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电视 » 孔雀电影节
扩展阅读
有没有外国好看的大电影 2024-10-24 08:25:56
sunny韩国电影伴奏 2024-10-24 08:25:00

孔雀电影节

发布时间: 2022-04-22 12:41:06

A. 张静初曾凭借哪部电影获得银熊奖

获得银熊奖的是顾长卫执导的《孔雀》电影获得,而张静初获得最佳女主角提名。
以下是张静初的所有获奖及提名名单,楼主看看有没有柏林电影节的银熊奖!!!!
▪ 2014 第五届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女演员 《我的影子在奔跑》 (提名)
▪ 2013 第10届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 《我的影子在奔跑 》(提名)
▪ 2013 第29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我的影子在奔跑 》 (提名)
▪ 2012 第31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 《唐山大地震 》 (提名)
▪ 2011 第30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全城戒备》 (提名)
▪ 2011 第28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 《唐山大地震 》 (提名)
▪ 2010 第47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 《唐山大地震 》 (提名)
▪ 2010 第29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天水围的夜与雾》 (提名)
▪ 2009 第16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女演员《红河》(获奖)
▪ 2009 第16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红河 》 (提名)
▪ 2009 第13届 北京放映优秀女演员 《芳香之旅》 (获奖)
▪ 2008 第27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门徒》 (提名)
▪ 2006 第6届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主角 《孔雀》 (获奖)
▪ 2006 第30届 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芳香之旅》 (获奖)
▪ 2006 第25届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七剑 》 (提名)
▪ 2005 第11届 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新人女演员 《花腰新娘 》 (获奖)
▪ 2005 第12届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花腰新娘》 (获奖)
▪ 2005 第25届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花腰新娘》 (获奖)
▪ 2005 第55届 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提名 《孔雀》 (提名)
▪ 2005 第14届 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女演员 《孔雀》 ( 获奖)


综合奖项

▪ 2011 23届哈尔滨冰雪电影节—最具商业价值女演员 (获奖)
▪ 2011 第四届网络娱乐沸点——内地最热门女演员 (获奖)
▪ 2011 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国际评委 (获奖)
▪ 2011 参加第26届美国电影独立精神奖颁奖典礼 (获奖)
▪ 2011 2011时尚先生盛典——年度最美女性 (获奖)
▪ 2010 ELLE风尚大典年度风尚银幕之星 (获奖)
▪ 2010 2010年度时尚女性内地年度女星 (获奖)
▪ 2009 新浪网络盛典公益推动力人物 (获奖)
▪ 2009 中国银幕风云榜年度公益之星 (获奖)
▪ 2007 出任第31届开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获奖)
▪ 2007 真维斯大爱盛典年度女演员 《门徒》 (获奖)
▪ 2007 新浪网络盛典年度电影演员 《门徒》 (获奖)
▪ 2006 中华电视网2005年度电视剧十佳女演员 (获奖)
▪ 2005 成为获得“亚洲英雄”称号的首位中国女演员 (获奖)

