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电视 » 柏林电影节中国买家
扩展阅读
老英文电影的国语 2024-11-05 11:55:17
由丑女变成美女的电影 2024-11-05 11:55:17

柏林电影节中国买家

发布时间: 2024-11-05 01:58:09

Ⅰ 章子怡多次入围奥斯卡,获奖无数,你知道她有哪些经典巨作吗

章子怡是大家心目中一位非常熟悉的女星,在娱乐圈里创作了非常丰富的作品。章子怡在演艺圈里打拼也是相当励志的,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也获得了大家认可,更被人们称之为“国际章”,这是非常有实力的一个荣誉,更是对于她演技的认可。

《我的父亲母亲》

这是章子怡的第一部电影作品,那时候的张艺谋还没有沉浸到大制作的商业片里,还习惯在朴实的生活中寻找人性的光点。本片像诗意一样的浪漫,年仅20岁的章子怡在片中以质朴的方式,演绎出了中国式的爱情,她凭借本片提名了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

《最爱》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本质其实很绝望的故事。面对注定将要到来的末日绝境,唯有爱情才能拯救灵魂。在这样一个经典的设置之中,好的故事和好的人物,会让观众的情绪在绝望和希望之间游走,如同溺水之人,拼尽全力去寻找最后一丝救赎自己的希望。

Ⅱ 《夜宴》讲的是什么意思

影片名:夜宴

导演:冯小刚

编剧:盛和煜,邱刚建

主演:章子怡,葛优,吴彦祖,周迅,黄晓明

剧情简介:

该片讲述了五代十国时期,先帝驾崩,太子巡游在外。皇叔篡位并自封厉帝执掌朝政。身为当朝太子后母却又是与太子自小青梅竹马的婉后迫于无奈,委身厉帝,并希冀以此保太子周全。

但是,刚刚得知父皇驾崩消息的太子,却在其竹海的伎馆遭遇了一场生死之战。厉帝在诛杀太子的同时也在先皇的宫廷开始了排除异己确立皇权的屠杀。婉后为求自保,在这场政治争夺中成为了厉帝的帮凶,同时对权力的企及也在她心底日益萌生。同时被迫臣服于厉帝却持有异心的还有太守殷太常。

殷太常之子殷隼乃是当朝虎将,其女青女更是早已许婚太子。大势所趋之下,识时务的殷太常开始阻止青女与太子的交往,并极力想在新的王朝确立自己的地位。谁料青女痴情于太子,并梦见太子回朝。

当太子无鸾出现在婉后面前,婉后抱住少年时的情人,仿若生死两别。但是无鸾一声:“母后”将她残酷的推开。她不再是无鸾少年时习武的陪伴者,她不再是无鸾的后母,此时,她将成为新的皇后,成就新的皇权,并以她昔日的身份和荣耀,助篡位者猖。

于是,这本该灭绝的王朝开始了一场新的混乱。

拓展资料:

《夜宴》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宫廷悲剧电影,该片根据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改编,由冯小刚导演,主要演员有章子怡、葛优、吴彦祖、周迅、黄晓明等明星 。

该片讲述了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宫廷斗争中权力、爱情、死亡的故事。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关于欲望的凄美传说。该片于2006年9月14日正式上映并最终获得1亿3千万的票房。

幕后花絮:

裸照事件:章子怡替身邵小珊与华谊兄弟公司就“裸照事件”(署名权问题)闹僵,邵小珊表示,不管华谊兄弟做何反应,自己已经达到宣传目的:“现在全世界都知道背是我的,这就挺好。”

·周迅在拍摄与吴彦祖的一场激情戏时要露着整个背部,在零下30多度的低温下,她冻得嘴唇发青。章子怡在转场的时候一直守在她旁边,对其关怀备至。

在《墨攻》剧组紧张拍摄期间的刘德华忙里偷闲,以私人名义探访了正在拍摄《夜宴》的冯小刚以及剧组工作人员。当得知辛苦拍摄的吴彦祖想吃肯德基的时候,华仔立即派助理前往买来慰劳吴彦祖。

