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農村題材的令人感動流淚的電影
我推薦的都是中國當代農村題材電影:
《暖》推薦
《那山那人那狗》
《天狗》
《美麗的大腳》
《孩子王》
《秋菊打官司》
《一個都不能少》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說中國土地改革的,獲得了很多金雞獎、百花獎等等。
《天雲山傳奇》講知識青年下鄉,文化大革命
《喜盈門》喜劇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鄉音》
《老井》張藝謀演的
《黃土地》
《野山》
《九香》
《喜蓮》
《湘女瀟瀟》
《鳳凰琴》說農村教育事業的
㈡ 農村劇的優秀影片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農村和農民的生活、精神面貌有哪些變化,農村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是最好的「紀錄片」。在今天盛行的大片和一些無病呻吟的電視劇面前,農村題材的影視劇依然生命力旺盛。農村劇的鮮明特色是:根植於生動、鮮活的生活;能真實反映農村的各種新變化、新面貌;有一批善於汲取農村養分、並願意為農民服務的創作隊伍。
在長春電影節上,10部「改革開放30周年群眾最喜愛的農村題材電影」評選結果揭曉,《男婦女主任》、《美麗的大腳》、《秋菊打官司》、《留守孩子》、《咱們的牛百歲》、《人生》、《兩個人的嘉賓》、《一個都不能少》、《喜盈門》、《月亮灣的笑聲》獲此殊榮。
上世紀80年代曾創作出電視劇《籬笆、女人和狗》、《轆轤、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網》的韓志君、韓志晨兄弟,目前正在打造新「農村三部曲」《八月高粱紅》、《九月穀子黃》、《十月大豆香》。8月18日,首部《八月高粱紅》在吉林蛟河開機。8月30日,國內第一部反映農村留守婦女的電視劇《女人的村莊》在遼寧遼陽完成拍攝。該劇由《鄉村愛情》系列的編劇張繼擔任編劇。
從《咱們的牛百歲》在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後領導、幫助「懶漢組」不斷進步,到「男婦女主任」自編自演文娛節目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再到如今農民「劉老根」辦起了鄉村游,農村留守婦女開始艱辛創業,農村劇的題材和內容越來越豐富和完善。
30年來不斷涌現的農村劇,實際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面貌和農民生活發展變化的一部「編年史」,也是當代農民30年來心靈史的寫照。 《喜盈門》:新中國影片觀眾人數新紀錄
在10部「改革開放30周年群眾最喜愛的農村題材電影」中,有兩部是山東籍導演趙煥章執導的,那就是《喜盈門》和《咱們的牛百歲》。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話語中心是農村的經濟改革,家庭內部的爭端成為社會焦點。適時而出的家庭倫理道德片《喜盈門》以北方農村一個家庭婆媳之間的爭端為主要內容,關注了傳統倫理道德特別是尊老愛幼、贍養老人在經濟改革年代的農村的失落問題。《當代中國叢書·當代中國電影卷》記載:「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喜盈門》發行各種規格拷貝達4000多個,觀眾達1.7億人次,創造了新中國影片觀眾人數最多的紀錄。」導演趙煥章說,《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都是上影廠拍的,先在上海放,觀眾的笑聲是三四十次,到了濟南放,觀眾的笑聲是七八十次。到煙台放,觀眾的笑聲則達到一百多次,到了縣城,笑聲是一百二三十次,而到了農村,笑聲是一百七八十次。「我認真地數過。我就感慨,這樣的電影,越靠近農村,越靠近農民,越靠近家鄉,掌聲就越多。」 《人生》:20多年後看也不過時
1984年拍攝的電影《人生》,改編自作家路遙的同名小說,真實地記錄了20世紀80年代特定的中國國情,鏡頭在陝北特有的黃土地、曲折的山路以及貧瘠的山村中開始了「高加林」和「劉巧珍」的愛情故事和人生的選擇,觸動了時代所積蓄的許多困惑。《人生》的主演周里京和吳玉芳,是那個時代年輕人的偶像。作為一部農村題材電影,《人生》的影響和意義早已超出了這一題材。據說當時全國大約2億人看過此片,票房當然非常高,當時有人評論說:「看不懂《人生》,你不知道自己的不幸;看懂了《人生》,你知道自己是不幸的。」更有人說:「認識人生的選擇,男人必須看《人生》。」可見其影響力是如何感染著觀眾,又如何震撼著人的思想和價值取向。《人生》中有一句台詞「聯合國我都想去」,深刻地體現了電影表現的城鄉差別。20多年後,中國城鄉差別雖有很大變化,但《人生》表現的主題依然不過時。
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電影的輝煌時期,《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人生》等都是在那一時期走紅的。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中國電影市場進入低谷,直到1998年前後進入最低谷。這一時期,基本上沒有可以讓觀眾印象深刻的純農村題材影片。農村題材電視劇此時應運而生,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韓氏兄弟的「農村三部曲」。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韓志君、韓志晨兄弟以他們的「農村三部曲」《籬笆·女人和狗》(1989)、《轆轤·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網》(1993),在熒屏上颳起了一股強勁的東北風。棗花、茂源老漢、銅鎖、小庚等角色,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田野長大的韓志君有著強烈的鄉村情結,遼闊的東北鄉野,是韓志君藝術創作的根基,是他靈感與激情不竭的源泉。從他的作品中,觀眾與讀者能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
感受到清純的田園詩情。仲呈祥等著名評論家曾撰文指出:「《籬笆·女人和狗》等『農村三部曲』,寫的實際是當代農民的心史。」這點破了韓志君的創作初衷。
《趟過男人河的女人》:萬人空巷看李琳
幾乎與韓氏兄弟「農村三部曲」同時,農村題材電視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橫空出世,這也是著名演員李琳的成名作,李琳憑借劇中的山杏一角,樹立了自己早期的「苦情形象」。1992年,電視劇《趟過男人河的女人》曾創下了電視收視的最高紀錄. 農村劇沉寂10年後爆發
韓氏兄弟「農村三部曲」最後一部《古船·女人和網》在1993年播出,廣有影響的《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在1992年首播。1993年之後近10年的時間里,農村題材的影視劇說不上是空白,但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很少,直到2002年年初《劉老根》播出後,這一局面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觀。2002年至今的幾年,農村題材電視劇達到了空前繁榮的局面,《當家的女人》、《希望的田野》、《聖水湖畔》等都影響不錯,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趙本山農村題材影視作品的崛起。在中國電影最低谷的1998年,趙本山主演了農村題材電影《男婦女主任》,之前的1993年,他主演了農村題材電視劇《一村之長》。趙本山的電視劇真正引起廣泛關注,是在2002年的《劉老根》之後,《劉老根》系列、《馬大帥》系列、《鄉村愛情》系列,代表著近幾年農村題材電視劇的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