B. 电影《孔雀》的主旨是什么

《孔雀》:世俗人生的飞翔与沉沦
零点深蓝(柠檬树下的粒粒)原创

《孔雀》近日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颇为引人瞩目。虽然在叙事内容和形式上《孔雀》都并未带来什么革命性的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顾长卫从摄影转向导演初试的啼声已经有了不俗的成绩。他带给西方世界的中国形象是由一个过渡的年代作为背景和场景:火热的革命正在萧条之中,开放的新时代尚未正式拉开帷幕。更感动人的是,他展示了那个有些空落的历史时期里中国普通青年顽强的乌托邦追寻,以及黯淡的结局。我想起《棋王》里的王一生,在棋呆子的身份庇护下他拥有了棋盘上纵横捭阖的自由;而《孔雀》里的姐姐,则把她压抑的生命激情疯狂地集中于一个硕大美丽的降落伞上。当降落伞的羽翼飘然滑翔在万里无云的晴空,当少女骑着单车身后绽放巨大的伞花奔驰在鸡毛蒜皮的小镇街巷,我知道,降落伞就是这个影片的魂魄所在。孔雀只是这只降落伞的一个拙劣的复制而已。
《孔雀》的故事是回顾式的,带有一定的自叙传意味。这是一种夹杂着缅怀、伤感和解构意味的讨好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天然地具有一种感染人心的效果。比如楚浮的《四百击》、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小津安二郎的《我出生了,但……》、候孝贤的《童年往事》和《恋恋风尘》、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贾彰柯的《站台》……童年的视野或者青春的成长,总是可以赢得人们对坚硬现实中纯真童心和成长烦恼的深挚同情,因为那里面也有我们每一个人曾经的年轻和坚持;那样的叙述,也总是更能轻易地暴露出成人世界的冷酷与不堪。
《孔雀》让今天的中年一代又回到了上个世纪70-80年代,那个转型时期,重访物质紧缺贫穷灰暗的革命与后革命交接的年代。文革刚刚结束,70年代末的一个北方小城。影片从一个五口之家围坐饭桌四周的吃饭场景开始,在漆黑的水壶突突的回忆。大哥高卫国患有脑疾,外号“胖子”,常遭人欺负;弟弟高卫强沉默寡言,他也是影片的叙事者;姐姐是女主人公高卫红,有着清秀美丽的面容和倔强执着的个性。影片里充满那个时期平常家庭的平常遭遇,比如一家人一起做蜂窝煤却被大雨侵袭,比如过年时妈妈一粒粒数糖果分发给孩子;这些细节可能会唤起尘封的记忆,贫穷的蛛网笼罩下,影片中的家庭还有其特殊性,有一个患有脑病的傻大哥。在我看来,这是这个原本可以过着贫穷却安宁小日子的家庭陷入激烈冲突的重要原因。父母对大哥的偏爱引起了妹妹弟弟的不满和嫉妒,弟弟妹妹还因哥哥的痴傻而遭人歧视,两个人着谋划把哥哥毒死,结果又无比歉疚地请哥哥吃了一顿肉包。这个家庭里的父母有着那个时代常见的保守和严厉,他们其实是遮蔽孩子们的另一重阴影;对于卫红而言,她如花的少女时代必须每天面对药厂洗不完的药瓶,这样机械重复的劳作令人绝望……沉闷压抑的生存背景下,某种潜在的革命性因素在不屈不甘的年轻心灵里躁动。卫红耽于幻想,在想象中以各种方式逃离现状;卫强则像一只忧郁而沉默的小鸟。
于是,很自然地,有了卫红对伞兵生活的无限憧憬。当这个漂亮女孩躺在屋顶阳台上,凝视着碧蓝的天空,天女散花般,从飞机上忽然开放出一朵朵洁白耀眼的粲然伞花,她的双眼亮了起来。我们可以体会她内心深处对飞翔的渴望。那是不同于她眼前卑微生活的另一种浪漫的图景。那眩目的伞兵跳伞画面以及卫红骑着自行车在原野上飞速奔驰的情景,是一曲相互呼应着的二重奏。卫红天真而好奇地接近那些英姿飒爽的伞兵,内心产生了一个逃离现实的想法。她要去报名当伞兵。但是她的理想无从实现,她被淘汰了,那个帅气的男伞兵并没有真正帮她。她被重重地推回自己黑暗的小屋。接下来有了整个影片最为出彩的一幕:沉默、绝食多日的卫红终于活了过来,她扑在缝纫机上发疯地缝制了一个巨大的降落伞;然后,她骑着单车,风驰电掣,车后拖着随风开放的降落伞,大叫着、欢笑着,在街道上飞驰,吸引了无数惊奇的目光,一个叫果子的青年吹着口哨兴奋地骑车追随。直到母亲出现,一把将她连人带车拉翻在地……影片另一个触目的镜头是为了找果子要回降落伞,卫红没有犹豫就脱下了裤子……可以说,降落伞肯定是《孔雀》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得意的构想,这个人为的意象用来寄托青春期卫红欲冲破生活牢笼的全部梦想和决心。 人们也许要质疑影片的真实性,在那个仍然使用布票的年代里,一个贫寒之家又如何能够提供这么丰裕的布匹用来做降落伞?这个细节完全来自于艺术的想象,像许多艺术作品一样,艺术来源于生活么?可它又高于生活。
