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如何借鉴香港电影
扩展阅读
美国电影李连杰 2024-11-16 09:49:55

如何借鉴香港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4-20 00:51:47

『壹』 香港电影新浪潮对中国电影有什么影响

香港电影怀旧篇之--1979-1983年的香港电影新浪潮:短暂的激情

1979-1983年徐克、许鞍华、方育平、严浩等人掀起香港电影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电影的源起是一班在电视台出身的年轻导演各自开始拍摄风格新颖的电影。1979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涌现出章国明的《点指兵兵》、徐克的《蝶变》、许鞍华的《疯劫》和翁维铨的《行规》。而在1978年,严浩拍摄了《茄喱啡》。1980年,谭家明拍摄了《名剑》。

到如今一直坚持拍片并且占据主流电影位置的可能只剩下徐克和许鞍华了。那些曾经心怀电影梦的年轻导演的离开或淡出,多少勾勒出香港电影这些年从蓬勃走向低谷的一个走势。

徐克:新浪潮这个帽子太大

新浪潮代表作:《蝶变》、《第一类型危险》

我们当时在电视台分了几批,许鞍华、严浩、谭家明属于另一组,我们很少会碰上面。那时有一群人是新浪潮的,我们每个月都要一起吃顿饭,谈谈彼此的经历。

“新浪潮”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帽子太大了,我们戴不上,因为我们都知道新浪潮是法国的电影运动。香港的新浪潮具体的定义是怎么样的我们也没有一个理论,只是当时有一群从电视台出来的导演,共同的朝一个方向走,这群人就叫做新浪潮了吧。新浪潮的导演来源也很多,有本地的,有国外的,拍各种片子的也都有。当时有记者问我们怎么定义,我们也不知道,后来就是指这一段时间出来的导演,在电视台里面做过后来从事电影导演的一批人。

严浩:人逃不出命运的安排

新浪潮代表作:《茄喱啡》、《夜车》、《公子娇》

当时我苦于无机会当导演,在替许鞍华等人执导的《奇趣录》写剧本,一天许鞍华忽然叫我替她拍摄一个单元,原来是拍摄生产十字牌牛奶的修道院,因为那里是女子禁地。我当然答应了,所以可以说是许鞍华升我为无线的导演的。

对我来说,我头三出电影都是习作,因为当时还未很了解商业因素,艺术的修养亦未到家。直至我刚完成《太阳有耳》的剧本时,我才惊觉之前几出电影都是讲我对命运的看法,反映了我的思想状况。由最初三部《茄喱啡》、《夜车》和《公子娇》的“人是逃不出命运的安排”到《天国逆子》讲人是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任的,及至《太阳有耳》更进一步提出人是可以掌握命运的,我发现原来我已经解放了自己。

方育平:电视台是我们的少林寺

新浪潮代表作:《半边人》、《父子情》

若说新浪潮电影的导演与当时大片厂的导演有任何不同的话,那也只是各人的喜爱、修养、关怀有所不同。我们那班导演最大的共通处,是大家曾在电视台工作过几年,可以说电视台是我们的少林寺,要打出木人巷才能正式“下山”投身电影圈。刚巧那时候邵氏等大片厂正处于低潮,这样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趁势而起。

我认为“新浪潮”的定义是一群年轻人参与制作电影,并且由于他们的参与而为电影界带来一番新的气象,与前一辈的作品有所不同,这就是新浪潮。在这样的定义下,新浪潮电影并不只局限于我们那一辈,而是不断在出现的,所以我认为这浪潮并未结束,而且永远也不会结束。

余允抗:香港电影要走国际化

新浪潮代表作:《山狗》、《凶榜》、《师爸》

进入大学时,我报读了UCLA电影系。进去后认识一些朋友,遇到南加州大学的刘成汉、刘国昌、方育平,那时候便感觉到念电影系不再孤独。毕业后遇到了胡金铨,参与他创作《华工血泪史》的剧本。

在新浪潮导演群中,我觉得自己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因为这么多次拍电影,我都有很强的自主性,没有人干涉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缺乏一个强势的人帮我分析问题,时常陷于死胡同中,在牛角尖里钻。觉得自己在电影界再无可为的时候,便离开电影圈。现在我看电影圈,觉得自己已很难回去,因为自己已失去热情,而大家也失去了热情。香港电影的出路,是要走国际化,拍可以让全世界观众看得明白的电影。

刘成汉:推动香港电影发展

新浪潮代表作:《欲火焚琴》

新浪潮电影的其中一个特点,是绝大部分的导演都是在本土成长的,他们的少年时代都是在香港度过,不像老一辈的导演如李翰祥、胡金铨、张彻等是来自内地。由于新浪潮导演是属于本土成长的一代,所以他们的关怀是本土的、城市的。这不能说是革新,但却绝对是一种转变。

