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電影 » 中國入世對電影的影響
擴展閱讀
美國電影暴風 2024-11-09 00:35:23
哪些很爽的電影迅雷下載 2024-11-09 00:29:26
看老電影神秘的旅伴 2024-11-09 00:27:56

中國入世對電影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4-11-08 22:19:58

① 中國電影業的前景怎麼樣

中新網上海1月4日消息:中國入世談判電影界代表、國家廣電總局電影事業管理局局長劉建中日前接受了《文匯報》記者采訪,對入世之後中國電影業的前途發表看法。

據悉,在和中國電影管理條例一致的情況下,中國入世電影方面談判結果主要有:允許每年進口外國分帳影片20部用於電影院放映;允許外資進行電影院的改造建設,但股份不得超過49%

劉建中說,很多人擔憂中國入世以後,市場放開,美國電影大量湧入,用不了一年,中國電影業就垮了。其實,這是誤解。WTO的一般條款指的是貨物貿易。而電影片的貿易和一般的商品不同,它屬於服務貿易的范疇。凡是涉及意識形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有其特殊性,電影的發行放映是通過談判來約定貿易規則的。所以,中國入世之後,不可能出現外國影片無限制的湧入,中國電影也不可能放棄以我為主的立場。入世之後,中國電影業要在新的形勢下,在保護中求發展,在開放中增強競爭力。

那麼,我國對WTO的電影部分到底承諾了多少?WTO對中國電影的直接影響又是什麼呢?劉建中說,中國入世電影方面談判的對手是美國人,因為,美國電影業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實際上,中國去年進口電影市場已經開放了,分帳影片進口了16部。

中國電影形勢的嚴峻在於自身。入世帶來的壓力,正是促進中國電影生存和發展的機遇。劉建中介紹了國家即將出台的電影事業發展政策和策略:降低進口膠片關稅,由每21米納稅9元降至1.57元——3元;為促進農村的電影放映,國家5年投入1億元,而且要給農村放映員發工資,這是2002年的工作重點。

另外,劉建中還告訴記者,建設中國電影博物館的立項已獲國務院批准,2005年10月將落成。(

② 如何看待中國引進外國大片

世,為電影業提供了新動力-----一個電影發行經理的思考王曉東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每年引進國外電影大片將增至20部,並允許外資進入電影放映業,這些無疑會對我國電影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1995年我國每年引進10部大片至今,進口大片所佔據的市場份額不可低估。市場調查數字顯示,國外大片約占電影票房的45%左右。

入世肯定會給國產電影業帶來競爭壓力,但從長遠的角度看,進一步的經濟放開和全球經濟的融合將會促進現有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方面產生變化。外國競爭的加劇同樣成為一種外力迫使我國電影業包括電影製作、發行、放映三大塊加速改革以迎接挑戰。

入世後,國產影片的生產製作會更加註重提高影片素質。只有贏得觀眾的影片才能在同外國大片競爭較量中佔有市場。

入世後,民族電影也擁有著「走出去」的對等機會。世貿組織《總協定》基本原則是所有成員對其他世貿成員的產品和服務給予平等對待。目標是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我國有十分優秀的電影工作人員,電影市場的放開提供了與國外電影公司互補式合作的機會。如果能利用國外現成的發行網和營銷力量,將民族電影打入國際主流電影市場,那樣才是民族電影真正進入了世界競爭市場。

允許外資進入電影放映領域,目前在政策方面還有條件限制。如外資投資電影院所佔股比不超過49%等。但不論是合資或合作的影院,它們進入到我們電影市場之後,馬上得到了觀眾的青睞。那種多廳設置,舒適的觀影環境,優質的聲光質量,以及它的管理和服務理念,對觀眾具有相當大的吸納力。這樣,勢必促使我們原有的影院加快現代化改造的步伐。這種競爭促進了影院的建設和發展速度,它會讓舊有的影院盡快更新設施設備,更新服務觀念,向國際化、現代化影院靠近。哪個電影院吸引和留得住觀眾,就是競爭中的贏家。

