社會的解放所進行的努力和斗爭。《女兒經》則通過一對夫婦舉行宴會,賓主講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表現了形形色色的女性生活。《神女》塑造了一個被迫靠賣笑為生的偉大的母親。她無法擺脫流氓惡霸的糾纏,難以找到正當的職業,但她卻以柔弱之軀,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美好的將來,她的沉淪與反抗、軟弱和堅強,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阮玲玉扮演的「神女」成為20世紀30年代銀幕上最動人的女性形象。此外,《姊妹花》、《女人》、《花花草草》、《四千金》等影片,都從不同角度塑造了不同類型的女性形象。

⑵ 有哪些反映中國近現代歷史的電影

我覺得有這些電影,可以是改變來著這些作家的作品:

《白楊禮贊》、《賣豆腐的哨子》、《人造絲》、《全運會印象》、《車中一瞥》、《鞭炮聲中》 、《談月亮》 、《霧中偶記》、《大地山河》 ,全方位、多角度地描繪了30年代初中國社會的廣闊畫面:工人罷工,農民暴動,反動當局鎮壓和破壞人民的革命運動,帝國主義掮客的活動,中小民族工業被吞並,公債場上驚心動魄的鬥法,各色地主的行徑,資本家家庭內部的各種矛盾……


《子夜》在整體布局上具史詩般宏闊,但細節描寫的筆觸又極為委婉細致,剖析人物心理,直至其微妙顫動的波紋。這一特點,早在三十年代,吳宓先生就曾指出過並大加贊賞,稱《子夜》「筆勢具如火如荼之美,酣姿噴薄,不可控搏。而其細微處復能婉委多姿,殊為難能可貴。