上世纪70年代中、末期,香港的电影工业正处于低潮,李小龙死后,香港影坛已再没有人能吸引观众入场看电影。新浪潮的出现令电影工业迈向专业化,因此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应付了一次危机。至于在艺术成就上,香港的新浪潮并不能与欧美的相比,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浪潮导演从未走出商业类型片的框框,他们是对商业电影作出改良,而非革命。

许鞍华:没有一股团结的力量

新浪潮代表作:《疯劫》、《投奔怒海》

如果我们当时能有一个共识,或者大家一起合作,将这件事变成一种在经济上与艺术上可行的东西,即团结性的东西的话,我相信会好很多。因为搞电影并不只是拍东西,搞电影是一个文化形态,需要将这件事系统化及企业化,将经济结构与制作结构的系统弄清楚。我们没有将它变成一套制作的方式,亦没有团结的力量,最多是大家不会互相斗争,但肯定就没有合作。我觉得这是比较可惜的。

『贰』 像《无间道》《暗战》之类的香港经典电影在世界影坛里是怎样的地位,在外国人眼里的香港电影是怎样的...

无间道被美国翻拍过,马特达蒙和莱昂纳多主演,获得了奥斯卡,杜琪峰的《暗战》倒没怎么在外国火,但杜琪峰的电影一直都很好,使创办的银河映像成为香港电影的中坚力量,杜琪峰也拿过外国的奖项也做过电影节的评委

『叁』 如何借鉴1998年香港救市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 1.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 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依据David Thirsby 1997年的说法,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 据此可以知道,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显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2.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04年,国家统计局为规范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工作,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文化产业包括:提供实物型文化产品和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报出版、制作、发行等;文化服务和休闲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等;文化管理和研究,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的生产经营,如文具、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的生产经营等;与文化、娱乐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等。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界定,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代理、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为文化产业外围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相关层。 3.创意产业的定义 根据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韩和港台通常所采用的定义,创意产业是“那些依个人创意、技能和天才,通过挖掘和开发智力财产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创意产业包括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部门。 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 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可以定义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它有以下三方面含义。 (1)创意产业来自创造力和智力财产,因此又称作智力财产产业。 (2)创意产业来自技术、经济和文化的交融,因此创意产业又称为内容密集型产业。 (3)创意产业为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提供了根本的文化环境,因此又往往与文化产业概念交互使用。 在发达国家,随工业化的发展和后工业化社会的进步,包括在教育和研发、文化、金融等众多领域的创意人群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增加。这些人喜欢到什么地方去工作就成为城市和区域发展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过去,人们在一个地方工作,花大量时间在上下班路上,频繁更换工作只为了上班地点离家近一些,只有在度假时到另一个地方旅游和休闲。现在工作节奏快,工作之余需要就近休闲,甚至“上班是一种享受,工作就是度假。”发达国家的上班族很多人认为,在什么地方工作(工作地点)比为哪个公司工作(公司老板)更能显示人的高贵。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和区域的行为主体就不仅是企业,而且是企业中的人。经济活动的区位就是人所喜爱的区位,企业的战略和城市、区域的战略也就是人的战略。 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佛罗里达教授2002年用美国有创造力的人在区位选择方面的证据,说明过去是公司区位吸引了人,现在是有创造力的人吸引公司。公司将会搬到有创造力的人乐意居住的地方。他的研究表明,在美国有创造力的人喜欢住在对技术(technology)、人的才能(tal-ent)和宽松愉悦的环境(toler-ance)三因素(即所谓“3T”)排名很高的城市。 为此,城市要从高效率城市向具有创造力的城市提升,而宜人的快乐的环境,即时尚的文化生活环境就是创意城市的必需。如此看来,文化产业就自然地和创意产业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说在3T因素的第三个T(宽松愉悦的环境)就离不开创意的文化产业。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产业作为创意人群发展创造力的需求就往往成为创意产业的代名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不能把创意产业等同于文化产业,只是创意产业的内涵和文化产业的内涵有交织的部分。 4.创意产业范畴、产品和服务 (椐英国情况) 1、广告 消费者研究,客户市场营销计划管理,消费者品味与反应识别,广告创作,促销,公关策划,媒体规划,购买与评估,广告资料生产。 2、建筑 建筑设计,计划审批,信息制作。 3、艺术与古玩 艺术品古玩交易,包括:绘画、雕塑、纸制作品、其它艺术(如编织)、家具、其它大量生产品(如大量生产的陶制、玻璃制品、玩偶、玩具屋、广告、包装材料等)、女装设计(含珠宝)、纺织原料、古玩、武器及防弹车、金属制品、书籍、装订、签名、地图等零售,包括通过拍卖会、画廊、专家现场会、专门店、仓储店、百货商店、因特网的零售。 4、工艺 纺织品、陶器、珠宝/银器、金属、玻璃等的创作、生产及展示。 5、设计 设计咨询(服务包括:品牌识别、企业形象、信息设计、新产品开发等),工业零部件设计,室内设计与环境设计。 6、时尚设计 服装设计、展览用服装的制作、咨询与分销途径。 7、电影录像 电影剧本创作,制作,分销,展演。 8、互动休闲软件 游戏开发、出版、分销、零售。 9、音乐 录音产品的制造、分销与零售、录音产品与作曲的著作权管理、现场表演(非古典)、管理、翻录及促销、作词与作曲。 10、表演艺术 内容原创,表演制作,芭蕾、当代舞蹈、戏剧、音乐剧及歌剧的现场表演,旅游,服装设计与制造,灯光。 11、出版 原创,书籍出版:一般类、儿童类、教育类,学习类期刊出版,报纸出版,杂志出版,数字内容出版。 12、软件设计 软件开发:系统软件、合约、解决方案、系统整合、系统设计与分析、软件结构与设计、项目管理、基础设计。 13、电视广播 节目制作与配套(资料库、销售、频道),广播(节目单与媒体销售),传送。 5.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它以其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极大地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社会文化发展。这里以现代产业和产业组织理论为依据,梳理、辨析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把握文化创意产业的一般特征。 一、文化创意产业基本等同于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stries)与创意产业(Culture Instry),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极为相近。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提法是创意产业。1998年,英国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影响了欧洲、美洲、亚洲等许多有意发展创意产业的国家,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地被全球接受,略作调整后采用。上海也接受了这一提法,出台了“十一五”期间《上海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指南》。而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地区除了北京外,目前还只有台湾和香港。香港最初使用的是创意产业,在2005年将其改称为文化创意创业。 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内涵极为相似。按照英国的定义,创意产业是指“源于个体创造力、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2002年,中国台湾借鉴英国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将其定义为“源自于创意或文化累积,透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之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外延极为相近。英国的创意产业包括13个行业: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台湾创意产业也包括相类似的13个产业:视觉艺术产业、音乐与表演艺术产业、文化展演设施产业、工艺产业、电影产业、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广告产业、设计产业、数字休闲娱乐产业、设计品牌时尚产业、创意生活产业、建筑设计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内涵界定角度不同,但外延相似 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和中国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提出了文化产业范畴,但由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差异大,作为产业分类概念,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内涵标准。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

