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語電影 » 中國推銷員電影觀後感

中國推銷員電影觀後感

發布時間: 2022-03-09 05:10:52

Ⅰ 懸賞,求《不見不散》觀後感~

第一,想說下劉元裝盲人的地方有點假,在裝盲人剛見面的時候,他拿著雨傘是向前的而不是向下的,這是第一個破綻。所以,不用後面的錢包測試我都知道他是假裝的,不過我那時在懷疑,是不是他真盲了,戲演得假,不過很快就出了答案了。要不還要我考慮很長時間。

另外,對於這倆人的事,假如我是李清,第一我當然會相當佩服劉元的智慧,不過我不得不說的是他去了美國十來年了,還沒混出個名堂來,沒大志是肯定的了。李清確實是一年一變。李清的目的性比他強很多。這樣說來,我只能說劉元的腦筋真全動在「歪」的方面了。基於這種情況,就要好好考慮下自己的「大志」問題了。

另外,我還想稍微說下劉元的表白方式,如果我是李清,必然很難接受他,這到這份上了,兩人都有感覺的,怎麼就不做讓步,還用話語來暗示,讓李清先讓步,或許在考驗李清是不是真喜歡她。想想這樣的考驗也是合理的,但是站在李清的角度來說什麼事不能直接談么?一定要來個考驗,雖然這樣會使倆人之間的愛情升級,我想想要這樣接受一個人還是有點難度。如果我是李清受的刺激就太大了。如果你是李清,你會怎麼想呢?

再說說後來劉元在飛機上做的夢,感覺他對李清的愛真的是永恆的,是專一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愛不是單一的,但是存在單一的可能性。總之我就看過一篇文章,說一個人是有可能同時愛上2個人的,所以一夫一妻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僅僅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實在來說還是要顧及下倫理道德、法律等其他很多方面的東西。

劉元他媽突然生病,也反應了一定的愛情現實問題,在不理想的情況下(我就先不說極不理想的情況下),愛情、家庭、工作等很多東西都要考慮一下的。劉元後來覺得自己愧對自己的母親,後來還是要回國盡孝道,只能選擇放棄自己的婚姻。不過,李清可以說是通情達理,使故事有個圓滿的結尾。但是想想現實,很有可能有這么兩個人的話就給拆了。下面胡思亂想點東西:其實李清回去了也沒什麼大問題,他在美國的花店應該還可以繼續的,美國不是有很多城市農場主么?李清可以按這樣的模式經營自己的花店,花店可以繼續的。
以前看那些甜膩膩的電影或小說,常看到的情節是男女主人化如何邂逅,又如何一波三折,最後無驚無險地走向那神聖的殿堂。羨慕之餘,有一事始終縈繞在我的心頭。他們在經營愛情小店時,是如何面對生命的威脅的?
電影《不見不散》給了我一個滿意的答案,該片說的是兩個中國青年移居美國後,向生存展開了大挑戰,經過一系列的誤會,最終走到一起的故事。
中國有句老話,叫「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但在美國,人非我黃皮膚、黑頭發種類,他們吃這一套嗎?他們多數奉行的是個人主義和享受主義,「個人自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雖然雞犬相聞但大多老死不相來往,而且還裝著歧視的概念。此外,治安環境的惡化,貧富分化的懸殊和意識形態的差異都成了束縛他們的繩索。
生存,成了一個擺在他們面前的最大的問題,自匪徒夜竊民宅的那一刻開始,這一問題就始終陪伴著由徐帆飾演的女主角。光頭葛優演的男主人公的景況也好不了多少,彼時的身份是保險推銷員、墓地的管理員,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只要能掙錢的事他都會去做,也許是嚴峻的現實使他嘗透了在美國做三等公民的滋味,當無助的女主角向他求救的時候,他竟不近人情地尖酸刻薄的要「時差還沒到過來,「的她返回國去,但個性倔強的她並沒有走,而是找到了份做清潔工的工作安頓下來,而且過上了比較好的生活。縱使是後來由於主人公的「好心幫倒忙」令她失去工作,她依然頑強的爬起來,幾經艱辛,開起了自己的花店,辦起了自己的語言學習班。她用事實說明了他不僅能生存下去,而且過上了比較好的生活。主人工憑著良好的生存意識,不斷激發自身潛能,最終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這樣一個嚴肅的場面是與男主人公的幽默睿智、女主人公的聰明矜持有機結合起來。在影片中出現了葛對徐的兩次經典試探:一是初試水溫,當我們看到徐惺惺相惜而戴著墨鏡扮盲人民的葛鄭重其事地對徐表露心跡,卻又對從身邊走過的漂亮女孩注目禮時真的忍俊不禁;第二次是徐使用「拖」字訣,意欲進行「馬拉松」長跑時,鬼主意特別多的葛又導演了一出「恨嫁」的鬧劇,捅破了紗窗。說真的,當我們看到滿臉認真的葛對大口喝水、大口嚼冰,而內心卻翻江倒海的徐說他的羅曼諦克史時,我們還真的為徐感到惋惜。
歷經種種美麗的誤會後,男主人公終抱得美人歸。而他們自立自強,自尊自愛以及對事業和愛情不屈不撓追求的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Ⅱ 軍事題材電影觀後感

《集結號》觀後感(一)
在《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戰士不再英勇無敵,也看不到那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因為在導演馮小剛看來,怕死是人類的本性,沒有人願意打仗。
鏡頭從對准將軍改為描寫普通士兵,英雄也「怕死」不會主動請戰、犧牲時更不會高喊口號撞槍子兒……正在遼寧寬甸緊張拍攝《集結號》的馮小剛日前接受記者探班采訪時表示:電影表現戰爭的方式有很多種,作為第一部大製作的戰爭商業大片,《集結號》也會凸顯英雄主義,但肯定不是傳統的主旋律戰爭片。馮小剛希望通過這部影片至少講清楚一件事情,「怕死是人類的本性,但在這種本能下主角穀子地又做出勇敢的舉動,這個反差,對比出來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我們熟知的一些戰爭片中,敵人總是潰不成軍,好人往往以一敵百,而力圖還原戰爭真實的《集結號》將把人從神身邊拉回來。
《集結號》的拍攝,既有規模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有注重細節的巷戰鏡頭。記者探班時恰逢攻堅戰突破城門的一場戲。韓國技術人員正在按照馮小剛的要求埋炸點,這些技術人員曾為《太極旗飄揚》製作戰爭效果。他們為這場戲使用了最新的氣爆技術,可以保證20厘米外的人不會受傷。因此,《集結號》中我們看到的,不再是過去一些戰爭片中「戰士」躲著炸點和子彈跑,「好人怎麼炸都炸不死的」的神奇場面,相反,這里的「戰士」們將迎著炸點上。
《集結號》的劇本非常簡練有力,比如過去戰爭英雄站起來一邊豪言壯語一邊機槍掃射,四周倒了一大片自己還沒事兒,但這次不少英雄「剛站起來還來不及說一聲『啊』,就已經中彈陣亡了」。馮小剛表示,影片希望從士兵角度塑造一系列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他們將脫下高大全的外衣,一個個真實地犧牲在戰場上。
正是因為每一次犧牲都非常寶貴,以往的戰爭片中經常出現的「主動請戰」劇情這次也不會再有,這些符號化的革命英雄主義場面在《集結號》劇本中被做了更多人性化的細節處理,比如最英勇的排長焦大鵬,為了保留連隊血脈在關鍵時刻選擇了撤退。馮小剛表示:「這部電影我要解決這么一個問題,沒有一個人是願意打仗的,他一定是怕打仗的,怕死是人的本性,我必須把這種真實感還原出來。劇中主角穀子地除了堅定不移執行命令,考慮得最多的就是士兵的生命。」

《集結號》觀後感(二)

