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如何犀利的批評一部電影
擴展閱讀
監獄中的老大電影有哪些 2024-09-20 06:02:29

如何犀利的批評一部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3-01 07:39:23

⑴ 好犀利在那部電影說的

《非常小特務》是由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卡拉·古奇諾主演的動作奇幻影片。電影於2001年3月18日在美國上映。

⑵ 推薦動作犀利的電影

颶風營救
暴力街區
玩命快遞
火線保鏢
殺手47
未知死亡
殺死比爾
每一部都是經典,不看可惜。

⑶ 如何吐槽一部電影很爛

影廳座位有16排,每排32個座位,天花板上共有48盞燈,有兩盞燈光偏暗,熒幕的左下角有個黑點總是出現,頻率大概是1分20秒一次。

片子很好睡,爆米花也脆。

⑷ 關於如何評價一部電影

這是個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的問題

個人認為 評價一部電影 在於是否和你產生共鳴 比如電影想表達美好 它是否讓你感覺美好 比如天使愛美麗
電影想表達恐怖 它是否讓你覺得害怕 如果他想表達庄嚴 他讓你覺得肅穆凝重 總之 每部電影都有他的題材分類 你是否感覺到了它想表達的那曾含義 如果有的話 就證明你和電影有了某種共鳴 也一定程度接受了導演要表達的意圖 這就是電影之所以有強大的輿論引導力 但是如果你不是以一個普通觀眾去欣賞 那麼就要講究專業的聲光效 欣賞了 通常這種影片只在乎商業運做 所以也沒一個標準的衡量尺度 總之 如果一部電影 無論它是 喜劇 悲劇 殘酷的 喜悅的 醜陋的 你能在它身上感受到它所展現的那樣感受 那這就是一部優秀的電影 因為導演本身的思考水平 和審美智慧 已經和你達成共識 反之 你看了一部電影它讓你覺得不是無聊 就是無知 要不做作 要不空虛 那它就不是一部優秀電影

如果你指中國電影 的話 那先要說一點就是這里包括台灣電影 香港電影 華人電影 和內地電影

總之內地電影是忽然內粗糙 而且導演總有一種強加給觀眾一個意識形態的傾向 所以這類電影往往有點偏激 看的時候要麼你覺得極度反感 要不就覺得理解不了 關鍵在於內地電影太脫離實際生活 而且太過於片面 從台詞角度你就可以看出來 無論是腳本的用詞 還是演員的口吻 都有嚴重的強加於人的惡劣形式 這種讓觀眾降低智商的電影 中之。。。 至於港台電影就很人性化 但基於這二地當地的人文生活狀況 他不象偶美有很深厚的人文底蘊 當然中國也有悠久歷史 但注意了 我說的是一個思考尺度 我舉個例子你讓40 50 歲的人看老友記 他會完全不知所雲。。但他或許會很喜歡看紅高粱 港台電影的弊端在於他沒有一種很強的人文號召力 缺乏在同一道德尺度 上的感召 我的意思是 提到港台你最先想到的就是搞笑和工夫 但這永遠不會成為電影的主流 所以你不可能看到 華語電影里有 象勇敢的心 指環王 這樣有人文感召力的電影 華語電影更多傾向表現一種態度 一種導演的思想態度 和他強加於人的處世態度 這種帶有暗詼 和誘導性的電影 其實只會讓觀眾更不能自由思考 而陷入到電影的極度無聊中 所以這就是華語電影之所以落後的原因 以上是個人之見

