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谈谈如何理解电影表演需要电影化

谈谈如何理解电影表演需要电影化

发布时间: 2024-09-26 18:33:52

1. 电影表演有哪几个体系

世界三大表演艺术形式,分别是布莱希特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梅兰芳体系。
1、布莱希特其实就是说化身为角色,用尽心思去研究每一个心理和行为的细节,然后完全的还原,这个代表作品应该是《雨人》,其中的那个哥哥,演技派戏骨达斯汀霍夫曼阐释的,好莱坞拍片的时候好像普遍都要去体验角色,就是张艺谋的《十面埋伏》中章子怡也是和盲女一起生活过几个月。当然这样的电影有个问题就是,准备周期太长,对演员的天赋要求太高,如果你不是演戏的材料,就是再怎么体验没用。所以好莱坞的演员贵,是有他贵的道理。
2、梅兰芳体系,也可以说的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表演体系,它有一个固定的范式,这个范式是从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的集合,一颦一笑都是规定动作,每一个腔调你都要在谱,核心讲的是功夫两个字,而感人至深靠的是“熟而生巧”,在明白自己对自己的功夫绝对把握的基础上,在进行个性话的调整。就这一点言,除了中国有这种比较深厚文化同时广的流传度的基础上才会有的表演体系。
3、斯坦尼斯体系,其实就是比较套路化的东西,有一套固定的对于不同感情不同场景同样的表达,然后用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无论编剧写成什么样子,演员要按自己的理解来表演,个人理解,这种流派相对比较适合于普通人,可能不是那么有天赋的人,给你一套东西,你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这种体系应该是舞台剧话剧用的比较多,中国很多演技派演员大部分都是这种流派,黄磊老师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个流派对于原著和原作者的还原方面就差很多了,因为你的出发点是,你不可能成为角色,那么你就不会在贴近角色上下功夫。与布莱希特体系比,他还原的是人物的心理,而布莱希特还原的是形神。

2. 戏剧 话剧 戏曲 电影的区别

1.表演的生活化。电影的纪实性要求电影表演必须真实、自然、生活化。电影演员是在真实的外景或逼真的内景中进行表演创作的,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样真实。戏剧演员是在虚拟的舞台和规定的情景内进行表演创作,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在假定的舞台上信任,感受真实。另外,电影摄影机的运动随时改变着观众的距离与视点。在近景和特写中,演员的一个眼神、肌肉的抽动、皱纹的颤抖都清晰可见,任何虚假、夸张的表演都使观众难以忍受。戏剧演员是在舞台上,要在全身的形体带动下去行动,完全要融入到规定情景中,和影视区别是,这里不是注重某一个地方。当然,电影表演和戏剧表演的生活化决非用生活去代替表演,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一切生活内容,它是以生活原型为基础,经过选择、提炼,再现生活中的人物性格的艺术。戏剧艺术展现手法要相对夸张。

2.表演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时空自由是电影艺术独具的特点。影片中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可以将任何画面与其他画面并列。这种时空的自由造成电影表演的非连续性。为了生产上的需要,电影拍摄既不连贯,又不按顺序,它使演员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甚至颠倒地生活(扮演)在角色中,然而电影在放映时又是连续的并不颠倒的,这就要求电影演员具有在非连续性的“镜头表演”中保持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完整性的能力,能保持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连续性。这就要求电影演员充分深入地研究剧本,把握人物基调、性格及其发展,掌握剧情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形体、心理动作线,确定角色的重场戏、过场戏和高潮戏,处理好表演的力度和节奏。时空局限是戏剧艺术的特点,戏剧演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
话剧《茶馆》
一直从头体验到尾,可以说是一天以剧情人物生活几次,不时的体验,不时的创新,也就造成了戏剧的连续性。

3.镜头感与整体感。电影演员是在摄影机镜头前进行表演创作的,因此必须有镜头感。镜头感包括:表演生活化;对画面的想象与体会;对不同景别、不同摄影技巧的适应;对摄影棚、实景拍摄以及无观众交流、无对手交流的适应。电影演员必须学会分析分镜头剧本提供的条件并根据导演的艺术处理来设计和构思自己的表演,不同景别的镜头要以不同的表演分寸和手段来体现。远景和全景、近景与特写这两极镜头要求演员运用不同的动作幅度和功力技巧。要求更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表情。戏剧演员在舞台上进行创作,注重的是外部整体感,因为舞台是固定的,要根据场景的假定性来迫使观众相信。戏剧演员在台上分析调度,来让舞台愈加真实。因此戏剧演员更注重的是舞台整体,而不是个体。