葛优在安吉探望导演冯小刚。在看拍摄打戏时葛优表示出了遗憾:“我刚才还和袁师傅说,在安吉拍的都是武打戏份,和我们都没什么关系。因为我这个人不会武功,也不会打,他们都着急怎么让我露一手。”

葛优却被记者再三问及和章子怡的合作感受时说:“章子怡在戏里很凶。”

冯导对章子怡对自己开拓海外市场所立下的功劳发表感言:“《夜宴》因为有了章子怡、袁和平,才会在电影节上让那么多片商排着长队要看片子,要约见章子怡。”据了解,《夜宴》如今海外销售已经完全收回成本,冯导放言,国内的每一分钱的票房都已经是利润了。

谭盾在该片中不仅担任电影音乐的制作还献出了自己的“银幕处女秀”。在片中谭盾扮演了乐人一角,最后顶替太子死在刺客的手中。在拍摄歌伎馆中站在天梯演唱《越人歌》曲一场时,虽然没怎么演过戏,但谭盾坐在那里摆弄乐器的状态却相当好,拍摄也相当顺利。

该片主题曲由张靓颖演唱,并且,华友世纪携手华谊兄弟斥千万巨资签约张靓颖。

本片在一些城市点映时,发生“笑场事件”,主要来自于葛优扮演的厉帝角色。冯小刚十分不解葛优深情演绎的厉帝为什么会导致观众笑场 。

影片评价:

本片是一部中西名剧结合在一起的电影,分别是曹禺的《雷雨》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说的是王子复仇和乱伦恋。就类型来说,这是一部宫闱片,不是武侠片,动作在本片只占了一小部分。在这方面,本片足可以打90分以上。从布景、服饰、道具到整体视觉效果上本片均超越了之前的几部古装片《英雄》、《十面埋伏》和《无极》,制作十分出色。(列孚评)

《夜宴》的拍摄,试图再现中国古代的优雅气派,重拾遗失已久的古朴风韵。叙事一向是冯小刚导演的长项,《夜宴》应该不会在故事上像《无极》那样令人失望。但意外的事情恰恰发生在这个环节。(魏子君)

《夜宴》最大的失败在于叙事的拖沓苍白和对白的不伦不类,根植于《哈姆雷特》那复杂幽深的人性故事被表层情调的无节制的反复渲染抹杀殆尽,只剩下了形式上的所谓“黑暗”、“阴郁”,这种单一雷同元素的重重叠加令观众倍觉疲惫,于是很难将个体情感带入影片情绪。(顾小白评 )

Ⅲ 世界四大电影节简介及详细资料

奥斯卡金像奖

概况

" 奥斯卡金像奖 "(Academy Award), 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1927年设立,每年一次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它不仅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和成就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927年5月,美国电影界知名人士在好莱坞发起组织一个"非赢利组织",定名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袭芹配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缩写为A.M.P.A.S.)它的宗旨是促进电影艺术和技术的进步。学院决定对优秀电影工作者的显著成就给予表彰并成立了"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1931年后"学院奖"逐渐被其通俗叫法"奥斯卡金像奖"所代替,其正式名称已鲜为人知。

评选

奥斯卡只是美国本土的一个电影奖项而已,和中国的"华表奖"是一个意思,只是一个本土的电影奖项,但从他没有"最佳外语片奖"来看他也不是国际性的,而电影节的定义是世界各国电影艺术和首唯技术成就展览的盛会。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促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对正式参展的影片进行评选,对优秀影片和它们的作者(包括导演、编剧、演员、摄影、作曲、剪辑、服装、美工、特技等)授予奖品或奖状等。也有只参展不评奖的国际电影节。电影节可以说是个电影展览会,而奥斯卡只是颁奖并不存在展拍指览性质,综上所述奥斯卡不是电影节更不是国际电影节,而世界上最富盛名的是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国际电影节。

奥斯卡于1947年起设定最佳外语片奖,2011年第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是丹麦的《更好的世界》。

柏林国际电影节

柏林国际电影节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 *** 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要奖项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审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坎城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重要地位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坎城、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网际网路、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审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我国电影《白日焰火》于2014年获得金熊奖,男主角廖凡获银熊奖。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故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义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义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电影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地在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