——從《集結號》看後極權主義的藝術創新

在我的研究生的一再推薦下,看了最近的賀歲片《集結號》。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賀歲片都是娛樂性的喜劇,而這次的卻是充滿教育寓意的正劇。當然,連在每天的《新聞聯播》中都黨旗飛舞,熱衷於向人民推出各種道德楷模的精神氛圍下,賀歲片由喜劇變成正劇就一點也不奇怪了。但是,我的學生對我說:這部電影雖然也是央視竭力推介的主旋律影片,卻和以往的主旋律藝術不同,它拍得很好看,同時,揭示了一些以往的藝術所不敢觸及的新東西。
看了電影之後,果然感觸良多,以致於產生了暫停手上正在從事的研究,來寫這篇影評的沖動。不過,就如魯迅所說的那樣,人們在一部《紅樓夢》中看到的只是他們自己想要見到的東西,我從《集結號》中看到的也正是自己在當下的研究中所關切的屬於道德哲學和政治哲學的問題,更准確地說,這個問題可以表述為:人們通常稱之為極權社會(或後極權社會)[1]的,由黨國體制治理的社會,究竟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怎樣的精神關系的基礎上的,以及在這樣的社會向自由民主社會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每個個體在精神上和人格上相應地完成怎樣的成長?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整個社會在最基本的價值觀上卻陷入越來越嚴重的分裂和紊亂之中。執政黨內當下的主流思潮傾向於認為,彌合這種分裂,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路向應該是,不斷地回溯到執政黨早期的艱苦歲月,從而從黨創建之初的政治信念和道德熱情中去汲取精神力量,然後,用這種精神來教化整個社會。這種原教旨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路向導致的一個結果就是,在我們的文化空間中,原先早已沉寂的「紅色經典」重新開始熱播,各種「紅色記憶」被再度挖掘,新一代主旋律藝術家們則順勢創造了像《激情燃燒的歲月》、《亮劍》這樣的「新紅色藝術」,試圖在一種新的審美趣味下,重現執政黨通過武裝斗爭奪取國家政權時的艱難經歷。《集結號》正是從這股藝術思潮中涌現的,同時,又將這股思潮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不僅僅是由於相對而言,它在審美品味上更為現代和更加純正,更為重要的是,它在思想上也更有深度,在這一系列藝術作品中,惟有《集結號》才真正觸摸到了極權主義運動的靈魂,揭示了極權社會得以構成的精神邏輯。從這種意義上說,《集結號》可以當之無愧地被看作,「紅色藝術」在我們這個後極權時代的新經典。
《集結號》繼承了「紅色藝術」的一個最核心的精神傳統,並試圖在某種更具現代性的語境中對其加以重建。對一個社會來說,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如何通過提供某種文化樣式,來幫助個體給自我的生命賦予某種終結意義。一般而言,一種宗教或道德文化,總是通過為個體的自我人格和某個他者人格之間規定某種規范性關系的方式,來倡導一種帶有終極性的精神價值的。比如,在基督教文化中,就是通過確立我與神的關系,即在自我人格對一個超驗的神聖人格的確信、仰慕和順服中,來規定自我生命的終極價值的。[2]
而在一個由黨以一種總體主義的方式支配一切的社會中,「我與神」的關系被「我與黨」的關系替代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兒的「我與黨」的關系,不是指外部的政治關系,而是指內在的精神關系。在一個極權社會中,所謂的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任務就是導引個體自覺地去建立「我和黨」之間的某種精神聯系,並且將這種關系看作是賦予自我的生命以終極意義的神聖性關系。[3]
在一個源遠流長的紅色藝術的傳統中,我和黨之間的精神聯系,被比喻為一個喪失了家園的孤苦無依、顛沛流離的幼兒,重新回到慈愛母親的溫暖懷抱的關系,這也就是我們在本文的標題中所說的「孤兒- 母親」關系。[4]表現這一主題的頌歌,像《唱支山歌給黨聽》、《黨啊,親愛的媽媽》等,構成了主旋律藝術的最強音。
《集結號》的藝術震撼力首先源於對這一傳統主題的繼承。電影是通過一個軍事片中常見的情節展開的,連長穀子地奉團長之命,率領全連僅剩的47個戰士,在舊窯場陣地打阻擊,掩護大部隊的撤退,最後,除穀子地外全部戰死。在這部1小時50分鍾的電影放映到一半的時候,觀眾們都會覺得它表現的是一個一般主旋律戰爭片中司空見慣的主題,通過戰爭的殘酷和戰士的英勇來說明紅色江山的來之不易,和歌頌革命軍人的犧牲精神。但是,隨著情節的進一步展開,人們發現上述主題只是表層的,《集結號》的真正的藝術力量來自於它對這一表層主題之下的另一更深主題的發掘。
和以往的主旋律戰爭片不同的是,《集結號》接下來出乎意料地告訴我們,穀子地和他部下如此英勇的獻身行為,卻沒有得到組織上的承認,團里只是冷漠地將他們當作失蹤者處理了。於是,在電影的下半部中,穀子地走上了歷盡千辛萬苦尋找失散的組織的漫長歷程。仗只打了幾個小時,尋求組織認同的努力卻進行了整整八年。正是在穀子地顛沛流離,忍受各種誤解和屈辱來尋求組織對自己的理解的過程中,一個對黨忠貞不渝的兒子,經過漫長的精神流放,重新回歸母親懷抱的主題被展示出來。
這時,回過頭去看,前面的那些殘酷的戰爭場景和戰士的英勇行為,就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含義。正是由於戰士們是如此的朴質和勇敢無私,組織的冷漠似乎變得更為令人震撼,但是,這一切最終只是為了突顯和證明,穀子地如孤兒渴望母親懷抱般的對組織的需要。只有通過常人無法承受的誤解、屈辱和疏離的試煉,才能顯現出穀子地這個黨的兒子,對組織的無以倫比的赤膽忠誠。《集結號》試圖向我們昭示的是,和勇敢相比,這種忠誠才是一種更為重要的品格,而正是由於無數兒女的這種忠誠,黨才獲得了戰無不勝的偉大力量。
然而,和傳統的紅色藝術相比,《集結號》的創新表現在它力圖在一種新的更具現代性的語境中,來重建我和黨之間的這種「孤兒–母親」式的精神聯系。在影片中沒有任何顯白的對黨的歌頌和直截了當的政治說教,從表層意義上看,穀子地和他部下的英勇作戰和自我犧牲行為,只是源於對團長的一個命令的不折不扣的執行,因而,影片彰顯的似乎只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一具有現代性的軍人道德。但是,在影片一些細節的隱晦的暗示中,它道出了自己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
團長在對穀子地下達打阻擊的命令時,似乎不經意地問道:「咱們老八區教導團出來的戰友,還剩幾個呀?」穀子地也漫不經心地答道:「你一個,我一個,還有誰啊?」但對這個問題的真正的回答,是電影後半部穀子地在團長的墓前感慨自己和團長一個命時所說的話:「老八區教導團出來的,有一個算一個,全是死心眼。」執政黨新的領袖在執掌權力時,都要到西柏坡朝聖一下,「老八區教導團」在這兒就像「西柏坡」和「延安」一樣,是一種象徵。它告訴我們,這支軍隊的威武強大和它的軍人的英勇無私,都可以追溯到其早期的某種聖潔的精神傳統,而這種精神的鑄成,則源於黨的教導和烽火歲月的考驗。另外,影片中戰士關於小時候給地主放羊挨打的回憶,和電影開頭指導員督戰時訓斥穀子地畏戰的鏡頭,都向我們顯示了,這支軍隊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屬於一個憲政國家的軍隊,而是一支階級的軍隊和黨的軍隊,而黨的思想控制工作是軍隊戰鬥力的根本保障。[5]
同樣,一個連長為自己犧牲的戰友和部下的英勇行為作證,在一支不管什麼性質的軍隊中,無疑都構成了一種不可推卸的道德責任。但是,《集結號》所表達的主題,卻在這完全合理的表層意蘊下,傾心注入了大量的非理性的東西。它致力於表現的是穀子地和黨之間的精神上不可分離的共生性關系,它將穀子地對組織的尋找,和精神上獲得黨的理解和認同的渴望,上升到了某種形而上的高度。
在一個人們(包括黨的幹部和領袖)對黨的意識形態已經普遍失去了真正的熱誠和信任的後極權社會中,要重建「我和黨」之間的真誠的精神聯系,是一項艱難得近乎不可能的工作。因此,《集結號》沒有以高調和顯白的方式,而是相當明智地以一種低調和含蓄的風格來從事這項精神創新的。在表層結構上,穀子地的努力的意義,似乎只在200斤小米和700斤小米之間;但是,在深層結構下,影片卻用了大量的細節,既低調含蓄,又重彩濃墨地表現了穀子地和黨之間的「孤兒- 母親」關系。
一個情節是:穀子地和指導員王金存的遺孀孫桂琴在無名烈士陵園,孫桂琴對穀子地說:「別看了,都是無名烈士。」 穀子地則喃喃自語道:「爹媽都給起了名了,怎麼全成了沒名的孩子了。」 這時低沉、柔和的主題音樂響起來了,似乎既在表達某種哀思和幽怨,又在傾訴衷腸。影片將一個錚錚鐵骨的男子漢的內心深處的柔情和脆弱,這么一種在審美上十分具有感染力的情感,巧妙地導入了「我與黨」之間的「孤兒- 母親」關系。它試圖向我們昭示的是,穀子地尋求組織對他的忠誠的明察,也就是在尋求自己生命的終極意義和價值,一旦失去了組織的認同,他的存在就陷入了虛無的「無名」 狀態,成為精神上不再有任何寄託和依傍的被棄的孤兒。
另一個重要的情節是:穀子地登上了森林防火瞭望塔,茫然面對著錦綉河山,正以一種「望斷天涯路」的情懷,盼望早日找到組織時,突然,聽到孫桂琴在下面對他大喊:「谷大哥,部隊找著啦!」 這時,穀子地如被雷擊般地怔住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一邊激動得渾身哆嗦,一邊沿著瞭望塔緩慢地往下爬。「你們可千萬不能誑我」,「不能誑我,可千萬別誑我。」 穀子地終於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雙手捂臉,發出孩子般嗚咽的哭聲。《集結號》在這兒力圖表現一個黨的兒子的理想型人格:對待黨所指定的敵人如雄獅般地勇猛,而對待組織則如嬰兒般地依戀和赤誠。這時,低沉、柔情的主題音樂再次響起,向我們展示這個長期處於精神流放中的赤子,突然聽到母親音訊時內心深處的感動和溫暖。[6]
