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电气天才的电影有哪些
扩展阅读
4d动漫电影失落的 2024-10-07 01:29:54
巴福电影网 2024-10-07 01:25:33

电气天才的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4-07-09 04:22:43

⑴ 电影《电力之战》是讲何年代的故事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1880年,“电灯之父”托马斯·爱迪生与铁路大亨乔治·威斯汀豪斯为争夺全美乃至全世界的电力供电系统,展开连场恶斗。爱迪生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威斯汀豪斯则发明了交流电发电机。就在这两位电力大咖明争暗斗之时,神秘的后起之秀突然出现,让原本紧张的局面变得更加微妙。

角色介绍

1、托马斯·爱迪生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科学家、发明家,直流电的发现者。他力挺直流电系统,和威斯汀豪斯进行着残酷的竞争。他花了大量精力给大众展示自己的系统,向大众证明自己的理论才是最好的。

2、乔治·威斯汀豪斯演员迈克尔·珊农

一个富有野心的商人、企业家。他与爱迪生之间竞争激烈,自己更倾向于交流电系统,于是邀请斯特拉为自己工作以此增加竞争筹码。他创办的西屋电气则率先将高压交流电广泛引入日常生活中。

3、尼古拉·特斯拉演员尼古拉斯·霍尔特

电气工程师、物理学家、发明家,他是交流电的发现者并制造出了交流电发电机。他后来被威斯汀豪斯招入麾下,为其工作,加入了一场电力竞争之战。

⑵ 卡梅隆所有拍过的科幻电影

作为演员 詹姆斯·卡梅隆 曾经演过的电影 共(2)部
《铳梦》2009
《铁达尼号之深渊幽魂》2003
作为导演 詹姆斯·卡梅隆 曾经拍摄的电影 共(8)部
《阿凡达》 2009
《铳梦》 2009
《铁达尼号之深渊幽魂》2003
《泰坦尼克号》 1997
《真实的谎言》 1994
《终结者2》 1991
《深渊》1989
《异形2 》1986
《终结者I》 1984
《食人鱼2:繁殖》1981

1981年,卡梅隆的第一部导演作品问世。这部名叫《食人鱼2:繁殖》(Piranha 2: The Spawning)的影片完全在意大利拍摄,卡梅隆和一口意大利语的工作人员相处得并不愉快,而拍摄完毕后,制片方出于对这个羽翼未丰的导演的轻视,不让他参与影片的最终剪辑。25岁的卡梅隆一气之下,用一张信用卡撬开了工作室的门,自己想法学会使用了意大利的剪辑机,用几个星期的时间自己剪辑了整部片子。在这个过程中,卡梅隆下定决心不再为任何人卖命,一定要制作自己的电影。
在意大利期间,卡梅隆备受疾病、饥饿和贫困的折磨。痛苦的经历使他每晚恶梦缠身,一次他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恶梦:被一个来自未来的机器杀手追杀。他决心不再为任何人拍电影。根据恶梦的内容,卡梅隆写了一个浸满其卓越才华的电影剧本《魔鬼终结者》。他把这个剧本以一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制片人高尔·安尼·赫特,条件是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导演这部影片。
高尔答应了他的要求,1984年,詹姆斯·卡梅隆推出了他第一部自编自导的影片《终结者》。这部影片的拍摄只花了650万美元,却赚得了3600万美元的国内票房,并赢得了影迷和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在《终结者》中已经可以看到之后卡梅隆电影的特点,比如富于创意的剧本、出色的特技制作、特色鲜明的人物,特别是在之后的影片中经常看到的女性英雄的形象。
《终结者》的成功使卡梅隆获得了电影界的广泛关注。1985年,卡梅隆和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一起撰写了《第一滴血2》的剧本,这部影片也取得了票房上的成功。
1986年,卡梅隆自编自导的第二部作品《异形2》问世。这部影片是著名导演瑞德利·斯科特(《末路狂花》《角斗士》)的科幻经典《异形》的重拍版。《异形》以渲染幽闭恐怖的感而著称,在片中表现了一种人面对茫茫宇宙的无助,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虚无主义的气氛。卡梅隆编导的这部影片的续集明智地避免了重复原片的风格,而是把人和异形的战场从单个的太空船搬到了一个巨大的太空基地,以一种动作片的风格重新演绎了发生在太空的恐怖故事,整部影片洋溢着一种英雄主义的精神。本片的视觉效果也绝对一流,其美工设计给人一种卡梅隆影片所一贯具有的,纯粹的(而非形式主义的)机械审美快感,而其特技制作也堪称达到了电脑生成影像参与电影制作之前的高峰。《异形》获得了七项奥斯卡提名,其中包括西古内尔·韦弗的最佳女主角提名,结果获得了最佳音响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奖。
在影迷们等待3年之后,也就是1989年,卡梅隆自编自导的第三部重量级作品《深渊》问世。这部科幻影片和卡梅隆的其它同类作品有些不同,虽然其中穿插了很多惊险的打斗和关于海底神秘生物的描述,但它重点还是用一种比较慢的节奏,在一个科幻的背景下讲述了一个关于夫妻感情的故事。很多观众认为这部影片的节奏过慢,使人昏昏欲睡,这使这部影片的票房不如卡梅隆的其它影片卖座。但也有很多影迷被片中人物的感情所打动。在撰写《深渊》的剧本时,卡梅隆正在经历和第二任妻子,电影制作人高尔·安妮·赫德经历感情危机,自然地把自己的经历带入了创作之中,自然把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纠葛写得感人至深。另一方面,正牌的科幻影迷们醉心于这部影片在科学上的准确性,以及片中激动人心的特技效果。
在两个方向上,《深渊》为电影特技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首先是它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水下特技效果。卡梅隆在片中创造性地运用了各种方法表现水下奇观,它的水下特技启发了一批电影人,之后的《猎杀红色十月》《红潮风暴》以至于《U-571》都受到了这部影片的很大影响,卡梅隆本人后来的《泰坦尼克号》也运用了在《深渊》中实践过的很多特技手段。
《深渊》中开创的另一个特技技术领域更具有革命性的影响,那就是它首次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的电脑生成影像。这种技术不但解决了利用模型难以拍摄在三维空间运动的生物体的困难,创造了令人信服的海底游泳智慧生物形象,而且创造了片中最令人难忘的场景——会变形的水柱,这种电脑生成变形物体的技术为卡梅隆的下一部杰作,《终结者2》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1991年,被影迷们盼望已久的《终结者2》终于浮出水面,这部影片震惊了影坛,并且赚得了2亿美元的国内票房,获得了四项奥斯卡奖(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最佳化妆和最佳音效剪辑)。无疑,这部影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那个会变形,脑袋上被霰弹枪打出一个大窟窿能够很快恢复的液体金属人T-1000,当观众第一次看到“他”在大银幕上的表现时,无不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终结者》2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人们终于相信,电影表现已经无所不能,唯一的制约只是人们的想像力。从此,电脑生成影像在好莱坞大行其道,恐龙、外星人、龙卷风、小行星纷纷登场,人们看到了一个又以个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神奇画面。