還有大陸電影台詞和劇情都太過情緒化 不能思考的愚蠢橋段太多 而且演員都十分自大 自以為是

⑸ 光榮的憤怒的影片評價

首先,這個評論不適合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人,但是這里我向你們推薦看看,因為,它並不完全代表一個藝術作品,更具有價值的是,它是一個呼聲,一個在中國很長時間都沒有出現的一個呼喚真理的呼聲。
其次,這個評論也不適合那些根本不關心中國社會現狀的人,因為剝掉影視的外衣,《光榮》是一個對中國社會現狀的批判,這種批判如此犀利,一直於從當時開始看這部電影直到現在,我一直都在懷疑,這樣一部敢迎面痛擊社會時癖的文藝作品,怎麼會通過我國電影審查部的。既然它允許在中國放映了,那我只能欣喜地說,中國還是有在藝術中做批判工作的人的,而且現在這個趨勢正在上升,也說明,中國人民正在從無知愚民慢慢轉向有頭腦,自我意識的合格公民。
再其次,彷彿有些人說《光榮》類似《三峽好人》。但我這個評論也不太適合那些喜歡類似《三峽好人》偽批判文藝的觀眾的,因為在文藝作品中有好有壞,有上有下,而真正接近群眾生活,從心中熱切盼望在自己作品中,探討一個社會問題,並力圖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的人,肯定不是《三峽》的導演。
1.我們先回到題目中提到的問題,光榮到底是誰?
葉光榮是我們討論的這部電影里黑井縣黑井村的村支書,他和在村裡一手遮天的熊家四兄弟勢不兩立,但是表面上唯唯諾諾,完全一副和事老兒的樣子。熊家四兄弟手眼通天,上勾結縣里和警察局,甚至也立刻腐化里剛來的新縣長,下欺壓村民,運用手中權利和身邊鷹犬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村民私下稱其為「四人幫」。終於借著一次熊家兄弟強搶村外婦女的機會,村支書光榮借著縣里下的指示的招牌,聯絡可靠村民,希望通過一次性的「抓熊計劃」,徹底地把熊家四兄弟的黑勢力徹底從村中鏟除掉。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身為村長的熊老三精明過人,逃過被當場捉姦不利局面,反而得到光榮具眾鬧事的把柄,突下狠手,准備反咬一口把光榮等人解決的當兒口,以新縣長為代表的縣領導班子,帶領公安局大隊突然從天而降,徹底地根除了熊家惡勢力。
電影故事情節很簡單,熊家四兄弟在明,光榮在暗,通過明暗位置的轉化,把代表正義的村支書光榮放到了不利局面,製造了電影的緊張局勢,讓觀眾為光榮著實擔心了一把。這個通過位置的轉化造成的效果,也是電影劇情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2.光榮代表了什麼?
自古正邪不兩立,有壓迫就有反抗,而與熊家四兄弟惡勢力做斗爭的代表,就是葉光榮,而這個正義勢力的代表,其實並不是那麼的「正義」。正義這個詞,在中國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一個是從道德的角度,正義代表道德上的公正。光榮雖然是從這方面的代表,但是他默默地接受了熊老三通過人情給他妻子找來的工作機會;用錢去引誘「狗卵」去作他的幫手;打著「縣里的指示」的招牌,網羅幫手對付熊四,看來,從道德的角度講,他和他的支書身份不相符。二,正義這個詞在中國還從法律角度來理解,正義代表法律上的合法,但是光榮也沒有得到上級的同意,私下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侵入別人的家去搜索,看來他還是做錯事情了。但是,我們從人民的角度來講,他是「正義」的,村民們被壓迫這么久,在如今人情關系和官僚腐敗的大環境下,他揭竿而起,毅然地作出於惡勢力斗爭的舉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光榮雖然是農民出身,但是卻擁有類似歐洲啟蒙運動後公民意識,在遇到不公正的時候,不去逆來順受地服從於它,而是通過行動與之對抗,從中得到擴展自己的權利,而這個「權利」有兩個不同層次的意義: 一是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有保護自己和自身利益的權利,二是作為社會中的一份子,有權利代表與自己類似的整個階層像社會呼喊和行動的權利。所以說,光榮的舉動,可以與中國歷史中那些類似陳勝吳廣起義區分開來,因為陳勝吳廣反抗壓迫,是打著被壓迫的老百姓的名義,如果成功,最後龍袍加身,反抗果實自己一人享用,成為下一個統治者的無限循環。而光榮的怒吼則是代表著所有被壓迫的村民的願望,希望通過行動換得一個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