终于,濒临疯狂边缘的卫红回到了冰冷的现实,她的理想令人辛酸地自动降格处理了,变成了只要不刷瓶子就好。她匆匆忙忙马马虎虎地嫁给了一个答应可以给她调动工作的司机,得以在另一个工厂烧制玻璃瓶——看来她与玻璃瓶子的关系还不可能终结。喜欢着她的野性的果子一直未娶,还很哥们地帮她教训了那帮欺负大哥的二流子。果子是影片中最有魅力的男性形象,但是他所带来的安全感当然与希区柯克那些高大英俊殷实智慧的白人男子带来的安全感全然不同。
一个花季少女的多梦年华如此惨淡地终结。这显然是对那个平庸保守僵硬的旧体制以及附带的丑陋人伦的控诉,旧时代束缚了那些年轻早熟而活跃的心灵。两毛四分钱一本的《性知识手册》在作品中鬼鬼祟祟的登场亮相,令人不禁莞尔。弟弟卫强正是因为一张女性人体解剖的图画,被父亲痛斥为流氓而赶出家门。流浪数年之后,他带回一个风尘女子和她的幼小儿子,在这个已经开始流行《追捕》的小城里过着退休的日子,颓废地无所事事。倒是大哥经历了一场爱情挫折之后,与一个乡下瘸腿女人门当户对地过起了踏实的日子。
卫红离婚了。一天,她偶然地邂逅当初惊为天人的英俊伞兵,那时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卫红崇拜不已,这个与卫红有着美好的一面之缘的男子,给卫红带来了憧憬和希望,紧接着却将卫红推向了绝望的深渊。他没有帮助卫红实现当伞兵的愿望。此刻,他正在街边毫无顾忌地大嚼手中的肉包,是街头常见的那种沉沦于世俗生活的邋遢中年男人,自行车后座上坐着他脏乎乎的儿子,拎着大包小包的妻子是当初得到他的帮助当上伞兵的女孩。影片的反讽意味过于明显了,显得有些不够厚道。
接下去的一幕肯定是观众难以忘怀的:卫红与弟弟卫强蹲在路边的西红柿摊子旁边,一个一个挑选。抚摸着西红柿光亮圆滑的表皮,忽然之间,卫红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涌流出来,滔滔不绝。她转过身子背对着弟弟,掩饰自己的失态,却无法阻挡悲痛欲绝的饮泣。弟弟专心致志挑选西红柿,没有留意姐姐满面的泪花和扭曲的容颜。这个套着一件没有身腰的灰不溜秋的汗衫的女人,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蹲在路边哭得伤心欲绝,却无人知晓。那个身穿白短衫骑着单车奔跑两根小辫飞扬起来的灵秀女孩呢?那个内心总是怀抱着飞翔梦想的女孩呢?这场无声的痛哭传递给人们的,可谓是无声胜有声的震撼。这场景,让我一下子联想起蔡明亮《爱情万岁》的结尾,杨贵媚那场连续三分钟不间断的哭泣……如果哭泣可以舒缓生存的巨大压抑,如果哭泣可以洗涤生活的污浊,那就痛痛快快哭个够吧!哭完了,擦把脸,继续走路。这就是现实的人生:岂止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兄妹仨已人到中年,三个小家庭分别走过动物园的孔雀圈栏前。卫红又结婚了,并有了小孩,看不清她身旁的男人是谁,我们希望是一直爱着她的果子。胖子大哥和瘸女人相互携手,走得很带劲;弟弟卫强带着老婆孩子,孩子大叫孔雀是假的,因为孔雀不开屏。大家相继走过,对孔雀开屏不抱任何希望地离开了。
忽然之间,孔雀园里,那只漂亮的雄孔雀机灵灵绽开了美丽的花屏,他缓缓地旋转身体,如同一种庄严的仪式。只是,它持久地骄傲地把屁股冲向观众,像个淡淡的讽刺。身体瘦小姿容寻常的雌孔雀在一旁从容啄食着地上的食物,任由她的孔雀男士尽情表演。这里是孔雀的爱情世界,一场世俗的爱情追逐即将上演。光辉散尽,地面上全是古井无波的日子;然而漫长的平庸生涯里,也曾有过孔雀开屏般的青春热望和眩人风采。这就足以让人慰藉,也足以挑动起脆弱敏感心灵那永远易于感怀的心弦。
参考资料:http://bbs.cctv.com.cn/forumthread.jsp?id=5837277

