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好莱坞反法西斯的电影有哪些
扩展阅读
下载电影快看影视大全 2024-10-08 22:13:49
美女斯丝袜电影 2024-10-08 22:13:00

好莱坞反法西斯的电影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4-10-08 18:47:34

㈠ 有电影《紫日》的介绍吗

影片概况
[编辑本段]
片名:《紫日》Purple Sunset

语言:国语/中文字幕

导演:冯小宁

编剧:冯小宁

主演:富大龙 前田知惠

安娜·捷尼拉洛娃 王学伟

出品人:杨玉冰 周溥雄

制片主任:冯小宁 张晓宁

类型:战争片/剧情片

片长:120分钟

上映日期:2001年

《紫日》获得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剧情简介
[编辑本段]
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法西斯所杀害。悲忿的杨玉福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部分,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影片分析
[编辑本段]
《紫日》的故事讲述1945年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苏联红军从日军手中救下中国人杨玉福,转战途中,苏军与日军发生遭遇战,杨与苏联女军医娜佳逃进森林。路上,他们遇到日本女学生秋叶子,三人共同走上逃生之路……

三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走到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奇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所在就是三人之间的关系,彼此陌生甚至完全对立的人最终相互扶持、萌生友情--这一过程中必将有太多可阅读的人性冲突以及人性美,在好莱坞编剧笔下,这种题材可谓潜力无限,每隔20分钟引爆一颗“催泪弹”绝无问题。但显然冯小宁的最大野心就是混个国内电影奖以更好地在体制内生存,拍摄中他不仅没有丢下国产片导演的惯性思维,反而将国产片病变一面“发扬光大”,加上有《红河谷》式“视觉效果”作伪装,《紫日》很快博得了官方认可并收获“主旋律大片”的赞誉--实际上该片和以小学生为输灌对象的政治教材一样面目可憎,电影作者的思想意识基本停留在70年代国产片水平。“日兵刺杀老太太”这枚“催泪弹”在中、小学生眼里变成“笑弹”就是明证:冯小宁的失败以及被历史淘汰已成定局。

其实《紫日》很有可能拍成大师级作品,三个主人公社会、语言、文化背景不同,促使他们进行沟通的是三人共同面对的生存环境,所以,就算将对白精简到“无声片”地步也不过分,因为,靠画面“说话”可以给导演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将电影叙事的神奇功能发挥到极致--只有做到这一点,影片才可能在叙事形式上同国际接轨从而实现与世界观众进行心灵沟通。冯小宁并没有表现出国际大导演气魄,《紫日》与只能在内地“畅销”的“主旋律大片”《黄河绝恋》一样,根本不具备进军奥斯卡的实力,更无法与《拯救大兵瑞恩》、《太极旗飘扬》等名作相比。

嘲笑与鄙视冯小宁作品甚至成为批判“国产主旋律大片”时不可或缺的步骤。

也许因为积累了太多的失望,看到《举起手来》居然有大喜过望的感觉。这部电影首先出了音像制品,口碑不俗,在特为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举办的“冯小宁作品电影周”上,该片还以“开场大戏”身份亮相,可见在冯小宁创作的战争题材作品中,《举起手来》位置相当重要。

不过,《举起手来》被吹捧成“中国版《虎口脱险》”确实有点名不符实。影片看起来很像《紫日》“泪弹”变“笑弹”之后冯小宁的负气之作:既然抗日题材产生了喜剧效果,干脆就坡下驴将喜剧路线走到底!影片讲述一位农民为了保护国宝金菩萨与日本兵巧妙周旋斗智斗勇,而日本鬼子则洋相百出,残酷血腥的战争在冯小宁笔下犹如“猫和老鼠”的游戏,笑弹频频引爆,观众在欣赏敌人愚蠢的过程中获得“胜利感”和审美愉悦。看得出导演大量学习借鉴好莱坞商业影片经验,表现技巧不再受到沉重主题压迫,开始恢复《战争子午线》时代的洒脱自然。像这样“卡通化”的抗日题材影片并不多见,《三毛从军记》、《绝境逢生》注重喜剧效果,但这两部影片在桥段设计、场面调度方面花费的心计明显不如《举起手来》。

这说明老姜冯小宁只要丢掉虚伪,还是有可能拍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佳作的。

影片简评
[编辑本段]
冯小宁1990年执导的《战争子午线》颇有灵气,时空剪辑手法也较为洒脱,甚至不乏神来之笔。该片曾荣获第1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特别奖、第4届东京国际儿童电影节日本电影评论家奖、第二届日本京都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故事讲述,在战争年代,一支革命队伍沿长城西进,小战士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跨越时空来到现代……张扬的形式感使《战争子午线》成为有史以来最好看的冯氏作品。此后,冯小宁突然染上了张艺谋式景观癖,开始在《红河谷》(1996)、《黄河绝恋》(1999)中大搞“视觉效果”,但山河美景无法掩盖剧情缺陷和特效粗糙,注重外观的冯小宁作品具有了更大的欺骗性,也屡屡暴露特技野心与特技水平发展严重不同步造成的尴尬。所以,在一连串国内政府奖项赐予的“花环”背后,表面风光的冯小宁已经和被过度赞美包围的张艺谋一样到了苦苦支撑乏人喝彩的地步,他们硬伤累累、低级弱智的作品往往让人无法接受,每有新片问世,必将招来一片骂声。

《紫日》的引起轰动,倒并非因为“中、日、俄演员联袂”的国际阵容,而是剧中“日本兵刺杀老太太”的画面引起学生观众笑场,据说这个完全违背作者初衷的结果让冯小宁愤怒已极,他一边申请电影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的红头文件做护身符,一边指责青少年心理素质有问题,一边对当前的教育现状表示痛心疾首。其实孩子们笑这个情节的同时也在笑冯小宁,笑他代表的国产片电影导演特有的愚蠢。该段落并非有意制造喜剧气氛,相反,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以日本兵不敢杀人的怯懦表演突出反战主题,但导演并没有真正从人性角度塑造人物而是按照国产片惯例刻意丑化了日本兵的形象,再加上严重夸张的表演,产生反效果并不出人意料。

影片开头的“大型战争场面”体现出好大喜功的国产片导演与生俱来的“廋驴拉硬屎”精神,拼凑式镜头比比皆是,完全没有场面调度、多机拍摄的空间美感,几乎每个镜头都让人怀疑影片的制作成本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大,寒酸的爆破与音效更使人啼笑皆非。影片结尾的海空大战特效制作同当年的电视剧《北洋水师》一样“狂妄自大”,以为观众不辨真伪很好蒙骗,破绽百出的镜头再三重复之后就构成一种对观众智商的非礼--这类“走过场”式的战争图景既缺乏观赏性,又难带来心灵震撼。技术方面处处败笔、乏善可陈,犹如“电视新闻摄影”的推拉镜头也证明冯小宁导演技艺已经全面倒退。尤其令人无法容忍的是,曾在《战争子午线》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时空闪回”、“时空交错”手法在《紫日》中运用的极其机械、生硬,几乎没有一个段落能够超越观众的想象力。

冯小宁的“战争与和平”系列拍到第六部,革命浪漫主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的旗帜越举越高,按说如此重视思想性的作品理应得到观众的尊重,但观众很难为《紫日》兴奋起来,因为电影的表现形式实在令人垂头丧气。

动态追踪
[编辑本段]
【《紫日》获得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第21届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11月9日落下帷幕,冯小宁导演的中国影片《紫日》获得由观众评出的“最佳影片”大奖。这个奖是由美国观众在170部各国影片中投票选出的。参评影片中有不少参加过今年戛纳电影节,侯孝贤的新片《千喜曼波》也在其中。电影节主席查克-鲍勒先生曾在开幕式上说:“《紫日》是本届电影节中我最喜爱的电影。我非常惊讶的是中国导演居然用了这么少的钱拍出了如此精美的电影。请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去看这部电影。”当电影节最后一天评选揭晓前,鲍勒先生仍笑着说:“我相信中国的《紫日》是最有竞争力的。”结果,《紫日》获最高分,许多选票上都打出了“10分”的满分。

当地报纸以“中国导演冯小宁用小成本完成大制作”、“《紫日》提醒世人应该友爱,停止相互屠杀”为题作了专门报道。当地一位美国记者乘出租车时听到司机说今天晚上他不再出车,要去看电影《紫日》。首映之时影院门前排起购票长队,容纳上千人的影院座无虚席。甚至一些看过冯小宁《红河谷》和《黄河绝恋》的人闻讯而来。美国著名影评人杰妮-海伦女士说:“这部影片具有极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人看后久久回味,影片语言极少,大都是用电影语言在讲述,这使美国观众在观看时减少了语言障碍。”

【冯小宁谈《紫日》:战争片要表现美丽与残酷】

电影《紫日》是导演冯小宁“战争与和平交响诗”的最后乐章。片中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法西斯所杀害……影片即将放映前,记者就一些影片中的问题采访了该片导演冯小宁。

表达最大多数人对于历史共有的感觉是我的创作动机

记者:您认为《紫日》比您以前的战争题材作品有什么突破?

冯小宁:突破真谈不上,人们通常习惯做横向对比,我倒觉得纵向的对比更有意义,我比较相信“上台阶”的说法,就是把一个导演不同时期的所有作品做一个比较。《紫日》是我关于战争与和平这个命题的第六部作品,可以说它是对我前面这些作品的一个总结——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带给人什么?法西斯主义对于人性到底会产生什么作用?是通过电影语言的运用,来表达我对于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的理解。

记者:您的影片总是在思考、探讨一些重大命题,作为导演您是不是肩负责任?

冯小宁:多年以来,战争与和平,人类与环境,文明的命运,困扰着我的始终是这些大命题,我一直都以锋芒毕露、危言耸听的姿态在作品中大声疾呼,口吻严峻让人感觉每一个明天似乎都可能是世界末日,现在回头看自己早年的一些作品,真有些……不堪回首。这么多年过去,首先感觉叫嚣是没有作用的,在整个的创作与思考的过程中,倒是越来越强烈感觉到人性和精神的不可战胜,好比“北洋水师”,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的过程中100年前的一次失败经验嘛,所谓“人可以被消灭,但精神不会被打败”,表达最大多数人对于历史共有的感觉正是我的创作动机。

《紫日》是我关于“战争与和平”思考的一个总结

记者:目前在国内,始终以影片探讨战争与人性的导演恐怕只有您一人,您会继续地坚持下去吗?

冯小宁:如果非要这么讲,恐怕我也只有承认。前面说过《紫日》将是我关于战争与和平思考的一个总结,对于这一主题的思考阶段到此结束。实际上,在同一题材下创作的不同作品,是不断苛求自我、寻求满足感的一个过程。这总让我想起早几年要拍《嘎达梅林》去爬雪山的经历——在山脚下仰望雪山,看到山顶就在那里,等爬上去才知道只上了一个小坡,看见的那个顶还在上面很远。爬呀爬,等到真爬上了自己看见的顶,才发现那只是高高隆起的山的鞍部,真正的顶隐没在云中根本看不见。

记者:从《红河谷》、《黄河绝恋》到《紫日》,都无一例外地选取了荒凉壮观的自然景致,从西藏雪域到黄土高坡,现在又是一望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把故事放置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冯小宁:我是学美术出身,我始终相信电影应当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除了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本身的需要,我首先考虑的就是要拍得美丽,实际上我是个唯美主义者。

记者:您的“战争三部曲”的前两部,每次都有很惨烈残酷的战争描写,这次《紫日》会是一样吗?

冯小宁:会的。战争残酷,而人在战争中挣扎求生,个人的命运几乎完全被战争主宰,同时每个人又在内心交战,充满了敌我矛盾和人性的斗争。美丽与残酷在观众心中产生强烈反差,这就有了美学上的意义。

记者:在这部影片中苏军的形象是怎么样的?角色娜佳的意义又是什么?

冯小宁:苏军的形象首先就是盟友。当然,苏军的进入,包括这里面抗日战争的背景,都只是叙述故事所需要的背景,并不是故事的主线,真正的故事是在三个人之间展开的,是关于他们三个人如何从敌人变成朋友,如何最终都成为反法西斯的战士。娜佳的意义代表多民族的参与,实际上在宏扬主题——反法西斯无国界,世界各民族应当相互团结,彼此都应该是朋友,是兄弟姐妹。

我不在乎参赛,更关注世界和平

记者:中国人杨玉福在片中的身份为什么是农民,而不是一个战士,您在创作方面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杨玉福的角色是被拯救、被解放者,还是其他什么?

冯小宁:还是从当时中国人的大多数考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大多数人是农民,而杨玉福就可以做他们的代表。他是侵略战争的直接受害者,不明不白地被杀害全家、从自家的地里被掳走,本能地为了生存挣扎,心中充满破家血仇,同时又因为人性本能不能杀害无辜,而内心饱受折磨。

记者:《黄河绝恋》去年曾经参赛角逐奥斯卡,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作为一部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影片,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决不逊色于影片在艺术观赏及商业娱乐方面的贡献,那么这一次的《紫日》是否也有在国际电影节送展参赛的打算?