『肆』 你认为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有哪些不同点

香港电影圈制造了电影史上“东方好莱坞”的成功神话,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弹丸之地”,一直拥有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所制作的电影数量,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输出电影之多,只仅次于美国,而且拥有自己一套成功、成熟的商业模式。内地华语电影圈就像国足的待遇一样,不少骨灰级影迷甚至直接宣称:“好多年不看内地国产片了,只有欧美片才能给我们要射的快感!”今天咱们先不说这个“坞”那个“坞”的,就从咱们的同胞兄弟——香港电影圈下手,好好学学人家是怎么“玩”电影的。
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鼎盛时期,当年在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上是何等威风!相信彼时的小青年都会有挤在小黑屋里看录像的经历吧!不管你是否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比如说故事的方式、影像与音乐的配合、人类普遍情感的煽动与塑造。这些跨文化吸引力,都是艺术技巧制造出来的。那技巧,就是娱乐的艺术!这段时间,香港电影拍摄得既革命化又商业化、既中规中距又大胆尝试。当时的电影没有急于求成,没有装模作样,没有那么多电脑技术,没有那么多知识硬伤,没有西方那种不自然的音乐效果和武打设计。对人物能认真刻画,对历史背景能对得起历史,对背景音乐和台词有考究有底蕴,对外有交流有借鉴。这让当时的香港电影走在亚洲前面,甚至在世界上也不遑多让,其繁荣和成绩有仅次美国电影业的感觉!难怪有“东方好莱坞”之称。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圈大体可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

1、好片高产:

然而到了最近这10年左右,香港电影的没落和内地电影在国际上的斩获无数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风水轮流转,这次终于轮到我们内地电影代表中国电影界参加各种国际级别的大赛,但是我们不能骄傲,我们和欧美电影的差距可能要靠一代人来能追超甚至赶上,所以,加油吧,不管是香港的还是内地的,都是中国电影的翘楚!

『伍』 论香港电影特点

1、赶时间:领衔主演的明星同唱身兼几个片约,档期有限,所以剧组人员就不眠不休的奋战赶拍。

2、飞纸仔:导演开拍前只有故事大纲,开机后只能等编剧把当天要拍的剧本传过来,当年程小东拍摄《倩女幽魂》、刘伟强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隽的“飞纸仔”。

