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当代动画电影如何展示其娱乐性
当代动画展示娱乐性与动画电影表现的手法有着很深的关系且与大众心理上的某些需求又有着很深的渊源当代国内看重的动画片的教育性和娱乐性:说到教育性可以理解为创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一种说教性,目的是为了让观众接受其审美和观点。教育性是以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格,关心和维护公共利益,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等健康向上的思想为育人目的的。中国早期的动画片的教育性很强,象《小马虎》教育我们要仔细,《叁个和尚》教育我们要协作,《熊猫百货商店》教育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差不多》教育我们要认真等等。尽管美日都不将动画片的针对对象限定在青少年,而且,我国也一直在呼吁扩大动画片的观影群体。但是,事实上,动画片的主要观众群还是青少年 。动画片最初吸引青少年的是其娱乐性。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个人生阶段,是思维方式和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在该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事物充满了想象力,但是,刻板单调的形式会让青少年产生厌倦和排斥心理。而动画片则具有生动的趣味性。动画片的连续不断的运动感的图像,把他们想象中的不确切的或者是没有想象的到的画面直观化了。这种通过色彩的冷暖、镜头角度的运动、灯光的变化来表现活动的视觉图像的画面艺术,让青少年们始终保持着放松、愉快的情绪接纳。同时,动画片通过艺术加工把某些平常的东西表现出各具特色、与众不同的形象来,这些夸张了的动画形象与学生日常所见,所知有明显差异,视觉上生动有趣可爱的卡通造型、夸张的动作,再加上动听的音乐,配合着美好的故事,心理上容易产生愉悦,这些愉悦感吸引着小观众。 可是,同时,青少年时期也是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渐建立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个体求知欲增强,对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都具有了比较明显的探索和掌握欲望,对善恶是非逐渐树立起自己独特的评价标准,如果仅仅是简单肤浅的娱乐,不能满足他们求知欲的膨胀,不能带来一定深度的思考,仅仅简单的形式上招惹他们的眼球,而不能吸引他们的内心,也势必遭到他们的厌弃。最终结果就是被市场淘汰。最早的一部3维动画《最终幻想之灵魂深处》1因为内容太空洞,即使是领先世界的高科技,完全不同于2维动画的新颖制作形式,也是票房惨淡,甚至令索尼搭上了一亿美元。所以说,优秀的动画片生动丰富的影象形式,一定具有寓意深刻的内涵。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内容必然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人性化趋向也会相当的明显。真正制作精良的动画片要以肯定的态度颂扬美好的、正确的现象,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丑恶的、不良的现象,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识别到真、善、美与假、恶、丑。净化思想感情,规范道德行为,最终达到"寓教于乐”。
B. 电影要有游戏性和娱乐化的功能,是什么原因
因为可能电影的话,有娱乐化的话就让我们看起来更加的开心吧,就让我们观众看起来能够更加的高兴
C. 国产电影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观众的关注的原因是什么
近些年来,国产电影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整体电影的市场都在变得受欢迎。随着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提升,人们已经不再注重于那些物质或者生活上的满足。而是越来越注重精神世界的满足和享受,人们更希望在工作之余,能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看电影就成了很多人首选的放松方式。
第三,国人对电影的鉴赏力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以往我们看电影,大部分看的是明星阵容,但是现在我们会更加注重一个电影的剧情和电影所要表现出来的内涵。
以往的国产电影总是给人一种商业痕迹,过重高不可攀的形象。但是这段时间,国产电影变得越来越接地气,明星效应越来越小,电影的剪辑和后期制作反倒越加精彩。
希望国产电影能够坚持这样的好苗头,给我们带来更优秀的作品。
D. 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特点有哪些方面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经历了萌芽时期、成长成熟时期、新中国电影时期。
萌芽时期。1905年,谭鑫培先生主演了中国第一部戏曲片电影《定军山》。1913年,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成立,之后,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出片最多、历史最长的制片机构。
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成长成熟时期。电影艺术从娱乐性转变到反映生活、现实文化中。此时电影主要内容题材更多反映民族存亡,同时反映抗日战争、生活的黑暗、对封建文化的批判、社会人生的思考等,从而承担起启蒙教化、推动社会变革的使命。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渔光曲》等。
新中国电影。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大致分为六代导演。第一代导演:郑正秋、洪深等。中国第二代导演:费穆、郑君里、史东山等。
第三代导演:成荫、崔嵬、凌子凤等。此时的经典作品有:《刘三姐》、《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洪湖赤卫队》、《小兵张嘎》、《英雄儿女》、《烈火中永生》等。
第四代导演:称之为“学院派”。这个时期的导演有坚实的专业基础。代表导演:吴贻弓、张暖忻等。经典作品:《城南旧事》、《小花》、《良家妇女》等。
第五代导演创作主体是北京电影学院1978级学生,八十年代初走上影坛,以饱满的情绪力量、冷峻深刻的文化反思、高度个人化风格、富于挑战性突破性的电影语言开创了“中国新电影”。代表人物: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黄建新等。
第六代导演也称新生代,指60-70年代出生,80年代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学习,90年代崭露头角的电影人。更具先锋性、前卫性、青春性的创作群体。主要导演有张元、王小帅、贾璋柯等。
二、发展中的中国电影
当代的中国观众的主体是年轻的一代,他们观影更多的是寻求精神上的宽松和舒适,体验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而不想在看电影的时候背负着一种好似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感,只有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一种平民化的电影,一种蕴含的“压力”很少的电影,才更易被今天年轻一代观众所接受。
近期,中国国产电影出现了收视上的春天,收视达到了13亿,影片的奇迹就是徐铮的新作《人在囧途之泰囧》,这部影片符合了大众的口味,更能反应百姓的需求,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切入现实,让浮躁的人们在繁杂的生活中,不仅知道事业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更重要的是亲情和友情,影片中戏剧成分沿袭了第一部《人在囧途》的风格,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囧事,影片让人们看到在奋斗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并以喜剧的形式展现,让人们既能产生笑感,又能激发深思。
中国电影需要科技的支撑。从技术角度上讲,中国电影特技与好莱坞大片中的特技相差甚远,当人们回味《阿凡达》影片中的虚拟技术时,人们或许会思考中国电影在技术上所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电影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条件,并且融入中国电影优秀的元素,以便发挥自身的优势。
中国电影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着,虽然我们与国外的电影还具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自李安的《卧虎藏龙》,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等优秀影片之后,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电影业一定能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