冯小宁:很多人以为我喜欢送去国外参赛评奖,实际上恰恰不是这样,从来就没有一次是我本人要求或亲自送去评奖,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我认为一个心态成熟的导演不必过分看中国际奖项。参展是另一回事。广泛地参展可以让更多的民族和世界范围内的人民了解我们的影片和我们的主张,所以我当然希望这部影片可以尽可能多地去参展,去让更多的人关注世界和平问题。

㈡ 请推荐几部战争题材电影

尽管LZ要的是现代欧美战争片,但我推荐你去看一下1986年国产的《血战台儿庄》,这部片子远比《太行山上》出色一万倍,它是我们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一部拿得出台面的抗战片,票房收入2.7亿,这个记录直到张艺谋的《英雄》出现才被打破,但考虑到1986年的物价的话,《英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超越《血战台儿庄》。

30部顶级的二战电影

01、《莫斯科保卫战》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80年代的鸿篇巨制,冷战末期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苏联电影,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莫斯科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作从德至苏、从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战欧洲战场的首次胜利——莫斯科保卫战,讲述了德国法西斯不败的神话是如何被粉碎的。战争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词也来自该片——苏军连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领28名战士同几十辆德军坦克进行了4小时的艰苦战斗,在牺牲前高呼:“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02、《卡萨布兰卡》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又名《北非谍影》。在无数影史最伟大的爱情电影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令《乱世佳人》或《罗马假日》汗颜不已,作为二战影片的至尊地位,同样毋庸置疑,第16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本片的背景设在二战时期北非摩洛哥的重镇卡萨布兰卡,以反法西斯主义战争为导向,采用传统的正叙手法,通过男女主人公相遇、相爱、别离的回忆,及男主角对女主角诉说愁肠苦衷,讲述了一段动人、美丽、崇高、宛如童话的爱情故事。无论剧本的改编、导演的掌控、演员的表现均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03、《巴顿将军》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人物传记片之集大成者。男主角乔治-斯科特戏里戏外均入木三分地诠释了角色——开篇6分钟的教科书级演说,其表现简直是“暴戾军神”巴顿的附体,而凭此片获奥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领奖,不懈地斥责好莱坞的盛宴不过是“荒唐的声色犬马”。本片据说是尼克松他最喜欢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肯尼迪、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国人对美国政体的信念产生了动摇,而侵越战争的失败更使美国青年纷纷拒服兵役,当众烧毁兵役证。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扬牛仔精神的电影,隐藏的政治动机不言而喻。尽管如此,仍不能抹杀这部出色的历史巨片的精良品质,而“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悲剧式英雄”的准确定位,堪称本片成功的关键。

04、《钢琴家》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淫贼巨匠罗曼·波兰斯基根据维拉德斯劳·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而成,同时,又在其中大量回顾了自身的童年经历——作为一名波兰的犹太人,在德占区内生不如死、暗无天日的生活。阴郁无望的氛围、深沉悲凉的心境,在波兰斯基凄厉决绝的镜头下,愈显狰狞。纳粹令人发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艺术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紧牙关。最震撼的镜头既不是意念的钢琴演奏、也不是德国军官的良心发现;主人公听到脚步声远处的脚步声,急中生智扑倒在地,一队路德国兵嚣张地跑过,根本没在意他——镜头俯瞰:尸横遍野。

05、《拯救大兵瑞恩》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斯皮尔伯格联手汤姆·汉克斯“申奥”的作品,虽然在最佳影片单元匪夷所思地败给了《莎翁情史》(奥斯卡评委涉嫌舞弊的焦点事件,米拉麦克斯不择手段的宣传攻势的巅峰),但老斯在最佳导演奖项成功地梅开二度。本片站在了前辈作品《漫长的一天》的肩膀上,在承认了《漫》是好莱坞传统手法描述“诺曼底登陆”的顶点的同时,巧妙地进行借鉴,在霸王行动的背景下,以拯救瑞恩这一令人不解的军方指令,探讨生命的价值,从而以小见大、感人心脾,尤其是开篇的登陆场面,堪称20世纪末战争电影的点睛之笔。

06、《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与《攻克柏林》、《莫斯科保卫战》并称苏联的“解放三部曲”,80年代苏联电影史诗巨制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于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攻防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苏联政府的协助下,以几近完美的水准将欧洲战场的伟大转折点真实地还原,为20世纪苏联战争电影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07、《细细的红线》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也是绝无仅有的单纯白描太平洋战场残酷的瓜达尔康尔岛战役的作品。以调度大场面的控制力见长的导演特兰斯·马利克,牵手好莱坞叛逆分子西恩-潘,通过梦魇般恐怖血腥杀戮,探讨了“生”与“死”、“理性”与“疯狂”等战争状态下是非莫辨的艰深问题。导演反复利用俏丽的南太平洋风光来反衬战争的惨绝人寰,逃兵发人深省的内心独白、日军幽灵一般的突如其来……令战争的惊悚、无常登峰造极。

08、《逃离索比堡》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如果说《辛德勒名单》是好莱坞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悲恸展示,《逃离索比堡》则可谓欧洲电影界对黑暗往事的恐怖回忆。最撕心裂肺的镜头既不是牧师请求替晕倒的青年受死、也不是俄国军官与犹太姑娘绝爱的生离死别——闲适的田野、旖旎的阳光、清澈的长空,尘世以最纯洁的躯体陪衬焚尸炉的烟囱里升起的袅袅罪恶,天清气朗,万籁俱寂,甚至无情得不曾流过一滴泪水。

09、《桂河大桥》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1957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第30届),二战电影中非常独特的一部作品。故事发生在被世人关注甚少的亚洲滇缅泰战场,以被俘的英美士兵为主角,讲述了在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的残暴管制之下,囚徒的悲惨生活——他们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成为侵略者以战养战的工具,担负修筑的桂河大桥,实际上是日军补给线的运输要冲。在自身呕心沥血创造的桂河大桥,与配合游击队毁坏敌方交通线的炸毁任务面前,男主角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10、《辛德勒名单》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巨匠斯坦利·库布里克(《辛德勒名单》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良师益友,代表作《漫游太空2001》、《大开眼戒》,《人工智能》系斯皮尔伯格为纪念他的创意而拍)曾讥讽本片彻头彻尾地虚伪。尽管如此,小金人依然毫不犹豫地拥抱了《辛德勒的名单》,并最终圆了此前7次空手而归的斯皮尔伯格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梦。虽然好莱坞商业气息的存在令本片在艺术层面上不够纯粹,但作为一名犹太人,导演斯大叔致敬、祭奠的真挚情怀仍感人至深。特别是当银幕上出现那双小红鞋的时候,在另一位犹太裔艺术家伊萨克-帕尔曼大师用小提琴表述的柔肠百转的无尽哀思里,观众无不声泪俱下。

11、《中途岛海战》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众星云集的商业大片,七十年代的银幕硬汉、当红男星们几乎在本片中大聚首:查尔顿-赫斯登、亨利-方达、格伦-福特、罗伯特-梅彻姆、克里夫-罗布森、詹姆斯-科伯恩、汤姆-塞莱克、三船敏郎……讲述的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1942年6 月初的中途岛海战。拥有如此奢侈的票房号召力,在全球范围内的热映可谓意料之中。虽然电影本身品质平平,仅仅是众多好莱坞商业战争类型片里中规中矩的一分子,但现在看来仍颇具感染力的海战场面,在没有光魔(《星战》系列的特效公司)、维塔(《指环》系列的特效公司)的年代里,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12、《血战台儿庄》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1982年,广西依靠中央统战部30万拨款,加上广西社会各界捐款合计300万,经过4年拍出了至今为止唯一一部能被世界认可的二战电影,当年全球赢得2.7亿票房,这个票房记录直到20年后才由电影《英雄》打破,影片一改过去中国战争片中士兵英勇无敌的形象,生动反映出普通士兵对战争的恐惧和军事长官在战前的焦虑犹豫,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巨片意识且获得强烈反响的军事题材影片,据说蒋经国就是看了这部片后才决定允许老兵返乡。大量海外华商开始返乡投资其内蕴深刻的银幕造型,开放式的故事结构,在艺术成就上也达到了八十年代中国军事题材影片所能达到的高峰。

13、《英国病人》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第69届奥斯卡奖(1996年)最佳影片,堪称描述二战史事的各类影片中,最婉约的一部。大导演安东尼-明格拉以如诗如画的镜头,讲述了一段令人怅惘的爱情悲剧。无论开篇飞机俯瞰的沙丘绵延如缕,抑或破败的疗养院内孤独的痴男怨女……隽永的画面、朴素的叙事赋予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别样的崭新的灵魂。而雷夫-范恩斯、克里斯汀-托马斯-斯科特、朱丽叶特-比诺什、威廉-达福四位主角令人心悸的完美表演更将缠绵悱恻的情绪诠释得淋漓尽致。

14、《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经典影片,艺术性与商业性在本作中得以完美结合。在纳粹占领区组织反抗运动,同时又要清除革命队伍内部潜伏的卧底,既不乏《平原游击队》的大智大勇,又充斥《无间道》的暗藏机锋。反映了东南欧解放前夕,伟大的南斯拉夫人民在敌人后方开辟自由的斗争历程。

15、《虎口脱险》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用喜剧的方式调侃二战的佳作,法式浪漫与幽默的二战形象代言片。虽然拿占领区下的不光彩历史大加戏谑的勇气多少有点没心没肺,但法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对本片的喜闻乐见却彻彻底底令评论界和史学界闭上了嘴。差点忘了说,本片是法国电影票房史上当之无愧的冠军,坚持至今。

16、《偷袭珍珠港》(虎!虎!虎!)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5周年,美日联手摄制的商业大片,将40年代的 “9·11”——偷袭珍珠港事件搬上银幕。本片导演为日本电影界大师级人物深作欣二,深作先生大胆地将视角锁定在侵略国一方,从日本军国主义虎视眈眈策划阴谋开始,将其锁定目标、部署具体的作战计划、外交上欺骗美国……直至最终偷袭成功的每一步有条不紊地呈现给观众,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通过美国军方的麻痹大意、姑息养奸加以对比,充分警示了和平年代的人们,防范于未然的必要性,比数年前的那部“特效大片”《珍珠港》要经典百倍。

17、《美丽人生》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如果说还有哪部关于二战的喜剧片,能与《虎口脱险》相提并论,那么《美丽人生》定是无二之选。本片仅仅是德军迫害犹太人的无数惨剧中的沧海一粟,但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却更显悲情,直指人心。主人公一边继续哄着孩子开心、一边从容地被纳粹士兵押赴行刑,随着孩子视野之外传来一声冷酷的枪击,在观众凄绝而模糊的视线中,最伟大的父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升华——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难怪小金人将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男主角打包送给了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本片的缔造者——意大利喜剧之王罗伯特·贝尼尼。

18、《兵临城下》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描述了苏德大战背景下,两位狙击手的单独较量。尽管江湖味道浓重,但导演让-雅克-阿诺并没把影片简单地变成两位宗师不识人间烟火的华山论剑,相反,群像对抗的巷战戏份安排得适时适量,不仅很好地衬托了两大高手过招,更营造出人群中的孤独感——一种独孤求败的情绪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卖,为英伦帅哥裘德·洛彻底打开了北美市场,从此,他摆脱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开始稳步担纲男一号。如没有这部《兵临城下》,日后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会跟谁配戏。

19、《风语者》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吴宇森执导的另类战争史诗,将英雄惜英雄的武侠元素(这种男性之间的友谊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金大侠的《倚天屠龙记》)融于其中,堪称“二战版”《翻译风波》。本片投资过亿,而票房几乎血本无归,不仅使吴导拍《华工血泪史》的愿望落空,也直接导致了派拉蒙的高层改组,更是日渐衰微的米高梅决策失败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月终于被索尼兼并)。对电影界的影响,远比其对二战的纪念意义大得多。

20、《U-571》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2000年的商业巨制,对潜艇战进行了详实的叙述。在幽闭狭小的船舱空间内,尽可能多地挖掘了情节。既有潜艇战的水下对抗,又有破译密码的高科技斗智,而猎杀U-571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出惊心动魄的深海捉迷藏。

(再补充10部经典二战影片)

21、《战鸽快飞》

影片的主角是一批反纳粹的鸽子,他们的觉悟自然要比只知道逃亡的小鸡们高明许多,强烈的爱国意识注定他们要创造非凡的历史。二战题材过去在动画片里一直比较少见,这次的《战鸽快飞》正好填补了空白。《战鸽快飞》里鸽子的外表、着装以及军事训练、飞行表演都处处模仿了人类。惟妙惟肖的拟人化演出,笑料迭出的故事情节,加上没有血肉模糊的杀戮场面,小兵立大功的《战鸽快飞》也在欧洲电影市场取得了高票房。