C. 顾长卫拍的《孔雀》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对平凡人的生活心存敬意——访导演顾长卫

东方网2月5日消息:2005年1月30日,顾长卫一早便走进了北京使馆区附近的河畔咖啡馆。他是当天的第一个顾客,与笔者相约在这里做专访。这位著名的电影摄影师,从未为自己摄影的影片出现在媒体面前,哪怕是《红高粱》、《阳光灿烂的日子》,还有让他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提名的《霸王别姬》。他习惯了低调,习惯了不在媒体上露脸。如今,当顾长卫以导演身份出现时,他坦言:“我现在坐在这里,面对媒体有这样的倾诉
欲,都是在为我自己导演的影片即将上映积累宣传效应。”———一切为了《孔雀》。
入围第54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影片,《孔雀》的首映日期被安排在2月18日,这一天也正好是影片在国内全面上映。此前,《孔雀》一直在北京的一家影院作试映。“试映其实挺冒险的,万一口碑不好,那么影片就别想再公映了。我们事先估计到观众对电影的口碑会好,才敢拿出来放映。”显然,顾长卫对自己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作品信心十足。

“五年我就做了这一件事”

名列“世纪百位杰出摄影师”的顾长卫,有过一段“留洋”的经历,与好莱坞一些著名导演合作。但多年的摄影工作使他的一只眼睛视物模糊,医生确诊为斜视,不宜再从事过多的摄影工作。1999年底,在好莱坞拍完陈冲执导的《纽约的秋天》后,顾长卫一直在国内养病。“其实除了长期的摄影工作造成的职业病迫使我在家休息外,我本身也是有些惰性的人。这五年我才做了这么一件事,要是在美国是绝对不可能的。”顾长卫有意对电影事业作一个新选择,当导演是他那时的最佳选择。

由李樯创作的剧本《孔雀》完成于2000年,剧本曾流传于很多导演之手,甚至有一位导演还在剧本故事描述的地点安阳开拍了这部电影,但拍了十多天后,不知什么原因又停拍了。虽然那些曾经看过《孔雀》剧本的人都对剧本表示一致认同,但最后剧本被顾长卫攥到了手中。“我看了剧本就很喜欢,觉得丢不下了。”顾长卫行动起来———2003年4月9日,《孔雀》在河南安阳附近的小城镇,一个被称为水冶的地方开了机。

《孔雀》是一部描写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普通家庭兄弟姐妹三人命运遭遇的故事。影片最初的设想是请章子怡或徐静蕾担纲女主角,都因为档期调整不过来而没有参演,最终挑选了张静初饰演姐姐、冯�饰演哥哥、吕玉来饰演弟弟。从完成的影片来看,第一次当导演的顾长卫对演员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的电影有一点苍凉”

“文如其人,每部作品都能让人感觉到那个导演是怎样一个人。我是特别普通的人,我喜欢样式上看起来简单,内容更深刻一些的东西。《孔雀》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相同的剧本,不同的导演会拍出不同的效果。《孔雀》从开拍起便注定要打上顾长卫的烙印,比如以河南安阳话作为影片对白语言,镜头冷静、呈蓝灰色调,构图细腻、讲究,长镜头的大量运用,这些都是顾长卫为《孔雀》所作的独特的设计。

《孔雀》从弟弟的视角切入,配以旁白讲述故事。影片曾被顾长卫处理成一个从头至尾顺流而下的故事,但他最终放弃了这样的形式。现在,影片的故事被分成了三段式,分别讲述姐姐、哥哥、弟弟三人的命运。用这样的形式,顾长卫称是为了“更让人回味”。在电影中,导演刻意弱化了人物所处背景以及故事描述的时代,而更关注一个普通家庭中的个体生命。顾长卫说,不论是什么时代,个体都会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遇到那样的故事,“我的电影有一点苍凉,它不是要对背景和时代进行评价,而是想表达这样的主题:普通人也有很多希望。我对那些平凡人的生活始终心存敬意。”

顾长卫说自己是个细腻的人,这一点从他为影片安排的诸多细节中就可以看出来:电视中正在播出的《追捕》;全家人一起做煤球;戴着白色工作帽的刷瓶工……“希望这部电影能够让人回到那个年代,回忆起自己那时的生活。当初我在看剧本时,满脑袋都是那个年代自己经历的事。”这部电影顾长卫拍了156场戏,最后只用了130场戏。他说:“我希望电影要有留白,给观众一些空间,有一些情境是可以让观众自己去丰富的。”

D. 求电影《孔雀》的解析

影片描写了七十年代末,河南一个城镇普通家庭的故事。朴素的人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片断的情节,对于经过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都似曾经历或参与。那灰蓝的主色调,让人们感受到并不久远的时空和不愿多回忆的微痛。

叙事过程并没有准确的时间,但却非常巧妙的采用当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的音乐和电影来隐述时间,如苏联音乐、《卖花姑娘》主题曲和电影《追捕》的画面等,而这些普通百姓当时所能接受到的熟之能详的文化经典,使观众一下子能将时间定格在了某一天,真实感和认同感犹然而生。

影片的前部有一骑车拉伞的优美画面,这既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理想执着,甚至略有偏执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少女丰富的想象力。快乐的表情,疾驰的速度,满展的伞,观众仿佛看到了一只开屏的孔雀在追逐……