但《终结者2》的出色之处绝不仅仅在于创造了单个的特技形象,它在电影艺术和技术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杰出的表现。除了变形金属人的惊人“表演”,本片还安排了打斗、枪战、追逐、爆炸等各种刺激性场面,这些场面合理搭配穿插,既满足了观众的感官需要,又成功地避免了堆砌和重复。在每个单个的场面中,卡梅隆也发挥了卓越的导演和剪辑才能,在场面调度、蒙太奇的使用和时间的控制(太短不过瘾,太长又使人厌倦)等方面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在《终结者2》中,从未接受过正规电影训练的卡梅隆表现出惊人的成熟和老练。这个相对复杂,多线推进的故事被他讲得有条不紊,节奏也被控制得张弛有致,是极好的编导结合的范本。可能正是因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缘故吧,卡梅隆没有什么理论上的包袱,他广泛吸收各种类型片的养份,创造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简洁、实用的摄影和剪辑方法。

但光靠出色的技术——包括特技和编导的技术——并不能造就一部出色的电影,《终结者2》还有灵魂——扎实的主题和丰满的人物。《终结者2》的故事探讨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类能否避免因为自己的愚蠢和贪婪而造成的灾难?而这个主题又是建立在一种非常具有预见性的假设的基础上的——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可能使机器自然地产生自我意识,从而对人类造成灾难。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卡梅隆着意塑造了几个特色鲜明的人物,除了琳达·汉弥尔顿的女性英雄主义形象和爱德华·福隆扮演的英姿飒爽的少年英雄外,更值得一提的是阿诺德·施瓦辛格演绎的“终结者机器人T-800”。编导成功地挖掘出这位“肌肉明星”身上的表演潜能,把片中那个“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杀人机器表现得丝丝入扣,非常令人信服。在一部成功的科幻动作片里,只有思想和人物提供血肉,特技效果的丰富羽翼才能附丽在上面,带动着观众的想像力展翅高飞,《终结者2》正是这样一部影片。当然,以艺术片的标准衡量,《终结者2》的思想当然比较浅薄,人物也比较平面化,但对于一部强调视听效果的科幻动作片来说,这样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刻划恰到好处。最后,《终结者2》里那个被子弹频频击中而不倒下的“魔鬼终结者”的形象正好能使人们潜意识中的攻击和自虐的压力得到很好地渲泄,这也是很多人看了这部影片大呼过瘾的原因之一。

比例平衡的结构、较为深刻的主题、有声有色的人物、有条不紊的叙事、精确的节奏控制,以及登峰造极的特技效果,能够满足观众的从感官刺激、理性斥求到潜意识层面的诸多需要,一部影片拥有了这一切,已经可以被称为经典之作,更何况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超乎想像的惊人创意的基础上!这也就难怪《终结者2》被众多的影评人列为二十世纪最出色的影片之一,更有无数影迷把这部影片奉为圣典,不但在影院里看了又看,甚至手拿录像摇控器对它进行逐格的研究。
在《终结者2》之后,詹姆斯·卡梅隆于1993年成立了自己的特技制作公司“数字领域”,和卢卡斯的“工业光魔”分廷抗礼。1994年由“数字领域”制作特技的第一部影片《真实的谎言》出炉。这部影片试图把间谍惊险片和喜剧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成功地发掘出了动作明星施瓦辛格的幽默潜力,但它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结尾那一架“海鹞”式垂直起落战斗机。它在海天一色的背景下发射“小牛”导弹打中跨海大桥的场面既壮观华美,又具有军事演习一样的真实感;而后来的机翼上的搏杀又呈现出繁复和夸张的卡通风格。作为导演,卡梅隆能够选中这种独特的武器扮演片中“重要角色”,并且把它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又一次证明了他对机器美的特殊爱好和感悟力。

《真实的谎言》中也体现了卡梅隆的一种沙文主义思想,他在片中把亚利安人描绘成“英雄”,而把非亚利安人(阿拉伯人和黄种人)描绘成“恐怖分子”,这种沙文主义思想在美国人中间非常普遍,对此我们应当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其实在一部影片中宣扬这样的思想对其在美国和全世界的发行并没有太大好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卡梅隆性格中固执和专横和一面。和多数影片把特工人员描绘成冷酷无情的杀人机器相反,《真实的谎言》把他们描绘成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再一次体现了卡梅隆特有的乐观主义精神。

《真实的谎言》在美国本土的票房并没有想像得那么好,只有1亿4千6百万美元,幸好它在国际市场上收入了2亿8千万美元。评论者们认为作为卡梅隆的影片,《真实的谎言》比前几部作品有所退步。自此,卡梅隆好像对大块肌肉和重武器不再有以往的兴趣,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除了写作了《奇怪的日子》(Strange Days)的剧本,以及把《魔鬼终结者2:三维版》制作完成外,卡梅隆把几乎全部经力投入到又一部雄心勃勃的大制作中去。

听起来难以致信,卡梅隆想要再现世纪初的那场震惊世界的海难事故。观众已经看了太多的灾难片,很难说会对这样一个题材感兴趣。于是卡梅隆的对头们开始“提前”兴灾乐祸——这个家伙也该尝尝栽跟头的滋味了。卡梅隆开始疯狂地查资料、跑资金、找演员、做道具、开发特技用软硬件,每天都在体力透机的边缘工作着,与此同时,在卡梅隆的导演生涯中一直伴随着他的种种问题也来了一个“总爆发”。