22、《最长的一天》

老美投入人力规模最庞大的一部战争片,云集众多一线男巨星,阵容之强实属罕见。《最长的一天》以叙事为主,从盟军、德军和法国抵抗力量多方面、多角度全景式地描述诺曼底登陆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不成功便成仁,众志成城的盟军奋勇抢滩,从水上打到陆上惨烈战况的处理一气呵成。影片的大格局、大气势可圈可点,而对决策将领和登陆士兵等人物的着墨也是生动深刻。

23、《不列颠之战》

又名《空军大战略》。大型空战影片,汇集众多一流英国明星,大量精彩的空战场面堪称经典。虎视眈眈的纳粹德国试图跨越海峡征服英伦三岛,派遣数量庞大的战斗机、轰炸机对英国狂轰滥炸。孤立无援的“伦敦上空的鹰”靠架次有限的战机和灵活多变的战术,同仇敌忾反抗侵略者的空中火力。《不列颠之战》中的飞行和空袭场面拍得壮观逼真,在当时没有电脑特技的辅助下可以做到这么出色真是难能可贵。

24、《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前苏联出产过《攻克柏林》、《解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围困》等大量纪实性的卫国战争影片。和上述影片不用,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根据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改编而成。《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对战时人性的描写和探究具有非凡的意义,影片传达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备受推崇。伟大的苏联人民在二战中蒙受的损失是最为惨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五位女兵和残酷的战争联系在一起。

25、《沙漠之狐》

又名《隆美尔传》。有“沙漠之狐”称号的艾尔温·隆美尔将军,是轴心国在北非战场的陆军元帅,他所率领的北非军团行兵如有神助,看似不可战胜,令同盟国备感困扰。在1942年6月的利比亚图卜鲁克战役中,德军以15,000名的弱势俘虏了33,000名英军,令隆美尔声名大噪。英美同意联合进行北非大反攻,由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率领比德军多五倍的坦克车于1943年5月在大沙漠进行摧毁性的决战。此时,隆美尔知道希特勒的气数已尽,个人无力可回天,乃返回德国,在联军保证其家人生命安全之下自杀殉国。詹姆斯·梅森演得出色感人,如今被公认为好莱坞最出色的战争英雄传记片之一。

26、《从海底出击》

又名《潜艇风暴》。沃夫·彼得森导演的海底战争片,在出品本片的德国创下极高卖座纪录。剧情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发明了一艘出没无踪的深海潜水艇,在海战中无往不利,后来跟英国海军发生了遭遇战,双方都有重大牺牲。影片制作认真,戏剧张力逼人。导演在潜艇内狭窄的空间内运用行云流水般的镜头将船上的军队生活作出生动逼真的呈现,海战镜头的气氛亦掌握得相当不错。

27、《坦克大决战》

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间盟军与德军的一场坦克大战,德军由罗伯特·肖饰演的希斯将军率领,企图在圣诞前夕对盟军作全面反击,但计划功败垂成,被亨利·方达饰演的凯晨将军发现,因而双方发生殊死战。原来的宽银幕电影颇能表现出这部巨制的战争气势,在小屏幕上欣赏当然会打点折扣。不过,导演肯·安纳金的叙事手法仍算流畅,加上一群老牌演员也演出卖力,使影片维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28、《血战阿拉曼》

这部由斯皮尔伯格操刀监制的影片从一名意大利士兵的视角对二战期间,发生在北非的一场举世闻名的坦克大战——阿拉曼战役做出独到的解构。再现了战场的血腥残酷、双方最高指挥官的战术交锋、以及淹没在黄沙血海下的累累白骨所折射出的种种人性……

29、《决战斯大林格勒》

又名《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导演约塞夫·维尔斯迈尔从德国人的角度描述二战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整部影片展示了宏大的战争画面,纷飞的炮火伴着腥风血雨,更衬托出了那些年轻士兵的渺小与无奈。导演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战争做了深入细致的刻画,战争的残酷、心灵的扭曲、友谊的考验,均纳入导演的视野,把发生的事情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让后人进行深深的思考。

30、《帝国的毁灭》

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等历史事件。执导该片的是德国著名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希特勒的扮演者是曾出演过获奖影片《柏林苍穹下》的德国杰出演员布鲁诺·冈茨。该片在德国取得了3000万欧元的骄人票房,同时也引发了评论家的众多非议。观众普遍认为,《帝国的毁灭》对希特勒的描写过于人性化,有美化纳粹之嫌,不过也有为数不少的电影专家对这部冷静客观、以人文主义表现手法拍摄的电影盛赞有加。

㈢ 好莱坞历史上口碑最好的20部电影

1.CITIZEN KANE (1941) 公民凯恩

这部片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最经典之作,被世人称为“现代电影的纪念碑”。故事叙述了美国报业大亨查尔斯·福斯特·凯恩的一生。包括主人公的童年、事业、爱情、婚姻、权力、友情...

这部电影是1941年由雷电华公司出品;年仅25岁的奥尔逊. 威尔斯编、导、演的处女之作。这是一部容量丰富、富于哲理的传记影片。现代电影和传统电影有许多分野,其中最显著的是对故事元素的处理。公民凯恩不再是传统的顺序结构及单视点的封闭结构,而对故事作了倒叙式和开放式的处理。该片共获得九项提名,然而却败在了《青山翠谷》的手下,最终只获得最佳原创剧本一项奖。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成为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之一。五十多年来,它一直被电影工作者们奉为经典。前不久,美国电影学院为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评选出美国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一百部影片。《公民凯恩》当之无愧地排名第一。

2. CASABLANCA (1942) 卡萨布兰卡

又译《北非谍影》,集美人英雄,战争爱情于一体。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第二天,华纳电影公司买下了剧本《人人都去里克酒店》的拍摄权。制片人沃利斯和导演迈克.柯蒂斯对在此时此刻拍一部反法西斯题材的、同时又不失好莱坞特点的影片都很感兴趣,于是找来了爱普斯坦兄弟等三名写电影剧本的老手来加以改编。同时,精心挑选了不同国籍的著名电影演员扮演片中的人物:有扮演依尔莎的瑞典女演员英格丽.褒曼、扮演里克的美国演员亨弗莱.鲍嘉、扮演拉斯罗的奥地利演员保罗.亨莱德、扮演司特拉斯少校的德国演员康拉德. 维德特和扮演雷诺中尉的英国演员克劳德.雷因斯,就是配角都由第一流演员组成。在第16届奥斯卡评选中,卡萨布兰卡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黑白片摄影、最佳剧本、最佳音乐、最佳剪辑等八项提名。最后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

3. THE GODFATHER (1972)教父

教父是根据马里奥.普佐的畅销小说改编。原小说问世后,被西方评论界称为现代通俗小说的杰作。教父片长三小时。小说的主要情节与人物基本上保留,但删去了一些赤裸裸的描写。全片是通过局外人——迈克尔的妻子凯的视角加以表现的,科莱昂家的种种内幕活动显得那么荒唐可怕。策划、暗杀、追逐、枪战等场面连续不断,气氛肃杀,且用纪实手法处理,真是摄人心魄,目不忍睹。该片对了解黑手党的内幕提供了相当形象化的材料。

该片荣获第4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三项奖。

4. GONE WITH THE WIND (1939)乱世佳人

乱世佳人这部根据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畅销小说《飘》改编的影片,从筹拍到完成,历时三年,耗资四百万美元。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先后动用了十八位编剧,最后由西德尼.霍华德改编成电影剧本。塞尔兹尼克除了参与编写剧本,并精心选择了包括导演和演员在内的一批第一流电影艺术家参与摄制。

这部巨片长达三小时四十五分。该片前半部如同一首史诗,在亚特兰大城交战、逃难、枪杀、大火等场面规模宏伟,色彩雄浑;后半部则是一出令人悲恸的心理剧,以戏剧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与社会冲突中个性毁灭的过程:越是追求财富,就越是冷酷无情。

作为好莱坞历史上最重要的经典影片之一的乱世佳人的原底片被安置在一只金罐里,成为电影史上的一件珍贵文物。

5. LAWRENCE OF ARABIA (1962)阿拉伯的劳伦斯

这是一部真正伟大的惊险片,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把两个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方面成功地结合起来——它既有宏伟的战斗场面,又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富有情趣和才智的研究。。《时报》杂志曾经评论道:“一次又一次地,宽银幕的巨大的长方形画框就像一个极大的熔炉的门那样敞开着,观众全神贯注盯住纯净的金子般的沙子熔化的闪光,盯住空旷、灿烂的无垠苍茫,就好象盯住上帝的眼睛一样。”

由于此片的伟大成就,它获得了第三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彩色片摄影、最佳彩色片美工、最佳剪辑、最佳音响和最佳原创音乐等七项大奖。并被誉为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传记影片之一。

6. THE WIZARD OF OZ (1939) 绿野仙踪

根据同名童话改编的经典儿童音乐电影。小女孩桃乐丝因为与收养她的婶婶顶嘴,独自外出,结果被龙卷风刮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小人国。在仙女和人们的帮助下,她沿着黄砖路到绿水晶城去找大魔法师寻找回家的办法。
本片由《飘》的导演制作, 情节动人,旋律优美,意义深远。其主题曲“彩虹曲”多年来传唱不休。在第十二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这部电影获得了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歌曲奖。

7. THE GRADUATE (1967) 毕业生

讲述一名刚从学校毕业的男子,在夏季的旅行中,和一对母女的故事,表现了那个年代青年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和想要什么。
片中的音乐,已经成为经典。
由年轻的达司丁霍夫曼和Anne Bancroft主演,并获得同年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此外本片还获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等。

8. ON THE WATERFRONT (1954) 码头风云

讲述一名码头工人的“斗争”过程,反映了50年代纽约的政治面貌。获得了同年包括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最佳画面等几项奥斯卡大奖。

9. 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单

这是本排名中年代最靠后,名次最靠前的影片。似乎到现在,它的画面还深刻的印在人们脑海。
本片是一部充满智慧与热忱的电影,也是史帝芬史匹柏从影以来最感人肺腑的作品,
获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最佳导演、 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电影剪辑六项大奖。
而片的音乐无疑已经成为世界电影音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10.INGIN' IN THE RAIN (1952) 雨中曲

这是我相当喜欢的一部轻松而优美的音乐片,据说,男主人公在雨中撑伞跳舞的场面,至今仍是电影学院和舞蹈学院学生的必修课。
剧情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歌舞剧演员如何发现新的演出风格,。并获得巨大成功。
虽然它没有夺得奥斯卡几项奖,但片中的诙谐,音乐与舞蹈与故事情节完美的配合,为电影史增色不少。

11. 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美好的生活

雷电华出品的黑白片,1946年由法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执导,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唐娜瑞德(Donna Reed)、亨利崔佛斯(Henry Travers)主演。

詹姆斯史都华饰演一名一直努力在追求良善的小镇青年,但却觉得自己失败而想自我了结,守护天使亨利崔佛斯则让他看到他过往的义行和错误。

改编自作家Philip Van Doren Stern寄给友人当作圣诞贺卡的一篇小故事,原始剧本的观点较光明且充满幽默,但导演卡普拉将其处理成一部较严肃的经典之作。
“风云人物”是法兰克卡普拉在二次大战退役后执导的首部电影,也是第一次和影帝詹姆斯史都华合作。

风格延续先前的“富贵浮云”、“浮生若梦”,同样追寻着美国人的梦。

卡普拉在自传中则表示本片是其最好的作品,然而当年遭遇强劲对手“黄金时代”(奥斯卡最佳影片),在首映期损失了52万5千美元。

阵容上都是一时之选,包括唐娜瑞德、里昂巴里摩等,都将角色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12. SUNSET BOULEVARD (1950) 日落大道

说实在的,关于这部片子的资料很少。当年它败于奥斯卡最佳影片《彗星美人》脚下,但并不妨碍它在电影史上的地位。片又译“红楼金粉”,为派拉蒙出品的黑白片,1950年由比利怀德(Billy Wilder)执导,葛洛丽亚史璜森(Gloria Swanson)、威廉荷顿(William Holden)主演。本片是好莱坞传奇黑白片喜剧之一。是好莱坞明星云集胜地,其中在日落大道上一幢巨宅发生了命案,一名编剧家乔吉利斯(威廉荷顿饰)被枪杀在泳池中,故事展开倒叙。

查尔斯·布雷克特因《日落大道》获奥斯卡最佳创作剧本奖,及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乐配乐三项奥斯卡。

13.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桂河大桥

根据彼埃尔·布尔的同名小说改编 ,哥伦比亚(Columbia)公司一九五七年摄制出品。导演:大卫·里恩,主要演员:亚历克·金纳司(饰尼科森)杰克·霍金斯(饰法顿),早川雪州(饰斋藤)威廉·霍登〔饰希尔兹)。讲述1943年在日本占领下的缅甸边境关于一座桥的修建和最后的炸毁。堪称电影史上最曲折、最深刻的战争题材电影。