影片中著意刻畫穀子地對組織的感情和態度的細節還有許多,比如在要求趙二斗為自己找部隊時,對自己是「從哪一股泉眼裡冒出來的」的頂真和在乎;在煤山上拚命刨挖戰友遺骸,忽然聽到他們已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時,激動得喘不過氣來的神情等等。礙於本文的篇幅,對此不再一一詳述。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這部影片想要表達的真正的主題,是一個對黨無比忠貞的兒子和黨之間的精神聯系。在這兒我們看到了《集結號》在藝術創作上的雄心,因為,自從改革開放使傳統意識形態解體以來,已經少有優秀的藝術家會去觸碰這樣的主題,但是,另一方面,就如我們在前文中已經提及過的,目前執政黨內的主流思潮迫切希望通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在30年的開放進程中已經變得鬆弛的我與黨之間的精神聯系重新扭緊發條。由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旨在重建這種聯系的《集結號》會受到主流思潮的大力推崇了。
不過,我們必須看到,為了消解後極權時代人們普遍存在的對黨化教育的抵觸情緒[7] ,《集結號》確實作了一些新的努力,通過反傳統的方式來承繼傳統,通過表層意義上的解構來實現更深意義上的建構,可以說是《集結號》在表現手法上的一個主要創新。影片的一個最核心的情節是,團長在向穀子地下達打阻擊的命令時,讓他聽到集結號後方許撤退,但是,穀子地一直盼望著的集結號卻始終沒有吹響。
於是,《集結號》的整個故事情節和它想要表達的主題之間,表面上構成了一種強烈的悖謬,它講的似乎是一個個人被組織冷漠地加以拋棄的故事,而不是「我和黨」之間無法分離的精神聯系。影片甚至還故意用一些細節強化人們的這種悖謬感,它讓團長不是以一種莊重肅穆的神情,而是一邊洗腳,一邊漫不經心地下達了事關部下生死的命令,從團長一反常態的要什麼給什麼的態度中,暗示團長明知穀子地他們難以生還,導引人們去猜度團長也許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打算吹集結號,同時,還讓堅持到最後的戰士說:河對岸早已沒有動靜了,大部隊早已撤退了。從而故意讓穀子地和他部下的犧牲行為蒙上了一層被欺騙的和無謂的陰影。
這樣做的用意在於,它通過引發人們對穀子地和他部下的命運的深切同情,和對組織上的冷漠的抱怨,解構了人們對影片的黨化教育主題的反感和抵觸情緒。然而,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這個包袱慢慢地被解開了,影片告訴我們這一悖謬其實是虛假的,只是一個佯謬。通過司號員之口,我們被告知團長是在發現大部隊有可能被敵人咬死的情況下,為了拖住敵人才沒讓吹號,同時,通過讓團長也在一個類似情景下犧牲的方式,消解了人們對團長可能抱有的猜疑和抱怨。
影片故意讓一直期盼集結號的穀子地,在團長的墓前充分地宣洩自己的怨憤之情,喊出:「你們怕被咬死,我們呢,九連呢?」的話。但是,所有的觀眾,包括穀子地本身都意識到,這一責問是無力的。在危急的戰爭情形下,軍事長官為了保全大部隊,而下達要求一部分軍人做出犧牲的命令是完全合理的,盡管對被要求犧牲的軍人來說,這是殘酷的。在這兒,我們看到了《集結號》在黨化教育的手法上的創新,以往的紅色藝術作品中的英雄,往往都是沒有個人的七情六慾,完全按照黨的要求行動的機器人。而在《集結號》中,則非但表現了英雄人物的個人化的感情和慾望,並且還讓其和組織的邏輯處在嚴重的,甚至是會導致個人毀滅的殘酷的沖突之中。最後,通過這種沖突教育人們,個人化的沖動和慾望雖然情有可原,可以理解,甚至值得同情,但是,本質上依然是狹隘的,組織的邏輯雖然站在個人的立場上看似乎是冷漠和殘酷的,但是,事實上,代表著更高的和更深刻的真理,個人假如不能在和組織的沖突中得到自我改造和升華,揚棄自己個人化的立場和情感,主動地融入組織的立場和邏輯,那麼,等待他的命運不是殘酷的滅亡,就是因為被邊緣化而陷入悲慘和絕望的境地。
在此,我們看到《集結號》在表現手法上的「新」的同時,也看到了它在思想觀念上的「舊」,極權主義者總是喜歡將軍隊和戰爭的邏輯,推廣到整個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用戰爭中軍事長官為了保全大部隊而必須犧牲部分軍人的做法,來證明黨為了實現自己的總體目標,要求某些人犧牲的合理性。[8]《集結號》從根本上看,依然遵循著這一邏輯,它通過穀子地和他的部下的犧牲,以及團長自身的犧牲,表現和贊美了一種作為任何極權主義群體存在基礎的,個體為了群體而舍棄自我的勇氣和犧牲精神。[9]
在《集結號》的表現手法「新」和價值觀念「舊」的問題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塑造的王金存這個形象。表面上看,影片似乎表現了對「怕死」、「軟弱」 等「人性化」行為的寬容,但事實上,它在價值觀念上卻大踏步地退回到了前改革開放時期。在這兒,我們看到了一個久違的窩囊、怯懦,又窮講究地將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的知識分子形象。它讓教養和文化的價值在粗魯和勇猛的價值面前顯得如此可笑和一錢不值。穀子地對於王金存而言,成了精神上的導師和拯救者,影片讓王金存怯生生地對穀子地說:「連長,我沒有給你丟臉吧?!」《集結號》使王金存不斷地粗俗化和勇猛化,最後讓他以在大聲叫喊中拉響炸葯,將自己和敵人炸得粉碎的方式,使他獲得了「精神上的升華」。
影片試圖讓人們意識到的是,一個人身上的所謂的「人性化」的東西,總是和「怕死」、「脆弱」這樣的從組織的立場上看負面的情操聯系在一起的,而它們之所以被寬容,是因為它們身上存在著自我揚棄的可能性。只要通過適當的教導和鍛煉,它們就會自我克服和自我揚棄,最終「升華」到黨性和組織性的「高度」。同時,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某種知識崇拜的顛覆和對戰爭年代的價值觀的回歸,影片向我們展示和推銷了這么一個真理:對維系一個極權主義政黨(事實上對任何類型的極權組織都是如此)的存在,和確保它不斷戰勝敵人,從勝利走向勝利來說,帶有一些蒙昧的忠誠,對敵斗爭的勇猛,為了黨的目標勇於犧牲自我的奉獻精神,這些價值比起建立在自我保全和個性成長基礎上的教養、理性和知識來說,是一些重要得多的價值。而後者對極權組織來說,則往往是一些具有解構作用的負面價值。[10]
當然,《集結號》在表現個體與組織的關系時,確實也為我們展示了一些更具現代性的新東西。傳統的紅色藝術表現我與黨的關系時,組織總是被比喻為溫暖的母親的懷抱,黨則被看作是洞察兒子的所有需要,無微不至地關愛著孩子的慈愛的母親。在影片中,黨和組織被傳統的擬人化藝術手法所賦予的全知全能全善的人格化特徵消退了,它按照一定規則運作的機械性,和由於信息和能力上的有限性而導致的可錯性的特徵被呈現出來。
這樣一來,黨和它最忠誠的兒子的關系變得復雜起來,不再是傳統紅色藝術中所表現的那種不含半點雜質的聖潔的關系了。《集結號》既表現了組織對個人的誤解和傷害,也表現了個人對組織的抱怨。[11]傳統的說法是:相信組織,相信黨。《集結號》解構了這種傳統的,建立在幼稚和輕信基礎上的個人對組織的一廂情願的盲目信任,但卻力圖在某種更加真實的基礎上,重建個體對組織的忠誠。
為了做到這一點,首先,《集結號》雖然沒有迴避組織對個人的誤會和傷害的問題,但它力圖讓人們理解,這種傷害並非出於組織的本意,而是組織按照自己的邏輯運作時,不得不產生的現象,機械、刻板和可錯性,本來就是組織的本質特徵,因而,它的這些特徵沒有什麼可抱怨的,而是,組織中的個體不得不作為命運加以忍受的東西;其次,作為最核心的主題思想,《集結號》著力加以渲染的是,在組織和個人的關系中,組織固然需要個人,需要個人去實現它的各種目標,但是,個人更需要組織。因為,個人對於組織來說,是可輕而易舉地被替代的,只是無名的芸芸眾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個,而組織對個人來說,則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12]
就如我們在上文中提及的那樣,為了突現這一主題,影片重彩濃墨地刻畫了穀子地和組織之間,在精神上不可須臾分離的共生性關系,表現了穀子地靈魂深處對組織的,如孤兒對母親般的依賴和渴望。而且,影片讓我們看到穀子地對組織的這種需要是如此地真實,當他身處在組織中時,他是如此地生龍活虎和英氣逼人,他內在的全部激情和力量都淋漓盡致地迸發出來,以致於他獲得了勇氣常常去超越組織的戒律來展現自己的個性,而一旦脫離組織,他就像在河灘上擱淺的魚一樣,整個人從內在的精神到外在的力量都處在迅速的枯萎和衰敗之中。是的,《集結號》表現了穀子地對組織的堅貞不渝的忠誠,但是,在更深的層面上,它以一種近乎冷酷的嚴峻表達了,個人,哪怕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都無法脫離組織而存在的無奈。它告訴我們,在穀子地和組織的關系中,歸根結蒂不是組織需要穀子地,而是穀子地離不開組織,穀子地身上的所有有價值的,閃光的東西歸根結蒂都是組織賦予他的。
作為德國極權主義運動領袖的希特勒,曾經說過一句極具震撼力的話,他說:國家社會主義運動的真正魅力在於,它使投身於它的人,從卑賤的臭蟲變成了一條巨龍身上閃閃發光的鱗片。正是由於洞察人們的這種心理需要,才使希特勒獲得了召喚群眾飛蛾撲火般地投身極權主義運動的巫師般的力量。
通過在影片的最後象徵性地點出這一主題,《集結號》達到了自己的高潮。在低沉、悠揚的主題音樂中,銀幕上出現了一列在夜幕中長龍般行走著的望不到頭的革命隊伍,每個戰士手中高舉著的火把,宛若這條巨龍身上閃閃發亮的鱗片。 頭帶鋼盔、手持火把、英俊威武的穀子地一個亮相之後,轉身身手矯健地奔走著跨入了這一巨龍的行列。這時銀幕上推出幾行字交待了穀子地的身世:「……三個月大時父母餓死在逃荒路上,一個鞋匠在穀子地里拾到他,見他沒名沒姓,取名:穀子地。」