《倩女幽魂》三部曲
3、第二组制度:由于香港武术指导的经验丰富、十分专业,王晶这样的导演经常只专注拍文戏,枪战武打追逐撞车的场面交由动作指导全权负责,这样,一部普通的商业片同唱之用十几天就能完成。如果是大制作,则会在武术指导这个组下面继续启用“子组”(第一组武指、第二甚至第三组武指)。说到香港电影的这种工业特征的形成,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那时香港“新浪潮”风起云涌,不少新锐制片公司纷纷冒起,打破了邵氏、嘉禾的垄断地位,而邵氏经营多年的“东方好莱坞”片厂制度及风格亦由此逐渐没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呈现“三魁报春、百花齐放”的兴旺局面,从筹划到摄制再到公映收成本,电影工业流程更呈现出香港独有的迅速、机动、灵活、即兴的特征。这一特征既为香港电影走向极盛奠定基础,又为香港电影的迅速衰落埋下伏笔。若检讨香港电影衰落根源,创作过于即兴投机当是祸因之一。昔日港片兴盛时,是档期等片的盛况:香港影人多是同时身兼数组戏,只管闷头拍就是,完全不必担心赔本。即兴、灵活、迅速、投机的拍摄优势亦成为了香港电影产量剧增、质量骤降的重要祸因。而如今不少影片即时早已排好也不能上映,需要耐心等待档期、小心拍期,稍有不慎就可能有赔无赚。明星赶档期、编剧飞纸仔的情况只出现在少数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影人身上,而香港电影的产量也逐年缩小,由当年的年产两三百部,跌到2006年的年产三四时部。

具体案例:《英雄本色》及《英雄好汉》、《江湖情》。1986年《英雄本色》创了票房纪录,于是1987年徐克开始拍摄续集,徐克让吴宇森带领周润发、石天去美国拍摄,自己则指导狄龙、张国荣演出香港的部分,并且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吴宇森在美国导的那一部分《英雄本色续集》根本没有剧本,只有故事大纲,然而影片上映时却仍然斩获了2200万票房。《英雄本色》及续集的票房大旺,惹动了向氏兄弟找麦氏兄弟跟风拍摄黑帮英雄片。

『陆』 求一篇 对香港电影见解 的作文。。。

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故事。20多年来,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拥有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所制作的电影数量,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输出电影之多,只仅次于美国。
只需稍为留意任何一种流行媒介,几乎都可发现影响西方文化最深的亚洲电影,就是香港电影。……好莱坞的习惯打法也因功夫片面目一新。李小龙象征了反叛青少年与民族自豪,成为超越时空的符号。 你知道吗?我已厌倦了别人老是问:“阁下是否要挑战好莱坞?”我真的觉得,我们有自己的一套,跟好莱坞的不一样,但却不比好莱坞差。 ——邵逸夫 如假包换的本土电影,但资源忽地极快流失;称雄本区数十年,却遇好莱坞霸权东渐节节败退;海外移民的精神食粮,却只存在于录影天地里。眼下也许要问:究竟香港算不算缔造了一种“全球性”电影? 单凭本土市场支持电影制作,能撑下去的国家没几个。电影要生存,要么像美国电影般搞出口,要么像欧洲般领取政府大笔资助。但不是拿下海外市场的,就可称做全球性电影;有了影带,任何影片其实都可轻易跨越国界。真正的全球性电影,不管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会在其影院银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用这个定义看,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还未能称作全球性电影,欧洲任何一国的电影也不可以,因为五部欧洲片中,只一部可在国外曝光。惟一的全球性电影,来自美国。巨制如《天煞:地球反击战》(Independence Day,1996)及《泰坦尼克号》(Titanic,1997),都成为国际影坛及媒体的盛事。中型制作的美国电视电影的配音版,皆充塞全球各地的电视荧光幕。廉价的美国动作片及恐怖片,填补从东欧到拉丁美洲,以至非洲等地在这方面的空隙。任何一家影带店都清楚显示,不管是《星球大战》(Star Wars)或是粗糙的低成本电影,只要是美国片,便人人都愿意掏腰包。 诚然,90年代香港影业出现危机以前,香港仅次于好莱坞,影片卖埠量一直居全球第二,惟两者相去仍远,港片几乎只输往东南亚市场,其1995年收益约1.3亿美元,美国片现时的环球总收益则超过50亿美元。而且,香港电影机构的规模,很难与北美、欧洲及日本等地的跨国企业相提并论。区内实力最雄厚的嘉禾,亦从未打入全球50大传媒机构之列。时代华纳、MCA环球、新力、Bertelsmann及迪斯尼等公司全部有国际融资,特别是银行投资,故可确保影片打进全球市场。香港电影制片则由小公司推动,影片都是部头制作居多。1995年港片总投资额为1.5亿美元,单是成龙一部电影已占去其中1200万。1998年夏天港片处于淡季时,一部好莱坞大片的经费,已与港片全年总投资额相抵。而且,港片在海外发行的规模,亦从来比不上日本动画此一最受欢迎的亚洲片种。东方的好莱坞不是香港,而依然是好莱坞。 山寨式作业的港片,确实一直欲打进西方市场。邵逸夫在60年代,一心想影片入选国际影展;不少香港电影公司,现在仍欲卖片到西方最赚钱的市场。然而,当地监制却要面对长期存在的种种困难。首先,欧洲及北美观众对亚洲电影兴趣不大,只偶然几部异国情调色彩浓烈之作,或主角没日本味的日本动画是例外。其次,好莱坞大公司在全球各地都设有发行部门,送交当地院商的影片供应源源不绝。其他国家的公司从来没有这类地方代理人,香港监制只能逐个国家卖埠,每回只可与当地发行商达成一次交易,且利润微薄。他们除东南亚及几处唐人街外,便没有自己的影院,因此无法让其制作在西方真正曝光。 香港在西方仅有过一次重大突破,而经济回报尽管可观,也只是昙花一现。邵氏也好,嘉禾也好,显然都没料到为本土与亚洲区观众度身订造的功夫片,可卖埠到全球各地。邵氏的《龙虎斗》(1970)开创功夫类型先河,但一直到1972年邹文怀挟着两出李小龙影片在戛纳电影市场曝光后,举世方大开眼界。两片卖埠成绩极佳,甚至打入中东市场。1972与1973年之交的冬季,邵氏制作《天下第一拳》(1972)在伦敦空前卖座。1973年上半年,7部功夫片在巴黎上映,26部在意大利曝光。1973年春,李小龙第二部作品《精武门》(1972)在伦敦打破票房纪录。及1973年年底,不少欧洲影院每周皆放映功夫片。 更重要的,是功夫片也打入利润最可观的庞大美国市场。与英国一样,美国最先引起哄动的功夫片是《天下第一拳》,该片于1973年3月公映,李小龙的作品很快随后推出。同年年终,在美发行的港片已多至38部,《综艺》杂志于1974年年底报道,港片在美总票房超过1100万美元。其实那时候,美国人对中国菜、中国宗教及武术的兴趣愈来愈大,电影观众对功夫片入侵,早有心理准备。李小龙当不成主角的电视连续剧《功夫》(Kung Fu)于1972年秋首播,一般美国人因此更熟悉这种异色的打斗风格。功夫片不像那电视连续剧,没带出以和为贵的信息,反而在《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1967)、《流寇志》(The Wild Bunch,1969)及意大利式西部片出现后,银幕暴力升级,功夫片亦因而受惠。 然而,观众容易贪新忘旧,对功夫片亦会失去兴趣。好莱坞大公司最初也发行过几部入口功夫片,但数年过去,功夫片只能以贱价卖给边缘发行商,仅在白人都跑光的社区放映,靠亚裔、非裔及西班牙裔观众撑下去,直至80年代初影院生意给影带抢走为止。但无论如何,亚洲电影的确曾破天荒在美国众多影院放映,此情况并持续了差不多10年。