本片共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和最佳音乐等七项奖。

14. SOME LIKE IT HOT (1959) 热情似火

1959年由比利怀德编导,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汤尼寇帝斯(Tony Curtis)、杰克李蒙(Jack Lemon)主演。改编自百老汇音乐剧“Sugar”。时间背景在1929年禁酒令风行时期。

片中男扮女装的巧妙设计,不仅让两位男主角展现了精湛演技,亦是颠覆性别意识的时代先驱。玛丽莲梦露和乔布朗饰演他俩的恋人,梦露的银幕形象仍维持一贯的性感风骚、天真纯情,扮演诱人的歌手,可说是她最性感的一次演出。布朗的表演则让人笑中带泪。

曾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

15. STAR WARS (1977) 星球大战

这是本排行中最靠前的一部科幻片,可见其在70年代对人们陈旧思想的冲击。由二十世纪福斯出品,1977年由George Lucas)编导,马克汉米而(Mark Hamill)、嘉莉费雪(Carrie Fisher)、哈里森福特(Harrison Ford)主演。

本片可说是科幻片山祖师乔治卢卡斯的代表作,在70年代风靡全球,并引领科幻片风潮。
16. ALL ABOUT EVE (1950) 慧星美人
福斯特出品的黑白片,1950年由约瑟夫孟基维兹(Joseph L.Mankie
wicz)执导,主要演员:苔蒂·台维丝(饰玛戈)、安娜·巴克斯特(饰艾娃)、乔治·桑德斯(饰艾德逊)、加莱·梅里尔(饰比尔)、曼丽琳·梦露(饰卡丝维尔小姐)。

《慧星美人》展示了舞台生活的内幕和一位无名姑娘如何登上明星宝座的经历。本片是编导孟基维兹根据广播剧“The Wisdom of Eve”改编而成,剧本结构比“日落大道”严密而实在,对白更充满机智与辛辣的攻击性,恰如其份的揭示了舞台后的黑暗。

《慧星美人》夺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音响等六项大奖。

17. THE AFRICAN QUEEN (1951) 埃及皇后
IFD出品,1951年由约翰赫斯顿(John Huston)执导,亨佛莱鲍嘉(Humphrey Bogart)、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主演。故事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亨佛莱鲍嘉饰演一名沿河卖货的酗酒商人,凯瑟琳赫本则饰演一名拘谨保守的修女,两人因形势所逼共乘载货的小船逃难,后来还将其改装成鱼雷艇突击德军的炮舰。因为个性南辕北辙,沿途两人时常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但经历此次共患难,他们惊讶地发觉自己竟然爱上对方。全片绝大部份时间只有两位男女主角在对戏,但两个硬底子演员足撑大局、让人不觉枯燥。因本片在局部的妙趣横生,美国电影学会在’77年将本片选为“美国十大最佳电影”之一。

男主角鲍嘉也以本片荣膺奥斯卡影帝。

18. PSYCHO (1960) 触目惊心
由Shamley出品的黑白片,改编自劳勃柏洛区的小说,由约瑟夫史蒂法诺编剧。1960年由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执导,安东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珍妮李(Janet Leigh)主演。

本片可说是一部空前成功的恐怖电影,技巧大胆、画面惊人,即使在数十年后谋杀与血腥的场面仍吓得观众尖嘶惊跳。为希区柯克最富技巧的经典名作,从没有一部关于谋杀与精神病患的影片,会使观众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故事描述一名盗取公款的女郎在逃亡期间投宿於汽车旅馆,却在浴室中遭精神分裂的狂人杀死。她的妹妹和男友加入警方的调查,在逐步侦查下终于揭露狂人的真相。

紧张大师希区柯克成功地用纯熟的电影技巧操纵观众情绪,而珍妮李在浴室被害的一幕已成影史上的经典画面,导演在短短30秒中,剪入35个镜头,以快速剪接和精细镜位,营造出逼真凶残的效果。此外拍赫曼尖锐弦乐的配乐亦对紧张气氛的培养有甚大贡献。

个人认为现代导演所导演的所谓恐怖片,尚不能望其项背。

19. CHINATOWN (1974) 唐人街
派拉蒙出品,1974年由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执导,杰克尼柯逊(Jack Nicholson)、费唐娜薇(Faye Dunaway)、约翰赫斯顿、罗曼波兰斯基主演。

曾获奥斯卡最佳原着剧本,故事背景为30年代的洛杉矶,一名私家侦探(杰克尼柯逊饰)受雇於一美丽的少妇(费唐娜薇饰)去侦查她丈年的婚外情,未料却因此涉入一宗复杂的财阀阴谋与乱伦惨剧中。

一部情节复杂而戏味浓郁的怀旧侦探片,编导演均有精彩演出,是70年代美国黑色电影的代表作品。但是,本片带有的辱华意味,值得批判。

20.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飞越疯人院
联美出品,1975年由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执导,杰克尼柯逊、露意丝弗莱彻(Louise Fletcher)、布拉德杜里夫(Brad Daurif)主演。

改编自肯基塞的小说,一名充满叛逆性的中年囚犯假装精神异常,而被送入州立精神病院。由于他领导院中病患反抗医院的高压制度,后来真的被院中医生将他电击成痴呆者。

本片可说是反映当时嬉皮文化、反政府体制之时代思潮的作品,导演则以温和保守的叙事形式处理具高度批判性的严肃主题,达到雅俗共赏之效。

本片荣获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改编剧本、男主角、女主角。

21. THE GRAPES OF WRATH (1940) 愤怒的葡萄

二十世纪福斯出品的黑白片,1940年由约翰福特(John Ford)执导,亨利方达(Henry Fonda)、珍妮达葳儿(Jane Darwell)、约翰卡拉定(John Carradine)主演。

改编自约翰史坦贝克的经典小说,描述在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期,有一个Joad家族随着成千的奥克拉荷马州的农民一样,忍痛离乡背景到加州谋生,尽管现实不如理想,遭人排挤、压柞,但他们仍不放弃希望。可以说,电影很好的反映了原作的内涵。

本片不仅是导演约翰福特的杰作之一,同时它也经由电影语言纪录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辛酸、悲痛,无论在编、导、演、摄、乐方面皆表现出高超的水准。

不但当年首映时引起广大的共鸣外,即使在五十多年后再观看本片仍能感受到它的雄浑气魄、强烈的控诉性及人性光辉。

美国电影学会在’77年将本片选为美国十大佳片之一,而全美影评人于’73年票选中也选它为“十部美国最伟大电影”之一。

本片导演、女配角共获两座奥斯卡奖。

22.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2001太空漫游

由米高梅出品,1968年由史丹利库布力克(Stanley Kubrick)执导,凯尔杜里亚(Keir Dullea)、威廉薛佛斯坦(William Sylvester)、贾利洛伍德(Gary Lockwood)主演。

描写人类自猿猴时代进展至21世纪的整个历史进程,最后电脑不听太空人的命令,企图与人类的智慧抗衡。本片最初公映时,很多人觉得它深奥冗长而沈闷,不过现在已被公认是廿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它的科学幻想力惊人地用映象传现出来,至今迄无人能超越;做为一项科技反扑的预言,也无人能像它那般令人不寒而栗。

其中的道具布景亦精采万分,全片大部份的经费都花在精巧的道具布景上。从筹划到完成整整费了五年,特殊效果的摄制即耗掉一年半。

登上’68年卖座总排行榜亚军,但是,本片仅获得奥斯卡最佳特效奖,

23. THE MALTESE FALCON (1941) 马耳它之鹰

为华纳出品的黑白片,1941年由约翰赫斯顿(John Huston)执导,亨佛莱鲍嘉(Humphrey Bogart)、玛丽阿斯托(Mary Astor)、薛尼格林史屈(Sidney Green Street)主演。

改编自侦探小说大师汉密特的代表作“马尔他之鹰”是编剧约翰赫斯顿的执导处女作,也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可说是树立了日后黑色电影的标竿。

同时亦是亨佛莱鲍嘉首次建立其“形象”,他扮演的侦探Sam Spade孤独、冷酷而善恶莫辨,成为了往后类似角色如“北非谍影”、“夜长梦多”的蓝本,为无数后生尽模仿。

剧情描述Spade在搭档遭杀害后,被卷入几名可疑人物的阴谋中,他们正不择手段想拥有一尊昂贵的小雕像。

本片大约是排名中唯一未获奥斯卡奖的影片,虽曾经入围最佳影片、剧本和男配角(薛尼格林史屈)三项大奖,但不敌当年的《青山翠谷》,《太虚道人》锻羽而归。

24. RAGING BULL (1980) 愤怒的公牛

1980年由联美出品的黑白片,由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执导,劳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凯西莫里亚蒂(Cathy Moriarty)、乔派西(Joe Pesci)主演。

40年代的美国中量级拳王杰克拉莫,经多年苦战而爬到巅峰,可惜在’54年被新秀击败后便一蹶不振。退出拳坛后在迈阿密开酒吧,因放荡不羁导致和妻子离婚,又被控入狱。出狱后仍经营酒吧,并当谐星娱乐顾客。

劳勃狄尼洛再一次发挥其“演什麽像什麽”的功力,从20多岁演到中年,在影片最后甚至增胖60磅,说服力十足,也为他赢得奥斯卡影帝头衔。

不过和以往的拳击电影不同的是,“愤怒的公牛”的拳击场面不多却逼真有力,短短12分钟的拳赛让人悲痛至极,接近惨不忍睹。

本片获得最佳男主角, 最佳剪辑金像奖。

25.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1982) E.T.外星人
这是一部相当杰出的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人的科幻片,它第一次使外星人如此可爱与亲切。
环球1982年出品,由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执导,狄华勒斯(Dee Wallace)、亨利汤玛斯(Henry Thomas)、茱儿巴里摩(Drew Barrymore)主演。是大导演史匹柏最着名、也是最受喜爱的一部电影。

片中描写外星ET因太空船故障误降地球而被一个小男孩收容,但ET不甘寂寞的个性,却为他和他的家人带来许多麻烦……。

曾获55届奥斯卡音乐、音响、音效、视效四座奖,并蝉连北美票房冠军十余年,直到近来才陆续被卷土重来的“星际大战”及“铁达尼号”所破。

全片以几名小童星为主角,看似是部儿童电影,但它传达的温暖、幽默和十足的想像空间,却也令成人同样感动甚至潸然落泪,童星亨利汤玛斯、茱儿巴里摩亦因此片而家喻户晓。
26. DR. STRANGELOVE (1964) 奇爱博士

是Columbia哥伦比亚出品的黑白片,1963年由史丹利库布力克执导,彼德谢勒(Peter Sellers)、乔治史考特(George C. Scott)主演。

原名又叫“如何不去忧惧炸弹而喜欢它?”(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充满反讽和揶揄。剧本由导演库布力克等编写,以彼德乔治的小说“红警报”(Red Alent)为蓝本。

六○年代初期正是甘乃迪与赫鲁雪夫对立得最紧张火爆的时期,库布力克即用真实的美国军政界为背景,安插荒谬的人物与情节来反映出人们当时的矛盾心态。

故事放置在五角大厦的作战室,美国空军指挥基地及一架载着足以毁灭世界的氢弹的B-52轰炸机在叁个地点上面来回地剪接。

时间愈到后面,剪接的速度愈快,危机被映象的悬疑力推挤到极顶点,令观众坐立不安猛冒冷汗,可是中间又插入几个怪物的畸态及心理,让人不得不笑。

演员杰出的表演使得全片光彩夺目,彼德谢勒一人即分饰三角:美国总统、英国军官及怪异的奇爱博士。

本片也未曾获奥斯卡奖。

27. BONNIE AND CLYDE (1967) 雌雄大盗

华纳出品,1967年由亚瑟潘(Arthur Pann)执导,华伦比堤(Warren Beatty)、费唐娜薇(Faye Dunaway)、金哈克曼(Gene Hackman)主演,是华伦比堤首部自制主演的代表作,也捧红了费唐娜薇。

提起雌雄大盗,马上就会让人联想起邦妮和克莱德这对拍档。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背景在3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他们俩人不但结伙抢劫银行,甚至杀害不少无辜,走上命丧枪下的不归路。

在导演亚瑟潘的独特美学营造下,全片散发着浓郁的怀旧色彩,末场的慢动作枪杀镜头,更如同一场凄美的死亡祭典。让人紧张的同时,不知道自己对主人公是恨是爱。

当年首映时,被卫道者及评论界骂得体无完肤,不过它不但没在攻击中倒下去,反而变成热门影片,赚进了大把钞票,也使得年轻人的服饰与思潮都趋向仿效30年代的式样。

本片还有一项特殊风格,即是将喜剧感和恐怖味熔合一炉,那种浪漫而诙谑化的犯罪过程十分逗趣,但渐渐地却导入恐怖与血腥的死亡阴影里,奥立佛史东的“闪灵杀手”便受其影响。

曾获1967年,第40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摄影两座奖。

28. APOCALYPSE NOW (1979) 现代启示录

1979年联美出品,由法兰西斯柯波拉(Francis Coppola)执导,马丁辛(Martin Sheen)、劳勃杜瓦(Robert Duvall)、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主演。