Ⅲ 電影《真實的謊言》的影評

1.其實這部電影以如今的商業片的眼光來看也不落伍,故事緊湊合理,風趣緊張交替,該大場面則大場面,該有美女出場則有美女出場,並且看後讓我恍然發現,很多如今動作電影的趨勢在這部影片中就已經有了,光陰荏苒,如今的阿諾收起了肌肉當上了州長,而對於很多人來說,許多年以後重溫這部電影,卻還是會喚起心中很多美好的回憶
那時候龍套只是龍套,除了捱槍子,打出去的子彈很少有落在主角一米以內的
那時候主角們還個個都是神槍手,真正能做到每一顆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那時候電腦上運行的還是win3.1,而解開一個不到8位的密碼卻還要費好幾分鍾的功夫
那時候間諜是很風光的職業,火爆程度稍遜於蘭博,不像現在的達蒙,整天過著老鼠般暗無天日的生活
那時候恐怖分子還很有幽默感,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核彈帶到了市中心,到最後功虧一簣,於是911事件中他們明顯變得務實了些
那時候還沒有史密斯夫婦,特工就流行開夫妻檔,只是兩個人在家不怎麼打架
但無論任何時候,經典就是經典,心中永遠有那麼一段激昂的探戈舞曲,然後眼前會慢慢浮現出銜一支玫瑰的那張稜角分明的臉。

2.昨晚了施瓦辛格的《真實謊言》,看過之後很過癮,覺得情節很緊湊,故事敘述流暢,而且穿插了許多搞笑的情節,而且特工的打鬥場面很過癮,相比較現在的電腦特技而言,在那個時候這個大片已經做的很不錯了。打鬥場面很激烈,也很刺激,很引人入勝。施瓦辛格的探戈跳得太好看了,無論是和那個反面派的人,還是和他自己的愛人,跳得都很優美,都很好看,阿諾硬漢派的角色和《追捕》中的高倉健有得一拼,都是硬漢男人的形象,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適時的出現,給人以安全感,很有韻味。阿諾簡直塑造了一個特工形象的經典,讓人對特工的生活充滿了嚮往,很精彩的一部大片,值得一看。

3. 作為這么久遠的動作片,好看程度絲毫不亞於如今的好萊塢大片,可見一斑。
不僅有精彩的打鬥片段,比如最後飛機上那一段,簡直刁爆了!還有隨處可見的美國式幽默,還有最後那段默契的探戈。
簡直是無敵的一部片子。

這是我第一次看阿諾大叔的片子,果然這位大叔十分charming,有婚外情也不足為奇了,不過那個對象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啊~
說到片子本身,那個騙子簡直就是個喜劇演員啊,太尼瑪搞笑了。他老婆也不是省油的燈,最後那一段夫妻雙雙出任務,簡直讓人激動不已。還有那個叛逆的女兒,在那種緊急關頭,還能做出這么high的偷鑰匙的舉動,難道是平時偷慣了?哈哈~
牛叉的片子,更何況是十多年前拍的,是經典中的經典!