『柒』 论香港电影近10年来对大陆的影响

用一句夸张一点的话说,是影响了我们一代人。
我是80后的,我和我身边的朋友可以说都是看香港的电影长大的,对与“电影”的一些东西,最初几乎都是从香港电影里了解来的。
97之前,我们能看的到多是娱乐片,这也是香港电影的主流。而随着97以后,合拍片,似乎成了众势所趋,而很多香港电影的理念,也随之一起带到了大陆。虽然这样的结果是香港电影的很多妥协,可是也让我们的电影内容越来越丰富,不再是我们一味的模仿香港电影,而且模仿的怪怪的。

以《大话西游》来说,这部电影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很多人的想象。周星驰的很多电影,颠覆了一些传统的理念,也让很多人的价值观,多少有些改变。
王家卫的电影,让我们开始学会小资。《花样年华》让100年来被埋没的旗袍的美,重新绽放。
另一方面,在小时候的印象里,电影并不是娱乐,似乎更像是一种宣传工具,或者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教育”而香港电影的到来,让电影开始变的娱乐华了。
而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影视城,比如电影周边。

『捌』 请谈谈你对港台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看法

作为一个自小在珠三角长大,熟悉港台影视作品的70后,我说说自己对港台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的看法:

香港的影视作品相对风格紧凑而明快(那是商业因素的影响),所以使人很容易有追看的冲动,而且越往早期的作品越是讲究情节的合理性。

改编的作品里,例如79版《楚留香》(秋官之后,再无留香),80版《上海滩》,83版《射雕英雄传》,83版《少女慈禧》(最早在电视上认识的慈禧,很辨证),86版《秦始皇》(以后评价所有的秦始皇都以这个为标尺了),87版《京华春梦》(从张恨水的《金粉世家》节选改编的),95版的《天龙八部》,96版的《笑傲江湖》等都很有影响力。

台湾影视的评价,要纠正一下楼上两位网友认识的谬误!偶像剧是从《流星花园》后才逐渐有的,以前没这词,有了偶像剧后台湾电视剧才走下坡路的!早期的台湾电视剧特好看,主要是古装和民国剧。

台湾电视剧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比较拖沓,演员演得有点过,不过重视情感挖掘,而且很尊重原著。所以吸引了一大批中年观众,尤其是女性。好作品很多。

例如84版《一剪梅》,86版《一代女皇》,87版《京华烟云》,91版《戏说慈禧》、《京城四少》、92版《梅花三弄之梅花烙》、《新白娘子传奇》、《包青天》、93版《倚天屠龙记》、95版《一帘幽梦》、96版《情剑山河》、98版《保镖》系列等。

各位如果还批评台湾电视剧的话,那只能说明你确实没看上面这些电视剧了。最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

《新白娘子传奇》年年都在全国各地卫视反复播放,而且收视率不减,可与四大名著电视剧媲美。

金超群、何家劲版的《包青天》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经典,我不相信还有内地观众不知道的。

最后要指出一点的是,无论是香港电视剧还是台湾电视剧都很重视作曲、插曲、音乐设计,所以今天有很多电视剧我们未必记得剧情,但是相关的歌曲就已经唱烂大街小巷和各大娱乐场所了。这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玖』 高分!好莱坞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影响!!