坎城国际电影节

概况

坎城国际电影节 (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 ,亦译作康城(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法国的坎城电影节因举办地拥有大海、美女和阳光(Sea,Sex,Sun)三大特色而被称为3S电影节。当前坎城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通常于星期三开幕、隔周星期天闭幕。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坎城电影节是一个不关心政治的真空地带,是一个浓缩的好像人们能直接联系,讲同一种语言的微观世界。"

尚·高克(Jean Cocteau)

1939年,法国教育及艺术部部长让·扎伊(Jean Zay)提议在法国创建一个国际电影节。坎城因其"阳光及美丽的景色"而当选会址。

第一届坎城国际电影节

第一届嘎纳国际电影节,由路易·卢密耶(Louis Lumière)担任主席,但是被二战延误。1945年,法国国家文艺协会(AFAA)再度被要求在外交部和教育部的支持下组织电影节;自1946起,刚创造的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也联合支持。

1946年9月20日,坎城国际电影节作为战后的第一个重要的国际文化盛事,在坎城的旧赌场里举行。当时,坎城国际电影节是一个设有董事会的非营利组织;并在1972年变成慈善机构。除了1948年和1950年 -- 因为缺乏资金坎城电影节被取消以外-- 每年都举行为期两周的坎城电影节;1951年以前是在9月举行,后来变成 5月。1968年,坎城电影节因政治骚乱被迫中断。

最开始的时候,坎城电影节主要是一个旅游和社交事件,更像是电影论坛而非 赛事。 几乎所有参展的电影都可获得奖项。历经多年后,随着参加者的急剧增加和新的经济后盾,坎城电影节改变了原来的定位,逐渐演变为电影工业中最为媒体关注的年度盛事。一般而言,每年约有一千六百个媒体的四千多个记者参加坎城电影节。

电影市场

1959年"电影市场"的创建更增添了坎城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其不但提供了一个商业平台,而且为电影工业的买家和卖家之间的会晤及讨论提供了便利 。在其不断发展的45年间,坎城电影场已成为全球电影行业的主要市场。同样,在2000年创建的围绕电影宫的国际村(Village International)也使越来越多的国家能促进自己的文化及电影,并为他们的制片人和电影工业提供支持。

与正式提名并行的是1962年创建的"国际影评周"和1969年创建的"导演双周"。这两项活动都设有各自的竞赛单元。1978年,时任电影节总代表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创立了"金摄影机奖"(Caméra d'or),以奖励三个竞赛中的最佳影片。

坎城国际电影节初期,是由各国选送自己的电影来参赛。1972年,总代表莫里斯·贝西(Maurice Bessy),电影节主席法伍尔·勒·布埃(Favre le Bret)和董事会毅然决定坎城电影节自此将是参赛影片提名的唯一决策者,自行在全球范围内提名参赛影片。这个决定标志著一个转折点,很快被其他的电影节效仿。

电影基石

1998年,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创立了"电影基石"(Cinéfondation)提名全球电影学校的短片和中片,旨在发现和提携新的电影人才。自此,各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多部电影被送到电影节竞选提名。

追随电影基石的构想,2000年的秋天在巴黎开办的坎城电影节官邸也是为年轻的电影人提供在国外发展自己的拍摄计画的机会并鼓励其在国际的推广。

2000年,自1978年起一直担任坎城电影节的总代表的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继皮尔·福娃(Pierre Viot)之后被董事会选为主席 。皮尔·福娃(Pierre Viot)从1985年到2000年担任主席,2000年成为电影基石会长。从2001年起,吉尔·雅各布(Gilles Jacob)由坎城电影节总经理维若妮卡·盖拉(Véronique Cayla)及艺术总监特艾里·福茂(Thierry Frémaux)协助工作。

他们加强了坎城电影节作为年度国际电影讲坛的地位。所有的电影风格、学派和类型都各得其所。无论是通过电影放映还是通过众多丰富电影节的文化、艺术活动:讨论会、表彰会、大使讲堂、音乐会、展览等,其永恒的目标是为了电影艺术的成长服务。