Ⅳ 求電影影評800字

經歷了《玩具總動員》《怪物公司》和《Wall·E》的數番歷練後,彼得·道格特已然憑借《飛屋環游記》晉升為21世紀初最成功的動畫煽情大師——當然,也少不了鮑博·彼得森的襄助。
影像語言洗練得沒話說,所謂「十分鍾,年華老去」,《飛屋環游記》開場就用了十分鍾,氣球推銷員卡爾·弗雷德里克森從懵懂孩童到垂垂老者的人生經歷便躍然銀幕。他與愛妻埃莉由探險的愛好相知,進而又青梅竹馬相愛,雖無子嗣,但一世相守,如今老屋將被拆遷,卡爾即將被送進老人院,往昔的種種念想,不由得統統湧上心頭。
於是就很佩服道格特的人物設定:動畫片嘛,既要想像豐富誇張,又要現實有跡可尋。一老一少,一白一黃,一孤僻一人來瘋,人生的起點站居然搭上了一班前途未卜的末班車,不肖說,兩位主人公的對手戲肯定會在後面的歷程中火花四濺。
羅素的形象顯然很入中國觀眾的法眼,地道的蒙古人種臉蛋,脖子上的布條雖然官方說法是探險協會、童子軍之類的組織標記,但我看著就是一條紅領巾。而羅素闖入卡爾老屋要求助人為樂的橋段又讓我立馬想起了童年往事:我小學時的少先隊組織每年三月都會搞學雷鋒、做好事的活動,於是,一到周末我們一群小朋友便山呼海嘯聚在一起,然後滿大院弄得雞飛狗跳,末了還要對著出來呵斥的大人高喊一聲:「我們做好事不留名,我們的名字叫紅領巾!」——「借代」這種修辭手法就這樣被我們自學成才。
羅素討厭嗎?當然討厭,真要吹毛求疵,這個亞裔男孩肥胖無知,私闖民宅,還謊話連篇。不過卡爾也有很多缺點。當他一手打造的飛屋拔地而起時,嚇倒了兩個來接他去老人院的社工不說,一路上還擦壞了別人的車、撞榻了別家的房梁。
但是,沒有人會討厭這兩個傢伙,當我們坐在電影院里觀賞電影時,不必苛求銀幕上與現實的一一對應——尤其當這是一部動畫幻想片時。當我們的兒童電影用高、大、全的偶像和莫名其妙的道德說教來規訓孩子們時(參看《尋找成龍》),那些連大人們自己都不信的教條當然會被在網路世界裡游刃有餘的孩子們所唾棄——有些他們也不「唾棄」,因為許多爛片已經其實好的兒童電影必然是全齡電影,孩子們喜歡看的,大人們當然也會喜歡。當孩子們歡呼雀躍《飛屋環游記》里的奇妙冒險時,大人們正在為他們的偽布爾喬亞趣味得到滿足而心潮澎湃。卡爾不就是個被工作、生活壓抑了一輩子的小白領?一世循規蹈矩,不算成功人士,但也衣食無憂。不過童年的冒險夢想早已盪然無存,但《遺願清單》一旦納入「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軌道,生活似乎又充滿了激情。更重要的在於,卡爾還是個情聖,當存款和住房成為擇偶的首要條件時,能在銀幕上看到這樣一位從一而終的美國情聖,女觀眾們自然會由衷的生出一層好感——當然,這並不妨礙她們看完電影後繼續在相親時首先詢問對方是否買了房子。

Ⅳ 誰能給個美國電影《永不放棄》的觀後感謝謝了

一部好的電影就如同一本好書一樣不僅可以起到啟迪智慧的作用,而且還能達到讓人心情愉悅之目的,更有甚者,能夠很好的激發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鬥志! 《永不放棄》就是這樣一部優秀的日本影片 這本電影的片名並不吸引人,一看就知道是勵志類影片,在現代社會,靠傳統的說教並不能夠感染人和催人奮進,不能「以偏概全」的思想深深的根植於許多年輕人的心中,「潤物細無聲」在某種程度上對一個人的影響會更加深遠 然而,隨著影片鏡頭的延伸,一種強烈的震憾感開始逐漸彌漫我的全身,全心! 主人公「英雄」與他的母親相依偎命,從故事一開始就註定了生活的艱辛與殘缺中的不和諧 這當然還不是最艱難的 最讓人揪心的是「英雄」本身就不是一個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他因從小得了小兒麻痹症,行走起來腿是一瘸一瘸的,行走的艱難和不流暢的語言表達也註定了生活的坎坷與命運的多桀 「英雄」的母親永遠保持世界上慈母都慣有的溫柔的微笑,雖然她清楚的知道他的兒子有明顯的生理上的缺陷,但她一直激勵她的兒子他是最棒的,她堅定的相信「英雄」的身上流淌著他已故父親「最優秀汽車銷售員」的血液 為了讓「英雄」燃起生命與理想的火焰,她從未在兒子面前有過憂慮,有過嘆息,總是洋溢著自信的笑臉。後來在兒子已徹底的突破了思想上的自卑並找到了屬於自己理想的基座時,她才坦白承認:剛開始自己其實挺沒自信的,積壓在她心頭多年來委屈的淚水終於奪眶而出了。。。 她激勵她們母子倆都拚命賺錢,等賺到錢後她們搬到對面一幢新修的房子裡面去,在很多人看來,這只是一個很單純的小理想 但是,人不總是需要給自己找到一個奮斗的理想坐標嗎? 人生啊,你就是海洋,希望就是那舵手的羅盤,它使人們在狂風瀑雨中永遠不致於迷失方向 在「英雄」母親的幫助和他自身的堅持下,幾經周折,他終於進了一家銷售凈水器的公司,經過鍥而不舍的努力,以勤奮與不屈為基礎,以真誠換取真誠,以善良換取善的回報,他終於拿到了一個銷售冠軍,這個冠軍浸透了奮斗的淚泉,閃爍著人性至善的聖潔的光輝 一旦一個人找到了自信,必將驕勇善戰,虎虎生威,勢如破竹,勇不可擋,導演很好的詮釋了這個普遍存在的道理 「英雄」的事業之路仍在向前拓展 他成就的或許並不是偉業,但對於一個身有殘疾的人而言,他通過不屈不撓的努力戰勝了最大的敵人:自己自卑的心理 「英難」的母親最後還是被病磨奪出了生命,但他的母親在離世前展示了最美的容顏和最會心的微笑!看著兒子終於可以獨立生存於社會,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欣慰和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 我完全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的身殘志堅的故事改編,沒有生活的真實不可能刻畫出這樣一部淋漓盡致的感人肺腑的作品,靜靜的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沒有流下眼淚,在眼眶紅了一下後嘆息這生命的短暫,感受這生命的可貴和歲月不撓人的緊迫感!最關鍵的恐怕還是:「英雄」尚可如此,何況吾等條件比他優越不知多少倍的人們呢?

Ⅵ 當幸福來敲門觀後感500字

我認為愛一個人,沒有對錯,只有願不願意。愛可以是單獨的,也可以是相互的。單獨的愛,便是單戀;而相互的愛,便是戀愛。愛不分對錯,只要你心裡頭喜歡著一個人,愛著一個人,無論對方是否愛你,也無論對方是否能和你在一起,都不再重要了。無悔地去愛,真誠地去愛,坦率地去愛。也許,多年以後會發現,原來曾經的最美好,已經悄悄在自己身邊安下了窩。愛,一直伴著自己,從有愛的那一刻起,直到永恆。

Ⅶ 求一篇施瓦辛格演的《真實的謊言》的觀後感啊~~實在不會寫,各位好心人幫個忙吧!!