首先是感情问题,在拍摄《泰坦尼克号》时,卡梅隆和女友,演员琳达·汉弥尔顿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开始和剧组的演员,扮演老年露丝的孙女的苏茜·埃米斯频频约会。在此之前,卡梅隆已经经历了三次不成功的婚姻。卡梅隆在拍摄《终结者》系列片的进修和女主角扮演者琳达·汉弥尔顿相爱,两人同居了很长时间,并且生有一个女儿。媒体对这对电影情侣投以关注的目光,希望他们能够幸福。但琳达总是不肯和卡梅隆正式结合,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作为丈夫,卡梅隆可能是最糟糕的。在生活中,卡梅隆有着工程技术人员的专横固执和不敏感,但没有他们稳定和可靠的优点,而且他的脾气非常易怒,被人称作“暴君”。另一方面,作为天才的卡梅隆整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外人很难理解他的想法,这也是他和每一任妻子都不能保持长久关系的根本原因。1997年7月,犹豫了很长时间的琳达·汉弥尔顿终于和卡梅隆正式结婚,但1998年5月两人即告分手。2000年6月4日,卡梅隆和苏茜·埃米斯结婚,外界对这次婚姻也不持乐观态度。
作为一个以事业为生命的大导演,个人生活的问题并不是最主要的,卡梅隆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的紧缺。卡梅隆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个问题了。1990年,《终结者2》的投资轮翻上升,最终达到了一亿美元,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超出了它的制作公司“Carolco”的承受限度,导致这家公司破产。 《终结者2》上映后,卡梅隆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光风暴”,福克斯公司随即和“光风暴”签订了为时5年的合同,答应为该司出品的电影投资并代理发行。但卡梅隆为福克斯拍摄的第一部影片的投资《真实的谎言》即大大超出了公司6000万美元的预算,达到了1亿2千万美元。结果福克斯公司接管了“光风暴”的所有业务,卡梅隆自己的制作公司已经名存实亡。

实际上,卡梅隆并不是不能用比较少的成本拍出出色的影片,正相反,他非常善于因地制宜采取一些简单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卡梅隆拍摄的杰作《终结者》和《异形2》分别耗资650万和1850万美元,都称不上是大投资,而卡梅隆有了更大的权限之后,却因为花钱大方而闻名于世。和“花花公子”凯文·科斯特纳因为讲究生活排场和安排不周造成投资超出预算不同,卡梅隆把几乎每一分钱都花在了电影制作本身上,经费的超支实在是他追求完美的所造成的结果。这种精雕细刻的结果是《泰坦尼克号》最终的投资达到了骇人听闻的2亿美元,为此投资方福克斯、派拉蒙和导演卡梅隆三方几乎撕破了脸皮。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另一位大师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不但是一个伟大的导演,也是一个精明的制片家。他制片的科幻和动作类电影,从《侏罗纪公园》《天地大碰撞》到《拯救大兵瑞恩》,每一部的投资都精确地控制在5000万到7500万美元之间,既达到了大投资的气势,又减少了赔本的风险。他掌舵的“梦工场”电影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经营状态一直相当不错,今年尤其大出风头,推出了从超级大片《角斗士》到另类佳作《几近成名》在内的一批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使同行感到很大的压力。在这些方面,詹姆斯·卡梅隆只能自愧不如。有趣的是,虽然斯皮尔伯格为人精明,处事圆滑,但他的影片却以孩子气而闻名于世;卡梅隆的影片更多地体现了成人化的幻想,但他的为人却非常地孩子气。

这种“孩子气”更多体现在一些积极的方面:一种不顾任何世俗的限制,一心追求自己心目中完美目标的精神。这种类似偏执狂的性格在《泰坦尼克号》中得到了最高的体现,他亲自操办了几乎每一件事,从给特技人员画受力分析图讲解大船沉没的原理,到为片中的杰克操刀画素描,并且要求剧组的每一个人都做到最好。卡梅隆对演职员的苟刻在圈子里非常出名,在拍摄《深渊》的时候,长期的水中作业原本就使人精疲力竭,加上卡梅隆的生硬要求,使硬汉子艾德·哈里斯在回家的路上失声痛哭,在《泰坦尼克号》的拍摄中,这种苟求更是变本加厉。投资方的冷言冷语、手下的怨声载道,酷寒的海水、再加上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难以想像的困难,这一切使卡梅隆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他仍然坚持着,并且喊出了近乎悲壮的豪言壮语:“‘泰坦尼克号’可沉,《泰坦尼克号》不可沉!”

这一切努力终究没有白费。在《泰坦尼克号》推出3个月后,国内收入已经达到了4亿7千万美元,破了以往所有影片的纪录;而国际票房更是超过了13亿,使这部影片成为了有史以来收入最高的影片。这部影片更是获得了14个奥斯卡奖的提名并获得了其中的11个,平了《宾虚》的纪录,并列成为有史以来获此奖项最多的影片。在颁奖晚会上,卡梅隆近乎疯狂地举起奥斯卡奖,大声说出片中的著名台词:“我是世界之王!”
关于《泰坦尼克号》已经说得太多太多了,我们曾经读到过关于它的各种评论,从捧得天花乱坠到骂得狗血喷头什么样得都有。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这部影片实在太红,论者也不免头脑发热。现在看起来,这部影片既不像有些人说得那么好,也绝对不是一部糟糕的影片。它保持了卡梅隆一贯水准——比例精当,叙事熟练,情节抓人,而且特技制作出神入化。但它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体现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在大船沉没之前,导演想用一种文艺片的方法交待人物,铺垫感情。但卡梅隆实在不是一个文艺片的高手,他善于在极度紧张的环境下凸现人物的魅力,但却不善于用无意流露的细节来表现日常生活中微妙的东西。其实片中杰克手中的,实际上是卡梅隆自己绘制的素描已经道出了一切——学过绘画的人都能看出,这是一个设计人员的素描,它准确、清晰但却完全缺乏逸动的灵性。虽然如此,但凭着卡梅隆对整体的把握能力,《泰坦尼克号》的剧本总地来说还是不错的,卡梅隆给这部影片设计了足够多的细节,而且很扎实地突出了每一个情节的转折点,使人今天仍然能够对它的故事留有深刻的印象。