改编自康拉德原着“黑暗之心”,是柯波拉筹划四年,耗资千万的代表作之一,描述越战期间一名美国上尉奉命深入柬埔寨丛林,寻找一名据地为王的美军上校寇兹,并将他暗杀。

本片是柯波拉备受争议的战争史诗作品,借由美国上尉的任务之旅,带领着观众历经一场迷惑、混乱和超现实的漫长探索。

全片的最精采之处,就是Vittorio Storaro惊人的摄影映像,完全是他将观众带入迷茫的丛林中。整体而言,这是一部能够震撼人心的作品,柯波拉的手法雄浑,将炮火漫天的越战,塑造成人类末世的地狱景观。大约,以后的战争片都可以从这里借鉴到一些感觉。

曾获坎城影展大奖,和奥斯卡最佳摄影、音响两座奖。

不过也由于他的大手笔花费,使得当年制作费不断追加,使电影的制作趋向高投入来获得大场面。

29.MR. SMITH GOES TO WASHINGTON (1939) 史密斯先生去京都

也是哥伦比亚出品的黑白片,1939年由法兰克卡普拉(Frank Capra)执导,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克劳德莱恩斯(ClaudeRains)、珍亚瑟(Jean Arthur)主演。法兰克卡普拉的经典作之一,描写一名理想化的青年试图改变美国参议院中腐化枉法的经过。

詹姆斯史都华饰演的史密斯先生被挑选进参议院暂代病重的参议员空缺,当他来到国会大厦,却被一群贪污的政客所淹没。然而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并谴责所见到的不法情事。

片中詹姆斯史都华的演出又一次让人信服,并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男主角奖,其刚正不阿的银幕形象堪称典范。也反映了美国影人狭隘的标榜主义。

曾获国家影评人协会票选为年度十大佳片之一;并入围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剧本、男配角(两位)、音效、配乐、室内装饰等九项金像奖,但可惜当年正好遇上《乱世佳人》,先生不抵佳人,最后仅有路易斯佛斯特的原始故事夺魁。

30. 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 (1948) 浴血金沙

1948年华纳出品的黑白片,由约翰赫斯顿执导,亨佛莱鲍嘉、华特赫斯顿(Walter Huston)、提姆霍特(Tim Holt)主演。

导演兼编剧约翰赫斯顿制作了多部此类型的影片,不过这部描写发生在墨西哥内贪婪、恐惧和谋杀的电影,无疑是当中最成功的,男主角亨佛莱鲍嘉的精湛演出也是重要因素。

他在本片的造型是最特殊的,在两小时的映像里,我们看他从一个和蔼可亲的人逐渐变为妄想狂,最后丧心病狂地杀了他的好友;造成他堕落疯狂的原因是黄金,而黄金这个东西为何会变成祸源,为什麽有力量蚀毁人心就是本片的重心。

在原着小说中仅含着极单薄的社会意识,约翰赫斯顿却加强了对资本家的抨击,但全片却未曾提到“资本主义”的字眼,他将自己的主张隐藏在演员的个性与行为表现的背后。这应该是一个高明的导演最好的演绎方法,隐含自己个人的观点,却又能让观众理解到。

而影片的强烈动感在于它俐落的剪接及映象,不用诡异的角度而直接诉诸观众,影片结构十分简捷有力。

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及华特·赫斯顿的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

31. ANNIE HALL (1977) 安妮·霍尔
1977年联美出品,由伍迪艾伦(Woody Allen)执导,伍迪艾伦、黛安基顿(Diane Keaton)主演。

这是一部自传性色彩相当浓的浪漫喜剧,由伍迪艾伦和当时的爱侣黛安基顿一同合作。

片中艾维辛格和安妮霍尔在网球场结识,互有好感进而相恋、同居,却因生活、观念上的磨擦而导致分手,之后两人试图复合,但终因不适合而结束。

大体而言,整部片并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相当自由奔放,对白洋溢着纽约”知识分子”对世事的批判,有种伍迪艾伦式的自我嘲讽,让人不禁莞尔,他的喜剧风格也自此确立。

此外,黛安基顿在片中的中性装扮也引领一阵服装风潮。

本片的得奖纪录洋洋洒洒,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女主角、导演、编剧奖以及最佳男主角提名奖(当年,与”星球大战”在奥斯卡上出尽风头);英国影艺学院最佳影片、女主角、导演奖;金球奖喜剧/音乐类女主角;导演协会最佳导演奖;全美、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女主角奖。

32. 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教父2

派拉蒙出品,1974年由法兰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执导,艾尔帕西诺(Al Pacino)、劳勃狄尼洛(Robert DeNiro)、黛安基顿、劳勃杜瓦(Robert Duvall)主演。

㈣ 20部不同视角的二战电影!值得收藏

前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美英法中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被侵略国家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是人类 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人类 历史 。其影响广泛地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和 科技 各个层面。人类的战争活动由此由盲目走向自觉、由浮躁走向理智、由幼稚走向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 历史 阶段。

本期分享会将为大家带来与二战有关的20部电影,从不同视角看待这场人类史上的最大浩劫,既有残酷的战争大片,也有不同国家的战争反思和解读。其中不乏名垂影史的不朽杰作!

1、《最长的一天》1962

导演: 肯·安纳金 / 安德鲁·马顿主演: 理查德·伯顿 / 肖恩·康纳利

豆瓣8.5IMDb7.8

所谓“最长的一天”是分别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第登陆这一 历史 战役的来龙去脉。影片拍得恢弘激烈,堪称史诗!该片大咖荟萃,诸多明星跑龙套。

2、《啊!海军》1969

导演: 村山三男

主演:中村吉右卫门、岛田正吾、梓英子

豆瓣7.0IMDb7.0

曾被林彪之子林立果写入《571纲要》的江田岛精神即来自本片。作为“军国主义”大毒草电影该片曾轰动国内。

3、《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

导演: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

主演:伊琳娜·舍夫丘克、奥斯特罗乌莫娃·奥丽加

豆瓣8.5IMDb8.0

电影根据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代表作改编。80年代引进后,这部电影曾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成为一代经典!

4、《大君主》1975

导演: 斯图尔特·库柏主演: Brian Stirner / 达维德·哈里斯

豆瓣7.8IMDb7.1

这部电影正是描写D-day:1944年6月6日,盟军二战最大的诺曼底“大君主”登陆行动,该片荣获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是之后许多电影参考的二战佳作。

5、《从海底出击》 1981

导演: 沃尔夫冈·彼德森主演: 尤尔根·普洛斯诺 / 赫贝特·格勒内梅厄

豆瓣9.1IMDb8.3

6、《斯大林格勒战役》1993

导演: 约瑟夫·维尔斯麦尔主演: 多米尼克·霍卫兹 / 托马斯·克莱舒曼

豆瓣8.2IMDb7.5

斯大林格勒战役无疑是整个二战甚至是人类 历史 上最为宏大也是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它不仅与中途岛、阿拉曼一起构成了二战的重要转折,更以巨大的伤亡与破坏,绝望的攻伐与残酷杀戮被世人所铭记。

7、《辛德勒的名单》 1993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 连姆·尼森 / 本·金斯利

豆瓣9.5IMDb8.9

影史最伟大的二战电影,一举荣获当年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8、《拯救大兵瑞恩》 1998

导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主演: 汤姆·汉克斯 / 汤姆·塞兹摩尔

豆瓣9.0IMDb8.6

同样由斯皮尔伯格执导,该片是影史伟大的战争电影之一,其逼真的战争场面,成为后来战争片争相效仿的对象。而其开创性的颤镜,重新定义了战争视觉。

9、《细细的红线》1998

导演: 泰伦斯·马力克

主演: 西恩·潘 / 伊莱亚斯·科泰斯

豆瓣7.8IMDb7.6

根据美国作家詹姆斯·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荣获1999年柏林际电影节金熊大奖。讲述二战的南太平洋上,日美双方展开激烈角逐,人性的底线在炮火声中被彻底摧毁。

10、《兵临城下》 2001

导演: 让-雅克·阿诺

主演: 裘德·洛/艾德·哈里斯/蕾切尔·薇兹

豆瓣8.5IMDb7.6

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是影史精彩的狙击电影之一!

11、《珍珠港》 2001

导演:迈克尔·贝

主演:本·阿弗莱克 / 乔什·哈奈特

豆瓣7.9IMDb6.2

影片由爆炸狂魔迈克尔·贝执导,讲述了珍珠港事件后,两位美军飞行员带着特殊使命:轰炸日本本土。影片真实再现了当年珍珠港事件的惨烈,自杀性反击的决绝和牺牲精神。

12、《进攻列宁格勒》2009

导演: 亚历山大·布拉夫斯基主演: 加布里埃尔·伯恩、米拉·索维诺

豆瓣7.3IMDb6.1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肆虐时期,德国纳粹入侵苏联。在经历长达4个月的攻坚战无果后,希特勒决定用饥饿和围困的方式夺取列宁格勒。纳粹围城三年,尸横遍野的列宁格勒成为一座死亡之城。

13、《女狙击手》2015

导演: 谢尔盖·马克利斯基

主演: 尤利娅·别列希尔德 / 叶甫盖尼·齐加诺夫

豆瓣7.6IMDb7.1

该片取材于苏联女英雄、神枪手帕夫利琴科的生平,讲述了苏联她在战争爆发后中断学业,参军奔赴前线,书写了二战史上一段不朽的传奇故事。

14、《开战日》2015

导演: 罗尼·伊兹拉

主演: 皮鲁·埃斯贝克、拉斯·米克尔森

豆瓣7.5IMDb6.6

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国军队穿过国界进入丹麦境内。丹麦日德兰岛的自行车连队和摩托车连队是最先抵御德军进攻的丹麦部队。4个小时后丹麦沦陷。这部电影再现了这段 历史 。精彩好看!

15、《国王的选择》2016

导演: 埃里克·普派主演: 加斯帕·克里斯滕森/安德斯·巴斯莫·克里斯蒂安森

豆瓣7.4IMDb7.1

1940年4月9日,德国在同一天出兵北欧,同丹麦一样,弱小的挪威也不经打,但是挪威国王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这将永远改变他的国家。看完本片你就会明白北欧为何是今天的样子!

16、《敦刻尔克》 2017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主演: 菲恩·怀特海德 / 汤姆·格林-卡尼

豆瓣8.4IMDb7.9

好莱坞鬼才诺兰的第一部战争巨作。获得第90届奥斯卡最佳剪辑奖。影片带有浓烈的诺兰式风格,三条不同时间线的主观战场体验,将“敦刻尔克”这场二战著名的大撤退表现得非常独特。

17、《冒牌上尉》2017

导演:罗伯特·斯文克

主演:麦克斯·库巴彻 / 米兰·佩舍尔

豆瓣8.5IMDb7.4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名十九岁的普通国防兵威利赫罗德在二战最后两周内成为所谓的“埃姆斯兰德刽子手”的故事。他凭借捡到的上尉制服而假冒军官,将溃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来组成特别任务小组,一路抢掠地在行将陷落的纳粹帝国大地上为所欲为,并以元首为榜样掌握起逮捕和生杀大权。

18、《永远的0》 2013

导演: 山崎贵主演: 冈田准一 / 三浦春马 / 井上真央

豆瓣7.5IMDb7.3

由网友留言说非常想看这部电影。这部交错时空的电影,通过寻找飞行员久藏,回顾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种种经历。在第38届日本电影学院奖中荣获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八项大奖。

19、《无声的抵抗》2020

导演: 乔纳森·雅库博维奇编剧: 乔纳森·雅库博维奇主演: 杰西·艾森伯格 / 艾德·哈里斯

豆瓣6.7IMDb6.2

当人们诟病二战法国的窝囊遭遇时,电影聚焦传奇法国哑剧艺术家马塞尔·马索在二战时期的传奇经历。

20、《灰猎犬号》 2020

导演: 亚伦·施耐德

主演: 汤姆·汉克斯 / 伊丽莎白·苏

豆瓣8.2IMDb7.0

这部最新的二战电影由汤姆·汉克斯亲任编剧和主演,改编自真实 历史 事件。展现50多小时内美国驱逐舰和德国潜艇的连场对决。

㈤ 求一部犹太反法西斯的电影 一个女犹太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德国 她把头发和身上的毛发染成黄色的

黑皮书

http://www.mtime.com/movie/46124/

㈥ 二战电影

当仁不让的是《拯救大兵瑞恩》啦!
其次是德国在8几年拍的《斯大林格勒》(注意不是苏联拍的那部啊!这部是从士兵的角度描写这次战役的。)
然后就是《兵临城下》,狙击手之间的对决蚂贺也是比较精彩的

《兵临城下》法国
导演:让·雅克·阿诺
主演:约瑟夫·费因斯 裘德·洛 瑞切尔·薇兹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描述了苏德大战背景下,两位狙击手的单独较量。尽管江湖味道浓重,但导演让-雅克-阿诺并没把影片简单地变成两位宗师不识人间烟火的华山论剑,相反,群像对抗的巷战戏 份安排得适时适量,不仅很好地衬托了两大高手过招,更营造出人群中的孤独感——一种独孤求败的情绪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卖,为英伦帅哥裘德·洛彻底打开了北美市场,从此,他摆脱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开始稳步担纲男一号。如没有这部《兵临城下》,日后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会跟谁配戏。

瓦西里·泽索夫是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他一枪毙敌的绝招在不到10天的战斗里就狙杀了40多名德国兵,一时间“瓦氏神枪,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然而在之后的几天,苏军的狙击兵也连连被人枪杀,对方同样只使用一发子弹。真正的对手来了!