总结

坎城电影节不仅是电影产业从业人员聚会的理想场所,而且也非常注意那些促进电影发展的艺术家的才能。历经数年,坎城电影节以其在电影的艺术水准和商业影响之间取得的平衡著称于世。不但为展示的影片保证了一个独特的国际化的平台,而且在维护"为广泛的客群提供电影产品"的理念同时,也揭示和反映世界电影的发展和趋势。

Ⅳ 在国际舞台上,你还感受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响

1998年,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出计划单上首次出现“中国新年音乐会”字样。如今,在这座以举办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而闻名世界的音乐厅里,每年春节期间上演“中国新年音乐会”已成常态……
这些只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点点滴滴,更是文化软实力对中国气派的次次彰显。
回首即将结束的2014年,当今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更加深入;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更加紧密;中国文化正以更加丰富、多样和自信的面貌,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一个重要角色。

2014年,中国文化在海外热点频现、光彩绽放,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宽、更广、更加坚实有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汉语热及中国研究热在世界各地持续升温。今年9月27日全球迎来首个“孔子学院日纳升”,庆祝活动在世界各地轮番上演:歌舞表演、汉语演示、书法展、服装秀、文化专题讲座……全世界的中国文化“粉丝”们享用了丰盛的“中国文化大餐”。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达1亿。
今年6月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申请的“丝绸之路”申遗成功。作为中国首例跨国申遗的典范,这不仅显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世界价值,更体现出中国文化包容、开放、合作的精神。
7月,中国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史密森民俗节。这是近年来中国参与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民俗艺术交流活动,吸引约百万美国民众和世界各洞稿老地游客,不仅让更多的人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也拓展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
8月,为纪念京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在美国举行的“双甲之约”巡演,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敬胡。《纽约时报》的戏剧评论甚至称,“百老汇很少有音乐剧能够胜过京剧《廉锦枫》的开场表演”。
曾是发达国家“专享”的服装T台秀场如今也成为展示“中国创造”的平台。中国80后设计师高杨的压轴秀为2月的伦敦时装周画上圆满句号;9月,中国时装设计师王陶首次在纽约时装周举办同名品牌个人专场秀;在巴黎时装周上,来自中国的设计师和作品越来越受到全球买家和时尚界人士的关注。以至于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终身荣誉主席迪迪埃·格兰巴克都惊叹:“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在国际影坛,“中国故事”同样得到认同。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在柏林电影节上擒得“金熊”,男主角廖凡封帝。威尼斯电影节上,王小帅的《闯入者》入围主竞赛单元;许鞍华的《黄金时代》作为闭幕影片为电影节收官。陈可辛执导的《亲爱的》亮相威尼斯、釜山、多伦多、迪拜等各地影展,令外国观众感动落泪~