超級特工哈里一直沒有向妻子海倫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是偽裝成一個普通商人,夫妻這樣生活了十幾年,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兒。海倫一直生活在平常生活的無聊之中,偶然間被一個冒充特工的騙子欺騙,開始嚮往刺激的特工生活。哈里及時發現並懲治了這個騙子,也希望藉此機會給妻子一個驚喜,但卻被一夥真正的恐怖分子把他們劫持到一個孤島,海倫才第一次發現丈夫的真實身份。哈里在十分不利的情況下以超級特工的絕世身手扭轉局面,不僅救出妻子和女兒,而且徹底挫敗了恐怖分子利用核彈對政府和人民的威脅。
這部影片是90年代動作片經典之中的經典,是阿諾•施瓦辛格主演作品中的極品之一,也是詹姆斯•卡麥隆導演作品的又一個里程碑。對中國普通觀眾來說,這部影片也是中國進口好萊塢大片的開始,曾經在大陸電影市場掀起觀影狂潮。
在這部經典娛樂片中,幾乎每個場景、每個段落都有可圈可點之處,甚至連很多個過場戲也神完氣足,絲毫不見鬆懈,稱之為經典絕不算過分。在兩個多小時的影片中,大型的動作場面有四個。雖然不能算太多,但每個都份量十足,令人叫絕。
第一個打鬥場面是影片開頭的序幕,2年以後的《碟中諜》和這個段落有很多相似之處,只不過這是一次成功的行動,而且槍戰場面佔了較多比重。施瓦辛格在雪地殺出重圍的鏡頭不多,但力量、速度、槍法、判斷、鎮定都有所顯示,是展示人物能力的絕佳序幕。觀眾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施瓦辛格奔跑之中回頭制服惡犬的鏡頭,輕松鎮定,干凈利索。
在觀眾從容地看過幾段節奏稍緩、幽默風趣的過場戲之後,影片在前三分之一處准時開始了場面更大的第二場動作戲。施瓦辛格沒費什麼力氣就處理了兩個小嘍羅,開始與「赤色部隊」的恐怖分子頭目阿齊茲正式交手。情節很快轉為施瓦辛格追捕阿齊茲,這次追逐並沒有採用最為俗套的追汽車,而是異想天開地上演了一出馬追摩托車的異趣場面。阿齊茲駕駛摩托車在前,施瓦辛格縱馬在後,兩人從街頭追到酒店大廳,又從地面追到天台。其中緊張驚險之處自不待言,而幾個幽默鏡頭更令人難忘,酒店大廳的樂隊看到摩托車時已經演奏走調,看到馬匹時發出的聲音簡直令人噴飯;施瓦辛格乘馬入電梯時,一對夫婦的尷尬反應也讓人捧腹。而最後阿齊茲沖下天台,施瓦辛格竟然也要放馬一追,但吊足觀眾胃口之後的結果卻是個小花招,編導高明之處可見一斑。
接下來影片用了一大段時間,以幽默的手法玩味影片片名所指出的「真實的謊言」。這個扣題的段落驚險倒沒有,出色之處在於精彩的情節設計和演員幽默的表演。施瓦辛格在這個「文戲」段落里,演技上顯然落了下乘,風頭都被扮演他妻子的科蒂斯和扮演那個可笑的二手車推銷員的比爾•帕克斯頓搶了。帕克斯頓兩年後主演了《龍卷風》,而本片的角色展示了他喜劇表演方面的天才。
在科蒂斯跳完一段著名的「艷舞」之後,影片進入後半部分。施瓦辛格夫婦聯手,大破恐怖分子基地。幽默的細節始終穿插於緊張驚險的槍戰動作場面之中,使觀眾既得到感官的刺激又保持精神的輕松。這後半部影片就是兩個緊密連接的大型動作場面,精彩之處比比皆是,難以盡數。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在跨海大橋上戰斗機攻擊貨車和施瓦辛格直升機上救愛妻以及垂直升降的戰斗機橫行都市的段落。這些大場面的打鬥是整部影片的精華,充分展示了卡麥隆導演豪華場面的能力。
嚴格的說,這部由克勞德•奇蒂(法國著名編劇、導演,最近執導過法國超級大片《對抗凱撒》)編劇的影片,並不代表卡麥隆的真正風格。劇作更加突出影片的喜劇感覺,而不是工業時代的強悍暴力,有不少法國味道的處理。而從畫面上看,卡麥隆已經放棄了強調肌肉和力量,並富有粗糙質感的影像風格,而發展成為一種以銀灰色新材料金屬為代表的後工業影像風格。不能不說,如果卡麥隆沒有這樣一部影片在影像上試驗另一種風格,那麼他恐怕也難以一時適應下一部重要作品《泰坦尼克號》中幾乎完全不同於自己早期影片的視覺效果。在適合的時代,選擇適合的影像風格,是卡麥隆成功的一大關鍵。
這是一部豪華的動作巨片,導演是豪華巨片的高手,演員也是豪華巨片的行家,再加上足夠的財力支持,想不成為經典也難。不過影片最為難得的是對喜劇元素的運用,正是這些幽默的情節和細節才使影片沒有淪為枯燥的豪華大場面集錦。這才是豪華影片成功的秘訣,高下之分正在於此。

Ⅷ 觀後感怎麼來寫

這部電影出自美國的荷里活,是由大名鼎鼎的史密斯主演,當我還沒有看到內容時,我還以為又是他主演的一部警匪大片,但內容卻並非如此,甚至看完之後,他之前給我的熒幕形象消失了,留在我心中記憶的是一個受盡苦難不屈的父親形象。影片沒有什麼特技和大的場面,甚至想像不到它出自荷里活的加工廠,但故事的敘述和情節的發展,深深的深深的打動了我,給了我巨大的震撼。現在的影視作品,想盡辦法來騙取了觀眾的眼淚,當然,這部電影同樣獲得了很多觀眾的眼淚,包括我的同事,他們在向我介紹這部電影是說:我有流淚的沖動。但它獲取我們觀眾眼淚的方式不同,他是用主人公那種不屈不撓的精神感動我們,讓我們為他一次次的奔跑加油,讓我們一次次為他的努力喝彩。是的,看完這部電影,我的眼角也有淚珠,看完這部電影,除了感慨我還想做得,就是第一時間將它介紹給我的朋友們。

史密斯主演的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醫療器械推銷員。這種不安定的生活已經影響到家庭的和睦,最終妻子忍受不了經濟上的壓力,離開了自己,留下他和5歲的兒子相依為命。這時候他銀行帳戶里只剩下21塊錢,因為沒錢付房租,他和兒子被攆出了公寓。
費盡周折的他贏得了在一家聲名顯赫的股票投資公司實習的機會,但是實習期間沒有薪水,而且最終只有一人可以成功進入股票投資公司。為了通向幸福之路,克里斯決定走下去。為了省錢,每天晚上帶著兒子去住收容所,吃飯靠領救濟,但這些並沒有摧毀父子間的親情與他們的信念,他相信幸福總會落到自己的身上。憑借過人的智慧,與勤懇的努力,主人公終於迎來了那幸福的時刻。

整個影片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奔跑,每次看到主角出現在街上時都是在奔跑追人,被人追,趕時間等等,似乎他沒有時間走路。知道被證券公司通知他被留下任職後,他的臉上才洋溢起和別人一樣的笑容,才和其他人一樣走在路上,終於融入了浩瀚的人群中。這是他通過了無數次的打擊之後,無數次的努力之後換回來的。