《兵临城下》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战中共毙敌400余名,是前苏联著名的狙击英雄。和好莱坞的战争大片相比,这部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影片不遑多让,影片中,瓦西里和德军狙击手斗法的镜头让观众不由含吵窒息,新兵们乘船渡河的场面扣人心弦,而苏联全线反攻的震撼场景,又使人欣赏到一道视觉盛宴。

《兵临城下》也是欧洲影坛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作品,达到了9000万美元,这其中德国资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拥有了反省德国历史的特别含义。

《珍珠港》就是那电脑特效漂亮,个人认为不如《虎!虎!虎!》来的真实。《虎!虎!虎!》和《中途岛》、《冲绳岛》都是经典的二战战争片

《铁翼蓝天》也不错啊!讲的是捷克被占领后飞行员来到英国做志愿飞行员的故事,比较感人的。

《帝国的毁灭》也可以看一看,这部电影会改变你对希特勒的印象。

《钢琴家》《辛德勒名单》讲的都是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但后者更经典。
《钢琴家》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淫贼巨匠罗曼·波兰斯基根据维拉德斯劳·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而成,同时,又在其中大量回顾了自身的童年经历——作为一名波兰的犹太人,在德占区内生不如死、暗无天日的生活。阴郁无望的氛围、深沉悲凉的心境,在波兰斯基凄厉决绝的镜头下,愈显狰狞。纳粹令人发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谈物侍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艺术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紧牙关。最震撼的镜头既不是意念的钢琴演奏、也不是德国军官的良心发现;主人公听到脚步声远处的脚步声,急中生智扑倒在地,一队路德国兵嚣张地跑过,根本没在意他——镜头俯瞰:尸横遍野。

《辛德勒的名单》美国 ,最经典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利亚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尔夫·费因斯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是个国社党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善于利用关系攫取最大的利润。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

然而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他清楚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地保护犹太人,使其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泪流满面,他为未能救出更多的犹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将永远被犹太人铭记在心。

《辛德勒的名单》让全世界感到震惊,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于1994年3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桥》南斯拉夫, 最难忘
主演:瓦·济沃耶诺维奇 斯·派罗维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的边缘,然而他们仍不死心,为了挽救危局,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

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

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一个工程师,但这个工程师恰恰是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影片是南斯拉夫经典二战影片,真实再现一场激烈的大桥争夺战、一次勇气与信仰的考验。炮弹从头上掠过,大桥在脚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意大利 ,最伤感
导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贝鲁奇

1941年,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二战的硝烟之中,但西西里岛仍是一片宁和,这里正是男孩雷纳托的家乡。他和所有13岁的孩子一样,天真、快乐、不安分,对生活充满幻想。终于有一天遇到了改变他生活的女人——玛莲娜。这位漂亮的寡妇令所有的男人着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战争在继续。传来了玛莲娜丈夫的噩耗。玛莲娜为了生存,开始了出卖肉体的生涯。
影片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但是战争留给女人的伤痕,永远无法愈合。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前苏联 ,最悲情
导演:斯·罗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表现了一场局部战斗,几位女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与德军的战斗。影片结尾处,准尉在女兵们的坟墓前凭吊,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地为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愤慨并为女兵们的牺牲流下热泪。

这部出品于1972年的战争影片,曾经获得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以及1975年列宁奖金等多项大奖。在中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不仅是因为片中有一幕在当时算是惊世骇俗的“裸戏”,更因为它将女性在战争面前的抉择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争,往往应该让女人走开,而在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中,女人却大胆地走入了战争。影片中,女兵们曾拥有的梦幻般爱情生活和战争的惨烈残酷相交织。当这群充满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女孩子最终相继战死沙场时,影片控诉法西斯暴行的主题得到了完全的展现。

《虎口脱险》法国、英国 ,最幽默
导演:杰拉尔·奥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用喜剧的方式调侃二战的佳作,法式浪漫与幽默的二战形象代言片。虽然拿占领区下的不光彩历史大加戏谑的勇气多少有点没心没肺,但法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对本片的喜闻乐见却彻彻底底令评论界和史学界闭上了嘴。差点忘了说,本片是法国电影票房史上当之无愧的冠军,坚持至今。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飞机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飞行员分别被油漆匠、动物管理员和乐队指挥所救。迫于形势,油漆匠和指挥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飞行员,去和中队长大胡子在浴室碰头。在几次误会后,他们终于接上了头。

在热情的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戏。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这部影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当年曾创下法国历史最高票房纪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奈斯与演技派明星布尔维尔配合杰拉尔·奥利天才的编导手法,使影片成为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



《布谷鸟》\(俄罗斯\、《安妮日记》\(美国\、《狙击手》\(苏联\、《老枪》\(法国\、《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桥》\(南斯拉夫\、《虎口脱险》\(法国\、《六月六日登陆日》\(美国\共8部精彩的二战电影在每晚10时播出。 这其中《老枪》、《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虎口脱险》

好莱坞在过去50年拍过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起码有好几十部,本文主要将重点锁定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正统战争片,稍为边缘化的二战电影,像《辛德勒名单》、《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爱。


1。《西线平魔》1949年出品,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电影的张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讲述德军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本片敢于将德军主帅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国老兵争议。

3。《桂河大桥》1957年出品,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7项大奖。

4。《最长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演员阵容空前,有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肖恩·康纳利等。
《最长的一天》美国 ,最真实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罗·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的诺曼底登陆战。这也是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庞大的一部战争片,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底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仿如在观众眼前重现整个事件。并且粗中有细,无论决策的将军或登陆的士兵都显得栩栩如生,成绩相当难得。

影片的演员阵容也属空前,歌手保罗·安卡也演出了一个动人的角色,并为本片写了一首雄壮的主题曲。《最长的一天》被影迷奉为二战电影盖棺之作。

5。《坦克大决战》1965年出品,叙事手法流畅,加上亨利方达等演员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6。《大布列颠之战》1969年出品,由英国精英群起出动拍摄而成,片中战机遮天蔽日的空袭场面拍得壮观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顿将军》1970年出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人物传记片之集大成者。男主角乔治-斯科特戏里戏外均入木三分地诠释了角色——开篇6分钟的教科书级演说,其表现简直是“暴戾军神”巴顿的附体,而凭此片获奥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领奖,不懈地斥责好莱坞的盛宴不过是“荒唐的声色犬马”。本片据说是尼克松他最喜欢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肯尼迪、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国人对美国政体的信念产生了动摇,而侵越战争的失败更使美国青年纷纷拒服兵役,当众烧毁兵役证。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扬牛仔精神的电影,隐藏的政治动机不言而喻。尽管如此,仍不能抹杀这部出色的历史巨片的精良品质,而“一个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悲剧式英雄”的准确定位,堪称本片成功的关键。

8。《偷袭珍珠港》(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国与日本合拍,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来龙去脉,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5周年,美日联手摄制的商业大片,将40年代的“9·11”——偷袭珍珠港事件搬上银幕。本片导演为日本电影界大师级人物深作欣二,深作先生大胆地将视角锁定在侵略国一方,从日本军国主义虎视眈眈策划阴谋开始,将其锁定目标、部署具体的作战计划、外交上欺骗美国……直至最终偷袭成功的每一步有条不紊地呈现给观众,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通过美国军方的麻痹大意、姑息养奸加以对比,充分警示了和平年代的人们,防范于未然的必要性,比数年前的那部弱智特效大片《珍珠港》要经典百倍。

9。《中途岛》1976年出品,二战影片多以西线为背景,这部是极少以东线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阵容强大,海战场面真实,使本片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众星云集的商业大片,七十年代的银幕硬汉、当红男星们几乎在本片中大聚首:查尔顿-赫斯登、亨利-方达、格伦-福特、罗伯特-梅彻姆、克里夫-罗布森、詹姆斯-科伯恩、汤姆-塞莱克、三船敏郎……讲述的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1942年6月初的中途岛海战。拥有如此奢侈的票房号召力,在全球范围内的热映可谓意料之中。虽然电影本身品质平平,仅仅是众多好莱坞商业战争类型片里中规中矩的一分子,但现在看来仍颇具感染力的海战场面,在没有光魔(《星战》系列的特效公司)、维塔(《指环》系列的特效公司)的年代里,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辛德勒名单》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巨匠斯坦利·库布里克(《辛德勒名单》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良师益友,代表作《漫游太空2001》、《大开眼戒》,《人工智能》系斯皮尔伯格为纪念他的创意而拍)曾讥讽本片彻头彻尾地虚伪。尽管如此,小金人依然毫不犹豫地拥抱了《辛德勒的名单》,并最终圆了此前7次空手而归的斯皮尔伯格一个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梦。虽然好莱坞商业气息的存在令本片在艺术层面上不够纯粹,但作为一名犹太人,导演斯大叔致敬、祭奠的真挚情怀仍感人至深。特别是当银幕上出现那双小红鞋的时候,在另一位犹太裔艺术家伊萨克-帕尔曼大师用小提琴表述的柔肠百转的无尽哀思里,观众无不声泪俱下。

《拯救大兵瑞恩》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斯皮尔伯格联手汤姆·汉克斯“申奥”的作品,虽然在最佳影片单元匪夷所思地败给了《莎翁情史》(奥斯卡评委涉嫌舞弊的焦点事件,米拉麦克斯不择手段的宣传攻势的巅峰),但老斯在最佳导演奖项成功地梅开二度。本片站在了前辈作品《漫长的一天》的肩膀上,在承认了《漫》是好莱坞传统手法描述“诺曼底登陆”的顶点的同时,巧妙地进行借鉴,在霸王行动的背景下,以拯救瑞恩这一令人不解的军方指令,探讨生命的价值,从而以小见大、感人心脾,尤其是开篇的登陆场面,堪称20世纪末战争电影的点睛之笔。

二战电影大全
爱在战火:当爱情遭遇残酷战争
中国战场:穿越历史再现台儿庄血战
血腥杀戮:残酷岁月造就《辛德勒名单》
传奇将领:银幕英雄演活悲剧巴顿
海底出击:U571掀起深海连环猎杀战
空中对垒:古董战机助阵《珍珠港》
地面激战:大兵瑞恩还原战争残酷
谍影重重:梅艳芳演绎川岛芳子

《莫斯科保卫战》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80年代的鸿篇巨制,冷战末期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苏联电影,真实、恢宏的战争场面在现代战争片中无出其右者。《莫斯科保卫战》长达300余分钟,分《侵略》、《台风战役》两部,拍摄过程历时两年,约有五千名士兵、近一万名群众、二百五十余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其中。本作从德至苏、从高层决策至基层部署、从后方帷幄至正面战场,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战欧洲战场的首次胜利——莫斯科保卫战,讲述了德国法西斯不败的神话是如何被粉碎的。战争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词也来自该片——苏军连政治指导员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领28名战士同几十辆德军坦克进行了4小时的艰苦战斗,在牺牲前高呼:“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

《卡萨布兰卡》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在无数影史最伟大的爱情电影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令《乱世佳人》或《罗马假日》汗颜不已,作为二战影片的至尊地位,同样毋庸置疑,第16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本片的背景设在二战时期北非摩洛哥的重镇卡萨布兰卡,以反法西斯主义战争为导向,采用传统的正叙手法,通过男女主人公相遇、相爱、别离的回忆,及男主角对女主角诉说愁肠苦衷,讲述了一段动人、美丽、崇高、宛如童话的爱情故事。无论剧本的改编、导演的掌控、演员的表现均天衣无缝、无懈可击。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与《攻克柏林》、《莫斯科保卫战》并称苏联的“解放三部曲”,80年代苏联电影史诗巨制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于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攻防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苏联政府的协助下,以几近完美的水准将欧洲战场的伟大转折点真实地还原,为20世纪苏联战争电影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细细的红线》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也是绝无仅有的单纯白描太平洋战场残酷的瓜达尔康尔岛战役的作品。以调度大场面的控制力见长的导演特兰斯·马利克,牵手好莱坞叛逆分子西恩-潘,通过梦魇般恐怖血腥杀戮,探讨了“生”与“死”、“理性”与“疯狂”等战争状态下是非莫辨的艰深问题。导演反复利用俏丽的南太平洋风光来反衬战争的惨绝人寰,逃兵发人深省的内心独白、日军幽灵一般的突如其来……令战争的惊悚、无常登峰造极。

