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電影分級制在國內無法實行
在我國的話,還真的沒有一個電影的分級制,要了解這些的話,先來看一下其他地區的電影級別。為什麼我們國內沒有推行呢?而為什麼我們國內又無法去實行這個電影分級制呢?
發達國家的電影分級制
在美國的話,電影內衣攻勢分為七個類別。也算是分的比較細的。一般電影院上映的那種都是大眾級別的。再有就是普通級別的,兒童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觀看。再來說一下普通級別,但不適合13歲以下的兒童觀看的。
在國內為什麼無法實行?
或許是因為沒有這么一個契機吧。也或許是某些電影界的大咖不小分類別。如果真正細分起來的話,那些特別愛拍三級片兒的,就無法冠冕堂皇的出現在各大影院了。也就更加無法獲利。如果真正分級別的話,可能他們自己考慮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作品被閹割」
當然,這真的不能排除有我的這些猜想。這都是一些很現實的,必須要他們去面對的一些問題,所以沒有人敢去開這個口,也沒有人去挑這個頭。
❷ 中國電影"走出去"難在哪兒
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電影全年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僅為10.63億元人民幣,較2011年的20.46億元下滑了近一半,這已是2010年以來的三連跌。而作為中國文化產業出口的另一大主力軍, 2012年,網路游戲出口則增長了五成。同為在國內市場表現良好的中國文化產品,電影和網游為何在出口時有這樣迥然不同的表現呢?
「以本土化內容捍衛自身價值觀」
對於中國電影海外收入不佳的原因,原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曾表示:「中國精神、中國形象、中國故事的世界性表達和傳播能力,與之前相比沒有實質性提升,與國際電影的主流形態存在差距。」一份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發起的中國電影海外票房問卷調查,總結出中國電影進入海外商業院線的數量非常有限,究其原因,在於中國電影還未找到一種表達方法,在符合西方觀眾審美意識的文化風格下敘述原汁原味的中國故事,並讓西方觀眾深刻理解中國電影中所蘊含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觀念。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認為,中國電影人在敘事上決不能「穿中國人衣服,演外國人故事」,一味模仿好萊塢的故事模式。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很多中國電影在傳播中國文化時只是將一些中國元素生硬地移植到電影中。有的影片因為過分強調中國民族元素,忽略了東西方文化差異,使得國外觀眾在理解時遇到困難,也就是「文化折扣」問題。以近期在中國創造票房奇跡而在海外市場遭遇滑鐵盧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為例,實際上,中國式的幽默很難得到海外觀眾共鳴。
反觀其他國家,如印度電影之所以能夠對抗好萊塢,關鍵在於「以創新性來做本土化的內容」。印度傳媒領域最具實力的跨國公司——信實集團,其負責人曾這樣表示:「我們要推廣印度的價值觀,我們要在美國本土對抗好萊塢,不單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而印度電影所表現的內容,也確實都是在捍衛印度的價值觀。「不是本土,就是入土」,這是印度電影業的一句名言。在這一點也可以借鑒國產游戲的成功經驗——中國網游廠商在融入傳統文化精髓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改編,重視對海外文化的融合,這一「文化引進再輸出」的發展策略不僅能贏得全球玩家共鳴,還能對中國文化做最有效、最合理的輸出。
海外營銷需要全盤策略
曾有網友在微博上貼出了一張好萊塢電影營銷的時間表,系統化的好萊塢電影營銷搭載了營銷和後產品開發、定位研究、公關等環節且全部放在電影首映之前,而為電影營銷所做的預算,幾乎占據了近一半的總開支。而國內片商營銷比例僅占總支出的5%至10%,相差懸殊。這也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中國電影在面對海外市場時,宣發、營銷方面的短板。
黃會林認為,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國電影在海外應該採取整合性的營銷手段,從單一的宣傳到電影節,再到海外推廣公司的建立。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表示,正是從張藝謀的系列電影開始,國產影片從重視電影製作轉向了重視電影營銷,但中國電影出口仍需要學會好萊塢的發行機制。
目前,中國電影「走出去」通常是依靠舉辦和參加各種國際影展,但效果並不顯著。有業內人士坦言,通過電影節推廣來促成合作的成功案例非常少,同時對票房的作用也很小。另外,很多中國影人將合拍片視為搶占海外市場的捷徑,對此,導演謝飛表示:「作用不大,這是盲目的,會失敗的。」