《泰坦尼克号》还体现了卡梅隆的很多特点。这部影片虽然安排了一条“自高自大的人类文明在自然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这条副线,但从片中的表现手法(比如重彩渲染的“泰坦尼克号”上隆隆运转的蒸气机)来看,导演更像地在歌颂机械文明,这也符合卡梅隆对机器的一贯喜爱。另外在大船触礁之后,卡梅隆还是用一种乐观主义的情绪还处理情节的发展,我们看到主人公在危险的环境里到处跑来跑去,最后双双安然无恙地跳到了水里,感觉就像在看一部科幻动作片。但无论如何,两个主人公的爱情悲剧还是感动了无数人,而且两个主演成为了当年最红的青春偶像,这无疑是这部机械味很浓的影片的最大胜利。

至于《泰坦尼克号》获得的众多奥斯卡奖,似乎可以这样解释,奥斯卡评委把众多奖项投给这部不是那么完美的影片,是在补偿这位杰出导演失落的荣誉。众所周知,卡梅隆对美国影片的最大贡献在于其拍摄的纯商业性质的科幻片和动作片,但奥斯卡一向不把主要奖项投给这类电影。而《泰坦尼克号》刚好符合奥斯卡奖的条件,所以评委们把能给的奖项全部给了它,算是对卡梅隆以往成绩的一种迟到的肯定。要知道,奥斯卡评奖肩负着宏扬美国电影文化的重任,如果卡梅隆这样的导演一生都没有获得过它颁发的导演奖,便是奥斯卡最大的失败!

虽然《泰坦尼克号》使卡梅隆名利双收,但这并没有使他加快事业的脚步。一方面因为他本人对片子非常挑剔,另一方面敢于投资给这位“烧钱导演”的制片人还是不多。目前卡梅隆确定要拍的只有一部关于火星的立体电影。从1997年开始,影迷们就在翘首以待卡梅隆的新作出笼,不知道大家还要再等多久。

像詹姆斯·卡梅隆这样导演的是好莱坞真正的财富,也是美国电影得以长久称霸世界的基石。他从不为了票房曲意迎合观众的口味,而是不顾一切地想要制作出心目中理想的电影,而幸运的是,他的想法碰巧和最广大观众的口味是一致的。在卡梅隆看来,只要勇于追求,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你吓不倒我,因为我在为詹姆斯·卡梅隆工作。”这句印在卡梅隆剧组工作人员T恤衫上的半开玩笑的话,正是卡梅隆勇往直前的精神的绝妙体现。人们喜爱卡梅隆的片子,不但因为其中包含有无以伦比的特技效果,更因为在片子里体现的一种勇敢和乐观的精神:正像琳达·汉弥尔顿在《终结者2》中刻在桌子上的字“No Fate”所表达的——命无定数,强者终有可为。

⑶ 电影《电力之战》是由谁主演的

电影《电力之战》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迈克尔·珊农、尼古拉斯·霍尔特、凯瑟琳·沃特斯顿、汤姆·赫兰德联合主演。这部电影是一部由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公司出品,阿方索·戈麦兹-瑞洪执导是的历史传记片。

⑷ 有关机器人的一些电影

1、《大都市》

这个机器人具有像摩西那样的救世者的面貌,它劝人忍让,后来却煽动奴隶们起来反抗。奴隶们捣毁了机器,引起了一场使他们和他们的妻子儿女首先遭殃的大灾难。电影里的主角不再是用化学方法造人,而是借助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电气技术,全金属的电子机器人被想象了出来,疯狂科学家模仿妻子创造的“未来的夏娃”——人造人玛利亚,在今天看来也是韵味十足。

2、R2D2《星球大战》系列

酷爱“星战”的朋友都一定喜欢可爱的R2D2。它圆头圆脑,雪白的身子,蓝色的配件,头顶的摄像头和闪烁的红灯更是引人注目。虽然《星球大战》系列出现过无数稀奇古怪的机器人,但没有一个像这个家伙长得如垃圾桶一般。但它又极其的重要,如果不是它,阿曼达女王的飞船早就葬身在无边的宇宙中了。这就体现它作为工具的简单实用性:不但会修理,还是个通讯高手,兼庞大的电脑资料库。最重要的是,它非常友善,而且听话。

3、《霹雳五号》

霹雳5号是一个装满武器的铁皮家伙,有简单的机械手,脚是坦克一般的履带。它拥有健康的人格、幽默的性格以及善良的心灵,没有对任何善良的人造成伤害,它还不停地学习自己看到的人类世界。在这里它不再是个冰冷的机器,也不再受程序的控制。这个机器人在遭雷击后鬼使神差的有了自我意识从而对死产生了极大的恐惧。最后,人类要它消失方能心安,它只有选择离开人类社会。

4、《200岁人》

由于一个程序上的失误,让它拥有了人类的思维,它开始体验情感和创造思维。在其后的200年里,安德鲁在阻止那些制造他的人销毁自己的过程中,领会了人性的错综复杂,为了成为一个人,它放弃了自己的机器人生命,通过先进科技,变成真正的人类。最后他像一个自然人一样,和自己的人类爱人一起死去。

5、《人工智能》

大卫是生活在未来时代中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小机器人,它是第一个拥有“爱”这一程序的机器人,由0和1组成的电讯号让它像真正的小孩那样享受着被人类关爱。在“爱”程序下,它会和一个人类小孩一样,做出各种情绪化的反应,这也让它成为人类倾注感情的对象。但它始终是个替代品,人类只是把它当成一件在特定时间产生特定功效的工具。大卫一直渴望自己有朝一日不再仅仅是个简简单单的机器人,而是要转变成真正的人,继而得到一个安定的环境和人类持久的关爱。

6、《剪刀手爱德华》

具有哥特风格的这部电影,让无数人爱上了故事里的剪刀手——爱德华。它是个次品:发明家没来得及创造好的机器人,孤独地住在城堡里。后来,它被人嫉妒、利用,不知疲倦地为人们修理树木、理发、打扮宠物,它也有人的躯体和脸庞,仅仅是因为手的不同,就成了游离在人群之外的人,连爱人都无法拥抱,如果当初它的主人完成了它的双手,也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7、《钢铁巨人》