從電影發行環節來看,外國影片和外資影院的相繼進入,將逐步改變過去以行政區域、行政級別劃分的發行格局。壟斷發行違背公平競爭規則遲早會被打破。經濟上通過一定的約定而聯結在一起的院線在未來城市電影市場中將有望成為主體。

入世,所帶給電影的變化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是在市場競爭中逐步發生的。競爭不是壞事,只要是公平競爭,對於擅長競爭並准備迎接競爭的電影人來說,會樂觀地看待入世後的前景。雖然它將走過一段艱苦的征程。(

③ 國外電影大片的引進對我國電影市場發展的影響

入世,為電影業提供了新動力-----一個電影發行經理的思考王曉東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每年引進國外電影大片將增至20部,並允許外資進入電影放映業,這些無疑會對我國電影業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1995年我國每年引進10部大片至今,進口大片所佔據的市場份額不可低估。市場調查數字顯示,國外大片約占電影票房的45%左右。

入世肯定會給國產電影業帶來競爭壓力,但從長遠的角度看,進一步的經濟放開和全球經濟的融合將會促進現有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方面產生變化。外國競爭的加劇同樣成為一種外力迫使我國電影業包括電影製作、發行、放映三大塊加速改革以迎接挑戰。

入世後,國產影片的生產製作會更加註重提高影片素質。只有贏得觀眾的影片才能在同外國大片競爭較量中佔有市場。

入世後,民族電影也擁有著「走出去」的對等機會。世貿組織《總協定》基本原則是所有成員對其他世貿成員的產品和服務給予平等對待。目標是機會均等、公平競爭。我國有十分優秀的電影工作人員,電影市場的放開提供了與國外電影公司互補式合作的機會。如果能利用國外現成的發行網和營銷力量,將民族電影打入國際主流電影市場,那樣才是民族電影真正進入了世界競爭市場。

允許外資進入電影放映領域,目前在政策方面還有條件限制。如外資投資電影院所佔股比不超過49%等。但不論是合資或合作的影院,它們進入到我們電影市場之後,馬上得到了觀眾的青睞。那種多廳設置,舒適的觀影環境,優質的聲光質量,以及它的管理和服務理念,對觀眾具有相當大的吸納力。這樣,勢必促使我們原有的影院加快現代化改造的步伐。這種競爭促進了影院的建設和發展速度,它會讓舊有的影院盡快更新設施設備,更新服務觀念,向國際化、現代化影院靠近。哪個電影院吸引和留得住觀眾,就是競爭中的贏家。

從電影發行環節來看,外國影片和外資影院的相繼進入,將逐步改變過去以行政區域、行政級別劃分的發行格局。壟斷發行違背公平競爭規則遲早會被打破。經濟上通過一定的約定而聯結在一起的院線在未來城市電影市場中將有望成為主體。

入世,所帶給電影的變化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是在市場競爭中逐步發生的。競爭不是壞事,只要是公平競爭,對於擅長競爭並准備迎接競爭的電影人來說,會樂觀地看待入世後的前景。雖然它將走過一段艱苦的征程。(作者為深圳市電影發行中心副總經理)

④ 張藝謀巨虧5.5億的原因是早已過了退休年齡

張藝謀1950年出生,現年67歲。而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企業55歲、事業單位60歲。王健林透露《長城》虧損8000萬美金,摺合人民幣5.5億,劇情票房雙撲街,原因是張藝謀在64歲這個年齡執導,已經超過法定退休4年。