《逃离索比堡》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如果说《辛德勒名单》是好莱坞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悲恸展示,《逃离索比堡》则可谓欧洲电影界对黑暗往事的恐怖回忆。最撕心裂肺的镜头既不是牧师请求替晕倒的青年受死、也不是俄国军官与犹太姑娘绝爱的生离死别——闲适的田野、旖旎的阳光、清澈的长空,尘世以最纯洁的躯体陪衬焚尸炉的烟囱里升起的袅袅罪恶,天清气朗,万籁俱寂,甚至无情得不曾流过一滴泪水。

《桂河大桥》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1957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第30届),二战电影中非常独特的一部作品。故事发生在被世人关注甚少的亚洲滇缅泰战场,以被俘的英美士兵为主角,讲述了在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的残暴管制之下,囚徒的悲惨生活——他们在不知情的状态下成为侵略者以战养战的工具,担负修筑的桂河大桥,实际上是日军补给线的运输要冲。在自身呕心沥血创造的桂河大桥,与配合游击队毁坏敌方交通线的炸毁任务面前,男主角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英国病人》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第69届奥斯卡奖(1996年)最佳影片,堪称描述二战史事的各类影片中,最婉约的一部。大导演安东尼-明格拉以如诗如画的镜头,讲述了一段令人怅惘的爱情悲剧。无论开篇飞机俯瞰的沙丘绵延如缕,抑或破败的疗养院内孤独的痴男怨女……隽永的画面、朴素的叙事赋予这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别样的崭新的灵魂。而雷夫-范恩斯、克里斯汀-托马斯-斯科特、朱丽叶特-比诺什、威廉-达福四位主角令人心悸的完美表演更将缠绵悱恻的情绪诠释得淋漓尽致。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经典影片,艺术性与商业性在本作中得以完美结合。在纳粹占领区组织反抗运动,同时又要清除革命队伍内部潜伏的卧底,既不乏《平原游击队》的大智大勇,又充斥《无间道》的暗藏机锋。反映了东南欧解放前夕,伟大的南斯拉夫人民在敌人后方开辟自由的斗争历程。

《美丽人生》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如果说还有哪部关于二战的喜剧片,能与《虎口脱险》相提并论,那么《美丽人生》定是无二之选。本片仅仅是德军迫害犹太人的无数惨剧中的沧海一粟,但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却更显悲情,直指人心。主人公一边继续哄着孩子开心、一边从容地被纳粹士兵押赴行刑,随着孩子视野之外传来一声冷酷的枪击,在观众凄绝而模糊的视线中,最伟大的父爱得到了至高无上的升华——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难怪小金人将最佳外语片和最佳男主角打包送给了集编、导、演于一身的本片的缔造者——意大利喜剧之王罗伯特·贝尼尼。

《风语者》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吴宇森执导的另类战争史诗,将英雄惜英雄的武侠元素(这种男性之间的友谊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金大侠的《倚天屠龙记》)融于其中,堪称“二战版”《翻译风波》。本片投资过亿,而票房几乎血本无归,不仅使吴导拍《华工血泪史》的愿望落空,也直接导致了派拉蒙的高层改组,更是日渐衰微的米高梅决策失败的重要标志之一(上月终于被索尼兼并)。对电影界的影响,远比其对二战的纪念意义大得多。

《U-571》
写实程度★
纪念意义★★★
经典指数★★

00年的商业巨制,对潜艇战进行了详实的叙述。在幽闭狭小的船舱空间内,尽可能多地挖掘了情节。既有潜艇战的水下对抗,又有破译密码的高科技斗智,而猎杀U-571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出惊心动魄的深海捉迷藏。

㈦ 超好看的50部经典励志电影

超好看的50部经典励志电影

1.西线无战事 ——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具有强烈思想性的作品,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揭示了惨绝人寰的战争实况,击溃了所谓的“爱国”迷梦

2.马路天使 ——中国早期社会问题片的集大成者,海派城市市井生活的经典写照,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

3.乱世佳人 ——好莱坞“第一巨片”,展现着旷世爱情的绝世佳作,奥斯卡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至高点”

4.魂断蓝桥 ——镜花水月痴人泪,蓝桥愁断离人肠,战争时期一首催人泪下的爱情绝唱,电影史上三大凄美不朽的爱情悲剧之一

5.公民凯恩 ——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反映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在物质世界中的生存状态,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诗”

6.卡萨布兰卡 ——世界电影殿堂中的经典之作,以爱情故事贯穿起来的惊险侦探片,蕴涵着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反法西斯激情

7.小城之春 ——一部典型的心理抒情片,世界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开创了中国电影史上诗化电影的先河

8.罗生门 ——挖掘人性丑恶的巅峰之作,在国际影坛上产生重大影响的第一部日本影片,标志着日本的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纪元

9.罗马假日 ——流芳百世的浪漫经典,电影史上爱情文艺片的典范,温馨浪漫中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10.后窗 ——“永远的惊悚大师”的杰出代表作,一则“看电影”的寓言,一首直指阴暗人心的诗

11.宾虚 ——一部名垂影史的史诗巨片,奥斯卡历史上一个突破性的记录,满含着对神的谦恭之感和敬畏之情

12.西区故事 ——百年经典的主题与现代艺术的融会贯通,美国“街头歌舞片”的经典之作,一幕“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现代都市爱情悲剧

13.音乐之声 ——人类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好莱坞音乐歌舞片中经典中的经典,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

14.教父 ——一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成功之作,一部最具史诗气魄的揭露黑社会明争暗斗内幕的影片,一幅气势恢弘的“社会图卷”

15.星球大战 ——20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科幻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16.人证 ——一部探讨人性、人情、人伦的杰作,世界侦探推理片中的精品,开拓了悬疑片的社会深度

17.城南旧事 ——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近乎一幅宁静、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18.莫扎特 ——展现一位“并非完人的乐圣”的坎坷人生,反映人生道路上善与恶的冲突,深刻洞悉人性的经典之作

19.芙蓉镇 ——“电影泰斗”谢晋的扛鼎之作,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发出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20.红高粱 ——中国新时期电影创作的新篇章,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新开始,犹如一声霹雳,惊醒了西方人对中国电影所持的蔑视与迷幻

21.十诫 ——欧洲“道德焦虑电影”的代表作,以探讨当代人的道德困惑为主旨的鸿篇巨制,透过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生契约引出满含悲悯和质疑的精神命题

22.悲情城市 ——当代台湾社会的灰色寓言,都会浮世风景中喑哑的安魂曲,一部时代转换与个人命运紧紧相扣的台湾史诗

23.人鬼情未了 ——好莱坞道德复兴运动的代表作,一幕杰出的爱情悲剧,体现了超越生死的浪漫柔情

24.与狼共舞 ——多元化文化观在电影史上的成功折射,对美国西进运动的深刻反思,好莱坞历史上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

25.情人 ——一段让人痛彻心扉的异国之恋,一段大胆、炽烈、郁闷而又无奈的叛逆恋情,一堵无法逾越的经典叹息之墙

26.沉默的羔羊 ——美国社会问题片的经典之作,一部令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心理分析片,好莱坞最令人激动的恐怖片之一

27.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锐利的现代感和青春化特征的真实结合,一曲青春的悲歌、一幕夹杂了少年初始的懵懂之美的戏剧,展现与夜色、血腥和猫王的歌声联系在一起的别样的青春

28.霸王别姬 ——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一部绚烂、令人陶醉的史诗

29.辛德勒的名单 ——探寻和讴歌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具有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深具史诗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绪力量

30.真实的谎言 ——美国20世纪90年代动作片经典中的 经典,特技电影的典范,大陆市场进口好莱坞大片的开始

31.阿甘正传 ——美国“反智电影”的代表作,充满着好莱坞电影回归的保守主义精神,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着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史

32.燃情岁月 ——一幅波澜壮阔的美国西部画卷,一部经典的唯美派电影,恍如隔世的成人童话

33.钢琴课 ——一个凄美感人而又令人迷醉的爱情故事,细腻地展现了维多利亚时代一个哑女深邃的情感世界,反映女性意识觉醒的佳作

34.阳光灿烂的日子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的“意外之喜”,对“文革”时期青少年的生活状态和青春期困惑的真实描绘,标志着中国电影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35.肖申克的.救赎 ——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蕴涵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

36.狮子王 ——动物界中的“哈姆雷特”,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英语影片,迪斯尼公司的巅峰之作

37.这个杀手不太冷 ——一部偏重于暴力美学的动作巨片,令人心碎的问题少女与中年杀手的悲剧之恋,满含绕指柔情的都市寓言

38.七宗罪 ——电影史上最成功的心理惊悚片,一幕让人发狂的人生戏剧,一部具有浓厚哲学意味的警世录

39.勇敢的心 ——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史诗巨片,一段缠绵而令人荡气回肠的铁血柔情,一部悲壮的血泪传奇

40.廊桥遗梦 ——一部内涵深刻的社会伦理片,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一部本地化思维极强的力作

41.猜火车 ——一部着眼于社会现实的“问题电影”,另类影片的经典之作,以写实主义的基调展示了现代青年自我放逐的生活状态

42.泰坦尼克号 ——电影史上第一昂贵的电影,沉没之船上永不沉没的爱情绝唱,一部人类应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警世箴言

43.美丽人生 ——一部超越常规的黑色喜剧片,一服医治战争创伤的最佳良药,拥有温暖的质感,清新、达观,而又生机盎然

44.中央车站 ——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一部具有现实主义风范的温情小品,一段悲悯旋律下的自我救赎之路

45.楚门的世界 ——一则荒诞无稽的人生寓言,对惟利是图、践 踏人权的社会现象的强烈讽刺,有力地批判了“媒体万能”的价值观

46.搏击俱乐部 ——一则极具颠覆性质的社会生活寓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纪末的现代启示录,一幕以死亡为主题的黑色喜剧

47.花样年华 ——无法抗拒而又绮丽无比的东方之美,一个有关人生的命题、一段互为交织的爱情,一种紧张、神秘、情欲的调子,一场苦乐参半的梦

48.一一 ——一部高水准的社会学宝典,世界现状的缩影,充满迷人的奥秘与美感,在冷静观世之余不乏对人的关怀与尊重

49.黑暗中的舞者 ——北欧电影史上耗资最大的一部影片,一部同现实激烈碰撞的质朴而伟大的音乐剧,一首关于执着信念的赞美诗

50.千与千寻 ——自我救赎的英雄史诗,重新审视人类生命力的力作,在人与自然的对决中探寻世人活着的力量和理由

;

㈧ 请问某德国总理刺激好莱坞影视发展的政策

第三节 新德国电影的初期
60年代初期,德国电影所出现的危机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电影停止实行经济保险。导致了大公司的倒闭或合并(如:新电影艺术公司、联盟电影公司和乌发—汉萨电影公司);影片质量下降,但对娱乐片所缴纳的税却不降低;以及电视的发展和竞争等。在1961年中,“德国电影奖”评委会竟然找不到一部值得授予“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的人人选。德国电影在经济与艺术上处于了最低点,酗年代中期,德国年产量仅为60部影片,观众人次也降为1亿人左右。

一、“奥伯豪森宣言”

1962年,来自慕尼黑的短片新导演们,带着一纸宣言来到了国际短片电影节所在地奥伯豪森,他们参加第八届国际电影节,宣称要“创立德国新电影”。他们对60年代的美国电影和德国商业片表示不满。由26个大都从拍摄短片开始走上影坛的电影导演、摄影师和制片人们提出了这项宣言,其主要内容是“因循守旧的德国电影的崩溃终于使我们所摈弃的思想立场丧失了经济基础”;“正如在其它国家那样,在德国短片也已成为故事片的学校和试验场所”;“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语言”;“我们现在
要制作一种新的德国故事片,这种影片需要自由。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克服电影的商业性。我们要违背一些观众的爱好,创造从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电影。我们准备在经济上冒一些危险”;“旧的电影已经死亡,我们相信新的电影”。大致这样一些内容的宣言,标志着西德电影的转折点。此后,他们筹建“德国青年电影基金会”,计划以500万马克资助10部故事片的创作。然而,这项建议未受到认真地对待。经过长时间的筹集资金,1965年“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正式成立,并在以后的3年中资助了20部影片的创作,其中最多的一部投资达30万马克。德国青年电影创作者拍摄出了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的、
至今仍有意义的作品。这些影片从1966年起,开始进入了商业发行网。