中间有一个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都发生过的打煤砖场景,长时间的定格。一家人,顶着烈日,紧张地忙碌着……一场突来的暴雨,自己的劳动成果要泡汤了。他们用尽可能的方式在挽救,母亲两次所能找到的塑料布仅能遮盖住很小的一片,他们无助地站在屋檐下。

这时,母亲又冲出来,尽力地挽救和女儿因极度失望地放弃形成对角线,希望和失望,母亲和女儿,呆视与滑倒……都在煤砖化成污水的大背景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预示着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嬴弱,在大的社会环境压力下的无助,充满希望的能挽救什么?失望放弃的又能失去什么?另一条对角线,似乎只能默默地注视、等待……

和解是本剧最让人感到仁爱、欣慰、新生的场景。平实而又浪漫,当那只鞋盒放在桌上时,观众都会想:是什么?那只幼小的生命站起并展翅的阳光画面和刚才大鹅死前的阴霾画面所形成的对比,使观众从刚刚还紧揪的心情一下就得到了欢欣的、重生似的舒放。假如由于悲哀使眼里产生了泪,优美的挣扎身姿和哀婉的音乐阻滞了泪地流出,这只黄茸茸的小生命,一下就会将眼内的泪催涌出来,悲伤的泪也转瞬间即变成幸福的泪水了……

(4)孔雀电影节扩展阅读:

《孔雀》以三段式的结构讲述了兄妹三人的故事,看来却犹如一个人的一生。

导演顾长卫以其细腻丰富的镜语展示了生命的一个个瞬间,它们确实是与我们现在的生命有着时空之隔,但细细读来,却又依稀感到与我们自身生命产生了微妙的联结,而且这种微妙在不停地氤氲。

可以说这是以一部以描述心理见长的影片。其对影片中人物心理的解析有着深刻的时代性。

E. 《孔雀》里高卫红后来和谁结婚还生了女儿

卫红又结婚了,并有了小孩,看不清她身旁的男人是谁,我们希望是一直爱着她的果子。

详细:

《孔雀》:世俗人生的飞翔与沉沦
零点深蓝(柠檬树下的粒粒)原创

《孔雀》近日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颇为引人瞩目。虽然在叙事内容和形式上《孔雀》都并未带来什么革命性的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顾长卫从摄影转向导演初试的啼声已经有了不俗的成绩。他带给西方世界的中国形象是由一个过渡的年代作为背景和场景:火热的革命正在萧条之中,开放的新时代尚未正式拉开帷幕。更感动人的是,他展示了那个有些空落的历史时期里中国普通青年顽强的乌托邦追寻,以及黯淡的结局。我想起《棋王》里的王一生,在棋呆子的身份庇护下他拥有了棋盘上纵横捭阖的自由;而《孔雀》里的姐姐,则把她压抑的生命激情疯狂地集中于一个硕大美丽的降落伞上。当降落伞的羽翼飘然滑翔在万里无云的晴空,当少女骑着单车身后绽放巨大的伞花奔驰在鸡毛蒜皮的小镇街巷,我知道,降落伞就是这个影片的魂魄所在。孔雀只是这只降落伞的一个拙劣的复制而已。
《孔雀》的故事是回顾式的,带有一定的自叙传意味。这是一种夹杂着缅怀、伤感和解构意味的讨好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天然地具有一种感染人心的效果。比如楚浮的《四百击》、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小津安二郎的《我出生了,但……》、候孝贤的《童年往事》和《恋恋风尘》、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贾彰柯的《站台》……童年的视野或者青春的成长,总是可以赢得人们对坚硬现实中纯真童心和成长烦恼的深挚同情,因为那里面也有我们每一个人曾经的年轻和坚持;那样的叙述,也总是更能轻易地暴露出成人世界的冷酷与不堪。
《孔雀》让今天的中年一代又回到了上个世纪70-80年代,那个转型时期,重访物质紧缺贫穷灰暗的革命与后革命交接的年代。文革刚刚结束,70年代末的一个北方小城。影片从一个五口之家围坐饭桌四周的吃饭场景开始,在漆黑的水壶突突的回忆。大哥高卫国患有脑疾,外号“胖子”,常遭人欺负;弟弟高卫强沉默寡言,他也是影片的叙事者;姐姐是女主人公高卫红,有着清秀美丽的面容和倔强执着的个性。影片里充满那个时期平常家庭的平常遭遇,比如一家人一起做蜂窝煤却被大雨侵袭,比如过年时妈妈一粒粒数糖果分发给孩子;这些细节可能会唤起尘封的记忆,贫穷的蛛网笼罩下,影片中的家庭还有其特殊性,有一个患有脑病的傻大哥。在我看来,这是这个原本可以过着贫穷却安宁小日子的家庭陷入激烈冲突的重要原因。父母对大哥的偏爱引起了妹妹弟弟的不满和嫉妒,弟弟妹妹还因哥哥的痴傻而遭人歧视,两个人着谋划把哥哥毒死,结果又无比歉疚地请哥哥吃了一顿肉包。这个家庭里的父母有着那个时代常见的保守和严厉,他们其实是遮蔽孩子们的另一重阴影;对于卫红而言,她如花的少女时代必须每天面对药厂洗不完的药瓶,这样机械重复的劳作令人绝望……沉闷压抑的生存背景下,某种潜在的革命性因素在不屈不甘的年轻心灵里躁动。卫红耽于幻想,在想象中以各种方式逃离现状;卫强则像一只忧郁而沉默的小鸟。
于是,很自然地,有了卫红对伞兵生活的无限憧憬。当这个漂亮女孩躺在屋顶阳台上,凝视着碧蓝的天空,天女散花般,从飞机上忽然开放出一朵朵洁白耀眼的粲然伞花,她的双眼亮了起来。我们可以体会她内心深处对飞翔的渴望。那是不同于她眼前卑微生活的另一种浪漫的图景。那眩目的伞兵跳伞画面以及卫红骑着自行车在原野上飞速奔驰的情景,是一曲相互呼应着的二重奏。卫红天真而好奇地接近那些英姿飒爽的伞兵,内心产生了一个逃离现实的想法。她要去报名当伞兵。但是她的理想无从实现,她被淘汰了,那个帅气的男伞兵并没有真正帮她。她被重重地推回自己黑暗的小屋。接下来有了整个影片最为出彩的一幕:沉默、绝食多日的卫红终于活了过来,她扑在缝纫机上发疯地缝制了一个巨大的降落伞;然后,她骑着单车,风驰电掣,车后拖着随风开放的降落伞,大叫着、欢笑着,在街道上飞驰,吸引了无数惊奇的目光,一个叫果子的青年吹着口哨兴奋地骑车追随。直到母亲出现,一把将她连人带车拉翻在地……影片另一个触目的镜头是为了找果子要回降落伞,卫红没有犹豫就脱下了裤子……可以说,降落伞肯定是《孔雀》的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得意的构想,这个人为的意象用来寄托青春期卫红欲冲破生活牢笼的全部梦想和决心。 人们也许要质疑影片的真实性,在那个仍然使用布票的年代里,一个贫寒之家又如何能够提供这么丰裕的布匹用来做降落伞?这个细节完全来自于艺术的想象,像许多艺术作品一样,艺术来源于生活么?可它又高于生活。