钢铁巨人以铁为食,每天要吃掉大量的铁器。这个庞然大物是个害羞的家伙,也没有什么心计。它不但能变身、拥有各种奇特的武器,而且还能飞。不过因为它会吃掉人们的汽车和房子,而且浑身由钢铁制造,让生活在周围的人感到不安和恐慌。军队因此发出错误命令,发射了原子弹。为了修复这个人类造成的致命错误,钢铁巨人选择了牺牲自己。

8、《机械战警》系列

如果没有觉醒,它(也许用“他”更合适)永远是一台机器。它的外形按照人们打击犯罪的需要设计:结实的手臂,走起路来连地面也会颤抖。既然是机器警察,它会不知疲倦地24小时值班,枪法精准,刀枪不入,战术策略精明,最重要的是有正义感和毫不手软的执法力度,它就是一个完美的打击犯罪的机器。

9、T-800《终结者》系列

终结战士T-800那强壮的外表下一副恐怖的金钢骨架,它从烈火中爬起追杀人类的场面已经成为经典形象。除了无穷的动力,恐怖的杀人手段,强大的资料库,它居然还披了一张人皮,把属于机器人的金属骨架完全隐藏起来,然后再身穿人类的服装,随时可以从人群中冲出来结果你。在它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人类对于失控的力量的看法:强大、麻木、冷酷、毫无感情。

10、《骇客帝国》系列

在这个由机器人做主的世界,它们的外形不再按照人类的模样设计,以前的设计原则皆被抛弃。电子章鱼们比人类的APU那笨重的机械相比,不知要高明出多少。人类的智慧在电子章鱼面前相形见绌,只能龟缩在一个所谓的人类圣地里,但机器人并没有心慈手软,继续对人类展开一波波攻击。当成千上万的电子章鱼涌入锡安之时,这一刻成了人们永不可磨灭的经典一幕。

我觉得都不错 !