二、德国青年电影

这是新德国电影发展的初期阶段,德国青年电影的先驱者之一是让—玛丽。斯特劳布。他于1933年出生在法国尼斯,1958年来到德国,并在流亡德国期间拍摄了实验影片。他的全部作品都是与妻子达尼埃尔,西耶共同摄制的。她做过丈夫影片的编剧、制片、导演、剪辑等工作。斯特劳布的影片追求的是一种布莱希特式的启蒙戏剧风格,他坚持台词、原著、思想真实可情,要求演员“少做动作,多念台词”。他的作品往往严肃、庄重而又细腻。斯特劳布的代表作品是《没有和解》(1965年),是根据海因利希·伯尔的小说《九点半钟的台球》改编而成的。影片通过三代人的生活将希特勒时代的德国与联邦德国在战后现实做了对比,演员口中是极具有文学化台词,影片演员的说话方式、
场面调度和画面构成旨在让人们体验现实,而不是面对现实。这种风格,体现了导演试图按照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所要达到某种间离效果的追求,同时它还使人们想起电影史上著名的德国表现主义流派。许多的影评家都注意到这是一部“用历史的闪回镜头直接回顾了纳粹时代”的影片,“是一部有政治现实意义、风格新颖的先锋派影片”。

亚力山大。克鲁格也是先驱人物之一。他出生于1932年,曾做过法学家、律师、作家等,他导演了代表作品《向昨天告别》(1966年)。影片表现了一个从民主德国来到联邦德国的妨娘阿尼塔·G的艰难生活,她处处受到人的打击,被人践踏利用。影片剧情大幅度跳跃,采用了不少纪录手法和漫画式的表演。“影片之所以产生好的效果,不仅由于影片的叙事手法,还由于影片对主要人物命运的同情,对社会的批判,发人深思的讽刺和它特定的内容”。这部展现‘‘冷漠、落后、家长式作风,当权者的变态心理”的影片曾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银狮奖。
还有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和作品:福尔科·施隆多夫于1966年拍摄了《青年特尔勒斯》,这部“对早期法西斯精神的探讨”的影片获得了戛纳电影节“国际批评家奖”;威尔格。赫尔措格于1967年拍摄的《生活的标志》影片描述的是士兵施特罗斯特策克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小岛上如何因荒诞处境变疯的故事,赫尔措格希望表现“希腊风光中阴森可怕而在理智上又无法理解的力量”,这部影片已经可以看出该导演后来的一贯的风格和追求;约翰内斯,沙夫的影片《纹身》讲述了一个16岁的小伙子如何枪杀了自己的养父,“简单的最后行动代表了青年人对传统社会的空谈和自满的抗议”。这部影片与法国新浪潮电影颇有共同之处,“它体现了新德国电影与新浪潮电影相结合的特征:导演们想要表达的是他们亲自目睹和经历过的事情”。以后还有:彼得·沙莫尼获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的《狐狸禁猎期》;乌尔里西·沙莫尼拍摄的点画派风格的影片《它》和《年复一年》;哈罗·曾夫特拍摄的《慢跑》;克里斯蒂安·里舍尔特拍摄的《倒立吧,夫人》;汉斯—于尔斯,波兰德拍摄的《猫和鼠》;爱德加·赖茨拍摄《进餐》等等。

第四节 新德国电影的四大导演
70年代中期,新德国电影进入创作高潮,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威尔格·赫尔措格、福尔科·施隆多夫、赖纳·威尔纳·法斯宾德和威姆·文德斯。

威尔格·慧尔指格(又名:W.H·斯蒂佩蒂奇)

如果说艺术家是一个“离群索居者”的话,新德国电影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人物是赫尔措格,正像他影片中那些“孤家寡人”的主人公一样,他自己就是这样一位孤独的艺术家。赫尔措格说:
“就因为我是独自一人,而且还将独自工作下去,所以很难将我的影片归人这里的某个流派”。
1967年,他在希腊拍摄了《生活的标志》一部短片之后,又在萨哈拉拍摄了《法塔·莫尔加纳》(1968年);拍摄了《诛儒也是从小长大》(1968年);1973年,他到了秘鲁和巴西,拍摄了《阿吉尔——上帝的愤怒》,影片采用传说中纪实手法,描写了1590年到黄金国探险的僧侣阿吉尔的故事。表达了某种社会秩序的瓦解和狂想在现实面前的失败。这是一部“妄想和放纵的叙事诗”。1976年,他执导的影片《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记叙了上个世纪一个遭受社会偏见的弃儿卡斯伯·豪译尔的故事,他心理愚钝和反常。这部半记录、半自传体的影片揭露了特权和教会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的虚伪和利己
主义。8毫米胶片拍摄的主人公梦境很有特色,成为赫尔措格“最有力量和风格最统一的影片”,荣获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奖。1978年,他还曾重拍了茂瑙的《夜间幽灵诺斯费拉杜》。1982年,赫尔措格导演了《陆上行舟》,主人公梦想在亚马逊河上游的森林里建起一座歌剧院,让伟大的卡鲁素来唱歌,他开始了旅行并在士著人帮助下把行舟搬过山岭。影片在瑰丽壮观的大自然景色中和古朴纯真的民风中激荡着艺术家更加执迷、颠狂的心理状态。赫尔措格说到:“我的影片是由于某种强烈的迷恋产生的……”,这部影片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孤独和疯狂、异域疆土的自然风光成为赫尔措格影片的一贯的主题。在赫尔措格的影片中,他热衷于刻画那种边缘与孤独的人物,探讨人物“疯狂的迷恋”的心智,在这一点上他与法国“左岸派”电影有近似之处。他的影片极富浪漫色彩,有强烈的造型意识和动人的古典音乐。他的电影剧作略欠一筹,一如《陆上行舟》河流中走船,放而不收,削弱了戏剧张力,令观众感到沉闷、拖杏,有时晦涩、难懂。

福尔曼.施隆多夫,

早年在巴黎攻读政治学,然后进入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制作。他曾做过马勒、雷乃和梅尔维尔的副导演,也是从短片开始创作生涯的。1966年,他的处女作《青年特尔勒斯》‘‘预示了新德国电影的觉醒”,影片编剧是他后来的妻子和主要合伙人特洛塔。
1967年《剧烈的争吵》的成功,使他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签订了6年的合同,开始转向拍摄历史题材的影片。1971年的《科姆巴赫穷人的暴发》起源于民间传说,叙述了民工拦路抢劫一辆钱车的故事,表达了下层人民的感情,批判了社会,“对具有新特征的乡土电影的发展是个贡献”。1972年后,他从历史转向当代,拍摄对德国社会现状进行精辟分析的系列影片,并从1960年“作者电影”较窄的观念转到较大的观众层面。
1975年《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描写一个收容无政府主义者的年轻妇女最终成了舆论界的牺牲品。1976年他拍摄了根据尤斯奈尔原著改编的《死刑》。在1978年《秋天的德国》中,他“技艺更加精湛”。1978年《锡鼓》影片通过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孩子的故事对德国历史及现实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这部史诗般的巨幅画卷于1979年同《现代启示录》并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阂大奖,1980年又赢得美国奥斯卡最佳外国影片奖。
他的80年代仍然是丰厚的;《伪造》(1981年)、《斯万的爱情》(1983年)、《一个保姆的故事》(1989年)等等。施隆多夫擅长导演艺术片,是一个“在所有导演中最具现代电影语言表现手段的人”,也是一个注意市场和同观众交流的人。施隆多夫注重电影剧作,有浓厚的文学功底。他的代表作品《锡鼓》等,对处于社会重压下的人物变态心理的描写以及他对文学作品的倚重使他同法国“左岸派”电影人士及作品十分接近。然而,他对电影基本技法的注重、对观众的顾及、与电影明星的多次合作,又使他同这些导演以及新德国电影的其他人明显不同。目前,他主要在美国拍片,而这些“超级制作削弱了他的艺术才华”。

赖纳·威尔斯·法斯宾德

新德国电影多产的天才法斯宾德是多面手,他曾做过记者、戏剧编剧、戏剧导演。
70年代他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从舞台转向电影,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的栖棚如生的人物形象。1969年一1976年,他总共导演了29部长故事片和一部5集电影系列片。
1969年,在柏林电影节轰动的《爱比死更冷酷》“表现了毫无用处的可怜人”,影片中的移动摄影不同反响,那是他的第一部作品。1970年《谨防神圣的妓女》把戏剧排演的喜怒哀乐搬上银幕。
1971年,法斯宾德在《四季商人》里讲述了一个无法满足母亲要求的菜商在饮酒后死亡的故事。影片仅用了l1个拍摄工作日,充满风格化与舞台艺术痕迹,法斯宾德的创作风格达到高峰,在他的影片中第一次出现了关于同性恋的主题。1972年,法斯宾德仅用了10天拍摄完成了《佩特拉·冯·康德的辛酸泪》。1973年,他导演《恶梦吞噬灵魂》片中60岁的老妇嫁给了一个年轻的摩洛哥外籍工人,当她能够战胜社会的种族偏见时,却无法克服他们面对的种族差异。1975年的影片《自由的强权》又一次显示了法斯宾德偏爱的主题,一个同性恋青年被人利用后又被抛弃,惨死街头。1977年导演的《中国轮盘赌》、1978年推出反法西斯题材的《玛丽亚·布朗恩的婚姻》、1978年与施隆多夫联合导演的《秋天的德国》、1980年,另一部反法西斯主题的影片《莉莉·马莲》问世。1981年4月法斯宾德在“世界报”采访他时说:“如生命允许,我希望拍摄12部反映德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影片;第一个描写第三帝国的主题是《莉莉,马莲》。但不是最后一个……,我在寻找自己在祖国历史中的位置,我为什么是个德国人?”法斯宾德的声明体现了新德国电影艺术家的觉醒和责任。1982年,他在导演了《薇洛尼卡·弗斯的欲望》和高度风格化的影片《水手克莱尔》后离世,年仅36岁。
法斯宾德绝大部分影片的电影语言无大新意,采用的是他崇拜的美国“好莱坞”电影模式,是一种传统情节剧。其中最大特点是他对艺术的真诚和对社会的直言批判,他敢于把德意志沉重的罪孽意识摆上银幕,他也撕下自己的外衣,把种种非常态欲望和阴暗心理逐一解剖。法斯宾德的美学追求和创作倾向与法国新浪潮时期的“电影手派册”十分接近,他的影片中那种“乌托邦思想”和“悲观绝望’’也同手册派一样消极。他的影片有时出现‘‘简单化”的倾向,他的社会分析有时也难免“主观,浮浅”。
然而,在新德国电影艺术家中,他的真诚是最令人难以忘怀的。

威姆,文德斯

这位曾攻读医气和哲学的大学生在投考巴黎高等电影学院时失败,他在巴黎电影资料馆通过观摩大量影片自学成才。
1971年文德斯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城市里的夏天》,这是“一个犯罪故事的历史”,影片中的囚犯因惧怕往昔而逃跑。他还拍摄了非情节化、不求表意的《守门员罚球时的焦虑》;这一风格同样反映在1974年的作品、爱丽丝漫游城市》中。1976年执导《时间的进程》,1977年美国演员德尼·霍普在他气氛神奇的影片《美国朋友》中担任主演。
1980年,他把美国导演尼古拉·雷依的传记故事搬上银幕,影片记叙了在无尽的公路旅行中电影机械师与他的朋友卡米茨的友谊与烦恼,这是一部典型欧式风格的公路片。1984年,摘职戛纳电影节的金棕阎的另一部欧式风格的公路片《德克萨斯州的巴黎》标志着文德斯“美国化倾向的高峰”,他表现了人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隔漠。1985年他拍摄了一部关于他的偶像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纪录片《东京之行》。1987年,《柏林上空》这部充满超现实主义气氛的作品问世。迁移、旅行是文德斯影片的惯常主题,他的电影语言修词中基本排除蒙太奇,形成对运动和场景不加剪辑的“坦率、冷静”的风格。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衰落:
同新浪潮电影—样,新一代的德国电影人反对电影商业化,主张“作者电影”和“艺术电影”,新德国电影在美学追求和制作方式上有很多与新浪潮相似之处,几百名导演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拍摄了近干部影片,形成持续不断的创作高潮和声势浩大、历时长久的电影运动。美国新好莱坞电影运动导演科波拉对旺盛时期德国电影作过安如下的评价:“过去的10年属于新德国电影,西德是现在唯一有所作为的电影国家”。
然而,70年代中、后期,经济危机已经表明德国电影有衰落,电影市场出现了萧条,德国影片在国内的放映收入几乎无法抵偿制版成本。据统计:其收入仅占全部影片收入的10%,1977年占4%。新电影对资助团体的依赖,使电影艺术受制于这些团体和电视台编辑部,同时也受制于主管这些部门的政治态度。“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由于提供资金过少丧失了影响,已于1976年解散。
1977年,法斯宾德还曾发表了将来只在国外拍片的声明轰动一时,引起人们议论纷纷。一些评论家认为“虽然电影导演们对运转不灵的团体和对缺乏评论界的支持表示不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在别的欧洲国家或欧洲以外的国家拍摄电影的条件就比联邦德国优越却是使人怀疑的”。法斯宾德于80年代初业已故世,其他三大导演已到国外拍片。
新德国电影运动的主将在国外创作上的滑坡现象,证明了评论家的担忧。90年代的德国电影市场完全被好莱坞占领,有着先锋运动表现主义、德国室内剧、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民族电影也已日渐消亡。