终于,濒临疯狂边缘的卫红回到了冰冷的现实,她的理想令人辛酸地自动降格处理了,变成了只要不刷瓶子就好。她匆匆忙忙马马虎虎地嫁给了一个答应可以给她调动工作的司机,得以在另一个工厂烧制玻璃瓶——看来她与玻璃瓶子的关系还不可能终结。喜欢着她的野性的果子一直未娶,还很哥们地帮她教训了那帮欺负大哥的二流子。果子是影片中最有魅力的男性形象,但是他所带来的安全感当然与希区柯克那些高大英俊殷实智慧的白人男子带来的安全感全然不同。
一个花季少女的多梦年华如此惨淡地终结。这显然是对那个平庸保守僵硬的旧体制以及附带的丑陋人伦的控诉,旧时代束缚了那些年轻早熟而活跃的心灵。两毛四分钱一本的《性知识手册》在作品中鬼鬼祟祟的登场亮相,令人不禁莞尔。弟弟卫强正是因为一张女性人体解剖的图画,被父亲痛斥为流氓而赶出家门。流浪数年之后,他带回一个风尘女子和她的幼小儿子,在这个已经开始流行《追捕》的小城里过着退休的日子,颓废地无所事事。倒是大哥经历了一场爱情挫折之后,与一个乡下瘸腿女人门当户对地过起了踏实的日子。
卫红离婚了。一天,她偶然地邂逅当初惊为天人的英俊伞兵,那时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卫红崇拜不已,这个与卫红有着美好的一面之缘的男子,给卫红带来了憧憬和希望,紧接着却将卫红推向了绝望的深渊。他没有帮助卫红实现当伞兵的愿望。此刻,他正在街边毫无顾忌地大嚼手中的肉包,是街头常见的那种沉沦于世俗生活的邋遢中年男人,自行车后座上坐着他脏乎乎的儿子,拎着大包小包的妻子是当初得到他的帮助当上伞兵的女孩。影片的反讽意味过于明显了,显得有些不够厚道。
接下去的一幕肯定是观众难以忘怀的:卫红与弟弟卫强蹲在路边的西红柿摊子旁边,一个一个挑选。抚摸着西红柿光亮圆滑的表皮,忽然之间,卫红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涌流出来,滔滔不绝。她转过身子背对着弟弟,掩饰自己的失态,却无法阻挡悲痛欲绝的饮泣。弟弟专心致志挑选西红柿,没有留意姐姐满面的泪花和扭曲的容颜。这个套着一件没有身腰的灰不溜秋的汗衫的女人,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蹲在路边哭得伤心欲绝,却无人知晓。那个身穿白短衫骑着单车奔跑两根小辫飞扬起来的灵秀女孩呢?那个内心总是怀抱着飞翔梦想的女孩呢?这场无声的痛哭传递给人们的,可谓是无声胜有声的震撼。这场景,让我一下子联想起蔡明亮《爱情万岁》的结尾,杨贵媚那场连续三分钟不间断的哭泣……如果哭泣可以舒缓生存的巨大压抑,如果哭泣可以洗涤生活的污浊,那就痛痛快快哭个够吧!哭完了,擦把脸,继续走路。这就是现实的人生:岂止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影片的结尾,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兄妹仨已人到中年,三个小家庭分别走过动物园的孔雀圈栏前。卫红又结婚了,并有了小孩,看不清她身旁的男人是谁,我们希望是一直爱着她的果子。胖子大哥和瘸女人相互携手,走得很带劲;弟弟卫强带着老婆孩子,孩子大叫孔雀是假的,因为孔雀不开屏。大家相继走过,对孔雀开屏不抱任何希望地离开了。
忽然之间,孔雀园里,那只漂亮的雄孔雀机灵灵绽开了美丽的花屏,他缓缓地旋转身体,如同一种庄严的仪式。只是,它持久地骄傲地把屁股冲向观众,像个淡淡的讽刺。身体瘦小姿容寻常的雌孔雀在一旁从容啄食着地上的食物,任由她的孔雀男士尽情表演。这里是孔雀的爱情世界,一场世俗的爱情追逐即将上演。光辉散尽,地面上全是古井无波的日子;然而漫长的平庸生涯里,也曾有过孔雀开屏般的青春热望和眩人风采。这就足以让人慰藉,也足以挑动起脆弱敏感心灵那永远易于感怀的心弦。