Ⅳ 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发展历史

1945 年的夏天,电影从德国人的生活中暂时消失了两个月,德国多数大城市成了一片废墟,柏林的建筑倒塌了四分之三,许多人躲到地下掩体过夜,更多的人露宿街头。盟军虽然占领了德国首都,还有更多的事要做,重建秩序,保障治安,捉拿纳粹余党,满足居民日用供给。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文化场所都关门了,但衣食的匮乏也没能阻碍老百姓对娱乐生活的需求,那一年的秋天刚刚来临,歇业不久的电影院纷纷开张,奉献出两个小时的忘情投入和温馨空间,是电影给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人最后一点卑微的温暖,即令国破家亡,德国电影人也在努力工作。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诞生的第一年,政府就对资助电影极为热心,他们想到要搞一个大规模的国际电影节,就定在柏林,须知对于联邦德国来说,西柏林是嵌入民主德国的一块飞地,地理位置非常敏感。为什么一定是柏林?
从柏林电影节诞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压倒性的主题,至少电影艺术交流完全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个完全的冷战产物。
对柏林电影节的创办起到关键作用的其实是美国驻德的文化官员,他们一心要将电影节塑造成鼓吹西方文明制度,反对共产主义的文化桥头堡。柏林这个曾经的东欧文化枢纽,此刻成为西德民主复兴的象征。
1951年6月,西柏林举办了第一届电影节。因为预算不高,规模也不大,只有20个国家的来宾参加,这个被盟军炮弹摧毁的城市显然不是理想的旅游之地,所有人都对糟糕的天气和接待工作怨声载道。柏林的浓厚政治色彩从一开始就和戛纳、威尼斯等竞争对手注重商业性泾渭分明,其他欧洲电影节都十分依赖明星及围绕明星的狗仔队来获得关注,满街是兜售电影和计划书的片商。但柏林却依靠地缘政治的特殊位置,吸引了包括迈克尔·鲍威尔、罗伯托·罗西里尼和亨利-乔治·克鲁佐在内的一流电影人光临。参加电影节的国家和人数也逐年稳步上升,终于被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接纳为国际A类电影节,加入了老资格的威尼斯和戛纳的行列。
第1届柏林电影节美国人赞助了大部分资金,美驻德官员OscarMartay参加完威尼斯电影节后对在柏林举办一个类似的活动十分支持,他还希望举行的时间不能跟在夏秋之交的威尼斯之后,不然对新生的柏林电影节来说,吸引好电影参加就更困难了。几乎就在柏林电影节创办风声刚传出,东边马上宣布要在每年夏天举办一个国际青年电影节。所以西柏林这边决定把会期放在6月,以示抗衡,而且要吸引东边的人来参加,并不限于青年人。每年6月举办的传统一直到1977年才改到2月。
光有政客,是办不起来电影节的。
所以如果从电影人的角度来看待政治挂帅的柏林电影节,就会发现,真相并非仅仅政治那么简单。
听说要举行国际电影节,德国的电影人开始摩拳擦掌,他们很希望有机会找到海外投资和发行的渠道。这种渴望在百废待兴的德国尤其强烈,所以柏林电影节的本地化特色从创办伊始就十分突出。
各方利益交汇,最后都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阿尔弗雷德·鲍尔(AlfredBauer),他担任了前几届柏林电影节的组织者。二战中鲍尔在UFA工作,也担任了战后英国占领军的电影政策顾问。他想通过努力让柏林重新回到欧洲文化版图的中心位置,再度成为电影制片和发行的枢纽。
柏林的电影业内人士起初也是欢迎电影节的,既是继承了柏林作为德国电影中心的文化遗产,也能让制片厂有利可图。由于当时德国的分裂,西德电影人无法进入苏联控制下的巴贝尔斯堡制片厂(世界上最大、最悠久的电影制片厂之一)和约翰尼斯塔制片厂。他们的饭碗大都不稳固,于是许多柏林的从业者都跑到慕尼黑、汉堡、杜塞尔多夫和威斯巴登去工作了。尤其是慕尼黑,本来在德国国内可以说是柏林文化上最大的竞争对手,成了新的电影发行中心,巴伐利亚人开始宣称慕尼黑成了电影之都,这都让留守的柏林电影人心急如焚。西柏林电影工会向市长施加压力,说柏林的电影工业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口,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制片厂,有的还想西迁中,已经没什么人把新电影的首映礼放到柏林,长此以往,电影工业将从柏林消失!
本来官方和电影业内人士一拍即合,你搞你的政治宣传,我推广我的电影,似乎可以在柏林电影节这个平台上相互依存。但很快电影人发现柏林电影节并非想象中那么有利。西柏林当时有200多万人口,七分之一失业,剩下有工作的收入也非常低。所以柏林电影节没法去和戛纳、威尼斯的豪华尊贵相提并论,他们不得已打出亲民、大众的牌,将上座率和普通影迷的参与度放到了重要地位,所以设置了露天电影、明星游行、签名大会的单元,特别是加上政治考虑,把露天放映场所设在东西柏林交界处,想吸引东柏林的人来看(柏林墙1961年才修建)。 电影节放映了HansAlbers主演的[NightsontheRoad],Albers在德国很出名,他对东西柏林的观众都具有极大号召力,最后果然唤起了观众们共同的情感。