實際上,國內游戲產業打造文化出口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值得電影產業借鑒。完美世界總裁池宇峰在對全產業鏈的介紹中說,依託完美世界旗下的企業,以「全球資源整合」的發展策略,涉足網游、文學、影視、音樂等文化領域,形成了文化集團,在眾多文化產業的融合下,顯示出巨大的發展優勢。以完美世界的《笑傲江湖》為例,游戲以中國武俠文學著作為基礎,貫穿了「文學——影視——音樂——游戲」全產業鏈,實現了從「讀者——觀眾——聽眾——玩家」的全方位用戶轉換。多文化領域的融合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品牌影響力提升。
從游戲產業反觀影視產業,中國電影要在海外「揚帆遠航」,當務之急應該加強宏觀布局,對項目規劃、投融資、國際貿易、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制定出系統對策。
「先收回拳頭,做強自我」
就中國電影「走出去」,黃會林坦言:「我們的電影人不能只去海外走紅毯,走紅毯不能讓中國電影紅起來。」面對中國電影海外生存的難題,很多業內人士表示,還是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缺乏質量過硬的作品。
由北京師范大學提供的中國電影海外觀眾調研數據表明,半數以上的海外觀眾對中國電影知之甚少,中國導演與演員在國外認知度不高。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僅有20%的觀眾對中國電影較為關注,而知名度最高的演員依次是成龍、李小龍、李連傑。雖然「功夫」只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個方面,但在海外觀眾眼中卻代表了中國。在15歲至45歲主流的外國觀影群體中,70%以上的觀眾表示希望看到具有時代感,反映現代都市題材的中國電影。此外,在希望改進「敘述方式」以外,大多數外國觀眾認為「宣傳發行」是中國電影最需要改進之處。
對此,早有影評人評價目前中國電影的創新乏力使其在海外市場的老本兒已經不夠吃了,海外觀眾不可能總保持對功夫類型影片的熱情。另外,導演謝飛認為,國產電影對中國的文化品質和特色太不重視了,盲目地模仿好萊塢的高科技和娛樂性。他建議,中國電影要「走出去」應該從「講好故事」開始。
可見,中國電影「走出去」的關鍵還在於影片的質量。正如全國人大代表龔曙光在談到如何做文化產業時表示,從文化企業的角度來看,文化企業家要做的事情,是在人的心靈上「圈地」。對於中國電影來說也一樣,想要在海外開拓疆土,不如先「收回拳頭,做強自己」,想要在海外市場獲得認可,不如先在海外觀眾心靈上「圈地」。
❸ 論文《我國電影出口貿易現狀分析及對策》 求文獻綜述 開題報告 論文框架
論文框架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介紹
簡要地總結論文主題,說明為什麼這個主題有價值,也許還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結果。
2、背景信息(可選)
簡短地介紹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別是當你的論文涉及兩個或多個傳統領域時。
3、新技術回顧
這部分回顧了與論文相關的研究現狀。
4、研究問題或問題陳述
工程論文傾向於提到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其他學科則是用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來表述。在這兩種情況下,有三個主要部分:
對你的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的簡明陳述;
研究這個問題的原因;
闡述為什麼值得研究這個問題。
5、描述你如何解決問題或回答問題
論文的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個或幾個部分和子部分。
6、結論
結論部分通常涵蓋三件事,並且每一件事都應該有一個單獨的小節:
結論;
對成果的總結;
未來的研究。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列表與第3部分中給出的技術現狀綜述緊密相關。所有的參考文獻都必須在論文正文中提及。參考書目可能包括論文中沒有直接引用的作品。
8、附錄
一般來說,太過具體的材料不適合在論文主體中出現,但可供考官仔細閱讀,以充分說服他們。
❹ 一部國產諜戰電影 講的是顧順章叛變後我黨的對策
《江南鋤奸》電視劇
❺ 中國動畫電影:如何爭取延伸受眾群 (2)
對於中國動畫電影來說,當「少年兒童」被定義成核心受眾的時候,他們身邊那些具有最密切關系、最容易受到其觀看行為影響的人——家長們,就自然地成為這個以年齡為標準的封閉結構向外擴展時,最直接的新觸點。因此,筆者認為,家長,是中國動畫電影最主要的延伸受眾群。如能把這個群體爭取過來,將成為動畫電影發展戰略的一個重大突破。
我們談論的對象不僅是「動畫」,更是「動畫電影」。作為電影的動畫,它的播出媒介、傳輸渠道、接收環境,均有別於電視動畫片。中國家庭對孩子的寵愛,很可能讓一個低年齡段的兒童就在家中掌握著電視遙控器的頻道選擇權,但對於動畫電影來說,欣賞和消費行為並不是發生在家庭內部的電視機前,而要通過購票進入電影院或購買影碟光碟等直接支付行為來實現。很顯然,在動畫電影這個特殊的傳播物這里,延伸受眾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部分人,因為核心受眾的接受行為能否成功,直接取決於延伸受眾的支付意願,取決於他們對動畫電影文本的好惡與判斷。於是,他們不僅僅是具有「潛在受眾」的身份,更獲得了「付費受眾」的性質,也就更加重要與不可放棄。