電影通篇經常的一個鏡頭還有一個,就是主角對《獨立宣言》里一句話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是啊,這句看起來是一句廢話,那為什麼卻多次出現在獨立宣言中呢?平等的體現,努力的方向,人類的進步都是我們追求幸福的體現。我們生活的一切,我們現在追求的一切是什麼?我們中國多年的革命戰爭,美國的獨立戰爭,世界上每一次的戰爭。我們小小人物的每一滴汗水。為了什麼,為了幸福。電影一開始的時候有這么一段話,「我直到28歲時才第一次見到我父親,所以我一直都對自己說如果將來我有孩子的話我一定要讓他過得幸福」。於是,我們的主人公開始了追求幸福之旅。

片中的主角為了這個目標,先是用自己的全部身價投資了一種醫療器材,但卻使自己陷入困境,不良的投資使他生活困窘。房租,稅款,罰單等等需要錢的地方讓他無力招架,但我們的主人公沒有妥協,就算他的愛人離開他,就算在被趕出汽車旅館之後。他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在最困難的時候,他和他的孩子睡在庇護所,站台,甚至睡過廁所。我用他對他兒子的一句話來解釋他生活的動力:如果你有夢想,請捍衛它。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 你不能成才。即使是我也不行。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可生活中又有幾個人真正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當面對困難面對挫折時,我們中的多數人選擇了放棄,因為我們覺得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我們在痴人做夢,不斷遭受別人的嘲弄與冷眼,最後,我們只能放棄。最終,我們果然是那種做不了大事的人。主人公的話,告訴我們要自信,要相信自己,要有堅定的信念,即使你感覺已經沒有辦法的時候,只要你繼續向前,你一定會趕上幸福的。

片中還有一首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又專門在網上將它找出來,記下了歌詞:我們知道,那些山代表什麼,我們歌頌那些山,上帝,別動那座山,給我力量攀登,請別動那絆腳石,請帶領我,繞過它,我的負擔,真的很重,看來有點難以忍受,但我不會放棄,不會,因為你答應我,我們會在聖壇相見。這首歌正如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那樣,在我們追求幸福的路上,有太多的絆腳石,怎麼辦?強者的表現是無所畏懼,勇敢的面對,成功的跨越。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包括我們的感情,有許多的挫折,面對它們的時候,一種是可以輕松的回頭,一種是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跨越,選擇了前者的人,是無法見到陽光的。選擇後者的人,就會真正體會到雨後彩虹的美麗和絢爛。

影片看完,留給我的不僅是震撼和眼淚。還有深深的自責,生活中的自己又是什麼樣?面對自己的工作又是什態度?我會永遠記住這部電影,永遠感謝它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Ⅸ 亮劍觀後感有關銷售方面的500字

天空,很晴,晴得一望無際。亮得刺眼的陽光艱難地撐開天際一兩片略帶血色的雲彩,淡化了晚秋的寂靜與清冷。巍峨的山脈綿延不絕,在九州大地上延伸開去;一塊勻稱的平原被巧妙地置放在它們中間,廣闊而平坦。密密的楓樹林里靜靜地躺著八路軍獨立團騎兵連全體將士的屍體――凌亂而悲壯。電視劇《亮劍》中這震撼人心的一幕,深深地銘刻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那壯烈的場面感天地、泣鬼神,那個動盪的年代,殘暴的日本侵略者將沾滿鮮血的魔爪伸向了華夏大地,一場空前的浩劫在這片文明而古老的大地上蔓延。
「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便是「亮劍」精神,也是中國軍人的軍魂。在這部片子中,塑造了一個極具個性色彩的有血有肉的軍人李雲龍。他沒有文化,性格粗暴,但極為豪邁,善於指揮,他的部隊在他這個將領的帶領下也感染上了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氣勢,在抗戰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這樣的一種亮劍精神,使得我們的部隊在面對裝備、人數等多方面均優於我軍的敵人時能夠不畏強敵、不斷取勝。
這支英勇的騎兵僅是龐大的抗日隊伍中的一小部分。但他們是一個鐵的印證,印證了中華民族在這樣殘酷的環境下的堅強不屈,印證了中華兒女勇於為民族利益犧牲一切的大義凜然,更印證了華夏子孫是決不會向罪惡的入侵者屈服!即使對手很強大,甚至明知是以卵擊石,也一定要捨命一搏,毫不遲疑地亮出自己的寶劍。《亮劍》中,騎兵連為了掩護百姓與部隊的順利轉移,即使在裝備、人數等都與敵軍相差甚巨的情況下,他們仍然義不容辭地踏上了這條壯烈成仁的道路。這不正是「亮劍」精神最完美無瑕的體現嗎?他們那哪怕只剩一名戰士也要戰斗到底,他們那誓死扞衛國家尊嚴,他們那死也要死在英勇殺敵戰場上.充分體現了他們對民族、對祖國、對人民的強烈的責任感,體現了他們對偉大的中華民族的赤膽忠心;體現了他們永遠無愧於自己、無愧於自己的事業的崇高靈魂!
如今,苦難的歲月早已成了歷史,改革開放的中國日新月異,正在向世界科技強國邁進。那一段屈辱的歷史深深地刻在了人們的心中,我們不能也不會忘記那一段黑暗而崢嶸的歲月!

Ⅹ 怎麼寫有關營業員服務質量讀後感

讀後感
開放分類: 文學、語文、作文、學術用語

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或讀了一段話,或讀了幾句名言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丑惡現象的抨擊。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系,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後感。
第三,選准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里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復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如何寫讀後感

一、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二、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三、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如果要寫關於學習的讀後感應該讀什麼有感呢?
1)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發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准確,有針對性。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 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 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三:敘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復述原文。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初中作文課中,除了寫"讀後感"外,老師還會要求同學們在看完一部電影,電視片或參完某一展覽後寫"觀後感",觀後感的寫法與讀後感是一樣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簡述所觀的內容,然後引出觀點,展開論述就可以了。
當然要寫好讀後感,關鍵還要讀透材料,抓准感點。怎樣讀透材料?一般說,如果是記敘文,就要抓住人物最突出的某種品質,最有價值的語言行動或事件所包含的深刻意義;如果是議論文,就要把握中心論點;如果是寓言或哲理性的散文,就要領會其深刻的寓意。當然,讀一篇文章,感可能是多方面的,要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選擇最值得發表,感受最深,見解新穎獨到,最有針對性和現實感的感受來寫,一篇讀後感只能容納一個感點,其他感點無論多麼好,都要忍痛割愛。明智之舉是抓住一點,不及其餘,並圍繞一個感點,聯系實際,談深談透。