3.再問:光榮到底是誰?
也許有人會笑:關於這個村支書的其人其事前面不是都說清楚了么,為什麼這里還無聊地去問。不過大家不要忘了,我們看的是電影,是一個故事,是一個虛構的情節,雖然這個故事的背景源自現實,但是如果我們真正去看看真實中的社會,會發現壓迫雖有,但是反抗壓迫是很少的,中國人向來逆來順受,董仲舒的社會行為准則「三綱五常」到現在還在人們心中擁有主導的地位,估計在這里,真正出現光榮這樣的人的幾率大概為0.01%。像電影中反映出這樣的事在生活中是非常可悲的,然而更可悲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就算出現了電影里的情景,我們的人民,我們的社會都不會發出任何聲音,做任何的動作,這種死一樣的寂靜是非常非常可怕的,可怕到需要在一部電影里,或者一個文學作品裡虛擬地塑造出一個英雄來,解救人民於水火之間,這樣的心裡自我安慰的方法,只能用魯迅先生形容的阿Q精神來比喻,讓人民在這樣零星的批判社會的文學作品裡找到一種自我解放的方法,慢慢的,人民覺得這個解脫不再在虛擬的文學里了,彷彿在真實生活里也能找到,從而達到徹底麻痹人民感知的器官。
4.電影《光榮的憤怒》代表了什麼?
我看《光榮》的時候,真是替電影捏了把汗,並不是因為緊張的情節,而是替電影本身緊張。真沒想到,在如今電影審查制度這么嚴格的情況下,這部電影竟然通過審查,按說要在以前,這么露骨地表達社會問題會經常通過審查制度和諧掉的。不過就是因為這個制度,電影也沒有真正完整的展現在人民面前,而是在後邊加了一個美式的Happy ending的尾巴,武警如天降奇兵,瞬間鏟除了邪惡,還民一個清白。但是估計大部分人都像我一樣,在電影最後10分鍾的時候已經有了另一個清楚的結局。這個結局更加真實,更加振聾發聵。
而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這部電影看到的是一種民怨(或者叫民願)。早在18世紀,西方就給這種人民通過一種介質表達自己意願的形式叫「公眾輿論」,英文:public opinion,法文:opinion publique,德文:Oeffentlichkeit。這種公眾輿論最開始是只允許在文學藝術批判方面進行,被完全刨除在政治范圍之外的,但隨著教育和經濟的提高,還有啟蒙運動和自由主義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西方國民之間的社會地位差距越來越小(譬如貴族階級和中產階級之間,中產階級和農民階級之間),這種文學批判然後轉成了也可以進行社會批判,最後在英法德等各國先後產生了一種就算在政治方面也不會被國家禁言的公眾輿論,而這種輿論也成為國家與人民聯系的一個重要通道,國家通過公眾輿論獲取需要解決問題的所有信息,而公民通過輿論監督和糾正政府的管理方針。從另外一種角度來說,公眾輿論就成為國家和公民之間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約的工具,彷彿神經存在於大腦和肌肉之間,傳輸大腦的指令的同時也傳遞肌肉的疼痛,從而防止了因為運動過量導致的身體機能的全部癱瘓。
反觀我國,這種公眾輿論僅限於道德領域還有小范圍的文學領域,而那些牽扯到社會或者政治,關繫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話題會因為種種限制而被扼殺掉,實在是人民可悲之處。那些作家文人,只有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夾縫中,惟恐觸及政治或者社會的敏感帶,而導致不測。以前是根本沒人敢說,現在是有些人敢說,但是戴個棉紗或者削去重點,讓人看著不倫不類好矇混過關。不過,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多到廣,這畢竟需要個過程,電影《光榮》作為這么個領頭羊,還是讓人慶幸的。