仔細分析,家長對於動畫電影自然也具備一定程度的潛在消費慾望,這其中起碼包括了以下幾個層次:陪伴需求,與孩子一同進電影院分享天倫之樂;把關需求,用親自觀看後的直接感受,來判斷孩子的審美消費品存在多少正面意義、是否包含「教壞下一代」的危險;自身娛樂與審美需求,拋開孩子這個中介,直接從動畫電影中獲取對應於自己內心需要的精神享受。這些消費慾望,只不過因為年齡與社會角色上的限制,或因為固有的偏見和消費習慣,暫時沒有完成向動畫電影的徹底偏移和無保留投放。
所以,動畫電影在「十二五」期間有待完成的受眾擴容戰略,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在內容與周邊服務的質量與細節上、在營銷方法和力度上,充分激活上述潛在的需求,並將潛在的消費能力轉化為實際的消費行為。
以大獲成功、老少咸宜的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和《喜羊羊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喜羊羊與灰太狼之兔年頂呱呱》為中心樣本加以檢視,筆者試圖提出爭取延伸觀眾的三個步驟:
一,看見。引發延伸受眾群的注意,是促成其接受活動的第一步。以兩部「喜羊羊」電影為例,該系列電影在上映前採取了一系列傳播策略,相互間還進行了成功疊加:立體化規模的宣傳推介,實現了由「擁有電視、廣播、平面媒體、新媒體不同媒體層次的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和控制著少兒類頻道資源的北京優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強強聯合」,並通過車身、路牌、燈箱、大屏幕、公交和樓宇移動電視、影院LED等全方位廣告手段,跳出對「少年兒童」的糾結,直指全部成年人活動空間,用調動一切資源、橫跨多個渠道的集束轟炸法,將之上升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文化熱點與時尚話題;上線時期的恰當選擇,針對「家庭共享型」定位,選擇寒假、尤其是春節期間上映,這恰恰是成年人最渴望團聚、最看重快樂、最願意花時間與精力陪伴兒女的時段,也是最容易被兒女拉入影院的時段,甚至於「喜洋洋」、「牛氣沖天」、「虎虎生威」、「頂呱呱」的吉祥話命名還對應上了祖輩一代過年討彩頭的老觀念,最後這場家庭審美大餐,來的不僅是父母,還包括了爺爺奶奶;安全的故事構成,這兩部影片無暴力、無粗口、無不良觀念,羊群生活環境簡單純粹,反派人物也無甚大奸大惡處,斗爭停留在機智幽默的游戲層面,其間又蘊藏進團結互助、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等「教育意義」,迅速通過了家長的驗收、博得了家長的好感。
二,習慣。引起關注之後,最重要的是避免在新鮮感逐漸告一段落時,注意力重新外移,從而讓被吸引的潛在受眾再度流失,因此,建立一種欣賞習慣是必須的。既然在電影院內,封閉的空間與固定放映時間往往使得欣賞習慣的建立存在難度,那就利用其它日常化媒介已經建立起的習慣。「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採用的方式,恰恰來自於在題材選擇上對媒介互滲的利用,對電視這個家庭內媒介所建立的親和感與牽連感的借力。由於兒童在平時電視節目上的主導權要大過對影院消費的決定權,因而對在電視媒介上已經充分形成受眾基礎的作品加以提煉和濃縮、實現劇場版和影院化,能夠有效地降低風險,是非常聰明的發散性行為。換句話說,家長們未必願意每天帶孩子去電影院,卻不會拒絕每天給孩子一段看動畫片的時間,「喜羊羊與灰太狼」占據了這個時間,日復一日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中,終於成為他們陪著孩子有意無意地看熟了、甚至建立了好感的故事。
三,迷戀。這是將延伸觀眾群提升成核心觀眾群的決定性步驟,也是呼應著家長們自身訴求,讓其產生對動畫電影審美依賴的過程。在這個步驟里,陪伴孩子不再重要,由動畫電影喚起自我內心的滿足才是關鍵。事實上,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必然是進行過「雙重編碼」的,在照顧未成年人心理的同時,也從不曾放棄與成年人心理上的互通。這一編碼法則,是在藝術手段、文化觀念、影像語言上的深層次縫合與接榫,是在兒童化與成年化的並行中,尋找到一個「契合點」,使之成為流動性的多層次文本,在內部實現兩種文化行為的自由轉換。「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的個性鮮明、活潑可愛,確實牢牢吸住了兒童的心,而對於家長們來說,同樣存在各取所需的可能。各種風趣幽默的惡搞滿足了他們緩解壓力、保持童心的希冀;符號化的人物設置和其樂融融的整體氛圍對應著他們對家庭生活的期許;對熱點話題(如毒奶粉)的收攬與對網路經典語言的採用,與父親們關心社會時政的習慣並行不悖;「嫁人要嫁灰太狼」的愛妻品行和准女權主義話語,則深受母親們的感懷與青睞。
總之,從多重宣介下的「使注意」,到媒介互滲中的「使習慣」,再到雙重編碼里的「使迷戀」;從注重對潛在受眾的注意力激活,到為實在而飽滿的內容服務,再到謀求心理和感情的認同;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在這個過程的每個階段,採取有效的方略和對策,延伸受眾的轉化必能順利完成,中國動畫電影也就能夠在「十二五」期間,為自己完滿地培育出一個更加完整和具有活力的受眾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