如《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回想起來這已是我第二次讀《魯濱遜漂記》這本書了,但是這一次我卻對這本書有了更深的理解了。
再一次讀完魯濱遜漂流記後我感悟到了人生的道路中不能遇到困難就唉聲嘆氣,應該勇於面對困難遇事還要樂觀一些,都不要把任何事都看的那麼絕對,要多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就像魯濱遜一樣雖然身陷荒島確不坐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製造器具、縫制衣服,把荒島改造成井然有序、欣欣向榮的家園。就像在發現有野人的時候剛開始手忙腳亂,可是最後他沉著冷靜以他的勇氣與智慧和「星期五」並肩作戰,一起打退了野人,這也體現出一個人遇到困難只要沉著冷靜的去應對就一定會有辦法解決的,對人就像一顆種子他會想盡辦法沖破泥土去感受太陽的溫暖,當他經歷晚千辛萬苦回頭望去,他已是枝繁葉茂的蒼天大樹了,在我們的旅途中不能只停留在原地,要時刻想著只要我努力明天會更好,這樣才不會因滿足於現狀而自失。
魯濱遜又是個徹頭徹尾的「經紀人」。他熱衷於航海,並不因為什麼浪漫的追求,而是完全為了經濟利益。他在海島上曾發過幾句金錢無用的感慨,但說過以後立刻就把見到的錢幣一一收好,最後又一錢不落帶回英國。
在他看來,非經濟的社會關系和活動是次要的,他被海盜俘獲時曾鼓動同為海盜奴隸的小男孩佐立一起逃跑,並許諾要使他成為「了不起的人」。然而一旦出逃成功又有人出了個好價錢,他只稍經猶豫、略講價錢就把那孩子賣了。後來他在荒 島上解救了一名土著,給他起名「星期五」,便順理成章地把他收為奴僕。從這些看來一個人也要存在一些利益觀念也要具備一些經濟頭腦,會分辨哪些對自己有利哪些對自己有害不能滿足於現狀有事要做一些長遠的打算才能更保險一些。
全書最精彩、最令人難忘的是魯濱遜在荒島上的經歷,作者用第一人稱以及生動逼真的細節把虛構的情景寫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一般,使故事具有強烈的真實感。另外,小說的語言自然流暢,文字通俗易懂,這也體現出了笛福小說的一大特點,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讀者講述一個精彩的故事,這也正是這篇小說的魅力所在。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有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我在假期中已經看了好幾遍了,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其中有關人生意義的段落,我還能把它給背誦出來呢!
人應該怎樣地活著才有意義呢?保爾·柯察金用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保爾他殘廢後,毫不灰心,還要頑強的學習,努力工作,並且開始了文學創造.後來雙目失明了,這對於已經癱瘓的人來說,要是一場多麼沉重的打擊呀!可是他卻毅然拿起筆來,摸索著,堅持寫作,每寫一個字,他都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頑強的努力,他終於成功的寫出了小說《在暴風雨里誕生》的前幾章.讀著,讀著,我也禁不住熱淚盈眶,心潮澎湃.保爾·柯察金那堅毅的臉龐,彷彿就在我的眼前.保爾這樣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志,這是什麼力量在鼓舞著他呢?我讀完這本書,在書中我終於明白了,這是那最偉大,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在召呼著他創造奇跡,這就是他頑強地與疾病作斗爭的動力.
保爾·柯察金,可敬可佩的共產主義戰士,您為我們樹立身殘志不殘的偉大榜樣,我原來也有一個同學也是殘疾人,他的名字叫吳偉:從他生下那一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臟病.十幾年來,病魔纏著他,使他不能像同學們那樣活潑在操場上,球台前,參加集體活動也就更不用提啦.因為他稍微活動一下,就臉色蒼白,嘴唇發紫,上學校讀書全靠他爸爸用自行車來回接送.在學校里,他將吳偉從一樓背到四樓,放學後再由四樓背到一樓,中飯由同學們送到教室吃.自從,吳偉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也就這樣堅強的站了起來.
對於我來說,我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我的智力不差,能夠學好自己的社會主義文化課,我長大後,我一定比吳偉強.雖然,我不能背起鋼槍保衛祖國,也不能戰斗在烈火熊熊的戰場上,但我可以把我所學的知識,貢獻給人民,為了祖國的建設做出一份力量,有了奮斗的目標,有了學習的榜樣,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可真好啊!我還要不斷的學習,從這本書中吸取更多更大的精神力量.
《童年》讀後感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著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哭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裡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
而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麼樣?會認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嗎?
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
《名人傳》讀後感
《名人傳》由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組成,它們均創作於二十世紀初期,無論在當時是在後世都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這三部傳記中,羅曼•羅蘭是緊緊把握住這三位擁有各自領域的藝術家的共同之處,著力刻畫了他們為追求真善美而長期忍受苦難的心路歷程。
翻開《名人傳》,在首篇的引言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周圍的空氣多沉重。老大的歐羅巴在重濁與腐敗的氣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質主義鎮壓著思想,阻撓著政府與個人的行動。社會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類喘不過氣來。打開窗子罷!讓自由的空氣重新進來!呼吸一下英雄們的氣息。」
我從貝多芬身上學到了許許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別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種頑強地與命運抗爭的精神.貝多芬全名叫「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對他來說就好像是一場悲慘而殘暴的斗爭.父親急於想開發他的音樂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貝多芬練習各種樂器.當他稍長大一些,惡運又一次降臨到了貝多芬的頭上:他失去了最親愛的母親,貝多芬悲痛欲絕,只有寫信向朋友哭訴.
貝多芬的一生是悲慘的,也是多災多難的,但他為什麼還能成功呢?為什麼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卻能做到呢?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認為,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有著超與凡人的毅力和奮斗精神。面對困難,他絲毫無懼。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困難時,經常想到的就是請求他人的幫助,而不是直面困難,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而貝多芬,因為脾氣古怪,沒有人願意與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對困難,只能單槍匹馬,奮力應戰。雖然很孤獨,卻學會了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只要給自己無限的勇氣,再可怕的敵人也可以打敗。

苦難中長大的貝多芬也是幸運的.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時,貝多芬曾遇見莫扎特,並相互交流.接著,又拜海頓為師.後來,貝多芬開始嶄露頭角.就在貝多芬初次嘗到成功的甜蜜的時候,痛苦又一次降臨.慢慢地,貝多芬耳朵的聽覺越來越衰退,他的內臟也受著劇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還是瞞著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隱瞞了,才寫信給韋格勒醫生和阿曼達牧師這兩位好友.貝多芬耳聾的程度是逐漸增加的,但沒有完全聾,可以說,幾乎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聾後寫的.
人們在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臉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從那目光里人們又可以看到他悲慘的命運.之後的歲月里,性格過於自由暴躁的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愛情的否絕.在遭受這些肉體痛苦之時,貝多芬又必須承受著另--種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體也「背叛」了他,先後得了肺病、關節炎、黃熱病、結膜炎等等.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盡管如此,但他從未放棄過音樂.要知道面對這么大的困難,貝多芬卻毫不動搖,這需要用多大的勇氣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騰掀起了音樂的終曲.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願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醫治的:他渴望治癒,他渴求愛情;他充滿著希望. 貝多芬與命運抗爭,最終成為名人,同樣,我們也要努力學習,做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貝多芬在寫給弟弟們的信中曾說過:「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錢.」
羅曼•羅蘭稱他們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筆墨,寫出了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擔荷全人類苦難的偉大情懷。那麼,《名人傳》又能給予我們什麼呢?我想,只有克服苦難的壯烈的悲劇,才能幫助我們擔受殘酷的命運,努力向前。 除了這一點外,本書的作者羅曼•羅蘭也想告訴我們一些道理:悲慘的命運和痛苦的考驗不僅降臨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樣也降臨在偉人的身上.當我們遭受挫折的時候,應該想到這些忍受並戰勝痛苦的榜樣,不再怨天尤人,要堅定自己的信仰.

寫景和寫物的讀後感應該怎樣寫?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寫讀後感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要重視「讀」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
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准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確選擇感受點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讀後感範文

《詹天佑》讀後感

《詹天佑》一文描寫了在1905年,清政府提出由本國工程人員獨立修築鐵路干線「京張鐵路」。在英俄等多數帝國主義國家的要挾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築京張鐵路的艱巨任務。
在勘測過程中,詹天佑常勉勵工作人員:「技術的第一個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點模糊和輕率,『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能工程人員之口。」 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他總是把這句話作為前進的動力,所以他遇到困難總是毫不畏懼。這讓我不得不敬佩他。
在山勢高,岩層厚的居庸關開鑿隧道時,山頂的泉水往隧道里滲,詹天佑身先士卒,帶頭提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和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
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處奮斗,終於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那些帝國主義國家估價的五分之一。
文中的一句句話語,一個個片段充分表達了詹天佑對工程的負責,身先士卒的精神,和一顆愛國心。
再想想我們自己,如果在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也像詹天佑那樣有毅力,也不退縮的話,那麼還有什麼完成不了的任務和學不會的知識呢?如果我們也像詹天佑一樣事事為國家,為集體著想,身邊會有多少活雷鋒出現呢?如果我們在學習中也像詹天佑那樣有著精密的要求,還會有因為粗心出現的錯誤么?
雖然我們不能像詹天佑那樣有那麼偉大的業績,但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和他的優秀品質,讓「中國近代工程師之父」——詹天佑的偉人事跡和他那不屈不撓,身先士卒的精神,一代代流傳下去。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08793.html?wtp=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