F. 如何评价顾长卫的电影《孔雀》

顾长卫对这种类电影的抽象能力。孔雀、孔雀开屏这些意象蕴含着的自恋、自尊,应该是对该电影一个相当精确的概括。让我们来温故一下《孔雀》的终局镜头吧:公园里的一只雄孔雀在寒冷的冬天开屏了,那屏风像是一片大大的宇宙一样舒展,艳若繁星,明眸闪烁,还有又长又尖的边缘,像是一场正在推进的爆炸。它让人联想到一种中世纪的宇宙概念:我们头顶的苍穹由无数个宇宙组成,(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对应着一个宇宙),每个宇宙里面都有一只上帝的眼睛。这只眼睛在看着你。你必须像妹妹那样倒掉那杯毒药。

G. 《孔雀》女主角是谁

张静初(1980年2月2日-,原名张静,于毕业后改名),中国女演员,1980年2月2日出生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凭借电影《花腰新娘》荣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


H. 如何评价顾长卫的电影《孔雀》

1.一个完整的家,却看不见一丝快乐的笑容;2.沉重的心情,压抑的氛围;3.冬天里,迟来的孔雀开屏;4.多年以后,我会一直记得张静初骑着那拖着降落伞的自行车行驰的画面。那个时代的人,没赶上好时候。可是,谁能赶上好时候呢?孔雀确实开屏了,但大多数时候,面对我们的不是它美丽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么雅观的屁股。看看《孔雀》一片中谁生活的最快乐。不是富有个性和理想的姐姐,不是虚荣心最强的弟弟,更不是操碎心思的父母,而是弱智的哥哥。他毫不记仇,他宽宏大量,他要求最低,他极易满足,于是他便最幸福。他天天喜笑颜开,不仅能够正常地娶妻生活,还有能力帮助过去的熟人,让曾经捉弄过他的朋友感激不尽……也许这便是幸福的秘诀吧~个人 的感想有点长,只是 个人的一些感想:获得第55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孔雀》,影片讲述的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某座小城市,一家五口的真实生活经历。其中许多镜头和场景,如,往输液瓶里灌西红柿做西红柿酱,以备冬天食用;用煤托打和好的煤土,自己做蜂窝煤来取暖;在水泥彻成的乒乓球台上打球;把白色粉笔涂在球鞋上增白等。这些镜头对于70年代出生的人并不陌生,真实可信,有很强的共鸣感。但最令我震动的是导演顾长卫在剧中刻意突出的压抑气氛和扭曲人性。只是 个人的一些感想哈, 整部影片充满着压抑感,除了必要的对话,大部份时间就是沉默。沉默也许是生活艰难,也许是性格使然。个人 觉得,顾长卫想告诉我们,幸福的秘诀是 什么?看看《孔雀》一片中谁生活的最快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河南古城安阳,某个五口之家的姐姐(张静初)、哥哥(冯瓅)和弟弟(吕玉来)在社会剧烈转型时期,踏上不同的人生之路。姐姐二十出头,虽看起来清瘦文静,内心却刚烈执拗,为实现梦想可以将自己豁出,无奈现实无情,经过多次挫败后她学会听天由命;哥哥二十三四岁,因小时得病落下轻微脑疾,父母对他的关爱皆多一层,经人介绍与精明的跛脚姑娘结婚后,他过上自己很满意的日子;弟弟十七八岁,敏感、忧郁,内心世界过于丰富,因为某件事被父亲赶出家门后,开始在外面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然而所获只是时间将其改造得面目全非。姐姐经常沉默,弟弟也沉默,父母两人更是沉默,没有必要绝不开口。没见过他们拉过家常,与邻居说话,可谓惜言如金了。剧中一家五口,几乎没有过与家人或朋友轻松的生活。即便在过年分糖时,姐姐和弟弟也是十分勉强的从自己的那份里分给弱智的哥哥。有的只是极其不情愿,没有半点过年收到礼物的喜悦之情。 姐姐不停地遭到命运的打击。偷拿家里的紧张的要死的生活费用,去买礼品,结果礼品没有送出,被她丢入河里,伞兵也没当上;母亲拼命努力给她找的幼儿园的工作,也因失手摔到了别人的孩子而被开除;认一个拉手风琴的老人做干爸,干爸却被流言逼得自杀;为了一份轻闲的工作与人结婚,最后又离婚…… 没有见过家人之间的互相沟通、交流,有的只是吃饭、睡觉的日常用语。没有见过普通人家的天伦之乐,有的只是斥责和哭泣。命运的无常在影片中一再出现,母亲脸上刻的是无奈辛酸,父亲脸上刻的是凄惨悲苦,全家脸上刻的是痛苦压抑! 看看《孔雀》一片中谁生活的最快乐。不是富有个性和理想的姐姐,不是虚荣心最强的弟弟,更不是操碎心思的父母,而是弱智的哥哥。他毫不记仇,他宽宏大量,他要求最低,他极易满足,于是他便最幸福。他天天喜笑颜开,不仅能够正常地娶妻生活,还有能力帮助过去的熟人,让曾经捉弄过他的朋友感激不尽……也许这便是幸福的秘诀吧~~冬天的孔雀不开屏?大家都沉默,不言语,人人之间都这般冷漠,互不关心,啥人都不可信,人说在极权制度中会磨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而孔雀最终开屏了!“心比天高,命如纸薄”,孔雀的羽毛,梦想的泡沫。常恨此生非我有,人哪能斗得过命?电影结局就在孔雀绽放的一刹那。孔雀确实开屏了,但大多数时候,面对我们的不是它美丽的羽翼,而是它那不怎么雅观的屁股。望采纳 我的 个人意见,只是个人 感觉,不 喜勿喷~~给 个 好评 吧

I. 《孔雀》导演是谁

顾长卫,1957年12月12日出生于西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中国电影导演、摄影师。“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1982年,毕业后任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影助理。1984年,任摄影师拍摄滕文骥的《海滩》。1988年,顾长卫凭借《孩子王》获1988年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凭借《红高粱》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2005年,拍摄了自己执导的首部电影《孔雀》,凭借本片获得了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2007年,执导的第二部影片《立春》入围罗马电影节竞赛单元。2011年,凭借作品《最爱》获得上海影评人奖最佳导演。演艺经历1984年,任摄影拍滕文骥《海滩》,大量采用自然光寻求更加贴近现实表现手段,给中国影坛带来不小冲击,相继拍摄了电影《大明星》、《神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