⑶ 紅旗譜的內容簡介

小虎子15歲那年,惡霸馮蘭池要砸掉千里堤上的古鍾,霸佔48畝官地。小虎子的父親朱老鞏代表鎖井鎮48村村民與馮蘭池斗爭,被活活氣死。為躲避惡霸的殘害,小虎子隻身下了關東。他剛走,被惡人姦汙的姐姐就跳河自盡了。
30年後,小虎子回到了冀北平原上的鎖井鎮,決心報30年前的血仇。這時他名叫朱老忠,帶著妻子和兒子大貴、二貴。少年時的朋友嚴志和幫他安了家。嚴志和是嚴老祥的兒子,當年嚴老祥曾和朱老鞏一起斗爭馮蘭池。現在馮蘭池已60多歲,人稱馮老蘭,家產比當年更大,仗勢欺人,橫行鄉里。他拉起民團搶逃兵的車子和白面,逃兵請回一個團,架起大炮,強迫他賠償5000塊大洋,他卻把這筆錢分攤到鎖井鎮的貧苦百姓頭上。朱老明串聯28家窮人告狀,官司從縣里打到北京大理院,但官府偏袒有錢人,馮老蘭的兒子馮貴堂又念過大學法科,會打官司,結果窮人輸得一塌糊塗。朱老明賠了5畝地,幾乎氣瞎了眼,嚴志和也搭進去一條牛。馮老蘭聽說當年的小虎子帶著兩個兒子回來了,後悔當年斬草未除根,留下了禍患。一次,嚴志和的大兒子運濤和大貴帶著幾個少年朋友捉到一隻名貴的鳥,馮老蘭來要,他們不給。馮老蘭懷恨在心,唆使招兵的抓走了大貴。第二年春天,運濤外出打短工,認識了秘密從事革命工作的共產黨縣委書記賈湘農老師,走上革命道路。他熱戀著的春蘭還把「革命」二字綉在衣襟上去趕廟會。後來運濤告別家鄉和春蘭,到南方參加革命軍,當了連長。接到他的來信,全家人和鎖井鎮的窮人們歡欣鼓舞。這時運濤的弟弟江濤在縣高小學堂讀書,也由賈湘農介紹加入了共青團。高小畢業那年春天,在賈老師的鼓勵和朱老忠的支持下,江濤考入了具有革命風氣的官費學校保定第二師范,認識了正直知識分子嚴知孝和他女兒嚴萍。
1928年秋天,很久沒有音訊的運濤請人給家裡寫來一封信,說他在國民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被捕,關在濟南監獄中了。得到這個消息,運濤的奶奶當場身亡,嚴志和也病倒了。等待運濤回來結婚的春蘭甚至想自殺。嚴家要去濟南探監,但沒有路費。馮老蘭趁火打劫,只用80塊錢就買去了嚴家視為命根子的寶地。嚴志和悲痛欲絕,在一天晚上帶著江濤來到寶地上,趴在地上張開大嘴啃著泥土。嚴志和因病不能遠行,江濤和朱老忠為了省錢徒步到濟南,看到了被判了終身監禁的運濤。從濟南歸來,江濤決心繼續哥哥的事業。從此他寒暑假回家幫父親種田,開學回學校上課,課余時間就到工廠、農村從事革命宣傳工作。這年秋天,黨組織派他回家鄉組織反割頭稅運動,和割頭稅包商首腦馮老蘭斗爭。經過廣泛宣傳和動員,快過年的時候,江濤、朱老忠、張嘉慶和一群貧苦農民偷偷帶著標語傳單和刀、梭標等去趕城裡的大集,在鬧市上突然召開反割頭稅大會。農民、市民齊聲響應,包圍稅局子、縣政府,打敗保安隊,強迫當局放棄割頭稅。他們還趁熱打鐵,組織了農會。在火熱的斗爭生活里,嚴萍深深愛上了江濤。鎖井鎮的窮人過了一個歡樂的勝利年,馮老蘭惱羞成怒,控告賈老師、江濤、張嘉慶是共產黨。賈老師決定自己留下從事合法斗爭,讓江濤帶張嘉慶回保定。張嘉慶本是一個大財主的兒子,因為受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帶領佃戶造了他父親的反。父親登報和他脫離父子關系,他成了職業革命者。到保定後,江濤和嚴萍幫助他考入了第二師范。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江濤、嚴萍、張嘉慶和同學們積極宣傳抗日救亡。受其影響,保定市13所學校同時罷課,要求當局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省政府為了瓦解學潮,於第二年夏天宣布解散保定第二師范學校。為了保衛二師這個抗日堡壘,江濤和老夏領導同學們開展護校運動。反動軍隊包圍了學校,市黨部主任劉麻子帶著一個軍官來逮捕老夏和江濤,張嘉慶踢掉他們的手槍,與同學們一起趕走了劉麻子和軍官,緊緊關上校門。當局切斷他們與校外的聯系,對他們實行「飢餓政策」。他們吃樹葉,最後連學校的狗和池塘里的魚、藕都吃了。嚴萍和工人、市民們支持他們,從校牆外往裡扔燒餅。在飢餓中,張嘉慶仔細研究了二師附近的街道和商店布局,成功地組織了一次武裝搶糧。嚴知孝擔心學生的安全,勸學生們暫時撤出,保存力量。消息傳到鎖井鎮,馮老蘭喜氣洋洋。朱老忠和嚴志和急忙來到保定,巧妙地把一車油、鹽、麵粉運到二師校門口,讓學生「搶」了進去。經過一段時間的對峙,老夏和江濤意識到這樣與敵人硬抗太冒險。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傳播革命火種,他們決定帶領同學們沖出包圍圈,到廣大的農村去繼續斗爭。但就在他們准備行動的那天夜裡,敵人開始了兇殘的屠殺。老夏和十七、八個學生在與敵軍的搏鬥中壯烈犧牲,張嘉慶身負重傷,江濤等人被抓進了監獄。得到這個消息,嚴知孝怒不可遏,嚴萍失聲痛哭,朱老忠和嚴志和決定與敵人戰斗到底。張嘉慶在一家美國人辦的教會醫院里養傷,有敵兵看守。後來他和一個名叫馮大狗的士兵交上了朋友。馮大狗本是鎖井鎮上的無業遊民,因為仇恨黑暗社會而同情學生。在軍隊進攻二師的時候,他開槍打死了幾個追殺江濤的士兵。一個炎熱的中午,裝扮成車夫的朱老忠拉著張嘉慶逃出了保定城,看守張嘉慶的馮大狗也背著長槍跟他們離開了反動軍隊。