⑸ 找一部电影 封面 主角拿了把大枪 然后有个人拿手枪 还有个机械人 改装以后的 好像是美国片

终结者2

剧情介绍
著名电影杂志《电影周刊》在评选20世纪最值得收藏的一部电影时,此片以最高票数位居第一。而这部电影居然是一部早在11年前就拍摄完毕的科幻片,这在电脑特效技术已经相当完善的2000年可谓一大新闻。但这部电影的冠军地位决非浪得虚名,这与它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风格和出色的电影平衡性和完美特效是分不开的。
20世纪末的1997年7月3日,人类研制的全球高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天网”全面失控,大批的机器人有了自己的意志,将人类视为假想敌人,并发射核弹到地球的各个角落,杀死了几十亿人。余下来的人类在一个叫约翰·康纳(John Connor)的人领导下,团结在一起,用有限的资源和武器与强大精良的机器人周旋作战,并逐步扭转了战局。机器人为了挽回败局,于2029年派出了机器人杀手T-800回到1984年去杀死约翰·康纳的母亲康纳·莎拉(Connor Sarah),那时的约翰·康纳还没有出生。而约翰·康纳得知后亦派出人类战士同回1984年去保护自己的母亲。一番恶斗之后T-800被击败,不甘失败的机器人复又派出更为先进的液态金属人T-1000回到1997年核屠杀之前去直接杀死只有13岁的小约翰,而约翰本人也派出经过改良成为人类助手的T-800去保护童年的自己。在经历了与T-1000危险紧张的追杀之后,约翰与莎拉终于相信了T-800不再是13年前那个狠辣无情的机器杀手,为了改变人类的命运,约翰、莎拉和“终结者”找到了天网系统的研究者,塞伯公司的技术总监莫尔斯戴森,并销毁了一切有关天网的资料,并在随后的战斗中终于彻底销毁了T-1000。为了最终毁灭一切芯片,T-800做出了牺牲自己的选择,自沉钢水之中毁灭。本片在首映后的次年获1992年度第64届奥斯卡四项大奖:最佳音效、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录音和最佳化装。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的剧情并不十分复杂和曲折,甚至仅用几句话也能说个大概,这种机器人消灭人类的题材也不算太新鲜了,但就是这简单的剧情,却呈现给了我们无比震撼的视听享受,本片的导演和编剧是好莱坞鬼才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他的父亲是电气工程师而母亲是画家,这似乎造就了他生来具有的艺术天才和领导才能。在本片中,卡梅隆运用一种略带冷酷却不阴暗的画面风格来叙述故事,从一开头的T-800出场再到酒馆抢衣服的一段精彩镜头即向人们昭示了机器人的强大力量和完美,唯一与上一集不同的是这个T-800只伤人而不杀人,从另一个角度也为它曾被约翰·康纳改造过留下了伏笔。即是如此,T-800的出手动作亦酷到了极点,简单而又有效,能与最短的时间内让人失去反抗能力。而它抢得一身黑皮衣之后与酒馆老板的一番交涉也向人们预示着本片的风格中有冷幽默成分,这与第一集的恐怖冷酷风格也有了较大的区别。本片的画面略微带一种类似金属色的蓝色,可能要从感官联想上让人们不要忘了这是在说关于机器人的故事吧!
而T-1000这个全新角色的出现则绝对可称本集的一大亮点,与早先的T-800一样,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冷血杀手,除了执行杀约翰这一个命令之外,其它的一切事情在它看来全都是障碍,完全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予以毁灭,而它随心所欲的变形能力与人类相比不啻于老鹰和小鸡的对比,它的手可以变成锋利的刚刀,尖刺,身体则能变成它接触过的任何一个人,而被它模仿的对象则必然被杀死。在它与T-800的数次交手中,后者从未占到过半点便宜,到了影片的最后更是被T-1000打得支离破碎,不得不靠仅有的一点备用电能才侥幸把T-1000打入钢水中,自己也投水自毁。
T2的成功,除了导演之外,还与施瓦辛格和帕特里克的精彩演绎是绝对分不开的。做为一个机器人,人们当然是努力将它们创造成最完美的形象,无论是长像,个头,还是身材等等,而施瓦辛格那完美的体魄和硬朗的外形当然是T-800的不二人选,他在电影中的表现并不只是一个光知道卖弄肌肉的大块头,正相反,施瓦辛格的表演准确到位,传神精彩,将一个不懂多少人类感情却又逐渐了解了人性的机器人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帕特里克饰演的T-1000液态金属人,绝对给每个看过T2的人留下了难以忘记的印象,这个机器人和T-800迥然不同,他说话不多,但传神的肢体语言却令人望而生畏;他杀人如踩蚂蚁,却又和一般意义上的杀手还有根本性的区别,因为它杀人的时候经常都是一击致命,从不浪费无用的动作,也不会过多的卖弄身手,这个如橡皮泥一样能变形的机器人,实在是给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扮演小约翰的爱德华·福隆的表演也不错,基本上把一个内心叛逆却又不失童心和善良的小男孩演活了。十几年后,在T3的策划当中,原本还是由他在扮演约翰,可惜现在的他又吸毒又不务正业,最终被剧组弃用。
琳达·汉密尔顿则将一个刚毅果断的女强人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后来她还与本片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结婚。
过多的讨论T2的剧情和人物似乎已无新意,T2吸引人的地方也决不仅是剧情和人物,而是它完美的平衡性和电影蒙太奇的运用。首先在镜头的剪切上没有大的跳跃,也就不会给人以明显的情节脱节之感,另外简洁的台词也会让观众将主要注意力转移到了画面上,增加了故事吸引力,当然,既然是一部科幻题材的动作片,那当然少不了电脑特技的介入,本片的电脑特技镜头只占全片的一小部分,和时下某些特技大片相比有些少的可怜,然而每个特技镜头的出现都会令观众眼前一亮,正所谓“惊艳”,从开头的金属骨架机器人,到T-1000中枪后伤口的自愈,穿越铁栏门和变形成他人,和头部中枪一分为二,再到T-800撕下右手皮肤露出金属骨架,到后来头部被打露出金属头骨和红外线电子眼睛,都做得十分到位,令人击节赞赏,即便在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些电脑特效镜头时,也不会觉得过时和落伍,这是她的魅力所在。总之,这是一部真正懂得如何经济实惠又有效地使用数字特效的电影,为那些单纯为特技而特技,滥用电脑特效的烧钱电影敲响了警钟。当然这与好莱坞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是离不开的,斯坦大师曾为众多的著名电影设计和制作特技道具,其中有《AI:人工智能》、《勇敢者游戏2》、《侏罗幻公园》、《拦截人魔岛》、《异形2》等等。有了这位四度奥斯卡最佳化妆大奖得主的加盟,也是本片获得巨大成功的砝码之一。
《终结者2:审判日》上映之后,好评如潮,曾被评为是电影史上最好的电影续集,结束了电影续集普遍不如第一集的历史。该片以不到一亿美元的电影预算,获得了五亿一千六百余万的票房收入,真正做到了“名利双收”。