67歲真面目

在國內,張藝謀是除他女兒張末外所有年輕導演的死敵,為什麼這么說呢?大家聽我慢慢道來。首先中國電影的早期發展是跟國情有關的,好比中國的電視台跟報社,到目前為止都沒向民間資本開放。張藝謀是「體制內導演」,張藝謀出道時的1987年是不允許民間資本投資電影的,在當時美國及港澳台電影也進不了大陸市場,縱觀整個1987年的國產電影數量只有17部,包括《虎年奇案》、《太陽下的雪人》、《兩宮皇太後》、《屠城血證》、《八女投江》、《紅高粱》、《人·鬼·情》、《孩子王》、《女模特之死》、《我只流三次淚》、《湘西剿匪記第二集》、《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海市蜃樓》、《貞女》、《湖心島之謎》、《二子開店》、《京都球俠》。張藝謀正是藉助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紅高粱家族》小說拍攝了《紅高粱》電影,並靠這部抗日題材電影在戰敗國德國一舉斬獲了第38屆柏林電影節最佳故事片獎,贏在莫言的故事。從此張藝謀便拋妻棄子拉著鞏俐的手步入了職業導演生涯。

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等導演是改革開放後的產物,同時也受開放後的制約。經濟開放,就有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加入WTO,中國入世談判15年,跟美國談,美國要把自己的電影進口到中國,從90年代初期開始中國的電影院基本由美國大片所佔領,我當時記得有部《超人》震撼了全國,而這部《超人》原是1978年拍的,那一年我才2歲。

既然都讓美國電影進入中國市場了,為啥不對中國民間資本開放市場呢?所以,時間轉到2000年以後,中國電影進入產業化嘗試,在張偉平的強大配合下,張藝謀才有了執導商業巨片《英雄》的機會,當時的所有國產電影片頭都必須打上諸如「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之類的國有企業抬頭。

2004年香港電影《無間道》正式以合拍的形式進軍內地市場,而此時跟第六代賈樟柯、王小帥他們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在張偉平、在華誼兄弟的強大推薦下,第五代張藝謀與馮小剛基本掌控著內地導演市場,後來許多明星跨界做導演,包括趙薇、蘇有朋、徐崢,直至後來的王寶強,他們有極高的人氣及龐大的資金,開機前就基本有了贏的勝算。時間再轉到2016年,國產電影800多部,國產網路大電影2600多部,加起來3400多部,是1987年張藝謀出道時的200倍,可就在這時67歲的張藝謀還死死霸佔著巨額資本,像個67歲的老皇帝一樣死不退位,導致《長城》虧損5.5個億。張藝謀的成功完全在於張偉平的幫助,賈樟柯的才華絕對在張藝謀之上,但就是沒能碰到像張偉平這樣的推手,否則奧運會開幕式由賈樟柯執導。

不可否認,2016年2600部網路大電影的總投資加起來都不及張藝謀一部《長城》的投資,800部電影中去除成龍、郭富城、劉德華等幾部國產合拍大片外,其餘幾百部加一塊的總投資額都不及一部《長城》,張藝謀就是用死賴、霸佔電影投資,嚴重損害了中國年輕導演的成長。

在這里我說句公道話,首先我不否認張藝謀的電影才華,如同不否認一個老裁縫能夠做一件精美的旗袍一樣,但是目前消費電影的主流群體其平均年齡只有21.4歲,這個群體就是非主流的90後,他們不喜歡旗袍,而喜歡在牛仔褲上開個洞,這叫非主流,是67歲張藝謀所理解不了的,也因此你的《長城》會巨虧,盡管萬達拚死排片,盡管大牌雲集,還不救不了你67歲的老命。

國家制定退休年齡,企業為55歲、事業單位是60歲,年齡太大就不適合本職工作,我們看看張藝謀的年齡,1950年出生現年67歲,2011年執導《金陵十三釵》出現嚴重虧損,之後跟樂視合作的《歸來》是在其超生事件連續曝光一年的情況下,全國媒體對張藝謀的「宣傳」費用遠遠超過了《歸來》的製片成本,所以這部電影倖免於難,再接著《長城》,虧了!而且是巨虧!殘酷的數據表明了年邁的張藝謀已經不適合擔任導演工作了。

實際上張藝謀自己退不退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市場會逼退你,你不會再有僥幸了,我斷言張藝謀目前執導的這部《影》一定巨虧,粉絲經濟、大牌明星陣容、高排片率救不了你的命,不信大家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