香港誉称东方好莱坞!
先从好莱坞与香港的电影历史背景来看一下.为什么世界电影第一大产业,在美国好莱坞形成?美国建国只有短短二百多年,但也富强了整整二百多年,这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欧洲被二战差点拖垮,但美国却成了二战最大的受益国,社会政治济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大批人才纷纷涌入,值当盛世之际,娱乐业重镇自然也非它莫属.苏联的电影业听说当时也是很强,还产生了塔尔科夫斯基这样的大师,俄罗斯在文学上是我精神的故乡,但现代的电影我看的不多,就我看过的象<雁南飞>这样的电影,显然不能和好莱坞比,极*权*体制必然讲求单一的文化结构,我估计当时的大部分电影都是泛政治化教育片,充其量和印度电影水平差不多,只数量多根本没用的.在艺术片的领域,现在的英国,法国,意大利完全可以与好莱坞相抗衡,但商业片领域几乎没有涉及.
在亚洲最有可能成为电影业基地的,其实是日本.日本从十九世纪甲午战争以后,已经取代了中国,成为亚洲的宗主国.虽然二战是战败国,各大城市还被美国飞机夷为平地,但五十年后,进步神速的日本无疑在各方面仍然是亚洲的最强盛国家.他们的卡通片一直是霸主的地位,九十年代日本青春日剧风靡全亚洲,而他们的电影业水平,比卡通差点,比日剧强点,总体水平也很高,绝不下于中国内地和台湾.但日本文化谁都看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那就是单一,太单一了.根据<菊与刀>作者的分析,日本的民族性格也很矛盾和复杂,用耻感文化来形容,我真觉得太像了.但不知怎么回事,日本文化表现出来的就是单一,美是美到极处,但敏感脆弱,固守于一处.他们所有的优秀发明,都归到了一个套路里.所以,曾经令我着迷不已的日剧,现在整体水平还不如中国内地刚兴起的连续剧.但日本国家实力摆在那儿,后劲很足,哪天他们福至心灵,我们追都别想追.撇开日本,能成为电影业基地的还有印度韩国,但印度至今宗教信仰浓厚,极度缺乏现代性,不说了,而韩国影视业的兴起,是近两年的事,我看过一些,应该说比较不喜欢,只有金基德给我印象深刻,韩国影视虽然现在很火,但文化特色,总体水平根本无法和日本中国相比,我不看好他们,也不说了.
中国内地有上百年的天灾人祸,建国后三十年封闭,原来旧上海的电影从业者都去了香港,香港便成了东方好莱坞,从这种简单比较是不是能看出,香港电影产业的辉煌是不是也很侥幸呢,是不是也具有历史环境上的天生不足之处呢.
第二我们从文化内涵上看.何为艺术?广义上说,只要美的,独特的,都算艺术.狭义上说,艺术不是商业片讲求的感官刺激娱悦,而是一个民族国家文化命脉的显现,是历史社会血肉的一个有机部分.可我们惊讶的发现,香港电影从李小龙那个时代起,虽然影响巨大,但成功的都是商业片,竟然没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片导演.王家卫在形式画面情调方面,做出了新意,表现现代人的孤独失落上,也算有些内涵.而关锦鹏,许鞍华,陈果,张婉婷拍的其实都是伪艺术片,没有一点心灵的冲击力.
我看过好莱坞60年代以来的所有获奖电影,我发现大部分都是艺术片,就说<魔戒><勇敢的心>这样的商业片,也都冠以史诗二字,香港那么多商业片,有哪部敢称之为史诗(比如影响巨大的武侠片)?面对好莱坞艺术片赚钱(<阿甘正传><教父>风靡全球),商业片又极具艺术价值,香港电影集体失语.问题在于,香港影人只为赚钱拍片,比如一个片子火了卖钱了,就一定要跟风把它拍烂拍死为止,而很多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也绝非虚词妄言. 周星驰搞笑片十多年来的一枝独秀,恰恰说明了港片精神上的单薄可怜.造成的结果就是,港片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但没有一点厚重感.只能以<夏日么么茶><求爱上上签>这样的片子博小姑娘青睐,以华而不实的枪战片古惑仔片欺骗无知少年.昔日的辉煌,在于港片突然横空出世,新鲜刺激,但技术与文化内涵也只是刚具雏形,现在,吴宇森,林岭东,去了好莱坞,徐克和唐季礼最近几部电影差强人意.世道漓俗,人心不古.俱往矣!
第三,成也市场,败也市场.97前后,大批香港电影人奔赴好莱坞,跑掉了一批中坚力量,这有多方面原因.价值认同感与归属感是一大原因,但市场的吸引也是主要原因.在资讯发达的年代,市场服从的是赢家通吃的规则.比如,在电视上转播乔丹比赛的时候,你还有兴趣换台看国内的甲级男篮么.好莱坞历史上多次吸引外来生力军,强大自已,这次它把视线转向东方,利用自已强大的资本和市场,挖香港电影的墙角,结果我们看到了,好莱坞真的又一次赢了.而香港电影的后备力量却严重不足,有才华的新锐导演没有几个,港片自然举步惟艰.本来拍片就是为赚钱,面对巨大利益何乐而不为呢,在好莱坞拍一部主流商业片,导演的酬金一般是几百万美金,而在香港只有几十万美金.成龙在好莱坞拍了那么多烂片,他自已也有点过意不去,但说起那边来,钱确实好赚啊,他的身价一部就是二千万美金.换作你,你去不去?
这几年香港电影吸纳了许多内地演员,许多方面也作了交流互动,这是可喜现象,说明香港影人很聪明善于变通,但我估计内地帮不了什么忙,为什么呢?这我到第五点时再说.
第四,还是市场.八十年代,徐克的<新龙门客栈>仅在内地就取得了一亿多的票房,八十年代啊,简直乐坏了电影公司,再到东南亚跑一圈,还不赚个盆满钵满,这种一本万利的投资有谁不愿意?到了九十年代末期,香港经济滑坡,失业率居高不下,电影业自然受到牵连,据说制片人有了个好本子,根本已找不到人来投资了.到底是个什么具体情况我不得而知,但来看看我们内地市场.
改革开放二十年,内地经济以每年平均百分之八的速度高速增长,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内地的市场巨大,应该需求比原来更加旺盛啊,可还是败在市场手里.因为市场空间被其它娱乐形式大大挤压后,市场反而变小了.八十年代看电影是人们主要的娱乐方式,可现在青年人最喜欢的是上网.就算要看电影吧,网上看,或者,七块钱买张盗版DVD,一块五租个碟(我们这儿的价钱),回家对着家庭影院,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服的看,所以,除了谈恋爱的已经很少人跑电影院了.