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电影的票房冠军也数易其主,《终结者2:审判日》的票房排行也从当年的第一名滑到了第四十三名,但值得一提的是,出品年代早于1991年(T2的出品年份)的电影排名在《终结者2:审判日》之前的也只有四部而已,分别是《星球大战》的2,3集和《人鬼情未了》,更要说上一句的是全球目前电影史的票房冠军《泰坦尼克号》(Titanic)的导演也正是这位鬼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此片全球收入已达到十八亿三千五百万美元。后来的卡梅隆曾与T2中扮演约翰母亲的琳达·汉密尔顿结婚。
T2的成功,也造就了一批相关电影产业的发展,从电脑游戏到文化衫,到旅游景点,使得T2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成为了一个有生命的奇迹。有关T2的音像制品也是年年出新,从剧场版到特别版,再到白金版,导演剪辑版……,无一例外地成了T2迷们的收藏佳品。T2的成功,代表了典型的美国式文化在全球的推广、渗透,当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担忧:人类究竟会不会被自己创造出来的机器人所毁灭?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T2中约翰曾经教会T-800一句名言“Hasta la vista,baby”,这句话被影迷们广为传诵。它的意思是“until I see you,baby”,在电影中的翻译可以是“待会儿见,宝贝”。
·爱德华·弗朗是从几百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的,他是在排队等候进入一家俱乐部时被选角导演发现的。
·影片一共拍摄并洗印了超过一百万英尺的胶卷,而最后我们看到的版本还远远不到它的1%。
·非常令人惊异的是,“西泊汀系统”和“天网”确实真实存在。在网上搜寻,“西泊汀系统”可以找到8000的连接,它实际为一种多媒体电脑。而“天网”的连接则有14000个,有很多网络服务或者站点都名叫“天网”。
·影片拍摄时一位女士走进摩托骑士酒吧,以为这是真的酒吧,完全无视运载布景的卡车和摄像机、灯光。当她看见施瓦辛克站在酒吧中,只穿着拳击手穿的短裤,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施瓦辛格回答说这里正在举办“男士脱衣舞之夜”。
·导演卡梅隆的弟弟,客串了片头中的一名士兵。DVD制作人林凡,客串了西泊汀电脑公司的一名职员。阿诺的经济人客串了拜访莎拉的医生中的一个。在直升机上被T-1000勒令跳下的胖警察,名叫Chuck Tamburro,是T2的一名技术人员。扮演西泊汀公司守卫的Mike Muscat,是扮演约翰的爱德华·福隆的动作教练。而在莎拉梦中的幼儿园,那个微笑着抱着孩子的莎拉,其实是由莎拉扮演者琳达·汉密尔顿(Linda Hamilton)的双胞胎妹妹莱斯利·汉密尔顿(Leslie Hamilton)所扮演的。她们两人还在T2的结局中一起合作,琳达扮演T-1000变形为的假莎拉,而莱斯利则扮演真莎拉。在T2中,医院里的胖警察被T-1000所杀,画面中T-1000变成胖警察模样,这时两个人在同一画面并非电脑特技,因为他们也是双胞胎,他们曾经出演过越战片《早安越南》。
·在电影剧情设定中,“只可以传送人体”并没有“只可以传送人类”的意思。T-800的表皮由活体组织构成,整体而言T-800其实就是一个真人。所以它可以被传送。而T-1000,DVD制作人林凡的解释是1,既然T-1000是由活体分子组成并“装饰”过的,那么它可以产生足够的有机物来通过审查,并穿越时间隧道。2,这个液体金属杀手身体表层可以模拟肉体构造,制造一张“人皮”以通过审查。3,别问为什么。
·爱德华·弗朗在片中大部分的声音都是经过他本人重新配音的,因为拍摄时他正处于变声期,他的童音只在他跟终结者讨论“人为什么会哭”时保留,卡梅隆认为这段戏要戏剧化一些,所以还是保留的好。
·电影中使用了超过200种的武器。施瓦辛格手中的猎枪枪声实际上来自于加农炮。
·T-1000变型时的声音是把麦克风包好,然后蘸麦片粥的声音取样。T-1000死时的惨叫声是导演卡梅隆配音的。
·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电影。
精彩对白
1.John Connor: We're not gonna make it, are we? People, I mean.
约翰:我们做不到,是么?我是说人类。
The Terminator: It's in your nature to destroy yourselves.
终结者:是你们的本性导致了自我毁灭。
2.The Terminator: Why do you cry?
终结者:你们为什么哭?
John Connor: You mean people?
约翰:你是说人类?
The Terminator: Yes.
终结者:是的。
John Connor: I dont' know. We just cry. You know, when it hurts.
约翰:我不太清楚。你知道,当我们感到难受时,就会哭。
The Terminator: Pain causes it?
终结者:疼痛导致的么?
John Connor: No, it's when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you, but you cry anyway. You get it?
约翰:不全是,当你不舒服的时候,也会哭。你明白了么?
The Terminator: No.
终结者:不明白。
3.The Terminator: Stay here, I'll be back!
终结者:呆在这儿,我会回来的。
[编辑本段]穿帮镜头
·第一集开始的时候,机器人军队用的是激光武器,第二集中,它们反而用了发射子弹的普通枪械。
·施瓦辛格第一次出场,导演用主观视角镜头展示T800观察各种东西时,眼前就自动给出相关信息。当他看到一辆80年代的福特LTD车时,显示的却是“普利茅斯轿车”。
·施瓦辛格出场,到酒吧“借”衣服,被一个打台球的人用烟头烫了胸部,下一个镜头,那伤痕不见了。T800不是T1000,没有修复功能,他在片尾被打得满头伤口,也没自己长好啊。
·约翰出场前,他的养母在门口草坪上拿起报纸,因为刚刚有洒水车经过,报纸已经湿了。随后,她把报纸拿回去放在桌上,报纸已经干了。
·警方给莎拉看阿诺当年屠杀警察局的照片,注意,照片中施瓦辛格的头型是他在《终结者2》中的样子,在上一集中,施瓦
辛格的头发比较长(也比较难看)。
·影片开始不久,镜头随着总工程师戴森穿过Cyberdyne电脑公司,所有人都穿着防尘服,戴着面具,只有戴森什么也不用戴,就可以在那里走来走去,还没人管他。
·第一场追逐,T1000把卡车开下桥,颠簸中挡风玻璃脱落了,下一个镜头,玻璃又回来了。
·还是刚才那场戏,卡车着陆时,我们看到至少有一个车轴断裂了,可是在随后的戏中,那辆车居然仍开得飞快。
·T1000开货车追约翰的摩托时,撞翻路上几辆小轿车,如果你留点心,可以看到轿车里一个人也没有。
·约翰和施瓦辛格偷了车去接莎拉的时候,注意莎拉开门上车的那个镜头,在车门玻璃上可以看到全体摄制组的影子。
·莎拉打断医生胳膊的时候说:“人体有二百一十五块骨头,这只是其中一块。”但是,作为地球人来说,我们只有二百零六块骨头。