⑹ 指出句子中的錯誤並改正。人們對這部影片的評價,見解犀利,剖析深刻

可改為「見解獨到」。

⑺ 如何吐槽一部電影很爛

1、影廳座位有17排,每排32個座位,天花板上共有48盞燈,熒幕的左下角有個黑點總是出現,頻率大概是1分20秒一次。

2、張小北是這么評價《宮鎖沉香》的,隨著片尾字幕緩緩升起,我的眼淚流了下來。看著電影票上的「45元」,我哭得更傷心了。我還請了三個人看,回頭還得請他們吃飯。

3、"這片子咋樣?"

"爆米花很脆。"

4、看這部電影時我的腿毛比上回看《富春山居圖》時少了三根。

5、前面那人一直在東看看西看看上看看,差不多每隔1分20秒低頭看一眼手錶,一共看了71次

6、我都不知道該先瞎哪一隻眼睛好了。

7、電影挺好,就是時間太短,還沒睡瓷實就播完了。

8、「卧槽 都結束了 沒人喊醒我」

「別吵吵 別人都在睡著呢」

9、好想伸手挪下滑鼠看底下時間還有多久....

10、廣告拍的不錯,下次別帶情節了,喜歡直接的。

⑻ 電影批評方法

1、「電影理論是一個令人沮喪的話題。中國基本上只有電影評論,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電影理論。」

2、電影評論:指普通觀眾對一部影片觀看後的感受。

3、本體論:本體論是形而上學的一個基本分支,英語詞ontology是來源於希臘語單詞ον(存在)和λόγος(學問)的組合。本體論主要探討存在的本身,即一切現實事物的基本特徵。

4、方法論:A、(引用自「雅虎知識」)《方法論》(Discours de la méthode)是笛卡兒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學論著,對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和科學研究方
法有極大的影響,有人曾說:歐洲人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笛卡兒主義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論》的影響,而不是指笛卡兒的二元論哲學。

笛卡兒在《方法論》中指出,研究問題的方法分四個步驟:

(1)永遠不接受任何我自己不清楚的真理,就是說要盡量避免魯莽和偏見,只能是根據自己的判斷非常清楚和確定,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地方的真理。
就是說只要沒有經過自己切身體會的問題,不管有什麼權威的結論,都可以懷疑。這就是著名的「懷疑一切」理論。例如亞里士多德曾下結論說,女人比
男人少兩顆牙齒。但事實並非如此。
(2)可以將要研究的復雜問題,盡量分解為多個比較簡單的小問題,一個一個地分開解決。
(3)將這些小問題從簡單到復雜排列,先從容易解決的問題著手。
(4)將所有問題解決後,再綜合起來檢驗,看是否完全,是否將問題徹底解決了。

在1960年代以前,西方科學研究的方法,從機械到人體解剖的研究,基本是按照笛卡兒的方法論進行的,對西方近代科學的飛速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
作用。但也有其一定的缺陷,如人體功能,只是各部位機械的綜合,而對其互相之間的作用則研究不透。直到阿波羅號登月工程的出現,科學家們才發
現,有的復雜問題無法分解,必須以復雜的方法來對待,因此導致系統工程的出現,《方法論》的方法才第一次被綜合性的方法所取代。系統工程的出現
對許多大規模的西方傳統科學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如環境科學,氣象學,生物學,人工智慧等等。

笛卡兒在方法論中還第一次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名言,第一次引入笛卡兒坐標系。對牛頓和萊布尼茨發明微積分理論有很大的作用。

B、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5、米特里:法國電影理論家,被認為是經典電影理論的集大成者。他在其名著《電影美學與心理學》一書中指出:「電影美學就歸結為確定一種形式由於某種內容和某種意圖的關系,怎樣和為什麼優於另一種形式,換句話說,它要在特定情況下為這些形式確立其心理學的依據。」

6、戈達爾:著名導演,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旗手。

7、塔倫蒂諾:依上下文看應該是指被稱為「鬼才」的美國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8、電影批評(film criticism):指對一部影片從鏡頭、構圖、劇本、攝影等方面提出專業性的意見和建議,它是電影理論的一種方式。

9、中國電影人不曾參與電影理論從經典到現代、從本體論到方法論的這一嬗變過程,

10、邵牧君先生並不喜歡所謂電影符號學、性別論、鏡像理論,就好像布努埃爾不喜歡「間代性痙攣影像記號學(The Semiology Of Clonic Image)」一樣。

第一章 被禁忌的電影

本章主要講述美國、歐洲、中國的電檢制度,從古到今、由外及中,對中國本土電檢制度提出討論。個人認為作者倡導用商業方法代替政冶手段對電影進行審查。

1、「......電影,這一相比起其他藝術形式來顯得頗為輕浮的一種寫作......」此句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或者是我多想了,作者只是打一個比方而已。因為電影不是一種寫作,電影就是電影。就像一位音樂家在譜曲,你說他在寫作就不大說的過去,譜曲就是譜曲。

2、電影史上的第一個裸露鏡頭出現在電影《舞會結束後的洗澡》。

3、電影審查制度主要依據四個方面對電影作出分級:性、暴力和恐怖、吸毒、非常態生活展示。

4、美國的電檢制度:

在1915年,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就開始成立審查委員會,刪剪和禁映他們認為不好的電影。

出現這種情況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地方政府得到了聯邦法律系統的認可和支持。一家電影公司的一部影片被俄亥俄州政府禁映,該公司於1918年對俄亥俄州政府提出訴訟,將州政府告上聯邦法院。這個案子經過一系列的辯論之後,最後最高法院作了一個裁決,說電影作為一個娛樂產業是不受憲法第一修正案的表達自由(free speech)限制,電影放映「純屬商業行為」,不能被視為「新聞媒體的一部分或公共輿論之工具」。電影因此無權享受憲法第一修正案對「言論自由」的保護,而須接受州、市政府的預先審查。從而肯定了對於電影進行審查和引導是合法的。這是對美國電影審查制度產生至關重要影響的一個判例。