4.生产条件对演员的要求。电影表演不仅与电影艺术的特性有密切联系,而且受到电影企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电影演员必须适应其各种条件。例如,要经受“无穷等待”的考验:拍内景,要等布光、等摄影技术条件、等美工、等化装、等道具等等;拍外景,要等日出、等日落、等下雨、等下雪等等。又如要适应各种拍摄条件,如寒冷、高温、强光照射等等。戏剧表演是与表演艺术紧密相连的,舞台的假定性可以在任何时候下雨,通过自身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雨水。没有制约。

5.一次性的艺术。电影表演一般都是一次性的艺术,在通过后期剪辑后在电视上播出,这就是这部影视的生命结束。戏剧表演是多次性的艺术,因为戏剧演员每次演出都有新的体验,也有新的表现。可以说戏剧演员每演一次就会有不同的感受与体现。

3. 什么是电影表演艺术

什么是电影表演艺术

引导语:电影表演艺术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以下是我整理的什么是电影表演艺术,欢迎参考阅读!

一、银、屏幕的逼真性:

银、屏幕的逼真性要求表演的生活化,影视反映现实极其逼真,将真实的现实环境(实景拍时,包括现实中的人们)一一纳入自己的形象体系,这就是说,影视演员是在与现实相一致的真实景物中进行表现的。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做到自然、真实、生活化。

二、演员以导演的分镜头剧本进行创作:

其表演必须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通过综合手段体现出来。因此,在表演时必须考虑到银、屏幕的综合效果,并掌握好表演的总体感。

三、演员必须建立镜头感:

影视演员表演时,是面对摄影机或摄像机的镜头的,因此,影视演员必须建立镜头感,包括演员对镜头画面效果的具体感受,适应不同景别以及各种摄影技巧的处理,适应电影或电视特有的场面调度等。如:远景(或全景)与特写(或近景)这二极镜头,显然要求演员运用不同的表演分寸和手段,不同的动作幅度和技巧来体现,前者着重形体的表现力;而后者则要求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面部表情,甚至一个不易察觉的眼神等。一句话,影视演员必须努力掌握或建立镜头感。

四、电影生产特点制约下的表演:

电影、电视是非连续创作,而演员在银、屏幕上表演的逼真性,又常是在实拍中以极大的假定性下完成的.,在创作上即不连贯又无顺序,因此要求演员在开拍前应将角色孕育的非常成熟,包括人物的基调、性格及其发展、规定情景的变化及各种人物关系的掌握、节奏、角度的配置和对各场戏及镜头的设想、处理等。

电影是一次性演出的艺术,一经实拍、表演就固定在胶片或磁带上。这就要求演员在开拍前充分做好案头工作,重视和抓紧电影中的排演及开拍时进入应有的创作状态,在现场抓住最佳的表演瞬间,将最好的表演固定在胶片或磁带上。

影视又是特殊条件下的创作,杂沓的拍摄现场要求演员在创作上高度集中注意力,技术性的拍摄生产要求演员学会在无穷的等待和反复地技术性排练中节省和积蓄精力,以保持旺盛的创作热情投入实拍。

五、形体技能的特殊要求:

电影、电视演员应该掌握多种技巧。如:骑马、开车、游泳、格斗、射击、唱歌、跳舞等,为适应各种角色创作需要,就应更多地练习或学会各种技能。


;

4. 电影表演是什么意思

电影表演是指在电影中演员所扮演角色的表现形式。这涉及到演员的表演技巧、配合导演的意图、场景的氛围等多个方面。表演技巧是电影表演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演员需要具备准确的情感把握和表现能力,通过表情、语言、动作等方式将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使得观众能够真实地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情感,进而更好地接受电影的主题和故事。
在电影表演中,配合导演的意图也是至关重要的。演员需要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故事情节,根据剧本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角度、语气,以及表演的节奏等。只有演员和导演进行良好的合作,才能将电影表演的艺术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电影表演的环境氛围也需要得到注意。电影制作中的场景布置、灯光、声音等环境因素,都将影响到演员的表现形式。演员需要学会适应走位、细节挖掘等, 让自己融入到角色当中。更好的表现环境氛围需要电影制作人、化妆造型、服装、音乐等方面的搭配,更好地刻画出角色形象,提高了整个电影的艺术水平。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索,演员们可以将表演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们能够在欣赏电影表演的过程中,更好地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