导演的招供
1. 导演不无得意的抱怨了一把,第二集的片头壮观的场面拍摄耗资巨大,所用资金足够重新拍摄一部第一集。呵呵,就是那些裸奔的T800在未来世界横冲直撞的那段战争场面。还出现了长大以后的约翰。那位老兄在被剪辑掉的和平结局中也会出现,扮演成为了美国议员的约翰。
2. 记得阿诺出场的时候那个酒吧吗?它实际上就在当年黑人罗德尼.金被打的地点对面。如果年纪稍微大点的朋友应该会记得美国曾经因为这个事情爆发过一个席卷全国的大骚乱。
3. 阿诺和液体金属T1000相遇在大商场的走廊上交火,那个夹在中间被打死的亚裔是一个日本人扮演的。这个家伙是导演的一个好友,千里迢迢从东京飞来,就是为了能够在片中光荣的死去。
4. 阿诺从商场中打飞出来的时候,拿着照相机不断拍照的家伙,好像就是本片的制片人。
5. 阿诺那把很酷的枪(就是单手旋转一下就可以上子弹的)实际上是特制的,加大了扳机圈,让枪可以自如的在阿诺的手中转动。一次,阿诺拿错了,差点把手指转飞掉。
6. 在那场河渠中追杀的戏中,本来是没有把卡车顶棚削掉的镜头的。但是到了实地以后意外的发现有座桥太低了,干脆临时设计了这个场面。车子的顶棚在拍摄前就被削掉了。
7. 卡车从地面飞到河床上的镜头实际上已经报废了拍摄用的卡车,以后追杀的卡车是另外一辆。所以也就不奇怪会出现一些穿帮镜头了。
8. 琳达.汉密尔顿扮演的萨拉.康纳本来是不会成为疯子的,是这个女演员强烈要求的。
9. 还记不记得那个疯人院的院长,这位精神病医生的角色可是贯穿整个终结者三部曲的重要人物,在三部中全部有出场。第一集到警察局审问前来拯救萨拉的抵抗军战士(也就是约翰的老爸,好像叫里斯),并安慰萨拉,和阿诺在警察局门口擦肩而过,逃过一劫。第三集中还是警局专用的精神病医生,在墓地安慰女主角的时候被阿诺吓跑了。
10. 阿诺进入疯人院的时候打翻的那个门卫是本片的武器顾问。
11. 还记得那个被T1000变化成自己的模样,然后用手指变成的利器干掉的胖子守卫吗?那场戏实际上是找了一对双胞胎兄弟来完成的。很土的魔术手法吧!
12. 那个戴眼镜的疯人院守卫(就是那个拿舌头舔萨拉的咸湿佬),在萨拉出逃的时候被狂殴。那段戏很恐怖,因为演员琳达是在真打,那个倒霉的男演员的惨叫传到了四个街区外。这都是因为萨拉出场的时候也有一场殴打戏。是守卫殴打萨拉,但是那位老兄太仁慈,实在无法下手痛殴一个女人,效果出不来,该段场面被不断重拍,而琳达也不断重复摔倒,导致膝盖受伤。琳达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13. 萨拉用注射器顶在院长的脖子上,用来威胁守卫。注射器中的蓝色液体是从一个白色塑料桶中抽取得。上面标签是洗涤剂。在老美的概念里,蓝色的液体都是不能用于注射的。
14. 整个摄制组为了是否让少年的约翰向T1000开枪争论不休。最后的我们看到的镜头是让约翰给枪上子弹。因为导演认为,让一个儿童拿着枪指着另外一个人是无法容忍的。这倒让我想起了《小兵张嘎》,在美国上映不知道会被评成什么级别?
15. 以T800,少年领袖,刚从疯人院里出逃的领袖母亲组成的奇异家庭,在赶往边境的途中路过一个加油站时,有一段阿诺学习人类微笑的戏。在电影版里被剪掉了。如果不剪掉的话,估计会让观众投诉产生不适感。(从没见过这么恐怖的微笑)
16. 在荒漠中那场和萨拉战友相会的戏实际上是在影片开拍的第一天拍摄的,让演员找感觉来着。
17. 在萨拉那场关于审判日的梦中,出现的那个在游乐园中的母亲和小女孩就是演员琳达.汉密尔顿和她自己的女儿。而那些象纸一样被摧毁的房子汽车就是用纸做的。在影片上映后,导演还接到了一封来自一个核武器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的感谢信。信中感谢该片真实的再现了接近现实的核战场面,为反核作出了贡献。
18. 在制造天网的电脑公司中,演员们推来摧毁天网设施的黄色桶上面写的化学物质的名字实际上连导演自己也说不出来。它们来自导演朋友的另外一本电影。那些名字看上去很酷。
19. 阿诺拿着的加特林机枪实际上是一把真枪,用来装在直升飞机或者汽车上使用的。射速是每分钟6000发。实际拍摄的时候降到了2000发,因为这样火舌的效果更猛烈。
20. 阿诺扫射完毕,眼中出现了伤亡人数。注意到了吗?是0.0。好像会有死亡0.1的样子。原先想直接用伤亡人数:0 的。但是这样的效果逊毙了。第三集也出现了类似的镜头,出现的数字是很老土的’000’,所以说不同的导演真的相差很大。
21. 阿诺在公司楼底用手枪和催泪弹发射器打断了n个警察的戏看上去很爽,但是在制作英国版的时候出了大问题。因为英国有一个叫***(抱歉,名字实在不记得了)的帮会,专门用枪打断人的腿。制片公司担心会给英国观众造成不好的联想。
22. 电脑公司的戏是租用了一幢楼拍摄的。最后一场大爆炸的戏看起来很壮观,好像摧毁了整个建筑物。实际上什么也没有损坏。唯一的额外支出是三百美元的水费。因为摄制组无法关闭因为火焰而打开的消防蓬头。
23. 还记得那个很酷的镜头吗?T1000变成粘稠的液体从直升飞机的玻璃窗破洞中渗入机舱。我们要说的是那个从飞机上跳下去的飞行员。他实际上就是本片的特技飞行员。那些镜头中出现的直升飞机都是他在驾驶。这是个伟大的特技飞行员。后面还有一场飞机从桥底下飞过的戏。当时争论很大,摄制组不愿意拍摄这么危险的镜头。最后导演自己和这位老兄谈了一下,他说:我考虑一下。最后完成的相当完美。这位老兄死在了一场直升飞机事故中,但是飞行员不是他。
24. 那辆最后用来追逐的槽罐车上的驾驶员是本片的一个摄影助理。是被T1000干掉的。最后这位老兄很出名。因为后来他座直升飞机掉进了火山口,过了一天才被救出来。
25. 从槽罐车里面泄漏出来的液氮是真的液氮,因为没有替代品可以达到真实的效果。
26. T1000从车上下来的镜头,身上闪闪发亮的冰晶是圣诞节用的亮片碎屑。
27. T1000在高温下慢慢凝结成整体的镜头,前面那部分融化的镜头是用固体水银放在热盘子上拍摄出来的。
28. 最后的拍摄地点不是一个真的钢铁厂,是废弃的钢铁厂改的。里面流动的钢水实际上是牛奶。
29. 阿诺被T1000用重锤撞击得破破烂烂的镜头是用假人拍摄的。导演说:如果真的让阿诺拍完戏,变得破破烂烂的回家,玛丽亚会生气的。
30. 阿诺被铁棍贯穿身体时,眼中慢慢暗淡的红光,是在向第一集致敬。
31. T1000威胁萨拉时,手指变成的铁针是真实的。为了不伤到演员,拍摄的时候用了错开距离拍摄,实际上演员和铁针不在一条直线上。
32. 好了,本片的第二对孪生子出场。当T1000变成萨拉的模样欺骗约翰的时候,真的萨拉从后面出现。此时,站在前面的假萨拉是由琳达.哈密尔顿扮演的,而后面的那个,则是琳达的妹妹莱斯利。
33. 最后干掉T1000和阿诺的那炉钢水就是普通的水,下面打了强烈的灯光。
34. 影片本来的结尾应该是核战没有爆发,萨拉老年时,在公园里看着成年的约翰和孙子玩耍。导演认为琳达的老年妆是在是太烂了,而且和片中年轻的萨拉不太相称。于是就去掉了。改成了现在的电影结局:一条漆黑的公路,不断闪现的黄线,加上琳达的旁白。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个结局的。不过制作这个结局的时候,离片子正式完工只有两天了,制作人员都四散各地了。于是导演从片子里面众人驱车去摧毁天网的那段戏里面截取了一段镜头,加上了旁白搞定。因为这段镜头只有几十秒钟可用,台词长度必须控制得非常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