由於美國整個法律系統是一個案例法系統。其成文法非常簡單,但是每一個案例都具有法律的效力。所以你第一個這么判了,第二個我也就這么判。這個判例一直到1956年關於義大利著名導演羅西里尼的一部影片進口美國受到限制的另外一個判例才基本推翻這個限制。

1922年,為了保證票房收入、「純潔」電影畫面及內容,電影審查委員會開始籌建。這一機構由威爾·海斯(長老會教友、共和黨人,曾任郵政總局局長)領導。1930年,天主教教士丹尼爾.勞德公開宣稱電影正在敗壞人們的道德觀,並起草了一部電影審查法典,這部法典很快被電影工業的巨頭們接受並交由美國製片人和發行人協會(1945年更名為美國電影協會The Mon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MPAA)主席即威爾.海斯執行,所以史稱《海斯法典》(《Hays Code》)。

Hays Code.rar (12.31 KB)

1934年,海斯又成立了具有強制權力的自律機構法典執行局,即海斯委員會(the Hays Commission)。1930年至1968年間的每一部電影都受到《海斯法典》的影響,這部法典絕對倫理化,凡是和性、暴力、非常態生活相關的鏡頭統統封殺,生孩子?NO!裸體?NO!接吻鏡頭不可超過3秒鍾,我想這和美國後來產生的什麼接吻比賽有點關系。再舉一個小小例子,當年瑪麗蓮.夢露在通風口的相片被無數人捧為經典:

《七年之癢》看掉了當時無數男人的眼睛,它就主動或被動的充分利用了《海斯法典》的限制。下面我們看看現行的美國電影分級制:

[ 本帖最後由 124959272 於 2007-4-26 11:29 AM 編輯 ] 1.jpg (7.29 KB)
書影
2007-1-29 11:40 AM Hays Code.rar (12.31 KB)
海斯法典英文版
下載次數: 54
2007-2-9 12:56 PM 1.jpg (27.58 KB)
相片
2007-2-9 01:19 PM 1.jpg (109.9 KB)
美國電影分級制
2007-4-26 11:29 AM

⑼ 人們對這部影片的評論,見解犀利,剖析深刻,給,見解,一詞中的犀利改個形容詞,誰會

獨到就可以。反而我覺著你寫的這個見解犀利這個詞不是很合適,個人意見啊,別介意。

⑽ 有關電影學,電影批評問題。拜託有經驗的高手解答!!

姑且試著回答一下,其實這些問題科班和非科班的角度可以很不同。
1,首先你要了解什麼是電影,什麼是電影學,如果你是從批評的角度出發,而非拍攝,那麼你需要入門級的書,周 星《中國電影藝術史》,北京大學出版社。是很多學校電影批評學研究生的參考書目。確實有過人見解。以及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電影學人手一本。還有一本近幾年的,我認為很適合入門《認識電影》。書很多,不過你先看了這幾本再說。
2,多看,無所謂什麼獲獎不獲獎,無所謂出名不出名,逮著就看,看多了,你總有個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吧,這就是電影批評,看多了一定能分出個真正的高下的。還有就是看電影方面專門的書籍,但是肯定必須要有閱片量的積累。
3,多看
4,多看電影,多看專門的電影批評的書,然後把書里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帶不帶政治因素或者帶不帶藝術高度,到底是藝術片還是商業片,跟導演和演員以及鏡頭語言的運用有多大的關系,這些全要靠你看多了才能有所總結。
5,多看。

其實,電影學需從興趣出發,任何藝術都需要首先有興趣,進而才能進入專業領域,最終才有可能成為大拿。如果你想有系統的自學電影學,那麼你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觀影。電影誕生一百多年,你能把代表作品有個十之七八的觀影量,再來看專門書籍的時候,就能夠融會貫通。而且電影學被稱為第七藝術,是一門綜合了文學、音樂、攝影、美術、戲劇、造型等多門類藝術的綜合藝術。需要對戲劇和文學有一定的認識。電影批評許多批評方法來自文學,許多門類的劃分也首先來自文學,譬如現代主義、解構、後現代、新浪潮等。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