我九八年参加工作,是在文化宫,电影院也呆过,亲眼见证了我们这个苏北小县城电影市场的萧条.最多那时,我们城区一共有五六家电影院,各个乡镇也都有一家,当然,所谓的城区,只是一条叫人民路的主干道,加上几条破旧不堪的次干道.但到九八年时,电影公司倒闭,下属摩登影厅关门大吉,只剩下了我们工人影院和人民影剧院两家.不过就是那时,每逢大片和周末工薪场,影院里还总是坐满了人,承包老板只要一年搞好几个大片,拉几个学校,那是稳赚不赔,碰上<泰坦尼克>,一个片子据说就赚了十多万.而时代与社会的变革的影响,那时已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方面深深体现了出来,随着国企纷份倒闭,工人下岗,私人企业增多,城市不断拆建改造,服务业娱乐业兴起,我们这个小县城是一年就变一个样,游艺房,茶餐厅,加啡馆,保龄球室,泡脚按摩店,迪厅,演艺厅,KTV,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起,每隔一段时间就听朋友谈起,哪儿又开了一家好玩的去处,而且由于我们这儿是小地方,只要是新开的休闲娱乐场所,必定是蜂拥而去.前两年,我在报上看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县城网吧竟然达到了六十多家,而我估计,现在起码有一百家左右了.在此情形下,电影院的生意就可想而知了.我师傅有次回来,闲聊间向我问起,今天有几个人呐?我回答,今天不错,有十几个人.我师傅瞪大眼睛,你说什么?十几个人就算多了?我说,你老知道的,以前就算是暴雨狂风,也是从来没有”白板”的,现在晚上到了放映时间,往往左等右等不来人,常常关门提早下班,有时来了两三个人吧,老板掐指一算,还不够开消电费呢,所以退了票仍然是提早下班!后来,人民影剧院被改做演艺厅,而我们工人影院在04年终于因为城市改造被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的影城,有位市长要求我们影城必经营电影,我们主任不同意,说做电影朝天蚀本,怎么养这么一大帮人?我估计最终方案是折中一下,只有一个厅做电影,豪华装修提供贵族享受,其它三个厅全部出租.
所以,这样来说文化生态也是变动发展,自生自灭,强求不得.香港电影人曾发出求市的倡议,此话很不通,市场可以救么?艺术可以救么?电影业曾经担负的娱乐主体地位,已被更强势的电脑游戏互联网所取代,而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将逐渐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可能将是未来互联网上的某种新艺术.以前的古典音乐,绘画,文学,不也是早让位于现代流行艺术了.现实与艺术的相互影响本该就是这样,香港电影人可以执着,也可以离开,不管什么选择,实实在在做些事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电影在今天仍然是主流的艺术形式,我们说港片的没落也是相对于以前的港片和好莱坞相言的.
第五,前不久奥斯卡直播,一档娱乐节目请了一个香港导演做嘉宾,面对举世注目的奥斯卡,确实有点叫人眼馋,这位嘉宾说,我听说中国不久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为什么我们要去羡慕他们,我们可以把自已的电影业做强了,然后把全世界的人请来.我当时一听有点心动,就象拯救香港电影有种说法,内地发展力不可估量,可以强强连合优势互补,溶入内场电影业寻找出路.这种想法可能很普遍,但不过是打官腔说套话罢了,这个香港导演片子拍得不咋样,但我想还不至于如此无知.
我们这个最大的经济体,真是那么神奇么?以人均GDP算,我们还是小康社会啊.以前太穷了,现在有了点钱以后,常有人喜欢这么说大话.我们其实仍然不富,更不强.我们的企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做人家的廉价加工厂,利润率极低,但遭到国外多次反倾销,还被迫汇率升值后,便急着谈创新型国家了.好吧,就算再用二十年,技术创新上可以比比日本韩国了,那么基础科学领域呢,我们未来五十年可以出几个诺奖获得者么?再说,关系着国家民族精神根基的人文思想领域,由于历史革命和意识形态等原因至今一片荒芜.而教育这么重要,为什么迟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改善?有一种观点是,经济发展了富裕了,民*主*自*由自然会瓜熟蒂落,但反过来说也一样有道理,如果不从制度上来保证,那么社会的发展当然是危险的,比如象拉美非洲一些国家,总是出乱子.国外学者甚至把中国未来会发生什么,看成是世界未来二十年的三大不安定隐患之一.
前几天,我们单位一个承租户来办公室找我们主任谈话,他是大承租户,财力雄厚,在停车位广告位方面要求得到更多的份额,我们主任不同意,说必须照顾中小承租户的利益.但不管我们主任怎么说,他胡搅蛮缠装听不懂,最后,说着说着终于说漏嘴了,他说,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强者生存,他们没本事,就得让我们有本事的.我知道他这样说一点都不稀奇,平时里我接触的一些人更卑劣无耻,可当时我还是惊讶了.这就是我们中国的现实处境啊.别看我们中国人表面上和气客套,其实很多人内底里全是魔性鬼气,没一点人样,.而我在媒体上经常听说的是,目前形势一片大好,中国要维护世界和平什么的.
香港电影曾被称作奇迹,可要说奇迹,本来就是长不了的.它难道注定要如夜空的烟花,绚丽灿烂,却只能经历短短的一瞬么?我不知道,我可没有法子,我也不抱什么期待.