⑷ 誰知道關於電影《漁光曲》的資料

「百年百部影片」介紹之《漁光曲》
導 演: 蔡楚生
編 劇: 蔡楚生
主 演: 王人美 羅明 韓蘭根 湯天綉 尚冠武
上 映: 1934年

故事梗概:

東海漁民徐福被漁霸何仁齋逼租,慘死海上後,其妻又被迫當奶媽抵債。十年以後,何仁齋之子子英由徐媽哺育長大;徐媽的孿生子女小貓小狗姐弟倆也由祖母撫養到十歲。一天,徐媽聞知婆婆病危,失手打破何家一件 古董,被逐回家,未幾即雙目失明。 又過了八年,小貓小狗已經成人,繼 承父業,仍租何家漁船出海捕魚。子英則秉承父命出洋攻讀漁業。他與徐家姐弟從小在村裡長大,臨行到海邊告別,小貓小狗唱《漁光曲》相送。 不久,東海漁村遭海匪洗劫,徐家姐 弟偕盲母流落上海,跟舅父在碼頭賣 唱度日。何仁齋也遷居上海,與洋人 合辦華洋漁業公司,續娶交際花薛綺雲為妻。兩年以後,子英學成回國, 任職華洋漁業公司,發現公司顧問梁月波有重大舞弊行為,決定去漁場作進一步調查,不期在碼頭遇見徐家姐弟,因輪船啟碇在即,不及交談,掏出百元鈔票相助。徐家姐弟偕舅回家路上,一銀行遭劫,警匪格鬥中,舅父中彈,小貓小狗因身上被查到百元現鈔,涉嫌被拘押。晚上,舅父從醫院趕回,徐媽驚惶失措碰翻桌上油燈 ,引起火災,兩人皆被燒殞命。子英在漁場查到梁月波舞弊證據,即拍電報告父。梁見真相暴露,串通薛綺雲席捲何家資財潛逃。子英回到上海, 因收留無家可歸的徐家姐弟,與父親發生矛盾,正僵持間,某晚報揭露何仁齋全部生活醜史,何羞愧自殺。子英家破人亡,深悟自己改良漁業的主張無法實現,決定與徐家姐弟同到漁船勞動。未幾,體弱多病的小狗終於 在繁重勞動中倒下,臨死,他央求姐姐唱《漁光曲》訣別。

製作背景:

真正的社會問題片出現於1931年9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開始關注中國電影之後。隨即崛起的左翼電影潮在創作上的最重要的標志,就是把電影從狹小的家庭倫理、生活瑣事的圈子裡拉回來,將目光投向中國社會,力求反映出中國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嚴峻問題。
《狂流》、《春蠶》、《漁光曲》等影片首次在銀幕上展示了三十年代中國農村和中國農民的悲苦人生。

製作花絮:

《漁光曲》在導演處理與鏡頭運用上,明顯地突破了早期中國電影的影戲觀念,格調凄婉壓抑,節奏緩慢抒情。尤其是多次出現的主題歌《漁光曲》的詞曲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影片在上海創連映84天的新紀錄。1935年3月,該片參加莫斯科國際電影博覽會獲「榮譽獎」,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獲國際電影獎項的作品。

⑸ 茅盾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茅盾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是《春蠶》。

《春蠶》是由朱楓執導,李心敏、趙錦燾等主演的劇情類電視電影。該片是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在20世紀30年代的浙江農村裡,村民老通寶一家辛苦養蠶、蠶花豐收卻負債愈重的故事。該片於2008年8月22日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首播。

影片看點:

影片通過20世紀30年代浙江農村農民老通寶一家養蠶豐收、生活卻更加困苦的事實,反映了當時條件下中國江浙農村的真實歷史記載,表達了對身處社會下層的農民的深深同情。

影片真實地遵循了小說故事的構架,用平實的鏡頭語言,將茅盾先生的作品成流淌的影像,奉獻給觀眾。在導演朱楓的鏡頭前,跟「老通叔」的扮演者李心敏合作的幾個年輕演員憑借本色表現,恰如其分地塑造了當時歷史條件下江浙農村人的精神風貌、內心世界和愛情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