柏林电影节与众不同的另一点是把奖项的决定权交给普通影迷,从1952年第二届到到1955年第五届,都没有专业评委会。观众投票来决定把大奖给谁,1956年改成国际评委和观众一起决定奖项归属,那届的主席是马塞尔·卡尔内,1957年后才全部改为评委投票制度,文化品位慢慢显现出来。
但一开始的大众政治路线就遭到了电影人的激烈反对,有人说盲目扩大放映规模在国际上没有先例,不是电影节的正道,因为加映了一些收不回钱的场次,片方更不高兴。发行人说,普通观众对较为艺术化的电影接纳程度并不高,此举毫无益处,我们是在办电影节,不是什么白酒展销会。但这一回合最终是政治赢了。
得不到本地电影人的支持,必然难以持久。德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声明拒绝参加电影节活动,协会发言人表面上将不参与归于德国制片人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弱化的地位,他们无力和美国、法国、意大利竞争。其实从深层次来说,不过是电影人对美国占领政策不满而产生的抵制,他们尤其讨厌美国人把持柏林电影节,制订的政策说到底主要是为美国人的政治宣传服务,然后为觊觎中欧市场已久的好莱坞商人大开方便之门,对德国电影的发展却没什么益处。
制片人协会还认为:因为盟军的电影政策,德国电影现处在一个很悲惨的境地。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美国极力将居于垄断地位的德国电影公司UFI(纳粹时期,由最大的制片厂UFA和其他公司合并而来的卡特尔组织)分解的政策,并限制德国电影公司同时涉足电影业中的多个分支,比如从事制片的不得同时经营发行或放映环节,这样的后果是出现了很多小公司,全都势单力薄。所以德国业内人士频频向有关机构游说,要求更合理的政策,比如允许垂直经营,扩充实力和好莱坞巨头展开竞争。
德国电影人在和电影节官方谈判是否参加的时候,提出为了拯救德国电影,除非政府提供减税优惠或者增加补贴。这个愿望落空了,为了表示安抚,组委会同意在第二届电影节设立一个特别单元,针对外国买片人和国际传媒,宣传30到40部德国战后几年中拍的好电影,帮助德国电影出口。鲍尔说电影节很愿意成为德国电影公司和国外买家之间的桥梁,向外推介国产片,他希望劝服德国电影人,柏林电影节不仅是外国影片的展台,一定也支持德国电影。 但事情并不顺利,鲍尔向德国经济部申请拨款被拒绝,计划中的单元搁浅,一些制片人只好自己出钱做了个小型展会,把最有商业价值的几部德国片推出去。因为缺乏政府的支持,效果好不到哪去,业内人的积极性被挫伤了,他们对电影节的坏印象并没有发生根本改观。所以在最初的四五届电影节上,德国电影的参与率还是很低。这种局面直到好些年后,德国电影恢复了生机和信心,商业电影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大幅上升后才好转。
面对电影界批评政府不扶持国产电影的批评,西德内政部举办了一个类似德国奥斯卡的奖项(bundesfilmpreis),由公众、文化界和知识分子组成的评委会对全年德国电影进行评选,就是Deutscher Filmpreis(德国电影奖)的前身,这个奖代表政府,其实更类似中国的华表奖,1953年这个奖成为电影节的特别单元。而把奖项纳入电影节范畴,是对外推广的一招,有助于提高获奖影片的国际知名度。
但德国影人却指出这个奖的目标才不是为了复兴电影业,其中存在严重的政治倾向,内政部表彰的全是反共或倒向北约的电影。面对质疑,官方人士称这个奖是个礼物,我们想给谁,就给谁。
1956年,柏林电影节被接纳为A类电影节,但其声誉却被良莠不齐的竞赛单元所削弱,影评人抱怨柏林好片子太少,品种太单一。
这个批评实际上是个参赛权的问题,一比较戛纳和柏林的参赛国家名单,很容易发现戛纳的参赛资格面向所有国家,包括苏东阵营,法国外交部会向所有建交的国家发送邀请函,法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也积极向苏联和中国发出邀请。
1958年,戛纳将金棕榈颁给苏联电影雁南飞,德国记者强烈要求柏林电影节组委会邀请所有国家参赛,不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有记者认为:电影节作为展示窗口的年代过去了,作为正宗的国际A级电影节,虽然不意味着不问政治,但一定要向所有国家开放。在这点上,奥伯豪森电影节比柏林干得好。对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来说,柏林电影节太过壁垒森严,直到 1969年才把金熊奖给了南斯拉夫电影《第一次工作》。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