『拾』 中国香港电影在发展的初期有何特点

五六十年代是黄金时期
由于香港特殊的殖民地政治环境、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以及东西方兼并的文化氛围,使得香港电影走上一条复杂道路。同内地强烈的政治电影观不同的是香港非常明晰的娱乐电影观,在娱乐电影观的促动下,香港的电影工业迅速崛起,很快就成为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制作中心。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开始,香港电影界经历了一番“左翼”势力和商业利益的此消彼长,从长城、凤凰等影业公司的历史舞台逐渐被电懋、邵氏占领,从五十年代的自由电影界逐渐转变为六十年代的大公司对垒,香港电影在去国离家的迷惘和安身立命的急切里张皇了许久,才终于在时代的大潮里确立了前行的方向。一直到七十年代许氏兄弟的市民喜剧和由许冠杰兴起的粤语流行歌曲终于成为主流娱乐时,一种属于香港的自我身份才在悄然中正式确立。这也正是香港经济迅速腾飞,港人对生活、对未来都充满了信心的年代。初来香港的那批人在这二十年里
这是香港电影的一个黄金时期,量、质都优。1949年到1959年十年间,香港一共出品了2100部剧情长片,其中包括粤语片1535部、国语片452部、厦语片137部、潮语片6部。此外还摄制了新闻纪录片30部。
八九十年代是鼎盛时期
8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鼎盛时期,当年在整个亚洲乃至全球电影市场上是何等威风!相信彼时的小青年都会有挤在小黑屋里看录像的经历吧!不管你是否影迷,你都会为港片的基本吸引力打动:比如说故事的方式、影像与音乐的配合、人类普遍情感的煽动与塑造。这些跨文化吸引力,都是艺术技巧制造出来的。那技巧,就是娱乐的艺术!这段时间,香港电影拍摄得既革命化又商业化、既中规中距又大胆尝试。当时的电影没有急于求成,没有装模作样,没有那么多电脑技术,没有那么多知识硬伤,没有西方那种不自然的音乐效果和武打设计。对人物能认真刻画,对历史背景能对得起历史,对背景音乐和台词有考究有底蕴,对外有交流有借鉴。这让当时的香港电影走在亚洲前面,甚至在世界上也不遑多让,其繁荣和成绩有仅次美国电影业的感觉!难怪有“东方好莱坞”之称。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圈大体可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1、好片高产;2、导演高产;3、巨星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